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仁和股票吧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仁和股票吧

發布時間: 2023-04-18 03:41:20

① 什麼樣的股票有暴利

ST小鴨----中國重汽
ST吉紙----蘇寧環球
ST重機-----中國船舶
ST春都-----同力水泥
ST長控-----浪莎股份
ST煙發-----園城股份
ST冰熊-----重慶銀星
ST活力-----三安光電
ST數碼-----鹽湖集團
ST萬山-----德賽電池
ST吉發-----航空動力
ST中燕-----通策醫療
ST原宜-----合加資源
ST濟百-----天業股份
ST綿高-----西部資源
ST華靖-----國投電力
ST民豐-----上海輔仁
ST網點-----第一醫葯
ST渤化-----創業環保
ST北旅-----航天長峰
ST陳香-----新華錦
ST天華-----中茵股份
ST光電-----宜華地產
ST天水-----天保基建
ST新智-----華麗家族
ST寧窖-----大龍地產
ST海納-----眾合機電
ST金帝-----紅陽能源
ST蘭寶-----順發恆業
ST美雅-----廣弘控股
ST仕奇-----華業地產
ST黎明-----聯美控股
ST遼房天----萊茵置業
ST豪盛------多倫股份
ST白鴿------中原環保
ST黃河科------廣電網路
ST吉諾爾-----領先科技
ST金盤-------海馬股份
ST鋼管-------寶信軟體
ST永久-------中路股份
ST大盈-------丹化科技
ST農商社-----海通證券
ST民化-------英力特A
ST幸福------華遠地產
ST秦豐------延長化建
ST重儀-------華立葯業
ST華僑------正和股份
ST慶豐------萬好萬家
ST鑫泰------華升股份
ST聖地------西藏旅遊
ST縱橫------南通科技
ST九化------仁和葯業
ST粵海發-----同達創業
ST中迅------領先科技
ST嘉豐------金豐投資
ST港澳------賽迪傳媒
ST吉輕工-----光華控股
ST湘中意-----湖南投資
ST株慶雲-----金德發展
ST京天龍------兆維科技
ST樺林-------佳通輪胎
ST凱地-------英特集團
ST中遼-------萬方地產
ST國貨-------民生投資
ST遼物資-----銀基發展
ST天宇-------美錦能源
ST京西-------北京旅遊
ST長運------西南證券
ST恆泰-------開創國際
ST丹江-------卧龍地產
ST江紙-------中江地產
ST聯益-------宗申動力
ST農化------建峰化工
ST飛彩------中鼎股份
ST七砂------高鴻股份

看看這些股票的前世今生吧,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就是ST股!!!

② 先導智能股票2021估值高嗎先導智能今日股價代碼先導智能股吧千股千評

先導智能在鋰電池行業的地位眾人皆知,在該行業內名利前茅。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鋰電池行業的龍頭公司--先導智能,來看一下它是不是值得大家去長期投資的。


趁著還沒給大夥講解先導智能,我整理好的鋰電池行業名單龍頭股分享給大家,想了解的小夥伴不妨戳開鏈接吧:寶藏資料:鋰電池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目前已成長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裝備提供商,業務涵蓋鋰電池智能裝備、光伏智能裝備、3C智能裝備、智能物流系統、汽車智能產線、氫能智能裝備、激光精密加工、機器視覺等八大領域。


2015年先導智能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市值超800億元,成指陵為鋰電裝備市值第一股。


將先導智能的公司情況簡單的和大家說了之後,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先導智能公司有什麼優秀之處,我們投資是盈利還是虧本?


亮點一:研發能力強


已經掌握了非標自動化設備的技術特點,先導智能打造了很完善的研發體系,聚集了很多行業里優秀的研發團隊,由於模塊化的研究方法比較先進,目前已經採用了,在研發設計方面,具有更強的能力。


亮點二:成套設備開發能力突出


先導智能將成套設備開發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成功的把自動卷繞技術和高速分切技術等技術完美的融入到鋰電池設備製造領域里,研製出了鋰電池卷繞機等鋰多種電池核心設備,同時也給其他鋰電池設備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想要實現鋰電池全流程設備的生產。


因篇幅有限,有關先導智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比較多,我做了整理,就在這篇研報當中,趕緊點擊查看吧:【深度研報】先導智能股票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鋰電池產業快速增長,且集約化程度持續增長,生產運營在未來更趨智能高效。在益鋰電擴產浪潮背景下,打造非標自動化平台型企業被作為首要目的。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處於加速階段,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推出之後,未來新能源車行業將發展越來越快並且中長期的發展空間可觀,也有益於鋰電設備的發展。


未來5年全球鋰電設備市場空間復合增速預計將近30%,在國內補貼政策的邊際影響減弱、電動車更加依賴於市場自發需求;歐洲市場持續高增長,免徵20%增值稅及碳排放目標趨嚴,電動車銷量會越來越多,鋰電設備龍頭比較受益。


歐洲已成為全球電動車銷量增長最為迅速的細分市場,德國及周邊國家下游動力電池企業的唯族戚擴產需求顯著增加,海外市場龐大。


當前可持續發穗昌展的趨勢之一是鋰電設備行業的高成長性,並且,行業集中度不斷的提升,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先導智能作為國內鋰電池行業的龍頭,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將全國的市場布局拓展得更廣。


總的來說,發展前景一片大好的先導智能,值得長期持有。


文章與准確情況相比有些滯後,如果你對先導智能未來行情感興趣,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解析一波仁和葯業,它的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先導智能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1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③ 先導智能為什麼一直流出2021年先導智能上半年業績先導智能300450股票吧

先導智能在鋰電池行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該行業內競爭力比較強.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談談鋰電池行業的龍頭公司--先導智能,來了解一下大家長期投資是不是值得的。


在跟朋友們解析先導智能前,我將製作好的鋰電池行業龍頭股名單提供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鋰電池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目前已成長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裝備提供商,業務涵蓋鋰電池智能裝備、光伏智能裝備、3C智能裝備、智能物流系統、汽車智能產線、氫能智能裝備、激光精密加工、機器視覺等八大領域。


2015年先導智能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市值超800億元,成為鋰電裝備市值第一股。


簡單把先導智能的公司情況介紹給你們之後,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先導智能公司在哪些方面比較優秀,我們投資是盈利還是虧本?


亮點一:研發能力強


非標自動化設備的重要技術特點,已經重點掌握了,先導智能打造了又靈活又完備的研發體系,讓很多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加入其中,並且採用的是比較先進的模塊化研發方法,有了更強的研發設計能力。


亮點二:成套設備開發能力突出


成套設備開發的優勢被先導智能更好的發揮出來,像自動卷繞技術和高速分切技術等優秀的技術,都可以運用到鋰電池設備製造領域里,非常厲害的鋰電池卷繞機等多種以鋰電池為核心的設備,已經研發出來了,與此同時其他鋰電池設備也被推動發展,努力讓鋰電池全流程設備的生產目標實現。


由於篇幅有很多的限制,有關先導智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比較多,就在下面這篇研報裡面,戳開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先導智能股票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鋰電池產業快速增長,且集約化程度不斷升高,未來的生產運營將擁有高效率,智能化也進一步提高。在益鋰電擴產浪潮背景下,把打造非標自動化平台型企業作為首要目的。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快速成長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出現之後,未來新能源車行業將加速發展且中長期成長空間巨大,也有利於鋰電設備的未來發展。


未來5年全球鋰電設備市場空間復合增速預計將近30%,在國內補貼政策的邊際影響減弱、電動車更加依賴於市場自發需求;歐洲市場持續高增長,免徵20%增值稅及碳排放目標趨嚴,電動車銷量很有可能有所增長,鋰電設備龍頭受益比較多。


歐洲已成為全球電動車銷量增長最為迅速的細分市場,德國及周邊國家下游動力電池企業的擴產需求顯著增加,海外市場龐大。


鋰電設備行業的高成長性是當前持續發展的趨勢,並且伴隨著行業集中度的加速提升,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先導智能身為國內鋰電池行業的翹楚,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持續拓展全國布局。


總而言之,先導智能將持續發展下去,值得長期持有。


文章內容不具有實時性,如果想更准確地了解先導智能未來行情,直接戳一戳鏈接,有專業的投顧進行診股,詳細剖析一番是仁和葯業估值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先導智能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④ 茂業商業股吧

1、茂業商業吧是茂業商業(股票代碼:600828)的一個線上股票交流平台。該股吧主要是進行茂業商業股份行情的討論和交流,為初期入股者提供經驗和幫助。同時,也是操盤老手提供經驗的看法的平台。該股吧主要支持自由交流,但同時要求文明語言,股民的發言應當有理有據,不能蓄意虛構預測以及進行侮辱性詞彙進行謾罵,這些現象都會有一定的股吧管理人員進行管理。
2、茂業商業股吧主要分有熱帖、咨詢、公告、研報、問董秘等板塊。其中通過咨詢和公告我們可以了解茂業商業公司已經股票的重大變動情況和原因。通過研報我們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預測該股的發展趨勢情況,以便進行購買或者是賣出。而熱貼大多都是目前較為熱點的話題。
拓展資料
1、茂業商業全稱為茂業商業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碼為600828,於1994年2月2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注冊資本為17.32億。該公司前身為成都市人民商場,成立於1953年,是四川第一家公開發行上市的商業股份公司。
2、公司的主要營業范圍有:商業的零售、物業和酒店的開發經營。其中商業的零售包括了各種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大型商場。經營模式為聯營、自營、租賃等模式,主要以聯營為主。同時還實行了多品牌運營模式和「仁和春天」、「茂業天地」「人民廣場」等合作。該公司還有一定的項目投資和管理,對企業進行咨詢管理並進行房地產開發經營,還有經營貨物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同時,該公司擁有王府井、美凱龍、居然之家、愛施德等多個同類行業競爭對手,可見擁有一定的競爭壓力。
3、截止到目前,該公司的總股本有173198.25萬股,其中已上市流通的A股有173136.02股,受限股份有62.24萬股。在2020年底,公司營業總收入為36.99億,凈資產收益率為3.27%。

⑤ 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對股票後市的影響有多大

在股市最常見的事情就包括了公司重組,也有不少投資者喜歡買重組的股票,那麼今天我就讓大家對於重組的含義和對股價的影響有個基本的認識。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重組是什麼
重組其實就是企業制定和控制的,能夠把企業組織形式、經營范圍或經營方式的計劃實施行為很大的改變。企業重組是針對企業產權關系和其他債務、資產、管理結構所展開的企業的改組、整頓與整合的過程,以這樣的方式從整體上和戰略上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狀況,強化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推進企業創新。
二、重組的分類
企業重組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一般而言,企業重組有下列幾種:
1、合並:就是將兩個或更多企業組合起來建立一個新的公司。
2、兼並:指兩個或更多企業組合在一起,其中一個企業保持其原有名稱。
3、收購:指一個企業通過購買股票或資產的方式,獲得了另一企業。
4、接管:這個所說的就是公司原控股股東股權持有量被超過而失去原控股地位的情況。
5、破產:是指企業長期處於虧損狀態,沒有扭轉虧損在為盈利,最後到了需要償還到期債務時卻沒有錢去償還的一種企業失敗。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重組,都會對股價產生一定的反映,因而要及時的接收各種重組消息,推薦給你這個股市播報系統,及時獲取股市行情消息:【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三、重組是利好還是利空
公司重組大多情況下都是好事,重組一般是指一個公司發展得不好甚至賠本,更有實力的公司通過向該公司置入優質資產,而置換出不良資產,或通過注入資本來改進公司的資產結構,使公司能夠具有更強大的競爭力。如果公司能夠順利進行重組的話,那麼公司一般都會脫胎換骨,能夠將公司從虧損或經營不善中拯救出來,成為一家優質的公司。
比如說,重組的時候注入優質資產,股價一般就會上漲。如果投資者發現注入的資產比較差,會引起股價下跌。大家都知道,炒股票炒的是預期。如果重組以後,對公司的發展有良性的影響,股價也會上漲。
在中國股市,給重組題材股的炒作也就是炒預期,賭它能不能夠成功,一旦公司重組的消息傳出,一般情況下市場會爆炒。一旦把新的生命活力注入了原股票重組資產,炒作的新股票板塊題材又有新的說法了,重組後就會不斷出現漲停。反之,若是重組但沒有新的大量資金來注入,換一句話說,就是沒有將公司經營完善,說的簡單點,就是股票利空,股價就會有所下落。不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立馬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0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⑥ 先導智能怎麼樣先導智能東方財富股票股吧先導智能2021 分紅方案

先導智能在鋰電池行業的地位家喻戶曉,在該行業內算是非常優秀的了。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分析下鋰電池行業的龍頭公司--先導智能,來看看它是否值得長期投資。


在給大家詳細分析先導智能前,我先讓大家瞧瞧我整理好的鋰電池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下方鏈接就可以瀏覽:寶藏資料:鋰電池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目前已成長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裝備提供商,業務涵蓋鋰電池智能裝備、光伏智能裝備、3C智能裝備、智能物流系統、汽車智能產線、氫能智能裝備、激光精密加工、機器視覺等八大領域。


2015年先導智能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市值指陵超800億元,成為鋰電裝備市值第一股。


簡單介紹了先導智能的公司情況後,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先導智能公司有些什麼閃光點,我們投資會不會虧?


亮點一:研發能力強


並且擁有非標自動化設備的技術支撐,先導智能打造了靈活完備的研發體系,讓更多的優秀研發團隊聚集在一起研究,由於模塊化的研究方法比較先進,目前已經採用了,研發設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亮點二:成套設備開發能力突出


先導智能最大化的使用到了成套設備開發的優點,像自動卷繞技術和高速分切技術等優秀的技術,都可以運用到鋰電池設備製造領域里,對於鋰電池卷繞機等多種以鋰電池為核心的設備已經研製出來了,除此之外也推動了其他鋰電池設備的發展,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進一步實現鋰電池全流程設備的生產。


因篇幅存在限制,關於先導智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知識還有很多,我做了整理,就在這篇研報當中,趕緊點擊查看吧:【深度研報】先導智能股票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鋰電池產業快速增長,且集約化程度不斷升高,未來的生產運營將擁有高效率,智能化也進一步提高。在益鋰電擴產浪潮背景下,打造非標自動化平台型企業被作為首要目的。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速度顯然加快,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未來新能源車行業將迅速成長而且中長期的發展空間值得期待,鋰電設備也能得到一定好處。


未來5年全球鋰電設備市場空間復合增速估值在30%,伴隨國內補貼政策的邊際影穗昌響減弱、電動車更加依賴於市場自發需求;歐洲市場持續高增長,免徵20%增值稅及碳排放目標趨嚴,電動車銷量極有希望會得到上升,鋰電設備龍頭獲得很多好處。


歐洲已成為全球電動車銷量增長最為迅速的細分市場,德國及周邊國家下游動力電池企業的擴產需求日漸增加,海外發展前景廣闊。


鋰電設備行業會一直高成長性發展,並且,行業集中度得到了提升,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先導智能身為國內鋰電池行業的翹楚,存在蠻大的發展潛力,進一步挖掘國內消費市場。


總體而言,先導智能的發展前唯族戚景一片大好,我們可以長期擁有。


文章內容相對於最新情況會有一點滯後,如果你不想錯過先導智能未來行情,動動小手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能幫助大家診股,具體看看到仁和葯業估值底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先導智能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⑦ 大家幫幫忙吧,交作業的,分析分析000650仁和葯業的股票,從K線,均線,趨勢線,指標,再綜合分析一下。

k線沒什麼分析的
均線:自6.58見底以來反復交叉纏繞,觸碰半年線就會回調!成交量配合良好
形態:上看目前屬於箱體整理!建議封箱體下沿適當做多,觸碰半年線出局!過半年線回踩確認是可以重倉介入!
obv:一直向上趨勢良好!同時屬於及其熱點板塊!從周線、月線看已經有見底信號!
籌碼分析:低位籌碼不斷堆積,但是籌碼集中度較低!短期圍繞60線震盪可能性大
然而大盤自4月份以及6月份已近基本確定屬於下降通道中!
綜合上述分析給予謹慎推薦評級

⑧ 南京仁和的產品好不好

南京仁和的產品口碑很好,成分很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仁和葯業作為一個葯企品牌,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了吧,敏感皮膚的朋友們可以放心使用。
仁和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系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公司股票代碼為:000650,公司的前身系九江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是1996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1996年11月18日,經中國證監會證監發字(1996)318號文批准,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的公司。2006年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注入醫葯資產,公司成為擁有江西仁和葯業有限公司、江西銅鼓仁和制葯有限公司、江西吉安三力制葯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的現代醫葯生產經營企業。

⑨ 仁和葯業罰單不斷 子孫公司不省心 楊文龍如何消逝大健康困惑

導 語

多年前,付笛聲夫婦的《知心愛人》成為大江神曲!一句「洗洗更 健康 」,也捧火了仁和葯業。

只是,老炮知名企業也有尷尬之時,尤其是在轉型升級的大時代。

業績不穩、罰單不斷、多元業務受阻不利,仁和葯業這是怎麼了?

作者:南傘

來源:首條 財經 ——首條研究院

亦或兒孫滿堂,亦或坑爹一族。這樣的痛並快樂,不止在家庭層面。

一場孫公司的負面消息,再次把仁和葯業拉入大眾視野。

日前,江西省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行政處罰書,江西江制醫葯因銷售劣葯「克拉黴素分散片」被沒收違法所得約18.80萬元。

天眼查顯示,江制醫葯成立於2010年10月,注冊資本2000萬元,公司主營原料葯、硫酸小諾黴素、馬來酸原料等。為江西制葯有限公司85%的控股子公司,而前者又是仁和葯業持股54.91%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江制醫葯首次被罰。2016年以來,曾因生產銷售按劣葯論處的氨糖美辛腸溶片、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硫酸亞鐵片、核黃素磷酸鈉注射液,被處罰9次,罰沒款累計24.76萬元。

罰單頻頻 為何這多不省心

尷尬的是,子公司也不讓仁和葯業省心。

2019年7月5日,江西省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葯品生產監督檢查及處理情況通報》)顯示,99家問題企業中,仁和葯業赫然在列。

根據《通報》,仁和葯業旗下多家子公司被查出存在一般缺陷。

其中,江西葯都樟樹制葯有限公司的片劑、硬膠囊劑、顆粒劑、丸劑(蜜丸、水蜜丸、濃縮丸、水丸、微丸、合劑)等檢查情況為存在一般缺陷13項。

江西銅鼓仁和制葯有限責任公司硬膠囊劑(A線、B線)、顆粒劑(A線、B線)、糖漿劑、合劑(含口服液)(含中葯前處理及提取)的檢查情況是存在一般缺陷16項。

這家銅鼓仁和制葯有限公司,此前就已榜上有名。

2019年年2月2日,根據上海市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第1期葯品監督抽檢質量公告,仁和葯業旗下的江西銅鼓仁和制葯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健兒清解液在「鑒別」一項不符合規定。

中國醫葯信息查詢平台顯示,健兒清解液是一款中成葯。由金銀花、菊花、連翹、山楂、苦杏仁、陳皮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滯和胃的功效。用於咳嗽咽痛、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據了解,「鑒別」項指的是根據該葯品某些理化或生物學特性所進行的葯物鑒別試驗,目的在於鑒定和研究葯品的真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海市葯監局要求相關企業根據風險暫停銷售使用、召回相關產品,並進行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頒布的《上市公司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第七號——醫葯製造》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披露,並說明對公司影響:國家葯品監管部門對公司葯品抽檢、GMP飛行檢查不合格。」

顯然,作為上市公司,仁和葯業上述表現的合規性值得考量。

拉開時間緯度,仁和葯業曾在2012年-2013年被連續爆出產品質量問題,深陷信任危機,品牌遭遇重創。

2012年4月,陳道明代言的可立克(002782)深陷毒膠囊事件;2012年12月,周傑倫代言的閃亮滴眼液被曝出含防腐劑;2013年1月,宋丹丹代言的兒童感冒葯優卡丹又被指出對兒童肝腎有毒。

2013年1月,北京一名孟醫生發了一條微博,「優卡丹和好娃娃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已經被充分證明了對兒童的肝腎毒性,一歲內禁服,六歲內慎服。但是為什麼媒體還在播出他們的廣告,葯店也可以無阻礙購買。各位大V幫忙轉發吧,讓媒體撤除這種殘害兒童的廣告吧!」並@了宋丹丹、文章等名人。

這成為壓倒輿論的最後稻草,隨著孟醫生微博的發酵傳播,仁和葯業終於敗下陣來,其負責人表示這條微博帶給公司10億市值的損失。

以此來看,不論是食品還是葯品,安全永遠是一條鐵釘紅線。吃過暴虧的知名老企,顯然需有更多敬畏思考。

重銷售輕研發

在業內人士看來,產品屢次出現不合格與公司研發及產品質量監管投入少關系密切。

一直以來,營銷投入過大是醫葯業亂象的重要之源。

據2018年上半年已發布上醫葯生物類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20家公司中,有20家公司的銷售費用率佔比超50%,24家公司銷售費用率在40%~50%,31家公司銷售費用率在30%~40%,35家公司銷售費用率在20%~30。銷售費突出問題可見一斑。

而仁和葯業,算是其中的典型。

公開資料顯示,仁和葯業旗下擁有優卡丹、可立克以及閃亮滴眼液等品牌。早期,仁和葯業使用快消品的營銷策略拉動銷量。

數據顯示,仁和葯業2004年開始規模型投放廣告,先後簽下付笛生、任靜、林心如等明星代言,公司營收從2004年的5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超過20億元。

一定意義上說,仁和葯業是通過成功的廣告營銷發家的。2008年之後的三年,仁和廣告費用支出均保持1億元以上,由此迎來了仁和葯業的黃金三年。股價也從2008年10月的5.8一路飆升至2010年6月的27.9。陳道明,周傑倫,宋丹丹,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明星都為仁和葯業做加持。

目前,仁和葯業被認為是國內銷售能力最強的品牌OTC企業之一,較強的銷售能力仍為公司帶來不錯收益。

數據顯示,仁和葯業2016年營收為35.67億元,同比增長41.34%;2017年營收為38.44億元,同比增長7.76%;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33.36億元,同比增長22.88%。

不過,硬幣的另一面是,研發費用的明顯反比。

數據顯示,2015-2017年,仁和葯業銷售費用分別為3.73億元、4.87億元和6.19億元,各佔比當期營業收入的14.78%、13.65%和16.10%。而同期仁和葯業的研發費用費用分別為1243.82萬元、2764.76萬元和2764.92萬元,分別佔比當期營收0.49%、0.78%和0.71%。

這樣的研發投入,頗顯尷尬甚至是寒酸。

以中成葯企業的亞寶制葯為例,2015-2017年研發費用佔比為6%、8%和7%;片仔癀2015-2017年的研發費用占總營收的比例為2.68%、2.9%、1.88%。

北京中醫葯大學法律系醫葯衛生法學副教授鄧勇表示,重營銷輕研發容易導致企業對生產端的忽視,特別是對於產品質量監管與安全效用評價等方面的缺位。「企業在各環節對中葯材及產品的質量重視程度、能力把控、監管機制等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產品是否合格的重要影響因素。」

風光的另一面

這種影響,也體現在關鍵的業績層面。

2012年和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幅下滑,凈利分別下滑21%和24%,直到2014年才稍稍回暖。

不過,從仁和葯業發布的2019三季報看,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5.55億元,同比增長6.54%,實現凈利4.4億元,同比增長11.94%。

乍一看去,營利雙增,是份不錯的成績單。但禁不住細品。

比如三季度單季看,仁和葯業營收11.03億元,同比增長2.93%,凈利1.16億元,同比下滑21.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1.06億元,同比減少28.16%。

再來看應收賬款。

三季報顯示,仁和葯業的應收賬款為7.44億元,同比增長101.66%

對此,仁和葯業表示,系銷售模式轉向終點合作客戶,銷售增加信用額度且授信到年終所致。

另一方面,其他應收賬款也達到3206.05萬元,同比增長245.31%,仁和葯業表示這是主預撥市場促銷推廣經費所致。

業內人士指出,其他應收款是衡量企業財報質量的指標之一。因這個項目易出現掛賬費用,企業如通過變通延遲入賬,可減少利潤指標壓力,從而達到粉飾業績、成長性,誤導投資者的目的。

此外,仁和葯業的建工程達到2400.72萬元,同比增長343.55%。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10月30日收盤,仁和葯業報收6.56元/股,跌幅達3.67%。

截至11月11日收盤,仁和葯業的股價為每股6.25元,總市值僅77.4億元。放眼醫葯業,行業平均市值水平在145.1億元。

在230隻醫葯股票中,仁和葯業僅排99位,剛拔百強線。毛利率不方面,仁和葯業的毛利率不為41.78%,較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54.15%。

打折轉讓股權

面對此困境,仁和葯業也並非坐地被動。

幾個月前,仁和葯業發布公告稱,擬以6780萬元的價格向宏濟(珠海)企業連鎖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宏濟珠海」)轉讓控股子公司仁和葯房網(北京)醫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葯房網」)15%股權。

據悉,仁和葯業原持有仁和葯房網60%股權。此次轉讓後,仁和葯業的持股比例降至45%,仍系第一大股東,但後者將不再納入合並報表范圍內。

蹊蹺的是,從溢價收購到打折轉讓,前後不過三年半時間。

仁和葯業亦坦承,此番轉讓仁和葯房網15%股權主要因經營不達預期,未達到戰略協同之目的。

據了解,仁和葯房網前身,系成立於2001年8月的北京京衛元華醫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衛元華」)。2015年12月,仁和葯業宣布以2.77億元現金收購自然人徐吉平、李洪波所持有的京衛元華56%股權,同時以4944萬元現金對京衛元華進行增資。最終,仁和葯業以3.26億元取得京衛元華60%股權,並將其更名為「仁和葯房網」。

此後,在仁和葯業主導下,以仁和葯房網為投資主體,先後完成了對山西聖元堂、成都隆安堂大葯房等多家醫葯連鎖企業的並購。

數據顯示,2016―2017年度,仁和葯房網分別實現營收3.95億元、3.82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57.1萬元、430.38萬元。

好景不長,盡管去年仁和葯房網的銷售收入增長至5.79億元,利潤端卻出現了2351.17萬元的虧損額。

而2019年1―4月,其實現銷售收入1.56億元,虧損303.72萬元,情況依然沒有好轉。

事實上,2015年年底收購仁和葯房網時共確認了約2.94億元商譽。2018年,仁和葯業對仁和葯房計提1791.92萬元的商譽減值,賬面上仍留有約2.76億元商譽。

轉型受挫

不僅如此,與葯房網困局時間前後,仁和葯業彷彿迎來「水逆」期,幹啥都點兒背。

作為一家主營非處方葯(OTC)的葯企,仁和葯業旗下自產和OEM代理的品種眾多,擁有上千個產品批文。近些年,其通過重金砸廣告,打造了「可立克」「優卡丹」「婦炎潔」「閃亮滴眼液」等多個家喻戶曉的OTC品牌。

2014年,原國家食葯監總局發布了《互聯網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網上售葯政策的松動迅速將醫葯電商推上風口。

另一個背景是,像很多傳統OTC葯企一樣,當時仁和葯業也面臨自身成熟的OTC品牌增長放緩問題,急於尋求破局之路。

於是,「互聯網+醫葯」讓仁和葯業看到了轉型機遇。2014年10月,實控人-楊文龍創立了叮當快葯,試水醫葯O2O。

值得注意的是,叮當快葯系在仁和葯業體外創立和運作,並未注入上市公司。

按照楊文龍的算盤,是要構建一個包括M2F、B2C、B2B以及O2O等模式在內的「叮當大 健康 生態圈」,拓展互聯網醫療全產業鏈。與此相配套的是一個高達39億元的定增募資方案。

2015年下半年,仁和葯業先以7212萬元收購了叮當醫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叮當醫葯」)60%股權,後又收購了仁和葯房網。兩者在楊文龍的「叮當大 健康 生態圈」里分別定位於B2B和B2C模式。仁和葯房網更是擔起整個體系信息管理樞紐的角色。

不過,理想太豐滿,投資者對此並不買賬。

39億元定增案經過多次修改調減金額後,仍慘遭夭折。

事實上,叮當醫葯在2016年營收1.12億元,虧損達5086萬元;2017年上半年營收2121萬元,虧損290萬元。在此之前的2016年,仁和葯業同樣將收購僅一年的廣東叮當醫葯、浙江叮當醫葯等公司的股權全部出售,這些公司亦均處於虧損狀態。

2017年年底,仁和葯業又准備折價,宣布以6636萬元將其折價轉回給原股東,虧損近600萬元,理由是「與仁和葯房網產生業務重疊,形成資源閑置,無法達到最初收購該企業股權的預期目標」。

而作為B2C業務的主要平台,仁和葯房網亦未能逃過被剝離出表命運。仁和葯房網的15%股權轉讓完成後,仁和葯業的合並報表范圍內已幾乎沒有醫葯電商資產。

李炎坦言「網售處方葯現在爭議比較大,政策端一直沒有松動,整個行業未來面臨很大的變數。大多數醫葯電商企業處於『燒錢』狀態,難言盈利。」

至此,楊文龍的「叮當大 健康 生態圈」一番折騰後就此腰折,轉型困境突現。

涉足工業大麻

連連受挫後,仁和葯業開始蹭起了新熱度,和起亞葯企一般,開展了工業大麻的布局。

根據仁和葯業此前披露的計劃,公司2019年將重塑仁和品牌,加強產品資源、線上渠道等工作;同時開發非葯產品研發上市,提高大 健康 業務領域市場佔有率等工作。

2019年4月,仁和葯業發布公告,與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政府、齊齊哈爾豐泰富齊工業大麻發展有限公司簽署《仁和園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示範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內容包括支持仁和葯業工業大麻育種及良種商品化、規模種植、精深加工、產業應用研發等項目建設。

仁和葯業作為主要投資方,與其它合作方共同推進齊齊哈爾市仁和園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示範項目建設,同時在齊齊哈爾注冊工業大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10.8億元,還將於2019年5月啟動建設工業大麻種植示範基地,2019 年下半年啟動種業研發、工業大麻萃取項目等。

仁和葯業表示,公司本次擴展業務布局將有利於抓住產業發展機遇,進一步優化產品組合結構,有利於拓寬公司未來發展空間,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積極影響,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同時公司希望通過本次投資,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值得強調的是,近期,仁和葯業在互動平台透露了工業大麻事項的進展。9月2日,仁和葯業在深交所互動易上透露,公司工業大麻已陸續開展收割工作。

國際上將大麻植物中致幻成癮的毒性成分四氫大麻酚(THC)含量低於0.3%、不具備毒品利用價值的大麻品種類型稱為工業大麻,工業大麻在中國也稱為漢麻。

不難看出,仁和葯業正在將工業大麻作為轉型重要抓手。只是,這在一些投資者看來,並不利好。

事實上,已經有多個「涉麻」公司被問詢。

從順灝股份1月23日收到的深交所下發的問詢函開始,誠志股份、德展 健康 、龍津葯業、爾康制葯、紫鑫葯業、福安葯業、通化金馬、藍曉 科技 、諾普信、八菱 科技 等公司先後收到監管部門的問詢。

公安部禁毒局政策法規處處長李曉,在接受《中國禁毒報》采訪時曾說過:依據該國際公約和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我國除為獲取纖維質和種子的工業大麻外,其他用途的大麻植物均屬於管制范圍,必須得到主管部門的批准方可種植,且種植企業需按年度種植計劃進行種植,並定期報告種植情況。」

在 「上市公司工業大麻論壇」上,業內人士討論的結果是,工業大麻產業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對於國內工業大麻產業來說,政策是目前最大的風險。

與會代表介紹,在黑龍江,按其《禁毒條例》,工業大麻種植和CBD提取實施備案制,只要滿足備案條件即可生產,但一些基層政府對工業大麻產業非常謹慎,一些縣公安局收了備案材料後,口頭允許種植但不在備案證上蓋章。看到這種情況,一些正在建設CBD提取工廠的投資者叫停了設備采購,進入觀望狀態。從省級政府層面來看,沒有明確工業大麻產業的主管部門,也沒有明確的產業政策,不僅未對工業大麻產業的發展形成激勵氛圍,甚至因為政府部門間的不協調,CBD從黑龍江口岸出口都有難度。

即使我國最早允許工業大麻種植省份雲南,目前也沒有產業政策,沒有明確產業主管部門,只是公安部門按照禁毒規則來進行准入和規范性管理。同時,雲南一些基礎性標准也還沒構建好。如CBD產品沒有專業的檢測機構、明確的標准和檢測規范,延緩了新建CBD產能的投產。

以此來看,工業大麻目前面臨的產業政策仍不小。

楊文龍的困惑

這種進退兩難,似乎也困擾著當家人楊文龍的大 健康 之路。

表面上看,在轉向「工業大麻」後,公司收益或許有一定改善。

根據「仁和葯業」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已經實現營收24.52億元,同比增長8.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4億元,同比增長32.48%;基本每股收益為0.2614元,同比增長32.49%。

但實際上,對於對工業大麻醫用的未來,雲南省農科院的楊明教授則表示,做葯品和食品涉及評價問題——這個食品和葯是否是安全的?而我國目前在這些領域的科研部門的前期基礎研究有點跟不上,可以拿出的證據不多。

「是否能拿出有效證據,可能是能否進入食品葯品相關合法目錄的關鍵。」楊明說。

需要說明的是,經過前期大漲,工業大麻概念目前有所降溫,4月22日,工業大麻板塊整體下降2.67%,飄紅個股只有11隻,僅萊茵生物、諾普信兩只個股漲停, 前期打仗的福安葯業方盛制葯跌停,順灝股份、紫鑫葯業等大跌超過7%。

從這點來看,被仁和葯業當做新利潤增長點的工業大麻,未來仍迷茫。

此外,在多元化發展道路上,楊文龍也面臨著巨大競爭壓力。

2017年9月,仁和葯業投資億元的明月仁和礦泉水、營養水等項目,仁和葯業正式向礦泉水領域布局。2018年5月,仁和葯業擬投資1080萬元設立新公司,主要負責水資源研究開發與投資,相關 健康 產品、保健品開發等。2018年7月,仁和葯業又進入減肥葯市場,公司減肥葯產品奧利司他膠囊全國啟動會正式啟動。

專家表示,醫葯界不乏跨界快消的案例,但從目前來看包括中新葯業、以嶺葯業在內的眾多企業還沒出現成功案例。葯企原有的銷售渠道對快消業務實際幫助不大,渠道的重塑、品牌的推廣都成為仁和葯業進入快消領域面臨的問題。

以減肥葯領域為例,仁和葯業面臨來自碧生源、重慶華森制葯有限公司、中山萬漢制葯等企業的競爭。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以近期暴雷的金嗓子為例,輕易盲目的粗放跨界,往往會將企業拖入更大的困境。

⑩ 請大家幫忙,幫忙分析仁和葯業000650股票,根據K線,均線,趨勢線,指標,綜合分析一下,在線坐等。

下降通道已經形成,大盤弱勢,暫時不建議買入(等個股放量上攻或大盤開始走強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