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股票質押融資違約案例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質押融資違約案例

發布時間: 2023-07-04 10:01:04

A. 股權質押是加杠桿風險最大的妖孽

在去杠桿聲聲緊的情況下,金融企業去杠桿異常重要。決策層緊緊扭住金融企業、產品等核心加大金融去杠桿力度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中國銀監會力主整頓金融亂象的思想與做法都是完全正確的。
金融去杠桿必須抓住核心和重點,抓住眼前就可能導致市場風險的環節和重點領域與金融產品。比如銀行同業業務、存貸款賬外的理財產品亂象、銀行與信託保險證券相互「勾結」倒騰空轉金融資源的監管套利行為,特別是銀行與信託公司的信託買入返售產品等。值得慶幸的是,監管部門正在有條不紊地清理整頓,並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在金融去杠桿中,有一個加杠桿危害性較大的產品必須給予重點「關照」。這就是股權質押融資,銀行業叫做股權質押貸款。
股權質押是指股東將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作為質押擔保,從債權人處融資的行為。股權作為一個質押品或者融資的第二第三信用背書與保證,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問題出在循環加杠桿風險上。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案例是此前包括寶能、恆大利用股權質押加杠桿融資的問題。初次利用保險產品吸收的資金或者發債融資融來的資金,在股市二級市場舉牌購買上市公司股份,然後利用這些股份抵押到證券公司再融資再舉牌,循環往復,其杠桿率可以無限放大。一旦股市出現下跌,瘋狂加杠桿的企業與個人資金鏈條就可能斷裂。邏輯是,股市下跌到平倉線時,受質方就會果斷平倉收回資金,導致質押方鏈條斷裂,流動性雪崩,甚至引爆市場風險。
中證登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5月20日,A股市場共有4847.93億股上市公司股份被質押,佔A股市場股份總數的約一成,上述被質押股份目前市值合計達5.45萬億元。這么大的股權質押加杠桿規模,對市場影響非常之大。一旦市場出現「雪崩、閃崩」現象,這5.45萬億元規模的股權質押絕對是A股市場的一顆核彈頭,非常之危險。
近期,A股出現跌跌不休行情,一些股權質押品種已經出現風險徵兆。2017年5月25日,多家上市公司「扎堆」發布補充質押公告,股權質押風險警報再次拉響。5月25日,興業皮革、金杯電工、能科節能、高偉達、諾力股份等上市公司發布補充質押公告披露,股東對前次股票質押進行補充質押。當股價出現大幅下跌後,上市公司股東需被動增加質押股票提供更多抵押擔保,以防止被強行平倉,這種行為稱為補充質押。
截至5月26日,今年以來有104家公司合計發布了170份補充質押公告,其中有141份來自4月份之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104家公司中,上市不足三年的次新股超過30家,佔比約三分之一。風險信號就像悶熱天氣的熱風在乾草地里悄悄的吹著。
從目前受質結構分析,證券公司、銀行、信託公司、其他,其對應的質押股權規模分別為2.11、0.72、0.49、0.65萬億元,分別占質押股權規模的53.1%、18.2%、12.4%、16.3%。
證券公司是股權質押大戶,占質押總市值的50%以上。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券商在拓展股權質押融資業務時,客戶早已不僅僅局限於控股股東,5%以上的股東、前十大股東甚至單只股票持股市值達到500萬元的股東,都是其潛在的客戶對象。
券商股權質押的優勢在於其本身或沒有多大風險,因為一般券商設置的平倉線都安全保守,同時券商有及時平倉的業務能力,一般不會把風險砸在自己手上。但對市場與投資者的影響非常之大。
集中對股權質押進行平倉時,將導致股市集中賣出,引發市場大跌的大利空。隨著近期A股市場整體走弱,部分股票「閃崩」不斷,股權質押這把鋒利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又開始搖搖欲墜。5月23日(周二)A股再現「閃崩潮」。早盤,洪匯新材、西部資源、農發種業盤中直線下挫,股價快速跌停。朗迪集團、百傲化學、大唐電信、艾迪精密等股盤中「閃崩」。午後次新股再掀跌停潮,碳元科技、豐元股份、天域生態、中持股份、美力科技、博邁科、華鋒股份等多隻次新股跌停。股權質押被認為是誘發近期「閃崩潮」的一大誘因。特別是次新股流通性差,在市場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向下修正的殺傷力更大,股權質押風險也相對較大。
因此,對股權質押融資必須進行徹底清理整頓,迅速出台管理規范,在股權質押融資規模、杠桿率、平倉線、融資對象等方面做出具體規定。比如,一個企業只能進行一次股權質押操作等。
特別要規范券商的行為,大幅度壓縮股權質押融資的規模,大幅度提高券商股權質押的平倉線,收緊券商本身的貸款等融資行為。
總之,必須盡快降服過度股權加杠桿融資這個妖孽!

B. 評級被下調 旗下上市公司股債受創 鴻達興業集團9.5億債券違約旋渦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蔡越坤 評級被下調、旗下上市公司股價受創、質押融資比例高、債券違約、尚存超43億債券存續,總部設在廣州的大型資源能源綜合產業集團——鴻達興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達興業集團」)近日風波受到市場關注。

12月14日,上清所公告表示,鴻達興業集團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以下簡稱「20鴻達興業SCP001」)發生實質性違約。據悉,20鴻達興業SCP001發行金額為人民幣9.5億元,發行日為2020年3月7日,發行期限270天,到期日為2020年12月14日,信用評級機構為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世紀評級」)。

12月16日,鴻達興業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關於20鴻達興業SCP001的兌付安排,集團層面已經與債券持有人進行了溝通,並且發布了公告,同意注銷這筆債券。注銷後,集團公司與相關債券持有人達成場外兌付的措施。最近已經在開始辦理相關手續,進一步落實兌付的事項。

達成場外兌付協議

12月17日晚,鴻達興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002002.ZH,以下簡稱「鴻達興業」)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東鴻達興業集團於12月11日召集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持有人會議,12月12日召開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持有人會議,會議表決通過《關於豁免本次持有人會議縮短召集期的議案》和《關於同意辦理「20鴻達興業SCP001」注銷登記的議案》,鴻達興業集團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持有人會議同意注銷該筆超短期融資券。

該公告還稱,鴻達興業集團與債券持有人達成場外兌付協議。截至目前,鴻達興業集團已經與全體持有人簽訂注銷協議,正在積極推進本期債券的注銷後續工作。

關於對於公司的影響,鴻達興業披露,公司生產經營狀況良好,各項業務穩定發展。公司在深化氯鹼新材料一體化產業鏈的基礎上,多措並舉開拓符合公司整體發展戰略需求的新產品、新領域,大力發展氫能源、大環保、稀土新材料和公共防疫產品等業務,不斷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據記者了解,場外兌付是指由發行人自行劃款對債券進行兌付,而並非將款項劃至託管機構(如中債登、上清所、交易所等),再由託管機構劃撥至債券持有人。募集說明書中並未直接授權發行人場外兌付的權力,因此場外兌付往往是債券到期後發行人與投資者現行協商的結果。

關於「場外兌付」,民生證券曾在一份研報中表示,發行人選擇場外兌付,通常是出於對自身公眾形象與後續再融資能力的考慮。一方面,選擇場外兌付意味著與投資者達成協議,後續償還行為將直接對接投資者,而不再通過公開託管機構,有助於在企業陷入償還壓力與流動性危機時降低企業曝光度;另一方面,選擇場外兌付意味著不再構成違約事件,也有助於維護企業的形象,提高後續再融資能力。而對於投資者來說,選擇場外兌付往往是無奈之舉,投資者既要對於到期未兌付債券進行追索,又要防止由於發行人償債壓力過大導致實質性違約,從而嚴重影響後續償債能力。因此,選擇場外兌付的方式,可以在避免發行人發生實質性違約的同時,最大程度提高發行人後續償債的能力和意願。

一位債市從業者表示,一般情況下,場外兌付反映出公司流動性緊張,而場外兌付就是私下溝通。

上市公司股債暴跌

鴻達興業集團的債務問題,波及了旗下上市公司鴻達興業。「20鴻達興業SCP001」對外宣布實質性違約的第二天,12月15日,鴻達興業跌停收盤,報價3.42元/股;12月16日,其跌幅仍然高達9.65%,報價3.09元/股;12月17日,其股價最低觸及3.02元,當日至收盤上漲3.88%。

鴻達興業旗下可轉債「鴻達轉債」出現暴跌。12月5日,鴻達轉債跌幅為21.9%,收82.780元/張,之後三日低位震盪。

關於「20鴻達興業SCP001」違約對於鴻達興業的影響,鴻達興業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二級市場的價格影響因素是比較多的,作為上市公司,是一個獨立的主體,財務等均是獨立運營的,各項運營工作穩步推進。各方面生產經營情況均在正常開展。」

鴻達興業集團在2020年12月10日募集說明書中披露,截至2020年9月30日,發行人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鴻達興業和中泰化學股票分別在建行、廣州農商行、光大證券等金融機構的質押融資余額合計為40.07億元,質押融資余額占同期鴻達集團凈資產比例為28.44%。

募集說明書中稱,截至2020年11月25日,發行人持有的上市公司鴻達興業股票質押股數占其持有總數比例為85.33%,發行人持有的上市公司中泰化學股票質押股數占其持有總數比例為99.99%,存在股票質押融資比例過高導致無股票質押融資風險。

鴻達興業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盡管存在質押風險,但目前不會有平倉風險。

據悉,鴻達興業集團主營業務包括上游煤田、鹽硝礦、稀土等資源開發,中游聚氯乙烯(PVC)等化工原料生產和下游塑料製品生產及貿易等。周奕豐是鴻達興業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周奕豐現任鴻達興業集團董事長、鴻達興業董事長和總經理、廣東塑料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內蒙古烏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潮商會會長。

債券存量規模43.5億

除了20鴻達興業SCP001,記者根據Wind最新數據查詢,鴻達興業集團債券存量規模為43.5億元,債券8隻。其中一年以內到期的債券規模超過25億元。

另外,鴻達興業集團計劃發行的一筆基礎規模3億元,發行上限為5億元的中期票據於2020年12月10日取消發行。鴻達興業表示,由於近期市場波動較大,本公司決定取消本期中期票據的發行,調整後的發行安排將另行公告。

上述鴻達興業相關負責人對記者透露,該筆取消的中期票據,原計劃融資主要償還20鴻達興業SCP001。

另外根據新世紀評級披露,2017-2019年末及2020年9月末,鴻達興業的短期借款(含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超短期融資券)金額分別為51.94億元、74.98億元、88.51億元、99.02億元,短期借款規模逐步擴大。

新世紀評級在2020年12月10日披露的募集說明書中披露,鴻達興業集團剛性債務持續擴張,大量債務集中於本部,導致本部資產負債率過高。2017-2019年末及2020年9月末,發行人集團本部資產負債率分別為 84.06% 、93.08% 、94.07% 和93.58%,發行人集團本部2018年、2019年末及2020年9月末資產負債率均超過90%。發行人優質資產主要集中於上市公司,而本部經營創現能力弱,應收下屬子公司款項短期內回籠難度大,資產流動性弱,面臨較大的即期償債壓力。

另據記者了解,12月5日,新世紀評級將鴻達興業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 BB,將 18鴻達興業MIN001、19鴻達興業MIN001債項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BB,並繼續將上述主體及債項列入評級觀察名單。

新世紀評級表示,本次信用等級調整主要基於以下考慮:鴻達興業集團近年來受限於所持上市公司股票價格低迷且股權質押問題持續難以得到妥善解決,導致資金壓力增大且債務滾續高度依賴於金融機構支持以及債券到期後續發行,流動性持續承壓。

C. 股權質押違約後會怎麼樣

現在很多企業都想進行融資,很多企業都會選擇向銀行貸款融資,這也是很常見的。在向銀行貸款的時候,企業必須提供一定的擔保物,很多企業都會用股權質押去貸款。但是有些企業卻還不上貸款了,導致股權質押違約,那違約之後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

總結

所以股權質嘩仿押違約後,那麼質權人的股權也就收不回去了,擔保人有權把這部分股權賣出去,然後賠付質權人違約所帶來的損失,幫助質權人償清債務。所以公司在使用股權質押的時候也要慎重一點,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還清貸款。

D. 實現質押股權要注意哪些問題

股權質押,是指出質人以其所擁有的股權作為質押標的物而設立的質押。股權質押就是一種融資的工具,可以用它來填補現金流現金流,還可以來改善企業的經營現狀。不過,其潛在平倉或爆倉以及為保持股權而喪失控制權的風險。對股票的影響是趨於有利方面還是有弊方面的問題,還是要根據現實情況入手分析。

1、利好股票的情況

若是說公司進行股權質押來獲得流動資金,以此為目的希望經營主業或開展新項目的話,則可視為利好,畢竟有利於開疆擴土。另外,你所質押的股票是流通的股票的話,也就是說市場上有的該股的股票數量已經減少了,需求量變化不是很大,那麼就是拉升該股所需的資金量減少,那處在市場風口的話就比較容易開啟行情。

2、利空股票的情況

如果上市公司僅為了償還短期債務以及無關公司發展大計的支出,反而就讓公司財務的窘況浮出水面,會降低投資者對該公司的預期和好感度。再者,股權要是進行高質押,倘若真的發生了股票下跌的情況,並且跌破到預警線,證券公司一旦出售質押股票,容易引發不好的反饋,換言之,市場對該股票的太多情緒是由於證券公司出售質押,最終導致股價的可能下跌。

總的來說,股權質押就是一種融資工具,可以用它來補充現金流,還可以用來改善企業的經營現狀。由於股權質押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例如平倉或爆倉以及為保持股權而喪失控制權等等,因此對股票的影響究竟是利好還是利空,最終還是要看具體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大家不要盲目做出判斷,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投資速報:度小滿金融「定期盈」

定期盈是度小滿平台上最受歡迎的穩健型理財產品,更多產品信息可以通過度小滿金融APP了解。

E. 股權質押融資風險有哪些風險如何避免

股權質押融資是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的一種重要手段,很多的公司或者說大型的上市公司都會採取這種方法進行融資,因為通過股權是呀融資的方式,可以獲得大量的現金流,讓公司能夠在短期那有著足夠的充足資金,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著很多的風險,例如最近蘇寧等公司都將股權進行質押,但是他們的質押比例很高,引起了公司重大的財務或者說經營危險,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股權質押可能會導致公司的經營風險

股權質押可能會導致公司在未來發生一定的經營風險,因為股權質押會導致公司的信用。有一部分的損失,特別是像今年的蘇寧股權質押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00%,資本市場上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即可能會對蘇寧產生重大的不利影響,所以按股權進行質押的消息,並不一定對上市公司或者資本捧場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F. 質押爆倉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一旦質押比例接近100%,本身暗含了未予書面協定的對賭協議,上市公司大股東以控股權作為對賭條件,取得券商渠道融資。

加上最終融資與質押股份市值存敏舉在50%以上的折讓,對賭協議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更有利於質權人(券商、信託等資金融出方)的不平等協議,由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上市公司大股東很少會直接違約,充其量只會在解除股權質押後立即再度質押,以被動延長質蘆拿陪押期限。

目前的情況是,二級市場已走向單邊演繹,不以個人意志及上市公陪蠢司基本面為轉移。從年初的同洲電子,再到後來的慧球科技、金洲管道,以至於近期的海虹控股、錫業股份、冠福股份、齊心集團,大多是高比例質押。

理論上,即便質押比例僅為50%,當股價下跌時,質押方大股東需以更快的速度補倉,當股價腰斬時,大股東全部股份將必須用於補倉,股價進一步下挫將會觸發平倉協議。

尤其是,若大股東所持股份本身含有杠桿計劃,便會加劇平倉風險。從已經暴露出瀕臨爆倉的案例及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一般數據,含多重杠桿的股權質押尚不佔據主導地位,不足以引發沖擊全局的系統性危機。

G. 雷坑終結者:兩千億帝國的倒下,德隆系風險案例(上)

無財作力,少有鬥智,既饒爭時。解讀 財經 熱點,探尋理財良方。亂花漸欲迷人眼,財富管理,我們從知雷、識雷、防雷和排雷開始。

大家好,歡迎回到清禾講堂,我是大偉。理財可以學習,我們相信自己,要努力,不著急,一起做有知識、有思考、有溫度的財富管理達人!

讀過武俠小說的朋友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故事。資本市場也從來不缺人,也不缺故事。這節課我們就給大家講講中國證券史上著名的德隆系事件。

所謂的德隆系事件是指2004年4月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的德隆集團,由於唐萬新及其兄弟等人通過金新信託等金融機構變相的吸收存款操縱股價,以及產融結合的這種方式不斷的進行護盤,也就是在股票價格下跌的時候,拿出資金來維持股價,最後導致風險不斷的積累,最終金新信託發生擠兌,法人股全部被質押,德隆系的股票流通市值從206.8億的高位下降到了50億元,這個事件造成了德隆集團的轟然倒下。那麼給背後的投資者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不管是相關股票的股民,還是說購買了當時相關的信託、銀行理財的理財者,都損失慘重。

詳細講述德隆系事件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幾個事件當中的關鍵詞:

一是德隆集團,這個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旗下擁有177家子孫公司和19家金融機構,當初被人們稱為"股市第一庄",控制的資產總共超過了1200億,但是德隆的股票於2004年4月崩盤;

二是唐萬新,德隆的創始人,2002年福布斯中國大陸100強富豪排名的第27名,因為涉嫌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和操縱證券市場的價格非法獲利,2004年被警方逮捕;

三是金新信託,當時最活躍的信託公司,信託公司是一類非常特殊的金融機構,它呢當時是德隆集團炒作股票的主要資金來源和渠道,曾在1997年-2004年7年的時間總共非法吸收了公眾存款201億元;

第四是"老三股",老三股是指德隆集團旗下的新疆屯河、沈陽合金和湘火炬這三隻股票,通過炒高他們的股價,然後拿著股票去質押再融資,維持上市公司的業績,類似的這樣一種滾雪球的方式來進行擴張;

第五個關鍵點叫產融結合,產融結合一般是大型的產業集團他們通過參股或者是控股金融機構,開展全牌照的金融業務,以實現服務主業、滿足內部的這種金融需求的、創造價值的為目的一種方式。

下面,我們給大家詳細的講解德隆系事件的始末。

德隆系的崛起。這個故事開始於1986年,唐萬新他拿著400塊錢當時在烏魯木齊市創辦了一家名為"朋友公司"的彩印店,這個彩印店一年就賺了100萬。1992年,唐萬新和兄弟等人注冊成立了新疆德隆實業公司,當年股市非常瘋狂,唐萬新利用了群眾的力量,請民工去深圳去排隊買這個認股權證,轉手賣錢一夜暴富,1993年3月他賺到了5000萬元。經過這兩件事情,唐萬新發現資本市場是快速積累財富的寶地,具有巨大的魅力。

到了1994年的時候,德隆通過國債回購業務,先後從海南華銀信託投資公司、中國農村發展信託投資公司總共融得了3億元。1996年的時候,它先後控股了新疆屯河、沈陽合金和湘火炬這三家上市公司,進而構成了德隆系的"老三股"。收購上市公司的目標實際就是坐莊,通過大量的吸入流通股來拉升股價,再進行質押融資——股價越高,他獲取的這種融資就會越多,然後再利用這些資金去維持上市公司的業績,如此反反復復,通過長期的運作,德隆老三股的股價,最終上漲的幅度全部超過了1000%,超過10倍的幅度。但也是這樣的瘋狂的二級市場的炒作將德隆拉入了這個資金短缺的深淵,從2000年開始,德隆後來統計,每個月它的所謂的護盤的成本大約要800萬人民幣左右,一年1個億左右。

由於護盤成本過高,為了融資更多,融得更多的資金,2001年德隆開始大張旗鼓地扯出了所謂的金融整合的旗幟,著手組建金融控股公司,開始產融混合經營這種方式來嘗試,借著產業整合進入了金融領域,實現產融的結合。德隆通過控股新疆金融租賃、金新信託,再藉助新疆金融租賃和金新信託給他輸血,布局整個金融產業。控制了比如說當時的伊斯蘭信託、中富證券等等這些金融機構,總共最後融到了250億以上的資金。當然了,多數實際是以各類的委託理財的業務來操作的,德隆在當時長期開出的年化利息呢高達12%~22%之間,而在那個時候啊,銀行的定期存款利息只有2%左右,基礎的貸款利息也比較低,也只有5%~6%左右。

德隆一手並購金融機構,一手又大舉的進行產業投資,那麼兩者進行產業融合,所謂的這樣的模式。2002年,德隆先後宣布投資農村超市和重型 汽車 業、 旅遊 業以及畜牧業,開始了它的迅速的擴張。

受到2000年底"中科系"的股票事件,和2001年4月份"郎咸平炮轟德隆"的影響,德隆系的股票開始波動,旗下它的重要的融資平台——金新信託進而也發生了理財產品擠兌的風波,一度出現了高達41億元的沒有兌付的缺口。在那個時候,其實德隆它陷入了資金危機,從金新信託發生第一次擠兌風波以來,德隆系的金融機構每天都有到期無法兌付的資金,投資者們上門進行遊行並且有的以自殺相威脅,甚至砸搶相關的營業部等各種各樣的鬧劇。當時為了應對這種危機,兌付風波之後,德隆系大舉的並購金融機構,從起初的2家發展到最高峰的時候27家,甚至當中包含了6家城市商業銀行,從現在的視角來回顧,簡直不可思議。

一直到了2003年10月前後,我們國家當時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國家的信貸政策收緊,宏觀的行業調整,進而波及到了整個德隆所在的大部分的行業,德隆面臨著更加巨大的資金壓力。12月份,唐萬新將他手中湘火炬的1億個法人股質押給了銀行,然後在後來的半年之內,德隆手中的所有的上市公司的法人股全部被質押。這個質押的意思,實際和抵押類似,房子抵押做貸款,股票我們把它稱為質押做貸款。2004年3月之後,《商務周刊》這家媒體為代表的,還有在很多的門戶網站等等都發布了相關名為《德隆資金鏈緊綳》、《德隆為何如此脆弱?》等等相關的文章,很煽情,點燃了有史以來中國最大的一次針對德隆的負面評論,實際這個,無疑加劇了德隆當時危險的爆發。2004年的4月13日,當時的合金投資率先跌停,接著"老三股"全線下挫,數周之內,"德隆系"的股票的流通市值從206.8億下降到了50億元。

媒體的負面報道以及股價的暴跌,實際直接導致了相關金融機構拚命地去擠兌德隆,雪上加霜,比如原來沒有到期的貸款,就有的金融機構讓德隆提前還款,大象一樣的德隆終於轟然一聲的徹底倒下。政府最後決定授權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全權託管了德隆的所有的債權債務的事宜。2004年的時候,12月14號,檢察院最終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罪名,逮捕了唐萬新,後來唐萬新被指控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操縱證券市場的價格罪,最後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

這就是整個轟轟烈烈的德隆系的事件,其中的利益糾葛非常復雜,很多真實的情況可能我們永遠也沒有辦法重新浮現在老百姓的面前。這里,我們希望大家能夠盡量通過我們的講解來還原一個真實的、客觀的德隆系的事件。

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德隆系事件中到底存在著哪些風險?到底有哪些雷坑?其實作為我們普通的投資者,首先我們要需要思考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一個擁有177家子孫公司和19家金融機構的如此巨型的一個企業集團,說倒下就倒下了?就像嬰兒一樣在寒風當中居然弱不禁風。

我們可以發現,德隆系通過利用多家金融機構的這種控制和關聯交易不斷的來獲取資金,這樣做的一個隱藏著的風險有哪些呢?

第一個就是杠桿過高所導致的市場風險。首先一個主要風險是德隆它作為一個企業,一個產業,實體企業,它對外部的這種資金的依賴程度太大了,杠桿率太高了。

第二點是德隆它自己"自融"導致的道德風險, 自己給自己融資。德隆通過特定的股權結構設計進行"自融",不僅存在著巨大的市場風險,還存在著不可忽略的這種道德風險,也就是說德隆在資本面前很容易迷失方向,過度依賴於資本融資卻忽略了它本身自己的實業的技術發展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在短短十幾年,德隆通過並購打造了漫長無比的產業鏈,據說,開始的時候說要打造全國5個產業鏈,要壟斷、整合全中國的5個產業鏈,這事可想而知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一直在金融業和實業當中進行周旋:一方面通過金新信託繼續委託理財的方式來獲取資金,剛才我們講它的資金的收益率是12~22%之間,總體的成本要遠遠超過這個理財者的收益率,同時它又在股市上通吃流通籌碼、抬高股價以獲利;另外一方面,它通過上市公司來完成整個產業的整合,成為所謂的"成功的實業家"。這裡面實際大家如果去查一下相關發的信息,唐萬新的哥哥唐萬里一度是中國工商聯的主席,這個概念,大概是什麼級別么,和中國現在企業家當中的柳傳志先生,和馬雲,幾乎是同樣的概念。

但是無論是做產業,還是做金融,都沒有形成持續穩定的它的企業的贏利模式。進入金融業是通過高額的這種收益回報,為實業源源不斷的輸送資金,但是它這個過程並沒有產生可以彌補資金缺口的收入,不僅使金融的業務深受其累,而且實業也深受其累,最終它的資金管道枯竭,實業也隨之消亡。其實這無疑是個巨大的黑洞,也是一個"以一個更大的黑洞來填補前一個黑洞"的這種飲鴆止渴的 游戲 。最終的結局是,承受不了長時間的這種拆東牆補西牆,資金鏈斷裂,整個系統轟然倒塌。

第一我們慎重的選擇杠桿過高的產品。首先是要慎重選擇杠桿過高的這種金融工具。

通過增加杠桿通常通過產融的這種方式來實現,產融結合一般指產業資本和金融機構之間通過相互的參股控股等等這種方式來進行結合,強強聯合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一個非常重要手段。雖然說德隆對外部資金十分依賴,但是德隆並不是龐氏騙局,德隆它自己是有實業的,但有許許多多最後崩潰的企業都是有實業的,而且實業的規模也很龐大。德隆一手並購的金融機構,一手大舉來進行產業的投資,德隆系太過復雜,當復雜關系當中涉及的主體越多的時候,風險就越可能被緩釋和吸收,但是各個主體之間的關系越復雜,這種風險也越容易被擴散,被影響到其他部門。對於如此的復雜,杠桿水平也是如此高的企業,我們投資者在投資股票的時候,應該首先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至少要查明股權結構以及最近兩年的年報,比如像巴菲特所說:你買的不是股票,而是一部分企業的生意。所以股票它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股票對應的企業它內部的情況。

其次,我們要警惕的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沒有哪一個企業是散財童子,德隆也不是。以各類理財業務長期開出的高達12%~22%的年化利息,來吸引投資者,把資金源源不斷的給他們輸過去,歸根結底來講是投資者他自己承擔了超出能力之外的風險,來獲得所謂的高收益。但是其所投資的產業能保持每年如此之高的增長速度嗎?背後產業如果沒有這么高的增長速度,沒有如此高的利潤回報,最終羊毛出在羊身上。無數的案例都告訴我們,天上不會掉餡餅,進行投資理財我們也一定要牢記投資的三性原則,收益和安全就像一塊磁鐵石的兩端,顧此往往失彼,魚和熊掌很難兼得。市場上不存在低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進行風險承受能力的測試,根據風險承受能力的匹配來進行相應的理財產品的選擇。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我們要規避不熟悉的項目和產品。對於類似的案例,作為投資者我們都要警示,像控制如此之多的金融機構、上市公司的"大德隆"尚且如此,更何況在市場上無數的"小德隆"們呢?如果說不能夠穿透層層嵌套我們發現它的底層的資產、沒有專業的理財顧問來幫助去判斷明辨真實的投資邏輯、更不能夠認清投資風險的來源和大小,我們就建議投資者需要做的就十分簡單:什麼也不做,我們不進行不熟悉的項目和產品的投資。因為那都是你和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的投資,也是對自己的財富很有可能是不負責任的投資。

相信通過我們本節課的講解,大家對於德隆系的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對於倒塌的德隆集團和萬千的受損失的投資者,我們也感到十分的惋惜。但是時光不能倒流,我們無法追回過去的損失,只有希望通過德隆這樣一個事件,為未來的投資者提供一些參考,在各種投資當中能夠識別和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我們本節課的內容就到這里,時間有量,知識無價,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節課再見。

H. 大股東要是質押爆倉了會怎麼處置

股票質押是什麼意思?

質押,就是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動產或者權利移交債權人佔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就該動產賣得價金優先受償。

股票質押爆倉什麼意思?

股票質押爆倉是什麼意思?股票質押爆倉是用於質押的股票市值將要低於炒股的金額,銀行為保證自己的資金安全可以將股票賣出換回現金。但質押股票的上市公司在質押時也拿到了錢,所以股票質押爆倉並不是上市公司完全喪失了所有資金。

股權質押爆倉會怎樣

如果質押的部分跌到警戒線股東沒有補充質押份額,就會爆倉,銀行就會一次性賣出質押的股份,那股價就會大跌。

大股東質押爆倉怎麼辦

上市公司大股東往往進行股權質押而融資,如果質押股票跌破警戒線甚至平倉線,質權人所在的相關業務部門並不會強制處理質押股票,往往是由雙方(出質人與質權人)就具體情況商量解除質押,或補充質押,或延期購回,以多種措施來規避潛在的風險。

一句話,你的股票不如原來值錢了,借錢給你的金融機構當然要來重新算賬。截至目前,尚未發生因股權質押爆倉而直接引致的惡性控股權更迭的案例。當然,尚未發生並不意味著瀕臨爆倉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已脫離風險區,之所以尚未發生,是因為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普遍採取了緊急停牌或與質權人協商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