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金重倉股票不要炒,這么說的依據是什麼
基金重倉的股票不要炒,這種看法是非常片面的,錯誤的,只不過是抵觸思維,散戶思維,投機思維。
所以認為基金重倉的股票就一定不能投資,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適合那些喜歡跟隨游資賺快錢的部分股民。
2. 基金不如股票賺錢嗎不要把基金當股票買
老李是一名新晉基金,聽了朋友的建議,想嘗試一下基金投資,於是在年初的時候買了一支股票型基金放著,聽從朋友的建議一直持有,但是基金每天的漲幅都不大,到了年底的時候,總共的漲幅也只有七八個點,還要除去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手續費這些。再看看隔壁的小吳,炒股一個月的時間就賺了百分之三十。越看越覺得基金沒意思,不賺錢。老李和小吳的例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太常見了,把買基金當做是買股票,希望基金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取最大的收益,嫌棄基金漲的不夠快,基金和股票不一樣,買入一支基金相當於是買入一籃子股票,收益情況是這一籃子股票的平均績效情況。風險被分散了,收益也被平均了。一支股票的上漲和下跌對基金來說影響是比較小的,風險自然也比股票小。
股票和基金的投資理念不一樣,要將短期內的收益作比較,是非常不合理的。
對於基金的收益率也就是賺錢能力,我們要有正確的心態,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基金是相對而言更穩健的一種投資理財的方式。
對基金的收益率除了要保持合理的期待以外,投資的期限不能太短,國內的散戶投資者基本上都是短線操作的愛好者,用低買高賣頻繁操作股票的理念來操作基金顯然是不合理的,基金看中的是未來長期收益,而且短時間內基金的大量申贖造成基金規模的變動也不利於基金經理對基金的管理和交易策略的執行。
基金是我們把錢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來打理,他們會通過團隊的力量選股,執行交易策略,設置倉位,並且及時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你如果買了一支基金不需要像炒股一樣擔心股票價格過高需要賣出進而進行短線操作,這些事情都有基金經理再替你做。你的短線操作只會給自己徒增交易手續費成本而已。
低買高賣是非常難得事情,難在如何判斷市場,如何准准確的判斷市場最佳的入場點位和出場點位。
當然如果你覺得你很享受這種低買高賣的快感,也有能力判斷市場,那不如直接買股票呢!
以上就是對股票和基金的一點看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3. 為何說炒股不如炒基金炒股和炒基金的區別
你經常在網上聽到一句話:那就是炒股不如炒基金。說實話不知道這句話的來源是什麼,但是敢肯定的是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因為炒股和炒基金其實是一回事,基金只不過是弱化版的股票而已。只是說基金的收益率和股票相比要低一些,基金的風險比股票也要低一些。但是光憑這一點就說炒股不如炒基金的話,可能就太片面了。其實股市的風險並沒有那麼大, 雖然股市裡面有許多股票容易爆雷,但是選股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基本上我們選股只要遠離黑5類,遠離那些業績不行的股票以及財務造假的股票的話,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
基金本身就是一個長線理財品種,自帶一個長線屬性,所以它在持有優勢就會比股票要強。如果是炒股的話,對於股民的選股技巧和心態有比較高的要求,很多股民買進股票三天不賺錢就坐不住了那肯定是不行的。
說炒股不如炒基金的人,這樣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股市上面做短線,沒有賺到錢而且又不懂得去價值投資的人才會這么說。
綜上所述,如果是一個心態好以及具有投資技巧的人來炒股的話,炒股比炒基金要強多了。所以還是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片面的說炒股不如炒基金。
4. 為什麼我不建議個人去炒股,而是基金投資
基金投資相對於個人直接投資有以下好處:
基金是介於債券與股票之間的一種受大眾歡迎的投資工具,它既能獲得較高的收益,也能分散風險,使資產得到相對的保證。
一般來說,基金投資有以下幾個好處:基金有專家理財的優勢。負責幫助投資者理財的基金管理人都由一些金融投資專家組成,他們均受過專門的訓練,在投資領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
而且和證券市場緊密相聯,信息資料齊備,分析手段先進,比一般人更能把握證券市場的走勢,這是投資基金最大的優勢。證券基金有積少成多的優勢。
個人投資者的資金量小,在證券市場中運作往往顯得捉襟見肘,而集合成基金後威力大增。證券投資基金有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優點。而個人投資者由於資金量的限制,有時很少能做到組合投資、分散風險。
此外,買賣證券投資基金也很便利,一旦購買了基金,成為基金持有人,平時只要注意閱讀所購買證券投資基金公布的中報、年報,了解基金資產凈值的變化情況和收益分配等幾處即可,不必像買股票一樣需要關注更多的信息與分析,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
綜上所述,我強烈建議一般的投資者應選擇基金這種專家理財的方式來進行投資,而不是直接在廝殺慘烈的股市中搏殺,一旦選擇這種方式,既輕松,回報又更可觀,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在美國,有超過半數的家庭理財都會選擇共同基金這種專家理財方式。在未來,國內應該也是會由散戶投資時代向真正成熟市場的機構投資時代過渡。
所以,投資者不妨將資金交給專業的機構,通過購買基金等方式,讓專業機構來幫助你理財,選擇最優秀的基金來為你工作賺錢。所以,那些不了解市場,不懂理財,或沒有時間的朋友們,請不要輕率地炒股票。
專家理財,投資基金是比直接投資股票更為合適的理財方式,也更加輕鬆快樂。通常,優秀的基金,都能在經歷牛熊市的不同市場周期後,創造可觀的收益。
5. 為什麼你一買基金就虧主要是這幾點
,基金市場的賺錢效應是不錯的,根據數據統計,有的基金都賺錢了,可是為什麼作為基民的你就總是虧錢呢?如果你買基金沒有賺到錢,可能是因為你沒有獲取正確的基金投資的方式。
有幾個常見的讓投資者虧錢的原因,大部分基金都躺槍了,我們來看一下,是不是你也這樣做過呢?
基金上漲的時候對市場過於樂觀,但是一遇到基金的下跌就感覺股災馬上要來了,這樣的心態往往就是導致我們基金虧損的罪魁禍首。
巴菲特有句名言:「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市場下跌的時候,股價和基金凈值都會變得比較便宜,反而是布局的好時機。
第二,選擇的基金與自己不匹配
基金具有不同的種類,不同的基金風險收益特徵不一樣,而作為投資者,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選擇的資金不合適自己,也很難做到長期持有,從而也享受不到基金的長期收益,而基金在短期內虧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第三,過於關注短期收益
大部分投資者有每天晚上都去查看基金凈值的習慣,但是這也是導致你虧錢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為過於關注短期收益,可能會影響投資心態,看的越多,就越是按奈不住想要做點什麼,就會導致過早贖回。或者是想著把手裡的基金贖回之後換一隻其他的看起來更好的基金。
基金是長期投資的標的,據中國基金報調查問卷顯示,投資基金盈利的比例是跟持有時間有關系的,持有期越長,盈利人數的比例越高。
第四,完美主義
在投資基金的過程中,還有一類完美主義的人,總是希望自己在買入的時候能夠買在最底部,同時在賣出的時候又能夠賣在最高峰。
但是越是這樣想,往往就錯過時機,嗟嘆不已。
短期市場是難以預測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拉長時間,在底部區間布局、在高位區間賣出就行。
而不是一定要追求所謂的最高點和最低點。
想要基金做得好,我們還需要克服完美主義。
第五,把基金當做股票去炒
市場上很多投資者都是先接觸股票然後接觸的基金,在投資基金的時候,往往把基金當做股票來炒,頻繁地申贖會導致費用過高,基金的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託管費等匯總後的綜合費用要遠高於股票買賣的傭金,
而贖回費的設置也表明,持有期限越長,贖回費越低,許多基金持有2年或3年便可免贖回費。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6. 給大家的基金風險提醒
這兩年由於基金收益特別給勁,基金一下子破全城的全民話題,我理解大家的對基金的熱情,畢竟這年頭社會對人價值的評判過於單一,標准都趨向了錢。
大家都很缺錢,希望跟現實的落差會衍生出焦慮。這種社會群體交流和社交壓力的逼迫下,大量年輕人不得不提前做出選擇,不得不瘋狂的想辦法賺點錢。在經歷了先花錢才能賺錢的消費主義、職場小白月入五萬不是夢的智商付費之後,年輕人理性了很多。
我覺得買基金算是一件好事,年輕人願意老老實實買基金而不再是相信那些見鬼的財務自由和成功學課程,已經算是變得比較務實了。
買什麼基金,怎麼買基金,已經快被人說爛了。這里我想說點與風險有關的東西,也不一定對,歡迎大家討論。
第一、誰告訴你基金的風險一定比股票低了?基金的類型有很多,貨幣型、股票型、債券型、收入型、主動型、平衡型等,不同的基金類型對應的是不同的風險和收益,目前各類網紅基金看齊倉位,絕大部分是主動型和股票型包括指數基金,講白了你的錢,最終也還是進入了股市。
買股票有什麼風險,買這種基金面臨的風險是一樣的。無非是這些基金經理經驗比較豐富,手中的資金也比較多,通過組合的方式來盡可能地趨利避害。資金多是一種優勢,但有時候也是一種劣勢,因為基金並不是盤子越大越好的,盤子越大的基金實際上面臨的壓力也越大,因為優秀的標的並不足夠多,另外看當前的那些熱門基金以及他們重倉的股票,現在基本上屬於一個大資金抱團的情況。
大家思考一個問題,這么多基金抱團把股價弄起來的時候,必然要面臨的就是怎麼共富貴的問題,或者說怎麼分蛋糕,總有賺得多的想要拚命出貨,然後就有可能形成踩踏。
而且誰也不知道央媽會釋放源缺主動性還是收迴流動性,年前這段時間,央媽只要一放水,基金就會起飛;央媽只要一收回,基金就下墜。
除和裂前了央媽,還有證監會爸爸,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打擊抱團,反正歷史上他們干出過這事兒,所以,基金的風險並不是絕對比股票低的,你得看基金的類型,收益越高,對應的風險就越高,這是天字第一條規則。而且現在這個狀況,大家都知道抱團有可能會炸,但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炸,提醒大家不要盲目梭哈。
第二、基金的收益你得算清楚,很多人對於自己買基金真的能賺多少錢,其實是沒有概念的。就拿定投來說,定投當然分散風險,但同時定投也分散了收喚清益,這世界是公平,獲得什麼就會失去什麼,讓你獲得金錢自然就會失去煩惱。
假如你買了10萬基金,這個基金1年漲了80%,那你不一定最終收獲18萬,你得在今年第一個交易日買進去10萬,注意是一筆買進去10w,然後放一整年不動彈,這10w才會到年底變成18萬。如果你是定投的,假如是按月定投,一個月投幾千塊平均進去,那麼你最終的收益不一定能有這么高,甚至可能少到你懷疑人生,為什麼?
因為基金每個交易日有漲有跌,而每天的漲跌基數是前一個交易日的最終凈值。簡單算一個數學題,數字我隨便編的,假如你買了10w基金,今天漲了50%,那就是10萬乘以1.5到了15萬,明天跌了40%,就是15w乘以0.6等於9萬,兩天下來明明第一天漲50%,第二天只跌了40%,結果最終的結果是本金還少了1w;同理你買了15w基金,今天跌了40%,那就是15w乘0.6等於9w,明天漲了50%,那就是9w乘以1.5等於13w5。
因為基數不同會導致漲跌幅的結果不同,所以當你在定投的情況下,由於你會分在不同的節點購買,所以有可能剛好你這個月或者這個禮拜或者這天投的時候在高點,也有可能你投的時候在低點,最終的收益跟基金的收益大概率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基金看起來長得厲害,但是大部分買的人都沒有怎麼吃到肉的原因,數字不會說謊,但數字跟現實往往不太一樣。
第三,明星基金經理確實是優秀,但千萬不要迷信。現在大家追捧的這些明星基金經理,嚴格來說,只能算是新一代的明星基金經理。我是為了告訴大家,明星基金經理不是不能追,而是不要迷信,因為有太多昨日鳳凰今日野雞的案例。金融行業裡面,過去不代表未來,這句話不是廢話,而是血的教訓。就算你要追明星,你也要像一個海王一樣,多追幾個不同的分散一下風險。
第四,你要知道基金公司的利益在哪裡,警惕一些莫名其妙的宣傳,更不要迷信所謂的大V。很多人以為,基金公司賺錢是靠著幫大家賺錢而實現的,其實並不完全是,基金公司靠管理費賺錢,規模越大,管理費收得越多,不管你最終賺不賺,不管是漲是跌,你買進來的時候基金公司就穩賺了,所以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基金公司靠管理規模賺錢。
如何實現管理規模呢?正常的思路是,我幫已有的客戶賺錢,有口皆碑,一傳十,十傳百,人傳人,大家都願意過來買。過去大部分基金就是這樣的,現在最流行的思路就是營銷出一堆明星基金經理,靠著他們的號召力來發新基金,然後讓大家往裡沖。
要麼靠炒作基金經理,要麼確實幫廣大用戶賺錢,但是拉數據出來看,多年來一直牛叉的基金經理,就那麼10來個,明星基金,就那麼點兒。
基於以上幾點,所以大家跟風買的時候,也還是希望可以雞賊一點、警惕一點,把錢包捂得緊一點,不要把基金當股票炒,做好長期被虐的心理准備。既然是選擇了基金,那就長期持有或者定投,盡可能少去追漲殺跌,胡亂操作。為啥買基金?不就是圖個省心嗎?定投不就是為了可以控制風險嗎?
如果我要花里胡哨,買基金幹嘛?找刺激,我直接上杠桿去搞比特幣,不要那麼刺激也可以直接炒股。基金的費率你自己查一下,這要比股票交易高太多了,這不是白給別人送錢嗎?
要是實在管不住自己的手,那就乾脆別買基金,反正基金的持倉和組合都是透明的。你就按照你喜歡的基金的持倉內容直接去買那些股票就好了,省多少手續費對吧?
除了不要瞎操作之外還要做好長期的心理准備,一隻資金如果你沒有做好准備連續三年不論漲跌都定投的話,那你就算了吧。不然你天天看著數字上躥下跳,自己心情也上躥下跳日子都過不好了。你買它幹嘛?買基金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活得更好,你天天除了看那個數字,其他啥時候都無精打採的,這多尷尬呀。別說你控制不住,我也控制不住。
最後,寫不寫在我,看不看得進在你,能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就好了,感謝大家的閱讀!
7. 「千億頂流」張坤執掌的易方達藍籌,還能買嗎
隨著基金四季報的披露,易方達的基金經理張坤因持倉規模超過1300億元,成為我國公募歷史上第一位突破千億的基金經理。
不少基民還玩兒起了「飯圈」那套東西,自稱「基金圈ikun」 ,型高碼還在超話社區打榜,稱其為真正的「千億頂流」。
關注度迅速提升後,張坤老師執掌的藍籌精選也異常火爆,限購額度一降再降,從日限100萬,到10萬,再到如今的5000元,如果說前面兩次的限購對普通基民來說不痛不癢(畢竟一天買不了這么多),那麼昨天開始的日購上限5000元,就真的影響基民了,也說明此基已經接近,甚至超出管控能力了。
基金規模這么大,還要不要繼續持有張坤的基金呢?現在上車買他的基金又是否可以呢?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基金規模過大,比如上百億,其實是有些不太好的。
一方面,監管上有個「雙十規定」,即一隻基金持同一隻股票不得超過基金資產的10%,一家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該股票市值的10%。說白了,就是不讓單只基金在一隻股票上投資太多,擔心會引起鬨抬股價的嫌疑。
如果說幾十億的基金,選幾十隻股票就可以實現均衡配置了。但是規模上百億的話,為了合規,就得分散到可能上百隻股票才行,所以規模越大,越考驗管理者的能力。
另一方面,規模太大的話,基金經理在進行調倉時的時間和成本都會提高,還得隨時應對大額資金的買入和贖回操作,對基金本身的靈活性也是考驗。
但是,對於主動型基金來說,關鍵還是得看基金經理的個人能力。
眼下有很多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都念叢在百億左右,照樣能給投資人帶來很好的回報,而且基金規模大,也表明基金被市場和投資者的認可度高。
拿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來說,與其他幾位明星基金經理,比如劉彥春、朱少醒、劉格菘、付鵬博相比,基金的換手率並不算高,說明張坤老師的操作不是很頻繁,買入後持有,踐行著「少動是最好的操作」。
付鵬博—睿遠成長價值的換手率:
張坤—易方達藍籌的換手率:
另外,從前十持倉佔比這個指標來看,張坤老師的持倉也更為集中,說明本身有較強的選股能力,集中持股,少操心。不過這是把雙刃劍,大幾百億的資金只重倉在十幾只股票上,如果能准確把握後面的市場風格, 收益 能做到很高,但也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這無形中也要求投資者具備一顆強心臟,卜哪遇到「黑天鵝」,可能要更有耐心一些。
付鵬博—睿遠成長價值持股集中度:
朱少醒—富國天惠的持股集中度:
張坤—易方達藍籌持股集中度:
所以從上面幾點來看,如果你現在手裡就有張坤管理的基金,繼續拿著就行。包括其他一些優秀的基金經理,管理規模都幾百億,歷史業績也足以證明其管理能力的,已經上車了就別下去了。
回答第二個問題:現在上車可以,無論是單筆還是定投,但要結合不同基金的持股集中度情況,做好短期內可能回撤的心理准備,畢竟買基金≠買固收,不是買了就穩賺不賠的。短期內賬面虧個10%+是可能出現的情況,心理要清楚這一點才行。
整體來說,對於這些由明星基金經理執掌的基金產品,現在單筆買,或者開始定投,都可以,但我們投資者要做好中長期的持有計劃,並把心態調整好,不要追漲殺跌,更不要把基金當成股票炒,如果自己做不到佛系投基,撿錢君只能勸退你了,這是為你好。
8. 基金虧錢的原因有哪些為什麼你買基金總是虧錢
在基金市場上有這樣一種怪相,基金市場是賺錢的,指數是上漲的,但是投資者是虧錢的。高速發展的互聯網讓大家獲取信息的時間幾乎是一樣的,基金市場是一個非常公平的交易市場,投資者總是出現虧損落敗離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似乎絕大部分投資者都無法避免追漲殺跌的魔咒,其核心原因還是因為貪婪,看到市場的上漲,生怕錯過賺錢的機會,希望馬上把握住市場行情,分享一波收益,在市場下跌的時候又生怕造成更大的虧損而迅速撤場。這往往是投資者賺不到錢的罪魁禍首
第二,過於關注基金行情
當自己手裡持有基金的時候,就會忍不住每天去看看行情,是賺啦?還是虧啦?總之,就是要看一看才放心,其實,看的越多,對心態的影響就越大,就越想為賺取更多收益做點什麼。關注行情的過程中,也會接收到平台推送的各類爆款基金,看到別的基金都漲的那麼好,再看看自己手裡的基金總是一動不動,就容易導致過早贖回持有的基金換成其他的基金。
第三,沒有考慮與自己的適配性
大部分投資者在選定一隻基金投資的時候更多的是關注基金本身的情況,比如基金的業績,基金經理的能力,基金公司等等,重點都在基金業績上了,卻很少關注基金與自身投資需求的適配情況,我們在投資基金的時候,是需要考慮資產配置的,基金的類型符合自己資產配置的需求,基金的風險級別與自己的承受能力相匹配,否則很容易導致信任危機,從而導致不理性的操作。
第四,把基金當股票炒
基金市場上有很多投資者都是從股市轉戰過來的,覺得基金跟股票差不多,看好行情,低買高賣就行,但是,基金的波動是沒有股票大的,並且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基金的交易費用比股票要高很多,如果用股票裡面擇時,頻繁交易的方式操作基金,不僅賺不到錢,還會增加交易成本,得不償失。基金交易費用的設置是跟持有時間相關的,持有時間越長,交易費用越低。
第五,過度追求最佳買賣點位
每個投資者都希望自己可以買在市場的最低點,賣在最高點,這樣就可以賺取最高的市場收益,而然這是理想化的狀態,市場擇時是投資中可以說最難的部分,建議長期持有基金就是為了減少擇時,從而減少擇時帶來的投資誤差。
其實,這一系列的原因都是貪婪和恐懼,貪心收益,恐懼虧損,其實在市場下跌的時候,反而是布局的好時機,因為此時基金凈值比較低,投資者可以買到更便宜的基金。也就是性價比更高的基金。基金是長期投資的標的,根據中國基金報的調查數據統計顯示,基金持有的時間越長,盈利的比例也就越高。
9. 買基金是不是炒股認清兩者的區別非常重要!
很多人認為不管是基金還是股票都是低買高賣,因此就把兩者混為一談。那麼買基金是不是炒股?嚴格來說指數型基金、股票基金和炒股類似,但其餘的基金和股票是完全不相關的。下面就來說說兩者不同的概念。1、基金准確來說是一種投資組合,可以投資與貨幣市場工具、股票、債券等等,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制度。
2、股票則是上市公司發行的有價證券,購買該公司的股票,相當於成為了該上市公司的股東。
因此,從概念上來看買基金和炒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不可以混為一談。
基金的四個種類
1、股票型基金:聽上去就很直白,就是投資於股票的基金,不過通常是由基金經理進行分散投資的,分別投資於各個上市公司的股票,這樣是可以降低投資風險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各種股票享受預期收益,也可以將投資的風險分散到各個股票上。
2、貨幣型積極:貨幣基金是風險最小的基金,也是中國人買的最多的基金。其特點是買賣O費率、低風險、預期收益穩健、資金流動性強,缺點是預期收益較低。貨幣基金是不允許投資於股票的,因為買貨幣基金與股票是完全沒有關系的。
3、債券型基金:我國的債券基金通常投資在國債、金融債、企業債這三個方面,又因為債券基金的小類別,像超短債基金就不允許投資於股票,而二級債券基金與可轉債基金就可以投資於股票。但與直接炒股的模式還是不同的。
4、混合型基金:混合基金是比較自由的,可以投資於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基金經理的操縱空間非常大,因為對於投資比例沒有限制。通常來說混合型基金的風險要略低於股票型基金,畢竟沒有股票基金那麼高的股票投資比例。
大家這樣可以看出來,買基金與炒股是是完全不同的,就算是股票型基金和接近於炒股的概念了,但仍舊不是炒股。不管是買基金還是炒股,其投資風險都是固有的,其中炒股的風險是最高的。因此請不要將買基金和炒股混為一談。
10. 基金不能再買了數十家公司被曝光,在支付寶上買基金的人怎樣了
5月以來,投資圈的焦點莫過於葉飛的「自爆式」舉報,這也一度讓「市值管理」成為人們的談資。所謂市值管理,不是為了割韭菜,這是一種正規的行為。企業為了自身形象或為未來融資提供便利,會有一些資本運營要求。比如,上市公司本身回購股票就被認為是一種市值管理。
但葉飛這次爆出的消息是有著內幕交易和利益交易的存在,這已經不再是一種正規的行業行為。5月15日,葉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上家只給了他10萬的定金,按照正常程序沒有顯示餘款。代持人看看在葉飛的面子上執行了收購,但操盤方蒲菲迪沒有控制市場,代持人成為了接盤俠。不僅股價沒有上漲,而且股價持續跌停。
最後,找上家去追款不成。因此連爆數十家公司,除了最初的中源家居外, 隆基機械、 維信諾、 東方 時尚 、今創集團 、華鈺礦業等共有18家公司受到影響。由此可見,基金內部交易多麼混亂。
年輕人還能買基金嗎?
根據《2020年中國股東行為年度報告》,43%的人90後更願意投資基金。《中國家庭財富指數報告》進一步證實,2020年,超過一半的新基民出生於90年代。青年人為基金市場貢獻了大量資產,2020年,我國公募基金發行規模將達到3.16萬億元,總規模將超過18萬億元,創 歷史 新高。
主要原因是基金很容易買入。比如,這些人最初是在支付寶上購買了「十元基金」,那麼,購買支付寶基金的人有沒有賺到錢?
近日,支付寶財富管理平台發布的「一季度基民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自投資以來,僅有41.2%的投資者盈了利,6.5%的投資者盈利超過30%。可以看出,大多數買基金的人都在賠錢。
在基金投資上賺錢真的很難嗎?
在各類基金中,股票型基金最難賺到錢。因為股票基金需要把大部分資金投入股市,而股市是一個相對容易虧錢的市場。但是在目前1400餘只開放式股票基金中,自成立以來,盈利1200餘只,佔比超過85%,虧損資金不足15%。
支付寶報告還顯示,2006年至2020年,部分股票基金指數漲幅高達1295%,年均收益率超過19%。因此,各種證據表明,投資者買基金賺不到的主要原因不在基金,而是在自己身上。
在基金投資中最容易賠錢,往往是踩了這幾個坑
把基金當股票炒,頻繁買進賣出
根據報告,那些購買基金並持有不超過3個月的人損失了超過70%的資金,損失超過5%到58%。持有3年以上的,虧損比例在5%以下,95%以上的人利潤在5%以上。很多人看跌了兩天,就急著要賣了。賣低高買之後,熱淚也就成了韭菜們最後的倔強。
支付過多手續費
眾所周知,基金的手續費絕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成本,因為它確實很高。例如,股票型基金的認購費率為1.5%。如果持有不足7天,就可以贖回,贖回費率為1.5%。如果一個月買賣四五次,手續費就去掉了你資產的12%-15%。還怎麼賺到錢?
許多基金之所以能盈利,可能都是因為它們依靠手續費。因為基金的認購費和贖回費將計入基金凈值,成為基金資產的一部分。同時,這相當於把錢交給其他持有基金的投資者。
一把買光,永無翻身機會
一些人買基金時,他們一點一點地買。看著市場連續好幾天上漲後,覺得自己智商在線,於是一下子把錢都買了。要知道,欲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即使別人賺了很多錢,你也必須忍住一隻手,留下一部分錢來抵禦風險。即使有一段時間被套牢,只要你手裡還有錢,你還是有機會補倉,降低成本的。
股市是有風險的,入市時要謹慎。諸如像葉飛這樣的內幕交易者都尚且入了「坑」,更不要相信那些類似微信群推薦股票的把戲,因為天上不會有餡餅。對於「葉飛概念股」的自爆,有網友呼籲,葉飛可以作為污點證人被免罪,前提是把他所知道的所有罪行、犯罪人物進行充分解釋,這對資本市場的進步也是一件好事。對此,你咋看?你在支付寶上買基金了嗎?有賺到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