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國際消費電子有關的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國際消費電子有關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3-13 19:11:37

『壹』 電子消費概念股票有哪些值得投資

電子消費概念股票有哪些值得投資?電子消費概念股票一覽

信維通信:主業發展動力十足,新業務打開成長空間

信維通信 300136

研究機構:長城證券 分析師:趙成 撰寫日期:2017-05-19

公司主業增長動力十足,國際大客戶訂單逐步增多。此外,公司發力無線充電及聲學業務,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我們預測公司17-18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53億、13.77億,EPS分別為0.97元和1.40元,對應PE分別為38倍和26倍,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天線業務增長強勁,5G時代打開成長空間。1)18年5G網路開設建設,終端樣機少量出貨。移動終端上天線數量大規模增加,MassiveMIMO收發端都需要多天線,手機端甚至可達16根,比現在主流的MIMO2*2配置增加數倍。2)5G工作頻率升高,天線的尺寸越小集成度更高,加工技術亟需改進。對於30-40GHz的天線,FPC以及注塑沖壓的天線製作方式已無法達到要求,;60GHz及以上的天線則需要微電子加工技術,產品附加值提升。

積極拓展無線充電業務。目前手機天線單機價值量約為一美金,NFC+支付+無線充電一體化模塊單機價值量上升至4美金,多功能融合方案的拓展將大幅提升公司的盈利空間;規模方面,IHS披露2015年全球無線充電接收器年裝運量達到1.44億台,預計2020年將達到10億單位。無線充電技術難度較高,既需要有射頻技術,還需要有相關材料整合以滿足支付環境下的干擾屏蔽、隔離、散熱等需求。信維優勢明顯,公司於15年7月開始布局磁性材料,16年5月開始大規模量產並完成對三星S7的供貨。未來隨著行業標準的統一和應用場景的完善,更多的移動終端品牌將逐步使用無線充電技術,公司近幾年在無線充電領域的領先布局將使其充分享受紅利。

射頻前端器件發展潛力巨大。5G時代射頻模塊需處理的頻段數量大幅增加,前端器件運用更廣泛。2016年手機射頻前端模塊和組件市場規模為101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227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4%。濾波器是射頻前端市場中最大的業務板塊,2022年將達163億美元規模,CAGR為21%。就生表濾波器而言,單部手機中數量由現在的十來顆增長到以後的七八十顆,市場空間巨大。信維的目標是兩年內成為世界前三,靜態來看可實現約40億的收入規模

『貳』 消費電子股票龍頭是哪個

立訊精密,歌爾股份。

『叄』 國際消費電子展概念股有哪些

自己炒股老虧?上班沒時間操作?讓草根私募的操盤手帶代你炒股,信不信由你!反正不要錢,不妨試一下!一定讓你大開眼界!

打開這個網址,點擊裡面的【免費索取牛股】你可以免費得到一支短線牛股:www.dncg777.com/

國際消費電子展概念股

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歷來是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的風向標。如今,2014年CES已於1月7日拉開大幕,分析人士認為,汽車廠商的參展給展會帶來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一位券商研究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汽車廠商參展主要展出智能化、網路化以及新能源產品,尤其智能化是未來汽車發展的重頭戲」。

那麼,A股市場上,哪些上市公司與智能汽車產業鏈有關呢?

研究員:智能汽車或成「四輪電腦」

在2013年的CES展會上,柔性屏一戰成名。在2014年CES中,諸多新技術再度浮出水面,如人機交互、可穿戴設以及和曲面電視等,而智能汽車也聚焦不少目光,有多家汽車廠商參加CES。

汽車廠商來參加消費電子展,這一行為耐人尋味。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研究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汽車廠商參展主要是展出智能化、網路化以及新能源(產品),尤其是智能化是汽車未來發展的重頭戲。」

除了汽車廠商湧入CES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商務部網站轉載了一則消息,稱1月6日本田公司宣布與美國谷歌公司正式合作開發搭載在汽車上的安卓系統。兩家公司合作的具體內容為,使用搭載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與車載系統聯動,使用車內顯示面板或麥克就能播放音樂或操作導航器,在行駛過程中還可以連接到網路獲取想要得到的信息。另外,谷歌公司為了向汽車行業普及安卓系統,已經組建了「Openingautomotivealliance」(開放式汽車聯盟)小組。除了本田以外,奧迪、通用汽車、韓國現代等汽車廠商也都加入。除此之外,蘋果和微軟等科技巨頭也紛紛涉足汽車產業。

「智能化、網路化已深入生活各個方面,但在汽車領域滲透程度還不高。智能化提高將會協助駕駛員操作,甚至出現無人駕駛,這方面肯定是以後的發展方向之一。以後的智能汽車可以理解為『四輪電腦』或『四輪手機』」,上述研究員如此表示。

A股均勝電子是龍頭

哪么,哪些A股上市公司將在智能汽車產業化過程中受益呢?平安證券在研報中提到,2008年~2012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從1353億元成長到2672億元,復合增速達19%;其中車載電子和車身電子市場增速較高,分別為29%和27%。

車載電子從上世紀80年代提供的附加功能升級為如今的基本功能,成本在汽車電子類產品中的佔比從1%提升到如今30%,未來將是智能汽車的最大受益者。而在智能化和新能源驅動下,汽車電子有望迎來新成長期,2012年整車成本佔比25%,到2020年達5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A股多家公司均涉及車載電子相關業務,其中有3家公司較典型。

均勝電子(600699)主要產品包括汽車電子類以及汽車功能件類產品,主要客戶為寶馬、賓士、大眾、福特等。公司收購德國普瑞以後被認為已變成一家汽車電子的龍頭企業。www.southmoney.com

得潤電子(002055)主營連接器以及LED照明,2013年與德國Kromberg&SchubertGroup合資進入汽車連接器和線束領域。公司合肥汽車連接器和線束項目投資1.55億元,達產後,預計將為公司新增汽車電子配套年產能30萬套。

滬電股份(002463)主營PCB(印刷電路板),其中有20%左右的收入來源於汽車行業。

平安證券稱,德國大陸集團自2008年起一直名列公司前五大客戶,2012年成為公司第一大客戶,營收佔比12.73%,另外如德國博世等也是公司穩定客戶。公司車用PCB多為4~8層板,主要用於客戶點火器等產品模塊中。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人士認為,除上述汽車電子外,車聯網、車用電容甚至觸摸屏等公司都有望在智能汽車的發展中充分受益。

『肆』 華為概念+消費電子+智能穿戴的股票是那一支

電子概念股。華為概念加消費電子加智能穿戴的股票是電子概念股,該公司自2020年開始智能穿戴類產品的生產,為華為提供的主要是的是智能手錶產品的製造服務。

『伍』 消費電子龍頭股排名前十名

1、立訊精密(002475):消費電子龍頭股。而隨著公司在通訊和消費電子領域的持續投入,相關領域無論是在營收比重還是增長比例,均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
2、和勝股份(002824):消費電子龍頭股。在電子消費品領域,公司主要產品消費電子外殼已經批量應用於小米公司生產的移動電源。
3、鵬鼎控股(002938):消費電子龍頭股。2019年公司通訊電子類業務占銷售收入為75%,消費電子及計算機用板類產品25%,公司暫無基站類PCB業務。
消費電子概念股其他的還有: 星星科技、潔美科技、實益達、合興股份、索菱、科瑞技術、信維通信、協創數據、松井股份、英力股份等。
一、消費電子
英語Consumer electronics,指供日常消費者生活使用的電子產品。消費電子產品在世界各地均有製造,由於中國大陸低成本優勢,生產相對集中。
二、內涵
消費類電子產品在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有不同的內涵,在同一國家的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內涵。
我國消費類電子產品是指用於個人和家庭與廣播、電視有關的音頻和視頻產品,主要包括: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響、電唱機、激光唱機(CD)等。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則把電話、個人電腦、家庭辦公設備、家用電子保健設備、汽車電子產品等也歸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隨著技術發展和新產品新應用的出現,數碼相機、手機、PDA等產品也在成為新興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開始,融合了計算機、信息與通信、消費類電子三大領域的信息家電開始廣泛地深入家庭生活,它具有視聽、信息處理、雙向網路通訊等功能,由嵌入式處理器、相關支撐硬體(如顯示卡、存儲介質、IC卡或信用卡的讀取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應用層的軟體包組成。廣義上來說,信息家電包括所有能夠通過網路系統交互信息的家電產品,如PC、機頂盒、HPC、DVD、超級VCD、無線數據通信設備、視頻游戲設備、智能電視盒、WEBTV等。目前,音頻、視頻和通訊設備是信息家電的主要組成部分。從長遠看,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也將會發展成為信息家電,並構成智能家電的組成部分。

『陸』 消費電子龍頭股票有哪些2021

消費電子龍頭股票有:
1、立訊精密:消費電子龍頭股。我們通過實踐智能生產的頂層設計理念,從零件到配件,從模組到智能成品,提供消費電子產品全方位的設計製造整合服務;堅持突破從低速到高速、從有線到無線、從銅到光的技術性變革,並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智能互聯解決方案。

2、和勝股份:消費電子龍頭股。開發鋁的應用,引領鋁的消費,讓鋁豐富我們的生活,這是公司孜孜不倦的追求。

3、鵬鼎控股:消費電子龍頭股。2019年公司通訊電子類業務占銷售收入為75%,消費電子及計算機用板類產品25%,公司暫無基站類PCB業務。

4、神州數碼:目前公司消費類業務已經全部實現在線交易,增值業務已試點上線。

5、德賽電池:公司與國際領先消費電子公司蘋果合作多年,是蘋果手機的核心電池供應商。

6、大族激光:國內激光設備最齊全、細分行業經驗最豐富的公司;主營生產激游標記、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等設備,目前激光設備及自動化產品型號已達300多種;產品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顯視面板、動力電池、PCB、機械五金、汽車船舶、航天航空、軌道交通、廚具電氣等行業的金屬或非金屬加工;17年激光及自動化配套設備收入93.19億元,營收佔比80.62%。

7、聯創電子:聯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運動相機、智能駕駛、智能家居、VR/AR等配套的光學鏡頭、攝像模組及觸控顯示一體化等關鍵光學、光電子產品的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並發起設立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投資集成電路產業,是江西省電子信息重點企業和南昌市重點企業。

『柒』 消費電子板塊股票有哪些

:歌爾股份,安潔科技,歐菲光,立訊精密,信維通信,大族激光,華工科技,藍思科技,德賽電池,欣旺達,國光電器,水晶光電,長電科技

『捌』 消費電子龍頭股排名前十名

1、捷榮技術(002855)
2、共達電聲(002655)
3、聯創電子(002036)
4、*ST星星(300256)
5、金龍機電(300032)
6、奮達科技(002681)
7、歌爾股份(002241)
8、創世紀(300083)
9、精研科技(300709)
10、智動力(300686)

拓展資料
盤點中國最牛的4隻消費電子龍頭股:
一、歌爾股份
歌爾股份主要從事聲學、感測器、光電、3D封裝模組等精密零組件,以及虛擬/增強現實、智能穿戴、智能音頻、機器人等智能硬體的研發、製造和品牌營銷。目前已在多個領域建立了全球領先的綜合競爭力。自上市以來,歌爾股份保持高速成長,年復合增長率達40%以上。

公司預計2021年一季報業績:凈利潤8.236億元至9.706億元,增長幅度為1.8倍至2.3倍。從估值(市盈率)來看,歌爾股份高於近十年32.53%的時間,高於電子製造行業均值(29.84)。若考慮業績預告,市盈率為26.97,高於近十年13.07%的時間。股票當前價為27.24,機構目標均價為50.98,上漲空間87.15%。

二、立訊精密
立訊精密研發生產的連接器、連接線、馬達、無線充電、FPC、天線、聲學和電子模塊等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通訊、企業級、汽車及醫療等全球多個重要領域。
公司預計2021年一季報業績:凈利潤13.26億元至13.75億元,增長幅度為35.00%至40.00%。從估值(市盈率)來看,立訊精密高於近十年11.83%的時間,高於電子製造行業均值(29.84)。若考慮業績預告,市盈率為32.26,高於近十年8.13%的時間。股票當前價為34.92,機構目標均價為57.39,上漲空間64.35%。

三、藍思科技
藍思科技業務已經覆蓋視窗防護玻璃,觸摸屏單體,觸摸屏模組,攝像頭,按鍵,陶瓷,金屬配件等。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播放器、GPS導航儀、車載觸控、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方面,市場前景廣闊。
公司2020年年報業績:凈利潤34.32億元,增長幅度為209.63%。從估值(市盈率)來看,藍思科技高於上市以來14.14%的時間。 行業:低於電子製造行業均值(29.84)。股票當前價為25.85,機構目標均價為44.15,上漲空間70.79%。

四、領益智造
領益智造是國內消費電子產品精密功能器件龍頭,在智能手機頭部品牌中,領益智造模切、精密沖壓、精密CNC小件是前四大手機廠商的主力供應商,2017年7月領益科技通過借殼上市入主江粉磁材,重組完成後,公司的產品線囊括了消費電子精密功能結構器件,精密結構件,平板顯示器件和鐵氧體磁性材料等多種產品。

公司預計年報業績:凈利潤22.50億元至23.00億元,增長幅度為18.78%至21.42%。從估值(市盈率)來看,領益智造高於借殼以來14.81%的時間,高於電子製造行業均值(29.84)。若考慮業績預告,市盈率為25.35,高於近十年5.97%的時間。股票當前價為8.17,機構目標均價為15.87,上漲空間94.25%。

『玖』 pCB元器件,晶元,華為供應商,消費電子有關的股票有哪幾支

聖邦股份主要業務是模擬晶元。卓勝微主要業務是射頻前端。兆易創新,主要業務是國產儲存晶元。紫光國際,主要業務是國產FPGA。長電科技主要業務是5g晶元的封裝技術。聞泰科技,主要業務是半導體分立器件的龍頭安氏半導體。環旭電子,主要業務是5g原材料靈磷化硅。北京君正,主要業務是半導體原材料的研發與生產銷售。
目前來看,整個半導體行業由於5g,物聯網等新興行業是行業盈利向上迎來拐點的重要推動力。中芯國際逐步走出調整周期,半導體代工業迎來季節性回暖。下遊行業物聯網和通信,智能手機,拉動業績增長。華為供應鏈自主可控加速布局。5g將會引領新的創新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