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股票東方雨虹2018年的股價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東方雨虹2018年的股價

發布時間: 2023-03-25 19:17:21

A. 歷史上漲幅最大的股票是誰,漲了多少倍,最高股價是多少

A股歷史上漲幅最高的20隻大牛股,有17隻漲幅超過100倍,有11隻漲幅超過200倍,有6隻漲幅超過500倍,還有3隻漲幅超過1000倍,排名第一的大牛股,漲了足足3600多倍!心不心動?想不想知道基梁扒它是誰?分組來看:

第1組,漲幅1000倍以上的股票,共3隻,分別是:

1,萬科A 31年 3657.3倍

2,格力電器 26年 2449.77倍

3,福耀玻璃 29年 1445.35倍

第2組,漲幅500倍到1000倍的股票,共3隻,分別是:

4,瀘州老窖 28年 663.31倍

5,伊利股票 26年 509.1倍

6,雲南白葯 29年 503.79倍

第3組,漲幅200倍到500倍之間的股票,共5隻,分別是:

7,山西汾酒 28年 299.81倍

8,貴州茅台 21年 299.4倍

9,萬華化學 21年 212.17倍

10,片仔癀 19年 205.75倍

11,特變電工 25年 200.35倍

第4組,漲幅100倍到200倍的股票,共6隻,分別是:

12,五糧液 24年 181.4倍

13,長春高新 26年 159.15倍

14,恆瑞醫葯 22年 146.44倍

15,華域汽車 26年 129.47倍

16,紫光國微 17年 128.86倍

17,海爾智家 29年 115.89倍

第5組,漲幅70倍到100倍的股票,共3隻,分別是:

18,通策醫療 26年 83.76倍

19,東方雨虹 14年 80.11倍

20,杉杉股份 26年 74.74倍
按年化收益率進行排序,位置變化就比較大了,還是分組來看。

1,年化率超過30%的,有6隻,依次為:

東方雨虹36.9%,格力電器35.1%,紫光國微33.2%,片仔癀32.4%,貴州茅台31.3%和萬科A30.4%。

2,年化收益率超過20%的,有11隻,依次是:

萬華化學29.1%,福耀玻璃28.6%,伊利股份27.1%,恆瑞醫葯25.5%,瀘州老窖25.2%,五糧液24.3%,雲南白葯24%,特變電工23.7%,山西汾酒22.7%,長春高新21.6%和華域汽車20.7%。

3,年化收益率超過15%的,有3隻,依次是:

通策醫療18.5%,杉杉股份18.2%和海爾智家17.9%。
首先,我們看到佔比最高的是食品飲料和生物醫葯行業,均有5隻上榜,佔比同為25%。

兩者加起來占據了整個榜單的半壁江山。食品飲料中除了伊利股份,其餘4隻都是白酒股。

原因在於,白酒無論是毛利率,還是ROE一直都是A股市場最高的行業之一,搏昌像貴州茅台毛利率和ROE常年都維持在90%和25%以上。

醫葯行業同理,ROE常年都在20%以上。

其次,家用電器和汽車零部件行業,均有2隻上榜,佔比均為10%。

先看家電行業,同是家電行業頭部企業,格力電器和海爾智家,差距還是蠻大的。我們再做個對比:

漲幅:格力漲了2449倍,海爾只有115倍,格力是海爾的20多倍,

ROE(年化收益率):格力是35.1%,而海爾只渣嘩有17.9%,格力幾乎是海爾的2倍。海爾是榜單中唯一一個年化收益率低於18%的企業。

上面的20隻牛股平均漲幅是577倍,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6.32%,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查一下它們的歷史平均ROE,你會發現,跟它們的年化收益率大體相當。

B. 東方雨虹股票怎麼回事

不看好這家公司:1,大頂已經形成。2,拖欠供貨商的應付款。這家公司本身沒 有錢,就是拿供應商的錢來做生意,結果現在房產不景氣後果可想而知。40元就是它的頂,底應該在10-15元之間。時間要兩年以後。

 東方雨虹(002271)

東方雨虹是我國防水材料行業龍頭 ,公司於2008年上市,2008-2020

年公司收入從7.12億元增長到217億元,漲幅超過30倍,年均復合增速達到35%以上。

 東方雨虹股價走出長牛走勢,但是,21年6月份開始,股價震盪向下,一度回落到36元附近,跌幅較大,近期反彈46元以上。

雖然,2020 年,東方雨虹收入體量已經超過 217 億元,約是除自身以外前十大防水企業之和。但是,今年,房地產板塊政策再一次全面升級,中央開始從購房者、房地產開發商、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實現全方位、全主體調控,疊加原料大幅漲價,防水目前與地產相關收入,主要和新開工量相關,三道紅線倒逼下,企業進入系統性補庫存「停滯期「,疊加今年的上游原材料漲價,進一步壓制下游施工意願;導致,公司業績增速放緩,股價走勢並不好。

C. 東方雨虹的歷史上最高股價是多少

10年 75.82

D. 東方雨虹股票市值

東方雨虹股價大漲6.53%,報45.36元/股,市值破700億。
成立於1995年的東方雨虹,從湖南長沙溯流而上,立足北京,以高品質產品快速在建築防水領域樹立壁壘。在1998-2005年這一階段,專注於國家重點工程,如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以經典工程迅速打響品牌知名度;
2006年伴隨著中國高鐵技術起步,東方雨虹產能渠道快速擴張,進入「高鐵速度」發展階段;
房地產時代,東方雨虹快速提升系統服務能力,服務大部分房地產百強企業,以口碑為品牌發展提速;新時期,美好生活的需求激發家裝後市場,東方雨虹踏准節拍,形成以建築防水、民用建材、非織造布、建築塗料、建築修繕、節能保溫、特種砂漿、建築粉料等業務板塊合力的建築建材系統服務能力,厚積薄發,成為行業引領者。

E. 東方雨虹這個股怎麼樣

繼2008年上市後,2009年東方雨虹被認定為中國建築防水行業目前唯一的一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作為一家成長中的年輕公司,東方雨虹正依靠自主技術和周到服務向世界防水材料行業的20強進軍。 根據近年來的統計,全國各類新型防水材料的產量占總量的比例增長了7到8個百分點,已接近40%。但防水材料市場的基本狀況仍處於良莠不齊、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止的局面。偽劣產品以比正規產品低60%以上的價格傾銷,市場佔有率很大。 對此,李衛國堅稱,「東方雨虹從來沒有生產過假冒偽劣的產品。企業致力於開發高品質產品,服務於中高檔市場,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東方雨虹憑借產品的可靠性,為國家2000多項重點工程提供了優質的防水材料、專業的防水施工。」 公司已經簽約了600多家工程代理商,在全國縣級以上城市都設有渠道經銷商,同時進駐各地大型建材超市和建材市場。 隨著防水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出現,以及建築防水材料應用技術的不斷提高,建築防水材料應用領域已由房屋建築領域為主逐步擴展到高速公路和城市道橋、地鐵及城市軌道、高速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工程。 2008年1月24日,憑借試鋪中的出色表現,東方雨虹正式中標鄭西客運專線,踏出了進軍新建高速鐵路建設領域的重要步伐。 經過多年的努力,東方雨虹公司在建築防水材料的研發、生產製造、設計和施工等主要技術領域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2001年,高彈厚質丙烯酸防水塗料被科學技術部列入火炬計劃項目,2002年被列為北京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並於2004年通過了中國環境標志認證。 2003年4月,東方雨虹自主研發了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的路橋專用高耐熱塑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該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並被迅速推廣應用於北京市及周邊地區的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項目。 2005年通過自主研發設計建成了多功能自粘改性瀝青卷材生產線,開發了系列自粘改性瀝青卷材;2007年5月,東方雨虹研發出了RWB-801鐵路橋涵專用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經北京市技術創新服務中心鑒定,其技術與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002271) 東方雨虹 短線疲弱不振,仍有可能進一步走低;成本31.41元,中長線不看好,遠離

F. 機構重倉持有某隻股票,散戶是否可以隨風持有

最近有投資者跟我說,機構重倉股都漲的很厲害,抄作業就好了。誠然,細心的投資者把幾個爆款的基金的前10大重倉股,如果看看股價的技術走勢,基本上是大漲特漲的節奏,好比參考比較知名的富國天惠、博時主題、景順鼎益、興全合宜、興全趨勢、易方達中小盤、易方達消費行業等等

東方雨虹在2018年極端行情下的表現,挖了一個深坑

最後、如果你認同基金經理的水平,為啥不直接買入相應的基金呢?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機構,雖然多付出一點費用,但我覺得比起自己操作,收益率會高很多,而且不需要操心了。單吊一個或者幾個機構重倉股,風險還是蠻大的,畢竟基金是一個組合,單個個股的持股比例大多是不會超過10%。所以既然認同,那最好是買基金。這才是完整的抄作業。

總之、在資本市場上,你的認知水平是最終等同於你收益水平,否則就沒有專業跟業余的區別了。靠運氣賺來的錢,最終也會靠實力虧出去。拿來主義也是有很大風險的,雖然短期看起來是受益的,但遇到極端行情,說不定會有一次讓你輸的非常慘。敬畏市場,敬畏投機。

後記:文中所提及的基金,以及個股,只是為了說明問題,並沒有任何推薦的以上,謹記。

G. 防水茅是哪個股票

防水茅是東方雨虹的股票。
7月5日,有「防水茅」之稱的建材白馬股東方雨虹閃崩跌停,股價在當日跌至46.63元/股。
彼時,市場有傳聞稱,東方雨虹今年上半年業績不達預期。隨後,東方雨虹方面回應表示,業績不及預期的傳聞不屬實,不存在大幅調整。
東方雨虹方面表示,公司目前主要是做B端業務,C端業務雖然也有大幅增長,但規模仍比不上B端業務。房地產業務有風險,年初公司已經縮減了針對房地產的業務,上半年針對房地產的業務規模同比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