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那些高價股中沒多少散戶
高價股沒有多少散戶的真正原因只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大原因,因為高價股散戶高攀不起,說白了就是散戶買不起高價股,即使散戶想投資高價股,但散戶沒這個實力。
要知道大部分散戶炒股資金都是在10萬以內,其中有部分是幾千元的,二兩萬元的等等,這點本金想要買入高價股不可能。
就以貴州茅台為例,貴州茅台買1手都是需要20多萬,而且最低買入也是100股,又有多少散戶連100股都買不起。
第二大原因,散戶心理因素,比如很多散戶內心是這樣想的,總以為股價高的會下跌,股價低的會上漲,從而導致很多散戶不喜歡買高價股的真正原因。
比如有1萬元,買2元股可以買5000股,反之如果買20元的股價只能買500股,持股數量差距太大了,很多散戶會選擇買2元的低價股,持有5000股看著舒服。
以上這兩大點就是為什麼高價股基本沒散戶的真正原因,高價股都是以機構為主,都是以大戶為主,散戶是高攀不起的。
雖說A股約有1.87億戶股民,體量巨大,但其中高凈值股民的數量並不豐富。根據機構調研數據顯示,國內80%以上的股民入市資金低於50萬元,也就是說A股主流投資者是中小股民,而不是高凈值股民。
如今A股市場近二年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上漲後,百元股的數量達到了184家。雖說數量增長明顯,但對比A股4300多家上市公司的總量,仍舊是少的。從比例的角度來看,本身高價股的數量就不多,佔比僅僅只有4.3%,股民進入股市後自然知曉高價股的概率也就不高,按照總股民數量來說,也只有一小部分投資者知曉。再者,高價股也不是所有投資者都可以接受的,畢竟只有20%的投資者屬於高凈值股民。基於此,沒有多少散戶知道高價股,也沒有那麼多的資金支撐投資高價股。
還有,散戶投資者之所以入市,根本目的是為了快速賺錢,是為了能抄到大底實現最大化盈利,是為了「一夜暴富」實現財務上的翻身。抱著這樣的心態,顯然高價股的想像空間是不充分的,2塊錢的股票漲到2000元,是1000倍,而1000元股價的股票漲到2000元,只有1倍,並且若是1000元股價的股票跌至2元,將是血虧。所以,從絕大多數散戶投資者自身需求、憧憬、願望的角度分析,不會投資高價股,從想像空間的角度分析,也不會過度的關注高價股。
再者,散戶對股市的認知程度是低的,根本沒有充分的風險認知,既不懂得選股也不懂得擇股,不會制定投資策略,也不會按部就班的執行,不能冷靜的看待股價波動,也不能客觀的解決問題,凡事都憑主觀,就連投資的時間都是不固定的。而這,低價股剛好又對應上散戶的愛好。
我認為這種情況有以下幾點因素:
1、自身資金因素,散戶普遍資金量不大,100元股價,一手要1萬,400元股價,一手要4萬,更別提茅台了,一手要20多萬!買100股、200股,參與感不強!
2、散戶避高就低心理因素,散戶面對高股價的個股,從心裡認定那種股票漲幅空間不大,反而下跌風險比較大,所以也不願意買。不然2020年底那波抱團股行情,散戶叫苦連天!
3、獲利預期因素,散戶往往追求的是快速獲利,大家看到的高價股很少有快速急漲,都是緩漲,不漲停,漲不停,一根小陰小陽慢慢堆上去的,散戶嫌慢!
4、散戶操作習慣因素,散戶往往是打短,持股周期超過月的都很少,也很難做的了那種高價股!
我認為高價股中沒有多少散戶,這個問題要辯證的看。
表面上看,高價股由於股價高,散戶參與的門檻也比較高。比方說貴州茅台,目前股價是每股2210.18元,買100股需要221018元,資金量少的散戶想參與每天盤中的波動做出差價來,想都不要想。很多的散戶是拿著幾千塊到幾萬塊錢在炒股票,這些高價股根本不可能去碰,實力不允許。
其實很多人忽視了規模龐大的基金市場,大量的散戶通過基金間接的買入了這些高價股。很多的高價股的連續下跌與這些散戶的推波助瀾的贖回基金有直接的關系。
我們平時說的最多的就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我們散戶炒股票,有的玩不轉股票,就去買了基金,本來的意願就是想通過基金經理去操控股票,為自己賺錢。然而基金經理操作的股票也會由於下跌導致基金的凈值下跌,有很多的基民見到基金下跌了,就受不了,趕緊去贖回來,贖回來的人數多了以後,基金就會形成慣性下跌的局面。
前段時間的很多高價股的連續下跌,跌幅很大,都是由於這些基民的持續贖回基金有直接的關系,基民不斷贖回基金,導致基金經理被迫賣出這些高價股,也就導致高價股連續不斷的下跌。
從這個角度看,你還會說參與高價股的散戶少嗎?
這種通過基金持股的方式間接參與高價股的規模巨大的散戶,他們對基金的認知可以說是參差不齊的,有的看到基金的回撤比較大,就直接贖回來了,美其名曰止損割肉。
他們中也有一些人看到賬戶的基金虧錢了,與自己每月的工資進行對比,發現虧的比工資還多的情況下就會緊張,就會身不由己的去贖回自己的基金。
就是上述這些原因導致有些基金一年來看是賺錢的,還是有不少的人在裡面是虧錢的,虧錢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做好長期持有的准備,而是天天看凈值的動態變化,每天看凈值的變化的最終結果就是受不了今天跌了,明天漲了,後天又跌了,鬼使神差地參與買賣,企圖抓住某一次基金的波動來賺錢,參與了很多次以後,發現自己根本就抓不住這些基金的波動機會,也就導致自己在投資基金上面沒賺到錢。
總之,在股市裡,不管是高價股還是低價股,散戶是無處不在的。你認為高價股沒有散戶,散戶卻通過基金持股的方式間接參與了高價股。
高價股不符合散戶的投資種類,別說你只有十萬八萬,就是有三,五十萬也買不了多少。以百元股說買百股就是萬元。一旦下跌損失就大了。
所以散戶基本不買高階股。
高價股中沒多少散戶,原因之一是感覺建倉投入太大,之二是害怕跌起來吃不消,之三是很多散戶沒有做長線的心理准備。
但是,這些其實都是訴諸直覺而沒有理性地分析研究。
如果看著長期均線思考,就會看到原先的直覺都是片面的。
最近就有一個段子,說03年他出生的時候老爸給他買了一萬股茅台,如今,他小小年紀已經是千萬股東了。正好說明不少人已經明白,穩定長線投資,其實是很穩當的。
其實,散戶的體量大大小小,他們持有二三十萬股票的並不很少。但是要換成茅台,就只有一手,說起來感覺很寒磣。這個寒磣不寒磣,有什麼實際意義呢?一念之差,他就不肯買入茅台。
持有茅台,持股觀望、拋出買進,誰知道你只有一手?不過是到朋友圈裡吹不起來而已。但是,你要是說你兩年收益已經有三十萬了,可能有不少聽者會肅然起敬。
跌起來很嚇人。這話有兩層意思:下跌起來資金損失會很大,下跌的時候坡度會很陡。這話看起來是真的。二月份茅台下滑,14個交易日跌掉627元,就是說一手股票兩個多星期損失6萬多。兩個意思都包括了。但是,這個坡它爬上來用了29個交易日,就是說這手股票個把月給你賺了6萬多,你怎麼不覺得嚇人呢?再說,這個陡坡不是茅台獨有的。你去遍歷各股 歷史 走勢,就可以看到很多股在這一段時間都有這一跌。這就說明,跌得凶跟是不是高價股無關,它是和一個大局性的原因聯系著的。高價股大開大合,確實要有個適應過程。但這不是拒絕選它的理由。侯寶林說過一句話:「撐死膽兒大的,餓死膽兒小的。」並不是提倡傻大膽,而是要細審明辨,心中有數,這才能做到「藝高人膽大」。這當中就包括了當初選股的時候不選猴性很大的股,你看看茅台的 歷史 走勢,它基本上沒有長時間暴跌的記錄。也就是說,只要選對了,除非遇上天災,就不會有暴跌。
因為散戶資金都少,假如買茅台有很多連一兩手都買不起,別說再加倉了,再說永遠不滿倉是公理,所以散戶買低價股較多。
散戶資金少,怕踩雷,因為造假上市公司都是從高大上開始,上市公司要維持高股價,業績跟不上,只有造假,比如樂視網,二康等,有錢人身上肉厚,不怕被割,如果市場沒有造假,可以原價賠償小股民我也願意買高價股,就是買1手也可以
茅台1手20萬誰買得起
高價股里都是大機構,散戶資金量小,不利於在裡面高拋低吸做差價。
Ⅱ 一隻好股票的散戶多了還是少了容易拉升為什麼
少的情況下容易拉升。因為散戶容易拋出,容易買進,不能長時間持有。
第一種:補倉來攤低成本。股票虧損,會使用到這個方法,大部分都是認為後續還會有走好的趨勢,成本低了更容易「扭虧為盈」,但是這個做法就比較耗錢,買入後期待反彈解套。
第二種:硬扛。股價下跌都是有限的,而且市場也會有固定的周期,等待股價反彈,或是市場恢復生氣,虧損的股票就可以順利的解套。
正因為大家都可能抱有這兩種想法,就會有「越跌越買」直至把資金都投入進去。
(2)股價高的股票散戶少擴展閱讀
交易中的原則:
1、嚴進寬出:入市時要堅決,猶豫不決時不要入市;有懷疑即平倉離場,將每一次停頓姿模都看成頭部,先盈利出局孝冊賣,巧逗等看明白再入場;
2、進出場要完全根據系統信號,堅定不移的執行,做好記錄:價格,時間,潛在收益,風險,成功率,實際盈虧;及時總結;
3、不要覺得自己比系統更聰明。不恐懼,不貪婪,不急功近利,不自作聰明,不抄底,不摸頂;
4、肯贏,肯輸,善輸。
5、用簡單的方式做簡單的行情,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就是成功的基礎。
6、買入後遇跌,沽空後卻升,應該警惕是否看錯大勢,也可能是在行情的多空轉折期間:做錯就要認錯,及早投降,不要預測;
Ⅲ 股市裡白馬股永遠是漲的,為什麼買白馬股的散戶卻很少
我們發現市場大多數白馬從長期走勢來看的話,大部分都是屬於上漲趨勢,比如我們熟悉的貴州茅台,格力電器,伊利股份等,即使這些白馬股在運行過程中一段時間也會出現明顯的回調,但不會改變其整體趨勢,如果散戶投資者買入這部分股票後,很難出現虧損的情況
但我們發現買入這部分的股票的散戶投資者較少,相反很多機構鍾愛買入這類個股,還有一些外資也是更偏向於買入這類個股。大家明知道買入這些股票的虧損的概念較低,即使虧損也僅僅是短期的虧損,為什麼散戶都不喜歡買入這些股票呢,下面我們來重點分析下散戶很少買入這部分股票的原因。
比如上圖案例個股開始出現回調後,回調幅度在40%左右,當回調後再次花費一年的時間才完成修復,這還僅限於於一些業績較好消費類白馬股,其他類型的白馬股,或許需要更長時間去修復,很多散戶投資者根本無法忍受如此長的時間周期。我個人覺得一些消費白馬,由於市場消費潛力較大,不受到周期的影響,消費類白馬股業績上基本上較為穩定
其他類型的白馬受經濟周期的影響較大,業績也存在不穩定的情況。總結:上面重點講到了白馬股雖好,但是不受短線投資者喜歡,波動不大不符合散戶投資者選股標准,並且游資和莊家都願意炒作,另一個方面,很多白馬股並不是一定出現持續性上漲的情況,也存在下跌的情況,或者幾年不上漲的情況,還存在部分白馬暴露的情況。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Ⅳ 為什麼股票越漲股東反而會越少
隨著個體股票的上漲,市場上的散戶投資者不斷拋出自己的股票,而主力軍在不斷買入,也就是說,個股的籌碼不斷地從散戶投資者集中到主力軍,這將促進股票價格的不斷上漲和股東的不斷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以買一些股票。相反,股票的股東數量將顯著增加,這意味著散戶投資者不斷地流入,主資金不斷地流出,籌碼逐漸從主手中流向相對分散的散戶投資者手中。實際上,這類股票很難上漲,即當個股上漲時,散戶投資者就會獲利拋售,導致股價再次下跌。此前,股東數量的大幅增加是一個賣出信號,投資者可以平倉。同時,當投資者利用個股的股東數量來分析個股時,他們必須結合市場上的其他因素來解析。
實際上,仔細檢查之前的減持情況,大股東減持和增持股份幾乎是司空見慣的。在大股東減持期間,許多股票逆市上漲。雖然市場資金供應充裕,但不排除一些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未來的成長完全樂觀,但很難解釋他們敢於與大股東進行反向交易。然而,業績背後隱藏著更多的秘密,股價只是在迎面上漲。因此,股票價格在大股東增加後下跌,在大股東減少後上漲,這不僅是因為公告會破壞股票價格的中長期趨勢,也是因為市場環境和基本面消息最終會決定股票的趨勢。
Ⅳ 為什麼股票越漲股東反而越少
因為這種長勢會讓很多股東拋出手中的股票,把股票賣給需要的人,自己來獲得大量的利潤。投資者可以在這種情況下,買入一些股票,反之,股票股東人數大幅增加,意味著散戶在不斷的流入,主力資金在不斷的流出,籌碼逐漸從主力的手中流入散戶的手中,比較分散,這種類型的個股,一般上漲比較難,即在個股上漲時,散戶會獲利出局,賣出手中的股票,導致股價再次下跌,因此,股票股東人數大幅增加是一種賣出信號,投資者可以進行清倉操作。從主力操盤的手法來看,不管是打壓還是拉升股價,都會動用比較大的資金。正是因為主力投資者擁有遠大於散戶的資金優勢,他們才能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促使股價按照資金的意願運行。在實戰當中,我們可以通過分析主力資金進出的變化,來確認主力的操盤動作和操盤意圖。如果我們能夠根據資金進出掌握主力的操盤節奏,那麼確認主力投資者的操盤思路就不再是難事了。
普通人不敢承擔風險散戶和集中戶最大的差別,就是散戶只賺小錢、賠小錢,而集中戶賺得多有可能賠得多。兩者承受損失和風險的能力不同,彼此之間的想法也不同,這就導致了股票漲股東少的現象。個人覺得可以理解,看到漲價及時拋出,也是一種賺錢的手段。
雖然可能賺得少,但最起碼不會賠。有時候炒股不能太激動,除了看市場之外,還要注意自己的情緒。一旦被牽住,可能就會迷失自己。對於有正常工作的人來說,賺個小錢已經足夠了,沒必要想著暴富。
因此,股票股東人數大幅增加是一種賣出信號,投資者可以進行清倉操作。同時,投資者在利用個股的股東數量分析個股時,還得結合市場上的其他因素一起分析。
Ⅵ 股票上漲散戶少了怎麼辦
股票上漲散戶少了非常好啊說明上漲是主力行為,且蘆鋒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籌碼派發,且還在收集。籌碼高度集中主力控盤還有的陪激晌漲鉛纖得。一直到高位橫盤或者放量滯脹在跑
Ⅶ 為什麼股票越漲股東反而越少
股票越漲股東反而越少
在股市中有一個常見的現象,那就是股票漲得越快,裡面的股東數量反而越少。出現這種現象,是符合常理的。試想一下,如果自己是一個普通的散戶,看到股價大幅度上漲。此時內心想到的,肯定是等到一個高度,立馬拋出去套現。這個時候的股票,就漸漸集中到一些大戶手中,股東數量自然就少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種情況,但是股市風險很大,誰也不希望暴漲之後暴跌。因此對於普通人來講,哪怕內心之後股票可能一直漲下去,也不敢留在手裡。畢竟散戶經不起風險,能賺錢的時候肯定要套現。
Ⅷ 股價創新高散戶不是全都獲利了嗎
股價如果是創了歷史新高,當然所有買磨神入者多少都有瞎消虧獲橋顫利,如果是階段新高,歷史上還有更高的股價套牢者沒有得到解放,那就不是所有的買入者(包括散戶)全部都能獲利。
Ⅸ 股票為什麼散戶越少越能漲,散戶越多越跌呢原因是什麼
炒股的人都會有一個困惑,股票為什麼散戶越多的,股價就是不漲,反之散戶越少的,股價蹦蹦地漲起來呢?難道股票的漲跌跟散戶會有直接關系嗎?
其實股票的漲跌跟散戶的多少是沒有直接關系的,股票的漲跌而是跟籌碼供需關系有直接關系,當籌碼供過於求的時候股價會跌,反之籌碼小於求的時候股價會漲,簡單理解就是跟超大資金有直接關系。
大家只要弄清楚股票的漲跌跟籌碼供需有關系之後,再來弄清楚股票是由若乾股份組成的,也就是當公司上市之後都會成為股份制公司,把一家公司分成若干份,其中部分是被限制的流通,只有部分股份才可以流通在二級市場交易買賣的。
另外散戶越少的股票越能漲,說明籌碼都是被主力掌握了,當主力掌握大量籌碼之時,主力有巨大的資金可以作為股價的支撐力度,拉升的時候散戶只要敢賣就敢接,主力可以排除一切障礙把股價推高,這種股票自然漲起來了。
綜合通過上面分析得知,太多散戶持有的股票不漲是籌碼松動自然漲不起來,說白了就是散戶一盤散沙拉不動股價;反之散戶越少說明籌碼集中在主力手中,主力要拉升股價的時候非常輕松,股價會水漲船高想不漲都難。
最後我們得出一個炒股的啟發,炒股一定要學會跟庄,只有跟著莊家買股票才有肉吃;反之散戶太多的股票一定要遠離,太多散戶的股票是沒有投資價值,遠離散戶太多的股票。
Ⅹ 選擇銀行股投資要注意什麼銀行股分紅率高為什麼投資的散戶少
銀行都是大盤子,雖然銀行股分紅率非常高,但真正買入銀行股的散戶特別少,真正原因是散戶看不上銀行股的分紅,總想在股市賺快錢,實現一夜暴富的夢想。
因此很多散戶會產生一種困惑,選擇投資銀行股需要注意什麼呢?根據a股市場的銀行股的實際情況來看,選擇投資銀行股一定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銀行股只適合長期價值投資,記住長期價值投資,意思就是要採取以時間換空間的模式,只有做好這個打算的散戶才去買銀行股。
歸根到底就是人的貪婪心在作怪,總覺得在股市一年賺幾個點特別容易,看不上銀行股幾個點的分紅收益。卻不知道很多散戶一年下來連幾個點都沒有,最終還是出現虧損累累,這就是現實的情況。
在股市經歷過酸甜苦辣鹹的老股民會真正體驗到,買入銀行股每年有幾個點的收益,已經是非常高了,也是非常知足了,真正只有沉澱下來的老股民才選擇投資銀行股是正確的,也是最聰明的選擇。
但大部分股民存在兩個缺陷,其一,持不住股票,無法對銀行股進行價值投資;其二,看不上銀行股的分紅收益,認為把錢購買銀行股吃分紅是浪費資金;這兩點就是大部分散戶投資者不願意投資銀行股,同時也是大家想要買銀行股的最關鍵的注意點,大家是否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