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內有哪些期貨交易所
國內有哪些期貨交易所?期貨交易所是戚森買賣期貨合同的地方,是期貨市場的核心.雖然是非營利機構,但是非營利性只是指交易所本身不進行交易活動,以利益為目的不是利益計算.一般國內有哪些期貨改仔首交易所?
1.上期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上市交易有銅、鋁、天然橡膠、燃料油、金、銀、鋅、鉛、螺母鋼、線材.
2.大連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同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是經國務院批准由證監會監核數督管理的4家期貨交易所之一,也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期貨交易所.經證監會批准,上市交易有玉米、黃豆1號、黃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雞蛋、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焦炭和焦炭共11個期貨品種.
3.鄭州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0月12日,交易的品種有強筋小麥、普通小麥、PTA、1號棉花、糖、菜籽油、早稻、玻璃、菜籽、菜籽、菜單、甲醇等期貨品種.
4.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交易品種:股票指數期貨,國債期貨.
㈡ 股指期貨在哪個交易所掛牌
股指期貨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掛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位於上海市。
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China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縮寫CFFEX) ,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孫豎國證監會批准, 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的交易所,於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5家股東分別出資1億元人民幣,按照中國證監會前期任命,朱玉辰為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首任總經理。上市品種由滬深300指數期貨首發登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成立,對於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體系,發揮資本市場功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股指期貨(Share Price Index Futures),英文簡稱SPIF,全稱是悔頌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也可稱為股價指數期貨、期指,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准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碧凱鄭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到期後通過現金結算差價來進行交割。作為期貨交易的一種類型,股指期貨交易與普通商品期貨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徵和流程。 股指期貨是期貨的一種,期貨可以大致分為兩大類,商品期貨與金融期貨。
㈢ 中國有幾個期貨交易所啊
一共有5個,分別是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
拓展資料
1.鄭州商品交易所(ZCE),鄭州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0月12日,是我國第一家期貨交易所,也是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一家期貨交易所,交易的品種有強筋小麥、普通小麥、PTA、一號棉花、白糖、菜籽油、早秈稻、玻璃、菜籽、菜粕、甲醇等16個期貨品種,上市合約數量在全國4個期貨交易所中居首。
2.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上海期貨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黃金、白銀、銅、鋁、鋅、鉛、螺紋鋼、線材、燃料油、天然橡膠瀝青等11個期貨品種。
3.大連商品交易所(DCE),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家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有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聚丙烯、聚氯乙烯、塑料、焦炭、焦煤、鐵礦石、膠合板、纖維板、雞蛋等15個期貨品種。
4.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CFFEX),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於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是中國第四家期貨交易所。交易品種有股指期貨,國債期貨。
參考資料:網路-期貨交易所
㈣ 滬深300股指期貨產生的背景
在我國股票現貨市場產生兩年零四個月之後,我國的股票指數期貨交易誕生了。1993年3月10日,海南證券交易中心首次推出了我國股票指數期貨合約交易。標的物為深圳綜合指數和深圳A股指數,每種標的物均有3、6、9、12月份交割合約,共計8個品種,每個合約為股指乘以500元。由於投資者對這一投資方式認識不足,加上中國股市發展的不穩定性,管理與運作不規范,出現了大戶聯手操作,打壓指數的投機行為。到1993年9月底,為維護股市的健康發展,股指期貨交易被中止。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市場規模的不斷壯大,大藍籌不斷上市,股指的代表性顯著增強,機構投資者的不斷壯大也極大改變了投資者結構,特別是股改的成功也為與國際全面接軌鋪平了道路。在此背景下,股指期貨的推出也是水到渠成。
2006年9月,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2006年10月,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公布《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徵求意見稿)、《交易細則》(徵求意見稿)、《結算細則》(徵求意見稿)和《風險控制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徵求意見。作為國際市場上通用的金融衍生工具,我國以前之所以遲遲未推出股指期貨,一方面是證券市場本身發育不成熟,大的藍籌股不夠多,很容易被操縱;另一方面,投資者的投資理念也不成熟,特別是國債期貨過度投機的陰影也使管理層在股指期貨的推出上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