『壹』 2015年7月1日跌破發行價的股票有哪些
受去杠桿等因素影響,近期A股大幅調整。盡管牛市的基礎未改變,但個股分化已較為明顯。業內人士指出,除了業績增長確定、高送轉等品種值得投資者關注外,部分跌破定增預案價格、員工持股成本、大股東增持成本的「價格倒掛」個股也可能存在投資機會。一旦市場回暖,上述標的或有較強反彈預期。
51隻個股跌破定增預案價格
經歷了前期股價的劇烈波動,有不少公司的股價已經低於前期定增預案的增發價格。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日收盤,今年發布定增預案且未停止定增的724家上市公司中,已經有51家公司的股價低於前期增發價格或底價,其中最新價格低於預案價格超10%的公司已達到26家。這些折價率居於前列的公司大多是在5月底和6月初發布定增預案,後期隨著大盤快速向下而出現價格倒掛。
其中,股價倒掛幅度最大的是杭電股份 。公司6月23日公告表示,擬以35.90元/股非公開發行273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98007萬元,主要用於加碼主業和補充流動資金。公司股價最新收於28.83元/股,折價率達到19.69%。此外,仙壇股份和共進股份相對定增方案折價率也接近20%。近期推出定增預案補充流動資金的東吳證券和國金證券折價率也位居前列,分別為18.63%和18.61%。
即使是前景看好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也未能倖免。比亞迪 6月4日公告,擬募資約150億元,用於鐵動力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擬定的增發價格為57.4元/股。盡管6月4日當天公司股價漲停,但公司股價最新收於52.99元,折價率達到7.68%。
業內人士指出,在定向增發過程中,若股價跌破發行價,上市公司為了保證增發的順利實施以及保護增發對象的利益,有一定促進股價回補的動力。大股東參與的定增,長期來看業績更加有保證。目前已經有平安銀行 、界龍實業 、鄭州煤電 、興發集團等多家公司股價跌破大股東定增價格。其中,平安銀行、界龍實業、南京銀行等均為近三月大股東參與的定增。此外,鄭州煤電、興發集團臨近限售股解禁期。對於價格倒掛比較嚴重的公司來說,調整發行價、發行數量和募資金額等或是首選。
關注跌破員工持股成本標的
此外,近期市場大跌也使得數家公司的員工持股成本與公司股價出現倒掛。分析人士指出,那些跌破高杠桿員工持股計劃成本價,且業務發展符合經濟轉型特徵的品種或許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
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自去年6月試水以來,一年間發展迅速。據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172家上市公司公布員工持股計劃,6月份至今共有超過40家上市公司推出員工持股計劃,再創月度新高。61家公司持股計劃已經實施完成。從股份來源方式來看,除大北農等7家公司股份來自於大股東無償贈與等方式外,超過一半公司的股份來自於二級市場購買(包括大宗市場交易),來自於定向增發的公司約佔四成。受上半年以來牛市行情影響,5月前完成持股計劃的公司尚有溢價。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至少20家上市公司股價接近員工持股成本。截至目前,萬達信息 、隆鑫通用 、漢威電子 、中來股份 、鼎龍股份 、科力遠 、慈星股份 、雛鷹農牧 、歐菲光 、通鼎互聯 、長信科技 、寶新能源 、雪迪龍 、恆順眾晟等公司跌破員工持股價位。其中,萬達信息、漢威電子、鼎龍股份、科力遠、雛鷹農牧、歐菲光、長信科技、恆順眾晟均有一定比例的杠桿。在股價「倒掛」的案例中,6月完成持股計劃的公司約佔三成。統計顯示,6月有12家公司完成持股,但由於近期市場持續大跌,多數公司的股價均已經跌破購買成本。
目前員工持股成本與現價差異較大的有萬達信息。公告顯示,萬達信息員工持股計劃累計購買金額為9.99億元,優先順序和進取級份額比例為1.5:1,除權後成本價為68.63元,高於最新市價51.26元,幅度近25%。
券商人士指出,員工持股計劃的持股成本是員工持股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旦跌破,標的或迎來具有確定性的投資機會。不少上市公司為員工加杠桿參與持股計劃,顯示了對公司股價的強烈信心,同時對股價的訴求也更加強烈,這類跌破持股成本的高杠桿標的值得關注。
除了跌破成本價的個股,信達證券認為,還可以關注兩類員工持股公司投資機會:一類是尚未在二級市場完成建倉的公司,近期市場大幅回調或將加速購買標的。目前已經有10多家公司公布草案後股價出現下跌,還有一些正在進行建倉的高杠桿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例如華孚色紡的員工持股計劃顯示其杠桿達10倍,其26日公告顯示公司已經完成部分購買。還有一類是具有高送轉條件的員工持股標的,這些公司或具備推出高送轉的潛在動機。
另一方面,股價的下跌也使一些之前推出股票期權激勵措施的上市公司陷入尷尬。有機構表示,部分涉及股票期權激勵的上市公司股價跌破了行權價。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某種程度上對股價形成類似安全墊的作用,投資者可以關注行權價大幅高於當前股價的公司。
大股東增持公司或存機會
近期伴隨著股價大幅下調,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開始逆市增持。統計顯示,自五月下旬至今,已有77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選擇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目前已有赤峰黃金 、新洋豐 、吉恩鎳業 、農產品 、陽光城 、南玻A和光線傳媒等多家上市公司目前的股價接近大股東增持成本。其中,赤峰黃金5月底發布公告,公司股東趙美光以21.09元/股的價格增持公司股份218.49萬股,公司最新股價14.21元/股,折價約23.6%。吉恩鎳業股東吉林昊融集團有限公司近期增持52294.14萬元,購買均價為18.03元/股,現價14.99元/股,折價16.9%。農產品5月獲深圳市國資委以22.23元/股的價格增持3393.88萬股,現價為18.37元/股,折價17.4%。
業內人士指出,在行情尚未確認底部時,大股東的增持點位也並非絕對安全。若市場趨勢繼續向下,估值仍有進一步縮水的可能。但大股東逆市增持一般是為提振市場對公司股價的信心,增持比例較大的標的後期存在反彈的可能性。
『貳』 股票中跌破發行價的次新股有哪些
1、博邁科
發行價:20.81。
2018年3月1日收盤價:18.93。
2、步長制葯
發行價:55.88。
2018年3月1日收盤價:50.41。
3、天能重工
發行價:41.57。
2018年3月1日運改收盤價:21.40。
4、賽托生物
發行價:40.29。
2018年3月1日收盤價:37.82。
5、早行常青股份
發行價:16.32。
2018年3月1日收盤價:15.63。
6、金麒麟
發旁睜判行價:21.37。
2018年3月1日收盤價:20.80。
7、恆林股份
發行價:56.88。
2018年3月1日收盤價:56.55。
『叄』 長盈精密行業前景長盈精密為何跌破發行價長盈精密最新情況是利空還是利好
隨著全球晶元供應短缺量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於智能設備的短期生產而言是有限制的,作為其上游產業鏈的消費電子,也將存在一些市場考驗。關於消費電子行業中的優質企業--長盈精密,我今天就在此與大家好好聊聊。
在開始分析長盈精密前,我整理好的消費電子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悔神唯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消費電子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長盈精密主營業務為開發、生產、銷售電子連接器及智能電子產品精密小件、新能源汽車連接器及模組、消費類電子精密結構件及模組、機器人及工業互聯網。長盈精密是國內領先的精密電子零組件製造公司。曾獲評"第32屆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第20名。
下面來說下這個公司的優勢之處。
優勢一、智能製造能力強
長盈精密強大的精密模具、精密夾治具加工製造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國外頂尖進口加工設備的數量是不少的,出色的加工工藝和製程管理系統,優秀的模具設計團隊,模具的一年產量為10,000餘套,年精密零件加工能力在400萬件以上,精密模具加工周期及質量在行業名列前茅。
同一時期,長盈精密自己研究開發的智能裝備,產品的加工效率和良品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公司目前已經引入了車銑復合、五軸多刀庫、納米加工三類高端直線電機數控機床等先進的加工設備,這讓3C行業結構產品的加工模式實用性更強了,大大提升精度和效率,電子終端產品的產品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中。
優勢二、出色的工程及技術創新能力
長盈精密持續的增強基礎材料,以及基於基礎材料的加工技術研究。先從金屬材料上面,另外除了6系、7系鋁材外,不銹鋼、鈦合金等硬質金屬研究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另外,對於塑膠、硅膠等材料來說,也有著比較成熟的加工工藝。該公司目前已可實現多種材料的加工。
長盈精密擁有設計和製造復雜模組和電子射頻模組的技術。子公司蘇州科倫特電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很好的利用了自瞎讓己的工程實力,一步一步的建立國際非常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店裡產品線,產品主要包括的是全球一流的新能源車企服務。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長盈精密的深度報告和風險碧培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長盈精密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也是因為5G產業標准、運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一天天逐漸完善了起來,應用場景數量不斷增多,為智能手機、智能車載、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設備領域帶來了加速增長,從而將給電子行業的市場需求帶來不斷旺盛的景象。
在碳中和成為發展重心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將會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而智能駕駛系統、新能源管理系統等電子模將成為製造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就在新能源汽車精密零組件業務以及消費電子精密零組件業務雙重的動力的促使之下,長盈精密有望得到更加快速的發展。
總的來說,我認為長盈精密公司身為消費電子行業中的知名企業,有機會在此行業上升之際得到更加快速的發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長盈精密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長盈精密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長盈精密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2-0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肆』 求幾支近期超跌的股票,最好是跌破發行價的
業績好、成長好、超跌的。這樣的股票,有八隻。
近期跌破發行價,只有三隻股票:中海集運、中媒能源、中國鐵建。
跌到發行價的一隻:中國石油。
接近發行價的股票:建設銀行、北京銀行、中國中鐵、中還油服。
它們都是後發的、帶「中」字頭的、股票代碼以「601」開頭的股票,俗稱「601」股票。
『伍』 現在跌破發行價的股票有哪些
跌破發行價,2005年股改之後,一共四隻,中海集運、中國太保、中國石油、中國鐵建。
到昨天,只有兩只了。
1、中石油 收盤16.02元,發行價16.70元,破4.1%
2、中國太保 收盤23.73元,發行價30.00元,破21.0%
『陸』 跌破增發價的股票都有哪些
經歷了前期大盤暴跌,不少上市公司股價跌破前期定增預案增發價。大盤昨日小迎反彈,破發格局初現投資良機。行業以生物醫療、製造業及材料行業居多。
跌破增發價類個股:(數據截止至7月6日)
『柒』 上能電氣為何跌破發行價
由於新冠疫情的原因,上能電氣的交易市場發展不好,以至於是,上能電氣在上半年收桐高到以政府補貼為主的非經常性損益稅後額1630萬,扣非歸母凈利潤僅0.06億元。那如今上能電氣的發展情況怎麼樣?一起了解一下情況!在開始分析上能電氣股票之前,我整理好的電氣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咐絕寶藏資料:電氣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上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827)是一家專注於電力電子產品研發、製造與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上能電氣深耕電力電子電能變換和控制領域,能為消費者提出光伏並網逆變、儲能雙向變流、電能質量治理等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打造高效、安全、經濟、綠色的電力能源。目前,上能電氣積極建立和國際有名的企業合作夥伴關系,工作開展到亞太、中東、南美、歐洲等市場,使得綠色能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電氣在發展的過程中會有哪些優點。
優勢一:積極擴大市場份額,在手訂單充足
上半年使得國內光伏市場得到發展,在光伏逆變器集采活動中持續保持各大發電集團逆變器核心供應商地位。現在全球營銷網路平台正在進行建設,建成之後就可以開拓海外市場了!

優勢二:布局光儲結合黃金賽道,平價時代加速發展
在光伏和儲能的相關產業進入全面平價的時代,光儲結合協同增長速度不斷提升了,預期上能電氣業務未來五年的發展速度會非常迅速。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上能電氣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上能電氣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依據長期走向來分析,隨著我們國家在光伏發電項目上面已經全面的進入平價階段,三北地區和西部將迎來大規模的集中式平價光伏地面電站開局簡尺發熱潮,將來會進一步提升對上能電氣的集中式逆變器需求,公司市場份額極有可能提升。因此,上能電氣具有不錯的發展前景。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上能電氣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上能電氣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上能電氣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0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捌』 跌破發行價的新股票有哪些
復潔環保,市值24億,跌破發行價27.76%,2020凈利0.67億、同比上漲4.82%,2020/8/17上市,可孚醫療,301087,直接破發,盤中最大跌幅為10.89%。截至收盤,該公司跌幅縮小至4.43%,股價報收88.97元/股。
可孚醫療作為醫療器械概念股,公司主要涵蓋醫療護理、健康監測、康復輔具、中醫理療、呼吸支持等業務。2020年因新冠疫情刺激,可孚醫療業績實現大幅增長。財報顯示,去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62.46%,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42.76%。
至於破發原因,主要和市場對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預期變化有關。
隨著防疫物資銷售價格與銷量回歸常態化,今年醫療器械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呈現普遍下滑現象。比如,九安醫療(002432)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78.74%;魚躍醫療(002223)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13.99%;振德醫療(603301)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61.74%。
市值觀察總結了這些公司跌破發行價的規律,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高價發行。比如,達瑞電子(300976)當初以168元/股價格上市,首日漲幅37.5%,現在股價不到80元/股。高價股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資金量小的散戶,而一旦沒有機構或大戶願意持續追漲,股價難以得到支撐。
二是冷門行業。比如,尤安設計(300983)上市首日以不到7%的漲幅報收在128元/股,而目前公司股價僅徘徊在80元/股附近。很重要一個原因是其處於行業熱度偏冷的工程建設板塊。
三是行業景氣度下行。像東瑞股份(001201)、神農集團(605296),從上市的第二個交易日股價就開始走南,一直跌到破發。很重要一點是這兩家公司所處的豬肉行業景氣度的下行(因生豬價格大跌導致一批豬企虧損),整個板塊都處於低迷的狀態。
最後,隨著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在注冊制背景之下,股票價格的市場化定價使得「新股不敗」的局面不復存在,股民在打新的時候也要琢磨琢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