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邦快遞被京東收了嗎
收了。
前段時間,京東物流(02618.HK)順利完成了對德邦的收購。其實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京東收購德邦的消息,期間京東經過層層控股,歷時四個月,最終掌握了德邦66.5%的股份,終於將德邦物流收入囊中。
本次交易京東卓風合計受讓轉讓方持襪知有德邦控股9386萬股,整體交易將分三期進行,轉讓價款合計約,這起將近90億元的並購案,也創下了快遞行業至今為止最大並購金額。
德邦
提起德邦大家一定不陌生,成立於1996年,最初靠快運起家,2018年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當年股價一度達到30.91元/股。
德邦在汽運卡航和整拼車等零擔業務(60-3000KG的大件快遞)方面有著相當領先的優勢,更是曾經被媒體稱為中國的「謹迅零擔之王」。但是「零擔之王」的發展之路卻並非一帆風順,2013年開始,國內快遞產業飛速崛起,受此影響,依靠傳統零擔業務的德邦陷入增長緩慢的困局。
和眾多陷入困局的企業一樣,德邦也在尋求轉型之路,於是德邦將目光瞄準「3~60公斤免費上樓」的大票快遞服務,由快運轉向快遞,試圖在快告晌消遞重貨業務市場「先下手為強」。
⑵ 京東物流入主德邦股份,將拿下66.49%股份,此舉的背後有哪些原因
我個人認為京東物流此舉背後有兩個原因,一是為了擴大京東物流的網點,;二是希望德邦承擔京東大件的配送。接下來,我們就從這兩個方面來看一下這件事。
總的來說,京東物流入主德邦股份,我個人認為應該就是為了德邦物流廣大的網點,同時也是想借德邦的大件運輸系統來彌補自己京東物流在大件運輸方面的不足之處。
⑶ 快遞業大戰!韻達6億入股德邦,阿里集齊「四通一達」,順豐急了
快遞業務的蛋糕越來越小,面對「四通一達」的圍剿,留給順豐的時間不多了。
5月24日傍晚,韻達旗下子公司福杉資本攜6億入股德邦物流。6億,對於普通人是天文數字,但對於韻達來說,6億的「小水花」僅僅只是見面禮。
而此前,阿里剛剛坦唯以2%的持股份額入股韻達,正式集齊「四通一達」成就。
綜合2019年七家快遞主流上市企業財報,「四通一達」市場份額佔有率達72%,順豐僅有7.61%,而從營業能力看,順豐與中通的差距正在縮小。這標志著快遞市場在阿里資本入局後,由此前的一超多強(順豐獨大、四通一達默默陪跑),變為如今的阿里系、順豐和京東的三足鼎立。
與此同時,多次試水電商、新零售、外賣等領域的失敗,也讓順豐處於「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窘境。但順豐作為老牌物流讓物培公司在快遞業務的底蘊猶在,憑借航空運輸布局與用戶信賴度,在疫情期間翻盤成功,一戰賺了90億。
可當一切恢復如常後,順豐是否還能繼續保持這種優勢?阿里系物流為何不把順豐一同拉入伙?順豐面對圍剿還能順風突圍嗎?
韻達6億入股德邦,阿里系快遞再擴編
5月24日傍晚,韻達股份與德邦股份聯合宣布,韻達股份旗下全資子公司寧波福杉擬以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認購6.14億元入股德邦股份。此舉被外界解讀為,一直遺世獨立的德邦物流也將參與抱團,加入圍剿順豐、對抗京東的戰役中。
而在4月29日,韻達剛剛官宣阿里入股,後者持股2%。阿里在統一快遞業界「四通一達」,成為物流巨頭的同時,順帶還擴充了下版圖。
據悉,認購完成後,福杉投資將持有德邦股份的股權比例約為6.5%,位列德邦第二大股東。福杉投資螞旁將向德邦股份委派一名非獨立董事,依法行使表決權、提案權等相關股東權利,合理參與公司治理,協助進行決策。
值得注意的是,6.5%的持股比例對德邦不具有控制權,德邦與韻達股份及福杉投資在資產、人員、財務、機構、業務等方面相互獨立。
另一方面,作為投資方的韻達,在不久前正式成為第二家全年業務量破百億的快遞公司。韻達發布的2019年年度財報顯示,韻達快遞業務量已達100.3億票,增速連續4年超40%,以15.79%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二。
韻達的高速增長勾起了阿里的投資興趣,此前有業內人士透露,持股2%股份只是開始,阿里計劃增持收購韻達至少10%的股份。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本次兩家結盟意味著德邦將更加開放,開始走完全不同於德邦過去10年的經營路線,放棄了所謂的「獨立自主」,對於韻達而言,阿里巴巴入股後,「大門已經打開」,未來還會充滿更多可能。
「四通一達」佔有率達72%
近兩年,阿里系快遞正在上演合縱連橫。
"
2008年,阿里巴巴投資剛成立的百世物流1500萬元,隨後的7輪融資中,阿里巴巴參與4輪,擁有 46.2% 的投票權;
2015年5月,阿里巴巴聯手雲鋒基金投資圓通,目前持有圓通11.59%的股份;
2018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攜手菜鳥等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目前,阿里對中通快遞持股約8.7%,為其第二大股東;
2019年3月,阿里巴巴投資46.6億元,成為申通快遞第一大股東,擁有 45.59% 股份;
2020年4月29日,阿里入股韻達,持有2%的股份。
"
而「四通一達」在紛紛加盟阿里菜鳥之後,市場佔有率和業務量則是迅猛擴張。
國家郵政局的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順豐和「四通一達」占快遞市場份額已從2018年的72%,提升至80%。 其中加盟制五家快遞公司「四通一達」的佔比即達到72%。中通以19.1%依舊保持第一,韻達和圓通位列二、三。
據統計,菜鳥合作夥伴「四通一達」2019年業務量約462億件,較去年增加134億件,增幅41%,這一包裹增量相當於一年長出了近3個順豐的體量。此外,五大快遞企業的營收平均增速超過行業增速25個百分點。
此前,馬雲曾說旗下菜鳥是數據公司,絕不幹涉物流。如今看來,馬總的話說得有點早了。「四通一達」早已與遍地開花地菜鳥驛站深度綁定。 而逼迫阿里加快「物流」入局步伐的,則是同為電商巨頭的京東。
快遞「三足鼎立」
眾所周知,在物流體系的上,阿里與京東選擇了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方式。
京東自建物流,開辟了一條新道路,雖然在當時頗有一種被動之勢下的選擇,但時至今日,京東電商的優勢不是電子百貨,也不是自營,而是物流。劉強東也說出,「不久之後,阿里將會模仿京東。」
而依靠淘寶電商起家的阿里深知,電商與物流間唇齒相依的緊密關系。不得不快馬加鞭,通過菜鳥搭建大數據平台服務,捆綁「四通一達」物流,利用其服務於自身的電商、零售業務。對此,很多人感到奇怪,阿里攜手「四通一達」,為何唯獨缺了順豐?
阿里當然也想拉攏當時的快遞一哥順豐,實現了民營快遞業的一統江山,但因一個快遞櫃,斷送了兩家「合親」的可能。
沒錯,正是此前因收費問題飽受爭議、號稱解決中國「快遞最後一公里」的豐巢。
據悉,豐巢誕生於2015年6月,由順豐拉攏申通、中通、韻達等五家物流公司入伙,斥資5億共同成立。其中,順豐作為大股東占股35%、申通,中通,韻達各佔20%。
但隨著京東與阿里的物流戰升級,馬雲突然加碼菜鳥物流,在豐巢融資過程中,被菜鳥持有股份的各家快遞公司逐漸退出豐巢,轉頭加入菜鳥物流聯盟。
這對於當時正准備一展拳腳的豐巢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不滿的種子被種下。
矛盾在2017年6月以數據介面為借口爆發,最後阿里馬雲、順豐王衛兩位大佬出面了結了此事。但梁子已經結下,順豐再入阿里已是難事。
在生意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與朋友,只有絕對的利益,而當雙方利益沖突時,也就只能是敵人。快遞行業最終從一開始的「一超多強」(順豐獨大、四通一達默默陪跑),正式進入阿里系、順豐和京東,三足鼎立的時期。
順豐還能順風嗎?
順豐作為曾經的行業老大,依靠海陸空多線布局以及高端用戶定位,甩開其他快遞公司數個身位,但在電商資本布局物流圈後,順豐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順豐市值也從2017年的3000億,到現在僅剩2000億,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將近30%。
順豐急了,市場佔有率不斷流失、盈利率增長緩慢,迫使順豐不得不加速生長。但情急之下易出昏招,許多操作不亞於拔苗助長。
多年來順豐在新業務的創新上可以算得上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2012年,順豐推出線上購物平台順豐優選,2014年開出線下實體店「嘿店」,但後來在京東、淘寶兩大電商平台的擠佔下,2019年順豐優選關閉全國所有線下零售門店。
此外,順豐還在便利店、無人貨架、生鮮配送、智能物流、金融業務以及跨境電商等方面都有所涉獵,但無一例外,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從順豐E商圈、嘿客、順豐優選到後來的順豐海淘、豐趣海淘等,6年內燒掉了大量現金、換掉了7個CEO,但身為「掌門人」的王衛始終未能為順豐找到一條通往上游的路。
可物流公司的野心,從來不想也不能止於「送快遞」。前段時間,旗下的豐巢快遞櫃還因收費問題處於「全民聲討」中,不久後順豐又宣布即將上線外賣小程序「豐食」。不過,在美團、餓了么的緊盯下,順豐秒慫,發布公告稱「只是內部試運營,僅做企業團餐」、「現在還在孵化當中」。
好在順豐於快遞業務的底牌還未消失。今年1月份,快遞行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整體業務量和業務收入普遍下降的情況下,順豐快遞卻實現了單月業務同比增加40.45%,月營收超百億的戰績。在順豐2月營收報表中,其供應鏈業務更是實現爆發式增長,營收3.69億元,同比增長398.65%。
而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的業務量和收入則同比大幅下滑,呈現負增長。
在順豐背後,是其早已布局的航空運輸。截止今日,順豐的航空版圖越做越大,擁有57架飛機,並培養了自己的機長團隊,還在湖北建起了一個順豐專用機場。在大多數消費者眼裡,快遞寄順豐還是最快速、也是最有保障的。
但高端、高效同樣意味著高成本,2019年順豐的營收雖然突破1000億元,但其凈利率(5.17%)卻是6家快遞公司中倒數第二,僅次於百世匯通(-0.34%),其中僅研發成本就是「四通一達」的六倍。
從「問題不大」的單打獨斗,到如今一對五的圍剿戰,順豐這次還能順風突圍嗎?
圖源:圖蟲創意
轉載|商務合作|進入讀者群
加時代君微信:Time-weekly
⑷ 德邦證券被國資委並購了嗎
沒有。德邦證券第一大股東是上海興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是郭廣昌。
⑸ 德邦易主京東,順豐必有一戰
百億德邦易主,塵埃落定。
3月11日,德邦公告,京東物流將收購其66.49%股份,交易完成後,德邦掌舵人崔維星將不再為實際控制人。
對於這起收購,市場期待已久。
德邦2月28日停牌前,連續暴漲三日,總市值達130億元,約為京東物流的1/9。
輝煌時期,德邦被譽為「零擔之王」,占據快運市場絕對領頭位置。
沉浮物流江湖26年,最終委身為年輕對手的一顆「棋子」, 德邦的命運令人唏噓。
冒險轉型,一哥隕落
德邦敗退,從轉型快遞那一年開始,就埋下伏筆。
中國物流業的老闆多為草根出身,崔維星是業內少有的高材生老闆。
他畢業於廈門大學,第一份工作是廣東國旅的會計。令人羨慕的國企鐵飯碗,崔維星幹了兩年就離職了,機緣巧合進入貨運,1996年創立德邦物流。
那會,京東物流CEO余睿只有11歲,才是個小學生。
德邦從做空運起步,2001年進入公路汽運,專門做零擔快運,即零散的貨物運輸,多針對10公斤至3噸指春仔的貨物,需多票拼滿整車發貨,客戶以線下中小製造企業為主。
當時,零擔快運面對的是一個新興市場,崔維星的打法是,「空運速度,汽運價格」,以低價策略跑馬圈地,不到10年,他坐上國內「零擔第一」王座。
2018年上市時,德邦收入為230億元,凈利潤7億。
高光時刻沒持續太久,2019年即業績進拐點,全年凈利下滑到3.24億元,減少過半,扣非凈利只有0.37億元,臨近虧損。
2020年重回增長,不料又再度惡化。
據業績預告,2021年,撇開非經常性損益,德邦的日常業務虧損約1.6億-2.73億元,10年來首次扣非凈利為負。
利潤急跌,主要是受快遞業務拖累。
崔維星入局電商快遞早。
九年前,家電、傢具、衛浴等大件商品網購需求增加,這些貨品價值高、體積大、費時費力,一直被快遞公司和快遞員嫌棄, 「大件歧視」,供需不平衡。
崔視這塊難啃骨頭是機會,很快推出3-60kg的貨物運輸服務。業內漸漸流行一句話:小件走順豐,大件走德邦。
2018年,德邦物流更名德邦快遞,重心全面轉向快遞。
2019年,快遞業務收入為146億元,佔比上升到56.6%,首次超過快運業務,成為第一大財源。
快遞單量越來越多,卻沒掙到多少錢,德邦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原因在於,行業高度內卷、虧錢血拚,為了與「通達系」搶占市場,德邦加大了運輸、分揀、派送等基建設施和人力的投入,通過低價搶量,侵蝕了利潤。
難戰群敵、陣地失守
「快遞有規模效應,有競爭壁壘,是一個大輸大贏的行業。轉型挺艱難,做得好,我們可能是一線,做不好也有可能唯汪是五線。」崔維星坦言,不做一線就沒有活路。
犧牲了利潤,德邦拿到的快遞份額,始終未邁進第一梯隊的門。
2021上半年,中國快遞業務總量為493.9億件,德邦快遞業務為3.1億件,占據市場份額為0.62%,比「通達系」墊底的申通(市佔率9.8%),都差得很遠。
更麻煩的是,快遞業務陣痛之時,起家的快運業務後院起火,安能、順豐、百世猛烈進攻,把德邦從第一的高位打下來。
過去四年,德邦快運業務持續下滑,2020年跌至100億元,比2017年少森改了30億元。
按貨運量計算,2020年安能、順豐貨量分別以1025萬噸、1015萬噸,居第一和第二,德邦快遞掉到第六,不及順豐快運一半。
快遞難攻,快運失守,兩條腿走路的德邦,步子越來越慢。
2016年之後,收入增速從31.57%一路下滑,到2020年降至6.1%。股價也一路走跌,市值較巔峰縮水七成。
德邦嘗試藉助外力自救。
2021年,德邦與韻達結盟,韻達以6.14億元認購德邦,成為第二大股東,計劃在電商快遞、大件快遞和快運層面的合作。短期內,還沒見到成效。
不過,26年經營,德邦實力仍不可小覷。
截至2021年6月末,德邦物流擁有末端網點30486個,快遞員6.37萬人,分撥中心143個、干線線路2057條,自有車輛11524輛,倉庫140個。成熟的物流網路和運力資源,能為自己爭取一個好價格。
對崔維星來說,賣身京東,不失為一個選項。
楊達卿分析,對德邦物流來說,融入京東生態圈獲得商流和綜合資源賦能,有利於穩固在零擔快運、大件快遞的地位。
格局重塑,四分天下
低價血拚、格局出清、並購整合,快遞業進入「剩者為王」時代。
2021年,百世快遞賣身極兔,成為第一個下牌桌的玩家。德邦再投靠京東,快遞江湖演變為「四分天下」:三通一達(阿里系)、順豐、京東、極兔。
於京東物流來說,將德邦收入囊中,多了一個與對手們競爭的籌碼。
京東物流定位於 「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包括快遞、整車及零擔運輸、最後一公里配送、倉儲及其他增值服務。
很長時間,京東物流大部收入源於自家電商平台,高度依賴母體,也缺乏江湖歷練。
這幾年,它主動進攻,走出來搶食,也忙著擴展物流網路。
2020年初,其先成立京喜快遞(原眾郵快遞),運營小件快遞,以「低價+加盟」,進軍下沉市場,與通達系搶奪第三方商家的電商件。
京東物流也多次對外投資。
2020年8月,以30億元收購零擔快運企業跨越速運;2021年2月,又拿出5.46億美元,認購達達普通股,股權佔比達到52%。
年輕少帥余睿掌舵下,2021年京東物流總收入達1047億元,同比增長42.7%,外部客戶占總收入比例達56.5%。
這次拿下德邦,雙方約定,將在快遞快運、跨境、倉儲與供應鏈等領域合作,保持品牌和團隊獨立運營,戰略和業務方向整體保持不變。
楊達卿認為,控股德邦後,京東物流實現三大業務突破:
1)零擔快運方面,營收規模一舉躍居行業第二,僅次於順豐快運。
2)大件快遞方面,補足原有短板,增強全鏈條的控制力。家電、傢具是京東商城的重點品類,此前,配送大量交由第三方合作物流公司,服務的控制力有限。
3)供應鏈服務,可完善倉運配一體化的物流網路。
很多人認為,在快運、快遞業務,德邦與順豐存在不同程度的競爭,京東「吞下」德邦後,與順豐必有一戰。
「從重資產的直營化模式、物流全生態服務能力,到物流品牌競爭力,京東物流與順豐集團有較多相似處。」楊達卿表示。
受影響的不只有順豐。
寡頭競爭下,為了繼續留在牌桌,各方在蓄力備戰,這起收購,可能開啟綜合物流與供應鏈服務市場的變局。
當斗爭的號角吹響,誰都無法獨善其身。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⑹ 德邦基金 與 德邦快遞 是同一個老闆嗎有啥關系么
德邦基金的大股東是德邦證券。
德邦快遞的大股東不是券商。
這不是一個老闆,沒有任何瓜葛,也就是名字相同而已
⑺ 德邦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主要股東都有誰
2003年5月,豫園商城與復興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沈陽恆信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等其他6家公司共同組建了德邦證券有限公司。豫園商城出資30240萬元,占公司股權比例30%,為第一大股東。2006年1月,通過前悄受讓2.7293%的股權,豫園商城持有德邦證券的股權比例提高至32.7293%。德邦證券資質較好,截至2006年6月底,德邦證券總資產為20.22億元,凈資產為10.78億元,凈資本為9.53億元,相比慧桐渣與期初均有一定增長。該證券公司自成立以來連續盈利,資產質量較好,自2006年4月起就積極參與創新類券商的評審。今年,股市明顯好轉,作為德邦證券明顯受益,僅上半年,德邦證券給公輪信司貢獻投資收益1227.5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53%。另外,除了德邦證券外,公司還持有海通證券729.17萬股法人股;申銀萬國499.89萬法人股。隨著證券行業目前的發展,公司的投資收益將進一步體現。
⑻ 德邦股份什麼時候復牌
3月11日晚,停牌10個交易日的德邦股份(,,)(603056)宣布,京東集團控制的宿遷京東卓風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京東卓風)擬合計受讓公司控股股東德邦控股99.987%股份等,從而間接公司66.4965%股份。公司股票2022年3月14日(下周一)上午開市起復牌。」
拓展資料:
1.德邦快遞創建於1996年,總部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德邦快遞致力成為以客戶為中心,以大件快遞為核心業務,業務涉及快運、整車、倉儲與供應鏈等多元業務的綜合性快遞、物流供應商,為跨行業的客戶提供綜合性的快遞、物流選擇,公司先後獲得「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十佳電子商務服務商」 、「中國物流傑出企業」 等榮譽。2018年1月16日,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登陸A股市場上市,股票代碼為「603056」 [4] ;同年7月,德邦快遞上榜財富中文網發布的2018年《財富》中國500強企業 [5] 。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221位。
2019年6月11日,德邦快遞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 2020年7月,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56位。2021年7月,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74位。公司名稱德邦快遞外文名deppon所屬行業物流行業成立時間1996年9月總部地點上海青浦區徐涇鎮經營范圍快遞、快運、整車、倉儲與供應鏈業務 公司類型民營公司口號專注你的託付 年營業額2750344 萬元(2020年) 員工數94441人(2019年) 董事長崔維星企業使命物暢其流 人盡其才公司成立於廣州。
2.德邦快遞以大件快遞為核心業務,主要業務涉及快運、整車、倉儲與供應鏈 ,是中國企業500強之一。多年來,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進取者為本,以團隊創高效,堅持自我反思」的核心價值觀,致力於為用戶提供高效、快捷的貨運解決方案。
⑼ 德邦股票代碼
德邦股票代碼為603056,德邦快遞的核心業務是大型快遞,業務范圍廣,是綜合快遞服務、倉儲、車輛、快遞等,公司榮譽為:十大電子商胡春務服務提供商、中國優秀物流企業慶皮等,2018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進入a股市場。
德邦物流簡介
德邦快遞作為中國500強企業之一,以大型快遞為主要業褲差耐務。其他業務包括倉儲、快遞、車輛等綜合快遞服務。通過最快的快遞計劃和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為客戶提供更高效的服務。德邦快遞一直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創新研究,為了給客戶帶來更有趣、方便、可靠的服務,公司擁有近1萬家網點,覆蓋全國34個省級行政服務網點,國家運營中心124萬多平方米,德邦快遞也開放了跨境市場,開放了多條線路。
⑽ 德邦快遞股票代碼
德邦股份(603056)股票。
拓展資料:
德邦快遞簡介:
1、創建於1996年,總部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德邦快遞致力成為以客戶為中心,以大件快遞為核心業務,業務涉及快運、整車、倉儲與供應鏈等多元業務的綜合性快遞、物流供應商,為跨行業的客戶提供綜合性的快遞、物流選擇,公司先後獲得"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十佳電子商務服務商" 、"中國物流傑出企業" 等榮譽。2018年1月16日,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登陸A股市場上市,股票代碼為"603056" ;同年7月,德邦快遞上榜財富中文網發布的2018年《財富》中國500強企業 。
2、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221位。2019年6月11日,德邦快遞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2020年7月,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56位。2021年7月,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74位。
3、德邦快遞以大件快遞為核心業務,主要業務涉及快運、整車、倉儲與供應鏈 ,是中國企業500強之一。多年來,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進取者為本,以團隊創高效,堅持自我反思"的核心價值觀,致力於為用戶提供高效、快捷的貨運解決方案。
4、德邦快遞始終緊隨客戶需求而持續創新,堅持自營門店與事業合夥人相結合的網路拓展模式,搭建優選線路,以優化運力成本,為客戶提供快速高效、便捷及時、安全可靠的服務。截至2018年3月,公司網點近10000家,服務網路覆蓋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 ,全國轉運中心總面積超過124萬平米。德邦快遞正從國際快遞、跨境電商、國際貨代三大方向切入跨境市場,已開通韓國、日本、泰國等多條國際線路,全球員工人數超過12萬名。2018年1月16日,德邦快遞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