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唯品會股票面臨的風險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唯品會股票面臨的風險

發布時間: 2023-05-03 09:31:13

⑴ 唯品會原CFO楊東皓幹了9年突然離職 加入逸仙電商後卻面臨退市風波

運營商 財經 網 實習生劉辰菲/文

近日,逸仙電商由於股價持續低迷,收到退市警告。逸仙電商CFO楊東皓在媒體懇談會上透露回購合並股票計劃,這次回應引發外界一片嘩然,其實作為逸仙電商核心高管成員,楊東皓這個人的履歷頗為精彩。

運營商 財經 網獲悉,楊東皓於1993年在南開大學國際經濟專業畢業。1999年1月至2001年4月,任中國五礦巴西控股有限公司董事。2003年楊東皓獲得哈佛商學院MBA學位後,先後任職任維蒙特工業公司亞太區財務總監、泰森食品公司大中國區CFO和聖元國際公司CFO。

2011年8月,楊東皓成為了唯品會的CFO,帶領唯品會赴美赴美上市。就在唯品會深陷上市後的發展困境時,楊東皓為唯品會引入了互聯網巨頭京東和騰訊的投資,大大加強了唯品會的引流。

但就在楊東皓加入唯品會的第九年閉臘慎,丹尼爾·高因個人原因辭去唯品會聯合首席技術官的職位,不久楊東皓也離開唯品會加入逸仙電商。

對於楊東皓離職原因外界猜測不斷,官方公告稱其因個人原因離職,但其實早在2017年,楊東皓就對外宣布打造「電商、金融、物流」為支撐的「三駕馬車」架構,然而隨後幾年唯品會以成本過高為由,放棄自營物流與順豐合作,並且消費金融產品業務也逐漸邊緣,公司整體發展走向與楊東皓當初計劃背道而馳,有報道認為這或許也是促成楊東皓決定離開唯品會的重要因素之一。

逸仙電商成立於2016年, 2017年推出首個自營美妝品牌完美日記。經過多個社交平台的營銷積攢人氣,完美日記在2020年雙十一,累計銷售額突破6億元。2020年11月,逸仙電商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同月楊東皓加入公司。

然而據財報顯示,2019-2021財年,逸仙電商的營收分別為30.3億、52.3億元、58.4億元,增速連年下降,2020年凈虧損26.88億元,2021年凈虧損依然達到15.5億元。與此同時,逸仙電商僅局首2021年的營銷支出就高達40.06億元。

近段時間,逸仙電商股價情況並不樂觀,面臨退市風險,已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1美元。根據紐約證券交易所規則,若連續30個交易日平均收盤價格低於1.00美元,則該公司將被視為低於合規標准。收到通知後,逸仙電商必須在6個月內將其股價和平均股價回升至1.00美元以上,否則將被終止股票交易。

針對轎敬「退市風波」,逸仙電商計劃停止經營部分不賺錢的業務和線下持續虧損的門店,並提升產品毛利和定價,實現公司盈利。楊東皓稱,「如果疫情有根本性的好轉或是結束,我們預計,應該會盡快能夠實現全年盈利。」

逸仙電商是否能夠度過退市風波,運營商 財經 網還將持續關注後續進展。

⑵ 唯品會股價大跌近20%是什麼原因

8月19日,唯品會盤前股價跌幅超過10%,開盤後公司股價跌幅超過20%,最終收盤跌19.45%,有消息認為是唯品會CFO楊東皓宣布離職的消息導致公司股價大跌

在財報中,唯品會宣布楊東皓因個人原因離職,這一決定將於今年11月正式生效,目前楊東皓已出任公司非執行董事一職,唯品會也正物色新的人選擔任CFO。

楊東皓在唯品會工作時間長達9年,並經歷了唯品會上市、與京東騰訊聯盟、收購杉杉集團等重要時刻。在電話會議上,楊東皓表示自己非常喜歡唯品會,但認為現在是他繼續前進的好時機,他會繼續以非執行董事身份為唯品會的增長作出貢獻。

與楊東皓的離職相比,對股價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唯品會對三季度的業績估計持悲觀態度,公司的業績指引稱三季度營收區間為206億元至216億元,同比增長5%至10%,這一數值低於分析師的預期。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唯品會CEO沈亞回應分析師提問時表示,第三季度通常是電商平台的淡季,也是服裝產品的淡季,但公司對今年第四季度有更高的預期,除了行業性的促銷活動外,還有更高的客單價,公司對下半年的前景表示樂觀。

(2)唯品會股票面臨的風險擴展閱讀

唯品會通過節流做厚利潤:

近年來唯品會的凈利潤增速遠高於營收,主要原因是公司大幅削減經營費用,同時將低毛利的品類由自營轉向第三方商家供應,並放棄了自營物流公司品駿快遞。

唯品會近年重新聚焦特賣戰略,並將公司的主要品類鎖定為高毛利的服裝穿戴品類,二季度公司的服裝穿戴品類GMV達69%,令整體的運營利潤率從2018年第四季度的2%提升至如今的5%。雖然公司將低毛利的品類轉向第三方商家影響了唯品會的營收,但有效提升了公司的運營效率。

在放棄品駿快遞、轉向與順豐合作後,唯品會的履約成本有明顯下降,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履約成本占凈收入比例為7.2%和7%,遠低於以往平均的9%以上。

⑶ 股票的風險有哪些

1 股票投資風險 編輯本段
股票投資風險包括兩部分內容:
1、股票投資收益風險。投資的目的是使資本增值,取得投資收益。如果投資結果投資人可能獲取不到比存銀行或購買債券等其它有價證券更高的收益,甚至未能獲取收益,那麼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遭受了風險,這種風險稱之為投資收益風險。
2、股票投資資本風險。股票投資資本風險是指投資者在股票投資中面臨著投資資本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在股票投資中使投資者有可能蒙受損失的風險可歸納成兩大類:一是系統性風險;一是非系統性風險。
系統性風險指由於某種因素對市場上所有證券都會帶來損失的可能性。系統性風險包括政治風險、經濟風險、心理風險、技術風險等:
1)政治風險。政治風險是指足以影響股價變動的國內外政治活動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法令等。
2)經濟風險。經濟風險是指影響股價波動的各種經濟因素,包括:經濟增長情況、經濟景氣循環、利率、匯率變動、財政收支狀況、貨幣供應量、物價、國際收支等。
3)心理風險。心理風險是指投資者的心理變化對股價變動產生的影響。
4)技術風險。技術風險是指股票市場內部因技術性操作因素引起股價波動而產生的風險。技術風險因素包括投機者的投機性操作、股市的強弱變動趨勢、股價循環、信用交易和證券主管部門對股票市場的限制性規定。然而,各股票上市公司自身的情況不同,因此系統性風險對各種股票的影響程度又是不一樣的。這種不同程度可通過Beta系數來反映。
某種股票的預期報酬-該期報酬中的非風險部分
Beta系數=整個市場股票組合的預期報酬-該期報酬中的非風險部分
作為整體股票市場的Beta系數為1。如果某種股票的風險情況與整個股票市場的風險情況相一致,那麼這種股票的Beta系數也等於1,如果某種股票的 Beta系數大於1,說明其風險程度大於整個市場的風險水平。如果某種股票的Beta系數小於1,說明其風險程度小於整個市場水平。
非系統性風險是指某些對單個股票造成損失的可能性。這種風險既來之股票上市公司外部,如產品市場銷路變化,國家政策調整等,也來自股票上市公司內部,如由公司管理能力、促銷能力、技術能力、生產能力不佳等因素造成的風險。在一般情況下非系統性風險主要來自股票上市公司內部。非系統性風險的來源歸納起來主要是以下兩方面:
1)經營風險。經營風險是指因公司經營不善而來的風險。
2)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指公司的資金困難引起的風險。
將上述幾種風險綜合起來,股票投資風險可分為可分散風險、不可分散風險和總風險三個范疇。
·可分散風險。由於非系統性風險只對個別公司或行業的股票發生影響,與股票市場總價格的變動不存在系統性、全局性的聯系,為分散此風險的發生,一般可採取股票組合投資的方法,因此非系統性風險也稱為可分散風險。
·不可分散風險。由於系統性風險是同時影響整個股票市場價格的,它無法通過任何技術處理的辦法來分散其風險性影響,因此系統性風險也稱為不可分散風險。
·總風險。可分散風險和不可分散風險之和為總風險,它反映股票投資者的股票持有期收益的總變動性。
2 股票投資風險防範方法 編輯本段
股市有風險,那麼對風險如何防範,有下列方法:
1、分散系統風險
股市操作有句諺語:「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這話道出了分散風險的哲理。
1)辦法之一是「分散投資資金單位」。60年代末一些研究者發現,如果把資金平均分散到數家乃至許多家任意選出的公司股票上,總的投資風險就會大大降低。他們發現,對任意選出的60種股票的「組合群」進行投資,其風險可將至11.9%左右,即如果把資金平均分散到許多家公司的股票上,總的投資收益率變動,在6個月內變動將達20.5%。如果你手中有一筆暫時不用的、金額又不算大的現金,你又能承受其投資可能帶來得損失,那你可選擇那些高收益的股票進行投資;如果你掌握的是一大筆損失不得的巨額現金,那你最好採取分散投資的方法來降低風險,即使有不測風雲,也會「東方不亮西方亮」,不至於「全軍覆沒」。
2)辦法之二是「行業選擇分散」。證券投資、尤其是股票投資不僅要對不同的公司分散投資,而且這些不同的公司也不宜都是同行業的或相鄰行業的,最好是有一部分或都是不同行業的,因為共同的經濟環境會對同行業的企業和相鄰行業的企業帶來相同的影響,如果投資選擇的是同行業或相鄰行業的不同企業,也達不到分散風險的目的。只有不同行業、不相關的企業才有可能次損彼益,從而能有效地分散風險。
3)辦法之三是「時間分散」。就股票而言,只要股份公司盈利,股票持有人就會定期收到公司發放的股息與紅利,例如香港、台灣的公司通常在每年3月份舉行一次股東大會,決定每股的派息數額和一些公司的發展方針和計劃,在4月間派息。而美國的企業則都是每半年派息一次。一般臨近發息前夕,股市得知公司得派息數後,相應得股票價格會有明顯地變動。短期投資宜在發息日之前大批購入該股票,在獲得股息和其他好處後,再將所持股票轉手;而長期投資者則不宜在這期間購買該股票。因而,證券投資者應根據投資得不同目的而分散自己的投資時間,以將風險分散在不同階段上。
4)辦法之四是「季節分散」。股票的價格,在股市的淡旺季會有較大的差異。由於股市淡季股價會下跌,將造成股票賣出者的額外損失;同樣,如果是在股市旺季與淡季交替期貿然一次性買入某股票,由於股市價格將由高位轉向低位,也會造成購買者的成本損失。因此,在不能預測股票淡旺程度的情況下,應把投資或收回投資的時間拉長,不急於向股市注入資本或抽回資金,用數月或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此項購入或賣出計劃,以降低風險程度。
2、迴避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來自各種因素,需要綜合運用迴避方法。
1)掌握趨勢。對每種股票價位變動的歷史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從中了解其循環變動的規律,了解收益的持續增長能力。例如小汽車製造業,在社會經濟比較繁榮時,其公司利潤有保證,小汽車的消費者就會大為減少,這時期一般就不能輕易購買它的股票。
2)搭配周期股。有的企業受其自身的經營限制,一年裡總有那麼一段時間停工停產,其股價在這段時間里大多會下跌,為了避免因股價下跌而造成的損失,可策略性地購入另一些開工、停工剛好相反的股票進行組合,互相彌補股價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損失。
3)選擇買賣時機。以股價變化的歷史數據為基礎,算出標准誤差,並以此為選擇買賣時機的一般標准,當股價低於標准誤差下限時,可以購進股票,當股價高於標准誤差上限時,最好把手頭的股票賣掉。
4)注意投資期。企業的經營狀況往往呈一定的周期性,經濟氣候好時,股市交易活躍;經濟氣候不好時,股市交易必然凋零。要注意不要把股市淡季作為大宗股票投資期。在西方國家,股市的變化對經濟氣候的反映更敏感,常常是在經濟出現衰退前6個月,股價已開始回落。比如1991年2月,美國經濟進入新的一個衰退期的前6個月,著名的道·瓊斯工業指數已開始下跌,而在經濟開始復甦前半年,股價即已開始回彈。根據歷史資料分析,還可知道它的經濟繁榮期大多持續48個月。因此,有可能地正確地判定當時經濟狀況在興衰循環中所處的地位,把握好投資期限。
3、防範經營風險
在購買股票前,要認真分析有關投資對象,即某企業或公司的財務報告,研究它現在的經營情況以及在競爭中的地位和以往的盈利情況趨勢。如果能保持收益持續增長、發展計劃切實可行的企業當作股票投資對象,而和那些經營狀況不良的企業或公司保持一定的投資距離,就能較好地防範經營風險。如果能深入分析有關企業或公司的經營材料,並不為表面現象所動,看出它的破綻和隱患,並作出冷靜的判斷,則可完全迴避經營風險。
4、避開購買力風險
在通貨膨脹期內,應留意市場上價格上漲幅度高的商品,從生產該類商品的企業中挑選出獲利水平和能力高的企業來。當通貨膨脹率異常高時,應把保值作為首要因素,如果能購買到保值產品的股票(如黃金開采公司、金銀器製造公司等股票),則可避開通貨膨脹帶來的購買力風險。
5、避免利率風險
盡量了解企業營運資金中自有成份的比例,利率升高時,會給借款較多的企業或公司造成較大困難,從而殃及股票價格,而利率的升降對那些借款較少、自有資金較多的企業或公司影響不大。因而,利率趨高時,一般要少買或不買借款較多的企業股票,利率波動變化難以捉摸時,應優先購買那些自有資金較多企業的股票,這樣就可基本上避免利率風險 。

⑷ 投資股票會有哪些風險

(1) 股票投資收益風險。

投資的目的是使資本增值,取得投資收益。如果投資結果投資人可能獲取不到比存銀行或購買債券等其它有價證券更高的收益,甚至未能獲取收益,那麼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遭受了風險,這種風險稱之為投資收益風險。

(2) 股票投資資本風險。

股票投資資本風險是指投資者在股票投資中面臨著投資資本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4)唯品會股票面臨的風險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風險具有明顯的兩重性,即它的存在是客觀的、絕對的,又是主觀的、相對的;它既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又是可以控制的。投資者對股票風險的控制就是針對風險的這兩重性,運用一系列投資策略和技術手段把承受風險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1、迴避風險原則。所謂迴避風險是指事先預測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分析和判斷風險產生的條件和因素。在股票投資中的具體做法是:放棄對風險性較大的股票的投資,相對來說,迴避風險原則是一種比較消極和保守的控制風險的原則。

2、減少風險原則。減少風險原則是指在從事經濟的過程中,不因風險的存在而放棄既定的目標,而是採取各種措施和手段設法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減輕可能承受的經濟損失。

3、留置風險原則。這是指在風險已經發生或已經知道風險無法避免和轉移的情況下,正視現實,從長遠利益和總體利益出發,將風險承受下來,並設法把風險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確定承受風險的度,在股價下跌,自己已經虧損的情況下,果斷"割肉斬倉"、"停損"。

4、共擔(分散)風險原則。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藉助於各種形式的投資群體合夥參與股票投資,以共同分擔投資風險。這是一種比較保守的風險控制原則。

⑸ 股票交易,一般要面臨哪些風險

股票交易風險主要包含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以下將由投看看詳細介紹關於股票交易風險:

一、系統性風險,系統風險又稱市場風險,也稱不可分散風險。
1、政策風險
經濟政策和管理措施可能會造成股票收益的損失,這在新興股市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如財稅策的變化,可以影響到公司的利潤,股市的交易策變化,也可以直接影響到股票的價格。此外還有一些看似無關的策,如房改策,也可能會影響到股票市場的資金供求關系。
2、利率風險
在股票市場上,股票的交易價格是按市場價格進行,而不是按其票面價值進行交易的。市場價格的變化也隨時受市場利率水平的影響。當利率向上調整時,股票的相對投資價值將會下降,從而導致整個股價下滑。
3、購買力風險
由物價的變化導致資金實際購買力的不確定性,稱為購買力風險,或通貨膨脹風險。一般理論認為,輕微通貨膨脹會刺激投資需求的增長,從而帶動股市的活躍;當通貨膨脹超過一定比例時,由於未來的投資回報將大幅貶值,貨幣的購買力下降,也就是投資的實際收益下降,將給投資人帶來損失的可能。
4、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股票投資活動中最普通、最常見的風險,是由股票價格的漲落直接引起的。尤其在新興市場上,造成股市波動的因素更為復雜,價格波動大,市場風險也大。
二、非系統性風險,非系統性風險一般是指對某一個股或某一類股票發生影響的不確定因素。
1、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主要指上市公司經營不景氣,甚至失敗、倒閉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2、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指公司因籌措資金而產生的風險,即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的風險。
3、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也稱違約風險,指不能按時向股票持有人支付本息而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4、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主要指上市公司管理者的不道德行為給公司股東帶來損失的可能性。

⑹ 股票交易,一般要面臨哪些風險

總的來說,一般要面臨的風險有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是由於一定因素的影響,市場上所有股票的價格普遍下跌,給所有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它主要是由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等宏觀因素造成的,這種風險是無法解決的,投資者只能通過做空來規避。非系統性風險。非系統性風險一般是指某一特定股票或某類股票的影響。如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市場銷售、重大投資等因素。這些因素會導致某隻股票或某類股票的價格下跌,但對其他股票沒有直接影響。

在倉位控制上,投資者應根據市場的變化來決定倉位,要適當減倉,持有一些股票進行靈活操作。買入時,在股票投資時,往往把握不住最合適的買入時機。如果你把所有的錢都投入股市,股市下跌時你可能會蒙受重大損失。階段賣、分段賣法和分段買法類似,其具體做法是在某一價格時賣出第一批,在股價跌到一定價格時賣出第二批,以後再以不同的價格賣出第三、第四批。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可以在價格上漲時立即停止拋售,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買入股票。總之,我們知道股票交易的風險確實是無處不在的,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有哪些風險,以便更好的學習防範股票風險的方法,選擇一個好時機進行買賣,真正獲利。

⑺ 唯品會股價大跌近20%是怎麼回事

8月19日晚間,唯品會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業績。財報顯示,唯品會第二季度凈營收達24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0%,高於市場預期的237.84億元;在美國會計准則下,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5.36億元,同比大增88.9%,高於市場預期的11.54億元;在非美國會計准則下,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3億元,同比增長24.3%。

這是唯品會連續31個季度實現盈利,而且凈利潤超出市場預期,但這一利好並未直接反映在股價上——財報發布後,唯品會盤前股價跌幅超過10%,開盤後公司股價跌幅超過20%,最終收盤跌19.45%,是2018年5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7)唯品會股票面臨的風險擴展閱讀

唯品會盈利增速明顯落後於頭部的電商平台:

唯品會近年營收增速已有較為明顯的放緩,公司凈收入同比增速已降低至個位數,今年二季度因國內復工情況進展良好,唯品會的凈收入同比增長6%,環比增長28%。

但這一增速仍明顯落後於頭部的電商平台。以京東為例,二季度增速高達33.8%,創下公司近10個季度以來新高;拼多多的凈收入增速則一直保持三位數增長。

收入增速放緩主要與唯品會的新增用戶停滯,以及客單價難有提升直接相關。盡管得到微信和京東的流量入口,但唯品會的新增用戶數量有限,而且與競爭對手距離被逐步拋開——從活躍用戶規模看,唯品會今年的月活躍用戶徘徊在3000萬左右,去年年活躍用戶規模也只有6900萬,與阿里、拼多多和京東4億至7億的體量無法相提並論。

⑻ 一夜蒸發200億,騰訊、京東重倉的唯品會回港重尋「溫柔鄉」

作者 | 孫穎妮

編輯 | 李紅梅

來源 | 風雲資本界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三十而已》《二十不惑》,這個夏天的熱門綜藝和電視劇似乎被「姐姐妹妹」們承包了。而承包「姐姐妹妹」們衣櫥的,則是唯品會。


《浪姐》里姐姐們拆唯品會的快遞,《三十而已》中主角的衣服是唯品會同款,《二十不惑》里剛畢業的大學生唯品會包裹收個不停。


唯品會對廣告植入的熱衷可謂由來已久,幾年前,《歡樂頌》《都挺好》等幾部大火的電視劇中,也頻繁植入唯品會的廣告。


對此,有網友戲稱:「流水的明星,鐵打的唯品會「,「唯品會也許會遲到,但從不缺席」。


近日,這家被稱為中國最熱衷於做廣告植入的電商平台似乎正在考慮回港二次上市。

有消息稱,依靠「特賣」起家的唯品會目前正與財務顧問就可能在香港上市的計劃進行初步磋商,尚未做出最終決定,初步預計最快於今年內上市。對此消息,唯品會回復媒體稱,暫時沒有相關信息分享。


其實,除了長期熱衷於做植入廣告,唯品會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電商里為數不多的長期盈利選手。截至今年二季度,唯品會已經實現了連續31個季度盈利。

這一業績在一眾巨虧的電商里其實格外顯眼。眾所周知,互聯網電商平台是一個很燒錢的項目,想要盈利可謂是難上加難。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京東,京東曾連續虧損了12年,直到2017年才開始實現盈利,而唯品會在成立四年後的2012年就開始盈利,並一直持續到現在。


股價歷經大喜大悲,騰訊前來「輸血"


盡管唯品會已經連續31個季度盈利,然而其股價卻在八年裡跌宕起伏,一度經歷了大喜大悲。

2012年3月,2008年成立的唯品會,創辦不到四年就叩開了紐交所的大門。上市時發行價僅6.5美元/股,可是卻沒有逃脫破發的命運,當月月末,股價即跌至4.39美元/股,市值僅2.4億美元。


不過,幾個月後,唯品會的股價就開始一路上漲,並在三年後迎來了巔峰時刻。


2015年4月,唯品會股價創下了30.72美元/股的 歷史 最高點,市值也一度達到約180億美元。與上市初期的股價相比,累計漲幅達600%,一度被業界稱為「電商第一妖股」。


然而,轉折也發生在2015年。

唯品會201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唯品會的營收增速開始放緩,首次下滑到100%以下,同時活躍用戶數增速也開始下降。二三季度營收更是加速下滑。同年11月13日,唯品會發布業績預警,營收比預計年增長下降了10%,當天股價應聲下跌,跌幅高達27%。

從那之後的三年裡,唯品會股價便開始踏入跌跌不休的歸途。

2017年年底,騰訊和京東宣布入股唯品會,騰訊投資6.1億美元,持有唯品會 7%的股票,成為了其第二大股東。京東以2.59億美元認購股票,算上此前已經持有的 2.5%,最後擁有唯品會5.5% 的股票。


然而,兩大巨頭的加持並沒有緩解唯品會股價的下跌。

2018年,是唯品會股價的崩盤年,當年年底,在創立10年的關口,唯品會股價徹底跌入谷底,出現史上最低股價4.3美元/股,市值暴跌90%,蒸發了100億美元,總市值不足30億美元,距離2015年初的高光時刻,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彼時,橫空出世的拼多多已經發展壯大,淘寶、京東、拼多多三巨頭格局逐漸形成,唯品會被無情的甩出了電商第一梯隊。

不過、騰訊、京東對唯品會的流量扶持在此後顯現了巨大作用。


2018年3月,唯品會旗艦店在京東上線,同年4月,唯品會加入微信「九宮格」,這一操作給唯品會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2019年唯品會第一季度年報顯示,一季度公司的活躍用戶、總訂單都有了大幅增長。數據還顯示,第一季度內微信小程序和京東向唯品會貢獻了約25%的新客。


也是從2019年開始,唯品會的股價開始逐漸回升。2019年一年,唯品會股價漲幅達160%,並「打敗」了電商黑馬拼多多以及兩大巨頭阿里、京東,領跑中概股漲幅榜。


截至8月19日美股收盤,唯品會今年以來股價累計漲幅達68.74%,市值達到160億美元。


然而19日晚上開始,暴跌又出現了。


8月19日晚上,唯品會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二季度公司各項數據持續穩健增長,其中凈營收達241億元,同比增長6.0%,GMV突破384億元,活躍用戶同比增長17%。


同時,財報中還宣布了公司CFO楊東皓將於今年11月離職的消息。


財報發布後,唯品會股價開啟下跌模式,截至8月20日美股收盤,股價暴跌了19.45%,報收19.26美元/股,市值報收129.51億美元,縮水30億美元,也就是一夜市值沒了200多億人民幣。市場上有聲音認為,唯品會股價暴跌與其CFO楊東皓辭職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楊東皓在2011年加入唯品會並擔任CFO一職,任職時間已經有9年,經歷了唯品會上市、與京東騰訊聯盟、收購杉杉集團等重要時刻。任職期間,楊東皓多次向外界傳遞唯品會的業務方向及業務重心相關信息。本文下面要講的唯品會2017年提出打造以「電商、金融、物流」為支撐的「三駕馬車」戰略就是由楊東皓公布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8月14日,高瓴資本發布了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的美股持倉情況。報告顯示,高瓴資本減持了持有的唯品會股份股票,合計156.77萬股。


多元化轉型失敗,回歸特賣戰略


如今, 唯品會專注於特賣業務,但幾年前它也曾有過野心、走過彎路。

此前,在品牌特賣業務逐漸進入瓶頸期後,唯品會一直試圖使其戰略多樣化,加速擴張步伐。


公司的大舉擴張開始於2017年。當年,唯品會提出了電商、金融、物流 「三駕馬車」戰略。

2017年5月,唯品會宣布重組物流業務,開始重金打造自營物流體系品駿快遞,對標京東物流的意味明顯。截至2018底,品駿快遞在全國設有31個省公司,直營站點超4500個,快遞員超3萬人。

然而,自辦物流卻使唯品會背負起了沉重的物流成本,導致履約成本費用(用戶下單到完成訂單的全過程耗費成本)在總運營支出中所佔的比例居高不下,高達50%左右。

沉重的成本嚴重拖累了唯品會的經營業績,最終公司不得不開始剝離物流業務。去年11月,唯品會宣布與順豐達成合作,並委託順豐提供配送服務,終止了自身旗下品駿快遞的所有快遞業務,這也意味著唯品會自建物流體系戰略徹底破產。


也是在2017年,唯品會緊跟阿里、京東步伐,宣布將拆分互聯網金融業務,以打造新的增長引擎,唯品會還獲得了小貸、保理、保險代銷、第三方支付等牌照。


可是,還沒等到正式拆分,唯品會的金融業務就出現了各種問題。


從2019年開始,投訴平台上關於唯品會金融業務的拳頭產品唯品花的投訴越來越多,還頻頻爆出了公司金融部門裁員的消息。在2019年「雙十一」前夕,唯品金融的拳頭產品唯品花甚至還出現了暫停使用的情況。

物流關停、金融業務受挫,唯品會的三駕馬車中的兩駕都出了問題。在倉促多元化轉型失敗後,唯品會不得不對外宣布:「回歸特賣戰略,做自己擅長的事」。


回頭路並不好走


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點,唯品會拉開了「重回特賣」反擊戰。


圍繞這一戰略,唯品會先後推出 「唯品快搶 」、「最後瘋搶 」等折扣特賣頻道,並將包郵門檻從288元降到了88元。2019年,唯品會斥巨資29億元收購了杉杉商業集團,開拓線下奧特萊斯業務,全力開啟線上線下特賣營運模式。


回歸特賣的唯品會激情滿滿,可是這一回頭路並不好走,目前的唯品會已經面臨著緊張的市場競爭格局。


其實,特賣模式非常容易被對手借鑒,目前,淘寶、阿里、拼多多均已布局特賣業務,各種品類的品牌商品限時折扣等各式打折方式層出不窮。

例如,淘寶有限時折扣、天天特賣等頻道,拼多多也設置了「限時秒殺」、「百億補貼」等欄目,甚至推出與唯品會直接對標的「斷碼清倉」,京東也有「特價秒殺」、「品牌閃購」等多個欄目上線。

與此同時,如今越來越火的直播帶貨,其背後的邏輯其實也是品牌特賣。


這些都會一定程度上搶奪唯品會的用戶和份額,對唯品會來說是較大的挑戰。


而另一方面,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唯品會也會面臨較大的用戶和收入增長壓力。

事實上,唯品會一直存在自身活躍用戶增長動力不足、用戶增長過度依賴騰訊微信和京東流量扶持的質疑。

雖然京東和騰訊的流量扶持為唯品會帶來了較多用戶增長,但外援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若想要持續獲得更多的用戶,唯品會自身的造血功能必須要跟得上。

現在,放棄擴張路線的唯品會只剩電商業務一枝獨秀,公司最強勁的增長動力也只剩特賣。

在資本市場,最怕的就是沒有未來的想像力。面對越發競爭的市場格局,唯品會將如何繼續突圍,走出自己更為鮮明的差異化路線?若二次回港上市,唯品會將帶著「特賣」業務怎樣講好一個盈利的故事?我們拭目以待。

⑼ 股票投資的風險有哪些方面

你好,股票的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大部分,包括:政策風險、宏觀經濟周期、國際性危機、匯率利率的重大變動、政治及戰爭等不確定因素、企業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投資者操作失誤的風險、管理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等。
股票投資的具體風險

1.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市場利率水平的變動引起股票投資的實際收益率偏離預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前面已經說過,股票價格與利率水平成反比。股票價格的升降又是決定資本利得或權失從而決定股m投資收益率的關鍵因家。與此同時,當利率水平上升時,公司的經營成本增加,盈利減少,股息和紅利都要受到影響.從而影響股票的投資收益率。
2.購買力風險
股票投資的名義收益中包含著真實收益和通貨膨脹補償。當發生非預期的通貨膨脹時,股票投資的實際收益就會偏離預期收益.即實際購買力會偏離預期購買力,這就是購買力風險。
通貨膨脹使企業高估其利潤,較多地使用短期負債,借貸成本增加和流動性降低,所有這些都會姍加企業的風險,使得用於發放股利的資金減少,從而影響投資者的收益水平。即使企業的名義利潤增加.普通股的名義股利隨之上升,但由於股利的增長速度往往趕不上物價的上漲速度,因而實際投資收益下降。優先股的股息是固定的,通貨膨脹的上升則意味著其購買力的下降。並且,在通貨膨脹時期,資本收益率通常較高,因此,股票的價格將會下跌,導致股票投資的實際收益偏離預期收益。
3.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由於證券市場行情變動而引起的風險。這種行情變動可通過股票價格指數或股價平均數來分析。因政治經濟的宏觀因素,股份公司的微觀因求.以及技術和人為因素等個別或綜合作用於股票市場,致使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大幅波動,從而給投資者帶來經濟損失的風險。
股票市場行情變化會給投資者帶來經濟利益或扭失.當出現看漲市場時.股一票價格通常會上漲,投資者獲利的機會較大,當出現看跌市場時,股票價格通常一會下跌.投資者就可能遭受經濟損失。對於投資者來說,只要他持有股票或繼續進行股票的交易活動,那麼,他就面臨股票市場隨時可能出現的風險。股票市場最大風險是股市風潮風險。從西方國家的股市來看,股市風潮經常發生,還會發生股市危機。當股市危機發生時,股票價格一落千丈,給投資者造成慘重的經濟損失。例如.1987年10月19
H,美岡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一天之內暴跌508.32點,跌幅高達22.6%,使投資者很失了5000多億美元。
4.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指由於公司在經營管理方面的原因而使投資者實際收益偏離預期收益的可能性。
公司經背狀況是企業股票行市的晴雨表。當公司經營狀況良好時,股價就可能上漲。當公司的經曹狀況欠佳,出現盈利下降時,會減少股東的股利收人,該股票的市場價格也會出現下跌的趨勢,影響股票投資者的收益。由此可見.公司的經首狀況對投資者來說可能帶來程度大小不同的風險。普通股的主要風險是經營風險,公司盈利的變化既會影響普通股的股息收人,又會影響股票價格。
任何一個理智的投資者總是試圖盡可能地消除他所面臨的風險.並取得較一高的收益。為了減少股票投資的風險,必須進行分散投資,即把資產系統地分散投資在風險程度不同的兒種股票上,建立合理的資產組合.這樣.各項資產的總收益可以不變,但所承擔的總風險要比個別資產風險的合計數要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⑽ 股票投資的風險有哪些呢

以下是投看看整理的關於股票投資的常見風險:
一、系統性風險,系統風險又稱市場風險,也稱不可分散風險。
1、政策風險
經濟政策和管理措施可能會造成股票收益的損失,這在新興股市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如財稅策的變化,可以影響到公司的利潤,股市的交易策變化,也可以直接影響到股票的價格。此外還有一些看似無關的策,如房改策,也可能會影響到股票市場的資金供求關系。
2、利率風險
在股票市場上,股票的交易價格是按市場價格進行,而不是按其票面價值進行交易的。市場價格的變化也隨時受市場利率水平的影響。當利率向上調整時,股票的相對投資價值將會下降,從而導致整個股價下滑。
3、購買力風險
由物價的變化導致資金實際購買力的不確定性,稱為購買力風險,或通貨膨脹風險。一般理論認為,輕微通貨膨脹會刺激投資需求的增長,從而帶動股市的活躍;當通貨膨脹超過一定比例時,由於未來的投資回報將大幅貶值,貨幣的購買力下降,也就是投資的實際收益下降,將給投資人帶來損失的可能。
4、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股票投資活動中最普通、最常見的風險,是由股票價格的漲落直接引起的。尤其在新興市場上,造成股市波動的因素更為復雜,價格波動大,市場風險也大。
二、非系統性風險,非系統性風險一般是指對某一個股或某一類股票發生影響的不確定因素。
1、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主要指上市公司經營不景氣,甚至失敗、倒閉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2、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指公司因籌措資金而產生的風險,即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的風險。
3、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也稱違約風險,指不能按時向股票持有人支付本息而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4、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主要指上市公司管理者的不道德行為給公司股東帶來損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