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非公開發行股票萬億元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非公開發行股票萬億元

發布時間: 2023-03-21 00:06:39

Ⅰ 002447晨鑫科技定增股份什麼時候發行

*ST晨鑫(002447.SZ)11月4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已確定發行對象,公司將盡快推動本次定增項目的實施。
格隆匯 3 月 19日丨*ST晨鑫(002447.SZ)公布,公司於2021年3月19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於核准大連晨鑫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證監許可[2021]826號),核准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28,095,238股新股,發生轉增股本等情形導致總股本發生變化的,可相應調整本次發行數量;該批復自核准發行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
ST晨鑫發布公告稱,3月1日,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對大連晨鑫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會議審核結果,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獲得審核通過。

此前,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控股股東上海鉅成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28億股,發行價1.05元/股,募資不超4.5億元,將用於支付收購慧新辰51%股權的應付款、LCOS研發生產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Ⅱ 鄭州銀行是國企嗎

鄭州銀行屬於國企。
鄭州銀行(Bank of Zhengzhou,港交所:6196、港交所:4613(優先股)、深市:002936)是位於鄭州市、由省市政府控股、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家股份制銀行。

鄭州銀行的前身為成立於2000年2月的鄭州市商業銀行。2009年12月17日,經中國銀監會批准更名為「鄭州銀行」。2015年12月23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發行13.21億H股股票,每股3.85港元,集資50.82億港元。

2018年9月19日,鄭州銀行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登陸A股市場,這也標志著鄭州銀行成為河南首家A股上市銀行、中國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2019年7月17日晚,鄭州銀行公布定增案,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0億股,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60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的核心一級資本。

銀行總股本達53.22億元,員工3773人。有132家分支行,其中鄭州市區支行60家, 7家二級支行,6家縣域支行,其中省內分行10家(安陽分行、洛陽分行、漯河分行、南陽分行、平頂山分行、濮陽分行、商丘分行、新鄉分行、信陽分行、許昌分行),發起成立了河南九鼎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並設立了新鄭鄭銀村鎮銀行、中牟鄭銀村鎮銀行、新密鄭銀村鎮銀行、扶溝鄭銀村鎮銀行、新鄭金谷村鎮銀行,鄢陵鄭銀村鎮銀行六家村鎮銀行。

拓展資料:鄭州發展規劃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鄭州銀行堅持黨建引領,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共生,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十二五」以來向全省累計投放資金1.2萬億元,支持了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鄭州地鐵、港區國際貿易服務中心等一大批省市重點項目及實體企業。

鄭州銀行還積極投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中原崛起等重大戰略實施,為實體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結合鄭州市「十四五」規劃及2035願景目標,積極參與推動「兩化五強」建設:圍繞「創新強」,借鑒同業先進經驗積極打造「科創銀行」,為中原科技城建設和科創企業發展提供全周期、一攬子專屬服務,助力鄭州科創很行;圍繞「樞紐強」,上線「五朵雲」平台,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四流合一」,共建商貿物流金融生態圈;圍繞「生態強」「文旅強」,持續加大與鄭州市區縣政府合作,未來三年擬投放不低於1700億元資金,支持「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城市建設。

鄭州銀行正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以金融服務高質量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為建黨100周年獻禮,為河南振興、中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Ⅲ 「新基建」來了,科技股調整之後又逢春



「人 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那條又濕又長的雪道。」這是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在他的《滾雪球》一書中所提及的投資金句。在現實中,巴菲特正是在自己的那條長長的雪道上「滾出」了驚人的復利收益。

在技術變革日新月異的時代,全世界幾乎沒人會否認 科技 的「雪道」足夠長。美國是現代 科技 的先行者。過去十年,美股 科技 股中出現了微軟、蘋果、谷歌、亞馬遜等一批十倍牛股。而今,中國 科技 在長期的奮力追趕過程中,也涌現出的一批頗具實力的龍頭公司,並成為資本市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不過,如同中國崛起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科技 股在上漲過程也會出現調整。近期,由於一場「新冠疫情」爆發, 科技 題材跌幅較大。據Wind數據,截至3月7日,中證 科技 指數自2月26日以來下跌了7.28%,而細分領域的半導體指數跌幅達到了16%。這無疑讓投資者們感受到了初春的寒意。

無論如何,中國 科技 創新不止,這預示著A股 科技 題材在釋放短期上漲過快的風險時,長期向好的趨勢並未改變。2月25日起正在發行的國聯安 科技 創新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基金(簡稱「國聯安科創基金,代碼:501096」)專注 科技 創新主題投資,不失為在 科技 題材調整過程中,布局中國 科技 長期成長機會的配置之選。由於封閉運作的設置,國聯安科創基金可戰略配售新股,理論上能做到100%的打新中簽率;另,作為LOF產品,它又能滿足投資者在二級市場隨時交易的需求。

1、 科技 又逢春

國聯安科創基金發行之際,正值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給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經濟增長蒙上了一層陰影。

眼下,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在想方設法來刺激經濟。最近,美聯儲通過非常規會議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日本央行則購買了超千億日元的ETF。

中國方面,除了通過財政、貨幣政策的常規手段刺激經濟外,還選擇以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方式來提振經濟。

2008年,為應對經濟下滑,政府強力推出了四萬億的刺激方案。若干年後,中國的基礎設施水平巨變。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中國的高鐵的運行速度和里程雙雙創出了世界第一。不過有別於過往,這一次中國政府提出了以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的方式來提振經濟。

新基建一詞源自於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指出未來需要加大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 汽車 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的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正式提出,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 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新基建方案的實施,意味著國內自上而下會有充裕的資金去支持5G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中國的5G應用,並帶動中國 科技 創新事業的發展。截至目前,各個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把5G 網路建設等作為了2020年的投資重點,部分省市還明確了5G基站的建設目標。據中國信通院預計,到2025年5G網路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僅網路化改造未來5年的投資規模就有望達到5000億元,另外5G網路建設還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預計到2025年將累計帶動超過 3.5 萬億元投資。

「新基建」方案引發了市場對於 科技 創新加速推進的遐想,這也將帶動一批符合政策導向的 科技 創新類公司二級市場的表現,並在後期刺激5G應用相關概念股整體表現活躍。

有券商人士表示,最近以5G、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成為市場熱點, 科技 股行情再獲有力支撐。原因很簡單,危機中往往孕育著機會,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政策支持、流動性放鬆等逆向對沖措施正陸續出台,股市往往會先於經濟有所表現。

科創主題基金的機遇

科技 股調整前夕,經歷了一波短期的快速上漲行情,這讓很多投資者產生了憂慮。有人甚至擔心,這會不會是類似2015年的中小創的「市夢率」行情。

不過,相比2015年中小創行情,這一輪 科技 牛市背後是整個行業真實業績的體現。以中證 科技 指數為例,前三季度成分股整體上實現的凈利潤增長率高達39%,遠高於同期上證50的8.1%的增長和滬深300指數14%的增長。而在2015年至2020年的5年時間里,A股市場的 科技 股中,涌現出了一批在各自領域能和世界一流水準進行市場化競爭的公司。

如今,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 科技 產品的消費市場,且消費規模不斷在增長,這無疑給A股市場的 科技 股提供了一條「又長又濕的雪道」;同時,也給予了在深耕這一相關領域基金產品提供了布局的機會。

中國基金市場上的科創主題基金,它們既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買賣 科技 創新類標的,也能通過「打新股」的方式額外享受到 科技 股的打新收益。

說到打新 科技 股,就不得不提試行注冊制的科創板。它的橫空出世,給科創主題基金奉上了一場打新盛宴。據Wind數據,截至2020年3月4日,科創板自成立以來累計掛牌公司數量達到了91家,占據同期A股市場170家上市新股數量的50%之多。據天風證券預計,2020年可能還會有160家科創板企業上市,科創板公司在A股市場權重增大、地位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發行中的國聯安科創基金限售10億,重點布局 科技 創新類標的,股票資產投資比例可以達到基金資產的 0%-100%,採用封閉運作形式,封閉期為3年,是市場上能夠參與科創板 IPO 的戰略配售的少數公募基金。

所謂「戰略配售」即「向戰略投資者定向配售」。依據交易所規則,科創板新股的戰略配售比例處於20%~30% ,剩餘部分才能分配給其他各類投資者。這也就說,戰略配售具有「優先」打新的權利。

據華寶證券此前的測算,10億規模的具備戰略配售優勢的科創板主題基金如果持倉的新股平均漲幅在50%的話,對它凈值貢獻將超過2.8%,而如果平均漲幅達到150%的話,對基金凈值的貢獻最高可達到17%。

其實,從過往表現來看,國聯安基金公司在參與科創板打新、戰略配售方面積淀深厚。比如,首批25家科創板公司的打新盛宴中,業內僅有國聯安的3隻基金「打中」全部25隻新股。不僅如此,自2014年新的打新規則執行以來,國聯安旗下的國聯安安心等4隻基金在獲配股個數方面位列前15名(共有約200隻)。

除了戰略配售新股的優勢外,國聯安科創基金在參與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增股票)方面也比普通開放式基金有優勢。根據監管要求,單只基金主動投資於流動性受限資產(比如定增)不得超過15%。國聯安科創基金因設置3年封閉的運作期,不受上述限制。

基金身後的掌舵者

當然,作為主動管理的 科技 創新類基金,國聯安科創基金未來的業績,除了與賽道有重要關系外,還與管理者的投研實力休戚相關。

國聯安科創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潘明,是國聯安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監,具備計算機專業背景,曾在北電、英特爾和摩托羅拉三家高新 科技 企業工作近十年,擁有深厚的TMT行業背景,在業內有「TMT捕手」之稱。

潘明在管的兩只產品為國聯安優選行業(257070)、國聯安 科技 動力(001956),熱衷於 科技 成長股的布局,長期將電子、計算機、通信和傳媒等行業中的優質龍頭股作為核心配置,即使在2016年、2017年 科技 成長股表現不佳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成長風格不動搖。

正是基於 科技 「雪道」的執著追求,潘明也滾出了屬於自己的大雪球。截至2月末,潘明自2014年2月15日管理國聯安優選行業以來,累計任職回報141%,同類排名前10%,年化回報26%;他管理的另一隻基金國聯安 科技 動力自2016年1月26日任職以來的回報69.5%,同類排名前10%,年化回報17.3%。顯然,像潘明這樣能取得兩只產品長期年化收益超過15%的,業內並不多見。

潘明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看好中國的TMT領域的發展,堅持趨勢判斷與行業精選相結合的原則,優選具備核心競爭力、基本面扎實的 科技 股,致力於挖掘 科技 行業的阿爾法收益。面對A股跌宕起伏、風格輪動的市場,能像潘明這樣做到不追熱點、不抓短期收益,始終在一個行業或一種風格中堅持深耕的基金經理,實屬難得。

關於目前的市場調整,在潘明看來,疫情帶來的市場恐慌的傳染是短暫的。展望未來,科創板和中小市值股票可能比大市值股票更有優勢,科創板中的半導體設備和辦公軟體龍頭具有比較高的長期配置價值;半導體還是主戰場,傳媒和新能源等其他活躍戰場也值得積極參與。

在布局 科技 創新的賽道上,潘明並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背靠著國聯安堅實的投研團隊。國聯安基金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以長期價值投資為核心的權益投資理念。據海通證券的業績評價,2019年,國聯安權益類基金絕對收益率為 46.93% ,排名行業前1/6,資產配置能力強。

針對科創板投資,國聯安基金專門成立了科創板研究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常務副總經理、權益投資部總經理、研究部副總經理、權益投資部副總監、基金經理、行業研究員等共計10人,占整個投研團隊比例近1/3,持續密切跟蹤科創板上市公司。投資人員具備相關行業的投資經歷及能力,研究員則主要由醫葯生物、電子、通信、機械設備等行業研究員構成,致力於打造專業、專注的團隊。

Ⅳ 數字經濟的龍頭上市公司

2022年數字經濟上市公司龍頭股一覽
1.海航科技:
為搶抓數字經濟時代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產業發展機遇,公司圍繞打造涵蓋「四流」的智能數據生態,推動海航雲科技業務快速落地。總股本28.99萬股,流通A股28.99萬,每股收益-3.3800元。
2.中國長城:
區塊鏈數字貨幣挖礦機市場中,長城千瓦級的巨龍系列電源占據80%市場份額;目前已開展區塊鏈等新技術在證券業務中的應用。總股本29.28萬股,流通A股29.28萬股,每股收益0.3170元。
3.易華錄:
國內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提供商龍頭企業,產品主要包括,交通電視監視系統、交通流信息採集系統、交通事件檢測系統、交通違法行為監測系統等;作為數字中國峰會新型智慧城市分論壇支持單位並做主旨發言。公司表示,未來公司將緊密結合「數字中國」的建設需求,搶先布設更多的數據湖節點,為下一階段數據運營打下堅實基礎。公司加速轉型成為「數字經濟」發展大潮中的一流企業。總股本6.5萬股,流通A股6.2萬股,每股收益1.0648元。
4.國聯股份:
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擬募集資金246,606.67萬元,用於「國聯股份數字經濟總部建設項目」等四個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總股本2.37萬股,流通A股1.2萬股,每股收益1.4700元。
5.烽火通信:
中國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成為世界數字經濟的「中國樣板」。總股本11.32萬股,流通A股11.32萬股,每股收益0.0900元。
6.新智認知:
預計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超過32萬億元,佔GDP比重35%;到2030年,數字經濟佔GDP比重將超過50%,全面步入數字經濟時代。總股本5.05萬股,流通A股5.05萬股,每股收益0.0300元。
7.杭電股份:
到2020年,寬頻網路全面覆蓋城鄉,固定寬頻家庭普及率達到70%,總股本6.91萬股,流通A股6.91萬股,每股收益0.1700元。
8.用友網路:
總股本32.71萬股,流通A股32.51萬股,每股收益0.3100元。
【拓展資料】
這是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商業模式平台,同時運用區塊鏈、雲計算技術,用戶可通過金寶通平台進行點對點的方式賦能,在賦能過程中,每次賦能消耗的數字資產會被平台轉換為貢獻值,貢獻值可以進行更多的增值服務,從而擴大自己的數字資產。
GDC數字產業鏈
這是一個發展中的GDC充分貫徹「創新、協作、開放、共贏、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推動企業會員服務結構性改革、落實企業會員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數字經濟時代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先導力量,對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具有重要意義。GDC數字產業鏈是響應國家戰略方針號召,推進前瞻發展趨勢,構建中國綜合軟、硬實力的時代要求,數字經濟產業內各區域之間,是平行平等的互助關系,平台將進行各行各業的資源整合,使企業進行GDC商業流通,平台的會員量來提高企業的產銷融,從而達到GDC商業互通。

Ⅳ 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有:浦發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渤海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行。

浦發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簡稱:浦發銀行)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1993年1月9日開業、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600000)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

(5)非公開發行股票萬億元擴展閱讀:

股份制商業銀行已經成為我國商業銀行體系中一支富有活力的生力軍,成為銀行業乃至國民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上述股份制銀行,中國還有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五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 ;中國政策性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

Ⅵ 什麼叫非公開發行股票為什麼上市公司在非公開發行股票之前他們的股價都會猛漲

在公開發行前先讓利益相關方以低價購入,上市後漲價了,預先購入者就可以拋出套現。這是一種圈錢的方法。

Ⅶ 國金證券定增是利好嗎

國金證券定增(非公開發行股票)是利好。非公開發行股票,公司得到了現金,可以擴大經營,增加流動資金,增加了公司的活力;另一方面有人(往往是大股東或者有實力的財團)願意買公司的股票,說明他們看好公司的未來,可增加全體股東(包括持有公司股票的小散戶)的信心,對二級市場的股票也有利好刺激。
但到底影響有多大,還得看當時的大勢,大勢向好,利好效應明顯,股價上漲多;大勢不好,可能影響甚微。
根據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15 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
1、本次非公開發行的主要目的:
2008 年借殼上市以來,國金證券各項業務不斷發展,經營業績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多項業務在業內排名靠前。但與同行業領先公司相比,國金證券凈資本規模偏小,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 2014 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公司凈資本在行業內排在第 22 名,公司業務的擴大以及創新業務的拓展受凈資本制約較為明顯。為抓住證券市場繁榮發展的機遇,進一步加快推進公司各項業務的發展,並在未來的行業競爭及行業整合中勝出,國金證券擬通過本次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深化各項優勢,強化擴張能力,促進各項業務做優做強,提高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2、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數量:
本次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的數量不超過 333,796,940 股。在本次擬發行規模範圍內,董事會將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根據實際認購情況與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協商確定最終發行數量。若公司股票在本次發行定價基準日至發行日期間發生派息、送股、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等除權、除息事項,本次發行數量將作相應調整。
3、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定價:
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定價基準日為公司第九屆董事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決議公告日(即 2015 年 11 月 11 日)。本次發行價格為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 20 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 90%,即發行價格不低於 14.38 元/股(註:定價基準日前 20 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定價基準日前 20 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額/定價基準日前 20 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量)。若公司股票在定價基準日至發行日期間發生派息、送股、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等除權、除息事項,本次發行底價將作相應調整。
4、本次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對象及其與公司的關系:
本次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對象包括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合格投資者等不超過 10 名的特定投資者。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以其管理的 2 只以上基金認購的,視為一個發行對象。信託投資公司作為發行對象的,只能以其自有資金認購。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不參與本次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認購。
如因本次非公開發行導致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本公司股本總額 5%以上(含 5%)的,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應當事先告知本公司,並根據《證券法》、《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及《證券公司行政許可審核工作指引第 10 號-證券公司增資擴股和股權變更》等規定,提前報中國證監會核准。
最終的發行對象在公司取得本次非公開發行 A 股核准批文後由董事會在股東大會的授權范圍內,根據發行對象申報報價的情況,遵照價格優先等原則確定。所有發行對象均以現金方式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的 A 股股票。
在本次董事會決議公告後至本次非公開發行工作結束之前,若監管部門對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認購對象數量的上限進行調整,則本次非公開發行認購對象數量上限相應調整為屆時監管部門規定的非公開發行認購對象的數量上限。

Ⅷ 核准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約1.53億股票利空嗎

證監會批准非公開發行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非公開發行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對於流通股股東而言,非公開發行股票應該是利好。

2、 定向增對上市公司有明顯優勢:有可能通過注入優質資產、整合上下企業等方式給上市公司帶來立竿見影的業績增長效果;也有可能引進戰略投資者,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而且,由於「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前二十個交易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九十」,定向增發基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

4、 同時定向增發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

5、因此,定向增發對相關公司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好者可能漲停;不好者,可能跌停。

6、判斷好與不好的判斷標準是增發實施後能否真正增加上市公司每股的盈利能力,以及增發過程中是否侵害了中小股東利益。

7、 如果上市公司為一些情景看好的項目定向增發,就能受到投資者的歡迎,這勢必會帶來股價的上漲。

8、反之,如果項目前景不明朗或項目時間過長,則會受到投資者質疑,股價有可能下跌。

9、 如果大股東注入的是優質資產,其折股後的每股盈利能力明顯優於公司的現有資產,增發能夠帶來公司每股價值大幅增值。

10、反之,若通過定向增發,上市公司注入或置換進入了劣質資產,其成為個別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或向關聯方輸送利益的主要形式,則為重大利空。

11、 如果在定向增發過程中,有股價操縱行為,則會形成短期「利好」或「利空」。

12、比如相關公司很可能通過打壓股價的方式,以便大幅度降低增發對象的持股成本,達到以低價格向關聯股東定向發行股份的目的,由此構成利空。

13、反之,如果擬定向增發公司的股價跌破增發底價,則可能出現大股東存在拉升股價的操縱,使定向增發成為短線利好。

14、 因此判斷定向增發是否利好,要結合公司增發用途與未來市場的運行狀況加以分析。

15、一般而言,對中小投資者來說,投資具有以下定向增發特點的公司會比較保險:一是增發對象為戰略投資者,定向增發有望使公司的估值水平提高,進而帶動二級市場股價上漲;二是增發對象是集團公司,有望集團公司整體上市,消除關聯交易;三是增發對象是大股東,其以現金認購,表明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發展的信心;四是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較好且建設期較短的公司;五是當前市價已經跌破增發價或是在增發價附近等,且由基金重倉持有。

Ⅸ 公司上市深交所怎麼樣

公司上市深交所是個不錯的選擇。
2012年至2022年,中國經濟歷經了十年發展,十年巨變。

十年來,深交所上市企業市場規模擴大、利潤規模不斷增厚、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涌現出一大批影響力大、創新力優、競爭力強的市場化藍籌企業和細分行業冠軍。

截至目前,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數量達1503家,總市值近21萬億元。2022年上半年,1503家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75萬億元,同比增長6.15%,近八成公司實現盈利,近380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30%。而作為深市主板的「基本盤」與鮮明底色,當前深市主板製造業公司共992家,佔比66%。

創業板當前共有上市公司超1200家,總市值超11萬億。其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佔比近9成,戰略新興產業企業數量佔比超6成,涌現出寧德時代、邁瑞醫療、智飛生物、匯川技術等一批影響力大、創新力強的龍頭企業。2022年上半年,創業板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合計15,166.69億元,平均實現營業收入12.86億元,同比增長19.10%。

多位上市公司受訪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資本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和賦能方面,深交所多措並舉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金融供給側蘆吵廳結構性改革,積極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助力「先進製造」
深交所承載的高端製造領域上市企業數量眾多。過去十年,深交所涌現出一大批覆蓋全國的優秀製造業企業。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851家先進製造企業在深交所上市,較十年前(2012年12月31日)增長76.92%,總市值(註:選取2022年10月20日數據)近14.97萬億元,較十年前(2012年12月31日)增長571.10%。

851家企業中,主板共有企業383家,較十年前(2012年12月31日)增長23.55%,總市值(註:選取2022年10月20日數據)近8.54萬億元,較十年前(2012年12月31日)增長375.58%。

創業板先進製造業企業共有468家。較十年前(2012年12月31日)增長173.68%,總市值(註:選取2022年10月20日數據)近6.42萬億元,較十年前碰輪(2012年12月31日)增長1380.2%。

營收和凈利潤兩大指標上,2012年至2021年,深市先進製造領域企業總體營業收入近十年復合增長率達16.25%,總體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20.13%,2021年實現總營業收入5.67萬億元,凈利潤4380.62億元。

在過去十年,部分製造業企業也充分利用了深交所平台做大做強,美的集團便是其中代表企業之一。

2013年,美的集團在深交所完成了整體上市,從此成為國內家電行業內橫向、陪隱縱向產業鏈最為完整的公司。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2011年增加1.5倍,歸母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增加了7倍,實現了營收持續增長,利潤率保持整體穩步提升態勢,企業產品結構日益優化。

美的集團方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公司利用深交所資本市場發展壯大,主要通過以下三方面實現:持續推進股權激勵、圍繞公司戰略進行並購重組、堅持維護和保障股東權益。

美的集團自2014年開始對管理層、核心骨幹員工發放股權激勵,現已形成多陣列的股權激勵架構,保證了公司各階管理層和核心員工與廣大股東的利益一致性;2019年,公司通過發行A股股份換股吸收合並控股上市公司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進一步提升美的集團和小天鵝之間的業務協同效應;自2013年整體上市以來,美的集團累計派現金額超過690億元,已實施的回購金額約270億元。在維護股東權益方面做了充足保障。

興業證券高端製造研究中心總經理石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圍繞先進製造企業挖掘和上市引導方面,深交所做出了大量工作。

「一方面,深交所專門為非上市企業提供良好的對接體系,通過培訓等方式,幫助未上市企業建立登陸資本市場意識,使他們能夠盡早利用資本市場加速企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在企業登陸資本市場以後,深交所在持續助力企業用好資本市場工具和日常規范經營方面也做了一些體系化工作,對公司發展起到健康的影響。」石康表示。

引導「綠色低碳」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共識,全球正迎來逐步擺脫傳統石化依賴、向清潔可再生能源轉型的時代變革。

過去十年,深交所充分發揮交易所平台功能,加大直接融資支持力度,豐富完善綠色指數體系,推動碳中和系列基金產品開發,努力打造綠色金融的創新引擎,引導市場投資綠色產業,更好服務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共有172家低碳發展領域企業在深交所上市,較十年前(2012年12月31日)增長23.74%,總市值(註:選取2022年10月20日數據)近5.98萬億元,較十年前(2012年12月31日)增長789.41%。

172家低碳發展領域企業覆蓋綜合環境治理、固廢治理、光伏發電、電能綜合服務、電網自動化設備等各細分領域企業。2012年至2021年,深市綠色低碳領域企業總體營業收入近十年復合增長率達17.57%,總體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17.60%,2021年實現總營業收入1.93萬億元,凈利潤1177.88億元。

作為全球領先的以鋰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業,天齊鋰業於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從此開啟藉助資本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征程。公司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過去十多年間,公司積極利用資本市場工具做優做強、提升企業價值。

2010年,天齊鋰業登陸深交所上市,其IPO募集資金被用於公司射洪基地的產能提升和對外投資,提升了公司產能規模。

2013年,天齊鋰業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購買澳大利亞文菲爾德51%股權,實現對世界上正開採的儲量豐富、品質優越的鋰輝石礦的控股,既規避了資源受限制的風險,又延伸了產業鏈上游,上下游協同效應明顯。

2017年,通過配股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用於在澳洲建設「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實現公司產能規劃規模的提升。

2019年,通過配股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用於償還SQM並購貸款,有效緩解公司財務壓力。

與天齊鋰業並稱為「鋰礦雙雄」的贛鋒鋰業,其同樣在過去十年依託於深交所平台發展壯大。

贛鋒鋰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公司於2010年以IPO方式上市,上市所募集資金,分別被應用於多個項目建設,包括650噸金屬鋰項目、150噸丁基鋰項目,以及2013年正式建成投產的馬洪工廠(萬噸鋰鹽廠)等。目前,贛鋒鋰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金屬鋰廠商,馬洪工廠亦是全球最大的鋰化合物生產基地。

後續十年,依託於深交所平台,贛鋒鋰業數次通過發行股份、可轉債等形式完成了資金募集,並用於Minera Exar等鋰資源項目投資、萬噸鋰鹽改擴建等化合物及金屬產品擴產、鋰電池生產基地建設等領域。通過對一系列募集資金的合理應用,贛鋒逐步完善了企業的全產業鏈布局,為成為全球領先的鋰生態集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賦能「交通強國」
自十九大以來,我國對交通強國戰略的重視程度持續加深,創新發展的步伐加快。

在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被特別提出。建設交通強國,是黨中央立足現實、直面變局、著眼長遠,深刻把握我國和世界經濟、科技、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大發展戰略。

截至目前,共有181家交通運輸領域企業在深交所上市,較十年前(2012年12月31日)增長82.83%,總市值(註:選取2022年10月20日數據)為2.44萬億元,較十年前(2012年12月31日)增長452.58%。覆蓋物流、鐵路公路、軌交設備、航運港口、汽車服務等各細分領域企業。

回顧中國汽車消費市場20年,中國用20年的時間走出了海外接近100年的歷史。站在當下,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的一大亮點,國產新能源車在海外市場的滲透率快速提升,且這種良好發展態勢有望得到延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10月11日公布的月度銷量數據顯示,在8月汽車出口創下歷史新高,首次超過30萬輛後,9月中國汽車出口繼續取得較好成績,同比增加73.9%,達到30.1萬輛。

比亞迪即是中國汽車產業的傑出代表。今年前9個月,比亞迪賣了大約118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249.56%。

過往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實現營收1506億元,同比增長66%,截至今年6月底,比亞迪僱用員工約42萬人,在全球累計申請專利3.7萬項、授權專利2.5萬項。根據最新三季度業績預告, 2022年1-9月比亞迪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91億-95億。

比亞迪的發展同樣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和賦能。

2011年6月30日,比亞迪做出重大戰略決策,由H股回A股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16年7月,比亞迪完成A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約145億元,成為2016年A股資本市場最大規模的無大股東參與的詢價類非公開發行項目;2020年,在比亞迪市場化發展的戰略布局下,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完成A輪融資19億元、A+輪融資7.99億元,投後估值超百億元,並於次年啟動申請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流程。

「通過這11年間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歷次融資,比亞迪資本實力顯著增強,為比亞迪加碼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和動力電池等領域的投入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助力比亞迪業務實現快速成長。」比亞迪方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Ⅹ 1990年十二月什麼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大陸開業的第一家證券

上海證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19日,新中國內地第一家證券交易所開業,它是 1990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授權、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這是建國以來內地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拓展資料;
上海證券交易所(英文:Shanghai Stock Exchange,中文簡稱:上交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業,受中國證監會監督和管理,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會員製法人。
截至2020年末,滬市上市公司家數達1800家,總市值45.5萬億元;2020年全年股票累計成交金額84.0萬億元,日均成交3456億元,股票市場籌資總額9152億元;
債券市場掛牌20378隻,託管量13.2萬億元,現貨成交11.5萬億元;基金市場上市只數達373隻,累計成交10.8萬億元;衍生品市場全年累計成交7167億元。滬市投資者開戶數量已達27550萬戶。
2018年12月,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新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上市規則》及《上海證券交易所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掛牌轉讓規則》正式發布實施。
主要職責
提供證券集中交易的場所、設施和服務;
制定和修改上交所業務規則;按照國務院及中國證監會規定,審核證券公開發行上市申請;審核、安排證券上市交易,決定證券終止上市和重新上市等;
提供非公開發行證券轉讓服務;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
組織實施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創新;對會員進行監管;
對證券上市交易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進行監管,提供網站供信息披露義務人發布依法披露的信息;
對證券服務機構為證券發行上市、交易等提供服務的行為進行監管;
設立或者參與設立證券登記結算機構;
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開展投資者教育和保護;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及中國證監會許可、授權或者委託的其他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