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分析一下股票特銳德近來的情況,代號300001。字數百來字就行
特銳德 股票代碼300001,屬創業板、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製造業,股本3360萬股。自09年上市以來,凈利潤逐年下降,凈利潤增長率為負增長,凈資產收益率下降,資產負債率上升,凈利潤現金含量為負增長及各種財務指標均為下降趨勢中,從基本面方面分析特銳德不具有投資價值,不具備成長性,近期未發表改進計劃,沒有對未來的預期,所以規避。從技術層面分析,該股上市日起就在高位大量換手,主力資金已經紛紛逃出,近期一直在下降通道中運行,2012年1月到6月平台有效跌破,7月底到11月初平台再次跌破,總體趨勢向下,但有大資金操作跡象,成交量有所放大,有沒有見底還有待下步觀察,最多能算底部區域,何時啟動目前時機不成熟,不適合操作。
㈡ 創業板股票行情
創業板股票是指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股票。創業板股票以科技公司為主,也包括一些醫葯股和新能源概念股,創業板股票是指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股票。創業板股票以科技公司為主,也包括一些醫葯股和新能源概念股。創業板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市值較大的個股有寧德時代、邁瑞醫療、金龍魚、愛爾眼科等。與主板股票不同的是創業板股票每日漲跌幅限制是20%。拓展資料:1、具有兩年及以上股票交易經驗的自然人投資者可以直接申請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購買方法:投資者向所屬證券公司營業部提出開通申請後,閱讀並現場簽署對未具備兩年交易經驗的投資者,原則上不鼓勵直接參與創業板市場交易,不過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創業板投資基金、理財產品等方式間接參與。首次開通創業板,需要本人攜帶身份證去所在地營業部辦理,如果之前在其他證券開通過,可以在交易軟體上一鍵轉簽即可。2、滿兩年以上交易經驗在T日申請開通,可在T+2日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未滿兩年交易經驗的客戶,在T日申請開通,可在T+5日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買創業板無資金要求,無年齡上限要求。3、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㈢ 請問下,特銳德(300001) 和浦發銀行(600000)兩都是股票嗎兩一樣正常嗎麻煩幫忙回
都是股票,特銳德是創業板股票,浦發銀行是主板股票。
㈣ 充電樁「頭號玩家」的危機丨億歐解案例
作者丨丁唯一
編輯丨張宇喆
在特來電最新的年報里,是一片業績興旺。
2014年,充電樁行業開始向民間資本開放,特來電是最早搶占賽道的那批玩家之一。今天,特來電已成長為行業中最大的玩家,沒有之一。
4月29日,特來電母公司特銳德發布的2019年報顯示,充電運營收入為21.8億元,同比增長49.3%——原因是充電設備的利用率大,全年充電量達到21億度,同比提升86%。
特來電似乎已經甩開了競爭對手們不止一個身位。中國充電行業最權威的第三方機構——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的數據是:特來電在中國充電樁市場的市佔率已經連續4年位居第一。
光鮮之後,特來電在6年的發展中走得並不平穩。「特來電曾差點把母公司特銳德虧完。」特銳德、特來電董事長於德翔直言不諱。
新能源汽車的推力「帶不動」充電樁。這是過去行業發展十餘年中,充電領域最大的尷尬。改變在2018年發生,當年特來電首次實現盈虧平衡。2020年,特來電迎來了東風:充電樁正式被劃入國家七大新基建之一。
資本和政策的雙重加持下,這位「頭號玩家」將會拐向何方?
01 特來電的「前世」
最初,特來電母公司特銳德的發展脈絡跟鐵路緊密相聯。2008年,特銳德已經是鐵路市場的電力遠動箱變的龍頭企業。根據招投標記錄,2008年全國鐵路客運專線電力遠動箱變共招標3.7億元,特銳德公司中標2.57億元,佔全部招標總額的69.46%。
彼時的特銳德,乘著國家大力建造鐵路的東風,在2006年至2008年實現了鐵路部門銷售收入從3482.93萬元到1.27億元的大幅增長。
成立5年之後,於德翔就實現了他的「上市夢」。2009年10月30日,特銳德幸運地被冠以「300001」這個股票代碼登陸創業板(3代表著創業板,1代表著首位)。那是特銳德的高光時刻,其股價在當天就經歷了84.87%的暴漲,振幅高達121.81%。
不過,國家對於鐵路的投入不可能一直居高不下。
2011年開始,中國鐵路總體建設節奏放緩,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從2010年的8340.7億元驟減至5863.11億元,降幅達到29.7%。2011年「7.23」事故發生之後,更是在鐵路建設進程上按下暫停鍵。
製表人/ 億歐汽車分析員 丁唯一
一直以來所依賴的鐵路產業既然存在天花板,特銳德未來的發展需要找到一個新的增量市場。於德翔瞄準了充電基礎設施。
02 二次創業
2014年,國家電網宣布全面開放分布式電源並網工程與電動汽車換電設施市場。這意味著,充電樁市場不再只受國有企業所控制,民間資本也有分一杯羹的機會。
也是在當年,特銳德拿出6億元成立了子公司特來電,成為了充電樁賽道上的首批玩家之一。
但是於德翔的二次創業像是一場賭注。
特來電成立的前四年,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虧得讓人心驚膽戰。」
對於充電樁這樣前置性投資的市場,前期的大量投資卻很少能換來相應的收益。在2014年到2018年的時間中,特來電在充電網路上投資了50多億元,總的充電設備達到23.6萬台。
大舉投資之後,特來電卻仍然走不出虧損的泥淖:2016年虧損3億元,2017年虧損2億元。
要知道,充電樁的發展是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緊緊綁定的。而在特來電成立的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仍然處於初期發展階段,當時的新能源汽車對於消費者來說,還是一個新鮮事物,C端的需求尚未被刺激出來。截至2014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並不高,僅為21.64萬輛。
初期階段,行業技術發展並不穩定,特來電在成立第二年就迎來一次不小的打擊。
2015年12月31日,科技部等部門發布新修訂的電動汽車充電介面及通信協議5項國家標准,即新國標,並於2016年1月1日起實施。新國標的實施,意味著在此之前所建設的充電樁介面全部作廢。
根據公開數據,2015年當年,特來電的裝機量為1.1萬台。於德翔曾對媒體表示,彼時根據新國標進行調整的花費大概在幾千萬元。這對於尚未盈利的特來電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但在於德翔看來,特來電選對了道路,並堅持了下來。
03 頭號玩家
在經歷「痛苦」和反復質疑之後,特來電終於走上了風口。
2014年之後,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這塊蛋糕迅速膨脹了起來。
截至2019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已經達到381萬輛,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並且這個規模還將繼續擴大。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
而充電樁這個市場的大小,是由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來決定的。只有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才能保證充電樁的生存空間。
中國新能源汽車開始駛上快車道之後,大眾、賓士、寶馬等傳統車企都開始生產新能源汽車,於德翔終於意識到:這條賽道賭對了。
2018年,特來電終於跨過了那道沉重的「盈虧平衡線」。根據特銳德的財報,2018年充電板塊全年實現盈虧平衡。運營收入5.31億元,同比增長153%,充電設備銷售及共建業務收入7.51億元,同比增長106%。
和其他的充電樁運營商專注充電樁的路線有所不同,特來電的路線是做充電網。簡單來說,充電樁是單向的,而充電網是雙向的。
特來電品牌總經理趙健告訴億歐汽車:「充電樁僅能滿足新能源車充電的基本需求,賺取充電服務費,運營模式單一。充電網利用本身規模化、集成化、數據化、互聯網化的優勢,在滿足基本充電需求的同時,可衍生出數據增值、充電安全、能源交易、電商服務等多種運營及商業模式。」
為了建立更加高效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特來電推出了群智能充電系統。通過將網路數據存儲在雲端並進行分析技術,合作產業各個參與者,再通過數據分析和各個參與者的高效調動進行線下的運維。當然,如果要實現盈利,該模式需要一套巨大的充電網體系。自2016年起,特來電的充電樁的保有量便位列行業第一。
但前期的大規模投入帶來了極大的虧損,但這也並未讓特來電減少研發投入。於德翔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我們現在有十個研發中心、1000多人的研發團隊,可以說占據全世界充電行業的30%的力量。」
研發也為特來電的商業模式中帶來了有力的支撐:模塊化結構和智能運維。
充電樁/ 123RF
「為什麼要智能運維?百萬、千萬的充電樁,用人工去檢修?那就累『死』了。」趙健表示,居高不下的運維成本也一直是盈利之路上的障礙。傳統的充電樁一旦出現故障,檢修和換新無異於「拆樓重建」。
特來電的模塊化的充電站,是將充電樁的核心功能集成化到模塊。在充電箱變中,一旦發現故障,模塊的報警裝置將自動反映到雲平台,然後雲端下達更換模塊或者維修模塊指令,現場建議更換,集中運輸到總部進行維修。
提升運維效率,降低運維成本,這是特來電可以實現盈利的一大利器。
如今,於德翔也鬆了一口氣:「五年前的選擇是對的。」
04 挑戰先至?
充電樁納入新基建之後,2020年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年份,也是一個備受鼓舞的節點。而新基建地位的確立,也讓充電樁背後的巨大缺口開始顯現。
此前億歐汽車的文章中提到,未來十年,中國充電樁建設將存在6300萬的缺口。
充電樁龍頭企業也自然率先收到資本的眷顧。新基建公布的第二天,特來電便宣布獲得了13.5億元的融資。
在新基建政策公布後的5個交易日內,同花順的充電樁板塊指數累計上漲了7.25%。
不過,資本加持,同樣意味著這個行業的競爭在加劇。目前,寧德時代、螞蟻金服、高德地圖、華為等大玩家跑步入場。而上一次充電樁的投建狂潮還是2016年。和當時主要為小玩家大批湧入市場不同,這次特來電或許將要和「巨頭」們硬碰硬。
從盈利難的角度上來看,當下的充電樁市場並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行業格局也尚不穩定。特來電市佔率第一的地位同樣被他人所覬覦。
據充電聯盟的數據顯示,2019年底,全國充電運營企業排名前三家分別是,特來電14.8萬台,星星充電12萬台,國家電網8.8萬台,分別同比增長22.3%、118.1%、54.4%。
製表人/ 億歐汽車分析員 丁唯一
特來電的增速遠不及其他兩家,排名第二的星星充電已經開始威脅到特來電的市場地位。
2020年開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低,甚至跌為負值。油價的下跌無疑會對燃油車市場帶來刺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將受到影響。由於與新能源汽車的強關聯性,充電樁行業的發展必將受此制約,盈利目標也變得更具挑戰。
「根據我個人理解,未來的充電運營商恐怕不會超過10家,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留在行業里的充電運營商就是三到五家。」於德翔曾對億歐汽車表示。
新基建風口下,充電樁行業新的拐點已至。隨著更多大玩家的入局,擺在特來電面前的,除了機遇,還有挑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特銳德最新消息
特銳德12月07日被深股通減持36.09萬股
12月07日,特銳德被深股通減持36.09萬股,最新持股量為5959.54萬股,占公司A股總股本的5.73%。
拓展資料:
1. 特銳德2004年創立,2009年上市,並為創業板第一股,股票代碼:300001。
2. 擁有子公司超過150家、資產150億、集團銷售規模105億,市值超400億,員工6000人,擁有川開電氣等6大生產基地。
3. 集團主要從事高端箱式電力設備製造、汽車充電生態網、新能源微網三大領域。
4. 特銳德是中國電力產品技術標准參與者和制定者。高鐵遠動箱變、110kV模塊化智能變電站、35/110kV車載變、220kV箱式升壓站等多款產品被鑒定為「產品國際首創、技術水平世界領先」;首創多站合一的預裝式智慧能源站,將變電、配電、充電、放電、儲能、光伏、數據中心、5G一體化深度融合,成為交直流混網的創新綜合能源系統。
5. 特銳德集團在全球擁有10大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發中心,研發和專有技術1200多項,建立了1100多人的行業頂尖的技術研發團隊;作為中國箱變產業領軍者,其技術和市場比肩西門子、ABB、施耐德,是工信部第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
6. 智能箱式變電站產品在中國鐵路市場佔有率60%以上,高端高壓模塊化變電站占電網及新能源市場60%以上。
7. 特銳德發展目標是:打造世界最大箱式電力設備研發生產基地、打造世界最大的汽車充電網生態運營公司、締造中國最具創新活力能源管理公司。
8. 特銳德獨特的「創業企業團隊建設與管理」及特銳德「生態黨建」入選清華大學、美國哈佛大學教學案例庫。
9. 2021年1月:特銳德芯恩(青島)集成電路研發生產一期項目110kV模塊化預制艙式變電站一次性送電成
10. 2021年2月:「特別嗨·玩出Young」 特銳德首屆網路春晚成功舉辦,網端觀看量突破20萬次
㈥ 創業板指數有哪些股票
漢得信息、東富龍、中海達、騰邦國際、捷成股份、東軟載波、鐵漢生態、翰宇葯業、聚龍股份、聚光科技、天喻信息、欣旺達、易華錄、千山葯機、上海鋼聯、富瑞特裝、冠昊生物、迪安診斷、光線傳媒、衛寧軟體
特銳德、神州泰岳、樂普醫療、南風股份、探路者、萊美葯業、立思辰、鼎漢技術、華測檢測、億緯鋰能、愛爾眼科、網宿科技、銀江股份、機器人、紅日葯業、華誼兄弟、金龍機電、同花順、鋼研高納、新宙邦。
上海凱寶、互動娛樂、天源迪科、中青寶、鼎龍股份、萬邦達、三維絲、藍色游標、東方財富、南都電源、碧水源、華誼嘉信、三聚環保、華平股份、數字政通、國民技術、數碼視訊、銀之傑、長信科技、盛運環保。
易聯眾、振芯科技、樂視網、順網科技、長盈精密、東方日升、智飛生物、匯川技術、華策影視、大富科技、先河環保、沃森生物、宋城演藝、湯臣倍健、香雪制葯、天舟文化、神霧環保、恆泰艾普、東方國信、萬達信息。
開山股份、爾康制葯、華宇軟體、和佳股份、陽光電源、飛利信、朗瑪信息、華錄百納、三六五網、掌趣科技、旋極信息、天壕節能、泰格醫葯、北信源、蒙草抗旱、博騰股份、東方網力、飛天誠信、三環集團、藍思科技。
(6)特銳德股票吧同花順擴展閱讀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的背後都會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參考資料網路-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