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車百科(品牌篇)|廣汽傳祺
每天認識一個汽車品牌,廣汽傳祺GacMotor。
一、基本信息
品牌名稱:廣汽傳祺,英文名:GACMOTOR,國別:中國,總部:中國-廣東-廣州,品牌類型:華系,創建時間:2010年,所屬集團:廣汽集團。
二、品牌簡介
廣汽傳祺是廣汽集團在2010年打造的自主汽車品牌,該品牌的理念是堅持"為親人造好車讓世界充滿愛」,整合廣汽集團資源與經驗,堅持自主創新,致力於開發適合國人駕駛習慣與道路特點的車型。全球權威的市場調研機構J.D.Powr發布的2017年中國新車質量研究(QS)報告中,廣汽傳祺連續五年位列中國品牌第一;2019年入選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
三、車標
車標設計廣汽傳祺的車標油廣汽集團(GAC)的首字母「G」的演變而來,同時也是廣汽傳祺和廣汽新能源的車輛標識,這種設計言簡意賅,在諸多品牌上都有類似的做法。
四、車系信息
經過多年的發展,廣汽傳祺旗下車型覆蓋多個細分市場,燃油車領域涵蓋從小型到中大型轎車,從小型到67座中型SUV,其中傳棋GA8是自主品牌里少有的中大型轎車。在MPV領域主打家用市場的GM6和主打商務接待的GM8均取得不錯的市場反饋。廣汽傳祺更是較早發力新能源領域,旗下發布多款純電動車型,隨著新能源車型在市場的爆發增長,已獨立為新品牌廣汽埃安。
1.代表車系:傳祺GS8。
指導價:18.68-26.98萬。
自廣汽傳祺第二代GS8發布以來,它的熱度就一直不減,目前仍處於中型SUV熱度第一位。外觀方面,比起老款,不僅僅用霸氣來形容,而且看起來也更高級精緻一些。內飾方面,也向如今的一些車企看齊,整個內飾採用了極簡主義,看上去十分清爽。
動力方面,新車提供兩種動力,其中領航系列搭載廣汽研發的是鉅浪動力2.0TGD1發動機,最大功率185kW,峰值扭矩400N·m,匹配愛信8速自動變速箱,並目提供四驅系統。
2.代表車系:傳祺GS4。
指導價:8.98-13.18萬。
傳祺GS4定位於10萬元級緊湊型SUV,是廣汽傳棋發展過程中緩缺困的重要「功臣」,第一代傳祺GS4在銷量和口碑方面均取得相當不俗的成績,2017年中國汽車行業客戶滿意度調研中,傳祺GS4獲得消費者評價最佳緊湊型SUV車型獎。第二代傳祺GS4採用最新的「凌雲翼3.0」設計語言,坐擁同級最寬的車內空間和越級的後排全平地台。
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體驗五個層面打造「五感舒適座艙」,全球首搭官方定製微信車載版,讓社交在出行與日常生活中無縫銜接。主要競凈對手為哈弗H6、榮威RX5、吉利博越等國產自主緊湊型SUV。
3.代表車系:影豹。
指導價:9.83-14.80萬。
影豹在同級競品中絕對算得上是一個熱度爆款,眾多的梗讓它非常出圈,畢竟這是年輕人離AMG最近的一次。而在最新款的賽道版影豹前臉採用了更大面積的格柵,而且用了更醒目的橙色飾條裝飾,整體氣勢也比普通版的影豹兇狠不少。
在動力方面,大家期待的2.0T+8AT的動力總成並沒有搭載在賽道版影豹上,依然是套1.5T+7DCT的動力總成,不過工程師對整套動力程序進行了特調,會帶來更為激進一些的駕駛體感。
4.代表車系:傳祺M8。
指導價:17.98-36.98萬。
全新M8的外觀設擾念計可以說在此前M8大師版基礎上進一步升級,最為突出的就是全新M8的前臉設計,格柵設計變得更凌厲,立體感也更強,氣勢上更勝一籌。內飾方面,全新傳祺M8採用簡潔的造型設計,並提供兩套主題內飾,分別是「歌劇股堂」以及「雲山珠水」,分別代表著中式與西式設計中的雅,符合自身旗艦級MPV的定位。
動力上,全新M8不僅有2.0T+8AT的純燃油版,還將提供搭載豐田THS系統的雙擎版以及搭載GMC2.0插混系統的PHEV版本。
5.代表車系:傳祺GA4。
指導價:7.58-14.08萬。
廣汽傳祺GA4雖然作為一款中期改款車,他在外觀方面還是非常年輕時尚化的、他採用了傳祺最新家族式設計風格,內飾方面,採用一體貫穿式設計扮配,配置方面,新車將提供5-7英寸輪圈可供選擇,兩款高配車型將配備天窗、LED大燈以及自動大燈。動力方面,全系換裝1.5T發動機。發動機最大功率120kW,最大扭矩235N·m,與之匹配的是6速手動和7速雙離合變速箱。
五、廣汽傳祺在售車型
轎車:
1.傳祺GA4,7.58-14.08萬。
2.影豹,9.83-14.80萬。
3.傳棋GA6,10.88-14.68萬。
4.傳棋GA8,15.68-22.68萬。
SUV:
1.傳棋GS3,8.48-10.28萬A。
2.傳棋GS4,8.98-13.18萬。
3.傳棋GS4PLUS,12.68-14.98萬。
4.傳棋GS4 COUPE,13.68-14.68萬。
5.傳福GS4PHEV,16.38-1938萬。
6.影酷,11.98-16.98萬。
7.傳棋GS8,18.68-26.98萬。
MPV:
1.傳M6,10.98-15.98萬。
2.傳M8,17.98-36.98萬。
Ⅱ 4月銷量同比勁增45.3%,廣汽傳祺構築雙核驅動新時代
在整個市場向新能源+智能化狂飆邁進的當下,中國亟需像廣汽傳祺這樣的企業。我們常說「人不可忘本」,汽車行業也同樣如此。廣汽傳祺在堅定不移的推進新能源+智能化轉型的同時,並沒有放棄對燃油車的研發與投入。雖然新能源佔比快速上漲,但是燃油車依舊是市場銷售主力,短時間內燃油車還無法被完全替代,GS8燃油版同比增長50.5%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情況。廣汽傳祺持續雙線推進的策略不僅滿足了市場的消費需求,同時也促進了銷量的持續增長。市場的真實反饋不斷推動著廣汽傳祺持續向上,也展現出了廣汽傳祺深刻把握了守正與創新的核心意涵。
第二輪的銷量爭奪戰已經打響,雙線並舉的做法讓廣汽傳祺在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增長緩慢的當下依舊取得了同比勁增45.3%的亮眼成績,為二季度創下了良好的開局。隨著廣汽傳祺「電動化+智能化」雙核戰略2.0時代開啟,廣汽傳祺以新架構、新技術和新產品為基礎,在電動化、智能化的全新賽道上將不斷實現自我優化,繼續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超話,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Ⅲ 廣汽傳祺新能源汽車跟廣匯汽車有什麼關系
沒有關系。廣汽源鉛傳祺新能源汽車擾含集團是廣州汽車集團包括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菲亞特廣汽傳祺等,廣匯汽雹李好車是汽車銷售商,廣汽是生產,銷售一體的大型集團,所以沒有關系。
Ⅳ 買車送指標,廣汽集團真的下「血本」了
不難發現,東風汽車在湖北開啟大降價、成都龍泉驛區開展「產銷聯動」汽車消費活動,這些優惠力度大的汽車活動,都有著明確的地域性。而小編作為廣州人,也時刻關注到著本地區的補貼優惠活動。
然而,隨著消費升級、城市牌照限制和購車觀念的轉變,廣汽本田的銷量呈「失速」狀態。根據官方數據顯示,廣汽本田去年全年累計銷量為720,716台,同比下滑6.2%;2023年1-2月累計銷量為76,113台,同比下滑41.9%。
從產品線可以看到,奧德賽、皓影和雅閣等熱銷車型,似乎有些賣不動了,而後續上新的型格兩廂版、ZR-V致並沒有激起多大水花,所以銷量下滑也是有有跡可循的。
廣汽豐田則提供廠家額外補貼5000元,置換補貼最高達1萬元,並且能享受2年0息的金融服務。值得注意的是,廣汽豐田補貼金額以競價成交價為准,補貼上限不超當期競價平均成交價格,且提供燃油車拍牌免費享政策。相絕輪差比之下,廣汽豐田的優惠補貼力度不如廣汽本田,這也與銷量息息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零售量約為92萬輛,2023年1-2月累計銷量為142,529台,整體市場表現不錯。
當然,依託燃油車,廣汽豐田依然能坐穩「老大哥」的位置,但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似乎讓其亂了手腳,推出了換標有沒得很全得iA5與被寄予厚望的bZ4X。
事實證明,廣汽豐田並沒有做好轉型的准備,在銷量不濟的情況下,bZ4X降價3萬元,而降價萬元不久,又突遇召回事件。正值315期間,還遭到了廣汽豐田bZ4X車主集體維權,並且在網上發布聯名撰寫《bZ4X車主致廣汽豐田董事長的公開信》,指出該車在實際使用中存在諸多問題,包括續航里程、虛假宣傳與售後服務差等一系列問題。至於事實究竟如何,我們不妨等待官方的回應。
車友觀察:大幅降價,是真的下血本還是「割韭菜」
如今,整個汽車圈都在降價售車,其中不乏本田、豐田以及日產這些「老品牌」以及豪華品牌來參與這場「價格戰」,比如寶馬BMW i3降幅10萬元以上,賓士部分車型降價12萬元等等。不得不說,廠商們瘋狂內卷期間,也是買車的時機,畢竟消費者能用較少的錢買到喜歡的商品。當然,這番操作也讓小編聯想到「潘多拉魔盒」,充滿了未知。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車友觀察,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Ⅳ 傳祺的2020:艱難時刻,打破「圍牆」丨汽車產經
脫口秀大會火了Factory Girl 趙曉卉,一位來自廣汽傳祺的「車間女工」,每次講段子都會cue到領導。其中有一次,她說道:「真的,領導,不要再讓我去粉絲群賣車了。」
也許是玩笑,也許是戲謔,但總之,這兩年的傳祺車的確不如以前好賣了。
根據1月傳祺公布的品牌2020年銷量成績及相關數據來看,傳祺2020年總銷量為34.2萬輛。如果刨除廣汽新能源的銷量,則已經不足30萬輛。距離曾經的53萬輛巔峰,傳祺的年銷量跌去了約20萬輛。
現在,業內人士無不好奇:
這個曾乘著中國車市東風順勢而起、創造過「神車」SUV、數度成功向高端發起進攻的自主品牌,到底在哪個環節做錯了?為什麼兩年來的改革都是越改越跌?它什麼時候能涅槃重振還是乾脆以「讓位新能源板塊」的方式收場?
近日,汽車產經采訪了廣汽傳祺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也與傳祺的基層員工交流過,對於傳祺曾經發生的、正在發生的,傳祺的問題與未來,做了了解和探究。
當然,在合資與自主的夾攻中,傳祺能不能實現突圍,這絕非一次半次的交流所能概括。不過,在眼下大浪淘沙依舊每天上演的大環境里,我多少能感受到,傳祺從上至下正在形成合力,打破「圍牆」,進而書寫一個新的故事。
1
自省:不夠快要談傳祺的命運和走勢,肯定離不開傳祺GS4的起起落落。
畢竟,曾經的傳祺GS4,用時三年多,就成為了最快達成100萬輛銷量的自主品牌SUV。它的雄起,使得傳祺成為廣汽旗下所有子品牌中(含合資品牌)利潤貢獻度最大的版塊。但是,也同樣是這款車的落寞,使得整個傳祺銳勢頓減。
所以,當第二代傳祺GS4推出時,不少傳祺人還是雙眼冒光,期待著這款車能一飛沖天,帶領整個傳祺品牌回歸上坡路。
結果,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款2019年年末上市、曾千年坐穩細分市場第二名的SUV,2020年平均月銷只一萬輛出頭,連進入自主SUV榜單前十都有點勉強。即使是GS8、M8、M6等高價車型在細分市場中算比較突出,也難以掩蓋傳祺的失落。
這一切並非偶然。
從產品建設的角度看,傳祺的失速完全有跡可循。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包括明星車型在內的所有產品,改款更新的內容都過於單薄。
傳祺GS4是在上市三年後的2018年迎來第一次中期改款,然而改款內容僅僅是換裝了LED大燈、大尺寸中控屏和車機系統,外觀、尺寸、其它配置等方面幾乎沒有改動;傳祺GS8的中期改款比GS4進步的是換了新的動力總成,但在設計、配置等方面的增配與改進仍然較小。更新幅度不夠大,反映的其實就是研發動作不夠快。
了解傳祺的人都知道,廣汽十分重視自主板塊的技術研發,為此專門成立了廣汽研究院。2018年,廣汽研發投入跟銷售額比重高達6.8%,2019年,這個數字更是再度飆升至8.8%。
重視是一碼事,但弊端卻是,廣汽研究院與廣汽傳祺由不同的人分管,這就導致負責產品的人並不為銷售結果負責。另外,由於研究院過於獨立,與傳祺品牌不協同,產品的推進效率也就更加緩慢。
市場好的時候自然是萬事大吉,市場不好的時候,責任的推諉肯定在所難免。
艱難時刻,傳祺決定推倒這堵橫亘在研究院與乘用車事業部之間的「圍牆」。2020年9月,傳祺進行了一項人事大調整:廣汽將汽研院、廣汽乘用車、廣汽新能源全部歸到整車事業本部麾下,由張躍賽擔任整車事業本部本部長。這也就意味著,責權利從此變得更加統一,跨領域的運營管理從此更加一體化。
研發效率亟需提升——這是個殘酷的事實,但終於被承認,又是一個具有轉折意味的徵兆。
據了解,為了讓全體員工跑得更快,廣汽還針對在任的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公司經營業績有直接影響的其他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骨幹人員等發布了A股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2
自改:圍繞「金三角戰略」
2020年上半年,傳祺所推的新車型走的都是在老產品後面加後綴的路子,比如傳祺GS8S,又比如傳祺GS4 COUPE。
看得出來傳祺正在尋求改變。
但是,搭著前明星產品的順風車也好,努力與前明星產品們做出區隔也好,這些新產品最多也只能幫助傳祺攫取某個細分群體的份額。
傳祺整個產品矩陣所面臨的真正「圍牆」其實是——近幾年合資品牌SUV的布局完善和不斷的價格下壓。
求生欲使人保持清醒。對周遭壓力做了全面的審視之後,傳祺終於在北京車展上發出了他的第一個大招——「金三角戰略」。
名字聽起來有點抽象,但傳祺用一句話講明了態度、戰略和對手是誰——在價值維度正面應對合資品牌的下探競爭。
如官方所說,「金三角戰略」包含1個中心、3大舉措、3大目標,即一切以顧客體驗為中心,通過產品增值、科技增值、服務增值3大舉措,實現為消費者增值、為經銷商增益、為主機廠賦能的三大目標。
如何給消費者增值?「增配不增價」就是最直接的做法。李勇說,2020年推出的2021款傳祺GS4、2021款傳祺GS5、GS3 POWER、M8等幾款新車,全部都是增配不增價。
至於給「經銷商增益」,李勇說,他們在政策的考慮、經銷商的培訓、供需的管理等層面,全都是站在經銷商的角度,做最大的優化。
一句話總結,無論是對客戶還是對經銷商,傳祺都希望打起12萬分的小心伺候,即使是自己有可能暫時吃虧。
李勇告訴我們,戰略推行之後,他們收到了很多正向的反饋,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隨著市場的好轉業績逐月提升,走出「V」型反轉曲線,下半年連續六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
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和經銷商,同時也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效率,傳祺還將推進數字化整體轉型。但是數字化從研產銷,人財物,從哪起步,從哪入手,老虎吃天,從哪下口呢?
傳祺的數字化轉型也是從這里開始展示出不同——一位傳祺員工告訴我們,經過一年多的數字化實踐,他們已總結出「四化兩平台」。「兩平台」分別是大數據平台和數據的運營平台。「四化」則是從產品、供應鏈、生產管控,都圍繞著四化目標切入。總的來說,就是細化到一螺母、一螺絲。
他還補充說,傳祺現在正在打造一個「很厲害的」數字化營銷系統。這個營銷系統,很有可能成為傳祺接下來的第二個大招。
「四化兩平台」
3
自立:從產品定位開始
這么多年以來,包括傳祺在內的自主品牌,做產品的戰略基本都離不開兩個字——「對標」。國際巨頭卯足了勁兒填補各種車型空白,我們也平行著借鑒過來,而且質高價優,沒有賣不好的道理。除了產品序列強貼靠,就連「字母+數字」的產品命名體系,也基本奉行「對標」二字。
如果是增量市場,其實「對標」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路徑。
但是,行業發展到今天,自主品牌再抱著「仰望雅閣」、「學習凱美瑞」這樣的想法去設計車型,還能贏得存量市場中新一代消費者的喜愛嗎?
死板是很危險的。在這個層面,EMPOW55的出現應該可以看做是傳祺的一個全新的解題思路。
從產品策略上,它決心突破「對標」這堵「圍牆」。也就是說,放棄與一線合資的簡單對標,而是轉向去思考自身產品應該面向哪類消費者、滿足其什麼核心訴求。
據了解,EMPOW55來源於2019年4月開始組建的一個「敏捷小組」。這個小組由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做組長,自由結合,徵集企業內的年輕人開展品牌研究。最終他們得出結論:「汽車越來越傾向成為代步工具,以及年輕人表達個性的產品。」
「整個環境都發生變化了,所以我們也要變,不能再跟隨『雅凱時代』一味的尊貴、大氣來設計。」馮興亞曾向我們詮釋道,EMPOW55代表的正是傳祺最新確立的產品發展方向——趣(有趣)、質(質量要可靠)、親(要有親和力)。
從2020年的種種動作來看,我們很容易發現,這並不是一個「無為」的國企。
相反,傳祺就好比水窪里的泥鰍,鑽來鑽去,無比活躍。
是的,它的煩惱很明確。眼看著吉利博越Pro、長安CS75PLUS、長城H6這些昔日一起成長起來的對手,依舊在細分市場占據著上風,傳祺難免有些心酸感。
但是,他的干勁也很明確。從GS4 Coupe、GS3 Power到煥然一新的M8家族,再到有著全新產品定位的EMPOW55,結果是否會像預期的那樣發展也許不那麼快看得到,可拋棄現有的發展思路,就是傳祺一年多來做得最多的事。
有人說,一個優秀的創業者應該對舊有觀念有著天生的警惕而不是眷戀,是更願意去創造新系統而不是對系統有依賴,是把資源看作一種責任而不是紅利。那些雄心和慾望大過使命和理想的,也許都不太適合創業。
至少,從這些標准來看,「創業者」傳祺是及格的。
Ⅵ 廣汽集團有_有新能源
今天,邊肖汽車向朋友們簡單介紹一下廣汽集團是否有新能源汽車。廣汽集團眾所周知的汽車夢,始於廣州標識的成功與失敗,接著是廣汽本田在廣州標識基礎上誕生的爆款,接著是廣汽豐田投產當年的盈利,最後是廣汽傳祺自主品牌的建立和爆發式增長。廣汽集團已經成為具有精益生產基因的汽車公司,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領導者。下面讓邊肖汽車向朋友們簡單介紹一下廣汽集團是否有新能源汽車!
廣汽集團有新能源汽車嗎:知識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廣汽集團自主品牌廣汽傳祺一直處於產能遠遠落後於銷量的困境,以至於根本沒有多餘的產能來生產新能源汽車。擁有自己電池技術的比亞迪,很早就布局了新能源汽車市場,今天已經風光無限。由於傳統燃油車銷量慘淡,BAIC直接轉向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以BAIC新能源上市為標志,BAIC新能源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絕對第一。
互聯網造車新勢力既有依託傳統造車企業過剩產能的江淮蔚來、海馬小鵬,也有自建工廠的理想智造、威馬汽車。近年來,蔚來ES8和威馬EX5相繼量產交付。蔚來ES88年交付1萬輛,ES8年底發布,威馬汽悶譽車明年交付10萬輛。廣州大本營實行限牌限養政策,廣汽集團不可能有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更不用說2019年實施的雙積分政策。
廣汽集團於宣布成立廣汽新能源公司,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R&D、製造和銷售。這是一支不同的新造車力量。傳統汽車集團下,新能源汽車基於新開發的純電動汽車專屬平台引入市場。這是一支不同的新造車力量。其總經理顧惠南是燃油發動機技術專家。目前,有必要建造一台沒有發動機的發動機,甚至改變發動機的壽命。
廣汽新能源所在的智能網路化產業園總投資超450億元,其中廣汽新能源項目投資47億元,一期規劃產能20萬元。計劃2019年初建成投產。依託第二代純電專屬平台,規劃陸續投產的A26、A18、A12車型,未來產品將以每年不少於兩款的速度推出。
廣汽新能源將全面實施新技術、新智能、新產品、新生態、新品牌&ldquoNew&rdquo策略。廣汽新能源位於廣州番禺的全新工廠,擁有全球首條柔性鋼鋁混合生產線、全球首條互動式定製生產線、全球首座能源綜合生態工廠、國內首座數字化自主決策智能工廠等多項首批稱號。
今年1-10月,在依託GE3純電動SUV和GS4插電式混合動力SUV兩款新能源車的情況下,廣汽新能源累計銷售新車13928輛,同比增長291%,主力車型傳祺GE3530累計訂單突破7000輛。
廣汽集團有新能源汽車飢如嗎:車展?
在2018廣州國際車展上,廣汽新能源發布了全新純電動汽車AION。s基於廣汽第二代純電動專屬平台GEP。世界上第一台電力驅動、電子控制和減少差異的設備&ldquo三合一。深度集成統一電驅動系統模塊,全面提升性能、輕量化、小型化。
AION的釋放。s標志著廣汽集團終於完成了整個汽車產業的布局。在本次車展上,廣汽傳祺發布了其第二款國產中型MPVGM6,標志著傳統燃油車系統完成了整體布局。AION。s和GE3530將打造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的先鋒團隊。GE3之前已經開始裝螞肢段備廣州計程車車隊,自駕車輛也已經開始路試。隨著AION號的下水。s明年,相信這款車至少會是廣州上路綠卡的主力軍。
遵循AION的命名規則。s,我們可以大膽猜測,廣汽新能源後續車型的命名可能基本都是這樣做的,後續車型如AION.3、AION。AIONx。y等等會一個接一個的誕生。
AION。s是廣汽新能源全新智能工廠的首款產品。與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新一代三元鋰電池,使新車最大行駛距離超過600公里。配備了與騰訊聯合開發的車載AI系統,擁有QQ音樂、社交出行、實時導航、一鍵找樁、智能語音等五大核心功能。車展前的新聞發布會後,車載系統將至少每月迭代更新一次。內飾和價格尚未公布,但就其面值和空房間大小而言,它已經成功了一半以上。
本屆廣州車展期間,廣汽新能源專屬APP也正式上線。一款可以在APP上定製為自己的個性化智能車,可以選擇前臉和後尾、方向盤和儀表盤、尾翼和輪轂、自動駕駛功能和太陽能天窗等。
APP提供了從售前、售中、製造、售後的汽車使用全過程。APP收費功能將實現&ldquo檢查、引導、收費和支付。如收費服務功能,內容板塊將延伸汽車服務,用戶功能也將全面管理用戶信息。
銷售渠道方面,廣汽新能源已實現全國主要城市全方位布局,預計年底將有60家。廣汽新能源25小時體驗館更像是休閑打卡勝地,有汽車展示、咖啡廳、書吧。
在廣汽集團近年來合資、自主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廣汽新能源在2019年給廣汽集團帶來哪些不同值得期待。在廣汽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在一個擁有豐富造車經驗的團隊對造車品質的追求下,相信廣汽新能源會繼續將傳統優越的造車品質與互聯網的創新理念相結合的汽車推向市場,剩下的就看其營銷銷售團隊如何將這款車打好了。
好了,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這么多,今天邊肖汽車給朋友們簡單介紹了一下。廣汽新能源AION。2019年投入運營的美國,機遇與挑戰並存。未來兩年,市場上會有更多的新車型上市,新能源政策補貼會逐漸淡出。以前,深巷裡怕的就是酒香。目前是我自己的酒香,別人的酒香也是香。如何讓你的酒香更遠更快地飄到用戶心中,將是成功的關鍵。如果朋友想了解更多知識,請關注本網站!
百萬購車補貼
Ⅶ 廣汽傳祺混合動力怎麼樣好不好
導讀: 廣汽 傳祺 混合動力怎麼樣?好不好
新能源汽車時代已經來臨,混合動力汽車以其良好的燃油經濟性能目前正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接下來由我為您介紹一下廣汽傳祺混核散合動力怎麼樣吧!
廣汽傳祺混合動力怎麼樣?好不好--廣汽 傳祺GA5 PHEV
傳祺GA5 PHEV插電混動版搭載1.0L汽油機與電動機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其中電動機最大功率為94kW(128PS)。電動機由三 元 鋰電池組供電,伍並僅靠充滿的電池可純電動行走80km,配合汽油機其綜合續航可達600km。腔氏跡在電池的維護上,廠家承諾8年15萬公里的超長質保期。
廣汽傳祺混合動力怎麼樣?好不好--廣汽 傳祺GS4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 PHEV
以 GS 4的外觀設計,雖然說是自主品牌的標桿有點過分,不過確實是改變了許多消費者當時對自主品牌汽車造型的一貫印象。而且像一體式車頭跟懸浮式車頂之類的前衛設計至今也一直被其他車企的設計師所採納,可以見得G S4 的外觀設計有多麼討人喜歡。而相比起汽油版車型,PHEV車型在外觀上則是完全保留了這種人見人愛的設計,外人只能透過中網上藍色的裝飾條又或者說車尾的傳祺Logo以及”PHEV”銘牌分辨出它是一台混合動力車型。
@2019Ⅷ 廣汽新能源這步棋到底靠不靠譜埃安系列沖擊高端純電市場!
近日,廣汽新能源汽車在天眼查官網顯示的注冊資本,突然由7.83億人民幣增加至14.19億人民幣,增幅為81.28%。
這在一定程度上坐實了此前甚囂塵上的一則傳聞:廣汽新能源旗下埃安(Aion)品牌將作為高端智能品牌進行獨立運作,後續可能會尋求科創板上市。在外界看來,這次高達6億元的增資,正是廣汽集團意欲將埃安獨立運營的標志。
雖然廣汽方面回應稱這是屬於股東方的正常增資,該筆資金將主要用於新能源車型的研發、後續新技術研發以及市場營銷等。但第一電動網就埃安品牌獨立事宜向廣汽方面求證,得到了肯定的答復。
「目前,廣汽新能源(公司內部)的確正在醞釀針對下一階段『品牌向上』以及品牌加速發展的思考與規劃」,廣汽方面表示,「但具體的舉措還要等待,有進一步的消息,我們將會及時共享與發布。」
但也有觀點認為,廣汽的這步棋既並不「靠譜」,也不夠高明。
在大眾看來,傳祺的「氣數」早已不復當年——GE3在今年9月只賣了130輛,累計銷量只有421輛,同比下跌93.32%;GA8到今年9月底的累計銷量只有559台;更名為GS8S的GS8月均銷量也不過千台左右。所以,即便廣汽在埃安獨立後能夠騰出手來專門扶持傳祺,恐怕也難以徹底扭轉局面。
同時,當我們跳出廣汽的內部視角,再次審視埃安系列取得的市場份額會發現,其近六成的銷量都流向了B端,即各大網約車平台作為「計程車」「網約車」使用,個體消費者的購買比例只佔了四成。這樣失衡的比例不得不讓人不少人質疑,獨立後的埃安究竟能否以「高端」之名在私人用戶市場扎穩腳跟?
畢竟隨處可見的埃安牌「計程車」,或許已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了消費者的認知。這也讓依靠埃安「獨當一面」來沖擊高端純電領域這條路多了不少未知。
這不禁讓人好奇,如今的廣汽是否會後悔,當初不該為了一時銷量,過多地將埃安銷往B端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