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16年股票型基金經理洪流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16年股票型基金經理洪流

發布時間: 2023-05-30 18:34:59

⑴ 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團隊

朱劍彪先生,金掘返沖融學博士,常務副總經理。歷任廣東商學院投資金融系教師、黨支部書記;廣州證券有限公司宏觀與策略研究員、投資銀行部項目經理、基金部經理;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籌備組成員、董事會秘書、研究總監、投研副總監兼研究總監和督察長。2007年4月起加入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社保組合組合經理。
王寧先生,EMBA。歷任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助理,興業基金經理等職務。2005年8月加盟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投資管理部基金經理助理、長盛動態精選基金基金經理等職務。現任投資管理部總監,長盛成長價值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長盛同慶可分離世檔交易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侯繼雄先生,清華大學博士。歷任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任研究員、策略部經理。2007年2月加入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研究發展部總監,同盛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吳達先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金融經濟學碩士,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曾就職於新加坡星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歷任星展珊頓全球收益基金經理助理、星展增裕基金經理;新加坡畢盛高榮資產管理公司亞太專戶投資組合經理、資產配置委員會成員;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際策略分析師、固定收益投資經理;2007年8月起加入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國際業務部總監,長盛積極配置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和長盛環球景氣行業大盤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蔡賓先生,中央財經大學碩士,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歷任寶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2006年2月加入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研究員、社保組合助理、投資經理,長盛積極配置債券基金基金經理等職務。現任固定收益部總監,長盛同鑫保本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長盛同禧信用增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劉斌先生,清華大學工學學士、中國科學院工學博士。2006年5月加入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公司期間歷任金融工判殲程研究員、高級金融工程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長盛滬深3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等職務。現任金融工程與量化投資部執行總監,長盛量化紅利策略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⑵ 華夏、嘉實等公募悄然布局半導體,接下來將會有何大動作

公募基金在低點布局半導體的,意味著接下來半導體行業會引來一波鋤觸底反彈的高質量發展。

行近段時間以來a股的半導體行業出現瘋狂的連跌。導致很多半導體公司的業績不佳,給半導體行業蒙上了一層陰霾。在這個關鍵時候,國內很多大型的公募基金,包括華夏嘉實等對這些半導體行業的公司進行抄底,甚至在部分公司的定增股票中也包含了半導體行業的股票。眾所周知,公募基金的布局與他們對行業的未來期望是成正相關的關系,也就是說大量的公募基金對半導體的布局就意味著他們看好半導體在下半場的發展勢頭必定是良好的,很顯然半導體的拐點已來。

⑶ 嘉實基金洪流現在有負責管理產品嗎

嘉實基金成立於1999年3月, 是國內最早成立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嘉實基金旗下的段笑洪流基金經理,目前碰老有管理基金產品,具體管理的基金產品詳情,建議通過嘉實基金的官方渠道查看。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以握吵含嘉實基金官方回復為准。

應答時間:2021-07-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⑷ 十月機構「摸底」190股 醫葯行業公司最受關注

受三季報披露窗口期影響,接受機構調研的公司有所減少。數據顯示,10月機構調研了190家公司,僅為上月同期的三分之一;其中116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機構組團調研,也是不到上月同期的一半。從行業來看,醫葯生物個股最受機構關注。

10月機構調研190股

剛結束交易日的10月是上市公司2020年三季度披露月,受此影響,接受機構調研的公司明顯減少。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10月接受機構調研的公司僅有190家,只是9月同期545家的34.86%。其中,116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機構組團調研,也只是同期237家的48.95%。

當中,歌爾股份(002241)、海康威視(002415)、廣聯達(002410)、華測檢測(300012)、長春高新(000661)、新產業(300832)、中科創達(300496)、甘源食品(002991)、美亞柏科(300188)、華宇軟體(300271)、德賽西威(002920)、卓勝微(300782)、海大集團(002311)、光威復材(300699)、星源材質(300568)、我武生物(300357)等16家公司接受了超過100家機構調研。

最受機構關注的是歌爾股份。數據顯示,10月公司合計接待了包括110家公募基金、37家券商、33家陽光私募、39家海外機構、23家險資等330家機構的包團調研。調研中,歌爾股份對其主要業務板塊的未來趨勢均保持樂觀預期。例如就零組件業務,在傳統的精密零組件業務之外,公司還在積極拓展相關的零件業務,包括與聲學相關的觸覺、無線充電等零組件業務,代表未來方向的SiP產品業務以及光學、精密結構件等。

被眾多機構踩破門檻的背後是歌爾股份三季報大超預期。三季報顯示,歌爾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47.3億元,同比增長43.9%;歸母凈利潤為20.16億元,同比增長104.71%;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2.36億元,同比增長167.92%。此外,歌爾股份預計2020年歸母凈利潤約27.53億元-28.81億元,同比增長115.0%-125.0%。業績增長主要是因為公司智能無線耳機(TWS耳機)、精密零組件及虛擬現實等相關產品銷售收入增長。

此外,愛博醫療(688050)、伊之密(300415)、鴻路鋼構(002541)、科大訊飛(002230)、珀萊雅(603605)、雙塔食品(002481)、天賜材料(002709)、穩健醫療(300888)、新潔能(605111)、金博股份(688598)、華東醫葯(000963)、尚品宅配(300616)、宇信 科技 (300674)、視源股份(002841)、普洛葯業(000739)、正邦 科技 (002157)等23家公司也接受了超過50家機構調研。

而從機構調研次數來看,浩雲 科技 為機構調研最為密集的公司。數據顯示,浩雲 科技 在10月份接受6批次機構的調研。永高股份(002641)和漢王 科技 (002362)均以被機構調研4次,並列第二。此外,德賽西威、鴻路鋼構(002541)、金博股份(688598)、楚江新材(002171)、中天精裝(002989)、漢鍾精機(002158)、鋒尚文化(300860)、深 科技 (000021)、海鷗住工(002084)等9家公司接受機構超過3次調研。

醫葯生物股最受關注

從調研公司所屬行業來看,10月份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醫葯生物(24家)、電子(21家)、計算機(17家)、機械設備(16家)、化工(14家)、電氣設備(13家)食品飲料(11家)、輕工製造(10家)等8大行業中。很明顯,醫葯生物在10月份機構調研中最受歡迎。

金鷹醫療 健康 產業股票基金經理韓廣哲表示,A股市場醫葯行業公司經過短期調整後,部分消化了高估值壓力,將堅持自下而上對重點醫葯公司進行跟蹤。乳酪基金經理庄宏東表示,年初時醫葯股的估值並不高,業績確定性較強,疊加疫情的催化,出現了一波較大的行情。但疫情也只是對相關公司一兩個季度的業績貢獻較大,並非持續性貢獻。

在三季報中,嘉實瑞熙三年封閉運作混合基金經理洪流表示,降低了部分累計漲幅過高的醫葯類上市公司配置比重。融通 健康 產業靈活配置三季報顯示,基金經理精選賽道及成長性較好且估值相對較低的個股進行重點配置,減配醫保控費受損較大的相關標的,中線持股的心態從容守候,用時間換空間並適時調整組合結構。

但也有基金經理在三季度選擇對醫葯股進行加倉,工銀瑞信醫葯 健康 行業股票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中表示,三季度醫葯股的調整中,基金抓住機會適度提高了倉位。在結構上,我們保持了創新葯、創新醫療器械、CDMO 等長期看好領域的核心倉位,降低了疫情受益子領域的持倉。

華夏醫療 健康 混合基金經理認為,醫葯是一個值得長期投資的行業,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以及經濟水平的發展構成了從需求端到支付端對醫葯行業的長期支撐。因此,在構建組合的過程中也立足於長期,選擇有空間、商業模式有壁壘或者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去投資,爭取為投資者帶來穩定的回報。在醫葯子行業選擇中,組合構建會結合長期空間和景氣度,綜合考慮估值等方面因素,盡量選擇相對分散的子行業,避免在單一驅動因素上暴露過多的風險。

國聯安銳意成長基金經理呼榮權表示,從長期維度看,醫葯行業未來的成長空間很大,核心在於各個葯品和器械的滲透率仍然很低,疊加企業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更多需求會陸續被創造出來。目前,市場已經逐漸在反映這種未來的長期趨勢。核心個股估值普遍較高,投資醫葯行業要更注重行業賽道和增長的確定性,持股周期可能更長。

10月獲至少30家機構調研的公司

本文源自財富動力網

⑸ 廣發聚豐[270005]基金分析

基本信息
基金全稱:廣發聚豐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
基金簡稱:廣發聚豐
基金代碼:270005(前端)
基金類型:股票型
管理費率:1.50%(每年)
託管費率:0.25%(每年)
銷售服務費率:0.60%(每年)
最高申購費率:1.50%(前端)
最高贖回費率:0.50%(前端)
業績比較基準:80%*滬深300指數+20%*中證全債指數
風險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特徵:較高風險,較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
基金分析
一、安防概念利好重倉股
廣發聚豐前兩大權重股分別為國內安防行業的龍頭股:海康威視以及大華股份,受益於軍工概念的持續發酵,後市可望有持續性機會。
二、長期業績配合長期概念
廣發聚豐基金規模為186.06億元,排名第六,屬於超大規模基金;該基金成立近9年以來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排名26,年內跑贏大盤9.03%,屬於長期穩定類型基金。該基金長期穩定表現配合安防的長期概念或許能夠在未來一個季度至半年內擦出火花。
三、基金經理人擇股能力較佳
廣發聚豐有兩任經理人,前任經理人易陽方從業16年,先後擔任廣發聚豐基金以及廣發製造業精選股票基金經理人,現擔任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現任基金經理人傅友興先生從業11年,2013年2月5日開始接任廣發聚豐經理人職位,任期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為3.22%,跑贏上證綜指12.76%。廣發聚豐今年前後兩次重要調倉分別是:二季度增持大華股份,三季度增持海康威視同時減持貴州茅台,持倉方向從消費轉向計算機製造行業。從經理人擇股的表現來看(貴州茅台三季度迄今下跌15.82%,大華股份二季度迄今上漲3.53%,海康威視三季度迄今上漲3.06%),廣發聚豐後市依然值得期待。

⑹ 基金經理離職高峰到了,為什麼都趕在這個時候

基金經理是按著末尾淘汰制的,基本年末排名在後1/3的都要離職的分險,去年雖然大部分基金經理收益都是正的,但是也是有差別的,有的先進場,有的是看見別的基金經理開始報團,然後跟著去報團,然後在快到山頂了才進場的,能力還是有差別的。然後加上這段時間的殺跌,有的基金經理提前搶跑,很早前就開始換倉拋售,而很多基金經理成了接盤俠,基金經理看見大幅虧損也會找人來承擔責任的。

96家公司基金經理離職

在新基金發行數量及份額均創新高、部分存量基金賺錢效應凸顯的背景下,公募基金經理的離職潮卻來得愈發「洶涌」。

Wind數據顯示,2019年離職基金經理人數為233名,同比增加20%。2017年、2018年這個數據分別為170名、194名。

業績表現或是離職導火索

公募基金屬於人才密集型行業。

正常而言,一個碩士應屆畢業生,從助理研究員到基金經理需要5年以上時間。

在「渡劫」成功之後,是何原因導致基金經理選擇離開?

一位基金從業人士向《投資時報》記者表示,其原因離不開業績表現,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業績亮眼,一種是業績乏力。

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離職是因為找到了更好的去處。

這其中有小公司跳到大公司的,原因是大公司提供了更好的薪酬水平以及更強的募資能力;

當然也不乏大公司跳槽到小公司的情況,原因是大公司人才濟濟,容易遇到職業發展瓶頸,而小公司提供了更高的職位和更靈活的激勵機制。

而業績不佳的基金經理,離職往往是因為遭遇較大壓力,比如由於「末位淘汰制」被動離開,或者自己主動換個平台,謀求業績的轉變。(有見 財經 )

除了因業績不佳之外,也有一些尋求「大廠」機會而選擇跳槽的明星基金經理。

譬如,圓信永豐基金前首席投資官洪流,他於2019年1月末離職,旗下所管理的6隻基金更換掌舵者,隨後「轉會」嘉實基金。

目前,洪流管理著嘉實策略混合、嘉實價值成長、嘉實瑞紅三年定開、嘉實多元債A/B。

就明星基金經理離職對基金公司的影響 ,上述基金從業人士表示,這對於大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影響都會很大,原因在於:

第一,無論直銷客戶還是代銷客戶,都會對離職後的基金業績產生質疑,產品短期會面臨贖回壓力;

第二,會影響重要客戶對於該公司投研團隊穩定性的評分,從而影響重要項目競標的成功率;

第三,如果新接任的基金經理不能維持好的業績,會引發客戶投訴及負面輿論等不良後果;

第四,會給投研團隊其他成員帶來壓力

今年年初,有40位基金經理相繼離職,今年初市場波動比較大,1月份大漲,2月份又大跌,這也是導致人員流動的一個市場大環境。在離職的基金經理中,有知名的基金經理,近年的業績收益排名前十,但也有不少離職的基金經理業績差,達不到制度審核。離職有以下三點原因。一,主動離職,有更好的去處,在巔峰時刻離職找下家會有更好的待遇。二,被動離職,制度考核不及格。三,工作壓力大,離職休養,緩解壓力。

一,主動離職,有更好的去處,在巔峰時刻離職找下家會有更好的待遇。

這部分離職的基金經理因為短線業績好,好多都去了更大的公募基金平台或者著名私募。帶著榮譽過去能有效的自抬身價,獲得更好的報酬。

二,被動離職,制度考核不及格。

基金經理的壓力很大,業績排名在同行50%以下會被警示,如果排名在後三分之一,就可能會被淘汰。此外,基金經理排名也與收入直接掛鉤。有不少離職的基金經理的年度排名墊底,比如有兩位今年1月離職的債券型基金經理,他們管理的定開純債基金近1年來排在同類近3000隻基金的最後30名,近2年來收益也排在最後20多名,再不走真混不下去了。

三,工作壓力大,離職休養,緩解壓力。

在粉絲看來,基金經理指點江山豪情萬丈,但平均從業年限只有3.15年,好點的公司平均年限在4年左右,差點的還不到半年。由於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高、每天面對漲跌互現的大盤,很多基金經理難以擺脫抑鬱狀態,甚至有些英年早逝。3月1日,國金證券發布訃告,公司投行一位39歲的員工陳姓員工因呼吸心跳驟停,在2月的最後一天突然辭世。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基金經理離職對於所持有的的基金影響是很大的。要仔細考察新任的基金經理以往的投資成績和風格,再決定要不要繼續持有!

⑺ 013147基金怎麼樣

013147基金是廣發基金公司旗下的一隻股票型基金,在投資逗羨策略、業績表現上都具備一定優勢。該基金敗此投資標的主要包括中小市值股票和權益類證券等,累計收益率表現較為出色,過去一年收益率達到了40%左右。不過,投資者需要注意該基金屬於風險較高的股票型基金,投資前需要對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山枯拍總體來說,013147基金在市場處於上升趨勢時更有優勢,對於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可以適當配置。

⑻ 海富通精選的基金經理是誰啊,做的好不好

是蔣征和陳洪。蔣征先生,碩士。歷任中國保險信託投資公司業務經理,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豐和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助理,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任泰和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任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基金經理,2005年12 月至2006年5月任基金興安基金經理。2006年9月起任海富通強化回報基金基金經理,2007 年2月起至2009年1月,兼任海富通股票基金基金經理,2007年10月起任股票組合管理部總監。現任海富通精選混合基金,海富通精選貳號混合基金,海富通強化回報混合基金基金經理。陳洪,清華大學管理學碩士。歷任君安證券投資經理、廣東發展銀行深圳分行業務經理、富通基金管理亞洲有限公司大中華基金經理,2003年4月加入海富通基金公司,現任海富通基金公司副總經理、投資總監、海富通精選混合基金基金經理。

⑼ 基金經理洪流靠譜嗎

靠譜。公司官方顯示,基金經理洪流靠譜,基金(英文:fund)是為興辦、維持或發展某種事業而悔碧儲備的腔孝資金伍前稿或專門撥款。

⑽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研團隊

內需動力基金基金經理:孫延群
投資總監、阿爾法基金、內需動力基金基金經理:孫延群
復旦大學MBA 、CPA、助理工程師。2005年加入上投摩根並隨後擔任阿爾法股票基金經理,憑借出色投資管理能力,為投資者帶來了穩健卓越的回報,獲上海證券報評選的2006年最佳股票型基金經理獎。2007年4月,兼任上投摩根內需動力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任職於中興信託投資公司上海證券管理總部、平安證券公司證券研究所、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6月起,擔任景順內腔臘需增長基金經理。
中國優勢基金基金經理:楊安樂
上海交通大學工學博士,八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歷。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先後擔任行業專家、研究部總監助理、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經理助理、上投摩根成長先鋒基金經理助理,在投資、研究領域均做出了突出業績,獲得廣泛認可。2007年8月起擔任中國優勢基金經理。曾擔任興業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大成基金公司高級研究員。在石化及化工行業研究方面表現卓越,獲得唯圓飢2003年度明星研究員稱號。
中國優勢基金基金經理:王振州
中原大學電子電機學士,企業管理碩士;6年以上證券從業經歷,曾任寶來證券國際金融集團高級研究員;日盛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擔任日盛美亞高科技基金及日盛小而美基金的基金經理;元大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元大雙盈基金的基金經理。2007年9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7年11月起任上投摩根成長先鋒基金的基金經理。
上投摩根貨幣市場基金基金經理: 王亞南
碩士研究生,5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3 年至2007年,就職於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任固定收益研究員。2007年4月加入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國泰金鹿保本基金的基金經理助理。2008年6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返
阿爾法股票基金基金經理:周曉文
同濟大學碩士,普渡大學德國分校MBA,八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歷。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先後擔任行業專家、阿爾法股票基金經理助理,在投資、研究領域均做出了突出業績,獲得廣泛認可。2007年8月起與孫延群先生共同擔任阿爾法股票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擔任安達信咨詢公司行業分析員、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部副經理。
雙息平衡、雙核平衡基金基金經理:芮昆
CPA,八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擔任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經理助理,同時負責能源、電力、家電、農業等行業研究,在投資、研究方面均做出了突出業績,得到業內廣泛認可。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之前曾任東北證券金融與產業研究所電力、能源行業高級研究員,湘財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助理、首席分析師。2004年入選《新財富》「電力、水、煤氣行業」最佳分析師前五名。 2006年4月起擔任上投摩根雙息平衡基金經理。雙息平衡成立以來,到點分紅,依照基金合同,有紀律性的操作,創造出穩健的業績;2008年5月起擔任上投摩根雙核平衡基金經理。
成長先鋒基金基金經理:趙梓峰
工學學士,CPA,十五年證券研究經驗。2005年加入上投摩根擔任研究總監,2007年3月起擔任成長先鋒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任元富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凱基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曾管理一支14人的研究團隊,並負責策略研究。擔任成長先鋒基金經理以來,憑借出眾的研究功底,創造了良好的基金業績,獲得廣泛認可。 研究副總監、行業專家、成長先鋒基金經理:許運凱
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8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6年3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擔任研究副總監和行業專家,負責機械、汽車行業研究。2001年到2006年初,擔任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的機械行業高級研究員一職,2004、2005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新財富》機械行業最佳分析師的第一名。
內需動力基金基金經理:王孝德
10年金融證券領域相關工作經驗。2008年5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隨後與孫延群共同擔任內需動力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之前任職於華寶興業基金公司,於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擔任寶康消費品基金經理。曾擔任德邦證券,證券投資部副總經理。 上海交通大學企業管理博士,九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歷。2007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2007年8月起與楊安樂共同擔任中國優勢基金經理,2008年5月起與芮昆共同擔任雙核平衡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就職於湘財證券研發中心投資策略部、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中心、泰達荷銀基金公司。2004年起先後擔任泰達荷銀風險預算基金、泰達荷銀貨幣基金的基金經理以及固定收益部總經理,負責公司旗下所有基金的債券和可轉債投資。
投資副總監、亞太優勢基金經理:楊逸楓
14年亞太區域型基金投資運作經驗,對亞太金融市場的投資環境十分熟悉。
在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之前,楊逸楓女士曾在台灣摩根富林明證券投資信託公司任職,先後擔任JF亞洲基金、JF台灣增長基金的基金經理,投資業績出眾,曾獲台灣地區基金業的最高獎項——台灣傑出基金經理人「金鑽獎」、台灣傑出投信投顧人才「金彝獎」。據Morningstar的統計,1996至2003年,楊逸楓女士管理的JF亞洲基金,歷經多頭與空頭市場洗禮,為投資者帶來了穩健卓越的業績回報,贏得廣泛認可。 8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7年9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職投資經理,負責QDII海外新興市場研究及固定收益投資。曾任職於香港永豐金證券(亞洲)及香港永豐金資產(亞洲)有限公司,熟悉海外股票及債券市場的投資運作,曾受《中國證券報》之邀撰寫海外投資專欄,內容覆蓋20多個新興市場。具有香港證券交易及香港資產管理負責人員(Responsible Officer)資格。
研究部總監助理、行業專家:朱立斌
經濟學碩士,8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7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職行業專家,負責鋼鐵、綜合行業研究。曾任職於天同證券研究所行業公司部副經理、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鋼鐵行業高級分析師,2005、2006年入選《新財富》「鋼鐵行業」最佳分析師。
研究部總監助理、行業專家:劉軍
理學碩士,11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7年5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職行業專家,負責食品飲料、建材業研究。曾任職於武漢橋建集團公司,海通證券研究所行業公司部經理、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股票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