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終止非公開發行a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終止非公開發行a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3-16 16:03:39

㈠ 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申請通過多長時間內完成交易

非公開發行股票通過證監會審核後一般會在一二個月內會完成交易.

㈡ A股股票變更為非公開發行A 股股票好還是壞

算是利好,因為非公開發行股票,就是只向特定的機構投資者(包括大股東)增發股票,增發後的股票一般有一年或以上的鎖定期限,機構投資者願意參與並鎖定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表示他們認為現在股價估值.

㈢ 陝國投A為什麼停牌

大多數股民聽到股票停牌時,都變得稀里糊塗,不曉得到底是對是錯。事實上,停牌的情況遇到兩種,並不需要過分的擔心,當碰到第三種情況的時候,就要提防了!
在大家聽停牌內容的講解之前,今日牛股名單新鮮出爐,分享給大家,就趁現在這個時間,它還在的時候,抓緊時間領取:【絕密】今日3隻牛股名單泄露,速領!!!
一、股票停牌是什麼意思?一般會停多久?
股票停牌的意思就是說「某一股票臨時停止交易」。
要是想知道到底停牌停多久,有些股票可能停1小時就恢復了,有的時間就很長了,甚至可能會有1000多天的可能,時間是不可控的,停牌原因是決定停牌時間長短的重要因素。
二、什麼情況下會停牌?股票停牌是好是壞?
導致股票停牌的原因為下列三種情況:
(1)發布重大事項
公司的(業績)信息披露、重大影響問題澄清、股東大會、股改、資產重組、收購兼並等情況。
因為重大的事項導致停牌,期間時間不一,肯定是在20個交易日以內。
若是要弄明白一個很大的問題,也許會佔用一個小時,股東大會其實是一個交易的時候,而資產重組以及收購兼並等這些都是非復雜的情況,這個停牌需要好幾年呢。
(2)股價波動異常
倘若股價漲幅出現了異常的波動,假如說深交所有條規定:「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漲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停牌1小時,很多很情況下再十點半都可以恢復交易。
(3)公司自身原因
一旦公司出現了涉嫌違規的交易或者弄虛假業績,這是要接受停牌處理的,具體的停牌時間視情況而定。
停牌出現以上三種情況,(1)(2)兩種停牌都是好的情況,只有(3)這種情況會讓人煩惱。
對於第一種和第二種的情況可以看出,股票復牌就說明利好,譬如這種利好信號,我們要提前知道就可以提前布局。這個股票神器在股市裡可以輔助你,提醒你哪些股票會停牌、復牌,還有分紅等重要信息,每個股民都必備: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輕松把握一手信息
就算知道停牌和復牌的日子也不行,對這個股票好不好,如何布局的了解才是最重要的?

三、停牌的股票要怎麼操作?
大漲或者大跌的狀況一些股票在復牌後都有可能的,因此股票的成長性是十分重要的,這是需要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的,從而得出相關結論。
大家要學會冷靜,不要自亂陣腳,這是很重要的,對股票進行全面的分析,這是首要的。
從一個才踏入此領域的新人來說,不會使用其他方法來判斷股票的好壞,關於診股的一些方法,學姐特意為大家整理出來了,哪怕你是投資小白,也能立刻知道一隻股票的好與壞:【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㈣ 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是什麼意思啊

非公開發行股票:就是指上市公司增發的時候,不是向現有股東按比例全部配售發行,而是向特定的對象發行,如某些公墓基金、上市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A股就是大陸上市股票,那麼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就是指中國大陸的上市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也叫定向增發股票。

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特點主要有:
一、募集對象的特定性;
二、發售方式的限制性。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對象是特定的,即其發售的對象主要是擁有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優勢的機構投資者及其他專業投資者,他們具有較強的自我保護能力,能夠做出獨立判斷和投資決策。其次,非公開發行的發售方式是有限制的,即一般不能公開地向不特定的一般投資者進行勸募,從而限制了即使出現違規行為時其對公眾利益造成影響的程度和范圍。

非公開發行股票一般是利好,尤其是如果有增發價格如果與二級市場聯動,將會推動股票股價。股價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如並購重組對股價的影響、股票價格與股票成交量的關系、稅收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等。

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優點是給予非公開發行一定的監管豁免,可以在不造成證券法的功能、目標受損的前提下,使發行人大大節省了籌資成本與時間,也使監管部門減少了審核負擔,從而可以把監管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公開發行股票的監管、查處違法活動及保護中小投資者上,這在經濟上無疑是有效率的。其次,對非公開發行給予審核豁免。由於可以獲得審核豁免,從而大大降低籌資成本,因而對於許多企業來說,非公開發行具有很大吸引力。

㈤ 終止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終止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是利好嗎

非公開募集,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大部分是利空,是增加了股份的同時(稀釋了原有股東的權益),增加了公司的資金實力,公司有了資金之後,就可以更快的擴張,迅速佔領市場,行為競爭優勢。
那麼顯然這種募資對於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終止了資金募集,那麼對於公司來說,就是白忙一場,費用花出去了,但成果沒有見到。企業的資金也沒有增加,也許就會錯過一次重要的發展機遇。顯然這不能算做利好,肯定是偏利空的消息。
當然也不能說一次非公開發行取消,會對公司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從競爭格局來說,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只是公司的實力沒有增加,但也還可以保持原來的市場地位,只是沒有前進,並不意味著倒退,公司的發展本身就是長期的過程,不會因為某一些非公開發行的成敗而有大的改變,仍然需要觀察。
拓展資料:
非公開發行股票解禁是指非公開發行的股票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正常交易,增加市場上的流通股,它對股價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有可能是一種利好消息,也有可能是一種利空消息。
投資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
1、在股票價格相對較高的位置時,非公開發行股票解禁,會導致投資者賣出這一部分股票進行套現,從而增強賣出力量,導致股價出現下跌的情況,或者在市場行情低迷,或者出現重大利空消息時,進行解禁,投資者為了減少虧損,會忍痛割肉賣出這部分股票,導致股價下跌。
2、在股票價格處於低位,市場行情較好,股票後期有上漲的趨勢時,進行非公開發行股票解禁,投資者套現沖動較弱,繼續持有該部分股票,甚至增加持有量。這有可能會導致股價上漲。

㈥ 什麼是可轉債,為什麼最近這么流行

4.1億的借款+預期權益+賈躍亭無限責任擔保的「擦邊球」產品,以年化15%高息層層分銷散戶,目前無法兌付引發訴訟。總額5.3億美元的樂視移動「Pre-A」融資風險暴露。

財新記者王曉慶

一份2017年5月到期的4.1億元樂視「可轉債」產品,在要求贖回的時候,LP(基金出資人)發現GP(基金管理人)與標的方樂視公司簽訂的只是一份無實質擔保的借款合同。

8月1日,上海樂昱創業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樂昱創投」)的LP將向法院提交訴狀,欲將該基金的GP上海海通創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創世」)訴上法庭,稱其欺詐,涉嫌虛假宣傳、投後管理和風控失責等問題,損害投資人利益。

據財新記者多方了解,雙方原本聲稱的針對樂視移動指定投資的可轉債產品並不存在,樂昱基金投資的標的實質上是一個規避監管的私募擦邊球產品,捆綁了「承諾轉股協議書」,「高息借款合同」,「賈躍亭和樂視移動擔保書」的場外協議產品,並不具備合規金融產品的地位和相應保護。

樂視移動「Pre-A」的5.3億美元融資大多採用這種協議方式。泡沫破滅之後,樂視危機的連帶效應發酵,私募LP與GP對峙,PE散戶化風險爆發。

借款+賈躍亭無限擔保不等於可轉債

「樂昱創投」成立於2015年5月19日,專項從事樂視移動可轉債項目投資的私募投資公司,基金募集的投資總額為4.1億元,GP海通創世是海通證券的「孫公司」。

財新記者從證券基金業協會網站上查詢,海通創世具備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但是樂昱創投的專項基金產品並沒有備案登記。

LP出具的雙方委託協議顯示,海通創世被委託管理該筆基金,投向特定投資項目。該項目是「LeView Mobile Ltd.(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方和權益享有方)和 Le Ltd.(樂視全球有限公司,以下統稱「樂視移動」)的可轉債融資項目」。

「我們從一開始就規定,是專項投資樂視移動的可轉債產品,可是直到樂視危機爆發,我們都沒有看到可轉債產品憑證。」樂昱創投的一位LP向財新記者介紹。

在海通向LP提供的樂視可轉換債券投資摘要中寫明,該筆可轉債的年息是單利15%,期限三年,若兩年內樂視沒有進行股權融資,債券發行兩年之日起,認購人有權要求贖回。

轉股的觸發條件是樂視移動在下一輪融資時,可以八折的價格轉換成為優先股股份。

事實上,樂視並沒有通過境外公司發行上述可轉債產品,產品最終沒有發出。但是,募資卻通過預支方式完成了。

2015年5月21日,在可轉債沒有發行的前提下,樂視移動和樂昱創投簽訂了借款合同,以借款名義將樂昱的4.1億元專項款借走,樂視控股和賈躍亭為此提供連帶擔保,借款利息是年15%,三年期。

在借款協議之外,樂昱還和樂視移動簽訂了《投資者權利協議書》,約定該筆借款可以在樂視可轉債發行成功之後轉換為可轉換債,或者在相應條件下轉換為優先股。

此外,樂視控股和賈躍亭本人都出具了連帶擔保承諾函。

據海通創世負責人介紹,這是一套環環相扣的協議,雖不能稱之為正規的金融產品,但是屬於告知詳盡的創新場外投資行為。

一位長期從事私募基金的業內人士稱,這更像是一個文字游戲,雙方約定投資標的是樂視可轉債項目,可實際上是以境外主體發行CB(Convertible Bond,可轉換優先股債券)為預期,境內主體實現借款。

該人士還介紹,在實際操作中,境內借款不能自然轉到境外主體,需要外管局批准,這種直接操作是行不通的。如此高息的借款協議,通常都不是以轉股為目的的。實質上是介於私募產品和非法集資間的「擦邊球」行為。

「樂視債」15%高息散戶化融資

LP起訴海通的理由是涉嫌銷售欺詐,未能履行管理人職責,對違約風險沒有盡責。

樂昱創投的LP包括上海兆易投資中心、巨杉(上海)資產管理公司等機構和自然人,投資額度從1000萬元到1億元不等,共11名LP,LP背後則是各類散戶。

「當時海通要求投資門檻為1000萬元,所以我們幾個人湊到一起才拿到份額。」一位個人投資者蔣先生向財新記者介紹,其他人的資金有一兩百萬的,個人投資者的身份和資金來源多種多樣,甚至還有建築行業的員工集資。

即便蔣先生是金融行業從業人士,他也表示對境外發行可轉債的產品細節並不了解,當時他決定投資主要考慮三個因素:海通證券的背書、樂視如日中天的股價和美好前景、海通表示賈躍亭在海通有股份質押。

2015年5月,股災之前,樂視在造車和「生態化反」的鼓吹之下,股價一路昂揚。樂視網(.SZ )從2014年年底的30元左右,上漲至2015年5月12日的179元,上漲幅度近6倍,市值將近3000億元。

海通創世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當時樂視的融資產品拿到市場上銷售,份額都是用「搶」的。15%的固定利息,加上轉股預期,是非常吸引人的投資標的。

樂視危機爆發之後,投資人才指責海通在上述產品銷售中發揮了推波助瀾的誇大作用,將「50分的產品包裝成90分」,並且沒有提示可轉債產品發行的風險和問題。

當時接觸該筆樂視債的私募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圈內對這筆債的看法是兩級分化的,「懂的人肯定不會買,不懂的搶著買」。

「年化15%的利息就是個危險的信號,在海外發CB不可能給出這么高的利息。根據我們的測算,按照樂視同類企業的狀況,年化7%到8%的資金成本是正常的融資利息,能夠把CB發到這么高的成本,說明樂視出了問題。」該私募人士說。

該私募人士還說,高息的公開募資是企業融資的一個大忌,通常情況下,融資團隊還會做一些工作掩飾高融資成本,「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圈內開始盛傳樂視資金鏈非常緊張」。

財新記者根據樂視網公告和各類公開資料統計,樂視體育、汽車、手機、影業、雲等樂視系非上市板塊六年來合計融資約達255億元。

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金融機構通過大量巧妙復雜的結構化設計,層層嵌套,將私募產品公募化,使得散戶參與一級市場投資。

管理人艱難追討只兌付1%

2017年5月21日,上述債務到期,樂視構成實質性違約。在協議約定中,賈躍亭以及樂視控股承諾對該筆借款承擔代償義務。

海通創世方面表示,7月初已經向上海法院提請訴訟保全,並根據《投資者權利協議》約定在香港申請仲裁。

7月27日晚,樂視網公告稱,收到賈躍亭的通知,截至2017年7月27日,賈躍亭新增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等輪候凍結35.85億股,輪候期限為36個月,占公司總股本179.72%。

此外,賈躍亭通過樂視控股持有樂視網的股份也新增6670.6萬股被輪候凍結,輪候期限為36個月,占公司總股本的3.34%。

樂昱基金的多位LP表示,直到樂視違約的時候,他們才知道可轉債產品是不存在的,一開始甚至以為是海通挪用了資金,後來才了解到樂昱和樂視的關系是一筆無實質抵押的借款協議。

一位長期從事股權投資的律師分析稱,這個事情「法律上沒大問題,監管上有問題,聲譽(海通)上問題很大」。

他認為,海通方面在盡職披露以及底層協議上有瑕疵,沒有盡到管理人的審慎義務,這種借款的兌付優先順序要遠遠低於其它標准化金融產品。

「我們和樂視大樓下面打地鋪要債的供應商唯一的區別就是,我們在樓上找了一個小房間休息,也是盯著要賬,連續幾個月。」海通創世相關負責人說,當初銷售該產品的團隊負責人已經悉數離職,海通證券非常重視這筆債的處理情況。

六月初,LP代表和海通創世一起與賈躍亭等人就債務問題協商。樂視方面承認借款協議,願意償還債務,但是要修改償債節奏。

「賈躍亭的態度很好,也承認他們發的是可轉債。樂視表示願意還款,可就是沒有錢,只能往後推。」參加當時會議的LP說,賈躍亭承認自己在資金安排上的漏洞,表示這筆款項的償還要延後。

樂視的方案是將這筆借款將採取「2-3-2-3」的節奏還款。具體而言,是8月31日、12月31日、2018年2月28日、2018年5月31日分四期分別償還20%、30%、20%、30%的借款。

但首筆還款要推遲到八月底,賈躍亭、樂視控股繼續提供連帶保證責任,但拒絕提供其他實質性的額外擔保。雙方沒有達成統一意見。

意外的是,海通創世透露,7月5日,樂視將借款本金的1%――410萬還到了樂昱賬戶。

即便如此,無論是海通創世還是LP,沒有人對樂視繼續償還餘下債務有信心。部分LP也向海通方面發出了退出申請。LP在向法院起訴GP之前,也向證監會上海監管局遞交了投訴函。

各機構風險逐步爆發

樂昱基金參與的份額是樂視手機被稱為「Pre-A」的一輪融資。2015年11月26日,賈躍亭向內部員工通報稱,樂視移動智能完成5.3億美元的融資,成為樂視七大子生態中首輪融資額最高的公司。

根據市場人士介紹,在這一輪融資中,樂視移動採取的多是這類「借款+預期權益」的方式。上海一家參與樂視本輪融資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除了海通證券還有亦庄國投、東方富海等PE也參與了,而且使用的協議版本都是樂視方提供的,即上述樂昱基金使用的三份組合協議。

除了樂昱基金,還有一隻備案私募產品「盈泰盛世精選樂視移動投資基金」(下稱盛世精選),總額8000萬美元。

該私募產品屬於恆宇天澤管理,成立於2015年6月11日,作為有限合夥人認購了上海奇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奇成)的「上海奇成悅名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奇成悅名)39.9%的份額。該有限合夥的成立目的是專項投資樂視海外公司 LeView Mobile Ltd.發行的「可轉換優先股債券」,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賈躍亭個人對該筆投資提供擔保。

「奇成悅名」規模為8000萬美元,第一期7500萬美元已於7月7日到期,樂視方面至今沒有按照協議約定贖回,已經構成違約。第二期500萬美元將於8月17日到期。(詳見「獨家丨樂視7500萬美元可轉債違約擬債轉股」)

經多次溝通,樂視方面提出了替代性解決方案,一是延期一年贖回,或者在一年內分期贖回;二是轉股進入樂視汽車、樂視雲、樂視互娛等非上市公司板塊。

對此方案,上海奇成7月22日發布聲明稱,從未表達過將進行債轉股的決定或計劃,並在債權到期後採取了必要的司法救濟手段。

財新記者獲得的材料顯示,「奇成悅名」近日向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樂視控股及賈躍亭名下財產進行財產保全,北京三中院裁定該申請符合法律規定。根據裁定書,賈躍亭名下5.12億股樂視網、樂視控股持有的1194萬股樂視網被凍結,保全金額為債務總額。

財新記者獲得的《關於恆宇天澤虛假宣傳、違規銷售「盛世精選」的投訴函》顯示10名投資人向基金業協會舉報,指恆宇天澤在基金銷售過程中存在虛假宣傳、違規銷售的行為,誤導投資人,致使投資人認購了與其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的高風險理財產品,且沒有履行受託人義務,做到誠實守信、勤勉盡責。投資人稱基金在銷售時承諾了年化十幾個點的回報。

投訴函稱,恆宇天澤在產品發行過程中組織各省市、地區未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機構和個人從事基金營銷推介、銷售工作。對此,恆宇天澤營銷總監郭延育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目前恆宇天澤的所有員工都是取得從業資質的。」

郭延育對財新記者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基金業協會的相關通知和反饋,「如果在此次事件中,確實存在客戶投訴的這種情況,我們會去追究客戶服務人員的責任。客戶舉證清晰,我們會進行相應的處罰。」

「盛世精選」的期限為3年+2年+2年,目前仍在存續運行,尚未到期。投資人目前表示,要求退出基金,由基金管理人進行回購份額。

樂視網2010年8月上市,2012年開始大擴張,2015年市值一度突破千億元,成為創業板第一股。孰料好景不長,在控制人賈躍亭2014年宣布巨資開發互聯網智能車之後,樂視逐步滑入資金泥潭。

2016年10月,樂視資金問題爆發,引發樂視體系性的財務危機。2017年1月,融創中國(01918.HK)董事長孫宏斌出手,以150.41億元入股樂視,成為樂視網的第二大股東,同時入股樂視集團旗下樂視超級電視和樂視影業板塊。

樂視網最新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報稱,上市以來首次虧損超過6億元,更正2016年年報中眾多關聯交易方浮出水面;公募基金被停牌的樂視網套牢,紛紛下調估值,普遍給出復牌後3個到4個跌停板的預期;越來越多的供應商上門討債,多家樂視旗艦店被迫關門;員工堵門討薪;賈躍亭飛至美國,也無法阻止美國法拉第車廠停建、汽車融資遇阻,美國電視機巨頭Vizio以涉嫌欺詐和違約起訴樂視等一連串負面新聞爆發。

有市場人士指出,反觀融資正盛時的樂視,正是在眾多專業金融機構的參與之下,使得樂視移動這種尚未大規模量產的手機企業,可以順利融到幾十億的資金,催生資本市場泡沫。

【轉載指引】

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向本公眾號後台申請並獲得授權,或發送申請至。歡迎轉發朋友圈。

㈦ 澳洋健康即將重組什麼時候

2021年6月8日。
澳洋健康披露《關於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並撤回申請文件的公告》,顯示,江蘇澳洋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 2021 年 9 月 27日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三十三次(臨時)會議和第七屆監事會第二十七次(臨時)會議
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事項並撤回申請文件的議案》,同意終止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申請撤回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材料。
據悉,今年7月14日,澳洋健康第七屆董事會第二十八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 了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及相關議案,並於2021年7月15日經公司第七屆 董事會第二十九次(臨時)會議修訂了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及相關議案。
2021年8月2日,公司召開2021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本次非公開發 行A股股票預案(修訂版)及相關議案。
與此同時,2021年8月14日,澳洋健康向中國證監會報送了《江蘇澳洋健康產業股份有限 公司關於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報告》及相關申請材料,並於2021年8月16 日取得中國證監會第212159號《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接收憑證》,於2021 年8月18日取得中國證監會第212159號《受理通知書》。另外,2021年8月31日,澳洋健康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 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212159 號)。
時間上來看,從定增方案公布到宣布終止定增,期間不足三個月。對於此次定增終止,澳洋健康表示,根據公司目前實際情況,為統籌安排公司業務發展和資本運作規劃,經與發 行對象商議,並與中介機構等多方溝通和審慎研究決定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 股票事項並向中國證監會申請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撤回申請文件。
澳洋健康同時表示,公司各項業務經營正常,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並撤回申請文件是根據公司目前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規劃後提出的,不會對公司正常經營與持續穩定發展造成重大影響,不會損害公司及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9月28日,澳洋健康盤中股價一度下滑超8%。截至當天上午11點30分收盤,澳洋健康股價下滑8.19%。

㈧ 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是什麼意思

如:200045 深紡織A
2012年度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70000000.00股,發行價不低於8.80元|
|(待批) 增發對象:包括深圳投控在內的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

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是指不是面向公眾發行,一般面向幾個大股東及自然人發行,預案是指還沒有實施,實施的話要經股東會、證監會等批准後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