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巴菲特強烈指數基金投資指數基金有什麼優勢
眾所周知,巴菲特是不會公開任何股票或者是基金的,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是巴菲特唯一在公眾場合過的投資品種,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從1993年到2008年,巴菲特曾經8次指數基金,為什麼指數基金被巴菲特如此看重,指數基金究竟具有什麼樣的魔力呢?巴菲特曾經說過:「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型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會懂的業余投資者竟然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
我們先來看看指數基金幾個獨特的優勢。
第一,生命周期長,指數基金可以說是所有基金中長生不老的品種,為什麼這么說呢?
因為指數基金跟蹤的是指數的成分股,一個指數的成分股是相對穩定但是也會定期更新的,指數都是根據一定的編制規則挑選成分股構成的,比如說中證500指數,由全部A股中剔除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及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後,總市值排名靠前的500隻股票組成。這些成分股會定期進行更新,將不符合要求的個股剔除出去,納入新的符合要求的個股。所以指數能夠長生不老,跟蹤指數的指數基金也是一樣。
未來具有向上的成長空間,買指數,相當於買的就是國家未來的經濟,這是因為指數反映的是對應板塊的整體表現,只要國家的經濟在不斷發展,相關的板塊也能一路向好。指數基金自然也能上漲。
交易費用低,指數基金是被動基金,相比於主動管理的基金來說,管理人的要求更低一些,對基金經理依賴程度比較低,管理起來也更加簡單,對應的就是更低的費率。主動型基金管理費大多數在1.5%,而指數基金一般為0.5%。
② 巴菲特為什麼說,指數基金是投資股票最好的方法
股市指數的意思就是,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通過指數,對於當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事實上還是很繁瑣的,就不在這兒詳細分析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會由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來分類,股票指數大致分為這五種類型: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這五個里,規模指數是大家最常見到的,比如我們熟知的「滬深300」指數,它說明的是在滬深市場中交易活躍,且代表性和流動性都很好的300家大型企業股票的整體情況。
再比如,「上證50 」指數也屬於規模指數,能夠傳達出上海證券市場代表性好、規模大、流動性好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代表的則是某個行業目前的整體狀況。比方說「滬深300醫葯」代表的就是行業指數,由滬深300中的幾只醫葯行業股票組成,這也是反映了該行業公司股票的一個整體的表現究竟如何。
主題指數代表的是某一主題的整體情況,例如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等,那麼相關指數有「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從上文可以了解到,市場上有代表性的股票,是指數所選取的,所以,通過分析指數,我們就能夠對市場整體的漲跌狀況做一個快速的了解,從而對市場的整體熱度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甚至預測未來的走勢。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③ 股神巴菲特是幹嘛的是不是炒股的
是做股票的,他是美國有名的股神,從小經歷很多,持有股票是長期投資,將很多有錢人的錢投資在股票當中,成立基金公司,投資有價值的公司,進行長期投資,在資本市場中佔有很重份額,如中國的比亞迪他就投入了資本,他買的是有價值創新長期有發展前景的公司。
④ 股神巴菲特要購買A股嗎
巴菲特一般不買A股。
巴菲特2015年六大投資建議
1.投資指數型基金
在2014年致投資者信中,巴菲特建議投資指數型基金。
我的建議是將10%的現金投入到短期國債中,另外90%則介入低成本的標普500指數基金(比如Vanguard的指數型基金)。我相信長期來看,這個投資組合將跑贏大多數市場參與者。
2.遠離比特幣
巴菲特最著名的投資理念就是不買入那些自己不懂的公司,這導致他錯過了科技類公司的發展,包括IBM等。而在接受CNBC采訪時他則是表示比特幣根本不能算作一種投資方式。
遠離比特幣,我相信這個東西只是一場海市蜃樓。比特幣只是一種傳遞貨幣的方式,本身並不具備任何的意義。我們完全可以找到其他的替代品。在我看來,比特幣的內在價值幾乎為零,這只是一個笑話而已。
3.學會閱讀金融報表
身患Hodgkin淋巴瘤的Tre Grinner在許願基金會的幫助下獲得了高盛的實習資格,而巴菲特8月接受CNBC采訪時意外的對Grinner給出了建議:
盡量多的去學習會計學內容,會計是商業活動的語言。這對於你閱讀理解金融報表非常有幫助。讀懂金融報表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困難,但是當你掌握了之後將受益無窮。
4.專注於存錢,而不是一夜暴富
盡管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和吉爾伯特旗下Quicken Loans合夥,為猜對2014年美國男子大學生籃球聯賽(NCAA)全部比賽勝負結果的人提供10億美元獎金。(概率是920億億分之一)
但是巴菲特還是告誡大家:
我認為及早培養存錢意識十分重要,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考慮如何盡快的賺錢。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夜暴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5.如果股市下跌,逢低買入,不要低位拋售
同樣是在接受CNBC采訪時,巴菲特強調:
我樂於逢低買入,越跌越買。如果你告訴我市場將在下周大跌500點,那麼我很可能會買入許多股票或者相關公司。我並不知道市場會如何做,但是我了解如何尋找那些被低估的公司和股票。
6.不要假裝自己是專家
如果你不懂投資,那麼其實你就是在賭博。在投資領域獲得很好的收益未必需要你成為專家。但是如果你不是專家,那麼最好就承認這個事實。如果有一些利潤看起來會很容易快速獲得,請直接說「不」。
⑤ 巴菲特管理的基金是什麼性質的怎麼申購
巴菲特管理的基金是炒股性質的。
得通過香港才能購買。
購買基金一般就是指一些有閑錢的人投資的一種方式,把自己暫時不用的錢用來買基金進行投資,以獲取保值並贏取利益。
購買渠道:
目前國內基金銷售的主要渠道是以銀行網點和證券公司代銷為主。除此之外,獨立的第三方專業銷售。 隨著2011年10月1日出台的關於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的發放,會有更多的第三方機構參與基金銷售。
⑥ 巴菲特買股票有什麼特點,他最喜歡什麼類型的股票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巴菲特是世界公認的股神,在幾十年的資本市場中獲得了較高的收益,他對於股票的篩選有著自己都有的標准和要求,正是因為這些標准使得巴菲特收獲了很高的收益,巴菲特購買的股票有著一些共同的特點,主要是股票對應的行業是他自己熟悉的行業,同時巴菲特持有的股票是長期看好的行業,基於這幾點的認識,巴菲特炒股獲得了很高的收益,成為了業界的傳奇。
巴菲特在選取股票的時候正是有這幾點原因的存在,使得他的投資收益能夠保持在較高的收益水平,他就喜歡自己熟悉的行業,自己了解的企業進行投資,一旦投資了就能夠長期持有,通過長期投資來獲取高額的收益。
⑦ 巴菲特是干什麼的就職業股民嗎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著名的投資商,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從事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目前巴菲特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最大股東,並擔任該公司主席及首席執行官的職務。
2006年6月,巴菲特承諾將其資產捐獻給慈善機構,其中85%將交由蓋茨夫婦基金會來運用。巴菲特此一大手筆的慈善捐贈,創下了美國有史以來的紀錄。
2015年美國當地時間9月29日,《福布斯》發布美國富豪400強榜單顯示,憑借620億美元財富排名美國富豪第二名,這也是沃倫·巴菲特自2001年以來的一貫排名。
個人財富:
2011年其財富位居世界第三 凈資產500億美元
沃倫·巴菲特2012年4月17日宣布,他被確診患有早期前列腺癌,未來將接受放射性治療。
2013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四,凈資產535億美元
2011年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美國),以凈資產500億美元位列福布斯榜第三名。
2012年8月14日巴菲特公告二季度伯克希爾公司減少了對寶潔、強生、卡夫持有的股權。
⑧ 巴菲特是不是炒股發家
——巴菲特
究竟要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才能成為巴菲特這樣的人物?
這么說吧,要成為巴菲特,首先你得有一對「逆天」的父母。
巴菲特的父親,霍華德巴菲特,在1929年大蕭條發生後,開了家股票交易行。要知道,那時人們剛剛經歷股市的大崩盤,無數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股市不知是多少人夜夜驚醒的噩夢。在那個「談股色變」的環境里,開了家股票交易行,這種反向操作可以說是非常需要勇氣了。霍華德知道這樣的生活很可能有上頓沒下頓,什麼時候生意失敗就得去撿破爛。於是,他讓巴菲特的母親利拉回娘家去,別跟著他挨餓。利拉也是很硬氣,果斷拒絕了這個提議,並開始節衣縮食。她脫離了教會圈子,因為輪到她提供咖啡的時候,她無力支付那29美分;無論多遠的距離,她都用步行替代坐電車,節省電車費;甚至,為了確保霍華德有吃的,她寧願自己不吃飯。不僅如此,利拉還是個數學天才。她的大腦猶如一台計算器,能夠雙手離開紙筆完成復雜計算。當利拉宣布退學和霍華德結婚時,利拉的微積分教授「啪」的一聲撂下了手中的書本,失望之情溢於言表。這一能力讓她幫助霍華德拓展業務,更讓巴菲特有了一個天生對數字異常敏感的大腦。
而霍華德在愛的鼓勵下,屢敗屢戰,人們害怕股市,他就推銷安全的股票和債券,一步步的把業務做了起來。巴菲特一家的生活終於日漸改善,給巴菲特的童年提供了一個美滿富足的成長環境。霍華德是巴菲特心目中最完美的父親,謙和、善良、正直,永遠用嚴格的標准要求自己,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這也是後來巴菲特「內部計分卡」的由來,按照自己內心的做事標准和原則作出決策,不理會外界的評頭論足。這個從父親「遺傳」來的特質,將在巴菲特未來的諸多決策中,幫助他保持清醒和堅定。然而事無完美。巴菲特父母以缺乏溫情出名,在飯桌上談論的都是政治、金錢、哲學,吃完飯後霍華德便會獨自一人去看報紙,一連看幾個小時,完全不理會其他事。後來巴菲特也原封不動地繼承了這一點。而利拉,這個總是對外人噓寒問暖,被外人看成「完美妻子和母親」的人,卻有著家族遺傳的精神病,常常會莫名地責罵她的孩子,說他們「自私自利,不知感恩,一無是處」,同樣的話甚至會說上2小時,直到把他們罵哭為止。以至於在未來的人生里,巴菲特十分恐懼見到自己的母親,甚至面對面走來,巴菲特都會刻意躲避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即便在股神家中也同樣適用。
1941年,11歲的巴菲特看到了一本書——《賺1000美元的1000招》。這很關鍵,因為這本書告訴他,如果以1000美元起家,每年增長10%,5年內會變成1600多美元,10年會變成2600美元,25年內將超過10800美元。就像雪球滾過雪道而逐漸變大的道理一樣,這是巴菲特與復利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復利把現在嫁給了未來,而11歲的巴菲特宣布,自己要在35歲前成為百萬富翁。和一般孩童妄語後不同的是,巴菲特言出必行。他從5歲時開始擺地攤兜售口香糖,11歲躍身股海,他鼓動姐姐與自己共同購買股票,他們合資買了3股「城市服務公司」的股票,每股38美元。他滿懷信心地等待出手賺錢。然而,該股不斷下跌,姐姐很氣憤,不斷埋怨他選錯了股。值得慶幸的是,該股價格很快反彈,上漲到每股40美元,小巴菲特沉不住氣了,將股票全部出手,賺了6美元。正當他得意的時候,該股價格狂升,姐姐又埋怨他賣早了。這是他第一次涉足股市,賺得不多,收獲了教訓:在股市中一定要不為震盪所動,相信自己的判斷,持之以恆。巴菲特不斷地在股市中嘗試,不斷總結經驗,加上父母的指點,小獲成果。
初中剛畢業,14歲他就用炒股賺的1200美元在拉斯維加斯州購置了一塊40畝的農場,成為一個「小地主」。正因為小時候的炒股經驗,鍛造出巴菲特決定長線投資的心態。巴菲特選擇投資標的物時,從來不會把自己當做市場分析師去預測,而是把自己視為企業經營者。巴菲特非常反對短線交易,認為那隻是浪費時間及金錢的行為而已,而且會影響到操作績效。巴菲特曾說:「我從不打算在買入股票的次日就賺錢,我買入股票時,總是會先假設明天交易所就會關門,5年之後才又重新打開,恢復交易。」並且告誡投資人,任何一檔股票,如果你沒有把握能夠持有10年的話,那就連 10 分鍾都不必考慮持有。 進入高中,巴菲特一邊學習,一邊炒股,興趣越來越濃,越來越傾向到大學攻讀金融學。16歲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五萬美元。
進入高中,巴菲特一邊學習,一邊炒股,興趣越來越濃,越來越傾向到大學攻讀金融學。1950年,被哈佛大學拒絕的巴菲特,隻身前往哥倫比亞大學。在那,他見到了本傑明格雷厄姆。就像巴菲特的舍友說的那樣,「他好像找到了上帝」。巴菲特從此成為格雷厄姆的骨灰級粉絲。
大學生活中的巴菲特,讓周圍的同學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在股票和債券的課堂上,格雷厄姆喜歡和學生互動,用問答形式激發學生思考。然而大部分時候,格雷厄姆問題說完,全班就只有巴菲特舉手回答,整堂課變成格雷厄姆和巴菲的「二人轉」表演。不僅在學習上,在生活上他也給周圍人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巴菲特每天早上洗漱總會把浴室弄的一團糟,牙刷毛巾丟一地。他的舍友屢次提醒巴菲特用完浴室要收拾好,每次巴菲特都十分謙虛地道歉並承諾不再犯,然後第二天照舊。舍友憤怒之下把巴菲特丟在地上的毛巾牙刷全扔垃圾桶,以此警示巴菲特。而巴菲特什麼也沒說,買了一套新的,然後照舊。後來,當舍友再次談及這段經歷,他反問記者,「你經歷過絕望嗎?」
即使成家立業,巴菲特的「不拘小節」也從未變過。巴菲特連自家的牆紙是什麼顏色都不知道,很難想像他還會對生活的其他細節有所留意。因此,不管是照顧三個孩子,洗衣做飯,還是修理燈泡,所有的家庭生活都由他的妻子蘇珊來打理。而巴菲特在家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吃完飯就回房間讀報。巴菲特深知自己融入家庭生活太少,給孩子們的關懷也太少,他痛恨自己這一點,卻無法做出改善。他很願意聽孩子們講發生在學校的故事,但沒聽一會兒就會走神,轉而開始思考某個公司的合理估值。巴菲特就是這么一個人,他高速運轉的神奇大腦決定了他註定無法融入這人間的煙火之中。幸運的是,他的妻子蘇珊,近乎完美地照料了整個家庭,讓巴菲特不用操心家庭的瑣事,能有大量的時間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巴菲特說,「我一生最大的幸運有兩個,一個是抽到卵巢彩票,一個是娶了蘇珊。」
畢業後,格雷厄姆將這位得意門生招攬至自己的公司,巴菲特蹦蹦跳跳地踏上了去往紐約的火車。沒過幾年,26歲的巴菲特就賺到了174000美元,並拒絕了格雷厄姆發給他的「普通合夥人」的邀請,回到了故鄉奧馬哈,開始為家裡的親戚朋友打理資產。他仔細研究《股市導向》雜志,以教授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來尋找那些被格蘭姆稱作「煙蒂股」的股票,所謂「煙蒂股」即股價十分低廉,花很少錢就可以買到的股票(就是我們經常稱謂的「垃圾股」)。當他確定下股票後,會向格蘭姆請教,然後,就力所能及地購買。4年後,巴菲特在股市投下的1萬美元變成了4萬美元。因此,有人認定巴菲特只買績優股,不買垃圾股與事實不符,事實上,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恰恰是在「煙蒂股」上賺取的。 巴菲特大學畢業,跟著格蘭姆教授一段時間後,感到自己已經能夠獨立行事了,他決心開創自己的事業,謝絕了格蘭姆教授挽留,辭職後開了一家「巴菲特投資有限公司」,資產是炒股得來的4萬美元,股東是他們夫妻倆。創業之初,紐約證券市場處於熊市,巴菲特將主要精力用來創辦實體,開了一家制衣公司,小有積累,但是沒有富起來。一段時間後,他果斷地回到股市中,因為他的天才與興趣是金融投資。他密切關注股市的發展,精心挑選「垃圾」股,同時經常進行實地考察與分析比較。巴菲特有敏銳的市場眼光,比其他人先看到炒作的題材。 當時,美國的傳播業處於低潮,許多報刊與廣播公司虧損,絕大多數人認為,這種狀況將繼續低迷,股價會不斷走低。而巴菲特認為,它們是成長性企業,後期看好,其股市價值遠遠低於實際價值,在股市上人家拋出,他偏吃進,巴菲特盡一切可能大量吃進包括《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等在內的多種傳媒業的股票。很快,這些企業因業績前景好而止跌上漲,巴菲特再度高價位出手,賺到上百萬美元。巴菲特就是以這種方式進行勤奮耕作,創業2年後,他的投資公司市值達到 2200萬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原來是一家不錯的投資公司,規模不大,但有較好的聲譽,1965年,因經營不善,該公司瀕臨破產,每股價格僅12美元。通過反復調查比較後,巴菲特力排眾議,甚至對親朋好友的忠告也置之不理,以合作的方式購下該公司,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巴菲特作出了人生轉折中最重要的選擇,他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一家獨立的投資公司,以此進入證券市場,如魚得水,賺盡天下財富。伯克希爾公司開始活躍起來,不斷全盤收購或部分收購多家紡織公司、百貨公司、食品公司、糖果公司的股票。一些股票評論家對此非常不理解,認為巴菲特做法保守,盡吃「垃圾」股。巴菲特不為世人的譏笑而動搖自己的選擇,因為他奉行的是企業的實際價值。後來人們逐漸看到伯克希爾公司的市值不斷上漲,股票從無人問津的12美元一直攀升到20美元、40美元、80美元,直至成為紐約證券交易所最昂貴的股票。朋友們也驚奇地觀察到巴菲特的財富如神話般地增長,巴菲特成為了紐約以投資證券致富的新貴族。
巴菲特的合夥公司成立後的12年,年平均回報超過31%,而在那期間道瓊斯指數的年均回報只有9%。依靠著遠高於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巴菲特的名聲傳遍了整個奧馬哈,成為當地的明星。然而明星也是人,也會遭遇失敗。這個失敗就是我們都知道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巴菲特整個商業帝國的母公司。伯克希爾紡織廠當時正在以低於資產價格的折扣代售,這非常符合巴菲特的「煙蒂」投資理念--購買那些別人不要的,極度便宜,擁有安全邊際的公司,然後從中榨取最後一點利潤。彷彿撿起別人抽剩丟掉的煙蒂,點上吸凈最後幾口。然而這個紡織廠的業務實在難以擴大,面對外國布料的低成本競爭,以及日益陳舊的設備,紡織廠經營狀況不斷惡化,巴菲特幾次想將它賣了,都沒能脫手成功。
⑨ 巴菲特股票投資策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巴菲特帶來的一些投資理財建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到更多投資理財的漏洞,讓自己的理財更加順暢。
1973年,巴菲特以不到企業價值四分之一的價格買入了《華盛頓郵報》的股票。計算價格/價值比不需要非凡的洞察力。大部分證券分析師,媒體經紀人,媒體管理員應該是一樣的。可以估算《華盛頓郵報》的內在價值在4-5億美元之間。而且大家在市場上可以看到,它當時在股市上的市值只有1億美元,價格明顯低於其價值。巴菲特的優勢在於,他從格雷厄姆那裡學到了成功投資的關鍵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場價格遠低於其價值時買入該公司。
這就是著名的「安全邊際原理」。該理舉褲論認為,在一項投資中,如果支付的價格不能明顯低於提供的價值,那麼就不應該進行投資。
所有真正的投資都必須建立在對價格和價值關系的評估之上。那些不比較價格和價值的策略,根本不是投資,而是投機。投機只是希望股價上漲,而不是建立在「付出的價格低於得到的價值」的想法上。
圓圈原則也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智慧投資思維的三大支柱之一。原則是投資者只需要關注自己能了解的公司和你了解的公司。
其實這是在告訴我們:不懂的東西不要碰,先學再碰。沒有人生來就是專家。今天的專家和昨天的你一樣平凡。
巴菲特曾說,「低迷的股市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一方面,它使我們能夠以更低的價格收購整個公司;
其次,低迷的市場使我們的保險公司更容易以有吸引力的價格購買一些優秀公司的股票,包括我們已經持有一些股份的公司;
再次,一些優秀的公司,比如可口可樂,會繼續回購自己的股票,所以他們和我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入股票。"
巴菲特注意到了他的導師費希爾的建議,即一家公司應該提供像餐館一樣的菜單,以吸引具有某種口味的顧客。伯克希爾提供的長期「菜單」強調日交易活動的成本會損害長期投資結果。
巴菲特曾說,「我們非常願意持有任何股票,持有期是永遠的,只要公司的資產回報前景令人滿意,管理層有能力、誠實,市場沒有被高估。」
回憶1988年伯克希爾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時,巴菲特對公司指定的交易經紀人吉米麥奎爾(Jimmy McGuire)說,「如果你買了股票之後還要等兩年才能賣出,我想你會取得巨大的成正升簡功。」
第五,對於普通投資者,巴菲特曾建議:「很簡單。投資指數基金。這是一條陽光大道,允許你投資偉大的美國公司。你不必像購買公募基金那樣向基金經理支付高額管理費。你一直持有這些偉大公司的股票,長期來看,你會贏。」
是真的。從1950年到2000年,標准普爾500指數。標普指數只有12年虧損,其餘38年均盈利。以先鋒基金為例。它發行於1928年。盡管形勢跌宕起伏,但75年來其年均收益一直保持在12%左右。
選取1970年到1980年最賺錢的200家公司,做個表,看看從那以後有多少家公司能夠保持15%的每股收益增長率。你會發現很少有公司能達到這個標准。
綜上所述,要遵循「安全邊際效用理論」和能力圈的原則,在市場低迷的時候買入,堅持長期投資理財,買入費率較低的指數基金。
相關問答:
相關問答:巴菲特是用一種什麼樣的理念進行理財投資的?
巴菲特股東大會向私募股權基金開炮
長期以來一直抨擊對沖基金行業收取高額費用的沃倫?巴菲特 ,加大了對私募股權公司的批評力度,因為這些公司近年來籌集了創紀錄的原始資金。
在周六的伯克希爾股東年會上,巴菲特說:"我們已經看到許多來自私募股權基金的失敗教訓,它們的回報率實際上並沒有按笑高照我認為誠實的方式計算。"
他還表示如果他管理的是一家養老基金,會非常謹慎地對待提供給自己的資金。
巴菲特一貫抨擊資產管理公司收取高昂的管理費,並收取表現費,而這些收益有時並不優於整個市場。 私募股權公司尋找杠桿收購公司的存在,也使巴菲特近年來更難為伯克希爾尋找大型收購。
他還表示自己的公司永遠不會接觸私募基金。
內部回報率是衡量大多數基金業績的指標
巴菲特和伯克希爾副董事長查爾斯 · 芒格批評了一些私募股權公司的表現。巴菲特表示,公司收取管理費時,將把存放在短期國庫券中等待動用的資金包括在內,但在計算所謂的內部回報率時,又故意不包括在內。
企查查:巴菲特在香港的公司
巴菲特表示:"如果你長期持有美國國債,它們的回報看上去會更好。但實際上沒有看上去那麼好。"
芒格將這種做法描述為"撒一點謊來賺錢"。他補充稱,許多養老基金選擇私募基金,是因為它們不必像經濟低迷時期那樣大幅降低資產價值。他表示,這是"一個愚蠢的購買理由"。
巴菲特此前曾批評過私募股權基金背負債務的做法,他在2014年致股東的信中表示,當人們希望出售自己的業務時,伯克希爾會提供另一個更為永久的買家。他上周六承認,杠桿投資在良好環境下的表現將優於其它投資,但他以1998年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破產為例,說明了這種下行趨勢。
盡管一些人認為,伯克希爾通過利用保險業務的現金流進行收購,已經植入了杠桿作用,但巴菲特表示,他不會在追逐交易中增加債務。
"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契約確實惡化了,"巴菲特表示,"我不會對所謂的另類投資感到興奮。"
旗下基金萬億規模狂常做空,酷愛股票回購操作
坐擁超過1140億美元現金儲備的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基金會,在第一季度購買了更多的自己的股票。
這家總部位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的企業集團回購了價值17億美元的股票,該公司股價在第一季度出現下跌。這比伯克希爾公司去年放鬆回購政策後花費的13億美元還要多。伯克希爾公司歷來傾向於將現金用於股票收購。
巴菲特一直在為更多股票回購的可能性做准備,在他6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基本上都避免回購股票。隨著伯克希爾成長為一個市值7390億美元的龐然大物,這位億萬富翁投資者發現很難找到能夠推動公司發展的有吸引力的交易。
巴菲特越老越謹慎
巴菲特在公司年會上說,按照目前的股價,"我們覺得可以買下它,但我們不會偏執於買下它。"如果巴菲特認為股票的售價比實際價值低25%或30%,他就會花費大量資金買入。
由於美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伯克希爾龐大的製造和服務公司網路產生了更多的利潤,即使有了回購,現金回報和美國國債在第一季度也攀升了2%,達到1142億美元。
盡管過多的現金是一個問題,但它也影響了巴菲特超越大盤的努力。過去10年,伯克希爾股票的總回報率落後於標准普爾500指數。
不斷增長的現金儲備可能會在股東大會上引發對巴菲特交易前景的質疑。這場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舉行的年度盛會上,這位億萬富翁花了數小時回答投資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從公司戰略、接班問題到政治和人生課。
巴菲特在會議上回答第一個問題時說,公司現金儲備的規模不會改變他的股票回購方式。
巴菲特表示:「當我們認為該公司的內在價值低於保守估計時,我們就會買入。現在內在價值不是一個具體的點,它可能是我腦海中的一個范圍,可能有10%的區間。"
巴菲特本周表明,他仍然可以找到獨特的機會。
在美國銀行的幫助下,伯克希爾同意向西方石油公司投資100億美元。這筆交易取決於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能否贏得收購阿納達科石油公司的戰斗,它將為伯克希爾提供優先股和認股權證。
除了自己的股票,伯克希爾在第一季度是股票凈賣家,銷售和贖回總額為20.6億美元,而購買總額為15.3億美元。
該公司在蘋果公司的股份價值攀升至485億美元,這家科技巨頭的股價在第一季度上漲了20%。
蘋果公司是巴菲特投資的為數不多的科技公司
該季度營業利潤增長5% ,達到55.6億美元,得益於其鐵路、能源、製造業和零售業務的收益。受到嚴冬天氣和洪水的嚴重影響,鐵路公司的收入仍然增長了9.4% ,部分原因是車的價格上漲。
盡管伯克希爾的保險業務報告了更好的投資業績,但承保收入下滑了4.4% 。 這是由於再保險業務的凈虧損所造成的,這些虧損是由於預計負債的增加和伯克希爾集團的暴跌所造成的。
後巴菲特時代,無人接班?
伯克希爾的年度股東大會經常會提出一些問題,關於接替首席執行官巴菲特的人選問題所面臨的挑戰。
今年,投資者看到了潛在的候選人。
當被問及有關繼承人的問題時,巴菲特指出,副手格雷格?阿貝爾和阿吉特?賈恩在場,可以回答問題。兩人最終回答了許多關於能源投資和保險的問題。
88歲的巴菲特和95歲的副董事長查理 · 芒格在超過5個小時的提問和回答中仍然占據了絕大多數的發言時間,而且兩人都沒有表現出想要退出他們在這個龐大的企業集團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意思。
但這些副手的露面讓股東們對去年直接監管公司主要運營部門的兩位高管有了一些了解。
巴菲特告訴股東:「事實上,查理和我都害怕自己看起來很糟糕,那些傢伙比我們強。他們對企業更加了解,迄今為止他們的工作更加努力,在這次會議上,你絕對可以向他們提出問題。」
巴菲特和芒格經常回答他們在投資和管理公司方面的核心哲學,而阿貝爾和賈恩則提供了一些更實際的細節。56歲的阿貝爾列出了公司清潔能源計劃的時間表,以及公司在愛荷華州的競爭力,而67歲的賈恩則滔滔不絕地講述了伯克希爾與其主要競爭對手進步公司在利潤指標上的比較。
阿貝爾掌管著伯克希爾所有的非保險業務,由於他年紀較輕,職權范圍更廣,人們認為他更有可能成為 CEO 的繼任者。 巴菲特曾多次表示,賈恩為股東賺到的錢可能比他自己還多。
巴菲特周六表示,投資副手特德?韋斯切勒和托德?庫姆斯不會回答提問,因為他不希望這兩人泄露任何秘密。有意思的是,一位股東向這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巴菲特反而回答了。
智客君認為巴菲特能夠干到100歲,你們怎麼看?
⑩ 巴菲特炒股賺錢多還是基金經理賺多
沃倫巴菲特被稱為股神,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平均值在20%左右、這是非常高的,而且數十年如一日,非常穩。而基金經理的投資,特別是偏股型基金的產品回報率忽高忽低,不是長期的價值投資,更像是短期的投機行為。所以從短線看,例如1年,基金經理賺錢比巴菲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