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2017年股票基金數量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2017年股票基金數量

發布時間: 2023-07-14 14:52:22

❶ 關於基金的基本知識

一、什麼是基金投資?基金的常見分類有哪些?

1、基金。基金(Fund)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從理財投資上來講,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目前適合普通老百姓購買的主要是開放式投資基金和公募基金。

開放式投資基金,是指基金規模可以隨時根據市場供求情況發行新份額或被投資人贖回的投資基金。開放式基金已成為國際基金市場的主流品種,美國、英國、我國香港和台灣的基金市場均有90%以上是開放式基金。

公募基金,募集對象是社會公眾,即不特定投資者,通過公開方式進行募集。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的要求非常嚴格,不提取業績報酬,適合普通百姓投資理財。

2、分類。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基金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其他種類基金(能源基金、黃金基金)等。

二、什麼是貨幣基金?通常預期年化收益是多少?

貨幣基金,是投資於貨幣市場的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僅投資於短期(一年以內)的貨幣市場工具,如國債、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金融債、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等短期有價證券,它們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安全性。這些投資品種較好地保障本金的安全,但也決定了貨幣基金的風險和長期收益都是最低的。

由於投資的是一年以內的金融產品,貨幣基金的變現能力很強,大部分貨幣基金都支持當天贖回就到賬。

余額寶和微信零錢通,實際上就是老百姓購買余額寶的錢,通過余額寶或零錢通的「產品包裝」,購買了天弘余額寶貨幣基金、博時現金收益貨幣A基金、華安日日鑫貨幣A基金、國泰利是寶貨幣基金,或中歐滾錢寶貨幣基金。

長期收益預期:從最近3年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看,超過4%的品種僅有6隻,80%的貨幣基金收益率在3%左右水平;最近5年的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來看,有53隻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超過4%,但更多貨幣基金收益在3%左右。

但是注意:未來低利率環境下,貨幣基金的收益還會持續下降。

貨幣基金,主要作為流動性資產的主要配置,收益比活期存款高的多,同時又具有靈活性。

三、什麼是債券基金?通常預期年化收益是多少?

債券型基金,是指專門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它通過對債券進行組合投資,尋求較為穩定的收益。國內,債券基金的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

一般來說,債券型基金的長期收益比貨幣型基金要高。相比較股票基金,債券基金具有收益穩定、風險較低的特點。

由於市場上的債券基金,也有幾種細分種類,有的債券基金可以加杠桿投資於債券,有的債券基金投資於可轉債,甚至有些債券基金會投資於股票(比例在20%以下)。

長期收益預期:過去20年的年化收益率平均為7.2%,遠超定期存款利率;而過去1年、3年、5年的算術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別為3.31%、2.18%、5.76%。

注意:降息大環境下,債券基金的收益總體還會下降。

債券型基金,應當作為提高資產組合穩健性的主要產品,能夠降低資產組合收益率的波動幅度。

四、什麼是股票基金?通常預期年化收益是多少?

股票型基金,基金的絕大部分資金都投在股票上面,股票投資比例占基金資產的80%以上。相比於個人直接投資股票,股票基金的優點在於:管理者更加專業,經驗更加豐富,能夠了解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有專業的風險管控機制,以及可以將風險分散於各類股票上,大大提高了風險收益比(即可能收益/可能損失)。

長期收益預期:截至2017年底,20年來公募基金行業累計分紅1.71萬億元,其中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16.5%,而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8.8%;而最近1年、最近3年、最近5年,偏股型基金算術平均回報為5.39%、-2.99%、12.16%。

注意:以往的收益不代表未來收益,股票基金的本質是投資的公司,長期與一攬子公司的經營情況相關聯。從未來一段時期內來看,長期收益未必能超過國內的通脹率。

五、其他種類的基金有哪些?

1、掛鉤另類資產的基金,如能源基金、黃金基金。

能源基金(EnergyFund)屬於產業型基金,目前在國內銷售的能源基金主要投資標的,為全球各地與能源生產、加工和銷售相關的能源類股(石油、天然氣和電力等),並非直接投資現貨市場,因此也可以算是一種全球股票型基金。能源基金的凈值漲跌受到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影響最大。

黃金基金是由由投資人出資認購,基金管理公司負責具體的投資操作,專門以黃金或黃金類衍生交易品種作為投資媒體的一種共同基金。投資黃金基金是比直接擁有黃金的風險要小,特別是在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而黃金市場看好時,金礦公司賺錢,投資者也因此可以分配股利。

黃金基金、能源基金,可以作為平滑資產組合整體收益率的產品。

1、具有特定的投資方式和區域的基金,如QDII基金、指數基金。

QDII基金,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的首字縮寫。它是在一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准從事境外證券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業務的證券投資基金。QDII基金對投資者的作用主要在於分散投資風險,避免所有的股票型基金都配置在A股上,具有全球視野。通常,普通投資者可以通過QDII基金這一工具,投資於掛鉤全球市場的股票型基金、能源型基金和黃金基金。

ETF基金,即指數基金,是Exchange Traded Fund的英文縮寫,全稱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屬於股票型基金,它的單位基金資產凈值取決於它擁有的一攬子股票的價值。所以,ETF管理的資產是一攬子股票組合,它通常完全復制標的指數,其凈值表現與盯住的特定指數高度一致。比如上證50ETF的凈值表現就與上證50指數的漲跌高度一致,其他的ETF還有上證紅利ETF、深證100ETF、滬深300ETF。

❷ 虧損再嚴重傭金分文不少 公募傭金費率引質疑

據剛剛披露的公募基金年度報告,在2018年普跌行情中,公募偏股基金虧損超過5000億元。盡管基金虧損嚴重,但是交易傭金卻不少,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基金的傭金支出總額超過70億元,從行業整體的傭金費率看,大多在萬分之八左右。

緣何公募基金公司的專戶和社保產品,享受同樣的賣方研究服務,但是傭金費率顯著低於公募基金?這一費率的差異,引發市場持續關注。

萬八傭金費率成常態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公募基金支付傭金總額為70.09億元,比2017年的74.42億元略有減少。不過,考慮到偏股基金總規模及交易總規模均有所減少,交易傭金費率幾乎沒有變化。

數據顯示,2018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總量為8.39萬億元,支付傭金總額為70.09億元,全行業平均傭金費率為0.0836%,比2017年的0.0849%略有下降。

分基金公司看,2018年,27家基金公司的交易傭金超過1億元,其中9家公司超過2億元,富國基金、華安基金等大型基金公司的傭金超過3億元。具體到交易費率情況,在114家基金公司中,102家公司的交易費率超過萬分之七,66家公司的費率超過萬分之八,更有34家基金公司的交易費率超過萬分之九。

從單只基金的支付交易傭金情況看,2018年有162隻基金支付的傭金總額超過1000萬元,其中31隻基金支付傭金超過2000萬元,更有9隻基金支付的傭金超過3000萬元,最高的一隻基金支付的傭金高達5345萬元。需要指出的是,該基金全年平均規模約為30億元,但全年交易量高達718億元。

而滬上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某基金,規模為20億元左右,2016年、2017年的交易傭金均為6000萬元左右。2018年基金規模縮水,但交易傭金也有3400多萬元。耐人尋味的是,高換手率並沒有帶來業績上漲。從該基金業績表現看,2016年和2018年均大幅虧損,在價值股牛市的2017年,該基金凈值也僅僅上漲4.48%。

高傭金費率引發質疑

在股市單邊下跌的2018年,基金凈值震盪下行,傭金支出卻居高不下。這令不少投資者質疑:緣何普通個人投資者在券商開戶,交易費率通常為萬分之二點五;而交易量巨大的公募基金,費率卻高達萬分之八?

從全市場的交易傭金水平看,個人投資者的交易傭金費率多為萬分之二點五,公募專戶、私募基金是萬分之二到萬分之五不等,而較高傭金可以享受到更好服務,例如賣方組織的小范圍現場交流、上門路演等。如社保基金的傭金費率通常為萬分之五。

公募專戶和社保基金享受著同樣的賣方服務,但傭金費率卻顯著低於公募基金,這是眾多投資者質疑的焦點,也是認為對公募基金的持有人而言並不公平的「槽點」。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如果高傭金能夠帶來超額收益,傭金高完全不是問題。但是,如果業績和傭金沒有相關性,高傭金就會面臨很大爭議:「傭金就不該從基金資產支出,應該從基金公司的資產中列支。」

交易席位的選擇也引發質疑,據了解,通常情況下,投研部門並不能完全決定交易席位的選取,還要參考銷售部門的意見,基金經理給券商的服務進行「派點打分」時,也並非完全同研究服務相匹配。某業內人士透露,有基金公司選取交易席位時,投研團隊和銷售部門的話語權各佔一半。基金經理為了帶來基金銷量,在「派點打分」時會進行相應傾斜。

2014年2月,證監會發布《關於完善證券投資基金交易席位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基金公司在選取券商交易席位時,應選擇財務狀況良好,經營行為規范,研究實力較強的證券公司,不得將席位開設與證券公司的基金銷售掛鉤,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證券公司承諾基金在席位上的交易量。

劉亦千認為,如果基金交易傭金從基金公司管理費列支,從公司經營成本節約的角度看,會導致基金公司的研究投入不夠,最終形成惡性循環。不過,劉亦千坦言,隨著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市場定價日漸有效化,長期看傭金率下降是必然趨勢,但是要循序漸進,貿然降低傭金可能會得不償失。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❸ ETF認購暴增意味著什麼

可能誰都不會想到,臨近年底, 當股市還在底部掙扎,ETF竟然會因為規模爆發成為資本市場熱詞頻頻登上頭條。 要知道,自從ETF基金誕生以來的幾次規模大增都是在牛市中,無論是2007年、2009年還是2014年,都是在股市大牛的氛圍中。

而這次ETF規模的爆發,背後的推手是誰?背後主導的因素又是什麼?僅僅是因為「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這幾個月究竟發生了什麼。

1、 發生了什麼?

ETF,全稱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又被大家熟稱為「被動指數基金」。也就是說,ETF指數基金自身融合了指數、股票和基金的部分特徵,可以在場內買入賣出來交易,也可以通過場內申購贖回來交易,具有更高的便利性。與普通公募基金類似,ETF也按照一定的比例為投資者提供一籃子的股票、債券和其他資產。

股票型ETF按照跟蹤的指數類型來看主要分為五類: 典型寬基指數ETF、風格指數ETF、行業指數ETF、主題指數ETF、境外指數ETF。 跟蹤典型寬基指數的ETF佔比最多,行業指數ETF緊隨其後。各類股票型ETF中,寬基指數ETF數量最多。

由於ETF價格和凈值大部分時間非常接近,因此其一大優勢是可應用於多種套利策略,例如ETF與一、二級市場套利、股指期貨與ETF套利等。此外ETF還迎合了投資者對於低費率產品的偏好,所以近年來中美ETF的規模和數量均保持高速增長。

簡單來說,投資者買賣一隻ETF,就等同於買賣了它所跟蹤的指數,可取得與該指數基本一致的收益。但通常這類基金採用完全被動式的管理方法,以擬合某一指數為目標,基金經理並不進行主動管理,僅做好對應指數的標的配置即可。

按以往的規律,股票ETF基金的份額變動基本跟隨著資本市場的牛熊轉換節奏。按照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股票ETF基金增長最大的幾個年份分別是: 2007年(637.14%)、2009年(246.38%)、2014(58.28%),2015年上半年也增長了42%,這都與當時股市的火爆有密切的關系。

但是,2018年股市是個小年,從年初以來,上證指數下跌了19%,但是股票ETF卻出現了逆勢增長。今年1-9月,股票ETF資產增長26.81%,但份額規模卻增長了59.89%。10月份股票ETF更是出現爆炸性增長,數據顯示, 全十月凈申購金額約425億元,資金似乎根本不顧A股行情持續低迷。

此外,據數據顯示,今年來八成以上的資金流向了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以及創業板等寬基指數型產品。其次,規模大、流動性較好的頭部ETF吸金效應更為明顯。

截至11月13日,全市場164隻ETF份額較年初增長1314.23億份。 具體來看,無論是其份額還是規模的增長,90%以上都來自股票型ETF,這說明大量資金在借道ETF湧入股票市場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近日公開表示,2018年股票型ETF規模預計將增長一倍。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創業板50ETF。 華安創業板50ETF(159949)是所有股票型ETF中份額變動最大的基金,這只創立於2016年6月30日的創業板成立之初基金規模僅5.5億元,在基金成立後創業板指數繼續下跌了近40%的背景下,基金規模一度萎縮至1.6億元左右,到2017年4季度也僅2億元規模,但是在2018年1季度一下子飆升至28.3億元規模,到3季度規模急升至75.3億元的規模,基金份額急速膨脹至216.2億份,增長了74倍。

另外,華夏上證50ETF(10050)份額自今年以來也增長了44%,基金規模突破400億元。

2、 誰在掃貨股票型ETF?

股票型ETF基金規模激增背後,是誰在瘋狂掃貨?

九月起,媒體大肆的報道險資、證金、匯金等隊跑步進場抄底,這種報道在ETF基金持倉人變動上也得到了驗證。

拿華安創業板50ETF(159949)來說,從2017年年報來看,前十大持有人幾乎都是自然人,第一名持有600萬份即持有了該基金的2%。而到2018年半年報,前十大持有人清一色變成了機構,前十大持有人門檻也提高到了7000萬份。

證金、證金資管、匯金等在三季度也採用了這種方式入市,匯金、社保等申購了上證50、滬深300、中證100、創業板等多隻ETF。 除此以外,不少境外資金通過香港市場的交易型指數基金(ETF)投向A股。四季度以來,香港市場上申購量最大的10隻ETF中,有半數為A股ETF;資金的主要標的選擇的是富時A50和滬深300等投向大盤藍籌的產品。

事實上,自下半年以來,不少ETF產品的規模份額延續上半年態勢,繼續創出新高,單日交易量也再破紀錄。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在全市場169隻ETF(非貨幣)產品中,下半年以來有120隻規模出現上升,佔比超過70%。其中,有5隻產品規模較上半年末增長超過100%。

3、 機構為何搶購ETF?

ETF的特點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資金對後市的看法,這也成為了不少資金配置資本市場所看重的優勢。

拿創業板50指數來說,從2014年6月30日以來,市盈率普遍在40倍以上,而隨著市場走低,今年最低已經跌破30倍,最低創出27倍的歷史低點,這在跟蹤中小市值的指數中也是相當罕見的,堪比雙十一打折「越跌越買越劃算」的ETF指數基金,吸引機構資金湧入抄底就不足為奇了。

而ETF交易靈活的特性,為這些偏好波段操作的機構投資者提供了中短期交易指數的工具,同時具備短期資金配置和長期價值投資兩種投資方式。

此外,盡管市場整體走勢震盪調整依舊,股票型ETF受到資金大力追捧,還得益於A股近來政府不斷的出台重磅措施鞏固「政策底」。這也提振了機構資金入場的信心。

當然,A股市場集體低迷背後是民營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集中暴露,配置ETF指數基金,也規避了配置個股可能踩雷的風險。

4、 對於投資者,有何啟示?

機構、尤其是具有隊背景的機構資金動向,往往成為A股的風向標,市場也熱衷挖掘機構持倉變動帶來的機會,從10月中旬A股見底以來,創業板指數漲了16%,創業板50指數漲了18%,證券行業指數(申萬Ⅲ)漲了26%,而通過統計數據顯示,這些也是相對應的ETF指數基金份額變動較大的,機構搶購ETF基金的方向,也可以作為投資布局重要的參考質指標。

數據顯示,除了創業板,環保、券商、銀行、傳媒、醫葯、軍工等行業ETF指數基金也受到資金的熱捧。

(文章來源:格隆匯)

❹ 各位朋友,能告訴我到目前為止基金的數量有多麼只嗎股票型,債券型,貨幣型分別是多少

目前為止開放式基金的數量有974 只.
股票型:360;
債券型:205;
貨幣型:77。
混合型:148。
具體的網路:天天基金網。 進入東方財富網的天天基金網去查就OK了。

❺ 基金明明在賺錢為什麼基民一直虧

你虧錢,是因為沒找到買基的正確方式

基金賺錢基民虧錢,由來已久。這其中的血淚教訓,我總結了三點,看完自檢,弄清楚搞明白,能在下次投資中更好地規避。

1、盲目追漲殺跌

2、持有時間較短

3、情緒化配置倉位

1、先說第一點,盲目追漲殺跌。

這可能是導致基民虧損的主要原因了,從歷史上基金發行規模,就可以明顯看出基民追漲的瘋狂程度。2007年大牛市A股站上6124點,掀起全民炒股買基,期間1天新發基金就能募集超1000億。而當大盤跌到3000點以下,新發基金就變得沒人搭理了,一個月時間也才募集到16億。



因此,牢記基金投資的三條教訓:切忌追漲殺跌,切忌短期持有,切忌情緒化配置。我建議你把這三條收藏起來,每當決定下單購買一隻基金時,都來看看這三條。自己的錢,抱緊了

至於怎麼判斷估值,有那些實用的投資知識,查看我下面的這些內容更明白地做好基金投資。

❻ 中國有多少基金經理

目前,中國有 665 位基金經理管理著規模超過 100 億元的基金,其中,有 214 位在管理風險較高的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基金。
這 214 名百億級股票基金經理,多數都能在數年的從業時間中,將管理的基金年均回報率維持在 10% 以上,有的還能超過 20% ,甚至更高。
拓展資料
那麼基金經理該如何運作一支基金呢?
其實,這些金融牛人也並非大家想像的那樣單打獨斗。那些明星基金經理的背後,往往都會有一支厲害的團隊為其出謀劃策。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的公示,目前中國頭部前十的基金公司中,都有五百人以上的團隊,而其中基金經理的數量大概只佔了 10% 左右。
剩下的人包括了投研團隊、運營支持、市場營銷,他們都是基金經理能管好一隻基金的堅強後盾。其中,投研團隊就為基金經理直接提供投資研究支持,他們的人數也非常多,一般常會佔到公募基金公司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為什麼基金經理需要人這么多的投研團隊?
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基金經理難以憑一己之力,追蹤每隻股票、每個行業的發展趨勢。這個時候,就需要團隊的智慧作為支撐。
而優秀的基金經理正是靠著背後優秀的投研團隊,做出決策判斷,踩對投資節點,讓管理的基金乘風而起。
這就是公募基金行業的「投研一體化」架構。
大家之所以這么關注基金經理,主要還是因為近年來公募基金展現出來的賺錢能力。
僅 2020 年,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就達到了 47.47%,股票型基金也高達 45.94%,超過了深圳成指的 38.73% 和上證綜指的 13.87% [1]。
要知道,炒股都是高風險與高回報的代名詞,而基金給人的印象則是相對穩健,與「一夜暴富」根本無緣。
但其實,長期來看,公募基金為持有人創造了不錯的收益 [2]。根據統計,從 1998 年基金誕生到 2020 年年底,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 17.04%,債券型基金達到 6.91%。

❼ 基金未來的發展趨勢

趨勢一:零售資金將是公募業務未來最重要的新增資金來源。預計到2025年零售業務將為公募基金創造約16萬億元人民幣的增量資金規模。同時,「基金賺錢、基民虧錢」局面將逐步被打破。
趨勢二:競爭與合作並存,以銀行和保險為主的金融客戶仍將是公募基金重要的機構客戶。麥肯錫預計,至2025年,包含金融機構和養老金在內的全量機構客戶將會為中國公募基金市場帶來約12萬億元的增量資金。其中,蘊含大量存款和保險浮存金的銀行和保險客戶是除一、二支柱養老金外重要的機構客群,它們未來將在互補類的投資能力、理財替代和資產配置等解決方案能力方面與公募基金加強戰略合作。
趨勢三:養老金體系結構化改革將帶來一二支柱委外和養老金三支柱機遇。在一支柱省級統籌和二支柱覆蓋度擴大的趨勢下,一二支柱養老金可投資資產將保持穩定的兩位數增長。在頂層政策的推動下,三支柱有望在未來5年迎來潛在的爆發式增長機遇。
趨勢四:權益產品和「固收+」產品將引領市場增長,資管機構將持續推進產品策略多元化資本市場改革和資管新規下理財替代趨勢將驅動權益和固收+產品加速增長。同時以被動、量化、跨境為代表的策略增速將快於整體增速。
趨勢五:中國公募基金全球化投資將進一步加速。2016年到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公募基金港股投資市值年化增速達62%,QDII基金規模年化增速約14%。麥肯錫預計未來5年,隨著跨境投資通路和額度的逐步放開,公募基金的全球投資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趨勢六:行業局部馬太效應將加劇。行業的頭部集中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在權益和寬基指數等細分市場尤為明顯,截至2020年底,當年新發規模排名前20的主動權益類基金貢獻了71%的新發市場份額;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規模排名前5的滬深300ETF基金貢獻了83%的市場份額,規模排名前5的上證50ETF基金貢獻了超過99%的市場份額。
拓展資料
基金,英文是fund,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分類: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債券基金、股票基金、貨幣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四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