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淺論股票籌資的風險與防範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淺論股票籌資的風險與防範

發布時間: 2023-07-31 07:59:53

㈠ 如何防範股票籌資風險

好心態,好心情,才有好收益
-
深交所基金債券部昨日撰文指出,公司債券的推出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品種。在具體投資過程中,投資者應注意其存在的幾類風險。
該文指出,投資公司債券,首先要考慮其信用等級。資信等級越高的債券發行者,其發行的債券的風險就越小,對投資者來說收益就越有保證;資信等級越低的債券發行者,其發行 的債券的風險就越大。
公司債券投資存在的風險大致有如下幾種:
利率風險。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價格就降低,此時便存在風險。債券剩餘期限越長,利率風險越大。
流動性風險。流動性差的債券使得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賣出,從而遭受降低損失或喪失新的投資機會。
信用風險。發行債券的公司不能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給債券投資者帶來損失。
再投資風險。購買短期債券,而沒有購買長期債券,會有再投資風險。例如,長期債券利率為14%,短期債券利率13%,為減少利率風險而購買短期債券。但在短期債券到期收回現金時,如果利率降低到10%,就不容易找到高於10%的投資機會,還不如當期投資於長期債券,仍可以獲得14%的收益。
回收性風險。具體到有回收性條款的債券,因為它常常有強制收回的可能,而這種可能又常常是市場利率下降、投資者按券面上的名義利率收取實際增額利息的時候,一塊好餑餑時常都有收回的可能,投資者的預期收益就會遭受損失。
通脹風險,是指由於通脹而使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風險。通脹期間,投資者實際利率應該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脹率。若債券利率為10%,通脹率為8%,則實際的收益率只有2%,購買力風險是債券投資中最常出現的一種風險。
針對上述不同的風險,主要防範措施有:針對利率、再投資風險和通脹風險,可採用分散投資的方法,購買不同期限債券、不同證券品種配合的方式;針對流動性風險,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債券,另外在投資債券之前也應考慮清楚,應准備一定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等。
投資債券有技巧 六招教您有效規避風險

1)利率風險: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價格就降低,此時便存在風險。

規避方

法: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

2)購買力風險:是指由於通貨膨脹而使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風險。通貨膨脹期間,投資者實際利率應該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

規避方法:對於購買力風險,最好的規避方法就是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使購買力下降帶來的風險能為某些收益較高的投資收益所彌補。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將一部分資金投資於收益較高的投資品種上,如股票、期貨等,但帶來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3)變現能力風險: 是指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賣掉債券的風險。

規避方法:針對變現能力風險,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債券,如國債等,便於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冷門債券最好不要購買。

4)經營風險:經營風險是指發行債券的單位管理與決策人員在其經營管理過程中發生失誤,導致資產減少而使債券投資者遭受損失。

規避方法:為了防範經營風險,選擇債券時一定要對公司進行調查,通過對其報表進行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信譽等。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極小,而公司債券的利率較高但投資風險較大,所以,需要在收益和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5) 違約風險:發行債券的公司不能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債券投資者帶來的損失。

規避方法:違約風險一般是由於發行債券的公司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高帶來的風險,所以在選擇債券時,一定要仔細了解公司的情況,包括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的以往債券支付情況,盡量避免投資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好的公司債券,在持有債券期間,應盡可能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以便及時作出賣出債券的抉擇。同時,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較低,保守的投資者應盡量選擇投資風險低的國債。

6)再投資風險:購買短期債券,而沒有購買長期債券,會有再投資風險。例如,長期債券利率為14%,短期債券利率13%,為減少利率風險而購買短期債券。但在短期債券到期收回現金時,如果利率降低到10%,就不容易找到高於10%的投資機會,還不如當期投資於長期債券,仍可以獲得14%的收益,歸根到底,再投資風險還是一個利率風險問題。

規避方法:對於再投資風險,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迅速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也就是說,要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並使一些風險能夠相互抵消。

㈡ 股票籌資風險有哪些

「籌資風險」按照籌資風險的成因不同,負債籌資風險可以分為現金性籌資風險和收支性籌資風險。
(1)現金性籌資風險。現金性籌資風險指由於現金短缺、現金流入的期間結構與債務的期限結構不相匹配而形成的一種支付風險。現金性籌資風險對企業未來的籌資影響並不大。同時由於會計處理上受權責發生制的影響,即使企業當期投入大於支出也並不等於企業就有現金流入,即它與企業收支是否盈餘沒有直接的關系。現金性籌資風險產生的根源在於企業理財不當,使現金預算安排不妥或執行不力造成支付危機。此外,在資本結構安排不合理、債務期限結構搭配不好時也會引發企業在某一時點的償債高峰風險。

(2)收支性籌資風險。收支性籌資風險指企業在收不抵支的情況下出現的到期無力償還債務本息的風險。收支性籌資風險是一種整體風險,它會對企業債務的償還產生不利影響。從這一風險產生的原因看,一旦這種風險產生即意味著企業經營的失敗,或者正處於資不抵債的破產狀態。因此,它不僅是一種理財不當造成的支付風險,更主要是由於企業經營不當造成的凈產量總量減少所致。出現收支性籌資風險不僅將使債權人的權益受到威脅,而且將使企業所有者面臨更大的風險和壓力。因此它又是一種終極風險,其風險的進一步延伸會導致企業破產。

㈢ 企業籌資風險的識別與防範主要寫什麼內容

意義:資金籌措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企業管理者必須拓展融資渠道,並權衡不同資金來源的可靠性、持續性、成本以及對公司經營風險的影響,以盡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源源不斷的資金供應,才能夠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投資機會,提高企業發展潛力,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因此,籌資風險的管理就成為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首要環節和內容。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籌資活動越來越體現其重要性,當前,資金短缺是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企業能否健康良性地發展,籌資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性因素。企業籌資的根本目的是通過資金的合理籌集和使用而獲取一定的收益,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要通過各種途徑籌集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以利於企業的發展,但是籌資又伴隨著各種各樣不同層次的風險,企業可以對籌資風險進行有效的預測和控制,以避免籌資失誤對企業產生不利的影響。我國籌資風險研究還不健全,尤其是在定量分析方面還是很薄弱,因此,正確分析企業籌資風險及其控制策略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規模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本課題結合國內外的研究狀況來探析企業籌資風險的成因及控制策略。
(一)國外研究現狀
由於產業革命,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得到飛速發展,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擴大了企業對資金的需求,許多以前的私營及合夥企業,由於其融資渠道的相對狹小,不能滿足大規模現代化生產的需要,由此產生了股份公司。股份公司通過發行股票把社會游閑散資金集合起來,拓寬了融資渠道,同時也給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理論帶來許多嶄新的研究內容。
美國的三位著名經濟學家Markowitz、Sharpe和Miller先後對財務風險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1952年,Markowitz發表的關於理智投資行為的論文,他指出投資者自行引導自己進行明智的決策,這種決策方式首先反映投資者對風險的厭惡,即他們不願意承擔沒有相應預期收益加以補償的外加風險,隨後,他又提出了證券組合的效率邊界概念。60年代初,Sharpe繼承並發展了Markowitz的理論,提出資本資產定價模型。1958年米勒在研究公司資本結構的策劃上,同Modigliani提出MM理論,MM理論論證了在不同的資本結構下,公司資本成本保持不變,從資本成本的角度論證了由於財務杠桿收益與財務杠桿風險同步漲落,公司價值不受資本結構的影響。後來Stiglitz等學者引入市場均衡理論和代理成本、財務拮據成本等因素,對MM理論進一步加以完善。資本結構理論為企業籌資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可以指導決策行為。
1976年,詹森和麥克林提出了「詹森—麥克林委託代理模型」,其已經成為經濟學界研究企業價值、股東風險偏好和管理者風險道德的財務規則。
Myers和Majluf在1984年提出,公司在為新項目融資時,應首先考慮內部融資,其次是舉債,最後才是發行新股。同時,布瑞理和Myers指出,從1965到1982年,在美國非金融企業籌資總量中,平均內部積累籌資佔61%,債券籌資佔23%,新股發行籌資佔2.7%,顯然,Myers和Majluf的融資次序理論和美國企業的經驗統計相一致。
1987年Carl. M. Sandberg將財務戰略研究的焦點放到了籌資決策中的財務杠桿使用度上,他指出杠桿決策即是選擇公司的債務和資本總額的目標比率,也是財務和戰略相結合的關鍵點。
1990年James E. Walter在研究財務戰略關於籌資戰略的制定中,研究了負債政策、通貨膨脹的影響,也研究了財務杠桿的限度及其決定因素,同時還將租賃決策也納入到籌資戰略的決策內容中。
1998年Stephen指出風險管理與保險的研究應該從對純粹風險的研究轉向對投資風險的研究,從對人身和財產風險管理的研究轉向對財務風險管理的研究。
Janette Rutterford在2000年編輯的關於財務戰略的文集中,有關籌資戰略的內容主要由一篇關於最佳資本結構的研究文獻和三個分別關於資本結構、項目籌資、股利分割的案例研究構成。
籌資風險作為財務風險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也隨著財務風險理論的發展而發展。由財務風險理論的發展來看,初期國外對財務風險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於保險金融業風險管理的研究,應付及擺脫財務危機的策略主要研究方向在財務危機發生後,很少對事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和研究,現在財務風險理論逐漸轉向企業風險管理的研究,並涉及財務風險管理能夠帶來的價值。
(二)國內研究現狀
當前中國財務學界對有關籌資風險理論達成共識,認為籌資風險是由於企業負債經營而產生的因不能還本付息,是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的可能性。籌資風險的成因主要是投資收益不確定,即投資風險、利率變動和資本結構不合理等。
1987年郭仲偉編寫了《風險分析與決策》一書,書中全面系統的研究了風險分析與決策的方法。1989年劉思錄、湯古良第一次全面論述了財務風險的定義、特性及財務風險管理的步驟和方法。向德偉在1994年發表的《論財務風險》一文,全面細致的分析了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基礎,他認為財務風險是一種微觀風險,是企業經營風險的集中體現,並且明確指出了財務風險的重要性,為財務風險理論向更深一層推進奠定了基礎。1995年張濤、侯紅兵也先後發表了關於樹立財務風險觀念,加強財務風險管理的文章。1999年於川等人所寫的《風險經濟學導論》對經濟風險尤其是我國所特有的經濟風險作了全面深刻的剖析。
庄仁敏在2000年論述了籌資風險的分類和衡量方法,結合航空工業企業的現狀進行案例分析,最後針對國內企業籌資風險的現狀提出籌資風險的防範原則和具體措施。盛連東也在2000年指出籌資風險的定性分析主要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本結構、資金分布和成長能力五個角度考慮,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杠桿系數法和概率分析法。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企業貸款籌資決策模型,針對國有企業資本結構的現狀和成因,給出了簡單的優化策略。吳長煜在2002年以風險與收益的關系為理論基石,圍繞著企業風險及風險經營這一核心,把企業財務決策作為風險決策的選擇過程加以研究,通過分析企業不同階段的風險狀況來科學的制定企業財務戰略,拓寬和深化了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理論研究。2007年馬建威、盧秋實將籌資風險分為支付風險和財務杠桿風險,並提出籌資風險的綜合影響因素:負債率。因為支付風險是負債率的函數,財務杠桿風險也是負債率的函數,所以他們得出這一結論:企業籌資風險是負債率的函數。用函數關系表示即為:σ=C*f(D/V),式中,σ表示籌資風險;D/V 表示負債率;C 是一個常數,反映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對籌資風險的影響程度。2008年,王志忠、吳君民認為籌資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是籌資風險控制不容忽視的三個重要環節,以這三個環節為核心建立籌資風險控制的模型,對籌資風險進行控制,是提高籌資控制策略科學性和合理性的有效途徑。2009年李興剛將企業籌資風險分為三種即債務性資金風險、權益性資金風險、利潤分配風險,針對這三種籌資風險類型,他提出利率風險規避措施和外匯風險規避;分析企業資金需求量,合理確定籌資規模,分析籌資成本,確定最佳資本結構;正確的收益分配政策是降低收益分配風險的關鍵所在,企業的股利政策應一方面使所有者的財富最大化,另一方面為企業提供充足的融資。
我國的風險理論和風險管理研究只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傳統財務理論將企業籌資風險定義為「由於負債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認為籌資風險就是負債風險,但是這種認識存在誤區,事實上,企業籌資風險既包括負債籌資風險,又包括權益籌資風險。對權益籌資風險的忽視,會導致權益資金的用資成本被人為降低,所有者獲得紅利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而企業管理者不需為此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因此,可以隨心所欲地、無償地使用這些資金,而風險卻最終由投資者承擔

㈣ 企業籌資風險的防範措施有哪些


企業融資風險:債務融資風險、、股權融資風險、國家政策和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企業融資過程中的陷阱。

防範融資風險的主要策略:建立有效的風險評估和分析模式、合理確定資金需求量,控制資金投放時間、認真選擇融資模式,努力降低資金成本、健全企業融資風險防範機制、提高中小企業自身實力和管理、防止騙貸,落入陷阱、建立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企業需增強法律意識。

融資沒有想像中那麼難,適合你的就是好的。判斷融資平台靠不靠譜,多去看他們的過往業績以及團隊成員,在業內口碑怎麼樣。 只要是正規的融資平台、投資機構,基本都是靠譜的,所以不用太擔心。

如果你實在把握不準,可以去了解下明德資本生態圈。明德資本本身就是做投資的,這跟很多平台不一樣,很多平台只是做中介的。另外,明德還有2400多家合作基金資源,線下活動的對接率比較高,每一期活動都有幾百人參加,近百位投資人會到現場,不少企業獲得了融資。融資是一個長期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希望能幫助到你。

如果你還有有關融資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跟老師對話交流。

㈤ 如何防範股票投資風險

你好,股市風險的防範:
對於任何一個准備或已經在證券市場中投資的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都應認清風險、正視投資風險及樹立風險意識以防範風險,使損失降到最低股市風險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點起到防範作用。
1.掌握必要的證券專業知識
證券市場的本身是一門非常廣泛而深奧的學問,普通投資人很難研究透徹,如果想成為一個穩重而成功的投資人就必須花些心血和時間去研究一些最基本的證券知識,
2.認清投資環境,把握投資時機
股市與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息息相關,經濟衰退、股市萎縮,股價下跌;反之,經濟復甦、股市繁榮,股價上漲。政治環境也是如此,政治安定、社會進步、外交順暢、人心踏實、股市繁榮,股價上漲;反之,人心慌亂、股市蕭條,股價下跌。
在股市中經常聽到一句格言「選擇買賣時機比選擇股票種類更重要」。也就是說在投資前應先認清投資的環境,避免逆勢買賣,有許多人在未了解股市大勢之前即盲目買賣,結果與股勢反道而行。多頭市場時做空.空頭市場時卻做多,這樣做只能增加更多的風險,損失更多。
3.確定合適的投資方式
股票投資採用何種方式,因投資人的性格與空閑時間而定。一般而言,不以賺取差價為主要目的,而是想獲得公司紅利或參加公司經營者採用長期投資方式;本身有職業,沒有太多時間前往股票市場,而又有相當積蓄及投資經驗的,適合採用中期投資方式;時間較空閑,有豐富經驗,反應靈活的人可採用短線交易的方式。

㈥ 在股票市場里,企業財會人員如何規避風險

財務風險的防範措施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企業存在財務風險是難免的,關鍵是如何了解風險的起因,加強防範,使自身處於不敗之地。財務風險是指由於多種因素的作用使企業不能實現預期財務收益,從而產生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客觀存在於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財務風險的存在,無疑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以財務決策為例,企業的財務決策幾乎都是在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做出的,離開了風險,就無法正確評價企業報酬的高低。因此,對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範進行研究、控制、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徵

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徵和產生原因,才能採取針對性措施防範和化解。歸納起來,企業財務風險主要具有以下特徵:

1、客觀性。即財務風險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也就是說,風險處處存在,時時存在,人們無法迴避它、消除它,只能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應對風險,從而避免費用、損失與損害的產生。企業財務活動存在著兩種可能結果,即實現預期目標和無法實現預期目標,這就意味著無法實現預期目標的風險客觀存在。

2、全面性。即財務風險存在於企業財務管理的全過程,並體現在多種財務關繫上。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積累、分配等財務活動,均會產生財務風險。

3、不確定性。財務風險具有一定的可變性,即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這就意味著企業的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具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4、收益性或損失性。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風險越大收益越高,風險越小收益越低。財務風險的存在促使企業改善管理,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因而可以說,收益性與損失性是共存的。在我國企業里,由於種種因素的作用和條件限制,財務風險也會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連續性、經濟效益的穩定性和生存的安全性,最終可能會威脅企業的收益,也可能意味著收益。

5、激勵性。即財務風險的客觀存在會促使企業採取措施防範財務風險,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諸多,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內部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它的內部原因主要包括籌資規模策略不當、資金來源結構不當、籌資方式以及時間選擇不當、信用交易策略不當和籌資順序安排不當。外部原因主要有市場風險、利率變動、物價風險。具體來說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財務管理系統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眾所周知,持續的通貨膨脹,將使企業資金供給持續發生短缺,貨幣性資金持續貶值,實物性資金相對升值,資金成本持續升高。例如,世界原油價格上漲導致成品油價格上漲,使企業增加了運營成本,減少了利潤,無法實現預期的收益。而利率的變動必然會產生利率風險,包括支付的利息過多的風險、產生利息的投資發生虧損的風險和不能履行償債義務的風險。市場風險因素也會對財務風險有很大的影響。財務管理的環境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外部環境變化可能為企業帶來某種機會,也可能使企業面臨某種威脅。財務管理系統如果不能適應復雜而多變的外部環境,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困難。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建立的財務管理系統,由於機構設置不盡合理,管理人員素質偏低,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礎工作欠缺等原因,導致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缺乏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具體表現在企業不能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科學的預見,反映滯後,措施不力,由此產生財務風險。

(二)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企業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在現實工作中,我國許多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我國市場已成為買方市場,企業普遍存在產品滯銷現象。一些企業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佔有率,大量採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企業應收賬款大量增加。同時,由於企業在賒銷過程中,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賒銷,造成應收賬款失控。大量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直至成為壞賬。資產長期被債務人無償佔用,嚴重影響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安全性,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三)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導致決策失誤。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財務決策的科學化。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決策普遍存在著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現象,由此導致決策失誤經常發生,從而產生財務風險。例如,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過程中,由於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加之決策所依據的經濟信息不全面、不真實,以及決策者決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導致投資決策失誤頻繁發生。決策失誤使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投資無法按期收回,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企業對外投資,包括有價證券投資、聯營投資等。有價證券投資風險包括系統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由於投資決策者對投資風險的認識不足,決策失誤及盲目投資導致一些企業產生巨額投資損失,也必然影響企業的投資效益,影響了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從而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

(四)企業內部關系混亂。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是我國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企業與內部各部門之間及企業與上級企業之間,在資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障。例如,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負債資金比例過高等。在我國,資金結構主要是指企業全部資金來源於權益資金與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由於籌資決策失誤等原因,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普遍存在。具體表現在負債在資金結構中比例過高,很多企業資產負債率達到30%以上,導致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不足,由此產生財務風險。此外,企業庫存周轉率不高,存貨所佔比重相對較大,且很多表現為超儲積壓無法實現銷售,或者材料物質變質,也就表現為存貨變現困難。而存貨流動性差,企業必須為保管這些存貨支付大量的保管費用,導致企業費用上升,利潤下降,造成資金無效佔用,加重財務負擔。長期庫存存貨,企業還要承擔市價下跌所產生的存貨跌價損失及保管不慎造成的損失。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

(一)防範企業財務風險的措施。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不同的財務風險產生的具體原因不盡相同。因而,如何防範企業財務風險,化解財務風險,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筆者認為,防範企業財務風險,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

1、通過認真分析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及其變化,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建立和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系統,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即是說,應制定財務管理戰略。面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企業應設置高效的財務管理機構,配備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強化財務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使企業財務管理系統有效運行,以防範因財務管理系統不適應環境變化而產生的財務風險。

2、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應通過會計政策和會計策略來解決現階段和未來的企業財務風險問題。而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將風險防範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

3、對財務風險做出恰當的處理。財務風險的處理是風險的事後控制,具體方法主要有:(1)堅持謹慎性原則,建立風險基金。即在損失發生以前以預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項專門用於防範風險損失的基金。如工業企業按一定規定和標准提取壞賬准備金。商業企業可提取商品削價准備金,這是彌補風險損失的一種有效方法。(2)在損失發生後,或從已經建立了風險基金的項目中列支,或分批進入經營成本,盡量減少財務風險對企業正常活動的干擾。(3)建立企業資金使用效益監督制度。有關部門應定期對資產管理比率進行考核。同時,加強流動資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動資產的周轉率,進而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增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另外,還要盤活存量資產,加快閑置設備的處理,將收回的資金償還債務.(4)注重投資決策問題。投資決策是企業重大經營決策的主要內容之一,直接影響企業的資金結構。企業決策者必須做好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

4、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產生的財務風險。財務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敗,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會使決策失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採用科學的決策方法。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盡量採用定量計算及分析方法,並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對各種可行方案決策,切忌主觀臆斷。例如,對固定資產投資,應採用科學的方法,計算各種投資方案的投資回收期、投資報酬率、凈現值及內含報酬率等指標,並對計算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在考慮其他因素的基礎上,選擇最佳的投資方案。又如,在籌資決策過程中,企業首先應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合理預測資金需要量,然後通過對資金成本的計算分析及各籌資方式的風險分析,選擇正確的籌資方式,確定合理的資金結構,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籌資決策。再如,企業資金流動是周而復始地進行的。確切地說流動性是企業的生命,企業必須加速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周轉率,以保持良好資產流動性。按照以上方法做出的決策,產生失誤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從而可以避免財務決策失誤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5、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做到責、權、利相統一。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理順內部的各種財務關系。要明確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職責,並賦予相應的權力,真正做到權責分明,各負其責。而在利益分配方面,應兼顧企業各方利益,以調動各部門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一,使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清晰明了。

6、建立財務「預防」機制,正確把握企業負債經營的「度」。企業進行負債經營決策時,首先應該考慮企業舉債的規模和償債能力。一般而言,確定負債規模應該考慮以下因素,如警惕財務杠桿效應的負面影響、防範財務風險和關注財務拮據成本。建立企業財務預警的「診斷」機制,要對企業的負債進行分析,從三個方面來看:(1)負債經營有利於提高經營者業績,使企業獲得負債資金效應,降低資金成本,提高權益資本收益水平。(2)負債經營可以迅速籌集資金,彌補企業內部資金不足,增強經濟實力。(3)負債經營給企業帶來更大的風險和破產的危機。首先,在資金結構中,若負債的比例過大,即過度負債經營,那麼依賴於外界的因素過多,也就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生產經營環節稍有脫節,資金回收不及時,資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降低了企業經營利潤,削弱了企業活力。其次,因負債率升高,財務風險加大,在財務杠桿作用下自有資金收益率下降,企業承受能力降低,償還能力減弱。一旦企業出現壞賬,產品積壓,那麼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危機。因而,在建立企業財務預警制度時,應把握好負債經營的「度」。

(二)防範企業財務風險的技術方法。在做好防範財務風險的技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分配法。即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及對外投資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財務風險。對於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企業可以與其他企業共同投資,以實現收益共享,風險共擔,從而分散投資風險,避免企業獨家承擔投資風險而產生的財務風險;由於市場需求具有不確定性、易變性,企業分散風險可採用多種經營方式,即同時經營多種產品。在多種經營方式下,某些產品因滯銷產生的損失,可能會被其他產品帶來的收益所抵消,從而可以避免經營單一產生的無法實現預期收益的風險。對外投資多元化,是指企業對外投資應將資金投資於不同的投資品種,以達到分散投資風險的目的。分散投資的原因是風險投資所經受的風險性極高,只有多項目多領域的投資才能減少風險系數。一般來說,長期投資的風險大於短期投資的風險,證券投資組合可以分散有價證券的非系統性風險,其投資風險低於單項證券投資的風險。當然,風險越大,可能產生的收益也越大。對外投資多元化可在分散投資風險的情況下實現預期的投資收益。

2、迴避法。即企業在選擇理財方案時,應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前提下,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以達到迴避財務風險的目的。例如,債權性投資如果能夠使企業實現預期的投資收益,企業在選擇投資方式時,應盡可能採用債權性投資,因為債權性投資風險大大低於股權性投資的風險。盡管股權投資可能帶來更多的投資收益,但從迴避風險的角度來考慮,企業還是應當謹慎從事股權性投資。當然,採用迴避法並不是說企業不能進行風險性投資。企業為達到影響甚至控制被投資企業的目的,可以採用股權投資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承擔適當的投資風險是必要的。

3、轉移法。即企業通過某些手段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方法。它包括保險轉移和非保險轉移。保險轉移,如企業可以通過購買財產保險的方式,將財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在對外投資時,企業可以採用聯營投資方式,將投資風險部分轉移給參與投資的其他企業。非首席財務官(cfo.icxo.com)保險轉移是指將某種特定的風險轉移給專門機構或部門,如將產品賣給商業部門,將一些定點的業務交給具有豐富經驗技能、擁有專門人員和設備的專業公司去完成等。採用轉移風險的方式將財務風險部分或全部轉移給他人承擔,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4、降低法。即企業面對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努力採取措施降低財務風險的方式。例如,企業可以在保證資金需要的前提下,適當降低負債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以達到降低債務風險的目的。當市場不可測因素增多,股票價格出現劇烈波動時,企業應及時降低股票投資在全部對外投資所佔的比重,從而降低投資風險。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產品的質量、改進產品設計、努力開發新產品及開拓新市場等手段,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降低因產品滯銷、市場佔有率下降而產生的不能實現預期收益的財務風險。另外,企業也可以通過付出一定代價的方式來降低產生風險損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風險控制系統,以便及時發現及化解風險。企業也可以建立風險基金,如對長期負債建立專項償債基金,以此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還可以選擇最佳資本結構,使企業風險最小而盈利能力達到最大化。企業籌措資金時,應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特點與發展的不同時期,既充分考慮經營規模、盈利能力及金融市場狀況,又要考慮企業現有資金以及未來的財務收支狀況,選擇使綜合資金成本最低的融資組合,確定銀行融資規模與結構,動態地平衡短期、中期與長期負債比率,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使財務風險降到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