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崩盤的歷史事件
在房價飛漲、股市低迷的今天,可能我們沒有經歷過股市的崩盤,但回顧過去,歷史上有十次市場崩盤,每一次都伴隨著瘋狂過後財富頃刻之間化為烏有的悲痛,也許能給今天的投資者一點警示。
1.1637年的鬱金香狂熱
這次事件是現代的所有投資者狂熱事件的始作俑者。在這次發生在荷蘭的鬱金香狂熱事件中,鬱金香球莖的價格飆升至一個手藝人年收入的數倍。
2.1720年的密西西比泡沫
英國人約翰·羅(John Law)因為在倫敦的布魯斯伯里廣場的一場決斗中殺人而被定罪。他後來成為了法國的財政大臣。他監督創辦了一家公司,後來這家公司的股票成為投機炒賣活動的主要交易股票,最終股票泡沫破裂。羅最後窮困潦倒地在威尼斯去世。
3.1720年的南海泡沫
英國出現的第一次現代市場崩盤,原因是對一個完全沒有前景的公司的交易。這次英國股票公司的泡沫事件以政治上的裙帶主義、自我交易和內幕交易為特點。在這一點上,現在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4.1882年的法國股市崩盤
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美國市場的崩盤,事件的導火索是費斯克(James Fisk)和古德(Jay Gould)等金融家尋求利用政治上的關系壟斷金市。162美元每盎司的金價峰值在100多年的時間里都沒有被打破。這次丑聞讓格蘭特(Ulysses S. Grant)政府的名譽受損,下一任總統加菲爾德(James Garfield)帶領國會對這件事進行了調查。
5.1882年的法國股市崩盤
這次股市崩盤由Union Generale的破產所引發,其破壞性後果幾乎令交易所內四分之一的經紀商受到威脅,直到法國央行的一筆貸款穩定了市場。不過,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據說畫家高更(Paul Gauguin)在這次崩盤後退出了經紀業務,去從事更值得做的事。
6.1907年大恐慌
1907年10月,聯合銅業公司(United Copper)計劃壟斷股市失敗引發了這次大恐慌。直到摩根大通(J.P Morgan)說服其他信託公司總裁為美國信託公司(Trust Company of America)提供資金,經紀商和銀行的破產才得到控制。這次危機最終促成了聯邦儲備系統的建立。
8.微崩盤:1997年10月27日的亞洲金融危機
香港的恆生指數下跌了6%,引發了全球股市大跌,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當日提前收市,收於554.26點。
9.2008年9月29日,救市表決未通過
在國會投票否決了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簡稱: TARP)之後,道指經歷了有史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雷曼兄弟(Lehman Bros.)破產之後引發的一段極不穩定的時期內,該指數下滑了超過700點。
10.2010年5月6日的閃電崩盤(Flash Crash)
這是高頻交易市場特有的崩盤情況。道指在幾分鍾內下跌了大約1,000點,原因是計算機演算法停止競價導致股價大幅下跌,這種交易大約占當時市場交易量的一半左右。 一個小時內,11個投機者自殺身亡。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給人們燙上了關於股市崩盤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換手的股票達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許多股票售價之低,足以導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夢破滅。
但回頭來看時,災難的發生甚至是毫無徵兆的。開盤時,並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注意的跡象,而且有一段時間股指還非常堅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價開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瘋狂,人們競相拋盤。到了11:30,股市已經完全聽憑盲目無情的恐慌擺布,狂跌不止。自殺風從那時起開始蔓延,一個小時內,就有11個知名的投機者自殺身亡。
隨後的一段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自成立112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個時期,大崩盤發生,而且持續的時間也超過以往經歷的任何一次。而那些活著的投機者,接下來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施維德在《客戶的遊艇在哪裡》講述的1929年股市崩盤前後的一個故事,成為那一時期投機者的經典寫照。
一個投資者在1929年初的財產有750萬美元,最初他還保持著理智,用其中的150萬購買了自由國債,然後把它交給了自己的妻子,並且告訴她,那將是他們以後所需的一切花銷,如果萬一有一天他再向她要回這些債券,一定不可以給他,因為那時候他已經喪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來了。他就向妻子開口了,說需要追加保證金來保護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萬美元。他妻子剛開始拒絕了,但最終還是被他說服了。故事的結局可想而知,他們以傾家盪產而告終。
實際上,這種遭遇不僅僅降臨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資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經濟學家也沒有逃脫噩運。20世紀最為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也在此次危機中幾近破產。
像其他人一樣,凱恩斯也沒有預料到1929年大崩盤,而且還低估了這次危機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凱恩斯積累的財富在1929年崩盤時受到重創,幾乎變得兩手空空。
後來憑借著敏銳的判斷力,到1936年的時候,他靠投資股市把財富又增長到了50萬英鎊以上。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資金又縮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盤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陰影。
盡管股市暴跌最初影響到的只是富人,但這些人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群體,其成員掌握著大部分消費收入,構成了最大部分的個人儲蓄和投資來源。因此,股市崩盤導致美國經濟失去了由證券投資盈利形成的對支出的支撐。
股市崩盤以後,控股公司體系和投資信託的崩潰,大幅削弱了借貸能力和為投資籌措資金的意願,這迅速轉化為訂單的減少和失業的增加。
從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間,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的價格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種公用事業的股票的平均價格從141.9跌到28,20種鐵路的股票平均價格則從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響,金融動盪也因泡沫的破滅而出現。幾千家銀行倒閉、數以萬計的企業關門,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間出現了四次銀行恐慌。盡管在泡沫崩潰的過程中,直接受到損失的人有限,但銀行無法避免大量壞賬的出現,而銀行系統的問題對所有人造成間接沖擊。
大崩盤之後,隨即發生了大蕭條。大蕭條以不同以往的嚴重程度持續了10個年頭。從1929年9月繁榮的頂峰到1932年夏天大蕭條的谷底,道瓊斯工業指數從381點跌至36點,縮水90%,到1933年底,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幾乎還達不到1929年的1/3。實際產量直到1937年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接著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計算的產值仍然低於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間,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在4個勞動力中就有1個失業。
更嚴重的是,股市崩盤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段美國股民的黑色記憶,這一天美國股市又一次大崩盤。股市開盤,久違了半個世紀的恐怖重現。僅3小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下跌508.32點,跌幅達22.62%。這意味著持股者手中的股票一天之內即貶值了二成多,總計有5000億美元消遁於無形,相當於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的財產瞬間蒸發了。隨即,恐慌波及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10月19日當天,倫敦、東京、香港、巴黎、法蘭克福、多倫多、悉尼、惠靈頓等地的股市也紛紛告跌。
隨後的一周內,恐慌加劇。10月20日,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跌幅達14.9%,創下東京證券下跌最高紀錄。10月26日香港恆生指數狂瀉1126點,跌幅達33.5%,創香港股市跌幅歷史最高紀錄,將自1986年11月以來的全部收益統統吞沒。與此相呼應,東京、悉尼、曼谷、新加坡、馬尼拉的股市也紛紛下跌。於是亞洲股市崩潰的信息又回傳歐美,導致歐美的股市下瀉。
據統計,在從10月19日到26日8天內,因股市狂跌損失的財富高達2萬億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及間接損失總和3380億美元的5.92倍。美林證券公司的經濟學家瓦赫特爾因此將10月19、26日的股市暴跌稱之為「失控的大屠殺」。1987年10月股市暴跌,首先影響到的還是那些富人。之前在9月15日《福布斯》雜志上公布的美國400名最富的人中,就有38人的名字從榜上抹去了。10月19日當天,當時的世界頭號首富薩姆·沃爾頓就損失了21億美元,丟掉了首富的位置。更悲慘的是那些將自己一生積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民眾,他們本來期望借著股市的牛氣,賺一些養老的錢,結果一天功夫一生的積蓄便在跌落的股價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股市的震盪剛剛有所緩解,社會經濟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動之中。銀行破產、工廠關閉、企業大量裁員,1929年發生的悲劇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運的是,當時美國經濟保持著比較高速的增長,股市崩盤並沒有導致整體的經濟危機。但股災對美國經濟的打擊仍然巨大,隨之而來的是美國經濟的一段長時間的停滯。 在1987年10月17日美國「黑色星期一」過後,率先恢復的是日本股市,並且帶動了全球股市的回升。此後,日本股市一直呈上升態勢,但另外一個噩夢般的恐慌卻在醞釀之中。1989年12月,東京交易所最後一次開市的日經平均股指高達38915點,這也是投資者們最後一次賺取暴利的機會。 進入90年代,股市價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點。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勢更猛。1992年4月1日東京證券市場的日經平均指數跌破了17000點,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點,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時價總額由1989年底的630萬億日元降至299萬億日元,3年減少了331萬億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徹底破滅。股市泡沫的破滅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一方面證券業空前蕭條。1991年股市大幅下跌以來的兩年中股票市場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主要靠賺取交易手續費生存的200多家證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經營赤字越來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達400億日元以上。
對外資本交易方面,由於對外證券交易額減少,出現長期資本收支盈餘,日本戲劇性地變為了資本輸入大國。
另一方面由於股市瘋狂上漲,吸引企業都轉向直接融資,銀行被迫以風險大的企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主要融資對象,從而間接地導致了銀行業的危機。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形勢急轉直下,立即呈現設備投資停滯、企業庫存增加、工業生產下降、經濟增長緩慢的局面。影響所至,連房地產也未能倖免。日本房地產價格在1990年達到了聳人聽聞的高位,當時日本皇宮地塊的價格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所有房地產價格的總和。泡沫破滅後,日本房地產價格跌幅近半才剛剛開始穩住,整個國家的財富縮水了近50%。當年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激發人們借貸投機的慾望,日本銀行當初急切地給房地產商放貸終於釀下了苦果。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和不良貸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銀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發了通縮,使得日本經濟經歷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蕭條。
日本經歷了長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彈之後,日本股市離它的歷史最高點還有70%之遙。 網上流傳「房地產崩盤時間表」顯示中國地產走勢與1991年日本崩盤前頗相似。
房地產頻遇調控,一份「房地產崩盤時間表」也開始在網上流傳。它回顧日本1985年~1991年房地產市場走勢,發現與中國2005年~2008年房地產市場走勢頗為相似,更預言中國房地產會在2009年崩盤。然而,多位專家卻表示,兩地銀行體系、人口結構、城市化程度不同,「崩盤」可能只是「預言」而已 。 房價飛漲、貨幣面臨升值壓力、低消費率、高儲蓄率、寬松貨幣政策、穩健財政政策。
日本國土交通省公布調查顯示,日本地價連續第二年下滑,商業用地價格跌至紀錄低位。
經濟起飛晚了近30年的中國,金融危機過後地產價格依然火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7%,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3%。
「現在的樓市,確實和當年的日本非常相似。樹長不到天上去,這樣下去早晚要出問題。」曾在亞洲開發銀行任職的經濟學家、現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不無憂慮地表示。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總經理沈建光也表示,確實有部分投資者認為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經濟過於依賴出口、貨幣面臨升值壓力等等,都與上世紀8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前的日本類似。
此外,中國也與當年日本有相似的低消費率、高儲蓄率。在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方面,中國也和以前的日本雷同。 政府對銀行和企業的控制力、市場廣度、銀行體系和人口結構等都不相同。
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看來,當前高房價症結在難以抑制的投機性需求。中國大量二、三線城市如今還可以吸引投機資金。所以這幾年房地產整體還難以遭到崩盤的結果。「但是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後果將會比日本更嚴重」。
戴德梁行策略研究顧問部董事黎慶文更認為,內地樓市10年內都不會崩盤。中國內地金融體系與美國、日本甚至中國香港地區不一樣,央行對房地產信貸的控制力更強。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總經理沈建光也指出,泡沫前,日本政府並沒有對商業銀行採取有效措施引導監管。中國政府對銀行和企業有很強的控制力,可以引導資金流向,出台政策打壓房地產泡沫。
沈建光認為,另一個視角是人口結構。1985年日本城市化率達76.7%高點,城市化接近尾聲;中國城市化進程還處於加速階段。只要吸取日本經驗教訓,採取有效及有前瞻性的政策,歷史就不會重演…… 指如DOTA、夢三國、LOL、真三等競技游戲中,一局比賽雙方或多方因競技,人頭懸殊差距過大,而造成無法逆轉的現象,稱之為崩盤。
⑵ 股市崩盤的原因有什麼後果會是什麼
現有的股東全部套牢,沒有新的股東進入,當被股東套牢的股東開始只知道割肉賣股票時,而拒絕購買股票時,就會造成惡性循環,繼續下跌,最終導致股市關門,即崩盤。崩盤是指股票市場由於某種原因,大量證券被拋售,導致股票市場價格無限下跌,不知道能停到什麼程度。這一現象的大規模銷售的證券也被稱為大量拋售。
法國股市在1882年崩盤。此次暴跌是由UnionGenerale的倒閉引發的,其災難性後果威脅到該交易所近四分之一的經紀商,直到法國銀行的一筆貸款穩定了市場。但從積極的一面來看,據說畫家高更在股市崩盤後放棄了經紀業務,去追求更有價值的事業。1907年的恐慌。1907年10月,聯合銅業壟斷股市的計劃失敗,引發了恐慌。直到摩根大通說服其他信託公司總裁向美國信託提供資金,券商和銀行的破產才得到控制。這場危機最終導致了聯邦儲備系統的建立。
⑶ 信託股票,信託概念股票有哪些
目前上市的信託公司有兩家:陝國投和安信信託。
其他與信託概念相關的股票包括:
000666 經緯紡機 中融信託投資公司
600393 東華實業 廣州市東山信託投資公司
600638 新黃浦 中泰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600737 中糧屯河 新疆金新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00165 寧夏恆力 寧夏伊斯蘭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000529 廣弘控股 廣東華僑信託公司鶴山辦事處
600145 四維瓷業 新時代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00816 安信信託 鞍山信託工業公司
000806 銀河科技 雲南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
000030 *ST盛潤A 廣東國民信託投資有限公司
600052 浙江廣廈 金信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000061 農產品 金信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000935 四川雙馬 省信託投資公司江油辦
000813 天山紡織 新疆金新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00327 大廈股份 國聯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600028 中國石化 北京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
600643 愛建股份 寧波市金港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600707 彩虹股份 西部信託投資有限公司
600596 新安股份 杭州工商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000652 泰達股份 北方國際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000586 匯源通信 海南蜀興信託投資公司
600642 申能股份 上海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
000897 津濱發展 北方國際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00483 福建南紡 閩北武夷信託投資公司
000426 興業礦業 中煤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⑷ 企業發行的ADR(或CDR)股票有什麼不同
ADR指美國存托憑證;CDR是指中國存托憑證
美國存托憑證(ADR)是一種在美國廣為使用的適用於外國公司在美上市的解決方案。與發達國家資本市場具有多層次性一樣,美國存托憑證這一交易品種自身也具有多層次性,它不但能應用於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超大型優質公司,也同樣可以應用於很多需要賣「原始股」騙錢維生的超小型垃圾公司。
CDR是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中國存托憑證)的首字縮寫。CDR是指在境外上市公司將部分已發行上市的股票託管在當地保管銀行,由中國境內的存托銀行發行、在境內A股市場上市、以人民幣交易結算、供國內投資者買賣的投資憑證。但是,CDR並不是IPO(首次證券發行)的概念。
區別:
1、股票(證券-國外)銷售只限於國內(中國、英國、德國等等)
優點:股東享有投票權、公司被收購時的否決權(投票形式)。
弊端:中國股民無法投資在外地上市的中國企業。(CDR)
2、對發行股票的企業而言:ADR/GDR
讓中國股民能夠分享在外地上市的中國企業的成功(GDR)。
優點:免去了當地嚴格的監管,只需按時呈報報表,適時公布企業信息;打響公司的國際知名度(ADR)。
弊端:通過金融中介公司存托、處理。有固定的手續費、管理費。
3、在當地上市(證券-NASDAQ/NYSE/HKEX)
優點:享有如同在當地上市的流通量;集資渠道容易。
弊端:申請上市的條件比較苛刻(NASDAQ/NYSE與ADR相比);面臨嚴格的會計審計。
總的來說,ADR/GDR購買時,基本與股票無異,流通量大,買賣手續簡單。可通過本地市場購買,無需往外地投資或通過金融中介公司投資,也避免了買賣外匯的環節。買賣時間根據本地證券交易所的時間買賣。但沒有股東的投票權。
(4)美國信託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存托憑證(Depository Receipts,簡稱DR〕,又稱存券收據或存股證。是指在一國證券市場流通的代表外國公司有價證券的可轉讓憑證,屬公司融資業務范疇的金融衍生工具。存托憑證一般代表公司股票,但有時也代表債券。1927年,美國人J.P摩根為了方便美國人投資英國的股票發明了存托憑證。
以股票為例,存托憑證是這樣產生的:某國的某一公司為使其股票在外國流通,就將一定數額的股票,委託某一中間機構(通常為一銀行,稱為保管銀行或受託銀行)保管,由保管銀行通知外國的存托銀行在當地發行代表該股份的存托憑證,之後存托憑證便開始在外國證券交易所或櫃台市場交易。存托憑證的當事人,在國內有發行公司、保管機構,在國外有存托銀行、證券承銷商及投資人。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存托憑證是由存托銀行發行的幾種可轉讓股票憑證,證明定數額的某外國公司股票已寄存在該銀行在外國的保管機構,而憑證的持有人實際上是寄存股票的所有人,其所有的權力與原股票持有人相同。存托憑證一般代表公司股票,但有時也代表債券。
⑸ 信託股票,信託概念股票有哪些
1,正宗的信託股有陝國投和安信信託。
2,信託概念股有愛建股份(愛建信託),方正證券(方正東亞信託),經緯紡機(中融信託),浦發銀行(上海信託)等。
⑹ 什麼是股票信託
什麼是股票信託,其實是指以股票投資為主所設定的信託,這種信託雖以股票投資為主,但也可以投資於債券。
股票投資信託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股票投資信託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其籌集來的資金為公司法人的資本;
股票投資信託公司根據公司章程進行資產的經營;
投資者是公司的股東,具有參加股東大會,參與公司經營決策的權力。
拓展資料:
股票投資信託是指以股票投資為主所設定的信託。這種信託雖以股票投資為主,但也可以投資於債券。
股票投資信託包括以下含義:
(一)從不確定多數的投資者中募集資金,設立基金;
(二)由專門的投資代理機構(股票投資信託公司)運用該基金投資於股票;
(三)為分散投資風險,將基金投資於多種股票;
(四)投資的目的只是單純地為了獲利,而不是為了控制和支配股票發行機構;
(五)將股票投資的收益分配給投資者。
股票投資信託作為一種較為靈活而又穩定的融資行為,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通過股票投資信託業務,將個人儲蓄的資金轉移於投—資,有利於提高社會資金的使用效益,進而也有利於提高投資水平與經擠增長率;
第二,股票投資信託較股票而言,能夠更加廣泛地將一般的零散資金引導到投資上來,就此意義而言,股票投資信託獨立地發揮了聚集資金,促進投資的作用;
第三,股票投資信託使股票通過自身的發行和流通,股票市場的發展等各個方面所起到的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以及加強對企業經營者的社會性監督等作用得至U了進一步的強化和發展。
股票投資信託是證券投資信託的分支,它是在證券投資信託發展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早起源於19世紀的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日本與美國得到了迅速發展。當今,股票投資信託在發達國家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股票投資信託屬於證券投資信託分類中的公司型,其組織形態通常是股份公司,但又不同於一般的股份公司,而是專門從事股票投資信託的投資信託公司,其業務上是以發行股票來籌集資金,投資者購買投資公司的股票後,便成為投資公司的股東,並憑股票以股息形式分享投資所獲得的收益。
⑺ 美國股票的存託管費怎麼收
股票託管費 免費。
美股收費標准
序號
費用項目
標准
1
交易傭金
0.3%(單邊),每筆委託最低收費USD28美元
2
交易征稅(只適於股份賣出)
已包含在交易傭金中
3
股票託管費
免費
4
現金股息費用
每宗10美元,股息稅:總股息額的30%(代美國稅務局收)
5
紅股/以股代息費用
每宗10美元,股息稅:總股息額的30%(代美國稅務局收)
6
自願性公司行動
每宗50美元
7
存托證券(ADR)託管費(經美國存管信託公司)
每股0.02美元/年(由美國存管信託公司決定)
8
實物股票存入
每隻股票40美元
9
實物股票提取
每隻股票150美元
10
股票存入(經美國存管信託公司)
每隻股票15美元
11
股票轉出(經美國存管信託公司)
每隻股票40美元
12
股票轉出失敗(因客戶原因)
每次20美元
13
透支
按港股默認利率收取
⑻ 股市什麼是崩盤股市崩盤歷史事件大盤點
作為有許多利益共同體的股市也會有崩盤的時分,歷史上也從前發作過好幾回比較聞名的崩盤事情。那麼,股市崩盤是什麼意思?股市崩盤會有什麼結果?
崩盤即證券市場上由於某種原因,呈現了證券許多拋出,導致證券市場價格無極限跌落,不知道什麼程度才可以中止。這種許多拋出證券的現象也稱為賣盤許多呈現。
股市崩盤發作條件
引發股市崩盤的直接原因許多,但最少應具有以下條件之一:
1.一國的宏觀經濟基本面呈現了嚴峻的惡化狀況,上市公司運營發作困難。
2.低成本直接融資導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經濟發展,極大地催生泡沫導致股價被嚴峻高估。
3.股票市場自身的上市和買賣准則存在嚴峻缺點,形成投機盛行,股票市場損失出資價值和資源配置功用。
4.政治、軍事、自然災害等危機使證券市場的決心受到嚴峻沖擊,證券市場呈現心思驚懼而無法持續正常工作。
股市崩盤會有什麼結果?
股市崩盤,上市公司的經過股市融資才能徹底消失,由於資本市場是實體國民經濟的一種反響,股市崩盤在大多狀況下其外因與經濟的闌珊或減速有關。
若股票崩盤,則股民股票變為廢紙,這個廢紙是指價格很低。若沒有價格了,那上市公司實體還在,應歸誰所有股民,若價格遠低於公司價值,不是就要進行破產清算。
股市崩盤歷史事情
1、1637年的鬱金香瘋狂
這次事情是現代的所有出資者瘋狂事情的始作俑者。在這次發作在荷蘭的鬱金香瘋狂事情中,鬱金香球莖的價格飆升至一個手藝人年收入的數倍。
2、1720年的密西西比泡沫
英國人約翰 羅(John Law)由於在倫敦的布魯斯伯里廣場的一場決戰中殺人而被科罪。他後來成為了法國的財務大臣。他監督創辦了一家公司,後來這家公司的股票成為投機炒賣活動的首先買賣股票,終究股票泡沫決裂。羅終究窮困潦倒地在威尼斯逝世。
3、1720年的南海泡沫
英國呈現的第一次現代市場崩盤,原因是對一個徹底沒有遠景的公司的買賣。這次英國股票公司的泡沫事情以政治上的裙帶主義、自我買賣和內情買賣為特色。在這一點上,現在又何曾不是如此呢?
4、1882年的法國股市崩盤
這是一次真實意義上的美國市場的崩盤,事情的導火線是費斯克(James Fisk)和古德(Jay Gould)等金融家尋求使用政治上的聯系獨占金市。162美元每盎司的金價峰值在100多年的時間里都沒有被打破。這次丑聞讓格蘭特(Ulysses S. Grant)政府的聲譽受損,下一任總統加菲爾德(James Garfield)帶領國會對這件事進行了查詢。
5、1882年的法國股市崩盤
這次股市崩盤由Union Generale的破產所引發,其破壞性結果簡直令買賣所內四分之一的買賣商受到要挾,直到法國央行的一筆借款安穩了市場。不過,從活躍的方面來看,聽說畫家高更(paul Gauguin)在這次崩盤撤退出了買賣事務,去從事更值得做的事。
6、1907年大驚懼
1907年10月,聯合銅業公司(United Copper)方案獨占股市失利引發了這次大驚懼。直到摩根大通(J.p Morgan)壓服其他信託公司總裁為美國信託公司(Trust Company of America)供給資金,買賣商和銀行的破產才得到操控。這次危機終究促成了聯邦儲藏體系的樹立。
7、微崩盤:1997年10月27日的亞洲金融危機
香港的恆生指數跌落了6%,引發了全球股市大跌,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當日提早收市,收於554.26點。
8、2008年9月29日,救市表決未經過
在國會投票否決了問題財物救助方案(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簡稱: TARp)之後,道指閱歷了有史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雷曼兄弟(Lehman Bros.)破產之後引發的一段極不安穩的時期內,該指數下滑了超越700點。
9、2010年5月6日的閃電崩盤(Flash Crash)
這是高頻買賣市場特有的崩盤狀況。道指在幾分鍾內跌落了大約1,000點,原因是計算機演算法中止競價導致股價大幅跌落,這種買賣大約占其時市場買賣量的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