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好股票都去美國上市公司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好股票都去美國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3-03-01 21:02:41

㈠ 為什麼大家選擇境外上市都選在美國上市或者香港上市,其他國家為什麼不選

美國上市和香港上市的問題
第一:流動性問題,所有的市場都有流動性問題,比如一些新加坡等等國家的指數,整個國家的GDP不到美國的幾十分之幾,甚少有人交易,你在美國和香港上市,你想買多少股都可以,賣多少股也可以,方便二級市場增持和減持,參與人多。
第二:市場化問題,上市就是為了圈錢,美國和香港機構齊全,適合資本運作,上市就是為了圈錢,如果去犄角旮旯的地方上市,誰幫你來融通錢?
第三:國際化市場,更容易得到合理判斷,如果人少,很容易股價被操控。
資本市場有個很經典的形式,人總是喜歡去人多的地方,沒人怎麼做投資和融資。

㈡ 為什麼中國的企業要去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原因是:

1、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是世界上主要的股票市場中成長速度最快的市場,而且它是首家電子化的股票市場。每天在美國市場上換手的股票中有超過半數的交易在納斯達克上進行。

2、在上市方面分別實行納斯達克全國市場和小型資本市場兩套不同的標准體系。通常,較具規模的公司在全國市場上進行交易;而規模較小的新興公司則在小型資本市場上進行交易,因為該市場實施的上市要求沒有那麼高。但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兩個市場的監管范圍並沒有區別。

3、納斯達克通過應用當今先進的技術和信息—計算機和電訊技術,向世界各個角落的交易商、基金經理和經紀人傳送證券全面報價和最新交易信息。採用電腦化交易系統,納斯達克的管理與運作成本低、效率高,同時也增加了市場的公開性、流動性與有效性。

4、納斯達克擁有自己的做市商制度,這一制度安排對於那些市值較低、交易次數較少的股票尤為重要。這些做市商由NASD的會員擔任,這與VSE的保薦人構成方式是一致的。納斯達克試圖通過做市商制度使上市公司股票能夠在最優的價位成交,同時又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5、在納斯達克市場,造市人既可買賣股票,又可保薦股票,換句話說,他們可對自己擔任造市人的公司進行研究,就該公司的股票發表研究報告並提出推薦意見。

(2)好股票都去美國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納斯達克是由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於1971年2月8日創建,旨在規范混亂的場外交易和為小企業提供融資平台。納斯達克有上市公司總計5400多家,納斯達克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

納斯達克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本指數為100。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高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

納斯達克每一隻上市證券均擁有各自的證券代碼,證券與代碼一一對應,且證券的代碼一旦確定,就不再改變,這主要是便於電腦識別,使用時也比較方便。納斯達克證券代碼多由數個(常為四個)大寫英文字母構成,如:BIDU,是網路2005年8月5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證券代碼。

㈢ 為什麼國內有很多企業選擇到美股上市

個人認為互聯網公司很少在我大A股上市的原因,簡要說明以下幾點:

1、國內現存的稍微好一點的互聯企業發展前期都經歷了好幾輪融資,准確說能發展起來都是靠燒錢,其中就有了海外風投機構的身影,股權結構也就有了外資股東;去美國上市更利於股東獲取投資回報。

2、我國上市機制是審批制,要求上市前三年連續盈利,且發行前3年的累計凈利潤超過3000萬,這個要求對於新生互聯網公司挺高的;美國納斯達克是注冊制,對於申請公司不設盈利門檻。說明只要公司業務高速增長,占據很大市場份額,即便虧損也能上市。

3、國內池塘太小,養不了大龍。美國的股市互聯網板塊的體量更大,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錢,當然要去錢多的地方了。中國的股市總體雖然也不算小,但就互聯網這一塊來說還比較嫩,水池小圈錢效率也就低了

最後,自從倫敦世界金融中心解體,美股上位後,美股經濟全球領先的同時,金融創新也領先,各種工具層出不窮,股市一直保持活躍。大A至今還是t+1,也沒有擺脫跟隨美股的走勢。幾十年,美股一直是長牛,大a牛市是按天算的,誰都知道該怎麼選了。公司差無所謂,但站在浪頭上,再怎麼樣也可以上去。

㈣ 為什麼中國大陸的好多企業要在美國上市

1、美國股票市場資金容量大,為世界第一:如納斯達克市場資金容量是香港創業板的幾百倍,平均日融資量7000萬美元以上。
2、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融資機會和融資量最大。
3、美國上市時間快:在美國OTCBB市場借殼上市6—9個月左右即可成功。若在中國大陸、香港上市,包括輔導期正常在1—3年不等。
4、美國上市成本低:在美國OTCBB市場借殼上市,總成本僅50-100萬美元左右,另加部分股權,保證成功;在中國大陸、香港主板上市成本高達5000—7000萬元港幣,創業板2000—3000萬元港幣。
5、美國上市股票售價高達20—40倍左右,而在中國、香港上市僅10倍左右,還不穩定。
6、在美國OTCBB上市保證成功,不成功不收費,在中國大陸、香港上市,無法保證成功,風險大,很多企業負債上市,不成功損失慘重,甚至破產。
7、成為美國上市公司,為企業利用美國股市融資平台打下基礎,集合國內外發展需要資金。
8、成為中美合(獨)資企業,享受多種合(獨)資企業政策優惠。
9、企業資產證券化,可以在美國股市合理套現,實現陽光下的利潤。
10、企業盈利可以合法申請外匯,向國外匯兌美元,再以外資投入國內項目。
11、利用美國上市公司的條件,擴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
12、公司高層申請美國工作簽證和永久居留,有利國際市場開發。
13、利用上市公司股票期權,保留公司核心技術和管理人員。

㈤ 為什麼大公司都要在紐交所上市

是總是在不斷的競爭以及失敗中進行發展的,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的不斷上升,我國也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優秀的公司 ,這些公司是我們國人的驕傲,這些公司給我們帶來巨大收益,或者很多就業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正確的認識這些公司,對於我們的一些認知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網上或者電視上經常會看到一些報道,就是許多的大公司都會在紐約上市 ,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這些交易公司不會選擇在國內上市呢 ,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需要綜合對多個方面進行分析 。

㈥ 為什麼很多公司都在紐交所上市

引言:經濟發展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公司融資成功開始上市,但是中國國內很多的公司都會選擇在紐約交易所上市,而不選擇在國內。紐約交易所的股份能面向全世界,只要能聯網就能開戶交易,在中國上市只能由中國人購買,而在美國上市可以由全世界購買。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為什麼很多公司都在紐約交易所上市?

三、本土環境

在美國本土企業沒有不接受證監會審查的,國內互聯網行業發展初期非常缺資金,銀行也不給貸款,所以主要的資金來源是天使投資家風險投資,這些投資一般以境外為主,像我們熟知的互聯網企業,基本上從設立之初絕大多數就是中外合資的。但我國法律有規定,境外資金投資電信相關企業互聯網在內,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合資企業基本上是不可能獲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