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騰訊馬化騰占股比例
8.63%。
騰訊的前五大股東,大多數數來自國外,美國居多,股份最高的居然不是馬化騰。
1.納斯帕斯(南非):31.17%
2.馬化騰(中國):8.63%
3.摩根大通(美國):4.78%
4.領航(美國):2.44%
5.貝萊德(美國):1.97%
騰迅這些年股價持續飆升,目前市值4萬億,營收3700億,凈利900億。南非報業在2001年用3200萬美元的投資換回了13000億元,而整個南非2019年GDP也不過24000億。
馬化騰曾回應說,南非大股東Naspers是18年如一日的支持騰訊。
「騰訊大股東才賣一點點,還立刻承諾三年不再賣。這樣的股東很難找。」
我覺得馬化騰這話說的沒有毛病,反觀阿里巴巴的大股東軟銀,這些年借口財務問題出售了不少阿里的股份。由於騰訊的股東沒怎麼出售騰訊的股份,這就沒什麼讓人說的,最多每年也是拿點分紅!
馬化騰和劉熾平在2020年多次減持騰訊股權,其中,馬化騰套現超過60億港元,劉熾平2020年內第五次減持騰訊股權,累計套現已超過10億港元。
不過,馬化騰和劉熾平的身價都是越減越高了。以當前騰訊市值5.9萬億港元計算,馬化騰身價4950億港元;劉熾平身價為330億港元。
2021年4月,Prosus被曝出售1.92億股騰訊控股股票,持股比例從30.9%降至28.9%。以當時騰訊市值6萬億港元,則意味著Prosus將套現近1200億港元。
Prosus是一家控股公司,用來持有南非投資公司Naspers的國際互聯網資產。2019年9月11日,Prosus在荷蘭掛牌上市。
❷ 美股券商排名前十的有哪些可以選擇國內互聯網券商嗎
美國股市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股票和證券公司都有很長的歷史。它是一個具有更多價值投資的股票市場。核心原因是其資金在全世界流通,市場發揮著更大的作用。您很難單獨操作,因為它有一個健全的長短機構。當然,t+0交易以及交易前和交易後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美國股市10年來一直處於牛市,每年都達到新高,吸引了一些投資者。
一旦出現資金安全問題,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問責主體不明確的困境,如是否由代理人或證券公司承擔責任,容易發生糾紛。市場的劇烈波動已經達到了風險臨界點,在當前環境下,這種風險非常大。他們必須採取措施保護投資者和市場。抑制投機性交易的目的是維護市場和保護DTCC。他們擔心市場清算系統的安全性。他們擔心市場和清算系統會因訂單的劇烈影響而耗盡流動性。
❸ 騰訊股份構成是什麼
騰訊的前五大股東 納斯帕斯(南非):31.17% 馬化騰(中國):8.63% 摩根大通(美國):4.78% 領航(美國):2.44% 貝萊德(美國):1.97%。其中南非MIH集團就佔了騰訊公司的50%的股份,是最大股東。但是騰訊公司主要是以做游戲為主要經濟支柱之一,裡麵包含了千萬游戲玩家的熱愛之情,所以,對於騰訊公司的股份來說還是穩定的
拓展資料:
一、股份有兩層含義,第一,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整體資本的一個構成:第二,是上市股票的一個價值所在成分。
二、
1、騰訊的股東有MIH TC Holdings Limited、馬化騰、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劉熾平等,這幾位所佔的股份做多,那麼對應的權利也會更高一些,他們的表決權以及發言權相比較其他股東更有重量。
2、當年馬化騰創業突見成效的時候,急需資金購買伺服器和為員工開支,當時准備尋找國外風險投資,IDG和盈科數碼以各占騰訊20%股份的代價向騰訊投資了220萬美元。
3、馬化騰及其團隊持股60%。 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所持騰訊控股20%的股權悉數出售給MIH?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 MIH從盈科手中購得20%騰訊股權的同時,還從IDG手中收購了騰訊控股13%的股份。
4、此後的2002年6月,騰訊控股其他主要創始人又將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讓給MIH,騰訊的股權結構由此變為創業者佔46.3%、MIH佔46.5%、IDG佔7.2%。 直到2003年8月,騰訊創業團隊才將IDG所持剩餘股權悉數購回,並從MIH手中回購少量股權,經過股權結構的重新調整,最終完成了上市前MIH與創業團隊分別持股50%的股權結構。
三、什麼是股權架構
在一個公司治理結構中,對於股東來說,主要有兩種關系需要處理:一是股東與股東的關系;二是股東與高管的關系,即單一公司的股權結構。而實務中,一個控股股東通常是好幾家甚至幾十家公司的股東,那麼如何搭建公司與公司之間的關系也就至關重要了
❹ 全球資管動態!領航、摩根大通正在做這兩件大事
領航用區塊鏈管理金融數據
以指數投資聞名的共同基金巨頭領航,正使用區塊鏈來幫助管理其金融產品的數據。
自2月以來,領航一直在使用區塊鏈產品來管理價值1.3萬億美元基金的數據,相當於其管理的5.2萬億美元總資產的四分之一。許多金融機構一直在有限規模內測試區塊鏈,但領航已經開始將之應用於後端平台的數百萬客戶帳戶,並有可能是第一家將區塊鏈作為核心服務的大型金融機構。
領航區塊鏈實驗背後的公司是Symbiont,這是一家成立6年的初創公司。領航金融技術策略團隊負責人沃倫·彭寧頓表示,通過Symbiont的區塊鏈平台Assembly,區塊鏈可以使領航擁有一個實時同步的資料庫,每當數據來源對索引進行更改時,這個資料庫就會不斷更新,從而不再需要手動更新或手動提取數據。
領航於2017年年中開始著手這個項目,使用不到10人的團隊,花了近兩年的時間才投入使用。Symbiont的軟體已經完全取代了領航舊的手動數據更新系統。彭寧頓說,Symbiont的軟體為領航節省了時間,但這不是主要目標。這更像是一項研發投資,它的實際部署真正改善了管理基金的方式。
從技術上講,即時更新共享資料庫方法很多,並非區塊鏈技術專有。但是區塊鏈架構可以增加參與方的信任。區塊鏈作為一個獨立的第三方,Symbiont不擁有計算機網路上的信息,這些信息由參與共享區塊鏈的組織所有。簡而言之,區塊鏈減少了基金公司對單一數據和服務商的的依賴。
目前,還只有領航、Symbiont和數據來源商能夠訪問索引數據區塊鏈。但Symbiont董事總經理帕尼克表示,其他6家資產管理公司也在運行該軟體的測試版本,。據悉,領航還沒有準備使用區塊鏈來取代高風險的資金交易流程,比如清算交易,但公司表示並不排除未來使用區塊鏈的可能性。
摩根大通採用全新股票自動化交易平台
摩根大通表示,正在採用一個全新的全球股票自動化交易平台,加速公司內部的自動化變革。
該自動化變易平台是今年早些時候開發的,目前正在該行資產管理部門推行,並計劃在3年內完成全部部署。該公司表示,他們是資管行業中第一個使用該技術的。
據了解,這一智能交易平台有三大功能:平台根據基金經理持有的股票自動生成警報,基金經理會在手機上收到有關市場或價格變動的通知;更重要的是,該平台能夠自動監控、讀取、記錄和響應報價請求;該平台還會以較低的成本快速執行一籃子股票的買賣交易。
摩根大通表示,該自動交易平台有潛力降低股票交易成本,並降低交易風險,未來該平台還會與基金經理進行更多有機整合。該項目只是該公司114億美元年度技術支出的眾多項目之一。
自動化已經被視為交易行業的未來,並威脅著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去年,花旗集團警告稱,由於自動化,未來5年約有2萬名員工可能失業。
但摩根大通資產管理歐洲股票交易主管尼爾·約瑟夫表示,這更多的是一種轉向技術的策略,而不是徹底削減交易崗位,這家美國最大的銀行仍在尋找頂尖人才。
約瑟夫表示,公司凈增加了員工數量,且越來越多地從谷歌和微軟等公司招聘技術人員。近年來,摩根大通的資產管理團隊接受了更多的編程語言和機器學習培訓。他指出,與10年前相比,交易平台與人工的整合程度要高得多,交易正變得更加靈活和高效。
「
Chinafundnews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 「好看」 行不行!!!
❺ 先鋒集團「整體股市指數基金」創立於何時
先鋒領航集團(Vanguard Group) 於1974年由約翰·鮑格爾(John Bogle)創立,其前身威靈頓基金則早在1929年就誕生了。在不長的時間裡面公司已經在基金行業里佔有突出的地位,是世界上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
同時,先鋒領航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不收費基金家族,現在在全世界管理著3700多億美元的資產,為1000多萬投資者提供服務。 現在公司為日益龐大的客戶群體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精心的投資管理、多樣的基金產品和最少的基金營運支出。
1976年,集團成立的第二年,先鋒領航集團推出第一隻指數基金——先鋒領航500指數基金,此基金現已發展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指數基金。
(5)領航股票美國擴展閱讀:
全球首個萬億美元股票基金誕生
當地時間15日,美國最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先鋒集團公布的數據顯示,其旗下的一隻股票基金截至今年11月30日資產規模已達1.04萬億美元,成為同類基金中全球首隻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的基金。
先鋒集團官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的11月30日,先鋒集團「整體股市指數基金」的資產規模達到1.04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萬億元,成為過去30年指數投資興起的明證。
16日,貝瑞研究首席執行官吉俊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股的上揚以及指數基金的優勢是先鋒集團「整體股市指數基金」表現出色的原因。
❻ 先鋒集團再次創造歷史,全球首個萬億美元股票基金誕生,該公司有何背景
根據媒體報道,12月17日,美國最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先鋒集團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的11月30日,該集團旗下的先鋒整體股市指數基金(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的資產規模達到1.04萬億美元,成為了同類基金中,全球首隻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的股票基金。
現在,先鋒集團在全世界管理3700多億美元的資產,為1000多萬投資者提供服務,為日益龐大的客戶群體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精心的投資管理、多樣的基金產品和最少的基金營運支出。
❼ 蘋果公司市值這么高為什麼沒有首富
截至2017年9月30日,蘋果公司前20大股東皆為機構持股,前20名機構持股比例之和僅為34.76%,股權比較分散。截至11月3日,持股第一的美國領航集團持股為6.45%,對應市值為564.96億美元。美國領航集團是全球第二大基金公司。持股第二的是貝萊德集團,又名黑岩集團,是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集團。貝萊德集團持有蘋果公司4.29%的股權,對應市值375.76億美元。持股排在第三的是SSGA道富投資管理公司,持有的蘋果公司股份比例為4.11%,對應市值約為360億美元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是蘋果公司第五大股東,持有2.52%的股權,對應市值約為220.72億美元蘋果這樣的上市科技公司,一般能成為首富的都是公司的創始人或者CEO,
為我們所熟知的如微軟的比爾蓋茨、Facebook的馬克扎克伯格、以及騰訊的馬化騰和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但是像蘋果這樣創始人被自己公司炒掉就比較特殊了。1976年,史蒂夫喬布斯、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和羅韋恩三人一起創立了蘋果公司,羅韋恩有10%的股份,但是公司成立不久羅韋恩就把股份賣掉退出了蘋果公司。1980年,蘋果電腦股份價值一路水漲船高,沃茲尼亞克有感於公司同事的付出,將自己名下將近三分之一大概8萬股的股票低價賣給了同事,後來蘋果公司於12月份上市,460萬發行流通股一夜售罄。到了1985年,蘋果公司因為好幾代產品的失敗,董事會將責任歸咎於喬布斯並將他逐出了公司,喬布斯一怒之下賣掉了所有蘋果公司的股份(象徵性的留了一股)。後來蘋果因為喬布斯再度崛起,才有了現在的規模和市值。沃茲尼亞克也於同一年離開蘋果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在蘋果公司發展歷程中,CEO換了好多任,加上融資和股權變更,蘋果公司的股權變得很分散,喬布斯去世之前,他所佔有的蘋果股份也只有0.6%,是蘋果最大的個人股東,所以蘋果沒有出現首富。

蘋果公司作為世界上最高市值的公司,之所以沒能產出一個首富的主要原因是:蘋果公司的股權過於分散。
根據通達信軟體顯示的蘋果十大股東持股情況來看,蘋果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美國領航集團,持股比例為6.50%;第二大股東是貝萊德基金管理公司,持股比例4.33%;第三大股東為SSgA財富管理公司,持股比例4.00%;第四大股東為富達管理研究公司,持股比例為2.64%;第五大股東為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持股佔比2.60%。
前五大股東的總持股佔比為20.07%,很明顯蘋果公司的股權較為分散,且公司並沒有控股股東。
此外,蘋果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均為機構投資者,並無個人持股。拿「股神」巴菲特舉例,當我們計算巴菲特的個人財富的時候,他所持有的蘋果的股份市值我們需要這樣計算:蘋果市值x伯克希爾所持蘋果股份的比例x巴菲特所持有的伯克希爾的比例。也就是說蘋果雖然市值高,但是也架不住一直乘以小的百分比。
那除了機構之外,個人持股呢?
數據顯示,蘋果公司的最大的個人股東是亞瑟萊文森,2011年接替喬布斯成為了蘋果的董事長,持股比例為0.03%,第二大個人股東是CEO庫克,他的持股佔比為0.02%。我們按照目前蘋果的9025億的市值分別算一下這二位的身價,萊文森的是2.7億美元,庫克的是1.8億美元,按照目前的匯率計算,萊文森所持蘋果的股份市值是17.85億元,庫克的是11.90億元。而目前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的首富比爾蓋茨的個人財富是86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也就是5685.46億元。
所以說蘋果公司的市值雖然高,但因為其股權比較分散的緣故,並沒能造出一位世界首富
❽ 國內如何買先鋒領航
老虎證券上可以購買外國基金。
或者等著這些公司進來,貝萊德已經進來了,估計不久就會發行基金。先鋒領航投顧是作為基金投顧的身份來管理「幫你投」,精選了12家基金公司作為基金備選池,從名單來看,幾乎均是基金業的老牌績優公司:富國基金、易方達、博時基金、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建信基金、銀華基金、南方基金、中銀基金、嘉實基金、廣發基金。
先鋒領航是美國公募基金公司Vanguard的品牌,於1975年在美國成立。除美國市場外,先鋒領航的全球業務遍至澳大利亞、日本、歐洲、加拿大、中國香港地區等多個市場。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包括低成本公募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理財顧問服務和一系列投資相關服務。所以的確是非常不錯的平台,而且也是非常靠譜的正規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