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價被腰斬的個股 的腰斬是什麼意思
股價被腰斬的個股,即「腰斬股」
腰斬股,顧名思義就是股票價格跌去了一半的股票(股價從高位下來跌幅在50%以上的股票)。
1.如果是快速腰斬的,那就一定等反彈,然後決定是走是留。
2.如果是一路慢慢腰斬的,那就堅決走人。
如果股價腰斬了怎麼辦啊?
三個辦法:
1、抓反彈機會減倉或者割肉
2、拿著死等,相信後市
3、逢低加倉,拉低成本
腰斬後賠的太多,割肉已經沒有必要,主要問題是解套。沒有資金只有等到反彈到一定價位,賣出一部分股票,等到股價下來時補倉攤撥薄成本,若有資金則低位補倉,如果覺得後市無望,可在反彈割肉賣出。為了盡可能降低虧損,可以在判斷較好的情況下,低位買進點,一旦沖高就賣出,反復操作,將損失降低為最小。
『貳』 自去年以來,股價下跌三分之二股票的有多少
我們都知道今年A股又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單今年三大股指的最大跌幅都超過了25%,個股跌幅就更大了,腰斬的個股不在少數。如果從去年開始算的話跌幅就沒有這么大了,去年年初的時候滬指也只有3100點左右,如今滬指在2700點附近下跌了12%左右,雖然從去年算股指沒有跌多少但是個股跌幅超過三分之二的並不少。跌幅超過六成的股票多出現在以下幾種股票中。
三,創業板。創業板近三年都在下跌中,不管是15年的大跌還是16,17年的慢牛創業板都在下跌中。自去年到現在創業板的跌幅已經超過了25%,近兩年的時間創業板基本都在下跌中,創業板指數下跌了25%個股跌幅就更不用說了,創業板個股超過七成的股票出現了腰斬。創業板有700多家上市公司自去年到現在跌幅超過三分之二應該有一半。
『叄』 特斯拉股價超腰斬!市值蒸發4.6萬億,馬斯克身價會被影響嗎
那是不會影響到的,其實這些細節和馬斯克沒有什麼關系,就在於是他們的戰略不太好。
『肆』 長安汽車被深股通減持684.24萬股,這對長安的經營會有哪些影響
這將對長安汽車產生以下三點影響。
一、導致長安汽車股價大跌
長安汽車由於之前的漲勢太猛,股價嚴重高估,因此近幾個月股價一直都在深度回調,許多機構投資者和散戶都深套其中,長安汽車股價從最高的每股23塊跌到了現在的每股13元,股價近乎於腰斬,而且最近由於全國各地疫情頻發,外圍受到美聯儲影響,因此長安汽車的股價一直都處於低迷狀態。此次長安汽車被深股通減持684.24萬股,那就意味著機構投資者實在忍受不了如此巨大的虧損,他們選擇割肉止損,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對長安汽車不看好,只是在目前的技術性熊市背景下,他們不得不落袋為安。然而如此大規模的減持拋售。勢必會對長安汽車的股價造成很大影響。直接會導致長安汽車股價暴跌,而且會引發長安汽車股價持續下跌,短時間內看不到回暖的跡象。而且會使不斷抄底的散戶又一次深套其中。
綜上:會對長安汽車經營產生以上三點影響。
『伍』 鮑斯股份股價被打回原型的原因
您是想問鮑斯股份股價被打回原型的原因是什麼嗎?股票漲停到跌停。不少股票是直接從漲停到跌停,從上到下就是一念之間,寧波上市公司鮑斯股份,隨著一筆1710手的大單拋出,漲停被打開,1分鍾不到股價就變綠,股價就封於113.82元的跌停價,如果股票賬戶沒打開的話,根本來不及拋售。1分鍾股價下跌了25.3元,而股本為8448萬的鮑斯股份一分鍾後,市值就損失了21.3億元。
『陸』 韋爾股份為何最近股價下跌那麼多。
主要是前期股價被炒過高。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不支撐現在的股票價格。待企業的經營形式和利潤得到改善。股價價格就會回升。
晶元被"卡脖子"長期困擾著我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隨著我國晶元產業的持續發展及利好政策的陸續出台,廣大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也開始有了對該領域進行投資的想法。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一個我國自主研發晶元的優質企業--韋爾股份。
在開始解讀韋爾股份前,這份晶元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進去即可得到這份名單:寶藏資料:晶元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韋爾股份以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電源管理IC等半導體產品的研發設計為主營業務,而且還包括了半導體產品分銷方面的業務,產品廣泛應用於移動通信、車載電子、安防、網路通信、家用電器等領域。韋爾股份已經經歷了很多年的自主研發和技術方面的演進,在CMOS圖像感測器電路設計、封裝、數字圖像處理和配套軟體領域積累了較為顯著的技術優勢。
簡單介紹了韋爾股份的公司情況後,再來看一看公司好在哪裡?
優勢一、國內CIS圖像感測器龍頭
韋爾股份是國內CIS圖像感測器的榜首,全球的份額總共排名第三,美國豪威在2018年被公司收購後,切入CIS圖像感測器賽道,主要業務包括CMOS圖像感測器、半導體分銷和原半導體設計等。
手機領域:全球手機CIS市場的第三大廠商韋爾,擁有10%的市佔率,高端技術逐漸追上索尼、三星,疊加安卓機高像素滲透率提升與國產替代機遇,到2025年市場佔有率有可能會提高至15%,21-25年手機端收入CAGR將超7%。
汽車領域:全球車載CIS排名第二的韋爾,市佔率超20%,已覆蓋各大主流車企,與第一大廠商安森美公司產品相比較而言,韋爾產品定位更高端、CIS技術更好,預計21-25年公司車用CIS業務收入CAGR超30%。
優勢二、設計業務和分銷業務齊頭並進
韋爾股份平台優勢逐漸凸顯,公司的晶元設計業務在國內領先。分銷業務大部分都是技術分銷,有完善的銷售網路和供應鏈體系加持,公司分銷業務規模領先於大部分企業。公司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對重大產品進行操作,兼並Synaptics的TDDI業務,對屏下光學領域進行了整體把控,整合效果很好。公司的設計和分銷業務協同效應也不錯,確保公司業務能穩定增長,成長空間一天比一天擴展開來,未來有機會成為平台型半導體龍頭公司。
主要是現在的篇幅受限,有關於更多的韋爾股份的深度報告以及相關的風險提示,我都放在了下方的研報中,不妨來看看:【深度研報】韋爾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晶元半導體行業:從宏觀周期上分析,由於國外美國為首的技術反鎖效應,國內政策是支持周期的。
從產業鏈上剖析,上游原材料、生產設備、耗材,緊缺+國產替代+供貨不足;中游製造端,國產廠商突圍+擴產降本;下游需求端,終端產品正常換代+新能源汽車新需求暴漲+人工智慧+雲技術。晶元半導體迎來了比較罕見的全產業鏈供需共振。
目前行業處於由周期底部往上的加速階段,是整個周期曲線中導數最大的位置,晶元半導體方面將會迎來迅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