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學習股票知識,就來股票百科網
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00708恆大健康股票股東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00708恆大健康股票股東

發布時間: 2023-05-14 12:12:00

㈠ 恆大集團股東有哪些

恆大股東恆大集團主要的股東是許家印(持股60.29%)、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有限公司(國資控制,持股7.06%)、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國資控制,持股4.81%)、南京潤恆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蘇寧100%控股,持股4.7%)
【拓展資料】
1.恆大地產集團(簡稱廣州恆大或恆大地產)於1997年在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成立,是中國恆大集團的下屬控股企業,也是集團的地產業務主體.恆大集團是集地產、金融、健康、旅遊及體育為一體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總資產達萬億。
2.基本上屬於私企,許家印是最大股東老闆,還有包括美林、高盛、科威特等融資機構實體,上市前許家印進行了市場融資,包括其合作單位易居中國、合富輝煌也對其融資,而且易居中國還幫其進行融資拓展,上市後基本靠股票融資,香港首富李嘉誠攔橋為其上市出了很多力,上市當天購買了相當一部分股票。
3.恆大集團以足校球員資產加4億元現金對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進行了增資.增資後俱樂部股權結構變更為恆大集團持股60%,阿里巴巴集團持股40%.從企業治理的角度來看,相比原來的五五分成,恆大集團重回控股股東地位。
4.許家印,男,生於河南周口太康縣,一個靠8年積累迅速擁有120億元資產的民營企業家.他是第一個登上中國內地首富'寶座'的簡答猛河南人.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十大慈善家,2005胡潤百富榜第十一位,2005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三位.廣州恆大集團恆舉辯大地產董事長.2011年福布斯富豪排名榜中,成為唯一入圍的中國足球老闆,他以51億美元排名總榜單第200位,位居大陸富豪榜第7.2012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許家印在「關於中國足球改革的幾點建議」的提案中炮轟足球偽職業化,建議設立足球「掃賭打黑」專項基金.

㈡ 觀察|高管開撕背後 恆大造車4個想不到

恆大集團最近屢屢被送上"熱搜"。
先是恆大球員於漢超修改機動車號牌事件,恆大火速開除了於漢超;緊接著是蓮花造型的球場,引起了網友各方吐槽,其中也不乏贊美之聲;緊接著是5月6日晚間,中國恆大發布公告,4月集團實現合約銷售金額為652.1億元,同比增長11.6%;截至4月末,中國恆大累計銷售金額2125.7億元,同比增長19.4%。在"房住不炒"的大環境下,實現這樣的業績實屬傲嬌。
此外,還有兩件事,看似"浪花雖小,卻濺起了大片水花。" 一是恆大汽車工程師被逼"賣房",二是恆大高管呂超在朋友圈發文開撕恆大"真拿地假造車" ,這個"罪名"對於雄心勃勃造車的恆大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其背後是恆大作為龍頭戰略的新能源汽車轉型,涉及恆大千億投資和新能源版圖戰略。
許家印曾說過:"我幹了10年的車間主任,還是有製造業基本功的。"對於造車,這句話現在看來要打個大大的折扣,造車不是恆大和許家印嘴上所說的那麼簡單,其中至少有四個想不到:
第一個想不到:車未造好先打起官司
恆大在2018年與被譽為"賈布斯"的賈躍亭合作,當時的許家印不顧流言蜚語,堅持要買下賈躍亭的FF,半年後的2019年1月,迎來了雙方分道揚鑣的局面。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就"FF控制權爭奪戰"雙方經歷了訴訟、仲裁、和解的戲碼。
時間進入到2020年,恆大汽車動力科技副總呂超在朋友圈公開開撕恆大,認為恆大「房地產造車」模式很難成功,直白的說就是「真拿地假造車」。
高管呂超 ,其身份是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齒輪技術分會主任、帶搭毀天津天海同步集團董事長,同時也是湖北泰特機電的實控人。2019年3月15日,恆大健康(HK.0708)公告稱,以5億元收購泰特機電有限公司70%股份。兩者之間的紛爭便來自這次收購。
呂超希望恆大能妥善處理好收購款、借款和股權款事宜。此次紛爭大概率也會上演與賈躍亭相似的局面,訴訟或者仲裁。
第二個想不到:造車原來很慢
截止目前,恆大最成功的兩個標簽是恆大地產和恆大足球,這兩者之間有一個共同特點:買買買。地產是儲備土地,買買買;恆大足球是引進球員,同樣買買買。輪到新能源汽車時,恆大許家印延續了此前一貫的成功模式,依舊是買買買,這一點財經圈和汽車圈的從業者有目共睹。
2019年,恆大和許家印的腳印遍布了幾個大洲,最終買來了國能汽車(NEVS)51%的股權,入股了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並以持有58%的股份成為其最大的股東,在動力電池產業鏈布局上又布下一顆棋子。入股瑞典超跑製造商柯尼塞格;收購泰特機電有限公司70%股份。啟動了8000人蠢備的造車全球招聘,簽約了來自德國、義大利、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15位世界頂級汽車造型設計大師.......
一直浸淫地產多年的許老闆,將地產基因復制到汽車產業,光"買買買"花了一整年時間。不是收購、入股就是簽約,2019年的恆大一直狂奔在"買買買"的道路上。
只是忙乎兩年後,恆大量產車還未見到影子。
與拿地造房子相比,造車真的太慢了。
第三個想不到:虧損那麼多
3月30日,恆大健康(HK:00708)發布2019年全年業績,披露了涉及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營收、投資等多方信息,恆大健康凈虧損49.5億元,其中,財報顯示新能源汽車業務2019年全年虧損32億人民幣。
恆大健康方面表示,虧損主要是由於新能源汽車業務尚屬拓展投入階段,購買固定資產及設備,研發等相關費用及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盡管虧損對於新造車企業屢見不鮮,但對於房地產企業恆大來說,虧損那麼多還是很陌生。
第四個想不到:技術那麼復雜
恆大選擇新能源汽車也並非一蹴而就枝缺,期間也經歷過一路曲折,從快銷領域糧油、礦泉水、乳業到光伏,最後到新能源汽車,技術是最為復雜的製造工業,其他每次都大張旗鼓,結局不一,頗有些"紙老虎"的架勢。
許家印在買到輪轂公司後,在一些場合講起該項技術如數家珍,比如他說:"整車的成本去掉變速箱、傳動軸、差速器,選擇輪轂電機系統,成本大概降低10%~15%。這是目前e-Traction在歐洲的成本。"這一切只是看上去很美好。
在恆大買來或入股的公司中,主要是獲取技術,比如與德國BENTELER集團、德國FEV集團簽約的是新能源汽車3.0底盤架構知識產權,收購泰特機電是為了先進的輪轂技術,入股卡耐新能源是為了新能源汽車所需的動力電池。
造一輛車,產業鏈那麼長、技術那麼復雜、輪轂技術也沒用到,在商戰中身經百戰的許家印曾說出過這樣的豪言壯語:
1.我們(恆馳系列)14款車不敢說全部爆款,但我有信心其中8-10款能成為爆款。
2.恆大在新能源汽車投資3年預算將達到450億,其中包括2019年投資200億、2020年投資150億、2021年投資100億。
對於圈地與造車的輿論漩渦,在3月30日的線上直播業績披露會上,恆大健康集團副董事長兼瑞典NEVS總裁彭建軍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項目進展順利,"恆馳1"將在今年亮相。廣東南沙、上海松江生產基地將於今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產,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將為恆馳全系列產品2021年陸續全面量產提供強有力保障。
擎動觀察:
不論語言表述多麼壯麗,檢驗許老闆豪言壯語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恆大股東名單公布

一、恆大股東
恆大集團主要的股東是許家印(持股60.29%)、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有限公司(國資控制,持股7.06%)、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國資控制,持股4.81%)、南京潤恆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蘇寧100%控股,持股4.7%)。

二、股東
股東,即股份制公司的出資人或投資人,股東作為出資者按出資數額(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決策以及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股東的主要權利包括:參加股東會議對公司重大事項具有表決權;公司董事、監事的選舉權;分配公司盈利和享受股息權;發給股票請求權;股票過戶請求權;無記名股票改為記名股票請求權;公司經營失敗宣告歇業和破產時的剩餘財產處理權。
股東權利的大小,取決於股東所掌握的股票的種類和數量。

三、股東的分類
按不同的標准,公司股東可以分類如下:
(一)以出資的實際情況與登記記載是否一致,把公司股東分為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
隱名股東是指雖然實際出資認繳、認購公司出資額或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等材料中卻記載為他人的投資者。
顯名股東是指正常狀態下,出資情況與登記狀態一致的股東。

(二)以股東主體身份來分,可分機構股東和個人股東。
機構股東指享有股東權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包括各類公司、各類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各類非營利法人和基金等機構和組織。
個人股東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東。

(三)以獲得股東資格時間和條件等來分,可分為創始股東與一般股東。
創始股東是指為組織、設立公司、簽署設立協議或者在公司章程上簽字蓋章,認繳出資,並對公司設立承擔相應責任的人。
一般股東指因出資、繼承、接受贈與而取得公司出資或者股權,並因而享有股東權利、承擔股東義務的人。

(四)以股東持股的數量與影響力來分,可分為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
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資本總額50%或依其出資額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㈣ 許家印豪擲300億|恆大汽車何時能造血

值得一提的是,在收購瑞典NEVS之後,恆大還是沒有一分汽車整車銷售收入。去年,在那場很受矚目的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上,恆大高調「量產下線」了「國能93」(「NEVS93」),但這款車卻意外消失在了恆大的產品規劃序列中。

在業績交流會上,恆大健康高管們談到產品上市規劃時,並沒有提及這款「量產下線」的「國能93」以及生產這款車的天津基地。

彭建軍表示,通過設立在奧地利格拉茨的AEPMT(歐洲項目聯合指揮中心),對分布在德國與奧地利的3個車型項目組,分布在歐洲、日本、美國的造型設計團隊等團隊進行統籌管理,確保新車型如期於2021年底~2022年初實現大批量投產。

潘大榮在提及新能源汽車業務報表數據時也表示,「到2021年恆馳全系列產品陸續實現全面量產後,我們的報表數據會有非常明顯的改善。」

問及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情況時,彭建軍特別「拎出」了廣東南沙、上海松江兩個生產基地,表示它們將於2020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產,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但沒有提及已經建設完畢、已經具備量產功能的天津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恆大方面並未表示恆馳系列產品將率先在哪個基地展開生產,而「國能93」及其背後的薩博平台似乎不再是恆大的重點。彭建軍在介紹正在同步研發的14款車型時候表示,已「基於本特勒底盤,開發出恆大3.0架構下的大、中、小三大平台」。

國能和天津基地似乎被「邊緣化」了。有接近恆大的人士對智庫君表示,公司內部甚至已經在傳天津基地要被出售的信息,但從其資源和地位來看不太可能。

天津基地是國能汽車及其創始人蔣大龍在國內的首個整車項目,擁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是恆大在建的生產基地能夠正常運轉的前提,需要指出的是,如嚴格遵從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也只有天津基地達產後,其他基地才能進行生產。

繼續「買買買」?

新能源汽車耗資巨大,不過,恆大對這種狀態也頗有心理准備。

此前,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便表示,恆大在新能源汽車的三年投資預算是450億,其中,2019年投資200億、2020年投資150億、2021年投資100億。盡管近兩年投資額度將逐漸減小,但從絕對量上看仍是相當大的規模。

恆大將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持續投入,恆大健康的高管也在業績發布會上重申了這一點,並表示會繼續投入研發和製造。按照規劃,恆大將研發14款新能源車型,並在2021年底~2022年初實現大批量投產。

值得關注的是,恆大還會繼續進行並購嗎?在過去一年中,恆大健康先後入股了瑞典NEVS、上海卡耐新能源、泰特機電等新能源整車、電池、電機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更早的2018年,恆大還斥資145億元成為汽車經銷商集團廣匯集團的第二大股東,大手筆並購是恆大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特色路徑,許家印也將「買買買」視為恆大的策略之一。

此外,恆大有計劃進一步加強在控股公司中的地位。去年11月,恆大健康曾發布公告稱,將通過全資子公司MiniMinor向NEVS增資30億美元,增資完成後,恆大將持有NEVS的82.4%股權,NEVS創始人蔣大龍控制的NationalModern將持有NEVS的17.6%股權。

據悉,上述增資並未完成,具體交易將「在一年內作出」。而在此之前,恆大健康也曾增資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2019年7月,恆大健康子公司恆大新能源科技集團與深圳市邦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前者出資1.78億元人民幣收購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9.5890%股權,而之前恆大已經收購了卡耐新能源70.27%股權。

顯然,恆大並購的步伐並不會戛然而止。不過,在財大氣粗地收購產業鏈上下游公司時,恆大內部也開始出現變化,「土豪」如恆大,也面臨著疫情之下經營壓力增加的情況。

3月17日,恆大集團發布了一則關於在集團系統海選恆大寶集團人才的通知,要求各單位結合業務開展情況進行推薦。各單位上報調崗人員名單後,恆大這一內部變動迅速在社交網路發酵。

啟信寶的數據顯示,恆大寶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2月28日,注冊資金30億元,由深圳市盈貿投資有限公司100%持股,經營范圍為房地產銷售、汽車、電動車、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等。

這輪調整中,恆大新能源汽車也不能排除在外。一位恆大新能源汽車內部人士對智庫君表示,恆大集團旗下所有業務均有波及,新能源汽車也不例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恆大被誰並購了

馬雲收購恆大50%股份。馬化騰出20億收購恆大股權,_砘諍禿憒笥瀉獻使盡V烀弦籃樂200億收購恆大股份,在圈內投下一枚重磅炸彈。
恆大集團是集地產、金融、健康、旅遊及體育為一體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總資產達萬億,年銷售規模超4000億,員工8萬多人,解決就業130多萬人,在全國180多個城市擁有地產項目500多個,已成為全球第一房企。
拓展資料
2017年8月1日,恆大集團總部和恆大地產集團、恆大金融集團總部正式入駐深圳辦公,而恆大旅遊集團、恆大健康集團總部則繼續留在廣州辦公。
廣州和深圳「雙總部」戰略正式實施,兩個城市的總部員工各三千多人。_____2019年7月,發布2019《財富》世界500強:位列138位。2019年8月22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恆大排名第5。「一帶一路御改」中國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32位。2019年12月,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100榜單排名28位。2020年1月4日,獲得2020《財經》長青獎「可持續發展效益獎」。2021年6月11日,恆大集團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
恆大財富的問題也進一步拖垮了恆大的市值,目前恆大市值已經跌破4百億的大關。恆大巔峰搭脊的時候市值突破了4千億。2017年三輪總計1300億的投資,當時投資方給恆大的估值也是超過了4千億。也就是說短短4年恆大市值蒸發了9成。
恆大市值跌破4百億了,劉鑾雄目前確實有實力拿出這么多錢來收購恆大,他在資本市場跟債券市場呼風喚雨,手握至少上千鎮枝判億的現金資產。
劉鑾雄是恆大的第二大股東,持股大約是9%,而許家印是第一大股東,持股是60%多。劉鑾雄一直是恆大的忠實支持者,他跟許家印的關系也一直非常好。過去幾年,即使在恆大市值高達4千多億的時候,劉鑾雄也沒減持恆大的股票。
那麼對於許家印來說,如果真的把恆大出售了,他至少還可以拿回2百多億的現金,而且也可以把目前的問題都甩給別人去解決。劉鑾雄收購恆大之後,還可以給恆大注入資金,讓恆大成功起死回生。__
如果真的這樣做,看似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不過先不說劉鑾雄會不會這么做,許家印是肯定不會答應的。
恆大的半年報來看,恆大負債高達1.95萬億,其中有息負債有5千多億,另外拖欠供應商跟承建商的款項有6千多億。從半年報來看,恆大的總資產還有2.3萬多億,也就是說凈資產還有4千億左右。

㈥ 恆大股權結構是怎樣的

截止2021年6月30日恆大的持股股東為:1.陳凱韻:315,842,000;占發行股比例:2.3841;股份性質:普通股。2.均榮控股有限公司:791,248,238;占發行股比例:5.9727;股份性質:普通股。3.鑫鑫(BVI)有限公司:9,370,871,497;占發行股比例:70.7351;股份性質:普通股。

拓展資料: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基於股東地位(身份)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 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常見的股權架構類型:
1.一元股權架構
一元股權架構這種是指股權的股權比例、表決權(投票權)、分紅權均一體化。

在這種結構下,所有中小股東的權利都是根據股權比例而決定的。這是最簡單的股權結構,需要重點避免的就是公司僵局的問題!實際中存在幾個表決權「節點」:

2.二元股權架構
二元股權架構是指股權在股權比例、表決權(投票權)、分紅權之間做出不等比例的安排,將股東權利進行分離設計。

我國的公司法修訂後規定,章程可以約定同股不同權,當然,在股份公司下,只有不同類別的股東才能這樣設計,同一類股票的權利應該是一致的。這種架構設計,適合那些,需要將分紅權給某些合夥人,但將決策權給創始人的多個聯合創始人的情況。

3.4×4股權架構
4X4指的是汽車的四驅,4X4股權架構這就是在二元股權架構的基礎上,將公司的股東分為四個類型,創始人、合夥人、員工、投資人,針對他們的權利進行整體性安排。

㈦ 「兩馬」齊投恆大汽車——一次「先舊後新」手段下的高位融資

9月15日開盤前,由恆大健康更名不久的恆大汽車(00708.HK)發布公告,通過配售新股募資40億港元,共配售1.77億股股份,占擴大後已發行部分約2%。此次配售之後,中國恆大的持股比例將由74.99%降至73.5%。

參與此次認購的投資者有雲鋒基金、紅杉資本等大型基金機構,也有騰訊、滴滴等科技巨頭,具體配股的方式則是先舊後新。

恆大汽車6月11日以來走勢

6月11日至今不到三個月時間里,其股價已經從6.39元漲至頂點37元附近,累計漲幅已超過300%,總市值更是從500多億港元飆升至2000億港元附近。

「特斯拉效應之下,目前新能源產業股在資本市場認可度較高,股價經歷了一波漲幅,正是不錯的時機進行股權融資,即便以後價格下跌,大股東也可以選擇增持來穩固自己的股權份額。」一位市場觀察人士告訴汽車預言家,資本對於新能源汽車股一直保持樂觀態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擁有極其廣闊的業務未來;另一方面,特斯拉資本效應情況下,可以從某種程度上疏解市場的避險情緒。

正是這個契機,給了恆大汽車高位配股(融資)的可能性,相關人士如此表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恆大健康用多少億收購時穎公司

6月25日消息,恆嘩兄大健康發布公告稱,恆大集團以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亂悉襲份,於2018年7月3日或之前以現金一次性支付。

同時,恆大也間接獲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權,成為公司陸或第一大股東。而這也意味著恆大正式入主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Faraday Future。

㈨ 恆大第二大股東是誰

根據中國恆大2020年財報,當時陳凱韻以個人和公司身份共持有8.86%中國恆大股份,是中國恆大的第二大股東,僅次於持股76.76%的許家印。

此外,劉鑾雄夫婦及華人置業還頻頻出現在恆大旗下子公司身後。

2021年1月,恆大汽車(00708.HK)定增募資260億港元,陳凱韻認購30億港元;2020年7月,恆大物業(06666.HK)在上市前的Pre-IPO融資中獲得235億港元,其中陳凱韻認購金額最高,達45億港元。

㈩ 恆大影子股東是誰

恆大主要有4大股東,分別是鑫鑫(BVI)有限公司、華人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均榮控股有限公司、陳凱韻。恆大董事長許家印是鑫鑫(BVI)有限公司實控人,許家印通過BVI間接持有恆大73%股份。
1、 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恆大地產)於1997年在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成立,是中國恆大集團的下屬控股企業,也是集團的地產業務主體。
2、 恆大集團是集地產、金融、健康、旅遊及體育為一體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總資產達萬億,年銷售規模超4000億,員工8萬多人,解決就業130多萬人,在全國180多個城市擁有地產項目500多個,已成為全球第一房企。
3、 2017年8月1日,恆大集團總部和恆大地產集團、恆大金融集團總部正式入駐深圳辦公,而恆大旅遊集團、恆大健康集團總部則繼續留在廣州辦公。廣州和深圳「雙總部」戰略正式實施,兩個城市的總部員工各三千多人。
拓展資料
恆大發展歷程:
1、 從第一個項目奠基到拓展全國50多個城市,恆大地產集團堅持「質量樹品牌、誠信立偉業」的方針,實施目標計劃和績效考核管理模式,滾動開發,高效運作,以「規模+品牌」的發展戰略形成了企業強大的體系競爭力,使恆大一直保持高速穩健發展,綜合實力不斷上升,成為全國房地產企業的精品領袖。
2、 公司成立之初,正值亞洲金融風暴,恆大地產集團逆市出擊,搶佔先機,採取「短、平、快」的策略,首個項目金碧花園以「環境配套先行」的開發理念,創造了廣州晝夜排隊購房、日進億元的銷售奇跡。其後,恆大經過三年艱苦奮斗,於1999年從當時廣州的1600多家房地產企業中脫穎而出,首度躋身為廣州地產企業1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