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方達基金被瘋搶,為什麼這么多的人投資基金他們看中了什麼
一句話看中了基金的高收益。
基金這兩年確實很火,這其中原因很多,我作為一個非專業理財人士,就從一個老百姓的角度來談談原因。
第一,大家有閑錢了,當只能解決溫飽的時候,誰還有錢去買基金,溫飽勉強解決哪敢去買基金,賠了可是要命的啊。
第二,觀念的提升,以前大家都是把錢放在銀行,存個定期,一年2個點的利益,主要是安全,可是突然發現到處都在宣傳理財。發現存銀行跑不贏CPI,賠錢,怎麼辦?
第三,近兩年股市火爆,存銀行賠錢怎麼辦,炒股啊,收益多高,近兩年大家都在討論股市,某某某賺了多少,某某某翻了多少倍,等等如此,天天在耳邊回響,聽到這些有沒有馬上就要拿出所有積蓄進入股市的沖動。
第四,專業能力,當你打算在股市裡放手一搏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什麼也不懂,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市盈率,更不會看K線,這還怎麼玩,進去就是當韭菜,既然不會那就交給專業人士去玩,這些就是基金經理了。
第五,時間,你炒股需要天天盯著股市,但大家上班這么忙,沒空怎麼辦,那就找一個不用盯著,下班看看就行的辦法,基金。
所以,大家這幾年都在瘋狂投資基金,但是物極必反,股市有句話,當大家都在炒股的時候,股市就到下跌的時候了。合理規劃自己的理財,做到合理收益,穩健投資才是王道。
最近易方達新基金申購的消息火了,馮波管理的易方達競爭優勢認購規模或達2374億,創出公募基金史上單只新基金認購規模新高。為什麼這么多人熱捧基金呢?
截止2020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上漲1.72%、深證成指大漲1.89%、創業板指數亦大漲2.27%,兩市成交額放量直逼萬億元,數據顯示,2020年年內A股投資者人均盈利10.49萬元。而公募基金的投資人賺錢效應不遑多讓,2020年年內收益達到甚至超過100%的基金出現了驚人的110隻。
2020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雙雙創下近11年來的新高,普通股票型基金達59.69%,偏股混合型基金也達到了58.15%,都同時超過了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其中冠軍基金年度回報率更是達到166.57%。
如此賺錢,新基金遭到搶購也不難理解,誰不想從中分一杯羹呢?
新基金認購火熱,還與投資人的心態有關。老基金經過多年發展,動輒3元,4元,而新基金只要1元,不少投資人尤其是新手投資人,看了就心動了,覺得買到了「便宜貨」。
事實真的如此嗎?10萬塊的本金,1元基金上漲10%,3元基金同樣上漲10%,兩者的收益難道不是相同的?
基金公司怎麼賺錢?基金工資從基金規模中按比例收取管理費,獲取收益,因此,做大基金規模就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使命。他們也想賺錢!
於是,基金公司摸准了投資人心裡,以明星基金經理作為噱頭,以低價格為誘餌,不斷發行新基金,目的還是通過新基金把規模做大,幫助基金公司盈利。
你看,如今世面上,大多數基金公司都是這么做的,基金公司無利不起早。
我個人不喜歡新基金。 一方面,新基金沒有 歷史 業績可以參考,你無法判斷它的運營狀況,無法透過 歷史 看他業績未來向好的概率,只能迷信基金經理。
另一方面,新基金有建倉期,也就是大家的錢並非直接投入股市,而是逐步進入的。如今,A股已經太熱了,股指已經泡沫,此時進入市場,風險很高,買新基金的錢一不小心就會變成「接盤俠」。
最後的最後,我想勸一勸那些懵懂的投資人,股市有風險,入市要謹慎,此時蒙頭搶購新基金,尤其是一次性投入,務必重視風險。
基金在2020年的收益確實不錯,基本持有兩年的都賺的盆滿缽滿。
股市和基金不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是貨幣發行量的晴雨表。尤其在疫情下,各國都在寬松貨幣政策挽救經濟,當然也包括美國和中國。就在昨天拜登已經批准了1萬6千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政策了,我國肯定也有類似的計劃。結果就是世面上貨幣多,各種資產價格都會水漲船高,其他的不說,最近物價漲了許多吧,這只是剛開始。
不要把錢放到銀行,否則你肯定會被收割掉,雖然有點殘酷,但確實事實。
2. 2020年中期私募基金長期業績榜
近三年A股市場行情跌宕起伏,既有2018年的低迷,也有2019年以來的結構性行情。盡管市場行情多變,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仍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Wind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9月11日,共有4580隻私募基金完整披露了2017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的基金凈值數據。各類策略私募基金近三年整體均取得正收益,其中宏觀策略基金取得了41%的回報,表現最優;市場中性基金為25%,緊隨其後。
基金公司方面,大凡投資作為一家在管資產1-10億的私募公司,業績領跑萬家私募基金公司。在管資產50億元以上的私募公司中,九章資本、於翼資產、寧聚資產居前。在管資產20-50億元以上的私募公司中,石鋒資產、弘尚資產、新思哲投資排名前三。在管資產10-20億元以上的私募公司中,天倚道投資位居第一,壁虎投資、巨杉資產位居二、三。
// 公司篇 //
01 私募基金公司業績榜
截止2020年6月30日,據459家私募公司近三年(2017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下同)的業績統計,有20家超過130%;這20家私募公司的中位數收益率為153%。其中,大凡投資私募基金位居第一,其次是賽亞資本和天倚道投資。從地區分布來看,10家來自上海。
按照在中基協備案的私募管理人規模數據統計,管理規模50億以上的私募中,前20名公司近三年中位數收益率超127%。九章資本、於翼資產、寧聚資產居前。從地區分布來看,9家來自上海。
管理規模20-50億的私募基金公司,前20家公司中位數收益率超過79%。石鋒資產、弘尚資產、新思哲投資居前三。從地區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
管理規模10-20億的私募,前20家公司中位數收益率超過64%。天倚道投資位居第一,壁虎投資、巨杉資產位居二、三。從地區分布來看,上海有8家,深圳有4家。
管理規模1-10億的私募,前20家公司中位數收益率超過100%。大凡投資居首,賽亞資本緊隨其後。從地區分布來看,上海有8家,深圳有4家。
02 五年期私募公司業績
截至2020上半年末,以各私募管理人旗下的三隻代表基金近五年(2015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業績為考量,前 20家公司近五年中位數收益率高達126%。
// 基金篇 //
03 各類策略私募基金中位數收益率
近三年各類私募基金整體均取得正收益,其中宏觀策略基金取得了41%的回報,表現最優;股票市場中性基金以25%,緊隨其後。
04 私募基金業績TOP20
Wind數據覆蓋的披露近三年凈值(月度凈值完整度>=90)的4580隻私募基金中,大凡1號業績獲得近三年冠軍,賽亞成長1號、賽亞美純分別位居第二、第三,前20名均給投資者帶來了超過兩倍的驚人收益。
05 私募股票多策略基金業績榜TOP20
多策略是指採用多種互補的策略,以此來降低策略失效的風險。前20名中位數收益率超121%。賽亞明星、寧聚量化多策略領漲,前十四名漲幅均超100%。
06 私募組合策略基金業績榜TOP20
私募FOF中,前20名中位數收益率超51%,同亨愛弗FOF1期、博孚利CTA-FOF5號領漲。私募FOF大部分都是投資內部的基金。
07 私募管理期貨基金業績榜TOP20
期貨量化策略多種多樣,以CTA(趨勢跟隨)策略為主,兼有套利,對沖等策略,前20名中位數收益率超113%。大凡1號收益率占據分類榜單第一,大幅領先同類策略基金。
08 私募股票多頭基金業績榜TOP20
近三年,股票多頭的策略表現出色,其中賽亞成長1號位列第一。
09 私募股票市場中性基金業績榜TOP20
股票市場中性策略中,前20名中位數收益率超71%。其中,天下溪領漲。
10 私募債券策略基金業績榜TOP20
債券策略中,前20名中位數收益率超45%。其中,穩盈3號(景唐)領漲。
11 私募宏觀策略基金業績榜TOP20
宏觀策略中,前20名中位數收益率超70%。其中,東方港灣馬拉松全球領漲。
*以上數據不作為投資參考,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私募數據納入統計的標准:
納入三年期榜單統計的基金成立日需早於2017年7月1日,納入五年期榜單統計的基金成立日需早於2015年7月1日;
到期日需晚於2020年7月1日;
在榜單的統計時間范圍內月度凈值完整度>=90%;
基金凈值在榜單的統計時間范圍內未發生異常波動,如大額贖回造成的大幅上漲;
所用數據來源為Wind私募資料庫中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類。
若貴司產品因凈值未更新沒有參與排名,請發郵件至凈值對接郵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HFS(私募基金大全) >>>
覆蓋私募市場核心數據
業績表現一覽無余
基金動態實時更新
3. 南方寶元債券分析
南方寶元債券基金,成立於2012年9月,至今已近15年。那麼,南方寶元債券怎麼樣?作為一隻債券型基金,它在當前的市場是否具備投資價值呢?
300指數對比卻不難發現,該基金各階段漲幅全部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走勢。但通過研究發現,今年來股票市場存在著嚴重的只賺指數不賺錢的現象,因此,基金投資者對這一數據不可太過在意。
三、
基金經理
基金預期收益率並不能完全的告訴我們南方寶元債券怎麼樣?因為一隻基金的走勢往往受基金經理個人能力的影響很大。
南方寶元債券基金經理為林樂峰,
北京大學理學碩士
,具有基金從業資格。2008年7月加入南方基金研究部,歷任研究員、高級研究員,負責鋼鐵、機械製造、中小市值的行業研究。2015年2月至今,任南方高增長基金經理助理。
截至林樂峰只管理過
南方寶元債券基金一隻產品,期間預期收益率為
同期同類平均預期收益率為期間表現相當不錯。但因其管理時限較短、產品較少,其個人能力還需更長的時間去逐步觀察。
四、綜述
南方寶元債券分析了該基金的歷史業績和基金經理,並簡介了部分情況。作為一支老牌基金產品,去年替換了新人上崗,既有新老更替的必然性,也說明該基金敢於求變,大膽啟用新人以適應新的金融環境。想必這也是該基金能作為債券市場常青樹所必須的魄力。
而且新的基金經理上任以來,表現也較為出色,因此,對於
「
南方寶元債券怎麼樣?
」,給予優良評價。
4. 深度解讀:新華社為何公開「點名」諾安基金風險
新華社作為國家通訊社,肯定是有資格報道股市和基金新聞的,其公開具體點名諾安基金蘊藏較大風險,十分罕見,我第一次見到。中國股市一向是國家政策市,新華社點名了一般說明問題很嚴重,風險真的是較大,投資者要格外謹慎。
這篇文章指出一些投資者追捧熱門基金,對基金缺乏足夠的認知:主要是表達兩個意思:
一是投資者對基金的風險缺乏認知,認為買基金就是賺錢的。很多新基民都是2020年入市,2020年是基金大年,隨便買一隻基金,只要不是7月15日後買入諾安基金,都會賺到錢。以諾安和鑫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為例,近6個月的收益是-9.86%,跟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等34.65%半年收益相差超過44%。
二是投資者對基金重倉股的趨勢缺乏足夠的認知:很多人連基金的本質就是股票組合都不知道,當然,這里說的基金是多數人買的股票型基金。基金本質上是你交1.5%的管理費,請基金經理給你買股票組合。所以很不幸,那些在2020年7月15日之後請蔡經理買諾安基金的投資者這半年就虧9.86%。
網上最近又在流傳這個段子:賺錢叫蔡經理,虧錢就叫菜狗。最近一周A股大跌,蔡經理的兩只諾安基金分別下跌8.38%和7.59%,在同類業績排名里墊底: 3082/3140,3011/3140,他的稱呼,估計在基民中又變回菜狗了。
這個蔡經理,就是新華社點名的蔡嵩松,他目前管理兩只諾安基金:諾安成長混合基金、諾安和鑫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兩只基金規模根據最新的數據:分別是327.76億元和82.17億元,合計大約410億元。
那麼新華社為何要點名蔡經理這兩只的諾安基金蘊藏較大風險呢?僅僅是因為近6個月業績差嗎?當然不是,業績差的基金經理比蔡經理的業績差很遠。
新華社點名「蔡經理」,原因很明確,原文是這么說的:「短短一年的時間內,頻上熱搜的諾安基金蔡嵩松管理的兩只基金管理規模合計大增330億元,這兩只基金卻始終重倉半導體板塊。這類行業配置集中的基金管理規模不斷擴大,蘊藏著較大風險,投資者要格外謹慎。」
這話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蔡經理最近一年吸金330億元,卻只重倉半導體板塊的股票,所以「蘊藏著較大風險」。
風險在什麼地方?研究一下蔡經理這兩只基金的重倉股股票趨勢就知道了:諾安成長混合基金,規模327.76億元,蔡經理的任期是2019年2月20日至今,十大重倉的股票分別是:韋爾股份、北方華創、中芯國際、三安光電、兆易創新、卓勝微、長電 科技 、中微公司、聖邦股份、滬硅產業。
另一隻諾安和鑫靈活配置混合基金,規模82.17億元,蔡經理的任期是2019年3月14日,十大重倉股分別是:長電 科技 、韋爾股份、北方華創、卓勝微、中芯國際、滬硅產業、兆易創新、中微公司、聖邦股份、北京君正。
細心的讀者就會發現,這兩只基金的10大持倉股高度重合了9隻,所以走勢基本一致:實際上,這就是蔡經理是從2019年初開始,花了基民的400億元重倉了9隻半導體股。這就是新華社文章里說的「風格極致」,這是好聽的說法,不好聽的說法叫「風格極端」,類似於很多股民的「一把梭」。
這種投資,就是將基金分散投資的風險又集中起來了。在基金重倉股上升趨勢時,這種基金的業績很好,一旦基金重倉股趨勢變了,則風險很大。
所以蔡經理2019年3月到2020年7月15日,日子很好過,當時他「頂戴晶元設計博士」的光環,諾安基金業績很好,他是明星經理,熱度堪比現在的張坤和葛蘭,基民都親切地叫他「蔡經理」。
但是股市風雲突變,蔡經理的諾安基金,在2020年7月15日之後,開始大跌:從7月14日的最高55.87%的收益暴跌到10月23日的7.23%,短短三個月暴跌48%,如果這三個月期間你聽不懂股市的人指導,加倉或定投,你會虧損更多。所以去年買諾安基金的人,很多人都是欲哭無淚。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蔡經理的重倉的半導體股泡沫開始破裂了,復盤他的重倉股那段時間的表現:韋爾股份:從253元跌到167元,跌幅近40%;卓勝微:從最高718元跌到330元,腰斬;9隻重倉股走勢都差不多。所以兩只諾安基金業績暴跌44%,買入基金的基民損失慘重。
現在,為什麼新華社出來提示風險,因為蔡經理膽子很大,經過幾個月的震盪,他開始拉升重倉股,比如韋爾股份:發行價僅7.02元,半導體設計公司,前幾天創了新高328元,被拉到了近3000億元市值,讓人瞠目結舌:要知道中芯國際現在市值也就4435億元。
新華社所說的「蘊藏著較大風險」,就很明確了:就是蔡經理的重倉股泡沫太大,終有一天會破裂。
連國家半導體產業基金都開始連續減持兆易創新等泡沫大的公司股票。 當然,這不是說國家不支持半導體產業了,國家依然會大力支持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但這不等於說支持半導體公司的股價泡沫。到現在這些公司的泡沫已經不能用業績驅動來解釋。
這泡沫有多大?基金就會有多大風險。因為泡沫是股民、游資、基金一起炒起來的,而泡沫破裂過後就會一地雞毛:比如去年7月,瘋狂炒作的滬硅產業,股價最高69元,現在31元。
股市裡沒有什麼新鮮事,基市裡也沒有什麼新鮮事。當股票見頂,泡沫破裂之後,總是後知後覺的基民買單。去年老股民一個個都在睜大眼睛看著這些幾千億市值的半導體公司,想看看他們怎麼出貨,今年1月看到蜂擁入場的基金大媽們和新基民,經歷過2015年股災的老股民都會心一笑,瞬間釋然。
其實,現在基金市場里不只一個蔡經理,不只一個抱團炒股的諾安基金。
最近網上流傳的段子:世界三大知名酒庄,羅曼尼康帝、拉菲、易方達。世界三大晶元基地:美國矽谷、寶島台灣和諾安成長,還有三大電池基地、三大調味品製造商等。
現在國家對熱門基金限購升級,就是在精準「拆彈」,控制金融風險;央行也注意到了基金抱團炒作的風險,上面絕對不會讓這種泡沫在2021年持續下去,所以看懂我這篇文章的人,再看看新華社這句意味深長的話:「蘊藏著較大風險,投資者要格外謹慎」。
5. 為什麼有人說十人炒股九人虧
所謂「十人炒股九人虧」的說法,可能稍顯偏激,但實際情況卻是, 對於大部分股民來說,雖然炒股多年但可能連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都沒有搞清楚,那就是導致自己虧錢的原因到 底出自於哪裡 ?我認為原因有如下三點:
一.不知道股價是如何波動的:很多股民都認為在股市中有一個無所不能的莊家或幾個勢力強大的主力在操控著一切, 我也不否認A股市場中曾經的確出現過莊家,他們也的確能左右一些小股票的走勢,但是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制越來越健全,再想要通過坐莊來操縱股價的難度非常大。
而且回顧 歷史 , 大部分的莊家都沒有在股市賺到錢 ,最典型的就是號稱「天下第一莊家」的德隆系,不僅坐莊沒有賺錢,最後還落得個鋃鐺入獄的下場,這就很清楚的說明在 絕大多數情況下,股價的波動和莊家無關,如果你每天花很多精力去猜莊家們的心思,那就真的是誤入歧途,很難把投資做好了;
你是怎麼選股的?又是怎麼擇時的?我相信絕大多數股民遇到這個問題時,都會瞪大眼睛,一臉迷茫地反問「什麼是選股和擇時啊?我買入的股票都是別人給我推薦的。」聽完這樣的答案,我只能很無奈的搖搖頭, 連最基本的選股和擇時體系都沒有,你不虧錢誰虧錢啊!
無論是 私募還是公募機構的證券分析師和基金經理, 基本上都畢業於北大,清華,人大,復旦等知名的 財經 院校,而且至少是碩士學歷,這些人不僅聰明,而且非常勤奮, 每天都在沒日沒夜的研究行業,調研公司 ,所以你憑什麼隨便聽個不靠譜的消息買入一隻股票就能夠賺錢,要是這么簡單,做一名證券分析師和基金經理也太容易了吧;
自從炒股之後,你是不是特別 容易患得患失,一會兒躊躇滿志,一會兒又垂頭喪氣, 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有人說「炒股讓我太痛苦了」,感覺自己明明付出了很多,但結果卻得不到什麼回報。
但如果我反問你 ,頻繁交易,追漲殺跌,忽視倉位管理,而且基本不會復盤, 如果對於這四個問題,你回答了三個以上的「是」,那麼你也不必擔心,其實 大部分股民都是這樣的, 因為這就是人性,而股市是一個可以把你人性中的弱點放大到一萬倍的地方 ,而克服這些人性弱點,也有辦法,就是當你從理性上認識到為什麼頻繁交易,追漲殺跌等操作不好,並且逐漸形成一套成熟的投資體系之後,你就不會再這么隨性地買賣股票了;
總結:希望大家能遵循規律,總結經驗,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不要道聽途說,反思自己的操作,及時止損。
在投資的過程中,經常遇到虧損, 中外股市中90%的投資者處於虧損狀態,各有各的原因,經過多年的總結,有以下幾種典型的問題:
一、不及時止損。很多人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就是心太軟,下不了手。絕對要有停損點,因為你決不可能知道這只股票會跌多深。設置停損點或止損位,就等於為你買的股票裝一個「保險絲」。如果股價大跌連跌,你卻只會燒壞(損失)一根「保險絲」(止損價)。我認為,一個人是否可以做一個證券投資者,其必備的基本素質不是頭腦聰明、思維敏銳,而是要有止損的勇氣。
二、總想追求利潤最大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本來通過基本面、技術面已經選了一隻好股,走勢也可以,只是漲得慢些或在作強勢整理,便耐不住性子,通過聽消息或看盤面,想抓只熱門股先做一下短差,再揀回原來的股票。結果往往是----左右挨耳光。這種慢車換快車的操作本身難度就很大,而且必然要冒兩種風險:熱門股被你發現時必定已有一定漲幅,隨時會回落;基本面、技術面較好的股票在經過小幅上漲或強勢整理後,隨時會拉長陽,拋出容易踏空。而一旦短線失敗,又不及時止損,後面的機會必然會錯過。
2。很多人都認識到高拋低吸、滾動操作可獲比較大的利潤,也決心這么做。可一年下來,卻沒滾動起來,原因就是拋出後沒有耐心靜等其回落,便經不住誘惑又想先去抓一下熱點、做短差,結果同適得其反。
3。一年到頭總是滿倉。股市呈現明顯的波動周期,下跌周期中90%以上的股票沒有獲利機會。可很多股民就是不信這個邪,看著盤面上飄紅的股票就手癢,總報者僥幸心理以為自己也可以買到逆勢走強的股票打短差,天天滿倉。本想提高資金利用率,可往往一買就套——不止損——深度套牢。畢竟能逆勢走強的是少數,而且在下跌周期中經常是今天強明天就弱,很難操作。另外,常滿倉會使人身心疲憊,失去敏銳的市場感覺,錯過真正的良機。許多股民都是這樣,錢在手裡放不住三天,生怕踏空,究其心理就是想追求利潤最大化。這種類型的股民,不論大戶、散戶,無不損失慘重。
其實每年只要抓住幾次機會,一個時期下來收益就相當可觀了,所以巴菲特年均收益才30%就成為大師了。如果一心想追求利潤最大化,就會像熊瞎子掰苞米,最終往往反而利潤最小化。
股市是一個充滿機會、充滿誘惑、也充滿陷阱的地方,一定要學會抵禦誘惑,放棄一些機會,才能抓住一些機會。
三、不相信自己,卻輕信別人。很多散戶通過學習,也掌握了很多分析方法和技巧,有一定的分析水平。可當自己精心研究了一隻股票,准備刷卡買進時,只要聽旁邊的股民隨便說說「這只股票不好,不如XX有題材。。。。。。」,就立即放棄買入,或改買XX股。莫名其妙!而當自己選的股漲起來時,只有後悔得份兒了。
四、用已經公開的消息或題材作短線。雖然都知道見利好出貨,可很多散戶(包括一些老股民)當看到某公司年報優良或有重組消息公布時,還是禁不住要在下午開盤前掛單買進,本想當天漲停價買進,第二天開盤沖高時拋出。。。。。。80%以上的結果:高位立即套牢。不可否認,現在市場還不規范,業績優良的年報公布之前主力早已知道,到公布時股價都有很大升幅。如果你是莊家,不出貨等什麼?即便真的還要往上做,會馬上就給這些跟進的散戶抬轎嗎?既然有這么多人接貨,何不先賣個好價錢出一部分,待回落再揀回也來個滾動操作?
五、四處打探消息,把道聽途說的傳言作為選股依據。最容易成為莊家出逃時的犧牲品。
當然大家讀了前面文章之後相信不會再犯這些錯誤——就象九段高手不會走錯簡單定式,但是棋聖也有走昏招的時候,因此股市心理修煉要時刻記在心上。
華爾街一位著名操盤手曾說:「股市中賺錢很快,但虧錢也很快,而且,每次虧錢大都是我賺了錢後洋洋自得之時發生的。」
要減少虧損,一些基本形態新投資者一定要明白,這些形態非常具有魅惑性。
什麼是上吊線
所謂上吊線是指這樣的一根K線,它的下影線較長,實體部分較短。通常而言,下影線長度應在K線實體的兩倍以上。由於其形狀與絞架頗為相似,故而因此得名。技術走勢上一旦出現這種K線形態,股價便會如高山墜石,滾滾而下。
上吊的形狀與錘子完全相同。錘子是低位的買進信號,上吊則是高位的賣出信號。這個線形可以代表多頭或空頭,完全取決於它在趨勢中的位置。如果發生在下降趨勢中的低位,便是多頭的錘子,如果它發生在上升趨勢中的高位,則是空頭的上吊。在上吊的線形中,長長的下影線代表買進的意願,應被視為多頭的信號。但是,上吊的線形出現後,價格開始下跌,這時多頭的力量相當脆弱。上吊的小實體部分亦代表先前的漲勢可能在變化之中。由於上吊當天具有多頭的意味,所以投資者必須經過日後空頭的確認。確認方法是觀察隔天的收盤價低於「上吊」的實體,價格跌到上吊實體的下方。上吊當天在開盤與收盤附近買進股票的人都會造成虧損。
吊頸線的特徵 :
1,K線實體很小,上影線很小或幾乎沒有,下影線很長。
2,在上漲行情末端出現。
一般來說,股價已有了較大漲幅,吊頸線以陰線的形式出現下跌的概率較大。
上吊線的形態特徵
1、出現在上升途中,小實體在K線的頂部,實體顏色(紅、綠)無所謂。2、下影線的長度應該比實體的長度長得多,一般認為下影線應是實體的兩倍以上。3、上影線非常短甚至沒有。
這是上證A股日線股,2007年10月12日出現了一根標志性的上吊線,這就發出了頭不要部預警信號,隨後兩天股價於6124點見頂,往下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上吊線在上漲趨勢中預警功能之強可見一斑。
600088中視傳媒,2008年1月3號,股價以上吊線結束行情,這根陰性的上吊線略帶上影,但頭部跡象卻很明顯,而且它與左右兩側的K線形成了黃昏之星的K線組合,看跌意味非常強,直到今天股價還沒反彈到當初股價的一半。
2007年5月,深天地,000023,在上升趨勢中接連出現了一陰一陽兩根上吊線,結果股價提前見頂,而大盤到2007年10月才見頂,如果還賴在裡面不逃就白白錯過了一段行情。
000402,金融街,2009年7月,股價出現了三根上吊線,這樣通常具有極強的看跌意味,股價於16.20元短期見頂,至今該股還未超過此高點。
畫龍點睛:上吊線通常要求出現在上升趨勢中,出現上吊線之日未必就是股價頭部,但通常意味著頭部即將到來,其預警作用非常強。當然,上吊線只是一種技術分析手法,如果能和其他技術分析手法聯合使用效果更加。
這是新能源龍頭德賽電池的日線圖,2001年3月21日出現了上吊線,隨後股價雖然出現了反彈創了20.86元的新高,但隨後證明這個頭部非常嚴重,該股至今都沒達到當時高點,也就是說也很多人被套了十年之久。從上圖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當時股價跌破支撐線,反彈後又形成了黃昏之星的頂部形態,股價雖創出了新高,但KDJ、RSI指標的明顯頂部背離,出現這種情況即便不出逃,也要做減倉處理。
說出你的看法,互相交流!
十人炒股九人虧。說明炒股的風險大,90%的炒股人都是虧錢的,只有10%的人才能夠賺錢。 股市90%的時間都是震盪或下跌,真正賺錢的時間就是10%。炒股的人都是整天追漲殺跌,總想天天都能騎上大漲的牛股,事實上卻是90%的時間都在震盪或者是下跌狀態,真正上漲賺錢的時間只佔10%。 炒股的人90%都想賺快錢結果是虧錢,真正賺錢的是10%賺慢錢的人。賺快錢是炒股人的理想,在市場上將股票作為籌碼,頻繁的買進賣出賺取市場的差價。有一些短線高手,有時間有精力技術水平高,可以投機賺快錢,追熱點,炒題材,快進快出。90%的散戶頻繁的高拋低吸賺快錢都是虧損累累,只有10%的投資者 投資做長線, 對公司進行深入調查了解,買入股票後長期持有,享受公司的分紅送股,股價上漲帶來市值的增加,實現穩定盈利。 長期持有穩定盈利的實踐。2019年初20元左右的價格半倉進了互聯網券商冬菜當底倉,一年多的時間里,股價上竄下跳,最高漲到22元,最低跌到了12.5元,採取月均分攤買入的方法,在進倉成本以下加至滿倉,不斷倒騰降低成本,到年底底倉翻倍,成本降到了16.5。2020年春節前後,特別是疫情影響,最跌跌到了13元,最高漲到了20.68元,繼續在成本以下買入降成本。中途參與了二次送股分紅,倉位是建底倉的三倍多,成本控制在轉股價13元以下。2020年7月券商股價大漲,一年半時間震盪下跌,上漲賺錢就是二十多個交易日,總持倉盈利一倍多止盈三分之二,剩下的持倉成本負十多元。
6. 廣發競爭優勢混合換基金經理怎麼樣
看起來不錯哦
2022年11月4日,廣發競爭優勢混合(000529)發布公告,增聘吳興武為基金經理,任職日期自2022年11月4日起,苗宇不再擔任該基金基金經理,離任日期為2022年11月4日,變更後廣發競爭優勢混合(000529)的基金經理為吳興武。截止2022年11月3日,廣發競爭優勢混合凈值為3.5378,較上一日上漲0.34%,近一年下跌16.07%。
吳興武先生:中國籍,理學碩士,持有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從業證書,曾任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權益投資一部研究員、廣發多元新興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自2017年4月25日至2019年4月16日)、廣發核心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自2015年2月17日至2020年2月10日)、廣發鑫瑞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基金經理(自2019年4月16日至2020年7月29日)、廣發再融資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基金經理(自2019年4月16日至2020年7月31日)。現任廣發輪動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自2015年2月12日起任職)、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自2018年10月16日起任職)、廣發主題領先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自2020年1月7日起任職)、廣發醫葯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自2020年10月21日起任職)、廣發創新醫療兩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自2021年3月19日起任職)。
7. 現在2020年7月,大盤已經突破3100點了,醫療的基金最近連續跌了3天,請問是否還可以繼續持有
中長期來說,醫療、醫葯股票有業績支撐,有概念炒作,肯定還會繼續上漲,醫療基金肯定值的持有。但畢竟處於高位,隨時可能會回調。
總的來說,醫療基金中長期持有沒問題,畢竟短期有回調風險,注意倉位即可,重倉的話,逢高減倉,輕倉的話,逢低低吸。
(7)某基金2020年7月股票盈利較多擴展閱讀
市場短期的炒作熱情是在持續降溫的,這種行情短線投機的難度會越來越高,近期才不建議短期投機者繼續去參與的,因為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一天或者一周的行情影響不到中長期持股的計劃。
但是短線投機者如果不能在一天或者一周內發現市場行情的變化,往往很容易因為後期較大力度的調整導致前面獲取的利潤再度回吐,短線更應該要避免對於這種調整行情的參與才能保住前期操作獲取的利潤。止盈還是加倉可以根據數據自行決斷,任何時候理性分析,不要頭腦過熱。
8. 2020年6月十五到七月十五發生什麼基金暴漲
主要的還是六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滬深股市大漲了百分之二十左右,百分之九十的股票都漲了百分之四,五十。所以說股票型基金基本上都是漲了百分之五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