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待2021年7月26日股市暴跌
我們都知道股票交易市場總是變幻莫測的,很多人在股市裡面賺得盆滿缽滿,但是也有非常多的人蒙受著經濟損失,這一次股市暴跌,也是讓所有股民們感覺到非常的意外的。這一次產生大跌的原因也主要是因為前期的熱門板塊,消費大白馬出現了問題,產業政策調整引發了市場的擔憂,教育雙鏡政策和多部門發文規范地產市場政策秩序,騰訊音樂反壟斷落地,投資者也是非常的擔憂監管政策影響行業前景,所以才會出現股票大跌的,我們都知道在股票交易市場中如果能夠提前預判漲跌的話,那麼可以讓我們穩賺不賠,但是這是非常的困難,因此我們只有多去接觸知識才可以更好的避免賠錢現象的產生。
3、我們應該如何將我們的損失降到最低?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在進行股票投資之前都想著賺錢扒鋒,但是很多人都是盲目進行投資,其實這是非常的不對的,在投資之前我們應該先去了解市場絕含,才可以將我們的損失降到最低。
⑵ 2021年1月底基金走勢為什麼都不太好
這個時候快過年了,會有一個比較長的假期,很多人會在這個時候抽出資金以免假期閑置,造成股市投入資金減少而連續下跌,而股市與基金是息息相關的。而一些板塊因為一些負面消息影響,再加之股市已處於高位需要調整,造成走勢不好。
⑶ 2021年基金還會漲嗎 需要進行詳細的分析
在2020年基金大漲讓很多人賺到了較多的錢,這時很多人想要繼續投資基金,那麼2021年基金還會漲嗎?在投資基金時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就給大傢具體的介紹下,讓你投資基金時多加的注意。
2021年基金是否還會漲需要看用戶選擇什麼樣的基金投資。在2020年基金雖然大部分都上漲了,但是也出現沒有上漲的。所以,基金的上漲取決於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金持有的資產情況。
用戶在投資的基金一般會持有股票,持有的股票不同基金上漲不同,比如在2020年基金持有白酒、光伏、科技等股票的基金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在2021年什麼樣的股票會繼續上漲需要用戶進行綜合分析,然後選擇相關的基金投資就可以。
最近一段時間選擇認購新基金的投資者也非常多,這些新基金募集的資金也會流向股市,這時基金投資什麼類型的股票會提前說明,這時用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如果認為2021年白酒、科技等股票會繼續上漲,這時可以買入相關的基金。
用戶在投資基金時要具備基金方面的知識,比如知道基金分類,不同基金的投資風險等,常見的基金類型有貨幣基金、混合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等,基金投資風險越大用戶最終獲得的收益越多。
在投資基金時要了解它的交易規則,一般在交易日15點之前買入,這時會按照當天基金凈值計算份額,再有就是不同基金在贖回時時間不同,自己提前用錢時要計算好到賬時間。最後就是投資基金不能保證完全盈利,可能會出現虧損的情況。
⑷ 基民明年能賺錢嗎六成基金經理預計上半年回報低於10%
中新經緯12月24日電 (林堅)近日,「基金跌了」登上微博熱搜,看似簡單的兩個字「跌了」,卻成為基民心碎的「重錘」。回望2021年,涉及基金跌了的理財話題多次成為基民討論的熱點。
根據螞蟻基金聯合43家基金公司發布的《2021基金經理千次調研報告》(下稱調研報告)顯示,回顧2021年,虧損基民認為行情走勢、未及時止盈、持有時間短等是影響收益的主因。約35%的受訪基民反饋,過去持有一隻基金的時間最長不超過6個月,約39%的基民持基時間超過了一年,這與基金經理建議的持基時間時長至少一年還有一定距離。
明星基金經理不靈了?
去年下半年至今,「明星基金經理」這個概念廣為流傳。業界人士告訴中新經緯,在這概念盛行背後,是異於往常數量湧入的新基民,他們不了解基金,缺少一定知識與投資心態,在「羊羔效應」以及各類廣告、KOL與平台推薦下,明星基金經鍵余理成為他們的喚亮團首選。
該業界人士還表示,「他們或依照 娛樂 圈的追星邏輯,『殺入』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但是一個明星基金手裡不一定所有管理的產品都好,當他們一旦虧損,他們就會『反噬』,認為基金經理不行。」
針對上述情況,一位頭部公募基金公司人士近日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指出,「其實一般明星產品和明星基金經理是關聯在一起的,很少有分開的。基金經理需要一個產品才能證明(展現)自己的能力。但他管理的產品被投資人認可,他才會成為明星基金經理。成名後,他的新產品和老產品也都會成為明星基金。」
對於明星基金經理的追求與信任背後或許還有投資者教育的重擔需要挑起。 一位從事醫葯行業投資十多年的私募基金人士告訴中新經緯,「醫葯股今年確實表現不好,但是漲漲跌跌很正常,現在的基民很多都很年輕。希望加強投資者教育,現在這一方面做得並不足。」
上述出現的頭部公募基金公司人士亦是認為,「投資者教育任重而道遠,尤其是很多新基民把基金當股票買。」
興業基金權益投資副總監劉方旭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說:「在市場上沉浸多年之後,我對市場的感悟是,作為專業投資人,我們一定要敬畏市場,一定要有與市場共成長的信仰。在投資的過程中,希望普通投資者逐步養成『定投+長期持有』的好習慣,請相信,隨著時間的積累,市場必將賦予我們復利的力量,從而讓投資人實現財富管理保值增值的長期目標。」
建議投資者持有基金最好長於一年
調研報告顯示,超八成基金經理認為中國公募基金市場處於「高速成長期」,數字化線上渠道被六成基金經理視作加深投教、分享投資理念和陪伴投資者的陣地。而關於基民2022年的持基心態和行為,基金經理建議「降低收益預期」「樹立中長期持有的心態」及「達到投資目標可適當止盈」等。
投資者教育並不能一蹴而就,有待時間檢驗。 眼下,2022年即將到來,明年A股和基金的走勢將如何? 調研報告指出,75%的股票型基金經理認為明年上半年A股市場會實現正收益,六成基金經理預計收益區間會在0-10%。
2022年,基民該如何把握投資機會?劉方和橘旭向中新經緯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說道,「首先,從宏觀經濟增長來看,『碳達峰碳中和』在未來多年都將是時代的主題,我們預計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行業未來依舊蘊藏著諸多的投資機會。此外,半導體國產替代進入2.0階段,部分企業從國產替代走向國際化,市場空間將大幅拓寬。最後,消費升級和醫葯創新的大趨勢也仍然不會改變。」
而華夏基金軒偉認為,明年比較重要的三條行業線索包括:兼顧調結構和穩增長需求的新能源電力投資帶動的產業鏈線索,以及符合政策鼓勵方向的,國企和政府部門支持加大的領域,還有受益於共同富裕的大眾消費。
南方基金在年度展望報告中指出,2021年,經濟復甦推動全球股市延續2020年的上漲趨勢。展望2022年,中國的製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將繼續為經濟增長提供支撐。社融增速將出現溫和復甦,對A股形成支撐,但不太可能出現大幅上漲。
劉方旭認為,從機會來看,預計明年年中以後,調整時間較長的消費板塊隨著基本面的觸底回升,主要細分賽道都會有比較好的表現機會。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他方式使用。
⑸ 2021年基民平均收益不如股民
⑹ 2021年股市的發展如何
你問的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具有預測性的問題,這個市場上沒有任何人可以精準的預測市場會怎麼走,所以我只能給出自己的一些觀點。
我個人覺得2021年股市的前半場算是中規中矩,畢竟2020年的下半場走的太高了,所以2021年有了一定的回撤。目前股市的大盤有些許拉升,有人可能會覺得牛市已經來了,有人相信慢牛,我個人比較支持第2個觀點。
先復盤一下2021年上半年的基本情況。
在開年之前,很多人都相信股市會繼續拉升。畢竟去年年底的拉升,實在是特別振奮人心。然而從開年之後,各個板塊的股票都出現了大幅回撤,平均回撤的力度達到了25%左右。在此種行情之下,有些人甚至一度以為熊市已經來臨。在2021年的上半年中段,整體大盤出現了小幅拉升,這個反彈給投資人們重新帶來的信心。
⑺ 基金未來的發展趨勢
趨勢一:零售資金將是公募業務未來最重要的新增資金來源。預計到2025年零售業務將為公募基金創造約16萬億元人民幣的增量資金規模。同時,「基金賺錢、基民虧錢」局面將逐步被打破。
趨勢二:競爭與合作並存,以銀行和保險為主的金融客戶仍將是公募基金重要的機構客戶。麥肯錫預計,至2025年,包含金融機構和養老金在內的全量機構客戶將會為中國公募基金市場帶來約12萬億元的增量資金。其中,蘊含大量存款和保險浮存金的銀行和保險客戶是除一、二支柱養老金外重要的機構客群,它們未來將在互補類的投資能力、理財替代和資產配置等解決方案能力方面與公募基金加強戰略合作。
趨勢三:養老金體系結構化改革將帶來一二支柱委外和養老金三支柱機遇。在一支柱省級統籌和二支柱覆蓋度擴大的趨勢下,一二支柱養老金可投資資產將保持穩定的兩位數增長。在頂層政策的推動下,三支柱有望在未來5年迎來潛在的爆發式增長機遇。
趨勢四:權益產品和「固收+」產品將引領市場增長,資管機構將持續推進產品策略多元化資本市場改革和資管新規下理財替代趨勢將驅動權益和固收+產品加速增長。同時以被動、量化、跨境為代表的策略增速將快於整體增速。
趨勢五:中國公募基金全球化投資將進一步加速。2016年到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公募基金港股投資市值年化增速達62%,QDII基金規模年化增速約14%。麥肯錫預計未來5年,隨著跨境投資通路和額度的逐步放開,公募基金的全球投資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趨勢六:行業局部馬太效應將加劇。行業的頭部集中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在權益和寬基指數等細分市場尤為明顯,截至2020年底,當年新發規模排名前20的主動權益類基金貢獻了71%的新發市場份額;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規模排名前5的滬深300ETF基金貢獻了83%的市場份額,規模排名前5的上證50ETF基金貢獻了超過99%的市場份額。
【拓展資料】
基金,英文是fund,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分類: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債券基金、股票基金、貨幣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四大類。
⑻ 2021年基金大家看好哪些板塊還有2021年股市行情怎麼樣
就目前輿論導向來看,尤其是一些媒體公開披露的基金經理們以及投資大佬們對2021年的展望,似乎樂觀的不多。主要是因為大消費+大 科技 這兩條投資主線,在2020年漲幅過大,可能會影響2021年的股價表現。又由於無論是A股還是海外市場,大消費+大 科技 一直是股市的投資主線、核心引擎。所以,如果此類個股漲幅不大,可能就意味著2021年的股市表現相對一般。
這的確有些道理。
但是,有幾個因素仍然需要重視。一是新能源 汽車 的滲透率有加速的態勢,從理想、蔚來等造車新勢力的發展趨勢來看,新能源動力 汽車 的發展勢頭可能會超預期,從而帶來A股新的投資主線。
二是大消費與大 科技 投資主線在2020年的表現最佳是大消費,而大 科技 的表現其實略有點遜色,主要是一季度、二季度初有過一波。但在三季度以後,大 科技 的表現就遜色了。但無論是自主可控還是國產替代,均已是大勢所趨,所以,也容易出現超預期的信息。
三是今年以來,據說仍然有一半的個股出現下跌。在近三個月以來,有3000餘家個股出現下跌,從而意味著A股只是股價結構泡沫,但對於大多數品種,尤其是一些非投資主線的品種,他們的業績仍然在增加,估值在股價下跌過程中不斷擠壓,這也為2021年提供了上升空間。比如說房地產集采政策下的防水材料、塗料、顏料、硅密膠、軟裝等等。
綜上所述,A股在2021年整體上雖然上漲空間不宜過於樂觀,但個股行情仍將精彩紛呈。朝陽產業、成長行業的ETF以及代表著這些行業發展趨勢的科創50ETF、創業板ETF等等,仍然有著一定的漲升預期。
2021年,三個高景氣度板塊的基金值得關注!
1、光伏板塊
今天受高瓴資本入駐的刺激,光伏龍頭之一的隆基股份漲停,同樣12月10通威股份受機構的高定增價刺激,一度沖擊漲停。
在行業發展處於高景氣度的狀態下,今年光伏板塊的個股整體漲幅都不低。但是,既然這么多專業的機構都如此看好光伏未來的發展潛力,我們又為何不多一份信心呢?
2、新能源 汽車 板塊
如果說蘋果手機開啟了智能手機的時代,那麼特斯拉則開啟的時代。在全球都在大力推進新能源 汽車 的浪潮下,作為新能源 汽車 供應鏈最齊全、最完善的國家,我國的新能源 汽車 已經開始從培育期進入收獲期,所以新能源 汽車 板塊在2021年有望繼續爆發。
3、創新葯板塊
創新葯是未來醫葯行業發展的風向標,也是資金最認同的方向。最近,創新葯總龍頭恆瑞醫葯持續大漲、創新高,而CRO「四小龍」葯明康德、泰格醫葯、康龍化成、凱萊英,不是在不斷創新高,就是在創新高的路上。
2021年,繼續看稿創新葯板塊的表現。
@A股少閣主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的投資建議。
2010年基金,大家看好消費板塊,新能源板塊, 科技 板塊,金融地產板塊,隨著疫情得到逐步控制,經濟逐漸復甦,流動性寬松的貨幣政策會逐步回歸正常,股市行情肯定不如2019和2020年,因為中國股市長期存在這樣一個規律,前兩年漲得好,最後一年會回撤。加之主板注冊制未落地,一些相關的措施和制度未完善。美股和A股的泡沫和估值都非常高,因此不看好2011年的中國股市
直接先上結論,2021年基金我看好四個板塊,中長期看好環保、軍工,長期還看好醫療和 科技 (人工智慧、晶元、半導體),本來還有一個消費板塊的,但是最近白酒漲太多了,至少我個人是理解不了了,所以暫時就不推薦了。
以上幾個方向也都是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了,會有長期政策支持,基本本來就是個適合大方向長遠投資的事,也不適合短線,所以短線的請繞道。
中長期看好的環保和軍工,是因為這兩個前期漲幅不大,現在也還適合馬上介入。現在環保形勢越來越嚴峻,而且會是今後幾十年的常態,只會越來越嚴格, 可以看到今年的新能源相關股票是大漲特漲,其根源也是和環保相關。軍工主要是國家現在的戰略要求自主可控,而軍工就是這個方向,隨著現在軍民融合,軍工商業化,軍工企業的發展前景廣闊。而且環保和軍工這兩年的業績也都是突飛猛進,現在才剛剛起步階段,未來可期。
醫療主要是我們現在逐漸進入老齡化,醫療缺口還很大,而且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家特大型醫療企業,需求決定市場,未來醫療只會越來越值錢, 健康 永遠是最好的投資。而面對美國的無理制裁, 科技 才是未來發展的無限動力, 科技 興國,而且現在人工智慧越來越普及,隨處可見的智能產品、智能家居,舊的商品將逐漸更新換代,而現在還沒到更新換代的鼎盛時期。晶元半導體等卡脖子也是一樣,需求大,急需自主可控發展,要把 科技 掌握在自己手上。但是由於這兩個概念今年上半年都漲太多了,下半年調整了半年,目前也有見底反彈的跡象,所以建議長期投資。
目前我國經濟蓬勃發展,全球人都羨慕,我更對祖國的發展有信心,而且國家現在越來越重視金融市場,將逐步與國際 社會 接軌。所以投資祖國肯定是沒錯的。如果技術好的可以適當買買股票,如果沒有相關知識那可以買基金,長期投資,定會收獲頗豐,基金切忌頻繁買賣切換,可設置跌一定比例後就加倉一定的金額,這個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力來設置就好。希望這個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⑼ 2021下半年農業基金行情如何
因為農業是國之根本,而且國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所以我覺得2021下半年農業基金行情應該會很好。
⑽ 2021年基金股票大跌是什麼原因
2021年基金股票大跌很大原因是基金抱團松動,很多基金調倉換股所致。
2021年2月22日貴州茅台走勢分時圖和上證50走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