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華為成立電動技術新公司受益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華為成立電動技術新公司受益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3-02 16:12:55

『壹』 華為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1、亞洲光學

成立於1981年,早期與日本合作研磨鏡片,現生產多種高科技光電產品,如光學鏡頭、光學薄膜元件、顯微鏡零組件、照相機器材、激光測距儀等。

1995年成功開發另一項新產品 ─ 雷射測距儀(透過POWERLINK(B.V.I)在菲律賓投資SCOPRO子公司生產瞄準器產品),至98年又透過Asia(B.V.I)轉投資東莞信泰,開始生產光學鏡片、相機之組裝及加工,正式發揮台灣接單、大陸生產之分工優勢,目前則是積極跨入DWDM領域。

2、利達光電

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光學元組件製造企業,主要經營范圍為光學零件、光學薄膜產品、光學鏡頭、光學引擎、光學輔料、光電儀器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

產品應用領域有數字投影機、數字高清大屏幕投影電視、數碼相機、DVD、航空航天探測等高精度光學系統。

3、華星創業

成立於2003年6月5日,注冊資本50萬元。2008年7月17日,經股東會批准,華星有限以截至2008年5月31日經審計的凈資產4,431.46萬元摺合成股份有限公司3,000萬股,整體變更為華星創業。

2008年7月24日,公司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3301 0800 0004 579,法定代表人程小彥,注冊資本3,000萬元。

4、大富科技

成立於2001年,全球領先的移動通信基站射頻器件、結構件生產服務商,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股票代碼是300134.SZ。

2014年4月4日,大富科技承認與特斯拉的合作關系,並預計2014年訂單不超過1.9億元。

5、盛路通信

一家專門從事各類通信天線、微波器件設備研發和生產的民營高科技企業,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之一,國內領先的天線、射頻設備及器件的生產基地,產品主要為天線、射頻有源設備、射頻無源器件等1500多個品種。

公司擁有一個大型微波暗室和五個標准微波屏蔽室,並配備有100多台安捷倫的先進測量儀器儀表、多套三階互調測試系統和近遠場天線方向圖測試系統,環境實驗室擁有鹽霧、振動、高低溫恆溫恆濕、紫外線耐氣候、淋雨等全套實驗設備。

『貳』 華為相關股票有哪些

1、華為相關股票有華工科技(000988),新海宜(002089),常山北明(000158)等。
2、華工科技(000988):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公司之一,擁有很多高級的技術,現在公司從事的是激光器以及激光加工等方面。
3、新海宜(002089):公司在1997年成立,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目前的專業有很多的方面,包括了新能源汽車、鋰電池以及LED晶元等產業。
4、常山北明(000158):據了解,常山北明原為集生產、科研、貿易為一體的大型紡織上市公司,2015年7月完成對北明軟體的並購重組。
更多關於華為相關股票有哪些,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6bb9c161610089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叄』 華為概念股有哪些

大富科技、華星創業、盛路通信、亞洲光學、利達光電等。

1、大富科技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2001年,是全球領先的移動通信基站射頻器件、結構件生產服務商,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股票代碼:300134.SZ。

2014年4月4日,大富科技承認與特斯拉的合作關系,並預計2014年訂單不超過1.9億元。

2、盛路通信

盛路通信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各類通信天線、微波器件設備研發和生產的民營高科技企業,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之一,國內領先的天線、射頻設備及器件的生產基地,產品主要為天線、射頻有源設備、射頻無源器件等1500多個品種。

公司擁有一個大型微波暗室和五個標准微波屏蔽室,並配備有100多台安捷倫的先進測量儀器儀表、多套三階互調測試系統和近遠場天線方向圖測試系統;環境實驗室擁有鹽霧、振動、高低溫恆溫恆濕、紫外線耐氣候、淋雨等全套實驗設備。

3、華星創業

華星創業,前身華星有限成立於2003年6月5日,注冊資本50萬元。2008年7月17日,經股東會批准,華星有限以截至2008年5月31日經審計的凈資產4,431.46萬元摺合成股份有限公司3,000萬股,整體變更為華星創業。

2008年7月24日,公司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3301 0800 0004 579,法定代表人程小彥,注冊資本3,000萬元。

4、亞洲光學

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1年。早期與日本合作研磨鏡片,現生產多種高科技光電產品,如光學鏡頭、光學薄膜元件、顯微鏡零組件、照相機器材、激光測距儀等。

1995年成功開發另一項新產品 ─ 雷射測距儀(透過POWERLINK(B.V.I)在菲律賓投資SCOPRO子公司生產瞄準器產品),至98年又透過Asia(B.V.I)轉投資東莞信泰,開始生產光學鏡片、相機之組裝及加工,正式發揮台灣接單、大陸生產之分工優勢,目前則是積極跨入DWDM領域。

5、利達光電

利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光學元組件製造企業。主要經營范圍:光學零件、光學薄膜產品、光學鏡頭、光學引擎、光學輔料、光電儀器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

產品應用領域:數字投影機、數字高清大屏幕投影電視、數碼相機、DVD、航空航天探測等高精度光學系統。

『肆』 華為參與的全球最大儲能項目,潛在受益股有哪些

據華為智能光伏公眾號消息,10月16日,2021全球數字能源峰會在迪拜召開,會上,華為數字能源與山東電建三公司成功簽約沙特紅海新城儲能項目,開發商為中東當地發電、海水淡化開發商和運營商ACWA Power,EPC總承包方是山東電建三公司。該項目儲能規模達1300MWh,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儲能項目,也是全球最大的離網儲能項目,對全球儲能產業的發展具有戰略意義和標桿示範效應。

接近下午2點半,消息一經發布,更是點燃了華為儲能/光伏概念的上漲動能。尾盤資金迅速封板伊戈爾,中來股份脈動一度沖高7個點,科華數據、林洋能源、申菱環境、南都電源等股票均有小幅度異動。

對於這則消息,個人認為對於陽光電源、錦浪 科技 、固德威、德業股份等逆變器、PCS廠商偏短空長多,因為華為在該項目的角色應該是提供逆變器、PCS產品、能量管理系統(EMS)和儲能系統集成,與其他逆變器廠商形成直接競爭,短期偏利空。但由於該項目所帶來的的戰略意義和示範效應,反映了國內外均加大對儲能發展的支持力度,較強的經濟性將刺激儲能高需求,儲能行業將保持持續高速發展,長期來看是有利於行業的。

那麼,除了上述異動的個股之外,還有哪些個股是直接或間接受益該項目的落地呢?以下將從產業鏈梳理的角度,尋找潛在受益的「漏網之魚」。

一、儲能產業鏈:以電池為核心

儲能系統是以電池為核心的綜合能源控制系統。主要包括電芯、EMS(能量管理系統)、 BMS(電池管理系統)、PCS(雙向變流器)等多個部分,其中電芯是儲能系統的核心,成本佔比約67%,2021年鋰電池主要包括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兩類。BMS主要負責電池的監測、評估、保護及均衡等;能量管理系統(EMS)負責數據採集、網路監控和能量調度等;儲能變流器(PCS)可以控制儲能電池組的充電和放電過程,進行交直流的變換。

國內部分儲能企業產業鏈布局

二、電池:頭部效應顯著,磷酸鐵鋰成技術主流國內儲能電池競爭格局正逐漸集中,國內出貨量CR5為54%,寧德2019-2020年以17%的市佔率位居首位。

從國內趨勢來看,隨著磷酸鐵鋰電芯的成本下降和循環次數的增加,磷酸鐵鋰其高安全性逐漸成為儲能電池的首選,鉛蓄電池(南都電源)國內出貨量份額逐漸下降,寧德、力神、海基、億緯、上氣國軒等依靠磷酸鋰鐵開始崛起。在海外銷售方面,國內企業中2020年比亞迪出貨量領先,但海外份額也僅有6%,海外市場仍有龐大的替代空間。

除了上述比較熟悉的企業之外,派能 科技 聚焦家庭儲能市場,2019年全球家用儲能產品出貨量排名第三,僅次於特斯拉和 LG 化學。海外企業則受益於海外儲能市場起步早、機制健全優勢,率先完成儲能產品研發布局,如特斯拉憑借 Powerwall(7-13.5KWh)、Powerpack(210KWh)、Megapack(MWh 級別)及光儲一體化產品,領先北美家庭、工商業及公共能源領域儲能市場。

同時,由於磷酸鐵鋰已成為儲能電池的主流技術方向,富臨精工、龍蟠 科技 、德方納米、湘潭電化、豐元股份、合縱 科技 、中核鈦白等磷酸鐵鋰材料企業也將直接受益於儲能規模的擴大。

三、逆變器:陽光電源地位穩定,IGBT為核心部件中國逆變器廠商在全球都占據了較大的份額。根據 CNESA 統計,2020年國內儲能變流器供應商前十名累計出貨量 1.27GW。在工商業級別,參與者主要有陽光電源、華為、上能電氣,在戶用級別,主要有錦浪 科技 、固德威、德業股份。

上游包括 IGBT 元器件、PMIC 電源晶元、無源器件,結構件等。其中IGBT是光伏和風電逆變器的核心器件,占逆變器價值量的20%~30%。光伏逆變器需要大量高壓、超高壓的IGBT模塊,將光伏發出的粗電轉換為可平穩上網的精細電,是實現碳中和的核心環節。

國內從事 IGBT 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公司包括斯達半導、宏微 科技 、士蘭微、比亞迪半導體以及時代電氣等。這裡面比較看好宏微 科技 ,將直接受益於華為光伏產業鏈,缺點是近期漲幅較大,需等待調整後進入,可參考利元亨走勢。

四、電池管理系統(BMS)

電池管理系統(BMS)主要作用在於對電池狀態進行檢測。儲能領域終端需求為客戶,BMS供應則主要由各類電池企業與電力電子領域專業企業主導。

BMS領域最為看好星雲股份,無論是和寧德時代的深入合作,還是BMS領域上的技術積累,都具有較大的優勢。

五、儲能系統集成:多方布局

儲能系統競爭格局未定,電池廠、逆變器廠商、電站廠商均進入儲能系統競爭。一類是光伏行業企業,如陽光、華為、上能、科華等,目前市場中的項目多為光伏電站配置儲能,光伏系統集成商可以將光伏系統的先進技術遷移到儲能系統,通過新能源配置儲能實現業務拓展。一類是電池企業,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電池是儲能系統的核心,電池是儲能系統降本的關鍵,電池企業通過前向一體化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一類是電力企業,以南瑞、中天、許繼為代表,這類企業在傳統電廠集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了解電網的運行特點,對於有效配置儲能系統有優勢。還有專注於系統集成的企業,如派能 科技 、海博思創等。

競爭格局來看,2018-2020 年國內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系統集成商裝機規模 CR3 從 40.2%提升至 55.3%、CR5 從 45.2%提升至 75.2%,頭部效應愈發凸顯。

六:其他細分領域

除了上述儲能產業鏈以外,儲能裝機規模增長帶動熔斷器、繼電器等元器件需求提升,而PCS帶動低壓電器、電感器元件等需求提升。

熔斷器細分賽道龍頭:中熔電氣。國內電力熔斷器領軍廠商。公司主導產品為電力熔斷器,2020年對應營收佔比高達 96.2%。市場格局方面,全球 90%的市場份額由海外品牌壟斷,公司全球市佔率僅為 1.3%。目前公司已在部分新興市場取得一定競爭優勢,其中新能源車用熔斷器國內市佔率第一。客戶方面,公司已與特斯拉、寧德時代、華為、陽光電源等國內外龍頭廠商建立穩定供應關系,搭建起深厚行業護城河。

繼電器全球龍頭:宏發股份。功率繼電器業務延續去年下半年開始的良好增長,訂單增長主要來自大小家電、智能家居單品、新能源、戶用光伏逆變器等領域。

薄膜電容器龍頭:法拉電子。中國最大的薄膜電容器及鋁金屬化膜生產企業,擁有年產45億只薄膜電容器及2500噸金屬化膜的能力,是世界直流薄膜電容器及金屬化膜十大生產廠商之一。

合金軟磁粉芯國內龍頭:鉑科新材。國內合金軟磁粉芯龍頭企業之一,主要產品包括合金軟磁粉、合金軟磁粉芯等電感元件上游原材。已經成功在光伏、新能源領域綁定多個下游優質國內外客戶,如華為、陽光電源、比亞迪等,優質訂單支撐充足。

光伏逆變器高頻變壓器黑馬:伊戈爾。公司主營業務為電源及電源組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研發生產的高頻磁性器件主要應用在光伏逆變器上,主要供給華為、陽光電源等客戶。2020年光伏類產品華為系客戶佔比約47%,陽光電源佔比約46%,開拓錦浪 科技 、固德威、首航等新客戶。移相變壓器目前是阿里IDC巴拿馬電源核心部件唯一供應商。

『伍』 華為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華為板塊龍頭股票有:
一、凱盛科技:華為龍頭股。2018年年報披露,光電顯示板塊,子公司深圳國顯在平板市場總體需求萎縮的大形勢下,收縮產品線,苦練內功,降本增效;在維護亞馬遜、三星、聯想等大客戶的同時,成功進入華為手機供應鏈。
二、北汽藍谷:華為龍頭股。子公司北汽新能源與華為於2019年1月28日在北京簽署了《全面業務合作協議》。雙方依託各自優勢,聯合「開發面向下一代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技術」。
三、小康股份:華為龍頭股。公司與華為全面合作,主要合作在工業互聯網、ICT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等領域。
四、立訊精密:華為龍頭股。手機連接器。收購切入華為供應鏈,通信業務啟航。深圳科爾通主要服務於華為、愛默生網路能源等客戶,主營產品為通信連接器及線纜。
拓展資料
華為HMS概念龍頭股:
一、南興股份:
從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26.14%,最高為2020年的2.603億元。
子公司唯一網路是華為雲IDC資源供應商,或受益於華為HMS服務規模持續提升。
二、國華網安:
從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最高為2020年的6462萬元。
三、遠光軟體:
從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16.2%,最高為2020年的2.629億元。
公司與華為的合作包括將國產化軟體運行在國產化硬體上的國產化改造,提供「電力行業集團資源管理系統全棧安全可靠解決方案」、聯合推出智慧財務解決方案,公司將積極支持華為的HMS生態建設。
四、衛寧健康:
從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27.25%,最高為2020年的4.911億元。

『陸』 華為概念股主要有哪些

華為概念股主要有大富科技、華星創業、盛路通信、華工科技、光迅科技等。

1、大富科技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移動通信基站射頻器件、射頻結構件的研發、生產與服務提供商。公司在射頻器件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前列,與全球領先的通信主設備商建立起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主要客戶包括華為、愛立信、阿朗等。

2、華星創業

前身華星有限成立於2003年6月5日,注冊資本50萬元。2008年7月17日,經股東會批准,華星有限以截至2008年5月31日經審計的凈資產4,431.46萬元摺合成股份有限公司3,000萬股,整體變更為華星創業。

3、盛路通信

是一家專門從事各類通信天線、微波器件設備研發和生產的民營高科技企業,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之一,國內領先的天線、射頻設備及器件的生產基地,產品主要為天線、射頻有源設備、射頻無源器件等1500多個品種。

4、華工科技

成立於1999年7月28日,200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華中地區第一家由高校產業重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股票代碼000988,公司注冊資本8.91億元。

5、光迅科技

是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控股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成立於2001年元月,總部位於武漢-中國光谷,注冊資本11000萬元人民幣。

光迅公司主營業務為光纖器件,微光學器件,光波導器件等光纖通信無源器件以及光纖放大器、光通信儀表和集成光電子的研究、開發、生產、經營和技術服務。公司2009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股票編號002281,簡稱光迅科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盛路通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星創業

『柒』 華為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

華為概念股主要是指華為的主要供應商,和華為有業務來往的公司以及公司收入高度依賴華為或者占其重要收入組成部分的公司。
比如說華為手機相關的廠商600260 凱樂科技,002369卓翼科技,600203福日電子;和華為有業務來往的00354中華軟體國際,300598誠邁科技,300735光弘科技,300098高新興以及由華為前員工出去創辦002415海康威視等。除此之外還有002194武漢凡谷,002446盛路通信,300134大富科技,300025華星創業,300310宜通世紀,300312邦訊技術,300050世紀鼎利等共計33個股。

一、華為股票的龍頭股
1、凱盛科技(600552):華為龍頭。光電顯示板塊,子公司深圳國顯在平板市場總體需求萎縮的大形勢下,收縮產品線,苦練內功,降本增效;在維護亞馬遜、三星、聯想等大客戶的同時,成功進入華為手機供應鏈。
2、北汽藍谷(600733):華為龍頭。子公司北汽新能源與華為於2019年1月28日在北京簽署了《全面業務合作協議》。雙方依託各自優勢,聯合「開發面向下一代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技術」。
3、小康股份(601127):華為龍頭。與華為全面合作,主要合作在工業互聯網、ICT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等領域。

二、國內元宇宙概念股
國內元宇宙概念股有中青寶、寶通科技、湯姆、萬興科技、天下秀、長信科技、風語築、三七互娛、凱撒文化、完美世界、順網科技、數碼視訊、歌爾股份等公司,此外騰訊、阿里巴巴元宇宙概念股也呈上漲趨勢。

三、元宇宙還有自己的閉環經濟,元宇宙的經濟系統是特有而且獨立的,他可以和現實所有的經濟系統結合互轉,人們可以在元宇宙中創造價值然後再兌換價值實現現實和虛擬的經濟穿梭。

『捌』 華為發布鴻蒙系統利好哪些股票

華為發布鴻蒙系統利好股票
技術開發類:核心受益公司包括,中科創達(系統開發),中軟國際(軟體開發)、常山北明(ISV),潤和軟體(多晶元平台適配);其他受益公司包括,東方通(中間件)、誠邁科技(軟體開發)、北信源(移動安全)、高偉達(金融雲)。

生態應用類:核心受益公司包括,用友網路(企業服務)、金山辦公(辦公軟體),科大訊飛(人工智慧)、中望軟體(工業軟體);其他受益公司包括,萬興科技(視頻編輯)、網達軟體(華為視頻)、彩訊股份(郵件系統)、夢網集團(簡訊系統)、超圖軟體(GIS)、四維圖新(地圖)、科藍軟體(華為錢包)。

『玖』 華為開發者大會9月10日舉行,有哪些概念股會受益

據悉,今年的華為開發者大會將會在9月1日在東莞松山湖舉行,盡管近年來一直深受美國的強力打壓而陷入比較困難的發展局面,但是華為依然憑借自身的硬實力頂住壓力屹立不倒,越挫越勇,展現出很強的韌性,這次華為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也必然會受到廣泛關注。華為這次大會最讓人期待的是其自主研發的鴻蒙系統和基於最新Android系統打造的EMUI11系統,也就是著重於向大家講述華為的軟體和生態系統,圍繞5G、AI加速、智能互聯等話題展開,相信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提振中國科技界發展的信心。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設備的日漸豐富和數量增加,很多智能硬體終端也會對相應的新興的操作系統起到推動的作用,在新技術變革的特點下,需要加快推出新的系統應用和完善優化,這對於華為即將發布的鴻蒙系統2.0來說,充滿很多挑戰,當然還有更多的機遇。因此華為相關的概念股應該會有較為不錯的預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