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最近大股東變更的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最近大股東變更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5-10 15:41:49

❶ 徐春元與鄭永剛的關系

投資踩雷 君康人壽再現股權變幻

北京商報

2017-1-3 22:16 · 北京商報社旗下賬號

曾寄希望於改名換人再塑形象的君康人壽,最終還是沒有擺脫困境,投資意外踩雷、業績持續下滑、高管集中出走,並在歲末年初再次上演股東大換血。2016年底,保監會正式批復君康人壽二股東浙江波威控股賣股凈身出戶,接盤者為寧波福燁貿易公司。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君康人壽還在醞釀更大的股東變動,而股權更迭背後的推手很可能是投資踩雷事件。

股權變幻「進行時」

繼上海華服投資清空君康人壽股權後,第二大股東波威控股也退出君康人壽的舞台。2016年12月29日,保監會正式批復浙江波威控股將所持有的君康人壽7.6億股轉讓給寧波福燁貿易有限公司,加上此前接盤上海華服投資的4.9億股,寧波福燁共持有君康人壽12.5億股,持股比例為20%。

君康人壽可謂命運多舛,其前身為正德人壽,成立於2006年11月,十年間經歷的動盪不斷。正德人壽籌建初期的名稱為「昭德人壽」,由於高管與股東不和,險些「胎死腹中」,在經歷了幾波股東變動後,更名為「正德人壽」。成立初期,正德人壽形成了浙江系與福建系對峙的格局,其中就包括五環氨綸實業集團(後更名為「百歲堂」),百歲堂曾於2011年一紙公文將保監會告上法庭,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段則況下,將所持有的正德人壽股份以0元的價格轉讓給了福州天策實業有限公司。2013年股東矛盾再現,由於正德人壽引入杉杉集團旗下公司,鄭永剛進入正德人壽董事會,然而資本出身的鄭永剛與時任董事長張洪濤在經營和投資上出現分歧,最終升級為正德人壽公開叫板監管層。最後,以張洪濤退位、鄭永剛上任董事長收場。

鄭永剛積極推動增資、招人、更名,希望徹底塑造君康人壽的新形象。然而,事與願違,在君康人壽迎接十周年的2016年,公司仍然不平靜,此次二股東已悉數賣股離場。有媒體報道,「杉杉系」有意轉讓其實際控股,目前轉讓事宜正在洽談中,在港交所上市的遼寧籍企業有望成為強有力競買者。君康人壽股權變換仍在進行中。

高管集中出走

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次股東更換都會帶來高管的變動,君康人壽引入湖北中經中小企業投資有限公司時,該股東的控股方湖北省聯合發展投資集團總經理劉行念於2015年12月出任董事,湖北中企投資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含冰出任副總經理。鄭永剛也是在大股東寧波鄞州鴻發實業入主升級為第一大股東後逐漸擔起了君康人壽董事長一職,並招來了多位搭檔。

資料顯示,在鄭永剛正式獲得君康人壽控制權之後,何志光也於2015年3月轉戰君康人壽擔任總裁一職,他在新華保險擔任總裁時的老部下武軍、陸萬春也紛紛加盟君康人壽擔任副總裁職位,分別任首席財務官、董事會秘書兼首席風險官。

一旦大股東寧波鄞州鴻發實業轉讓股權,「杉杉系」掌門人鄭永剛出走將成為必然的選擇。事實上,鄭永剛與搭檔何志光離職早有傳聞。

據媒體報道,君康人壽總裁何志光,副總裁嚴鋒、陸萬春、武軍在去年9月初應董事會要求提交了辭職報告。在君康人壽10月底對外披露的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已不見以上幾位高管的身影。去年10月下旬,保監會批復來自天安人壽的郭自光出任君康人壽董事。

目前,在君康人壽官網及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鄭永剛仍為公司法人代表及董事長。就在去年3-4月初,君康人壽的股東增資高達23.5億元,增資股東包括「杉杉系」資本的代表公司鴻發實業,雖然鴻發實業的實際投資額並未披露,但增資完成後鴻發實業的持股比例由26.32%上升至50.88%,由此可見「杉杉系」資本仍對君康人壽的發展提供了較大支持。

清倉應對經營頹勢

盡管股東更換帶來了新的血液,並在去年上半年大手筆增資緩解了資本金壓力,然而並沒有扭轉君康人壽的經營狀況。君康人壽業務、投資、現金流、兌付等背負的壓力仍不可小覷。

君康人壽表示,該公司去年前三季度連續虧損,其中一季升鄭度虧損超過20億元,前三季度合計虧損達到了22.5億元。業績表現的背後,是資本市場的疲軟,而大舉進入資本市場並沒有給君康人壽帶來實惠,反而給資本金帶來了壓力。

對此,君康人壽解釋,去年從資產端變化來看,為應對三季度的退保,公司大幅出售短期資產,導致交易類現金流減少83.43億元。為了應對一年內及1-3年期流動性不足問題,君康人壽將通過握笑棚積極調整投資和業務結構,匹配投資資產與保險負債的到期日,防範因資產負債不匹配而引發的流動性風險。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目前君康人壽暫停了多款君康系列兩全型萬能險,保費收入已出現大幅下滑。2015年君康人壽規模保費達247億元,同比增長216%,其中投資性保費收入高達200億元。2016年前5個月,君康人壽規模保費收入為245億元,接近2015年全年保費收入,保戶投資款新增繳費同比出現數倍增長,但是從6月起,君康人壽的保費增長出現急劇下滑。

在投資方面,善於資本運作的鄭永剛也不幸遭遇踩雷。東華科技日前發布公告稱,股東君康人壽於2016年12月2日、22日、28日、29日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共計2234.63萬股,累計減持達公司總股本的5.01%。減持後,君康人壽尚持有東華科技股份1859.1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1682%。由於東華科技股價持續下跌,君康人壽大體在13-15元/股間止損割肉,甩賣虧損約10元/股。

大股東減持風潮將起

一位保險分析人士指出,未來有減持意願的大股東將不斷增多,從保監會下發股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就可以看出。2016年底,保監會下發《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其中對股東進行了分類,除了對股東的信譽、資金實力、經營能力等提出要求外,還對控股股東提出持股由此前的50%降至1/3。

雖然保監會並沒有明確是否對已成立的保險公司進行追溯,也就意味著,如果險企不能做到「保險姓保」,寄希望於通過投資來「發家致富」很可能面臨減持股權的風險。無論如何,未來君康人壽新股東進入保險業,希望通過增持股票或關聯股東來絕對控股將變得越來越難。

從君康人壽股權來看,第二大股東波威控股與杉杉控股頗有源淵,波威控股負責人徐春元與鄭永剛為多年商業往來夥伴,當初更是一起認領了正德人壽20%股權。而接盤者寧波福燁貿易於2011年1月6日成立,法人股東為寧波延綿貿易有限公司,在2016年12月26日變更為遼寧程威塑料型材有限公司。北京商報記者查詢發現,程威塑料型材注冊地在遼陽市。而坊間傳聞君康人壽大股東股權「接盤俠」是一家鋁業巨頭,掌舵人便是遼陽人。

一位保險公司高管表示,很多社會資本想進入保險業,主要是想藉助保險平台來獲得更多的低成本資金,或用來投資,或補償股東的主業經營,如果不是真正想做保險,很有可能被清理出局。

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在計的140多家保險公司,至少有60%的公司大股東持股佔比在50%,其中大部分為合資公司,而最近兩年成立或通過股權轉讓的公司中,很多都沒有保險背景,在資本市場頻頻舉牌,還出現了爭奪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搜索
君康人壽前身
郵政的君康人壽可靠嗎
最新君康人壽償付能力
君康人壽2022現狀
君康人壽原董事長被查
君康保險上市計劃

❷ 捨得酒很好為什麼它的股票ST

捨得酒業被ST是因為大股東棗寬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違反規定程序對外提供擔保,而且違規非常嚴重,上海證券交易所才對捨得酒業股票實施其風險警示,所以在捨得酒業前面加上ST,就是告訴大家該股風險比較大。

上市公司如果連續兩年業績出現虧損就會被ST,股票前面有ST就是告訴大家風險非常大,因為第三年再虧損,這個股票就要退市,退市之後的股票價值都非常低,要翻身基本不太可能。所以,穩健投資者必須遠離ST股票,不要當賭徒。



(2)最近大股東變更的股票擴展閱讀:

如果公司出現欺詐或者財務造假行為,證監會開始立案調查,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上市公司會直接被ST,這種股票運春不需要業績連續虧損兩年,ST捨得酒業就是屬於這種情況,公司大股東違規佔有資金以及違規對外擔保可能導致控股權變更,這種情況下沒有業績虧損要求。

ST捨得其實是非常好的一隻股票,被ST之旁岩耐後,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但是,最近已經走出慢牛行情,創了最近兩年的新高。

❸ 大股東變更是不是離開公司了

大股東變更是離開公司了,公司股讓扒東變更會導致法人財產的所有權整體轉移,但卻與法人財產權毫不相干。企業及其財產整體轉讓的形式就是企業股權的全部轉讓。全部股權的轉讓意味著股東大會成員的大換血,企業財燃旦產的易主。但股權全部轉讓不會影響企業注冊資本的變化,不會影響企業使用坦段昌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不會妨礙法人以其財產承擔民事責任。所以法人財產權不會因為公司股權變更而發生改變。

❹ 子公司違規減持了,公司股價會跌嗎

會。如果大股東減持的股份很大,那麼對股價的沖擊就很大。 比如有些大股東「清倉式」減持,有些大股東減持比例佔到流動市值的三分之一,必然會帶來明顯的資金壓力;反之,如果大股東減持規模比較小,實際只需要幾個交易日就能消化,則影響較小。

如果大股東減持時,上市公司本身估值比較低,業績發展良好,市場的樂觀預期會沖淡減持的負面影響;反之,本身業績就不好,還有各類債務纏身等麻煩的上市公司,減持就會加劇負面沖擊。

拓展資料:

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與股票的價值是相對的概念。股票價格的真實含義是企業資產的價值。而股價的價值就等於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

人們常說,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

實證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波動。往往在經濟還沒有走出谷底時,股價已經開始回升,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周期的一致判斷所引起的。我們通常稱股市是虛擬經濟,稱與之相對的現實經濟為實物經濟,兩者的關系可以說是如影隨形」,彼此都能對對方有所反映。

由於受資源約束、人們預期和外部因素影響,經濟運行不會是一直處於均衡狀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經濟處於不均衡狀態。相應地,股市也具有上下波動運行的特點。

當社會需求隨著人口增加、消費增加等因素而不斷上升的時候,產品價格、工人工資、資本所有者的投資沖動都會增加,連帶出現的情況是投資需求增加,市場資金價格(即利率)上漲。工資的增加又使得個人消費再度增加。

企業投資的增加和個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使實物經濟質量不斷提高,企業效益不斷上升,經濟發展得到進一步刺激。當經濟上升到一定程度時,社會消費增長速度開始放緩,產品供過於求,企業開始縮小生產規模,社會上對資金需求減少,產品價格回落,經濟進入低迷狀態。

當實物經濟按照上述周期在運行時,以證券市場表示的虛擬經濟也處干周期運行之中,只是證券市場運行周期比實物經濟周期更為提前。

Q2:減持股票對股價的影響
大股東減持對股票產生兩個不利的影響:

1、一是稀釋了二級市場的資金總量,因為大股東們減持1%,往往也會帶來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的資金流出證券市場,尤其是那些從財務投資角度減持籌碼的大股東們更是如此。

2、當然,減持也有兩個積極的影響。一是盤活了A股市場的籌碼,提升了A股市場的籌碼流動性。畢竟部分大股東的減持並非是因為股價嚴重高估,而是控股股東為財務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

拓展資料:

股東減持股票,股票反而上漲的原因

1.大股東與莊家合作,邊拉升邊賣出。大股東也有急需用錢的時候,這種情況通常必需在短時間內,有時甚至一兩天出清。問題是,大股東持有的股票數量多,在二級市場的交易中就沒有辦法及時甩出去,因為普通散戶沒有這么多錢去買。

尤其是行情低迷時,沒有人買,大股東怎麼會賣出,因此張三股東可能與李四(有實力者,一般都是游資)商量好,我賣你買,可省去你慢慢吸貨的時間,也是對你資金成本的一種節省,證券市場現規定的大宗交易制度,大大的方便了這種合作方式。新接貨的主力如真的有實力,又是急性子果斷發起短線的上攻是可能的。

2.大股東由於急於用錢而減持,但其他機構卻看好該股反而趁機買入,導致股價上漲。

3.持有股票的人越多,籌碼越分散,持有股票的人少了,籌碼才集中,主力才往上拉。股票當然就上漲了。

4.實際上,仔細檢查前期減持行為發現,大股東越減越漲的情況幾乎是比比皆是,不少個股在大股東減持期間反而逆市上揚。雖然當前市場資金供應較為充裕,並不排除部分場外資金充分看好上市公司的未來成長性,但敢於與大股東反向買賣的情況,恐怕很難用以上原因解釋。而在這種大小非減持,股價恰恰迎頭而漲的表現背後,也還有更多內幕可挖。

5.持有該股的舊股東減持,將該股賣給新股東或增持該股的舊股東。拋單減持的舊股東作的是空頭,而接單增持的新舊股東作的是多頭。當多頭力量強於空頭力量時,股價上漲。當多頭力量弱於空頭力量時,股價下跌。股東減持而股價上漲,就是由於多頭力量強於空頭力量。

Q3:減持股票對股價的影響
1、股票減持說明公司的領導層已經發現未來該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股價在近期可能成為很長時間無法超越的高點,對股價有非常明顯的打壓。盤活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提升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流動性。畢竟部分大股東的減持並非是因為股價嚴重高估,而是控股股東為財務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股東們的減持股票籌碼一旦被市場所消納,且股價再度積極走高,則極有可能強化股市市場的牛市氛圍,在持續減持聲中一路上漲。

2、公司大股東減持股票都需要提前15個交易日進行公告,公告發出後一般都有一個減持期,大股東只要在減持期內賣出相應數量即可,所以減持對股票來說利空。而減持完畢就相當於公告日上的減持數量已經在二級市場賣完,短期來說悲觀情緒可能還會繼續蔓延,所以短期有可能還會下跌。

3、一般來說,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票,一般都是在股價處於低位的時候宣布減持,因為高位減持會引起投資者的不滿,並且可能引發大面積的拋售,導致股價暴跌。而在低位減持期間,很多公司大股東和主力資金達成某種協議,減持期間股價就可能反彈,他們可能在反彈的時候逐漸賣出。所以減持完畢後,也可能出現股價暴漲的情形,因此,投資者還需要結合基本面和技術面結合分析。

(4)最近大股東變更的股票擴展閱讀:國有股減持,是在中共中央十五屆四中全會《關於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若乾重大問題決定》中提出來的。全會確定了國有經濟調整戰略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指導性方針,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作出了正確而現實的選擇。而對於股權回購或股權轉讓,《公司法》、《證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都作出了具體的規定。但是,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和股票計劃額度管理原因,我國現行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普遍存在國有股、法人股、流通股。但國有股、法人股在總股本中所佔比重過大的問題日趨突出,因此國有股減持也是勢在必行。

Q4:股東減持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稀釋二級市場的資金總量,由於大股東減持1%,往往會給證券市場帶來數千萬甚至數億元的資金流出,特別是那些從金融投資角度減持籌碼的大股東。股東持股的大幅減少表明,公司領導層發現,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將大幅下降,股價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達到不可逾越的高點,這將明顯抑制股價。

從產業資本的角度提醒金融資本,因為即使是控股股東也開始減持。那麼,作為金融資本的中小投資者為什麼要努力支持它呢?因此,股東減持相當於提供了一個新的估值標准。重振股票市場的籌碼,提高股票市場的籌碼流動性。畢竟,一些大股東的減持並不是因為股價被嚴重高估,而是控股股東因財務問題而減持。一旦股東的減持籌碼被市場吸納,股價再次積極上漲,很可能會強化股市牛市氣氛,在持續減持的聲音中一路攀升。

大股東一般為公司的經營者或高級管理人員。他們對公司的業績和發展前景有了更好的了解。減持意味著公司運營中存在一些問題,這將影響股價走勢和許多股票價格。在牛市中,該公司的股票可能會在早期階段被其行業拉高,推動其上漲,當其上升到一定高度時,降價的消息將以長期下跌的方式進行。

如果降息出現在熊市,那將是更糟糕的消息。在熊市中,投資者一直處於恐慌狀態。一旦出現壞消息,就會加劇其對股票的拋售,導致股票單邊下跌,甚至可能出現跌停現象。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股東持股減少都可能影響股價下跌。作為散戶投資者,他應該遠離股東減持的股票。上市公司公布減持方案後,可能已經減持時間過半,但仍無股東減持。在這種情況下,股票價格可能上漲而不是下跌。投資者可以繼續關注公司的公告。這一減少可能與主要的籌資活動相配合。

Q5:減持股票對股價的影響
減持股票對股價的影響:

1、稀釋了二級市場中的資金總量,大戶的減持會帶來大量的資金流出證券交易市場

2、減持說明未來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將大不如前,股價很可能一直無法有漲幅,會對股價有大的打壓;

3、盤活了市場的籌碼,提升了股票市場的資本流動性。因為減持是各個股東公司的財務問題而減持的,減持的資金使大盤上漲。

大股東或者公司高管大量賣出持股,投資者就要加以注意,畢竟是他們直接經營上市公司,如果他們也在大比例賣出持股,投資者就有理由擔心,是不是股價已經高估?或者公司的經營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如果只是少數高管賣出少量股票,投資者可以姑且理解為是他們自身的財務需求引發拋售股票,尚可以繼續持有股票。

投資者最應該警惕的是那些績差公司的大股東拋售股票,這些公司已經成為績差股,如果大股東不想辦法扭轉頹勢,未來將會大概率變為ST公司甚至是被暫停上市或者終止上市。如果此時大股東拋出減持股票的計劃,很顯然是對公司的未來感到束手無策,投資者有理由相信大股東已經沒有能力讓公司扭虧,這樣的減持屬於「絕望型」減持,投資者也要開始注意長期投資風險。

通常情況下,一個財務穩健、具備發展潛力的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是不會輕易減持股票的;而財務投資者則有所不同,他們可能因為對股市大勢的判斷,對自身投資品種的結構優化等諸多因素而減持股票,所以投資者要區別對待。

但有一點值得關注,就是公司高管個人的股份變動。公司高管的持股不像大股東持股有那麼多的限制,所以一旦公司高管開始大面積減持股票,可能就是公司走下坡路的前兆,此時投資者如果找不到強有力的支持公司股價上漲的理由,還是應該以規避風險為宜。

當然,大股東減持股票也有一種例外,就是迎接新東家入主,大股東把全部持股轉讓給新東家,完成大股東的變更,或者引入戰略投資者。此時投資者要根據新東家的實力來判斷公司未來的變化,如果新東家擁有很優質的核心資產,投資者不妨加以期待;但如果新東家就是個投資公司之類的炒家,投資者就要警惕,這可能是一個投機行為,公司的實質可能不會發生轉變。

關於減持股票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和違規減持後對股票影響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❺ 中信建投十大流通股東報告期時間如何規定

這個沒有確切時間的,要根據公司季報和年報的時間而定。
一、 股票季報十大流通股更新時間根據季報、年報時間而定
1、股票季報十大流通股更新時間
股票季報十大流通股更新時間是三個月披露一次。 只有在出季報中報和年報的時候才能看到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名單,比如說12月的年報數據只有到今年的2、3月年報披露後才能看到。
2、公司季報和年報時間:
公司的定期報告有一季報、半年報、三季報、年報。公司年報,半年報,季報都每次必須披露的,具體啥時候出要看各公司的計劃,但是時間點肯定是卡到3.31、6.30、9.30、12.31號的。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企業公布的最新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和相關資料時存在滯後性,在公布時可能已經發生變化。
3、三個月十大流通股才更新一次的原因:當季結束時,上市公司要有一個形成報表的時間,不是季度結一結束公司所有的數據就能形成的。按規定,上市公司在每季結束後一個月內披露財務報表就可以。
具體來說:而十大股東屬於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中的一個章節,因此三個月更新一次,每季度的股東變更會顯示,當然如果有個別比較大大股東變更,個股新聞會有提示。
拓展資料:
一、查詢股票季報十大流通股方法。
1、這個方法有兩種,如下:
(1)、進入股票行情軟體,按F10可以看到該股具體前10大股東的資料。
(2)、10大股東的更新情況,在股票的季報和年報公布後會有更新情況。
2、具體操作:
上市企業一般每季度公布一次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和相關資料,在股票軟體可以查詢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也即機構、基金和大戶持股)的方法是:
1.打開股票軟體;
2.在鍵盤輸入要查詢的股票代碼,按【Enter】鍵;
3.在鍵盤按【F10】鍵;
4.進入股票資訊頁面,點擊【股東研究】;
5.在【股東研究】頁面的一般可以看見至少最近2個季度的前十大流通股的股東名單、持股數量、增減情況。
這樣就可以了!

❻ 上市公司大股東變是否一定要公告啊。

必須要公告。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四章,第三十條 (八)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 需要發布臨時公告。

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變更企業名稱,應當及時對外披露,說明變更情況及變更原因。如本次名稱變更是因該股東股權結構發生變化引起,還可能需要履行因此帶來的大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報告和披露義務。

(6)最近大股東變更的股票擴展閱讀

現行規定下,持股變動披露間隔是5%,《指引》對此進行了完善。要求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或超過已發行股份的5%後,每增加或減少1%的,投資者應當立即通知上市公司,並於次一交易日披露提示性公告,但披露前後無需暫停交易。

股東的法律地位

1、股東與公司的關繫上,股東作為出資者按其出資數額(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2、股東之間關繫上,股東地位一律平等,原則上同股同權、同股同利,但公司章程可做其他約定。

注意:國有獨資公司應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委託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

❼ 晶方科技大股東為啥跑

因為公司沒錢了
股東減持就是指持股比例較高的股東,包括大股東賣出手中股票,降低持股比例就稱之為減持,這種行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要遠遠大於中小散戶減倉。
大股東減持具有以下方面的意義:
第一:大股東以及重要股東減持上市公司股票,公司缺錢用用減持來補漏洞,還有一方面就是對公司的未來不看好的可能性。
第二:在牛市暴漲的情況下,重要股東減持,意味著公司股價已經被高估,出現了泡沫。
第三:就是大股東以及重要股東以及公司高管減持,是純粹的套現,按照人家的話來講,創業這么多年了,拿點錢出來花很正常,這句話好像我記得是某個傳媒公司的老總說的,這種類型的減持,只要公司是屬於朝陽產業,那麼即使有波動那也是短暫的,對於長期的走勢影響不大。大股東的減持對於股民來說是一個風險信號,但是利好還是利空還要看股東減持的背景是什麼,主要關注點在以下三個方面。

股票減持時的位置,高位套現還是低位減持,是為了企業發展還是個人發展。

股票減持數量,通常來講股東一般不會出現大量的減持行為,如果一旦出現了超過1%的股本減持,那麼是十分危險的,這樣大量的股票減持很有可能帶來的就是利空的風險。

股票減持的次數,一般情況下減持次數少多數為股東個人行為,如果出現多個股東紛紛減持的現象,那麼可能是因為公司股價處於高位或者經營狀況出現問題此時則建議逢高賣出以規避風險。

我們需要針對以上三個因素對股東增減持對於股票的影響:

首先,按照股市行情來分析。股市行情中有牛市和熊市,如果說股東的減持行為出現在牛市,由於牛市交易熱情高漲,是放大利好弱化利空的市場情況,此時股東的行為有可能是為了減持拉升、洗盤,此時要個股進行分析未必是利空消息。而當股市行情處於熊市時,是一種放大利空無視利好的市場情況,此時股東的減持多數是利空消息。
其次,按照股東減持目的來分析。如果股東減持是為了更多的流動用於企業發展需要,那麼此時的股東減持不是我們即刻清倉的一個信號,可以繼續觀察並持有;而如果股東減持的目的是為了維持自身更好的生活狀態,或者是為了套現離場,那麼大股東都需要通過減持套現來維持原有生活水平,這樣一個就是利空的信號。其次,對股份獲得方式的分析。股東如果說是持有原始股,此時的減持就是一個明顯的利空消息;如果股東的股票是通過定增獲得的,如果出現倒掛那麼可以再觀察看看,如果沒有則果斷清倉離場。
第三,對減持位置的分析。如果是股票已經處於歷史高位,那麼股東的減持可以說是一種離場信號;而如果股票是處於低位股東的減持可略微觀察後操作。尤其是在股票行情震盪當中,我們要多分析震動行為和股東的操作行為,避免因洗盤而錯失的投資機會。

但是分析過後我們也要認識到其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信息和股市反應存在滯後性。一般股東減持是在大漲之後開始減持,而且減持的個股一般處於上漲趨勢中或者短線連續暴漲的情況下,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預期整體是上漲趨勢當中,大股東發布減持公告,但並不是立馬開始減持,所以股票會隨著市場預期向上繼續上漲一段時間。相反,准備增持的個股一般出現在股票大幅度下跌之後,股票將會順著下跌趨勢按照原來的慣性走勢繼續下行一段時間。

股市行情需要大股東和莊家的大額操控。由於散戶的增減持實際上對股價的影響十分微弱,所以在操作過程中要謹防由於股東和莊家聯手導致的操控盤面的行為。這種行為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通過股價的拉升來出貨達到邊拉升邊賣出的效果。

A股市場除了價值導向、市場導向還有政策導向。由於股東減持很多是國家政策下的行為,那麼對股價的影響就是政策上的預期,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如果公司業績很好的話,股價當然可能並不會受到股東減持的大范圍影響,從而出現股東減持但是股價上漲的情況。

所以,其實在分辨真假消息之後,最重要的是分辨其股東增持、減持的背景是什麼;其次要對股東增減持進行分析;最後觀察股東和莊家動向。

❽ 九芝堂大股東為什麼減持

泡財經獲悉,9月20日午間,九芝堂(000989.SZ)公告,公司接到控股股東李振國通知,為主動償還股票質押融資債務,降低其股權質押比例,同時優化公
司股東結構,李振國於2022年9月16日、9月19日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共減持1200萬股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38%。
減持後,李振國持股由2.4171萬股降至22902.4171萬股,相應持股比例由27.72%降至26.34%。$九芝堂(SZ000989)$
【科普】
九芝堂以中葯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業務為核心,逐步探索布局幹細胞、中醫醫療健康服務、葯食同源系列產品等創新業務。現已發展成為下轄20家子公司,集科研、生產、銷售、健康管理於一體的現代大型醫葯企業。
【解讀】
李振國為九芝堂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本次減持是為了獲取資金以主動償還股票質押融資債務,降低其股權質押比例,同時優化公司股東結構。
李振國入主九芝堂可以追溯至2015年12月,友搏葯業借殼九芝堂上市。九芝堂向李振國、辰能風投、綿陽基金、楊承、盛鎖柱、高金岩、萬玲、倪開嶺、黃靖梅非公開發行45835.4938萬股,購買其所持友搏葯業100%股權。同時,九芝堂集團向李振國轉讓8350萬股九芝堂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8.06%,這部分股份於2015年12月18日完成過戶。至此,李振國成為九芝堂第一大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由陳金霞變更為李振國。
李振國最多的時候持有九芝堂31998.509萬股,佔比公司總股本42.33%。目前降至22902.4171萬股,持股比例降至26.34%。
李振國減持是為了償還債務,降低其股權質押比例。目前李振國質押餘量為9609.75萬股,占其持股比41.96%。
李振國亦是隆基綠能的實際控制人之一,持有隆基綠能10.67億股,佔比14.08%,為其第一大股東。
【相關企業業績近況】
2022年上半年,九芝堂實現營收18.89億元,同比下降9.1%;歸母凈利潤3.68億元,同比增長67.8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33億元,同比下降31.58%。

❾ 股票停牌意味著好還是壞

第一種情況,資產重組。

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一般會給公司的基本面發展帶來很大的變化,通常是積極的。比較常見的是大股東將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收購相關資產,或者剝離不盈利的業務等等。

如果停牌是因為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對於上市公司的基虛碼本面來說,無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同時也會對公司股票產生積極影響。股票停牌復牌後,一般漲幅會比較大,這也是好事。

第二種情況,大股東變更。

這種情況有族陪機會給上市公司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股東的變更意味著公司管理團隊的投資方向、管理風格,等等都發生了變化,這給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帶來了重新洗盤的機會,但也需要時間去觀察。正常就好。

大股東變更對股票走勢是好事。炒股票就是炒未來。大股東的變更給股票帶來很大的預期。復牌後,該股漲幅非常驚人。如果投資者遇到這只股票,無疑有機會帶來巨大的收益。

在第三種情況下,監督被中止

當你收到中止管理監督的時候,這種事情一般會比較大(一般小事情不會中止)。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一定要仔細研究監管函的內容。如果公司高級管理層(董事長、總經理等)出現重大問題。)(當然一般會和上市公司有關),會相對好一些,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會小一些。如果上市公司本身存在問題,比如業績持續虧損,且沒有改善計劃等。會對上市產生負面影響。

對於股票來說,也是一件壞事。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股票一般會帶來非常大的跌幅,有的甚至會跌停。如果投資者遇到這類股票,一定要警惕風險。隨著a股退市制度的常態化,上市公司的殼資源並不是很吃香。

第四種情況,價格波動暫停。

這種情況一般是股價短期大幅上漲。本次停牌對公司基本面沒有影響,但對上市公司股價走勢有影響。

投資者遇到這種停牌,對於股價來說,無疑不會是利好,而是適當的利空;但是不要驚慌。冷靜點。記住一個原則。當你出貨時,這種股票的價格已經大幅上漲。管理層已經看到問題了,短期內不可能有大的機會。如果復牌後股票上漲,也是莊家出貨帶來的假象。有些股票會大幅高開甚至下跌,投資者要警差穗哪惕風險。

股票復牌最大的影響無疑是股票停牌的原因。同時,股票復牌和停牌期間大盤指數是漲是跌,股票復牌期間大盤指數是漲是跌,也會對股價走勢產生影響。

比如停牌期間,如果大盤指數大漲,復牌後股票還有補漲空間,如果對復牌有利,漲幅更大;如果是利空復牌,也會減少股票的跌幅;如果停牌期間大盤指數大幅下跌,情況則相反,投資者要注意。

交易世界很多事情從來沒有絕對的對錯,也沒有什麼真理。比如不是每次交易都是盈利的,就不要去尋找確定的答案。這就是交易。

相關問答:股票停牌意味著什麼

1、股票停牌是一個證券市場術語,拼音是gǔ piào tíng pái。股票停牌指的是股票由於某種消息或進行某種活動引起股價的連續上漲或下跌,由證券交易所暫停其在股票市場上進行交易。待情況澄清或企業恢復正常後,再復牌在交易所掛牌交易。2、對上市公司的股票進行停牌,是證券交易所為了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和市場信息披露公平、公正以及對上市公司行為進行監管約束而採取的必要措施。

❿ 大股東轉讓股票是洗盤嗎

大股東轉讓股票不是洗盤,它是利好還是利空要看如何進行轉讓 ,以及轉讓的對象。如果大股東轉讓股票導致實控人變更 ,或者引入新的優質資產 ,則對公司未來發展有利 ,就是利好。另外,公司法規定大股東向公司以外的人轉讓股權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 ,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出資購買該部分轉讓的股票,否則視為同意。經過股東同意轉讓的 ,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 。所以大股東轉讓股票不是簡單的股市交易期間的買賣 ,不能簡單的認為是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