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可轉債基金風險多大
股市的風險比較大,可轉債基金風險要小點,漲起來像股票,跌下去像債券
【拓展資料】
可轉債基金的主要投資對象是可轉換債券,境外的可轉債基金的主要投向還包括可轉換優先股,因此也稱為可轉換基金。持有可轉債的投資人可以在轉換期內將債券轉換為股票,或者直接在市場上出售可轉債變現,也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可轉債的基本要素包括基準股票、債券利率、債券期限、轉換期限、轉換價格、贖回和回售條款等。可轉債是普通債券和可轉換為股票的期權的混合物,轉債價格和基準債券價格的差額構成了內含期權的價值。
其一是債券具有的利率風險。其二是股價波動的風險,因為可轉債內含轉股期權,所以發債企業股票的價格對可轉債的價格有很大的影響。雖然可轉債的價格與股價之間並不是完全正相關的關系,但是兩者是緊密聯系的。當股票價格飆升、遠離轉換價格時,可轉債價格隨之上升。當可轉債價格遠遠高於債券的內在價值時,其存在著很大的下行風險。如果股票的價格大幅下滑,可轉債的價格也會相應下跌很多。此外,目前國內的轉債市場尚不成熟,品種數量不夠豐富,而且流動性不足,這樣會給可轉債基金構造投資組合和未來資產的及時變現帶來一定的困難。
在美國的共同基金中,可轉債基金所佔的比重並不大,目前26隻主要的可轉債(可轉換)基金資產凈值約159億美元。但是可轉債基金的長期表現不俗,至2004年4月初,上述基金過去五年的平均年回報率為7.25%,過去三年的平均年回報率為7.47%,過去一年的平均回報率為28.86%;而同期標普500指數的漲幅分別為-1.3%、2.23%、32.93%。
㈡ 可轉債債券基金為什麼增長比股票型基金還強
可轉債基金是去年表現最搶眼的基金產品。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具備可比數據的13隻可轉債基金(A類)2014年平均凈值增長率高達74.56%,位列40餘個基金子分類之首。數量稀少的可轉債基金竟然輕松「打敗」眾多標准股票型基金
數據顯示,具備可比數據的13隻可轉債基金(A類)2014年平均凈值增長率高達74.56%,位列40餘個基金子分類之首,可轉債基金(B/C類)憑借73.74%的收益率排在次席。
轉股價值+稀缺性溢價
可轉債基金的主要投資標的是可轉債。簡單說,這類債券能分解為純債加上看漲期權。在股市長時間沒有趨勢性行情之時,看漲期權的行權價格與正股的市場價格相差往往較小。此時,在轉股溢價率不高的情況下,可轉債的純債價值對投資人有較好的保護。而當上漲的趨勢性行情形成後,可轉債的期權價值開始迅速增加,直到與正股齊漲齊跌,純債部分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弱。
由於其「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屬性,可轉債成為機構及專業投資者歡迎的融資工具。姚秋說,2014年可轉債基金的神奇表現主要源於股市的火爆。一方面,可轉債的標的大多為低估值藍籌品種,例如工行、國電、平安、石化等,這些可轉債對應的正股漲幅很大,不過隨著估值逐漸修復,這些股票的彈性在減弱;另一方面,可轉債本身可以進行質押融資,一些可轉債基金依靠杠桿放大效應,獲得好於正股行情的漲幅,而杠桿本身是一柄雙刃劍,下跌時跌幅亦會大於正股行情。
「除此之外,可轉債本身的稀缺性也是其受到投資者追捧的因素之一。
國內可轉債市場的發展長期處於小眾狀態,目前,市場上可轉債品種並不豐富、可轉債基金的數量也僅有15隻。
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隨著中行、工行、石化、平安等數個100億元大盤可轉債發行,可轉債市場規模出現較大幅度增長,約為1000億元。隨著可轉債市場擴容,市場上以可轉債作為主要投資對象的產品開始豐富起來。
隨著股市的回暖,這些「大象級」可轉債陸續被強制贖回,可轉債市場將再次面臨大幅度的萎縮壓力。具體看,主要是部分可轉債觸發提前贖回,原本總量有限的可轉債逐漸變得更為稀缺,導致轉股溢價率畸高。
此時的可轉債,除了體現轉股價值外,還包含了較多的稀缺性溢價。姚秋說,在短期內供需失衡的情況下,轉股溢價率高的可轉債投資風險有所增加,正股配置的吸引力反而大增,可轉債基金這個「香餑餑」恐難復制神奇。
個券估值風險有所提升
可轉債市場長期面臨供給不足的壓力,並非由於發行對象不願意發、不敢發,而是「條條框框」太多,限制了發行數量的擴容。
《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規定,發行可轉債需要滿足最近三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6%,可轉債融資後公司的累積債券余額不超過凈資產的40%,對凈資產不足15億元的公司發行可轉債有提供擔保的要求。
「這些限制把大量發行對象攔在了可轉債市場外面。」可轉債的風險小於股票,目前對定向增發股票已沒有盈利要求,但可轉債的盈利發行門檻反而高於股票。在企業債券大發展、監管層希望打破剛性兌付的背景下,可轉債發行理應有所「松綁」和調整。
事實上,可轉債數量少了,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加上投資者趨之若鶩,泡沫隨之而來。據估算,2015年的可轉債市場中,若不考慮新增發行量,存量可轉債或將降至400億元左右,降幅明顯。但需求的存在依然會造成可轉債估值泡沫的提升。
2015年可轉債的投資回報率超過純債是大概率事件,但可轉債回報率不會超過2014年的回報率。當然,也要看2015年會不會有新發可轉債進入市場,從而給投資者更多選擇。總體看,2015年可轉債的投資市場較之其他債券品種依然有收益優勢,但個券的估值風險相對去年有所提升。
㈢ 可轉債漲跌幅有限制嗎
可轉債漲跌幅有限制的。
可轉債有部分的漲跌幅限制。交易所為了減少市場的波動和控制市場風險,上交所的轉債交易設置的有熔斷機制,而深交所設置的有集中競價限制。根據深交所規定,可轉換債券上市首日集合競價階段報價幅度必須在發行價30%的幅度之內;連續競價、收盤集合競價的有效競價范圍為最近成交價的上下10%。
而且,可轉債,全稱是可轉換債券,和股票一樣,本質上也是上市公司的一種融資工具。前2年證監會對定增管得很死,很多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被堵死,於是可轉債作為一種新型融資工具(其實並不新),逐漸被大家所熟知和接受。可轉債和國債、企業債一樣,也有固定收益和票面利率,其最大區別在於可以轉換成股票,所以可轉債兼具債券的穩定收益,以及股票的高波動。可轉債是上市公司融資的一種方式,元力股份公司債券將於2021年9月30日起在深交所掛牌交易,債券簡稱"元力轉債",債券代碼"123125"。所以,元力轉債9月30日上市,發行總額9億元,目前轉股價值92.16元。
另外,依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3.4.3條,買賣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股票,在開盤集合競價階段,有效申報范圍為前收盤價900%以內,連續競價、盤中臨時停牌復牌集合競價、收盤集合競價的有效競價范圍為最近成交價的上下10%。此外,針對無漲跌幅限制的股票,深交所還制定了臨時停牌制度,依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4.3.4條,無價格漲跌幅限制股票盤中成交價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20%的,深交所可臨時停牌至14:57。即該類無漲跌幅限制的股票,其最高漲幅為1206.8%,最大跌幅尚無相關限制。
拓展資料:可轉債基金的投資標的多為股票和可轉債構成。查詢基金季報我們會發現,過去三個季度轉債倉位是75%-90%,股票倉位是20%-25%,這個配置策略是一致沒變的。可轉債上市沒有漲跌幅。因為可轉債不設漲跌幅限制,但設有臨時停牌機制,當可轉債漲跌幅達到20%時停牌30分鍾,當可轉債漲跌幅達到30%時停牌至14:57分,若可轉債停牌時間超過14:57時,14:57分會自動復牌
㈣ 為什麼股票大漲,債券型基金反而大跌
股票大漲,債券型基金反而大跌是因為一般股票市場好的時候,債券市場低迷;債市好的時候,股市低迷。加息也會導致債券品種的下跌,債券市場也同樣低迷。
相對於投資人自己直接投資債券,購買債券型基金可享受多種特殊待遇,獲得更高收益。例如,可以間接進入債券發行市場,獲得更多投資機會;可以進入銀行間市場,持有付息更高的金融債;可以進入回購市場。
(4)可轉債基金跌幅超過股票基金擴展閱讀:
債券型基金享受融資申購新股和無風險逆回購利息收入的超級機構投資者待遇;基金現金資產存放於託管銀行,享受1.89%的同業活期存款利率。
債券型基金利率遠高於居民和企業0.72%(含利息稅)的活期存款利率;享受各種稅收優惠。申購、贖回時均不必交納印花稅,所得分紅也可免交所得稅;還可享受基金進行債券投資的低交易成本。
㈤ 可轉債基金的優劣勢,一文讀懂!
基金已經是一種普及度非常高的投資產品了,基金可根據運作方式、投資標的等的不同劃分出多種類別,可轉債基金就是其中之一,該類基金主要投資可轉債。那麼可轉債基金的優劣勢分別有哪些呢?一、可轉債基金的優勢
可轉債對投資者的時間和投資經驗有一定要求,而可轉債基金如果能找到一個比較靠譜的基金經理,那麼投資會更省心,只需選擇合適的買入和賣出時機即可。
因為可轉債基金同時具備股性和債性兩種特性,因此當市場行情較好時,可轉債基金的盈利能力是比較強的,甚至要超過偏股型基金。
二、可轉債基金的劣勢
可轉債基金的風險要高於普通的債券基金,在市場行情不好時,激進型的轉債基金下跌得甚至比股票型基金還要厲害。因此在「股債雙熊」和「股熊債牛」的市場環境下,一般是不建議參與可轉債基金投資的。
三、購買可轉債基金的注意事項
1、關注基金投資范圍
一般可轉債基金投資可轉債的比例不低於80%,且大部分不投資於股票市場,也有小部分會參與一級市場新股申購或增發,但該類投資比例不會超過基金資產的20%。
2、關注基金交易成本
債券基金或多或少都存在申購費、贖回費、銷售服務費等交易成本,不同基金對交易費率的設定是有很大差異的。基金的交易費率與基金預期收益並沒有直接關系,因此建議選擇費率相對較低的基金產品。
以上關於可轉債基金的優劣勢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㈥ 想知道為什麼最近債券基金跌的這么厲害
第一是股市下跌,帶動可轉債下跌,那麼對應的可轉債基金就要跟著下跌。
第二是恆大債券兌付危機讓債市投資情緒恐慌,連帶影響了其他地產債和廣東區域債的表現,重倉了這兩個方向的債基也要跟著跌。
第三是貨幣寬松預期降低,短債炒作熱度下降,影響了短債基金錶現。
鋰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鏈板塊大跌。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基金風格漂移」有關。十月上旬,公募基金將披露三季度前十大持倉股情況。這周四收盤的基金持倉情況,將在十月上旬被基民一覽無余。
監管層和託管行既然開始對「風格漂移」高壓監管,那麼以後想再漂移的難度就很大。目前市場上消費類基金佔比很大,後續公募資金陸續迴流進消費板塊,是比較容易推動消費板塊走出一波不錯的行情的。
㈦ 轉債漲跌幅規定是什麼
交易所對股票、基金交易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漲跌幅比例為10%,其中ST股票價格漲跌幅比例為5%.股票、基金上市首日不受漲跌幅限制.實行PT的股票漲幅不得超過5%,跌幅不受限制.
可轉債交易不設漲跌幅限制,實行T+0交易.但為減少市場波動、控制風險,上交所的轉債交易設置了熔斷機制.但深市規定,債券上市首日集合競價階段報價幅度必須在發行價上下30%的幅度內.這就是很多深市轉債開盤價最低是130元,而後就再也沒有以這樣的價格成交的原因.
簡單來說,可轉換債券 (Convertible Bond)就是債券的一種,即可以轉換為債券發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較低的票面利率.本質上講,可轉換債券是在發行公司債券的基礎上,附加了一份期權,允許購買人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將其購買的債券轉換成指定公司的股票.
【拓展資料】
轉債:
轉債股全稱為可轉換債券。在目前國內市場,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可轉債具有債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其持有人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資本增值。
轉債股全稱為可轉換債券。在目前國內市場,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可轉債具有債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其持有人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資本增值。
可轉債具備了股票和債券兩者的屬性,結合了股票的長期增長潛力和債券所具有的安全和收益固定的優勢。可以說,可轉債對投資者而言是保證本金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