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晶元股為何暴跌1000億美元
美國當地時間9月3日,在美國晶元股領跌下,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暴跌,當天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5.7%,相關成分股市值縮水約1000億美元,是6月中旬以來最慘的一天。對於此番暴跌的原因,彭博社認為,晶元股的潰敗可能源於中國將實施的半導體新政。
彭博稱,晶元股的暴跌或許與中國即將出台的半導體新政有關。此前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正計劃出台一系列新政策,以發展國內半導體行業,並應對特朗普政府的限制。
研究公司Gavekal Dragonomics的科技分析師Dan Wang說,「中國領導層意識到,半導體是所有先進技術的基礎,不能再依賴美國的供應。面對美國對晶元接入的更嚴格限制,中國的回應只能是繼續推動自己的行業發展。」
美國國家證券公司(National Securities Corp.)首席市場策略師阿瑟·霍根(Arthur Hogan)則表示:「如果你現在要問我,八月份大部分時間里我最大的恐懼是什麼,那就是中美之間日益緊張的關系。」
(1)高通股票股價擴展閱讀
晶元股全線潰敗
美國當地時間9月3日晶元股全線潰敗,英偉達股價下跌9.3%、為3月16日以來最高。博通(Broadcom)下跌6.1%,高通(Qualcomm)下跌5.5%,英特爾(Intel Corp.)下跌3.6%。
晶元股的領跌導致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近5%,至11458點,創下6月11日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逆轉了此前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創下新高的漲勢。
受此影響,標准普爾500指數下跌3.5%,至3455點,11個板塊全部下跌。 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下跌808點,至28293點,跌幅2.8%,中斷了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自2月份以來首次突破29000點的漲勢。
2. 任正非說美國不向華為出售晶元也沒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以「科技網路安全」為由,要求美國進入緊急狀態,並向美國商務部賦權,宣布正式將華為及其70個分支機構列入「實體清單」。美國此舉讓人聯想到2016年3月,美國以違反伊朗制裁禁令為由將中興通訊列入「實體清單」,試圖切斷中興通訊部分供應鏈,中興通訊最終被迫和美方達成和解。
況且,目前華為宣布將在美國的57家工廠全部撤離,在華為做出這個決定後,美國百萬民眾爆發遊行發泄不滿,他們中有很多人不滿美國5G建設比較滯後,希望華為能夠幫助美國建設5G網路,也有部分人因為華為撤廠失去了工作。
3. 高通股東及股權比例
高通股東及高茄者股權比例如下:
1、戚薯英特爾:二個股東14.57%。
2、德州儀器:二個股東16.07%。
3、意法半導體:一個股東27.5%
。
4、高通:二個股東16.92%。
5、台積電:三個股東17.26%。
6、英偉達:三個股東22.08%。
7、光科技三個股東19.7%。高通是一家股權分散的公納宏司,排名前十大股東均為機構投資者,持股數量從1.08%-6.84%不等。
4. 高通和華為和解哪些股票會受益
高通和華為和解沒什麼太大作用,因為高通基本不會給華為提供多大的幫助,華為完全可以不採購高通的晶元。如果美國政府和華為和解,並取消對華為的制裁那樣的話安卓產業鏈的效果公司都會受益,包括立訊精密、歐菲光、信維通信、匯頂科技等科技類股票。
5. 博通比高通小,為什麼能收購
中關村在線消息:博通正式宣布計劃以每股70美元現金加股票價格收購高通公司,其總交易價值為1300億美元。
若次交易能夠達成,這也將成為半導體行業歷史上最大的交易並購案。
目前高通還正在針對此次交易進行評估,還未進行任何正面答復。
博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Wlan晶元廠商,而高通則是移動技術領域的晶元巨頭,兩者的結合必然會重構整個行業格局。
高通在消費級市場名聲赫赫,而相比之下博通不那麼為人所知。
作為無線區域網絡方面的巨頭,博通在半導體行業的地位舉足輕重。
前博通總裁CEOScottMcGregor曾經公開表示,全球99.98%的通信數據傳輸至少需要通過一顆博通晶元來完成,其行業地位可見一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兩家都是蘋果公司的主要供貨商,之前還因為專利問題產生過法律糾紛。博通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點進行收購、收購之後會給雙方帶來什麼?
這些問題可能是大家最為關心的。
高通正值調整期或為收購最佳時期
在3G、4G時代高通是行業中當之無愧的王者,而5G時代標準的高度統一讓每家移動晶元公司都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除了高通之外,目前包括華為、MTK、英特爾等公司都在積極布局5G,這對於高通來說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另外一方面,和蘋果的專利糾紛也讓高通的業績受到的影響。
以剛剛公布的其第四財季財報為例,由於受到專利訴訟蘋果拖欠專利費的影響,其凈利潤僅為1.68億美元,去年同期為凈利潤16億美元,同比下滑89%,上季度為凈利潤9億美元,環比下降81%。
為此,高通的股價今年累計已經下跌了16%。
目前高通的主要收入來源於晶元出售與專利授權,目前專利授權模式在全球幾個主要市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這也是高通業績近期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6. 蘋果一句話,高通股票大跌,究竟是怎麼回事
12月11日,知情人透露消息,蘋果公司的負責人在蘋果開會時表示,蘋果將在2020年啟動研發首款有著蜂窩數據機的工作。此產品未來將用在蘋果的產品上,准備取代高通的移動晶元,然而這個消息一出,高通股價就開始下跌了。
原本對蘋果公司處境是最不利的,因為華為和三星在高通之前已經是移動通信領域的大巨頭,同樣掌握著很多移動通信的核心專利,現代科技公司解決了專利的分糾之後往往都會轉化為算術的問題,這也就是比誰在相關的領域核心的專利比較多。最終通過相互的授權,雙方都退了一步。較晚進入移動通信的領域的蘋果當然是不甘心的。作為市場最高的科技企業蘋果怎麼會甘心被高通牽著鼻子走呢,所以蘋果一直都在減少對高通的依賴,在2019年的時候,蘋果就收購了英特爾的五g基帶產業,開始自研之路。
蘋果此舉將對全球手機的晶元格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高通多年苦心經營的專利,還有晶元雙重呵護,也正受到了行業巨頭的強力挑戰。
7. 雷軍持有高通多少股份
雷軍持股比例為31.4%。
1.小米和高通互持股份是多少?依據工商登記材料表明,2013年以後公司更名小米科技以後,注冊資金為18.五億元,雷軍佔小米科技77.8%的股份,黎萬強10.12%,洪水10.07%,劉德2.01%。四人一同有著小米科技100%的股份。
2.高通曾經用上億人民幣入股投資小米,因此 高通確實是小米的公司股東,對於准確的持倉佔比一直不大清楚,佔比應當並不是十分的高。
3.2011年第三季度,小米公布得到 Morningside、啟明、IDG一同項目投資的4100萬美金,那時候對小米科技的公司估值為2.五億美金。
4.小米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創立於2010年8月,這個企業則是小米手機上業務流程的具體行為主體,而它則是由注冊香港公司XiaomiH.K.Limited國有獨資控投。而注冊香港公司的股權架構是可以不公布的,因此 高通應該是對外直接投資了XiaomiH.K.Limited。
而12月份,小米公布得到 新一輪9000萬美金股權融資,對小米的公司估值為10億美金。第二輪股權融資的投資人是啟明創投、順為股票基金(雷軍開創)、IDG、晨興、高通和淡馬錫。
5.高通有小米的股份不意味著小米的事高通來定,小米和高通互持股份是多少?小米發售股份分配可以看出去,雷軍是較大的公司股東,林斌和雷軍一共有50%上下的股份。
6.因此 雷軍對小米有著肯定的決策權,軟銀投資有阿里的股份不意味著阿里是日本公司,公司中間的博奕十分關鍵,但是馬雲和雷軍都需要每時每刻把握決策權,要不然便會被空架,變成傀偶。
7.對於小米為何要投華為公司,我確實覺得這就是一種熱愛祖國,終究一個規范就需要用四年之久,就算是小米也備受高通巨額專利年費的痛楚,一部手機5%你敢堅信。
8.也就是高通以前被我國著作權法封禁過,要不然每一年高通要多掙很多錢,想到投過高通也是由於公司權益高於一切,想到也採用許多 高通的專利權和技術性,在沒有考慮到熱愛祖國的狀況下,想到的挑選沒有什麼錯,終究和華為公司對比,高通更非常值得投奔,很有可能想到感覺華為公司原本就贏面並不大。所以雷軍的小米集團和高通公司互相持有對方股份。
8. 沖上熱搜!蘋果研發失敗了,難點在哪
據多個新聞媒體,有著「地表最強蘋果投資分析師」之稱的郭明錤28日twiter公布曝料稱,蘋果自主研發的iPhone5G基帶晶元開發設計很有可能早已宣布不成功。其預測分析,高通(QCOM)將持續變成2023年新iPhone的5G處理晶元獨家代理經銷商,供貨市場份額為100%。但是,郭明錤覺得不成功並不是代表著蘋果將舍棄自主研發5G基帶晶元新項目。
6月28日,高通股票價格一度增漲7.29%,截止到收市,報131.60美金/股,總的市值為1473.92億美金,摺合rmb9880億人民幣。蘋果股票價格收報137.44美金/股,跌2.98%,總的市值為2.22億美元,摺合rmb14.89萬億。單天市值蒸發683億美金,摺合rmb4575億人民幣。
9. 高通證券怎麼樣
還不錯,海通證券股票是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港交所發行的股票,上交所股票代碼為600837,港交所股票代碼為06837。該公司在多年經營中,成功渡過了多個市場和業務周期、監管改革和行業轉型發展。
拓展資料
1.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也指專門的種類產品,是用來證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種特定權益的法律憑證。證券主要包括資本證券、貨幣證券和商品證券等。狹義上的證券主要指的是證券市場中的證券產品,其中包括產權市場產品如股票,債權市場產品如債券,衍生市場產品如股票期貨、期權、利率期貨等。202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七)》規定了欺詐發行證券罪(取消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罪名)罪名。
2.證券是根據法律規定發行的代表對財產所有權的收益權的一種法律憑證,有價證券本身並沒有價值,不是真正的資本,而是虛擬資本。投資者用貨幣購買證券,貨幣的使用權就轉為(證券的)發售者所掌握,投資者持有證券只是證明有一定金額的資產或資本價值為他所有,此券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取得一定收入,並且可以通過出賣證券把證券還原為一定數額的貨幣。
3.雖然證券屬於虛擬資本,本身並沒有價值,但它代表了對一定數量的現實資本佔有權,可以用來買賣,因而具有交換價值。而且,由於它還代表了對所佔有的該部分現實資本收益的所有權,所以其交換價值不僅取決於它所代表的這部分現實資本的大小,還與這部分現實資本的收益能力有關,是現實資本和收益能力兩者的綜合結果。
10. 中國不批准高通收購後果
李根來自奧菲寺。
現在是中午。
全球最大晶元並購案正式落幕。
2:59東部時間7月25日,11:59北京時間7月26日,中國。
最後的期限到了,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國的官方消息。然而一次次刷新,最後還是一無所獲。
黃色。
高通收購恩智浦,歷時19個月的全球半導體並購;一個總價值440億美元,兩大晶元巨頭參與,九個國家監管審計的案子,被徹底冷卻。
可能你不明白,一家美國公司收購了一家荷蘭公司,最後到了中國?
事情需要從19個月前說起。
嫁個有錢人家。
首先介紹下兩位主角。
高通公司成立於1985年,已經售出超過75億個晶元。是中國手機廠商的好朋友,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半導體公司之一。同時在移動通信領域擁有近乎壟斷的地位。智能手機時代,簡直「躺著賺錢」。面對AI和物聯網的趨勢,它也擁抱謝謝先生,它的峰值市值已經達到1000億美元。
荷蘭恩智浦公司,前身為飛利浦半導體,2005年正式從飛利浦集團拆分出來。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在汽車、家居等場景使用領域地位非凡,高孝價值一度超過400億美元。
所以不難猜測兩位主角為什麼要尋求在一起。
你正值壯年,我有名門,有資本。只要我們在一起,我們就不會停留在1 1。
但是愛情不是你想買的東西。想買就買吧。
要與高通恩智浦合作,你必須徵得九名證人的同意。
沒錯,因為寡頭並購和市場競爭有關。這兩家公司的並購都要得到主要市場國家監管部門的批准,而且都要說是。這九個國家主要包括美國、歐盟、中國、韓國、日本和俄羅斯。
因此,自2016年10月高通正式拋出這一想法以來,它已經在各國監管機構的同意下開始了。這是一次真誠打動恩智浦股東和各國監管機構的努力。
在這方面,高通表現出強烈的結婚願望。
首先,高通提高了收購價格,將嫁妝從380億美元增加到44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將一起支付的恩智浦超過100億美元的債務。
收購案一旦完成,絕對會是史上最大的半導體並購案。
無論是天賦還是歷史意義,高通都表現得很清楚。
此後,高通也通過了壟斷最關鍵的歐盟的反壟斷調查。
高通承諾在未來8年內繼續提供恩智浦的MIFARE技術和仿亂商標許可,許可條款將至少與當前條款一樣好。
MIFARE是一種用於售票或收費平台的技術。高通將保證在未來8年內為其晶元和其他公司的相應產品提供同等水平的互操作性。
此外,高通不會收購恩智浦的NFC標准必要專利和一些NFC非標准必要專利。這些專利將被轉讓給第三方,後者將確保高通在未來三年內獲得免專利費的全球專利許可。
最後,高通不會就高通獲得的恩智浦非標准必要專利對其他公司提起專利訴訟,並將以戚大稿專利費的形式提供授權。
或許你經常能看到和聽到,歐盟一直喜歡以壟斷的名義對科技巨頭處以天價罰款。
然而,這一次,歐盟被打動了。
針對高通做出的上述承諾,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在高通做出相應承諾後,這筆交易不再存在競爭擔憂。然而,這一決定是有條件的,高通必須遵守其所有承諾。」
一句話:記住你的承諾,今後要好好照顧恩智浦。
傳球!
此外,在歐盟之前,高通已先後定居美、日、俄等地。甚至連急於保護三星的韓國也過了。
所以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票在中國手裡。
在中國說是,整件事都是;在中國說不,整件事都會是不。
一票否決。
在此期間,高通甚至阻止了一場婚禮的策劃。
然而
這家半導體巨頭的背景相對復雜。它的中文名是博通,英文名是Broadcom。它是美國的。但由於2016年被新加坡Avago收購,Heart更多的被認為是新加坡心,或者可以說是一家新加坡公司。
通嘉基雖然沒有高通,但在世界半導體排名前十。2017年11月,當高通在各國游說誠意時,博通突然宣布以1300億美元收購高通。
就像這場婚禮大戲一樣,博通和高通已經經歷了幾輪董事會候選人的競標和競爭,這讓全世界都震驚了。與特朗普的「民族主義」風格一脈相承,新加坡公司博通甚至表示可以立即將總部遷至美國。
但Trump仍然拒絕了,理由是博通收購高通可能會妨礙美國國家安全。"
總之,今年3月12日,高通終於擺脫了它的白痴博通,得以專注於恩智浦。
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中美關系隨著貿易爭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只要中國同意,高通可以正式與恩智浦結婚。
其實一路順風順水。按照原計劃,高通和恩智浦可以在2018年4月25日正式領取牌照。
但是後來高通的祖國美國和川普跟中國開始了貿易爭端,而這個時候中國通信行業的「國字頭」公司中興也被美國封殺,所有晶元都不供應不使用。中興直接處於「停食」狀態。
其實事情並不是一步到位發展成這樣的。中興被封殺前,中國暗中透露:我們這里也有牌。
不難猜測,這張牌就是:高通和恩智浦合並案。
自然,在中興事件解決之前,
高通恩智浦結婚證是領不到了。
所以領證之日,先被推到了5月25日,其後又被推到了7月20日,最終被定到了7月25日。
而且高通那邊明確表示:將不會再繼續推遲收購時間了。
7月25日之前北京通過,我們就把婚結了,北京不通過,那就不再耗費精力和時間了。
當然,7月12日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對高通恩智浦來說特別利好的標志性事件:中興事件解決了。
按理說,中國多半也就換個人情,蓋章通過。
但中國說了不。
高通 恩智浦,就這樣黃了。
你可能會有疑問,為啥一家美國公司並購一家荷蘭公司,決定權會落在中國手裡?
程序流方面的緣由之前介紹了,下面說說中國可以說「不」的核心原因。
根據中國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
第三條,經營者集中達到下列標准之一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一)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全球范圍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並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
(二)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元人民幣,並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
很明顯,這兩條高通和恩智浦都中。特別是高通,2017年財年的223億美元營收中,65%——2/3來自中國市場。
高通當然可以繞過中國,跟恩智浦「私奔」,但相應代價也顯而易見:失去中國這個貢獻2/3營收的市場。
留給高通任性的本錢,幾乎沒有。
現在結果已出,中國沒同意,一樁持久並購案也就宣告結束。
高通的算盤也完全落空。
如果這筆收購成功,那麼意味著高通將躋身全球前三大半導體廠商,僅次於三星和英特爾。
另外,這是明顯的強強結合。
高通雖然在SoC領域有很好的表現,數據機產品也有很好的市場份額,但主要集中在移動通信領域。
而恩智浦雖然估值比高通低一些,但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車電子、微控制器、感測器、射頻、電源等多個領域。
毫無疑問,恩智浦所擁有的,正是高通希望在IoT和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領域做未來押注的。
這本質就是一次面向未來的結合啊。
但天不遂人願,高通只能另謀出路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高通也算體面人,如收購之初說的那樣,高通支付給恩智浦20億美元的費用,作為收購不成功的補償。
今天凌晨(美股周三盤後),高通發布了2018財年第三財季財報,營收56億美元,同比增長4%,凈利潤12億美元,同比增長41%。
發財報的時候,又重新提起了這件事:如果今天過完還沒有搞定,就不買了。當然,不買就要向恩智浦支付20億美元的分手費。
為了安撫自家股東,高通宣布如果交易取消,就把手中的400億美元現金儲備,拿出300億美元來回購股票,以此來提振股價。也就是自己給自己的股票當接盤俠。
要知道,高通整體市值才800多億美元。
高通股價盤後上漲6.58%。
恩智浦那邊就慘點了,昨天跌了2%,盤後又跌了4%。
嗯,完整瓜就醬~
— 完 —
實習生招聘
?'?' ?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相關問答:高通公司是哪個國家的?
高通公司是一家美國的無線電通信技術研發公司,成立於1985年7月,在以技術創新推動無線通訊向前發展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在CDMA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而聞名,而CDMA技術已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無線技術。高通十分重視研究和開發,並已經向100多位製造商提供技術使用授權,涉及了世界上所有電信設備和消費電子設備的品牌。如今,美國高通公司正積極倡導全球快速部署3G網路、手機及使用。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