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合成股票多頭策略風險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合成股票多頭策略風險

發布時間: 2022-01-19 17:30:09

❶ 什麼是合成股票策略

合成股票策略是一種利用期權復制標的證券收益的交易策略,通過這個策略的使用,投資者可以獲得與標的證券相同的收益,但所需花費的成本較低,提高了投資者的資金使用效率。
比如,合成股票多頭策略的構建方法為買入一份認購期權,同時賣出一份具有相同行權價、相同到期日的認沽期權,當投資者強烈看好標的證券未來走勢時,可通過這種交易策略來實現低成本做多後市。

❷ 一般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指標去分析股票多頭策略產品凈值

策略性的東西 怎麼能根據指標來分析呢,指標都有滯後性。策略更偏重基本面 宏觀面 政策面分析。
產品凈值更不能靠指標來分析了

❸ 一個組合由一份看漲期權多頭和-份看跌期權空頭組成兩份期權的標的資產、執行價、到期日均相同

買入看漲和賣出看跌兩份基本條件相同的期權組成的組合,是典型的合成股票多頭策略,到期收益圖我就不自己畫了,網上很多,我找了一張,如下圖:

此組合策略的收益圖是一條斜的直線,和持倉股票收益圖一樣,投資者強烈看漲,或資金不足想博取杠桿收益,使用該策略。

構建成本=認購期權權利金-認沽期權權利金

潛在最大虧損:行權價+構建成本

潛在最大盈利:沒有上限

盈虧平衡點:標的股價=行權價+構建成本

❹ 股+債+商品三殺,私募行業到底有多難

2017年年初以來,在國內金融去杠桿逐步推進的背景下,資金緊平衡成為常態,各類市場的投資難度日趨加大。
近期,股市、債市和商品三大市場均表現疲軟,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一季度勉強取得正收益的私募行業再度步履維艱,且機構資金配置謹慎,有業內高管表示,期待中的活水短期已成泡影。
股票私募先甜後苦
今年一季度,股票多頭策略復甦,私募行業整體情況尚可。據中國私募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調查,多數代表性私募基金在一季度均取得正收益。佔比最大的股票類策略表現居前,平均收益超過2%;債券策略表現稍弱,商品市場CTA策略與去年的火爆局面相比,反差強烈,不少公司未能取得正收益。
進入4月,市場整體環境更為嚴酷,私募行業的各主要策略均受影響。金融監管與反腐風暴影響市場情緒,去杠桿持續推進,資金面趨緊。股債雙殺頻頻出現,一季度表現較好的股票策略也明顯回撤。
分市場看,股市年初以來呈現窄幅震盪,4月起從高點回落。與此同時,市場表現分化,藍籌股明顯強於成長股。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股票型私募對比去年業績有一定回升。據了解,淡水泉投資、高毅資產業績繼續排名居前,而老牌私募重陽投資、朱雀投資表現也有所復甦。對於短期市場,多數股票私募看法趨於謹慎。
博道投資相關負責人分析,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4月資管產品監管新政出台,導致流動性緊縮超預期,是本月市場回調的最主要原因,並間接導致個別流動性較差個股的「閃崩」現象。金融領域的去杠桿進程遠未結束,預計未來半年的流動性將會一直處於略緊的狀態。展望5月,流動性暫難看到放鬆的跡象,但在「穩中求進」的大背景下,邊際收緊最快的階段應已過去,未來將在個股選擇上繼續向財務報表能兌現的低估值成長股集中。
和聚投資認為,經濟開局良好已被證實,但同時,市場開始擔憂經濟增長、企業盈利改善這兩個驅動市場上行的主要因素的持續性,維持經濟增速年內高點已現的判斷。
債券私募熊市煎熬
對比股票私募,債券私募的日子更難過。金融去杠桿和監管風暴下,市場資金面持續緊張,銀行委外的調整,都給債市帶來不小壓力。大部分私募反映,今年震盪調整的市場很難操作。
據耀之資產相關負責人介紹,年初以來行業整體表現比較一般,特別是債券類策略,能夠做平或略盈利已屬不易。在他看來,在監管去杠桿背景下,市場資金緊張,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更是直接把債券市場資金限制住了,收益率上行有些債券甚至發不出來,早已確定了牛轉熊的格局。今年強調金融防風險,去杠桿動作不會停,在這種情況下全年很難有太大機會,操作上要求平穩、不能冒進,只能等待市場下跌後的機會或新工具帶來的機會。
談及債券策略,不得不提銀行委外贖回的傳聞,因為就私募而言,委外投向主要是一些債券私募產品。據了解,傳聞中的集中贖回並不準確,各家銀行的情況各異。早在去年年底,很多銀行就開始有意識控制委外規模,有些業績不好的老產品到期不續。有些銀行去年四季度增加委外數量,但由於業績做得不好,收緊的動機更強;有些是由於監管原因,今年原本想要擴張但也受到了影響。總體看,委外增速放緩已經很難避免。
從與銀行合作較多的私募看,債券和量化策略都不太好,很多產品業績達不到委外投放的門檻,可選范圍也縮小了。
一家大型股份制銀行資管部人士向中國私募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表示,該行委外投向主要是固收類產品,近期有一些變動,但不是太大。資金緊張、成本比較高,委外投資有壓縮需要,整個市場沒有明確方向,對外投放效果也未必很好。有些銀行選擇先贖回等一等,原來打算投一些多策略,發現也沒有明確機會。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監管要求。
期貨私募風光不再
2017年期貨市場維持市場波動較大狀態,延續2016年雙十一之後行情,市場以寬幅震盪為主,震盪周期在10天左右,較之前震盪周期明顯縮短。工業品1月份在政策和預期的雙重影響驅動下,表現強勢,反彈幅度超過20%,之後高位盤整震盪,近期在實際供需明朗後出現一波下跌。油脂板塊春節之後受外盤影響,豆類下跌較多,粕類震盪為主。其他板塊無明顯行情。
總體看,今年商品市場震盪劇烈、趨勢行情有限,私募行業內CTA策略獲利難度明顯提高,各家期貨私募的表現也受到限制。調研情況顯示,多數公司產品業績出現小幅回撤。
據富善投資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林成棟介紹,受市場震盪行情以及震盪周期影響,傳統中長周期趨勢追蹤策略不如去年亮眼,在部分品種配置,交易周期偏短策略仍能捕捉市場高波動機會。1~2月份CTA策略以回撤居多,2~3月份由於市場波動性提升,部分品種出現單邊下跌趨勢,CTA策略有所斬獲。
在他看來,今年以來市場博弈焦點在於商品價格上漲後收益的幅度,這個矛盾遠不如2016年供需錯配、去產能政策的矛盾突出。林成棟認為,商品期貨2017年行情不會出現大幅度、長周期的單邊趨勢行情,供需矛盾比較突出的品種可能會有局部性機會,預期市場波動仍會維持較大。出於行情方向的不確定性,相比去年,2017年應以更加平衡的風格策略應對市場風險,縮短交易頻率,豐富策略交易風格,在控制風險前提下捕捉市場局域性交易機會。

❺ 私募基金有什麼投資策略

近年來私募基金發展迅速,在經過2015年股災的洗禮以及2016年監管的規范化之後,私募基金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私募基金策略的分類不僅是私募基金投研人員研究開始的第一步,也是私募基金投資者資產配置和風險評估的第一步。基於網上資料為大家簡單介紹私募基金中的股票投資、管理期貨、相對價值、事件驅動、組合投資、債券投資、宏觀對沖、復合投資等策略。
私募策略架構圖
股票策略
股票策略是以投資股票類資產為主要收益來源,其投資標的為滬深上市公司股票,以及和股票相關的金融衍生工具(股指期貨、ETF期權等)。股票策略是目前國內陽光私募行業最主流的投資策略,約有80%以上的私募基金採用此策略,按照風險的大小排序分別為股票多頭、股票多空、股票市場中性三種子策略。
股票多頭策略
股票多頭是指基金經理基於對某些股票看好從而在低價買進股票,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該策略的投資盈利主要通過持有股票來實現,所持有股票組合的漲跌幅決定了基金的業績。其實質就是單純的股票的買賣操作,此策略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特徵。
股票多空策略
股票多空策略,簡單而言就是基於各種理論模型和經驗總結,在股票投資中配置不同比例的股票多頭和空頭(融券賣空股票、做空股指期貨或股票期權等),構建成符合自己預期收益和風險特徵的投資組合,並持續跟蹤和調整的投資策略。股票多空策略與股票多頭策略相比,共同點都是將資產主要投向於股票,核心都是選股。所不同的是,股票多頭只需要選出被低估的股票,而股票多空策略則同時還需要選出被高估的標的,同時採取做多和做空操作來對沖掉組合風險。此策略一般呈現中等收益、中等風險特徵。
股票市場中性策略
股票市場中性策略,指基金經理通過融券、股指期貨、期權等工具完全對沖掉股票組合的系統性風險,或是僅留有極小的風險敞口,以期望獲得超額收益。股票市場中性策略可以看做是股票多空策略中的一種特別的實施方式,市場中性策略要求投資組合的系統性風險近似為零,基金經理必須構建嚴謹的投資組合風險對沖模型進行估算,以保證其多頭頭寸和空頭頭寸的風險敞口相等。這類基金的收益主要來源於多頭與空頭頭寸漲跌幅的差額。此策略一般呈現低收益、低風險特徵。
管理期貨策略
管理期貨策略稱為商品交易顧問策略(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簡稱CTA),該策略主要投資:商品期貨、金融期貨、期權與衍生產品、外匯與貨幣。管理期貨策略區別於其他策略的關鍵在於期貨是杠桿交易,投資者可以成倍的放大收益(或虧損),並且賣空像做多一樣稀鬆平常(每一份期貨合約的背後都有一個多頭和空頭),投資者可以同時從上漲和下跌中獲利。該策略一般包含期貨趨勢策略、期貨套利策略、復合期貨策略三種子策略。
期貨趨勢策略,指基金經理通過定性、定量等分析方法,跟蹤商品價格漲跌趨勢,通過做多、做空雙向手段博取收益。此類策略一般呈現高收益、高風險的特徵
期貨套利策略
期貨套利策略,指基金經理通過定性、定量等分析方法利用相同期貨品種在不同市場、不同時點的不合理價差,或者相關期貨品種不同交易場所的不合理價差來獲利。具有對價差的深刻認識並能發現不合理的定價,是套利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從資本逐利還是從避險的角度來說,套利都是一種有效的交易模式。此類策略一般呈現低收益、低風險的特徵。
復合期貨策略
復合期貨策略,指基金經理通過多種分析方法和交易手段,獲取期貨市場漲跌收益。此類策略資金容量大,一般呈現中等收益、中等風險特徵。
相對價值策略
相對價值策略強調從資產價格的相對高低中獲利,既同時涉及兩個具有高度相關性的資產或者不同市場中的同一資產,當這兩個資產(市場)之間的價格差變得充分大時,買入價格低的資產,賣出價格高的資產,獲取兩者之間的價格差。簡單一點說,相對價值策略是一種無風險或者低風險套利。該策略一般包括ETF套利策略、可轉債套利策略和分級基金套利策略。此類策略普遍呈現較低收益、較低風險特徵。
ETF套利策略
ETF套利策略,由於ETF基金可以同時在一級、二級市場進行交易,當一級市場的ETF份額凈值和二級市場交易價格之間存在不合理價差時,就是交易機會的出現。一般有如下兩種交易方法:一是折價套利,當ETF二級市場價格小於凈值時,投資者便可以在二級市場買進ETF,然後在一級市場贖回ETF份額,再於二級市場賣掉ETF籃子中的股票,賺取之間的差價;二是溢價套利,與折價套利相反。
可轉債套利策略
可轉債套利是指通過轉債與相關聯的基礎股票之間定價的無效率性進行的無風險獲利行為。可轉債套利的主要原理:當可轉債的轉換平價與其標的股票價格產生相對折價時,兩者間就會產生套利空間,投資者可以通過將手中的轉債立即轉換成股票並賣出股票,或者投資者可以立即融券並賣出股票,然後再購買可轉債立即轉換成股票並償還先前的融券。
分級基金套利策略
分級基金又叫「結構型基金」,是指在一個投資組合下,通過對基金收益或凈資產的分解,形成兩級(或多級)風險收益表現有一定差異化基金份額的基金品種。絕大多數的股票型分級基金分為三類份額:基礎份額、A類份額(獲取約定收益的穩健份額)、B類份額(具有杠桿功能的進取份額)。當基礎份額凈值大幅高於兩類子基金按初始比例得到的整體二級市場價格時,就產生了折價套利機會。投資者可通過在二級市場買入兩類子份額並申請將兩類子份額合並為場內基礎份額,進而在場內贖回基礎份額。當基礎份額凈值大幅低於兩類子份額按初始比例得到的整體二級市場價格時,就產生了溢價套利機會。投資者可通過在場內申購基礎份額,然後申請將基礎份額拆分為兩類子份額,進而在二級市場將兩類子份額賣出。
事件驅動策略
事件驅動型投資策略,就是通過分析重大事件發生前後對投資標的影響不同而進行的套利。基金經理一般需要估算事件發生的概率及其對標的資產價格的影響,並提前介入等待事件的發生,然後擇機退出。該策略主要包含定向增發和並購重組等策略。此類策略一般呈現高風險、高收益特徵。
定向增發策略
定向增發指將募集的資金專門投資於定向增發的股票,即主要投資於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票。定向增發通常有良好的預期收益:一方面,定向增發行為對上市公司的股價利好;另一方面,定向增發由於拿到了「團購價格」,因此有折價優勢。定向增發的基金通常需要較大的規模才能做到有效地分散風險,且會面臨募資周期與定增項目周期不匹配的情況。另外,由於定增投資者會有12個月的持股鎖定期,定增策略的基金相對於股票類的基金流動性較差。
並購重組策略
該策略是通過押寶重組概念的股票,當公司宣布並購重組時對股價形成利好後獲利。
組合策略
組合策略指將投資理財上的「資產配置」概念,應用於單一基金上,由基金經理人針對全球經濟和金融情勢的變化,決定在不同市場、不同投資工具的資產配置比重。 組合策略通常通過投資在於多種不同類型的專業基金如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甚至絕對回報基金作為資產配置的工具。投資「組合基金」能充分發揮多元化效益,將投資風險分散,而擁有一個完善的基金組合,所需的資本卻遠比自行建立投資組合為低。
FOF
FOF(Fund of Fund)是一種專門投資於其他投資基金的基金。FOF並不直接投資股票或債券,其投資范圍僅限於其他基金,通過持有其他證券投資基金而間接持有股票、債券等證券資產,它是結合基金產品創新和銷售渠道創新的基金新品種。
MOM
MOM(Manager of Managers) 即管理人之管理人模式。是指一個基金產品,分為母基金和子基金兩種層面,母基金募資然後把資金分配給下層子基金管理人管理。當然母基金管理人不單單是做資金分配這樣一個工作,更多是多宏觀走勢產生一個判斷,做好一個資產配置的計劃,然後挑選各種投資風格底下最為優秀的子基金管理人,而且在資金分配完之後也可以調整資金分配、增減子基金管理人等等。FOF是直接投向現有的基金產品,MOM則是把資金交給幾位優秀的基金經理分倉管理,更具靈活性。
TOT
TOT(Trust of Trusts)是指投資於陽光私募證券投資信託計劃的信託產品,該產品可以幫助投資人選擇合適的陽光私募基金,構建投資組合,並適時調整,以求獲得中長期超額收益。
債券策略
債券策略是指專門投資於債券的策略,對債券進行組合投資,尋求較為穩定的收益。在國內,債券策略的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通常,債券為投資人提供固定的回報和到期還本,因此債券基金具有收益穩定、風險較低的特徵。此外債券策略也可以有一小部分資金投資於股票市場(可轉債、打新股)以增強收益。
宏觀對沖策略
宏觀策略對沖基金是指充分利用宏觀經濟的基本原理來識別金融資產價格的失衡錯配現象,在世界范圍內,投資外匯、股票、債券、國債期貨、商品期貨、利率衍生品及期權等標的,操作上為多空倉結合,並在確定的時機使用一定的杠桿增強收益。宏觀策略的主要優勢是與股市、債市關聯度低,同時投資靈活,在股票市場低迷時也能創造收益。此類策略一般呈現較高風險、較高收益特徵。
復合策略
該策略通過將對沖基金的多種策略組合起來來運作對沖基金。每一種對沖基金的策略都有其優勢和劣勢的一面。通過對多種策略的組合,往往可以平滑單一策略的風險,使得業績表現趨向於穩定。此類策略一般呈現低風險、低收益特徵。

❻ 一般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指標去分析股票多頭策略產品的凈值波動

部分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出現浮虧的話題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有10多家銀行、幾十隻理財產品單位凈值和累計凈值「跌跌不休」,一些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出現了年化負收益。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出現浮虧的理財產品主要是受到債市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另外,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產品的估值方法也發生了改變,凈值波動屬正常現象。
「賬面虧損並不一定在贖回時真實發生,後續隨著票息的增加和債市的回調,投資於債券的固收類產品或將回暖。」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資管新規實施之後,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虧損」,也提醒著銀行和投資者銀行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的特性。
凈值型理財產品密集浮虧
銀行發售的R1、R2等級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在不少投資者心目中一直是回報穩定的代名詞。
據銀行業人士介紹,銀行理財產品風險分類為R1至R5(「原油寶」事件後,也有到R6的),其中,R1是投資於國債、銀行存款等產品,基本意味著保本保收益;R2作為較低風險的產品,是很多風險偏好較低的人群配置理財的主要產品,更是在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中佔比超過70%。
而近期,多隻風險等級為R2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出現浮虧。
6月15日,《金融時報》記者登陸某股份制銀行官網看到,該行代銷的旗下理財子公司一款成立於4月17日、風險等級R2、名叫「季季開1號」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截至6月10日,該產品單位凈值已跌破初始凈值1元,跌至0.9988元,近一個月來,凈值不斷下跌。
該行另一款風險等級R2、名叫「季季開2號」的產品,於5月12日成立,截至6月10日,單位凈值也跌至0.9994元。
根據中國理財網披露的數據,在當前銀行及理財子公司發行的二級(中低)風險等級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中,已經有211隻的單位凈值當前低於初始面值1元,占同類理財產品總數的2.4%。

❼ 期權的結算公式

期權的結算公式如下:

  1. 實值認購期權的內在價值=當前標的股票價格 - 期權行權價,

  2. 實值認沽期權的行權價=期權行權價 - 標的股票價格。

  3. 時間價值=是期權權利金中 - 內在價值的部分。

  4. 備兌開倉的構建成本=股票買入成本–賣出認購期權所得權利金。

  5. 備兌開倉到期日損益=股票損益+期權損益 =股票到期日價格-股票買入價格+期權權利金收益-期權內在價值(認購==當前標的股票價格 - 期權行權價)

  6. 備兌開倉盈虧平衡點=買入股票成本 – 賣出期權的權利金

  7. 保險策略構建成本 = 股票買入成本 + 認沽期權的權利金

  8. 保險策略到期損益=股票損益+期權損益 =股票到期日價格-股票買入價格-期權權利金+期權內在價值(認沽=期權行權價 - 標的股票價格)

  9. 保險策略盈虧平衡點=買入股票成本 + 買入期權的期權費

  10. 保險策略最大損失=股票買入成本-行權價+認沽期權權利金

  11. 買入認購若到期日證券價格高於行權價,投資者買入認購期權的收益=證券價格-行權價-付出的權利金

  12. 買入認購到期日盈虧平衡點=買入期權的行權價格+買入期權的權利金

  13. 買入認沽若到期日證券價格低於行權價,投資者買入認沽期權的收益=行權價-證券價格-付出的權利金

  14. 買入認沽到期日盈虧平衡點=買入期權的行權價格-買入期權的權利金

  15. Delta=標的證券的變化量/期權價格的變化量

  16. 杠桿倍數=期權價格變化百分比/與標的證券價格變化百分比之間的比率=(標的證券價格/期權價格價格)*Delt

  17. 賣出認購期權的到期損益:權利金- MAX(到期標的股票價格-行權價格,0)

  18. 賣出認購期權開倉盈虧平衡點=行權價+權利金

  19. 賣出認沽期權的到期損益:權利金-MAX(行權價格-到期標的股票價格,0)

  20. 認沽期權賣出開倉盈虧平衡點=行權價-權利金

  21. 認購期權義務倉開倉初始保證金={前結算價+Max(25%×合約標的前收盤價-認購期權虛值,10%×合約標的前收盤價)}*合約單位;

  22. 認沽期權義務倉開倉初始保證金=Min{前結算價+Max[25%×合約標的前收盤價-認沽期權虛值,10%×行權價],行權價}*合約單位; 認購期權虛值=max(行權價-合約標的前收盤價,0) 認沽期權虛值=max(合約標的前收盤價-行權價,0)

  23. 認購期權義務倉持倉維持保證金={結算價+Max(25%×合約標的收盤價-認購期權虛值,10%×標的收盤價)}*合約單位;

  24. 認沽期權義務倉持倉維持保證金=Min{結算價 +Max[25%×合約標的收盤價-認沽期權虛值,10%×行權價],行權價}*合約單位; 認購期權虛值=max(行權價-合約標的收盤價,0) 認沽期權虛值=max(合約標的收盤價-行權價,0)

  25. 認購-認沽期權平價關系即:認購期權價格與行權價的現值之和等於認沽期權的價格加上標的證券 現價(c+PV(X)=p+S)

  26. 如何計算合成股票多頭策略的成本、到期日損益、盈虧平衡點, 構建成本:認購期權權利金-認沽期權權利金

拓展資料:

運用方式:

在成熟金融市場中,期權更多的時候被用作風險管理的工具,如以美國為代表的均衡型衍生品市場,期權被廣泛應用於套保策略。

主要期權套期保值有等量對沖策略、靜態Delta中性策略、動態Delta中性策略。下面我們以Comex白銀期貨與期權交易為例,說明投機者如何利用期權在更大程度上獲利。

情境1:2012年9月初,市場對於美國推出QE3預期不斷升溫,9月6日白銀期貨收盤價32.67美元/盎司,執行價格33美元的白銀期貨期權,看漲期權價格1.702美元/盎司,

假設投資者對白銀未來走勢看多,他有兩種投機方案:其一,買入1手12月Comex白銀期貨;其二,買入1手12月Comex白銀期貨期權(為簡化計算,Comex保證金比例按10%計算,期權多頭不支付保證金,期權空頭支付保證金與對應期貨金額一致)。

此後美聯儲推出QE3,貴金屬價格大漲,10月1日白銀期貨收盤價格34.95美元/盎司,執行價格33美元的看漲期權價格2.511美元/盎司。

兩種方案下投資者的收益為期貨多頭,(34.95-33)*5000/(33*5000*10%)=59%。期權多頭,如果投資者選擇平倉,(2.51-1.70)*5000/(1.70*5000)=47.53%;

如果投資者選擇執行期權,並且立刻平掉期貨倉位,(34.95-33-1.702)/1.702=14.57%(放棄行權)。

由此來看,期權多頭的收益率雖然不及期貨多頭,但期權多頭的資金佔有量(1.702*5000)僅為遠小於期貨多頭保證金的佔有量,約為期貨保證金佔有量一半,且在持倉期間,期權投資者不必擔心保證金不足問題。

情境2:在QE3推出後,投資者認為白銀價格在9月、10月份將走出一個M頭,價格在頸線附近,在QE3、歐債危機、美國財政懸崖等大背景下,具有一定避險屬性的白銀價格不會大跌,

但短期內上漲動力也不足,未來一段時間震盪行情可能性更大,因此決定賣出寬跨式期權,賺取權利金。

期權 網路

❽ 常用的股票投資策略有哪些

1、 股票多頭策略:純股票多頭策略是指基金經理基於對某些股票看好從而在低價買進股票,再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

2、股票多空策略:在投資組合中加入融券、股指期貨、期權等對沖工具,具體有阿爾法策略、套期保值策略、趨勢策略等。阿爾法策略就是通過持有股票組合多頭,同時做空股指期貨完全對沖掉股票組合的Beta暴露,而達到完全的市場中性。此類基金的凈值漲跌幅基本不受市場波動影響,收益主要源於股票組合跑贏大盤的超額收益。套期保值策略操作手法類似於阿爾法策略,但該策略並不像阿爾法策略是從消除Beta的維度出發,而是在大盤出現明顯下跌時做空股指期貨以達到套期保值、減少基金凈值回撤的目的。趨勢策略涉及到個股的多空投資以及股指期貨的雙向操作,目的是在個股或整個市場出現明顯趨勢的時候增大收益區間。個股的多空策略即持有被低估的股票,賣出被高估的股票,這樣無論在牛熊市中都可獲取收益。另外,還有通過雙向投資股指期貨來擴大收益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