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興市場下半年終有喘息機會 印尼印度後市看好
不知不覺中,2018年已經過去了一半。這半年間,全球市場從開局一片靚麗到如今處處「深綠」,只有美股「一枝獨秀」,走勢十分刺激。當此緊要關頭,我們做一番梳理,回望動盪源頭,展望下半年趨勢,或許能帶來一些希望和啟示。
僅僅半年時間,全球市場氛圍就從「屢創新高」變為「何處是底」,是哪些因素打亂了市場的腳步?這些因素會否在下半年繼續影響全球市場?
僅僅半年時間,全球市場氛圍就從「屢創新高」變為「何處是底」。回想一月份,全球股市紛紛走出了靚麗行情,美國標普500指數上漲7.5%,為1987年以來最佳年度開局,上證綜指上漲7.6%,香港恆指更是上漲了11%,德國DAX和法國CAC30指數則分別上漲了3.3%和4.4%。
而放眼當下的市場,幾乎一片深綠,大家都想知道「何處是底」。美國股市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的回報為1.9%,歐洲為-2.5%,日本為-4.6%,中國A股為-17.7%,香港恆指為-3.2%,新興市場為-7.7%。
「全球市場2017年的低波動性可以說是歷史少見,過去十年間,波動性最低的交易日75%來自2017年,但大家都在等待盛宴什麼時候出現轉變。2018年市場的確發生了風格的轉變,1月份仍在盛宴中,但在2、3月份開始調整,2018年上半年全球市場已經經歷了三波調整。」花旗銀行個人金融銀行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部主管吳晶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利率上行、貿易摩擦升級上半年美元資產「一枝獨秀」
那麼是哪些因素打亂了市場的腳步?
今年第一波調整發生在一月底二月初,當時美股行情突然「變臉」,連續多個交易日下跌,更進一步蔓延至外圍市場,背後的導火索是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快速攀升——該收益率一月份攀升了30個基點,並於二月份突破2.9%。收益率攀升反映了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調整,美國經濟數據保持扎實態勢,油價今年以來大幅上漲,推高了通脹預期,而市場發現此前對加息的預期不足。10年期美債收益率於4月24日突破3%,為2014年以來首次。
吳晶晶指出:「大家可以看到,油價是今年迄今唯一大漲的全球資產,布倫特原油價格上半年(截至6月30日)上漲了17.6%,再度引發市場對於全球通脹升溫的擔心,這是投資者擔心的點和為什麼整體市場有大波動的原因之一。」
除了油價,上半年另一個「贏家」是美元。自4月中以來,美元指數一路高歌猛進,由89.516的低谷節節攀升,並在5月21日突破了94關口,期間漲幅達5.4%。
進入6月後,美元指數多次上探95的關鍵水平。6月13日,如市場預期,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並預測2018年加息次數會增至4次,暗示加息步伐會加快。緊接著,歐洲央行同一周公布了最新的利率決議,因表態偏鴿派,歐元走軟,從而進一步對美元形成支撐。
美元的快速走強,也開始對新興市場展現出驚人的「殺傷力」,原因是新興市場高度依賴外部融資,強美元將增加其融資成本和外債負擔,土耳其、阿根廷等「三高」(高赤字、外資債市參與度高、短期到期債務高)遭遇強美元「暴擊」,紛紛陷入貨幣匯率暴跌和資本外流的惡性循環。
隨著美國和世界其他經濟體之間貨幣政策和利率水平的分化不斷擴大,不論是美國和非美發達市場之間,還是美國和新興市場之間,利差水平都利好美元,形成了資金持續迴流美元資產的循環。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之下,全球資金流向近期發生了轉變。國際金融協會(IIF)6月25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股債近期吸引了資金的大幅流入。自4月以來,美國股票基金吸引了400億美元的流入,債券基金吸引了80億美元,目前全球股債基金配置中美元資產達到58%,為2016年以來最高。
與此同時,資金從非美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加速流出。據IIF統計,今年5月-6月期間,歐洲股票基金的贖回達170億美元,債券基金遭遇了80億美元的贖回。自4月以來,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遭遇了100億美元的流出,為2016年美國大選以來最快的流出速度,同期新興市場股票基金遭遇了90億美元的贖回。
下半年美元或暫結快速走高勢頭減輕非美貨幣壓力
那麼這些因素下半年會否繼續影響市場呢?
高盛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18年下半年投資者可能「日子也不太好過」,預計市場將繼續受到利率上行和貿易摩擦的困擾。
「利率水平上行和貿易摩擦升級引發了2018年的股市波動率上行,今年10年期美債的收益率已上漲44基點,我們預計年底將進一步上行至3.25%。」高盛美國首席股票策略師David Kostin在報告中指出。
不過,也有觀點稱,下半年美元可能無法維持上半年走強的態勢,從而減輕非美貨幣所承受的壓力。
「下半年的波動性肯定還是很大,所以盡量要用多元化配置來規避這方面的風險。未來12-18個月內,還不是『現金為王』的時候,因為全球經濟依然處於增長之中,總體還是超配環球股票,一些增長較快的地區,包括新興市場和亞洲股票,還是我們的配置重點,接著就要以固定收益資產去做一些對沖。另外我們認為,美元可能會在下半年開始疲軟,這將給一些新興市場資產創造機會。」吳晶晶說。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此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預計美元的強勢年末會有所緩和,一來美國中期選舉到時已結束,二來隨著歐央行政策收緊的臨近,市場對歐元的看法年底可能出現改變。
在吳晶晶看來,11月的美國中期選舉過後或者到相對後期,全球貿易摩擦存在和緩的可能性。另外,油價的漲勢也預計有限,那麼通脹上行仍處於可控范圍內。
「下半年美元可能無法維持快速走高的趨勢,只要歐洲政治風險有所緩和,美元可能會稍微疲弱。」 美盛環球資產管理西方資產管理投資組合分析師傅雲傑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新興市場因此可能會迎來轉折,中期比較看好亞洲的印尼和印度的債券。「目前10年期印度國債的收益率有7%-8%,那麼還有5%左右的利差。」他說,吸引力不單單是這一點,我們認為其貨幣未來有反彈空間,那麼未來的總體回報還是較有吸引力的。
『貳』 目前我國證券投資基金、股票和債券的發展現狀如何
就目前市況而言,證券市場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直接融資,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更為迫切,新股發行在暫停八個月之後,在市場持續走強的背景下,重啟新股發行是早晚的事,而新的發行制度對市場究竟有多大的影響還有待考察,投資者有所謹慎在意料之中,尤其是A股在經過持續7個月的上漲之後,投資者擔心新股發行的重啟可能引發股指調整,從而加劇了股指的震盪,短線市場寬幅震盪將頻頻出現。但從目前以銀行股為首的權重股走勢來看,權重股的護盤仍在,而處在獲利回吐期的權重股整體調整空間也不大,這將大大減緩股指持續調整的空間。整體來看,目前KDJ指標已死叉向下,顯示市場仍有調整的壓力,不過,目前周三早盤留下的缺口已得以完全回補,股指整體調整空間有限,市場將延續高位反復震盪格局。
選擇業績優秀並且保持穩定增長的股票買入後一直持有即可獲得豐厚的回報!建議關注600016民生\600881亞泰\601166興業!
但現在大盤可能要調整,最好少量參與!!!!
『叄』 債券基金和股市漲跌有關系嗎
股票和債券有關系. 但是股票漲跌與債券沒有任何關系,漲跌收宏觀經濟和市場因素的影響. 但股票和債券有些關系 股票是企業融資的一個方式,還有一個方式就是借債(負債) 債券市場和金融市場都是企業籌集資金的方式,負債需要到期還本付息,而股票則不需要.
債券型、貨幣型基金每天的漲跌取決於市場利率、匯率、債券本身等因素. 債券型基金以國債、金融債等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稱為債券型基金,因為.
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有:1、待償期.債券的待償期愈短,債券的價格就愈接近其終值,所以債券的待償期愈長,其價格就愈低.2. 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
(3)新興市場公司債券基金股票走勢擴展閱讀:
債券基金的凈值漲跌跟市場利率、股票、債券等其它因素有關。
債券基金的漲跌跟市場利率成反比例關系,當市場利率出現上升時,其凈值可能會出現下跌的情況。當市場利率出現下調時,其凈值可能會出現上漲的現象。
因為債券基金中80%以上的資產投資於債券,有一小部分投資於股票市場,所以債券型基金的漲跌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受到股票、債券的影響。
當債券基金投資的個股因為市場行情不好或者其它利空消息導致股價下跌,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債券基金下跌;反之,因為某種利好消息導致股票價格大漲從而間接的導致債券基金上漲。
因為其主要資金投資於債券,債券的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債券基金的漲跌。
股票是公司發行的,公司要是倒了股票也就不存在了,有著生死相依的關系.為什麼有的幾百而有的才幾塊錢呢,這是由於該公司股票贏利情況、投資價值決定的,有的公司每股收益很低正常股價也比較低,當然這是相對的,有的公司股票每股收益很低股價卻不低,但每股收益很高的股價一般都會很高.所以股價會相差這么大.
股票的升跌簡單來說,供求決定價格,買的人多價格就漲,賣的人多價格就跌.做成買賣不平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響股市的政策面、基本面、技術面、資金面、消息面等,是利空還是利多,升多了會有所調整,跌多了也會出現反彈,這是不變的規律.投資者的心態不穩也會助長下跌的,還有的是對上市公司發展預期是好是壞,也會造成股票價格的漲跌.也有的是主力洗盤打壓下跌,就是主力莊家為了達到炒作股票的目的,在市場大幅震盪時,讓持有股票的散戶使其賣出股票,以便在低位大量買進,達到其手中擁有能夠決定該股票價格走勢的大量籌碼.直至所擁有股票數量足夠多時,再將股價向上拉升,從而獲取較高利潤.
『肆』 2014年1月26日全世界股票暴跌為什麼
新興市場恐慌情緒蔓延
美國縮減QE規模,使新興市場遭遇貨幣迴流危機,在此過程中出現的匯率下跌以及恐慌情緒最終釀成了股市上周五「全球悲劇」。而道指的下跌,除了受到新興市場影響以外,更多是被看作美國經濟復甦的必經過程。隨著美國不斷縮減QE,這一局勢會逐漸蔓延。
上周五,除了滬指上漲0.6%外,全球主要股指全線大跌。其中,巴西、印度等新興市場股指受到重創,分別跌533點、240點,德國、法國、加拿大等發達市場股指分別大幅下跌239點、119點、215點,道指暴跌318點,跌幅達2%,創五周以來新低,同時也創下7個月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在業內人士看來,美國縮減QE規模,使新興市場遭遇「熱錢」迴流危機,在此過程中出現的匯率下跌以及恐慌情緒最終釀成了股指上周五「全球悲劇」。而在分析人士眼中,道指的下跌,除了受到新興市場影響以外,更多是被看作美國經濟復甦的必經過程。
隨著美國逐漸縮減QE規模,新興市場出現「熱錢」外流。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新興市場的股票基金凈流出達40億美元,截至1月22日的一周里就有24億美元的資金流出;債券基金今年以來也有10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出。
上周五,包括印度、馬來西亞等多個新興市場的央行進行了干預,以維護其貨幣匯率,但效果並不理想。「在美國退出QE的大背景下,市場預期新興市場的匯率會普遍降低,所以會選擇撤出股市上的一部分資金,造成股市下跌。」大地期貨分析師倪官良表示,隨著美國不斷縮減QE,這一局勢會逐漸蔓延,「不排除以後新興市場遭遇重創,全球股市未來繼續下跌的可能」。
在銀河期貨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看來,美國退出QE進程中,新興市場的確會面臨一輪危機,但美股、道指的下跌,根本原因還在於美國的國內環境。「QE推出以後,美聯儲制定的基準利率處於0.25%這一超低水平,這也意味著企業發行債券的成本非常低。由於企業的債務融資成本低於股權融資成本,大量企業開始熱衷於用發行債券的方式回籠資金,進而回購股票,增強自身對股權控制力,在這個過程中美股被拉升。」
「美國國債的最大買家是美聯儲,當美聯儲削減QE,企業發的債券便將失去最大買家,同時,由於發債成本增加,有些企業就會停發債券。」付鵬繼續說,這樣以來,以發行債券回收股票的方式被企業棄用,便會造成股價回調,隨著QE規模的不斷縮減,預計2014年美股下跌幅度可能在20%左右。
此外,上周五,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暴漲31.74%,收18.14。當周,VIX暴漲46%,創2010年5月來單周最大漲幅。「這與經濟轉換周期過程中市場反應敏感有關,但目前看這一指數仍處於正常范圍。」付鵬認為。期貨日報
鄭眼看盤:外圍市場動盪A股面臨沖擊
上證綜指上周五漲0.6%至2054點,深圳綜指漲1.3%至1089點。早盤主板一度有所表現,推動力量主要來自絕大多數漲停的氣氛渲染下,創業板等小盤股走勢很強,漸漸將主板風頭搶去。
最近市場中流傳一種說法,即只要打破產品的剛兌潛規則,市場的無風險收益即降,如此就會凸顯股市的價值,屬於重大利好。因此,當工行及山西省相關政府部門否認兜底時,部分投資者或產生向好情緒,如此使得上周五盤面較為好看。
這么想的邏輯性很強,但筆者認為在實踐中卻可能走樣。次貸危機前,華爾街「精英」將一些垃圾包裝成高評級資產,人們誤以為這是「無風險收益」,然而當時卻是漲到歷史新高的。由此可見,「對風險收益的誤會」不是一定對應股市走熊。
因此,無風險收益誤會被澄清後,先是有實業崩潰,公司受沖擊(如通用等,輪不到股市。
本周二一切將水落石出,估計平穩的機會很大。名義上是否「剛兌」只是種春秋筆法,本質問題是購買信託的人能否拿回錢。如能拿回,那麼啥名義都不重要。
外盤上周五夜間暴跌,和熱錢逃離阿根廷等新興市場相關。此波沖擊若不能迅速止住,會對全球市場造成沖擊。不過,由於開放程度有限,所以對我國沖擊相對有限,只是未來流入熱錢多少會受些影響,所以整體上仍偏空。
我們不妨將歐美成熟股市類比為A股,將阿根廷等金融資產視為信託產品。人們原以為後者是無風險資產,現在省悟了,資金外逃了,照理說歐美股市應該上漲才是。因此,從這個實例也可看出,邏輯性貌似很強的觀點在實踐中卻完全可能走樣。
這並非是不需講邏輯性,而是首先得保證邏輯鏈條中切不可遺漏「重要細節」。就以此例看,歐美上市公司中許多在阿根廷等國有業務,許多歐美銀行過度捲入了新興市常換言之,歐美股市陪跌其實是符合邏輯的。
如果帶著這個加強版的邏輯來回看我們A股和理財產品的關系,就理應另有所悟。因外盤暴跌,今日A股免不了低開,但以A股素有習性看,低開後走高的機會較大。在短期內,A股反彈勢頭應可延續,除非外圍惡化速度遠超想像。
外圍情況惡化對我國人民幣國際化速度必然會有一定影響,但就對A股影響來看,應兼有短期利空和潛在利好作用。就短期看,至少熱錢流入速度會大為放緩;就中期看,有機會使我國的偏緊貨幣政策松一些。不排除有小型經濟刺激的機會,雖然遠不至於出現2009年那樣的恐慌性的「四萬億」。每日經濟新聞
『伍』 債劵基金回調什麼意思
權益類基金和固定收益類基金收益普遍回調。分類來看,股票-主動型基金微漲,股票-指數型基金下跌;混合-偏股型和混合-靈活型微漲,混合-偏債型微跌;QDII僅四分之一產品上漲,謹模搏新興市場基金跌幅較大,全球市場基金收益居中,QDII-債券較其他品種收益靠前祥祥。
債券基金中,除理財債券收益率均值保持為0.09%,其他各類產品收益率均值皆為負,可轉債基跌幅最大,指數債基跌幅其次,一級債基和二級債基表現相近,碼純純債基金微跌。
產品方面,大摩進取優選、富國醫療保健行業、新華鑫益、長盛同豐、大摩多元收益C、信誠中證800有色B和國開泰富貨幣B等業績居前。
(5)新興市場公司債券基金股票走勢擴展閱讀:
基金優勢:
1、投資人購買債券基金可以隨時變現,流動性好。投資者可以以申請當日的基金單位資產凈值為基準隨時贖回,而投資者如果投資於銀行定期存款、憑證式國債,則變現較為困難,並且要承擔很高的提前兌付的利息損失。
2、相對於投資人自己直接投資債券,購買債券型基金可享受多種特殊待遇,獲得更高收益。例如,可以間接進入債券發行市場,獲得更多投資機會;可以進入銀行間市場,持有付息更高的金融債;可以進入回購市場,享受融資申購新股和無風險逆回購利息收入的超級機構投資者待遇。
基金現金資產存放於託管銀行,享受1.89%的同業活期存款利率,遠高於居民和企業0.72%(含利息稅)的活期存款利率;享受各種稅收優惠。申購、贖回時均不必交納印花稅,所得分紅也可免交所得稅;還可享受基金進行債券投資的低交易成本。
『陸』 美元加息對新興市場的貨幣有哪些影響
一、貨幣大貶值
眾所周知,每一輪的美元加息,都會引發海外美元迴流本土,導致全球各國,尤其是依賴外資的新興發展國家(如巴西、印度、越南、土納坦耳其等),出現貨幣大貶值的現象。
貶值的原因也很簡單:外資想要撤離某個國家(假設是F國),就會拋售F國的股票、基金、債券、房戚蔽屋等資產,套現得到F國的貨幣;但外資不可能把F國貨幣帶回美國,他們需要先把F國貨幣兌換成美元後,再流回本土。
二、經濟大衰退
每次美聯儲加息周期開啟時,新興國家都會提高本國利率,以抑制外資流出的速度和貨幣貶值的趨勢。
不幸的是:美聯儲每次加息,都是在全球經濟危機後;這時候美國割高茄州了一波全球的韭菜,經濟復甦得差不多了;而新興國家復甦滯後,還沒有完全挺過來。
三、債務大崩盤
正如前面所說,美聯儲加息會導致新興國家貨幣貶值,這極有可能引發一個國家的債務大崩盤,特別是外債高壘的國家。
正式加息後,外債佔GDP比例太高的印度、越南、巴西、墨西哥,也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四、股價大跳水
美聯儲加息,外資想要撤離一國,必然先把手中的股票、基金、債券等資產拋售套現,這肯定會引發股市、債市價格的大跳水。
上一次美聯儲加息(2015年12月)後,新興國家股價普遍出現了股價暴跌現象:上證指數跌了25.8%,巴西、墨西哥、泰國、印度股指,也都普遍跌了5%-20%。
五、惡性通貨膨脹
如果在美元加息外資撤離的周期中,一個國家的貨幣貶值太狠,其國內將會出現惡性通貨膨脹。原因很簡單:這個國家需要進口的能源、機器設備、核心零部件、糧食、3C數碼等商品,美元價格還是不變,但本國貨幣計價的價格會大幅飆升,從而給整個國家帶來輸入性膨脹,最後轉嫁到每一個老百姓的身上。
『柒』 債券基金哪裡看漲跌更新快
債券基金在中國債券網官網看漲跌更新快。
債基金是專門投資債券的基金,其風險較少,投資者的收益,隨純債基金的漲跌而變化,其漲跌主要受以下因素信侍並影響:
1、當股市下跌,出現低迷狀態時,投資者為了規避風險,會大量的賣出股票,配置一些債券基金,資金由股市流入債券基金市場,從而推動純債基金上漲;當股市行情較好,股票普遍上漲時,投資者為了追求較高的收益,會大量的賣出債券基金,買入股票,資金由債券基金市場流入股票市場,從而導致純債基金下跌。
2、當市場利率上漲時,債券的交易價格將下跌,從而導致純債基金下跌;當市場利率下跌,債券的交易價格將上漲,從而導致純債基金上漲。
3、談攜當市場上的投資者對純債基金需求增加,則會推動純債基金上漲;當市場上的投資者對純債基金需求減少,則會導致純債基金下跌。
債劵基金是專門投資債券的基金,其風險較少,投資者的收益,隨純債基金的漲跌而變化,其漲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1、當股市下跌,出現低迷狀態時,投資者為了規避風險,會大量的賣出股票,配置一些債券基金,資金由股市流入債券基金市場,從而推動純債基金上漲;當股市行情較好,股票普遍上漲時,投資者為了追求較高的收益,會大量的賣出債券基金,滑跡買入股票,資金由債券基金市場流入股票市場,從而導致純債基金下跌。
2、當市場利率上漲時,債券的交易價格將下跌,從而導致純債基金下跌;當市場利率下跌,債券的交易價格將上漲,從而導致純債基金上漲。
3、當市場上的投資者對純債基金需求增加,則會推動純債基金上漲;當市場上的投資者對純債基金需求減少,則會導致純債基金下跌。
『捌』 債券基金為什麼跟著大盤走勢
1、債券基金的收益和大盤走勢完全沒有關系,股市熊的時候,債市有可能是牛市。
2、債券基金,又稱為債券型基金,是指專門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它通過集中眾多投資者的資金,對債券進行組合投資,尋求較為穩定的收益。根據中亮敬國證監會對基金類滲握別的分類標准,基金資產80%以上投資於債券的為債券基金。債券基金也可以有一小部分資金投資於股票市場,另外,投資於可轉債叢鍵慶和打新股也是債券基金獲得收益的重要渠道。
『玖』 一個財務管理題。。。。急求高手!!! 謝了
(1)2009年利潤總額=670/(1-33%)=1000萬元
(2)財孝攔務首孝杠桿系數=EBIT/(EBIT-I)=EBIT/1000=2
2009年EBIT=2000萬元者慎稿
2009年利息總額=2000-1000=1000萬元
(3)經營杠桿系數=(2000+1500)/2000=1.75
(4)債券籌資成本=1000*10%*(1-33%)/1100=6.06%
『拾』 有關拉丁美洲基金和新興東歐基金兩者比較及如何選擇
新興市場過去十年表現最佳
過往十年表現最佳的基金,莫過於新興市場。東歐、印度、中國、拉丁美洲基金成績驚人,以十年累計回報計算,排頭十名的基金有九種都是新興市場基金,累積回報更超出五倍。居榜首的美林新興歐洲基金累計升幅達891.03%,ACM環球投資印度基金A股及Parvest China的回報也分別有849.42%及582.26%。最近炒得熱烘烘的中國基金,其實於2000開始騰飛,Parvest China C及宏利中華威力基金過去六年累計升幅分別達511.31%及404.01%。這些基金都是從捕捉一個大牛市,才取得可觀升幅,但大部分並未符合東驥不敗基金所設立的嚴格限制。以惠理價值基金(Value Partners Classic Fund)為例,於19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表現為負1.4%及負29.1%,只在99年開始才每年有正回報。因些東驥以「六年」為基金排名的標准。
東歐、拉丁美洲受惠於龐大天然資源-石油及礦產資源。東歐大致上分為三大地區:俄羅斯、中歐及土耳其。緣於產量、供求及政治等結構性問題,油價在最近四年被推高,去年10月份更創下七十一美元一桶的高位。石油漲價,產油的企業自然獲利,有關股份飛升。俄羅斯的礦產蘊藏量亦勝人一籌,鈀及鈦分別佔全球產量約40%及30%。拉丁美洲擁有豐富礦產,中、印經濟急速發展對原材料需求加劇, *** 拉丁美洲經濟及股市,MSCI東歐及MSCI拉丁美洲在年初至今已分別上升22.27%及18.6%。
中、印兩個新興市場的龍頭大國,過去也有不俗升幅。其實,筆者一早已看好兩個國家的經濟,在去年8月的「龍與象的角力」跟上月初的「金磚四國今年仍有可為」也跟讀者剖析過。最近布希印度之行,對印度股市及經濟更打了一支強心針;加上美國幫助印度發展核能,解決印度八成倚靠進口能源的危機。還有印度在能源上較中國更需要入口(中國有五成能源是進口)。其次,印度基建比中國落後,單是未來基建,再加上其他發展,印度未來GDP便應保持10%復息增長,比中國更高。因此,雖然印度過去三年升幅比中國多翻兩番,但美國布希如此幫助印度,令印度股市持續向好,東驥組合將看準機會在低位買回。此外,年初至今國企指數升至6600點水平,在企業公布業績前有投資者獲利回吐,但今年中國基金仍看好。MSCI中國及MSCI印度年初至今分別上升18.89%及8.57%。
本欄相信,由於資源股是大牛市,處於大漲小回格局,雖然全球經濟今年有機會因美國繼續加息而放慢,使資源價格由高位回軟,但仍處於高位,使東歐及拉丁美洲國家收入增加,貨幣表現強勁,息口將可下調,令當地消費及投資大幅增加。故此,不少拉丁美洲及東歐基金都改為投資當地銀行股、地產、內需股等;加上拉丁美洲如巴西有大選,有利拉丁股市。以往拉丁美洲國家負債累累,沒有餘錢粉飾櫥窗;但今時今日 *** 手握盈餘,那麼今年總統大選當可大灑金錢,對拉丁美洲股債有利,可趁調整加碼。
新興市場債券有可為
隨著美國不斷加息,債券吸引力漸漸減少。不過,美國已經歷十四次加息,至四厘半水平,市場大都認為美國加息將止於四厘七五至五厘水平。如果預測正確,息口停止上升,將利好債市表現。新興市場債券息率較高,更值得留意。
近年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錶現並不差,在2004年本港二十種新興市場債券認可基金中,平均回報為13.09%,表現不俗。由於受市場歡迎,今年首域、盈保及美林均推出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令這類別的基金數目增加至二十三種。
所謂新興市場債券,就是泛指那些由新興市場如拉丁美洲、東歐、亞洲、非洲及中東等地的國家及公司所發行的債券。由於這些地區的政治、貨幣及經濟等風險較已發展國家為高,故這類債券能夠提供較高息率予投資者。當這類地區的經濟向好,又或 *** 財政狀況改善,有關債券更可受惠於評級調升及貨幣升值,而令價值上漲。事實上,近十年由於新興市場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投資級別債券占整體債券的比率由1993年的3%,升至近來的43%,相信未來這趨勢仍將持續。
節錄自<不敗基金致勝之謎>
東驥理財顧問 2006/03/02,參考: e-fi/research_new/c_FundStory?filename=200603021024.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