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股評 » 公開發行股票網下配售的對象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公開發行股票網下配售的對象

發布時間: 2022-02-13 21:31:41

1. 什麼叫股票的網下發行

個人不可以參加網下配售,只能參加網上申購。有資格參與網下申購的必須是指符合《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37號)有關規定,且已經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公布名單的機構投資者。此外,網下配售獲得的新股都有禁售期,要上市一定時間以後方可解禁;網上申購獲得的新股沒有禁售期,上市即可交易。 網下配售是由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對參與初步詢價並且進行了有效報價的詢價對象進行的配售。 網下配售有比例限制,目的在於保障公眾投資者獲得較高的獲配比例。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少於4億股的,配售數量不得超過本次發行總量的20%;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配售數量不超過向戰略投資者配售後剩餘發行數量的50%。詢價對象應當承諾獲得網下配售股票持有期限不少於3個月,持有期自本次公開發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計算。本次發行向戰略投資者配售的,發行完畢後無持有期限限制的股票數量不得低於本次發行股票數量的25%。 股票配售對象限於以下類別:(1)經批准募集的證券投資基金;(2)全國社會保障基金;(3)證券投資公司證券自營賬戶;(4)經批准設立的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計劃;(5)信託投資公司證券自營賬戶;(6)信託投資公司設立並已向相關監管部門履行報告程序的集合信託計劃;(7)財務公司證券自營賬戶;(8)經批準的保險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證券投資賬戶;(9)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管理的證券投資賬戶;(10)在相關監管部門備案的企業年金基金;(11)經證券監督管理部門認可的其他證券投資產品。詢價對象應當為其管理的股票配售對象分別指定資金賬戶和證券賬戶,專門用於累計投標詢價和網下配售。股票配售對象參與累計投標詢價和網下配售應當全額繳付申購資金,單一指定證券賬戶的累計申購數量不得超過本次向詢價對象配售的股票總量。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通過累計投標詢價確定發行價格的,當發行價以上的有效申購總量大於網下配售數量時,應進行比例配售。初步詢價後定價發行的,當網下有效申購總量大於網下配售數量時,應比例配售。

2. 股票配售怎麼操作

程序為:登記公司向券商發送的新股配售代碼數據,投資者輸入此配售代碼進行新股申購,如果不用現金認購,就是自動放棄這個權力,放棄可能會造成損失;如果新股申購沒有中簽,登記公司則向券商發送「**放棄」數據,表示沒有中簽。

根據《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可以向戰略投資者配售股票。戰略投資者是與發行人業務聯系密切卻欲長期持有發行人股票的機構投資者。戰略投資者應當承諾獲得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於12個月。

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特定機構投資者(詢價對象)及其管理的證券投資產品(股票配售對象)可以參與網下配售。詢價對象應承諾網下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於3個月。



(2)公開發行股票網下配售的對象擴展閱讀

配售屬於新股發行時的一種發行形式。新股發行時上市公司拿出總發行量中一定比例的股份在網下配售給一些機構投資者。按規定配售部分不能與網上發行的部分一同上市交易,要遲一年左右。在發行期間配售股個人投資者是買不到的。

發行人計劃在增發中實施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應當提請股東大會批准,因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所發行的新股為本次增發的一部分。發行人應當披露因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而可能增發股票所募集資金的用途,並提請股東大會批准。

3. 投資者參與網下新股申購需要滿足什麼市值要求

根據《深圳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發行實施細則(2020年修訂)》規定,參與深圳市場網下發行業務的配售對象,持有的深圳市場非限售A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憑證總市值應當在1000萬元(含)以上。配售對象是指參與網下發行的投資者或其管理的證券投資產品。
創業板股票發行規范委員會2020年7月發布《關於進一步保障創業板規范發行的倡議》,參與創業板網下發行業務的配售對象,除以封閉方式運作的創業板主題公募基金與戰略配售基金以外,其他網下機構投資者及其管理配售對象賬戶持有深市市值門檻不低於6000萬元。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因政策類問題存在時效性,有關回答請以官網發布最新內容為准。

4. 為什麼詢價對象應當承諾獲得本次網下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於3個月

目前新股發行採用向有詢價資格的機構詢價,再由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協商確定最後價格的定價機制。為約束機構胡亂報價,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法規規定詢價機構報價就必須認購,並加大報價機構的認購數額,對機構配售部分實行不少於三個月的鎖定期。

5. 新股的網下配售如何進行,什麼條件可以申購

根據《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網下配售對象主要為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基金和保險資金等。法規參考「管理辦法」第二章相關條款如下:
第七條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採用詢價方式的,網下投資者報價後,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當剔除擬申購總量中報價最高的部分,剔除部分不得低於所有網下投資者擬申購總量的10%,然後根據剩餘報價及擬申購數量協商確定發行價格。剔除部分不得參與網下申購。
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含)以下的,有效報價投資者的數量不少於10家;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有效報價投資者的數量不少於20家。剔除最高報價部分後有效報價投資者數量不足的,應當中止發行。
第九條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後總股本4億股(含)以下的,網下初始發行比例不低於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60%;發行後總股本超過4億股的,網下初始發行比例不低於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70%。其中,應安排不低於本次網下發行股票數量的40%優先向通過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公募基金)和由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管理的社會保障基金(以下簡稱社保基金)配售,安排一定比例的股票向根據《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設立的企業年金基金和符合《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的保險資金(以下簡稱保險資金)配售。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基金和保險資金有效申購不足安排數量的,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可以向其他符合條件的網下投資者配售剩餘部分。
對網下投資者進行分類配售的,同類投資者獲得配售的比例應當相同。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基金和保險資金的配售比例應當不低於其他投資者。
安排向戰略投資者配售股票的,應當扣除向戰略投資者配售部分後確定網下網上發行比例。

6. 網下投資者可以通過什麼方式查詢其管理的配售對象的新股認購資金到賬情況

根據《深圳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發行實施細則(2020年修訂)》規定,網下投資者可以通過網下電子平台查詢其管理的配售對象的認購資金到賬情況。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因政策類問題存在時效性,有關回答請以官網發布最新內容為准。

7. 求股票網下配售具體流程

時間表流程
序號 日期 發行安排
1 T-7日 刊登《招股意向書摘要》、《初步詢價及推介公告》
2 T-6日 -- T-3日初步詢價(通過網下發行電子平台) 及現場推介
3 T-2日 確定發行價格、可參與網下申購的股票配售對象數量及有效申報數量 刊登《網上路演公告》
4 T-1日 刊登《發行公告》、《投資風險特別公告》網上路演
5 T日 網下申購繳款日,網上發行申購日,網下申購資金驗資,網下發行配號
6 T+1日 網下發行搖號抽簽 網上申購資金驗資
7 T+2日 刊登《網下配售結果公告》、《網上中簽率公告》網上申購搖號抽簽 網下申購多餘款項退還
8 T+3日 刊登《網上中簽結果公告》

參看
1、《關於做好詢價工作相關問題的函》
發行監管函2006(38)
2006.5.29
2、《深圳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發行電子化實施細則》
2009年6月18日
3、《關於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二○一○年十月十一日
4、《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修訂)》
5、《關於保薦機構推薦詢價對象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中證協發[2010]158號
二○一○年十月十四日

8. 什麼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詢價對象和配售對象

您好,詢價對象是指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主承銷商自主推薦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以及經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投資者。
配售對象限於下列類別:(一)經批准募集的證券投資基金;(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三)證券公司證券自營賬戶;(四)經批准設立的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五)信託投資公司證券自營賬戶;(六)信託投資公司設立並已向相關監管部門履行報告程序的集合信託計劃;(七)財務公司證券自營賬戶;(八)經批準的保險公司或者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證券投資賬戶;(九)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管理的證券投資賬戶;(十)在相關監管部門備案的企業年金基金;(十一)主承銷商自主推薦機構投資者管理的證券投資賬戶和自主推薦個人投資者的證券投資賬戶;(十二)經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證券投資產品。機構投資者管理的證券投資產品在招募說明書、投資協議等文件中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載明以博取一、二級市場價差為目的申購新股的,相關證券投資賬戶不得作為股票配售對象。

9. 為什麼股票發行網下配售者不得參與網上申購

網下申購規則說不能同時參加網下和網上,否則進黑名單。那麼,如果某個投資者已經參與了網下申購,但其中某個股票由於市值不到或其他原因沒有參加網下詢價,那這個股票網上發行能否參加?
您的情況,就是個別票配售時因市值暫時沒到門檻,網下暫時不夠參加配售條件,可否轉去申購網上?我記得規則是:只要辦理了某個市場的配售資格,就不能再參與該市場的網上申購,並且此前一直規定:如果辦理了網下配售,又同時操作了該只新股的網上申購,此舉屬於違規,所以證券業協會在公布第一批黑名單時,確實有多個網下配售賬戶因為同時進行了網上申購而被列入黑名單,但後期沒再出現因為這個違規被拉黑的,後面幾批進入黑名單的罪責多是詢價入圍後,但最後申購時沒參與,就是放棄的,或者是申購了,但沒繳足新股認購款。我上周五也幹了蠢事,就是給其他賬戶進行網上申購的批量下單時,一不留神也把網下配售賬戶進行了網上申購委託,當時我急問券商小妹,說能否讓券商總部把我那兩筆網上申購的委託撤掉?小妹回復的結果是無法撤銷,因申購新股的委託單同樣是直接進交易所主機,而一旦進入交易所主機系統就無法撤掉。然後小妹馬上幫我問證券業協會的黑名單處,得到的答復是:「網下配售的個人賬戶如果誤同時參與了網上申購,可能暫時不進黑名單。」,也就是說應該沒事,如果有事的話,我這兩筆委託就直接算兩次違規。而事後我查看自己誤操作的兩筆網上申購配號情況,結果是都沒配號,也就是說兩個交易所的主機系統是可以自動識別配售賬戶參與網上申購的情況。而從規則上講,如果辦理了網下配售的賬戶,因各種原因沒參與該只新股的網下詢價及網下配售,那麼是可以對該只新股進行網上申購的。但從安全形度考慮,我不建議有配售資格的賬戶再去參加網上申購,因為一旦下單失誤,就是誤把已經參與了網下配售的新股申購委託一並下了網上申購手續,那麼證券業協會嚴格執法的話,可能讓自己惹麻煩,最後結果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