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2018年股票基金怎麼樣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2018年股票基金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6-07 14:35:46

㈠ 基金單獨一年20%以上很多,為什麼買股票的人更多

㈡ 為什麼我在支付寶買的基金都在虧

好像說的如果你在其他平台買的基金就能不虧一樣。

按樓主這個邏輯,都是基金公司發的產品,在支付寶賣就不應該虧,拿到微信理財通、京東金融上就可以虧,是這么理解吧?

支付寶只是一個平台,負責代銷產品

沒錯,支付寶是靠著低風險的貨幣基金——余額寶開始進入大眾投資者的視線的,但不表達支付寶平台就要保證投資者產品的收益。

不同的產品對應不同的風險和收益,就算是銀行,現在也已經不允許再新發保本保收益的產品,也不能宣傳是保本保收益。哪怕是大家都知道是保本的貨幣基金,你有在哪裡看到寫著保本嗎?

更何況支付寶和所有的第三方渠道一樣,只是一個代銷基金產品的平台,只負責銷售,不負責產品管理和後續的服務。也就是說,同一隻基金,你在支付寶買還是微信理財通買,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目前支付寶可以購買的基金包括高風險的股票基金,中低風險的債券基金和低風險的貨幣基金。

2018年,除了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是平均正收益以外,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都是負收益。因此你可以看到債券基金說的都是一年的漲幅是多少,股票基金說的都是三年的漲幅是多少,因為算一年,股票基金大概率都是虧損的。

根據風動數據統計現實,2018年上證綜指漲幅為-24.59%,深證成指漲幅為-34.42%,創業板指漲幅為-28.65%。

而公募基金方面,只有有商品型、貨幣型、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正,其中債券基金平均收益率為4.23%,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50%。

權益類的基金幾乎是一片慘淡,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為-25.43%,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為-14.19%,QDII基金平均收益為-6.78%。

也就是說,如果你只要買的股票型或者是混合型的公募基金,那你大概率虧損的幅度是14%-25%之間。

2018年公募基金排名,債券基金及偏債類混合基金錶現搶眼

為什麼說你只要買了股票型基金,那就很大概率會出現虧損呢?因為2018年表現最好的股票型基金,收益率都是負的,-4.34%。

前十名的股票型基金有6隻的收益率都超過-10%,可以想像2018年的股票市場是多麼的慘烈。而債券基金錶現應該說是非常奪目。排名前十名的債券基金收益率都超過了10%,收益率最高的是鵬華豐融定期開放債券,2018年的收益率高達16.79%;第二名是東方永興18月定開債A,收益率13.81%。

而偏債類的混合基金相比股票型基金(股票倉位不得低於80%)更具有倉位靈活的優勢,由其是碰到2018年債券的小牛市,整體表現也不差,平均跌幅比股票型基金少了近10個百分點。

前十名的混合型基金絕大部分都是偏債混合型的基金。比如第一名的長安鑫益增強混合,第二名的嘉合磐石混合和第三名的博時鑫瑞混合,全是偏債型的混合基金,收益率分別達14.15%、10.97%和9.92%。

由其是2018年股債行情分化嚴重的情況下,債權資產的收益率明顯更具優勢,而那些封閉的偏債型的混合基金,因為靈活的配置方式及債權資產的走牛,使得其表現較為突出。

所以整體來看,買了股票型和混合型(偏股)基金的朋友,無論你是在哪裡買的,大概率的結果都是虧損。

即使是牛人輩出的私募基金,權益類的產品在2018年也幾乎是全軍覆沒。

各類策略的私募基金平均收益只有兩種策略為正收益,平均跌幅是12.71%,其中股票多頭策略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5.65%,股票多空策略平均收益率為13.565。只有債券策略的平均收益率為0.68%和管理期貨的平均收益率為7.16%。

所以去哪裡買基金,都難逃2018年股票市場的這個震盪,除非你買的不是股票基金而是債券或者貨幣類的基金。

以上就是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基金的業績與三個因素有關:

1、投資領域;

2、市場行情;

3、基金經理的能力。

想必你投的一定是股票型基金,因為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一般來說不會虧損,股票型基金波動較大,受市場行情和基金經理水平影響較大。如果行情不好,或者基金經理水平太低,都有可能造成持續虧損。

今年多數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都是虧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真的太差了,上證指數、深證指數、創業板指數輪番創新低,這種市場里只有大神和運氣爆棚的人能賺錢。

所以基金虧損,在今年是很正常的。。。

我們買基金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虧錢。因此我想此時你比較想知道應不應該割肉。我認為應該從這幾個角度考慮:

1、大盤走勢。

我覺著現在不是底部,但是離底部不會太遠了。目前強勢股已經開始補跌,補跌之後就是跌無可跌,曙光會出現在最黑暗的時刻。

2、基金經理實力

可以通過 歷史 業績查看以下幾個指標,來判斷基金經理的水平:

歷史 收益率、能否長期跑贏指數、 歷史 最大回撤、選股偏好。

歷史 收益率高,長期跑贏指數,回撤小,總能抓住市場熱點的基金經理才值得信任。

如果歷年來業績都很差,那麼不用管未來行情如何,都應該馬上贖回。

3、逆向投資

基金賣最好的時候總是市場的高點,大量贖回時卻總是市場的低點,所以中國的基民往往也賺不到錢。

想要在市場中賺錢,一定要有逆向投資的精神。股市好的時候贖回基金,股市差的時候買入基金,否則永遠都會是市場中的韭菜。

因此在這個時候,我更想勸您堅守一下,只有這樣才可能在牛市時獲得足夠的收益。而那些只在牛市裡建倉的人,最終會在熊市中爆虧出局。

誰說支付寶買基金都是虧的,我買的都是債券基金,陸陸續續投入的,收益還可以

㈢ 天天基金中的金鷹信息產業(003853)股票現在能買入嗎.這只基金現在怎麼樣

金鷹信息產業股票,原名金鷹添惠純債基金。2018年4月份,從純債基金轉型為股票型基金,名稱從金鷹添惠純債改為金鷹信息產業。
基金轉型,照舊也會有6個月建倉期。也就是說,金鷹信息產業,去年前4個月18天,處於純債基金,有6個月時間處於建倉期,從1去年0月18日開始,才算是股票型基金。一年中只有74天名副其實的股票型基金,後來居上成為了2018年股票型基金的冠軍,確實很離奇。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2018年最後一個季度,金鷹信息產業的收益率有8.43%,確實比其他股票型基金都高。

不過,縱觀金鷹信息產業的前世今生,從始至終都透著離奇。公募基金的成立條件是首募規模不低於2億元、認購人數不低於200戶。2017年3月,認購人數不清楚,但金鷹添惠踩著2億元的紅線成立了。而且,半年內,足足被贖回了2億份,剩下0.01億份。這2億資金的買賣,是否屬於傳說中的「幫忙資金」,這事不好下結論,只能說金鷹添惠的投資者,很齊心。2017年四季報顯示,金鷹添惠僅有48萬份。2018年一季報顯示,金鷹添惠僅有61萬份。2018年二季報顯示,基金轉型了,金鷹信息產業A有24萬份,信息產業C有198萬份。以上三個報告期內,都強調:基金資產凈值已發生連續超過2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的情形。 根據基金相關法規,在開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後的存續期內,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產凈值低於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1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後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

當然,是否終止,決定權在基金公司手裡。基金公司根本不會選擇清盤,而是留著慢慢薅投資者羊毛,只要不清盤,管理費照收不誤。到2018年三季報,$金鷹信息產業A類38萬份,C類202萬份。報告提到:報告期內,本基金資產凈值已發生連續超過6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的情形,本基金管理人已按法規要求向證監會報送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不清楚,但是不清盤的肯定的。這兩天,媒體拚命鼓吹金鷹信息產業是2018年股票型基金業績冠軍。
如果金鷹信息產業據此翻盤,吸引到不少投資者申購,成功突破5000萬元紅線,去年12月29日,金鷹基金發布公告: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離職了。

所以,公司太動盪,基金太離奇,投資要謹慎。

㈣ 2018年基金跌了多少

2018年跌幅最大的富國中證500虧損27.81%,其次興全合潤下跌25.54%。

拓展資料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
(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
後配股
後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於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後,對剩餘利益進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後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則購買後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發行後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後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1)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後配股發行;
(2)企業兼並時,為調整合並比例,向被兼並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後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後配股。
垃圾股
經營虧損或違規的公司的股票。
績優股
公司經營很好,業績很好,每股收益0.8元以上,市盈率10-15倍以內。
藍籌股
股票市場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㈤ 虧損再嚴重傭金分文不少 公募傭金費率引質疑

據剛剛披露的公募基金年度報告,在2018年普跌行情中,公募偏股基金虧損超過5000億元。盡管基金虧損嚴重,但是交易傭金卻不少,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基金的傭金支出總額超過70億元,從行業整體的傭金費率看,大多在萬分之八左右。

緣何公募基金公司的專戶和社保產品,享受同樣的賣方研究服務,但是傭金費率顯著低於公募基金?這一費率的差異,引發市場持續關注。

萬八傭金費率成常態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公募基金支付傭金總額為70.09億元,比2017年的74.42億元略有減少。不過,考慮到偏股基金總規模及交易總規模均有所減少,交易傭金費率幾乎沒有變化。

數據顯示,2018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總量為8.39萬億元,支付傭金總額為70.09億元,全行業平均傭金費率為0.0836%,比2017年的0.0849%略有下降。

分基金公司看,2018年,27家基金公司的交易傭金超過1億元,其中9家公司超過2億元,富國基金、華安基金等大型基金公司的傭金超過3億元。具體到交易費率情況,在114家基金公司中,102家公司的交易費率超過萬分之七,66家公司的費率超過萬分之八,更有34家基金公司的交易費率超過萬分之九。

從單只基金的支付交易傭金情況看,2018年有162隻基金支付的傭金總額超過1000萬元,其中31隻基金支付傭金超過2000萬元,更有9隻基金支付的傭金超過3000萬元,最高的一隻基金支付的傭金高達5345萬元。需要指出的是,該基金全年平均規模約為30億元,但全年交易量高達718億元。

而滬上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某基金,規模為20億元左右,2016年、2017年的交易傭金均為6000萬元左右。2018年基金規模縮水,但交易傭金也有3400多萬元。耐人尋味的是,高換手率並沒有帶來業績上漲。從該基金業績表現看,2016年和2018年均大幅虧損,在價值股牛市的2017年,該基金凈值也僅僅上漲4.48%。

高傭金費率引發質疑

在股市單邊下跌的2018年,基金凈值震盪下行,傭金支出卻居高不下。這令不少投資者質疑:緣何普通個人投資者在券商開戶,交易費率通常為萬分之二點五;而交易量巨大的公募基金,費率卻高達萬分之八?

從全市場的交易傭金水平看,個人投資者的交易傭金費率多為萬分之二點五,公募專戶、私募基金是萬分之二到萬分之五不等,而較高傭金可以享受到更好服務,例如賣方組織的小范圍現場交流、上門路演等。如社保基金的傭金費率通常為萬分之五。

公募專戶和社保基金享受著同樣的賣方服務,但傭金費率卻顯著低於公募基金,這是眾多投資者質疑的焦點,也是認為對公募基金的持有人而言並不公平的「槽點」。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如果高傭金能夠帶來超額收益,傭金高完全不是問題。但是,如果業績和傭金沒有相關性,高傭金就會面臨很大爭議:「傭金就不該從基金資產支出,應該從基金公司的資產中列支。」

交易席位的選擇也引發質疑,據了解,通常情況下,投研部門並不能完全決定交易席位的選取,還要參考銷售部門的意見,基金經理給券商的服務進行「派點打分」時,也並非完全同研究服務相匹配。某業內人士透露,有基金公司選取交易席位時,投研團隊和銷售部門的話語權各佔一半。基金經理為了帶來基金銷量,在「派點打分」時會進行相應傾斜。

2014年2月,證監會發布《關於完善證券投資基金交易席位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基金公司在選取券商交易席位時,應選擇財務狀況良好,經營行為規范,研究實力較強的證券公司,不得將席位開設與證券公司的基金銷售掛鉤,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證券公司承諾基金在席位上的交易量。

劉亦千認為,如果基金交易傭金從基金公司管理費列支,從公司經營成本節約的角度看,會導致基金公司的研究投入不夠,最終形成惡性循環。不過,劉亦千坦言,隨著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市場定價日漸有效化,長期看傭金率下降是必然趨勢,但是要循序漸進,貿然降低傭金可能會得不償失。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㈥ 18年股市幾乎從年初跌到年尾,平均每支股票都跌了多少,跌幅最大的有哪些

縱觀整個2018年全年股市,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全年a股總市值虧損了13萬億,全年下來滬指下跌了24.59%,深成指下跌了34.42%,創業板下跌了28.65%,個股中位數殺跌了33.4%,中位數跌幅,差不多是股民扔飛鏢的平均水平,也意味著平均每隻股票殺跌了33.4%,而且根據同花順相關數據統計,
今年差不多94%的股民出現了虧損,股民平均虧損了10萬元。

如下圖所示,不算上退市個股,跌破最大的是*st保千里,以-87.84%的殺跌幅度排名跌幅板第一,除此之外,跌幅超過80%的有15隻個股。

這種慘烈層面在是近10年最慘的一次,不僅股民虧損嚴重,50億以上規模的股票型基金也是全軍覆沒,沒有一個實現正的收益。

當然這種局面或許在2019年能夠有所好轉,畢竟a股成立以來,向來是逢8必跌,逢9必漲,此前1998年、2008年、2018年,指數都是下跌的,分別下跌3.97%、65.39%、24.59%。而逢9的年份,1999年、2009年,股市都是上漲的,分別上漲19.18%和79.98%。但願2019年a股能夠延續這一傳統,對股民溫柔一點。

㈦ 2018年偏股型基金亞軍是誰

2018年偏股型基金亞軍是中海量化。
2018年的偏股型基金排名劇烈變動。股票基金方面,7月底排名和上半年相比幾乎完全變樣,半年排名在前十名的基金,到7月底只有4隻還在前十,其中上半年的亞軍鵬華價值優勢依靠相對抗跌的優勢,以2.61%的收益率奪得前7月股票基金冠軍,第二名則是中海量化,收益率為2.35%,寶盈泛沿海、南方隆元、鵬華消費位居第三到第五名,收益率分別為1.84%、1.83%和1.69%。
偏股型基金是以投資股票為主的基金,收益很大,一般年收益可達20%左右,但風險也很大,也許一年下來收益是負數。偏股型基金指的是那種相當大比重的投資在股票市場上的基金,股票配置比例通常為60%-95%,也可以把偏股型基金是混合基金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