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私募基金如何計算提成
私募行業的固定管理費通常相當低,一般沒有或者在0.5%左右。而在陽光化之後,由於託管行等參與有一定成本,私募的管理費有所上漲。現在股票私募的管理費通常在1.5%~2%上下。在本金優先返還模式下,基金並不是就單個項目來進行利潤分配,而是將所有項目的利潤進行統一計算。基金利潤的具體分配順序如下: 1、 基金的回報首先返還給LP以清償其全部本金出資(包括對項目投資的出資,管理費出資以及其他各項費用的出資); 2、 如果基金的內部回收率(Internal Return Rate) 不超過優先回報率(Preferred Return Rate), 則GP不會得到任何提成收入(carry interest), 基金的利潤在返還LP全部本金後,餘下部分將按出資比例分配給全體合夥人。優先回報率是基金GP在基金成立時向投資人承諾的投資回報率。美國基金業內慣例是,優先回報通常為8%的年復合率,值得一提的是,和中國不同,美國是一個基本利率很低的國家。如果基金的IRR高於優先回報率,則投資人將會得到基於其全部本金計算的優先回報 (Preferred Return)。3、 投資人獲得優先回報後,GP通過追補條款(GP Catch-Up) 會獲得其LP優先回報部分上獲得的20%的提成收入。 4、所有剩下的基金利潤在GP和LP之間以20%和80%的比例分配。
美國的投資基金多數使用按項目分配的模式,所以這種模式又俗稱American Waterfall(相對於本金優先返還模式的European Waterfall 而言)。然而,隨著近年來市場環境的惡化,這種收益分配模式受到不少挑戰。美國機構投資人協會(Institutional Limited Partners Association,簡稱ILPA)發布的私募股權投資原則(Private Equity Principals)中認為最佳的基金利潤分配模式是本金優先返還模式。這一原則為機構投資人在與GP的談判中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此外,由於市場環境的原因,基金募資越來越艱難,基金經理在面對機構投資人的時候,談判能力(Bargaining Power)大不如前,在很多經濟條款上,包括基金收益分配模式上不得不聽取LP的意見。
個人建議:按項目分配模式有不同的做法。嚴格的按項目分配模式是GP單獨核算各個項目的利潤和虧損。一旦LP收回某一個項目的出資和優先回報後,GP就可以收取提成收入。假設基金同時投資5個項目,當一個項目出現收益後,GP即可收取提成收入,無論其他項目是否虧損。在這種模式下,GP會失去處置虧損項目的動機。
『貳』 私募基金風險高收益高,分成比例是怎麼算的
私募基金的風險比較高,但是收益相對來說也比較高,分成和普通的公募基金也不同。而且這種基金是不面向普通個人的,你平常買基金可以買,但你買的那個都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它是有一定投資門檻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買的。
等超過了這20%的利潤,就是現在賺30億了,那10億就不是這種28分成了,那種情況下業績的管理機構也就是這個私募基金的操盤方,他們會拿到更多的分成比例,因為是憑人家的辛勤努力,賺到了目標利潤之外的額外利潤,那人家就要拿更多的錢,而且這個玩意也是要上稅的,也不是我們想上的,掙多少錢就能分多少錢。
『叄』 私募基金股權投資收益分配是怎樣的
私募基金股權投資收益分配首先需要扣除管理費,之後返還本金,給付預期收益,若是還有收益的,應當分配給投資人以及管理人。募集基金應當開設專門的賬戶。
【法律依據】
《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第十二條
募集機構或相關合同約定的責任主體應當開立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專用賬戶,用於統一歸集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向投資者分配收益、給付贖回款項以及分配基金清算後的剩餘基金財產等,確保資金原路返還。基金收益分配是指將本基金的凈收益根據持有基金單位的數量按比例向基金持有人進行分配。
『肆』 和私募機構合作股票盈利後5/5分成可信嗎
不要和這種私募合作,除非他們承諾保底的盈利水平,而且超過6%的年化水平
五五分成比例太高了
『伍』 私募基金收益怎麼分成
對於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人來講,基金獲得收益後,扣除必要的成本費用稅金(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費、銀行託管費、中介機構的費用、營業稅等等),所獲得的是基金的凈收益,按照一般慣例,這個凈收益中的20%由基金管理提取,叫做業績報酬,也有叫做浮動管理費的(按年收取的管理費稱之為固定管理費),其餘80%由全體投資人按比例進行分配,如果是有限合夥制的PE基金,合夥企業不需繳納所得稅,普通合夥人的稅金是按照個體工商戶的納稅方式,即5%~35%的累積稅制,有限合夥人現在一般是按20%稅率收取的
從根本上分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或者陽光私募,按規定都是不能承諾收益率的,風險由投資人自行承擔,所以在選擇的時候要仔細的選擇管理團隊,以及團隊的過往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