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量發行股票基金對哪種股票好
藍籌股。因為大量發行股票基金,這些基金用於價值投資長期持有股票的。那麼基金經理都會選擇藍籌股進行投資
⑵ 易方達基金被瘋搶,為什麼這么多的人投資基金他們看中了什麼
一句話看中了基金的高收益。
基金這兩年確實很火,這其中原因很多,我作為一個非專業理財人士,就從一個老百姓的角度來談談原因。
第一,大家有閑錢了,當只能解決溫飽的時候,誰還有錢去買基金,溫飽勉強解決哪敢去買基金,賠了可是要命的啊。
第二,觀念的提升,以前大家都是把錢放在銀行,存個定期,一年2個點的利益,主要是安全,可是突然發現到處都在宣傳理財。發現存銀行跑不贏CPI,賠錢,怎麼辦?
第三,近兩年股市火爆,存銀行賠錢怎麼辦,炒股啊,收益多高,近兩年大家都在討論股市,某某某賺了多少,某某某翻了多少倍,等等如此,天天在耳邊回響,聽到這些有沒有馬上就要拿出所有積蓄進入股市的沖動。
第四,專業能力,當你打算在股市裡放手一搏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什麼也不懂,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市盈率,更不會看K線,這還怎麼玩,進去就是當韭菜,既然不會那就交給專業人士去玩,這些就是基金經理了。
第五,時間,你炒股需要天天盯著股市,但大家上班這么忙,沒空怎麼辦,那就找一個不用盯著,下班看看就行的辦法,基金。
所以,大家這幾年都在瘋狂投資基金,但是物極必反,股市有句話,當大家都在炒股的時候,股市就到下跌的時候了。合理規劃自己的理財,做到合理收益,穩健投資才是王道。
最近易方達新基金申購的消息火了,馮波管理的易方達競爭優勢認購規模或達2374億,創出公募基金史上單只新基金認購規模新高。為什麼這么多人熱捧基金呢?
截止2020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上漲1.72%、深證成指大漲1.89%、創業板指數亦大漲2.27%,兩市成交額放量直逼萬億元,數據顯示,2020年年內A股投資者人均盈利10.49萬元。而公募基金的投資人賺錢效應不遑多讓,2020年年內收益達到甚至超過100%的基金出現了驚人的110隻。
2020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雙雙創下近11年來的新高,普通股票型基金達59.69%,偏股混合型基金也達到了58.15%,都同時超過了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其中冠軍基金年度回報率更是達到166.57%。
如此賺錢,新基金遭到搶購也不難理解,誰不想從中分一杯羹呢?
新基金認購火熱,還與投資人的心態有關。老基金經過多年發展,動輒3元,4元,而新基金只要1元,不少投資人尤其是新手投資人,看了就心動了,覺得買到了「便宜貨」。
事實真的如此嗎?10萬塊的本金,1元基金上漲10%,3元基金同樣上漲10%,兩者的收益難道不是相同的?
基金公司怎麼賺錢?基金工資從基金規模中按比例收取管理費,獲取收益,因此,做大基金規模就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使命。他們也想賺錢!
於是,基金公司摸准了投資人心裡,以明星基金經理作為噱頭,以低價格為誘餌,不斷發行新基金,目的還是通過新基金把規模做大,幫助基金公司盈利。
你看,如今世面上,大多數基金公司都是這么做的,基金公司無利不起早。
我個人不喜歡新基金。 一方面,新基金沒有 歷史 業績可以參考,你無法判斷它的運營狀況,無法透過 歷史 看他業績未來向好的概率,只能迷信基金經理。
另一方面,新基金有建倉期,也就是大家的錢並非直接投入股市,而是逐步進入的。如今,A股已經太熱了,股指已經泡沫,此時進入市場,風險很高,買新基金的錢一不小心就會變成「接盤俠」。
最後的最後,我想勸一勸那些懵懂的投資人,股市有風險,入市要謹慎,此時蒙頭搶購新基金,尤其是一次性投入,務必重視風險。
基金在2020年的收益確實不錯,基本持有兩年的都賺的盆滿缽滿。
股市和基金不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是貨幣發行量的晴雨表。尤其在疫情下,各國都在寬松貨幣政策挽救經濟,當然也包括美國和中國。就在昨天拜登已經批准了1萬6千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政策了,我國肯定也有類似的計劃。結果就是世面上貨幣多,各種資產價格都會水漲船高,其他的不說,最近物價漲了許多吧,這只是剛開始。
不要把錢放到銀行,否則你肯定會被收割掉,雖然有點殘酷,但確實事實。
⑶ 哪些公募基金能打新股
很多股民都喜歡打新股,因為一旦打新中簽了,就相當於中了彩票,可以獲得一筆不錯的收益。
除了股票可以打新股,其實一些公募基金也是可以打新股的,那公募基金有哪些類型呢?有哪些公募基金可以參與打新?下面,我給大家一一解答。
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其實基金就是把大家的錢收集起來,交給基金經理進行專業的打理,那公募基金就是面向所有人發行的基金,比如支付寶上的基金,所有人都可以購買,就是屬於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股票型基金(基金投資股票比例80%及以上)、債券型基金(基金投資債券比例80%及以上)和混合型基金(根據投資標的比例確定)。
其中的股票型基金,是指有一定比例資金用於投資股票。炒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單單靠自己分析並不是最優解,建議大家可以用這個九大神器,助力你的投資決策:股市入門必備九大神器,一鍵打包獲取
「打新」只是基金增厚收益的一種方式,相當於基金的「副業」,在目前的市場上,除了債券型基金(包括二級債基)、商品型基金不能參與打新之外,其他類型的基金都有資格參與打新,而且一般都是參與網下打新的。
目前可以打新股的公募基金有中郵核心成長混合(590002)、中郵核心優選混合(590001)、中郵新思路靈活配置混合(001224)、中融景瑞一年持有混合C(010368)、諾德成長精選C(003562)、海富通成長甄選混合A(009651)、中郵未來新藍籌混合(002620)等等。
對於股票型基金,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去分析一隻股票情況的話,點擊下面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代碼,即可看這個股票適不適合買,最新行情消息,讓你輕松把握時機:【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2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⑷ 3000點附近新基金建倉現分歧
面對3000點這一關鍵點位,公募基金建倉態度出現分歧。近期,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及上市型基金(LOF)公告顯示,一些看好目前布局時機的產品中高倉位上市,最高倉位接近70%,同時,也有部分基金經理心態謹慎。
成立於8月8日的嘉實滬深300紅利低波動ETF近日發布上市公告書,公告顯示,截至9月11日,權益倉位76.33%。這也意味著1個月時間,該基金已達到中高倉位運作。8月9日,滬深300紅利低波指數下跌0.52%,該基金跌幅為0.15%,說明該基金成立次日已經積極建倉。
具體來看,該基金配置較多的是金融業,佔比達到30.71%,製造業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佔比也分別達到10%以上,前五大重倉股分別為銷哪宴長江電力、中國緩培銀行、川投能源、民生銀行、國投電力。
9月4日,浙商匯金中證浙江鳳凰行動50ETF發布了上市公告書,該基金成立於8月5日,截至9月2日,其股票倉位為48.52%。從基金凈值變化看,該基金9月20日凈值上漲0.14%,標的指數當日上漲0.15%,兩者走勢基本一致。
部分主動權益基金經理也在三季度逐漸提升股票倉位,明星基金經理鄔傳雁所管理的泓德三年封閉運作豐澤混合9月16日發布上市公告書,該基金於今年3月28日成立,並於9月19日正式上市交易。截至9月11日,該基金權益資產比例為87.52%,相比6月末的81.74%股票倉位,提升了5.78個百分點。相比6月末,基金經理也有所調倉,前十虧銀大重倉股中,小幅加倉法拉電子,微幅減倉葯明康德。
基金上市公告書也透露出部分基金經理謹慎的一面。例如,9月18日,建信滬深300紅利ETF也發布上市公告書,截至9月16日,股票倉位僅13.27%,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佔比高達57.70%;9月12日上市交易的華寶MSCI中國A股國際通ESG(LOF),截至9月5日,股票倉位僅15.20%;9月6日上市的國泰中證全指通信設備ETF,截至8月30日,倉位為19.53%。
有基金經理分析,根據交易所規定,ETF上市時倉位就應該達到基金合同約定的水平,一般情況下,ETF會在上市之前幾天公布上市交易書,披露上市前夕的投資運作情況,ETF上市前的建倉節奏可由基金經理靈活把控。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⑸ 2021年股市,哪些板塊值得關注,最有可能會大漲
2021年政策支持力度大的板塊一定會大漲,具體是哪個板塊一定要根據政策方向,誰都不能未卜先知的,只能以政策和股市特徵進行分析和預測明年哪個板塊會大漲。
所以下面我們就以政策支持為出發點,結合股票市場板塊特徵,進行推測2021年哪個板塊會漲。
根據我個人對政策方向,以及大盤板塊特徵,我認為2021年以下板塊會大漲:
第一個:金融板塊
金融板塊在今年是值得關注的,由於2021年A股市場走的牛市行情,在牛市初期行情之中,金融板塊拉升大盤的最主要力量。
但一定要清楚,想要在2021年從科技股抓到機會,一定要波段性操作,因為科技是漲漲調調的,持續性不強,所以只能階段性等科技股的拉升機會。
綜上
按照當前A股大盤所處的位置,認為在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板塊機會在以上板塊,最值得關注是金融三大板塊,相信今年的牛市對金融板塊炒作熱度不錯的。
至於抱團股和科技類股票只是階段性機會,尤其是抱團股最起碼現在還可以關注,抱團股在瓦解之前都可以重點關注,瓦解之後整個市場都會發生改變的。
⑹ 公募基金久期繼續上升說明什麼
意味著機構債市投資更加積極。車日楠認為,從旦悶喊長期來看,公募基金久期的拉長是一個積極信號,以往很多統計和研究都表明公募基金模野的久期與市場走罩蔽勢呈現正相關的關系。
⑺ 能打新股的公募基金,都有哪些基金
從重點打新基金的類別看,保本基金達到30隻,佔比為31%,普通混合型基金為67隻,其中大多數為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品種,這已構成當前網下打新的主力。
根據統計,在往年的打新中,債券型基金可謂打新的主力軍,打新市場約20%的份額,都被債券型基金占據。不過此次《規范》中限定,債券型基金在內的三類產品不能參與打新,而新股不少於40%的份額將向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配售,這客觀上大幅提高了其他基金中簽率。在這些基金中,新發的混合型基金和部分保本型基金值得投資者關注。混合型基金不受股票型、債券型基金的倉位限制,資產配置比例更為自由,其中又以靈活配置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較為突出,可將大部分資產用於打新。
⑻ 基金調倉動向
4月25日,2023年公募基金一季報終於披露完畢。
在市場低迷的背景下,一季度公募基金權益類資產整體市值縮水,九成權益類基金一季度虧損。部分基金產品倉位有所調整,龍頭公司、熱門賽道持股集中度下降,大金融、醫葯、穩增長行業倉位上升。
公募基金規模縮水。
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市場公募基金9536隻,資產凈值合計25.3萬億元,較2021年四季度末減少4992.66億元,環比減少1.94%。
天相谷數據顯示,剔除貨幣市場基金後,基金總規模環比下降5%,其中股票型基金規模近三年來首次下降。同時,基金規模環比下降,公募行業馬太效應顯著。少數頭部基金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而大量其他公司占總份額不到9%。
需要指出的是,市場下滑是規模萎縮的主要原因。一季度,公募基金減少了股票資產的配置。一季度末,股票市值6.04萬億元,下降13.96%,配置占凈值的24.38%,環比下降3.85%。
截至一季度末,基金公募前十大重倉股分別是貴州茅台、時代安普、葯明康德、隆基股份、招商銀行、五糧液、瀘州老窖、邁瑞醫療、東方財富、山西汾酒。其中葯明康德大幅增持,五糧液大幅減持。
基金經理換崗換血。
看了公募基金的整體情況之後,我們可以看一看「頂流」基金經理的具體操作。面對2023年一季度的震盪調整,各大基金經理的應對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人堅守初心,無所作為,有的人主動換位置,換血。
具皮陪體來看,「公募一哥」張坤管理基金的股票倉位基本穩定,只是調整了結構,增加了醫葯、科技等行業的配置,減少了金融等行業的配置。以其管理的藍籌精選為例。與去年底相比,2023年一季度末,僅有平安銀行退出前十大重倉股,美團進入前十大重倉股。
劉崧也選擇堅持下去,他的立場沒有太大變化。與去年底相比,其管理的一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一季度增持了金朗科技,成為廣發小盤成長中的第八大重倉股,BOE A和高德紅外退出前十大重倉股。
當然,也有基金經理選擇大幅調倉。
此外,有「半導體一哥」之稱的蔡鬆鬆也進入了「東算西算」的領域。到一季度末,其前十大重倉股分別是偉世通、啟天科技、數證股份、京北股份、新都股份、浪潮軟體、數據港、克蘭軟體、普聯軟體、寶藍股份。與2021年底相比,前十大重倉股「面目全非」。
還有6000億資金可用。
面對市場的震盪調整,基金經理公開發行股票是一種應對方式。當然,也有人縮小了規模,在等待重新進入。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發現,公募基金仍有大量「子彈」可用。
首先,根據2023年一季度披露的股票方向基金現有持股比例與基金合同約定的股票持股比例上限的差額,可以計算出一季度末這些基金可用於買入a股的剩餘資金約為5926.98億元螞帶。
其次,今年2、3月份募集的股票方向基金尚未發布季報,其總資產a
天富基金經理胡新偉表示,繼續看好中國消費行業的投資機會。在他看來,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消費表現總體平穩。短期因素不影響中國消費行業持續穩定增長的潛力,更不影響消費持續升級的大趨勢。
就是金融,房地產等。在大盤股里。
我們認為房地產的長期需求仍在,中短期也是穩增長的組成悶握蘆部分。隨著房地產政策的調整和金融資源的支持,系統性風險會降低。這類公司抗風險能力更強,外延擴張的可能性高,即使估值極低,未來房地產市場仍有良好的回報潛力。
二是能源、資源類公司。
行業中長期需求依然穩定且持續增長,同時受國內外諸多因素影響,此類公司被視為周期性資產,估值極低,現金流良好,資本支出低,股息率高,對應當前價格預期收益率高。
三個是中小盤價值股和成長股。
是在廣闊的製造業中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細分龍頭企業。不僅包括傳統製造業,還包括新材料、零部件等有技術壁壘的製造業。疫情爆發以來,我國製造業優質產能優勢進一步拉大,競爭優勢的建立和深化仍在進行,有望提高製造業的盈利能力和質量。所以在廣闊的製造業中挖掘性價比高的公司還是有希望的。
本文來自證券之星。
相關問答:基金一季報什麼意思?
基金管理人應當在每個季度結束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編制完成基金季度報告,並將季度報告登載在指定報刊和網站上。基金合同生效不足2個月的,基金管理人可以不編制當期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或者年度報告。
季度報告:
基金合同生效不足2個月的,基金管理人可不編制當期季度報告。
1、基金概況。即基金的基本信息情況
2、主要財務指標和凈值表現。本期利潤、本期凈收益、加權平均基金份額本期利潤、期末基金資產凈值和期末基金份額凈值。
3、管理人報告。基金經理簡介、遵規守信情況說明、基金經理工作報告等。
4、投資組合報告。
5、開放式基金份額變動情況。
相關問答:如何看基金披露的季報和年報?
近日基金年報陸續披露完畢。
一份年報動輒洋洋灑灑幾十頁,要想通篇看下來得花費不少時間,更別提手中持有多隻產品的。
今天我就來畫畫重點,幫助大家抓大放小,捕捉基金年報中的有用信息。
01
如何查找年報?
在讀懂一份年報前,我們首先要掌握幾個前提。
對於一隻基金產品而言,一年有6份定期報告,包括1份年報、1份中期報告以及4份季報。從名稱就可以看出不同報告所要求的披露時間也不相同。
季報:每季結束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披露,也就是季度結束3周左右;
中期報告:上半年結束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披露,一般在8月中下旬;
年報:每年結束之日起三個月內披露,最遲也就是3月底。
那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渠道查詢到產品的年報呢?
最直接的,可以通過基金公司官網的基金詳情頁或者信息披露專區。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基金平台也會同步。
圖片來源:網路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年報是具有一定滯後性的,因此可以重點關注相對於四季報增量的內容。
02
年報中的重要指標
一份年報中有哪些是重點信息呢?我整理了需要關注的五大重點。
一、基金凈值表現,觀察基金業績。
年報中會對基金各個階段的收益率進行展示,包括過去3個月、6個月、1年以及成立以來的,方便投資者更直觀、全面地對基金錶現進行判斷。
同時對於業績比較基準這個指標,它就像一個合格線,如果一隻基金長期跑不贏業績比較基準,那麼這樣的基金就要打個問號了。
圖片來源:南方轉型增長2021年年度報告
二、投資組合報告,包括隱形重倉股。
優秀的投資組合才能賺取收益,我們對基金組合資產品種的分析、對比和了解,也有利於預測基金的未來投資風險。
不同於季報只披露前十大重倉,年報會披露所有持倉明細,包括持倉股票佔比11-20位的股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隱形重倉股」。
通過全部持倉,我們可以判斷持倉的分散度以及隱形重倉股等信息;從股票投資組合的重大變動可以看出基金的換手情況,或者我們也可以直接通過網站查詢到基金的換手率。
三、基金份額變動,申贖情況
這部分內容相對比較簡單,通俗來講就是看基金是申購的多還是贖回的多,也能查詢到截至去年末的基金總規模。
圖片來源:南方轉型增長2021年年度報告
以南方轉型增長A類為例,據2021年的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申購6億份,贖回2.22億份,可以看出在2021年申購份額大於贖回份額。
四、基金持有人結構,機構與個人佔比
這部分內容只在年報和中期報告中披露。我們可以重點看機構佔比和內部佔比,因為這表明了專業人士的認可和態度,也能幫助我們對持有人結構的穩定性有所了解。
圖片來源:南方轉型增長2021年年度報告
五、基金經理的運作報告,年報重頭戲。
通常,基金經理會在「管理人報告」中對上一年度的操作進行回顧,並展望下一年度市場,相當於是基金經理給投資人的一封親筆信。
信中對買了什麼、為什麼買、是賺了還是虧了、未來怎麼規劃等等這些投資者所關心的問題進行回復,字里行間都能看出一個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和態度。
一方面可以體現了基金經理對投資人的尊重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投資人判斷基金投資風格與自身投資需求契合度的重要依據。
03
運作報告簡要摘錄
這里我主要摘取了基金經理駱帥、林樂峰的主要觀點。
駱帥:
他認為,從宏觀角度看我國經濟周期在2021年上半年見頂回落,有望於2023年 2季度開啟新一輪上升趨勢。
而權益市場一般是領先宏觀經濟的,因此2022 年的權益市場有望先抑後揚。
行業方面,在一年的維度上,決定市場走勢的主要是流動性。除了延續高增長趨勢的雙碳、新能源領域,以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驅動的數字經濟將成為 2022 年的一個亮點。
林樂峰:
對於我國當前經濟環境,林樂峰同樣認為正經歷一個逐漸探底的過程。PMI底部趨穩、社融規模增速也有所反彈,這兩個領先指標預示著未來一兩個季度可能會探明這輪經濟的底部區域。
而對於 2021年漲幅較大的高景氣賽道,2023年基本面會有分化,需要時間消化估值。我們會在估值調整到合理位置時選擇其中業績兌現度較高的優質公司進行的布局。
此外,消費類板塊的基本面處於左側位置,持股周期較長的話可以逐步建倉。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⑼ 私募欲借殼公募打新科創板 公募「殼資源」再成緊俏貨
科創板開板在即,近兩個月以來,市場上看好科創板打新的資金正蜂擁公募基金,老公募基金的殼成緊俏貨,雙方正就預期規模,底倉策略等方面進行談判。有私募人士表示,「私募里想通過公募渠道打新的不少,最近比較熱,從身邊接觸的朋友來看,尤其是能理解科創板打新的人,參與的熱情都比較高。」
百億資金覬覦科創板打新
多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他們近兩個月開始頻繁與一些中小公募基金接觸,計劃通過老公募基金的殼,參與科創板打新。
5月28日,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我們從四月份開始准備,最終訂下了幾個老公募基金的殼,規模限制在7000萬至1億,跟公募基金談得有點艱難。」
5月30日,一位廣州的私募人士說:「我們最近兩個月開始和公募談借殼的事,現在談得七七八八了,應該6月中就要全部敲定下來。」
同日,另一位私募人士也表示,公司跟公募談得差不多了,1個多億的資金會通過申購公募的方式打新。
此外,有公募基金人士在朋友圈表示,公司有幾只老公募基金的殼可以用於科創板打新,歡迎聯系。
那麼,為什麼大批資金突然間湧向公募基金,公募科創板打新究竟有何優勢?
5月28日,阿巴馬資產總經理詹海滔介紹,打新分網上網下兩種方式,按照規則,網上打新配售規模約佔10%-20%,網下70%-80%。其中網下這部分約10%-20%分配給戰略投資者,此外50%-60%的額度,主要是分配給A類投資者、B類投資者和C類投資者。A類投資者主要就是指公募基金的公募產品,以及社保基金;B類投資者主要就是指保險機構;C類,包括公募基金的專戶、券商資管計劃、期貨子公司,以有符合資質的私募基金。
詹海滔告訴記者,按照目前的配售比例,A類要大於B類,而據估算,A類獲配比例有望是C類的3-5倍左右。A類的公募基金成了科創板打新很好的渠道,這也是目前私募紛紛欲與公募合作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A類的公募基金,配售比例是按照賬戶數配售,不是按照持倉市值。所以私募找公募基金產品合作,希望公襪散募基金產品的規模較小。
「新股發行節奏,前幾個月預計是批量發行,使全年的時間分布不均勻,收益率主要集中在前幾個月。產品規模影響因素很大,因為公募基金存在頂格申購,根據我們的歷史統計,2018年以來1億以下頂格申購的家數佔比超過75%,所以1億以下的小公募更劃算,2億規模的基金打新收益率會被稀釋一半,以此類推。」力鼎資本CEO高鳳勇表示。
詹海滔介紹:「上周五(5月24日),有一些保薦機構提出科創板的底倉市值是1000萬,但據說被否,目前比較能夠接受的,是6000萬的底倉市值,要日均20個交易日。也有提出持倉市值要8000萬,這個不太容易實現。」
對於私募來說,合適打新的公募基金並不多,私募青睞的是規模小的公募基金。
按規定公募基金的規模應該在5000萬以上,否則將面臨清盤的命運。「打新公募的規模越小越好,剛好5千萬最好。」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而對迷你公募基金來說,越多的資金申購就能收取越多的管理費,也是一件好事。雙方的談判焦點就在祥臘於規模。
「公募希望資金要多放一點,但多放資金對於我們來說就不劃算,因為放多了閑置資金,只能做固收,所以我們希望就是能談到相對比較能夠接受的規模。」一位私募人士說。據記者了解,目前有的已達成協議基金規模在1億元左右。不過謹好滑,據悉目前有的公募基金要求進入的資金達到2億,甚至2.5億,少了不做。
從成本來說,借道公募基金打新,成本就是認購費、管理費和贖回費。有私募人士給記者簡單算了一筆賬,「單筆申購是幾千萬元的,持有時間一年,大概費用在1個點左右。」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打新年化收益,悲觀一點在6%-10%,樂觀一點在10%-20%。」
不過,科創板打新並非沒風險,「如果只是純打新,打新不佔用資金,關鍵如果是要買5千萬的股票市值,這個風險是暴露的。如果底倉不對沖的話,底倉可能下跌,科創板打新的風險主要是在底倉這一塊。」5月30日,凱納資本董事長陳曦表示。
因而底倉策略成為控制風險的關鍵。陳曦介紹,具體的操作方式是:「用私募基金先打包一層,就是客戶的資金打到私募基金,由私募基金再去買公募基金,然後私募基金這邊用股指期貨對沖。」
在產品設計思路上,高鳳勇建議:集合資金類型,我們推薦認購私募,私募再認購小公募的策略,公募規模盡量不要超過1億,並關閉大額申贖;公募指數型建倉6000萬;私募同步賣空指數對沖底倉風險。當然大家覺得倉位風險小做增強型品種也可以。
有私募人士表示,合適科創板打新的公募不容易找。
「找合適打新的公募基金,前段時間不難,隨著想參與科創板打新的機構增加,現在可能比較難了。」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此外,私募比較喜歡被動指數類公募產品,不過,基金管理許可權在基金經理手上,所以私募基金要找到符合其產品運作思路的、同時規模較小的公募基金的殼並不太容易。
有業內消息靈通人士指,7月1日科創板將正式上線,而坊間傳言科創板上線日期是在7月初至7月底。
如果「20個交易日日均市值6000萬」要求落地,那麼,要趕上首批科創板打新,留給公募基金的建倉時間已不多,6月初必須開始建倉。(21世紀經濟報道)
私募網下打新熱情高漲
第二批科創板基金定於6月5日發售。此次,鵬華、華安、廣發、富國、萬家這五家公司獲批的是科創主題3年封閉型基金,將參與科創板股票戰略配售和網下打新。
如果說戰略配售是「大額批發」,那麼網下打新就是「零售」。由於大部分基金公司尚未發行戰略配售基金,通過公募基金打新也是一個選擇。「普通基金一樣可以做,所以大家都在積極准備。」深圳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不僅公募,私募、信託等機構也在積極把握科創板網下打新的投資機會。「我們也在發科創板打新產品,和私募一起合作。私募屬於C類,能分到30%左右,我們設置的規模較小,一隻產品大約是1個億。」華南一位信託人士也表示。
根據3月1日上交所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科創板的網下發行與現行制度有較大的不同。科創板網下發行將個人及普通機構「拒之門外」後,C類專業機構獲配比例將大幅度提高。由於網下發行比例大幅度提高,網下整體獲配比率將顯著提高。
「與現行打新制度相比,私募對科創板打新的興趣更大,我們也在積極准備。」該華南信託人士表示。
多位受訪人士稱,科創板上市大概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溢價,特別是前期炒作空間較大。
一位私募分析人士表示,科創板前期炒作會比較嚴重,單只股票收益率會很高,中後期收益率水平將逐漸下行。「預計年度發行數量超過200隻,且前3個月發行佔比達50%左右。建議提前參與,前期參與收益率更高,之後收益水平將逐步下降。」
上述信託人士也表示,假設單一產品規模9000萬,其中1000萬~1500萬用於獲配新股繳款,7500萬~8000萬用於底倉配置,計算預計年化收益率將達到30%。
「如果漲幅是1倍,1億規模的產品打新可貢獻的收益率約為7%。所以科創板打新收益率很可能出現前幾個月較高之後下降的情況,此情況也與創業板和中小板成立初期的情況類似。」上述私募分析人士也稱。
在上述私募基金人士看來,對科創板的詢價,證監會並無特殊要求,且每個機構可以申報不超過3檔的擬申購價格。由於對一致預期報價的偏離都要承擔被剔除的風險,所以詢價差異影響不大,尤其在科創板發行初期,機構仍會以不超過23倍市盈率「天花板」的方式報價。
「相對成熟的企業,比如滿足中小板主板創業板條件的企業,它的估值還是不應該有太大的脫離;我們講的特殊性估值只存在於特殊階段的企業,而不是盈利模式成熟、已經過了快速發展期的企業,除非是體量特別大的,像一些晶元企業等。對絕大多數企業而言,盈利有4000萬~5000萬以上,PE估值法是一個較好的估值方式。」他說。
第一財經也注意到,根據目前科創板申報資料,申報企業在估值定價時PE是一個重要的估值指標。
例如杭州鴻泉物聯網的招股說明書披露,2015年9月,北大千方以8800萬元價格受讓55%股權,對應公司整體估值1.6億元,以2015年承諾業績1700萬元計算,PE倍數為9.41;2017年6月,北大千方以8118.88萬元價格轉讓公司12.49%股權,對應公司整體估值6.5億元,以2017年承諾業績2650萬元計算,PE倍數為24.53。
「定價是個很復雜的事情,光看PE肯定也不行,比如虧損的企業沒有PE、微利企業沒有PE。從現在角度來看,估值體系是多元化的,而不能簡單看待。」上述公募基金經理告訴第一財經。
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對於不同類型和不同階段的科創企業,會使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外資私募加速入場
在多位外資人士看來,近期北向資金的大幅波動並不影響外資對於A股市場的長期戰略布局,隨著A股在多個國際指數中的佔比不斷提升,更多追蹤相關指數的主動和被動管理型資金將會不斷湧入。
路博邁量化投資總監周平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養老金和大學捐贈基金等大部分海外機構資金還沒有完全進入A股市場,而A股在很多機構的資產配置中的佔比也相當小,所以短期市場漲跌對這類資金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現在不少進入A股市場的海外資金來自於對沖基金,這部分交易型資金的換手率比較高,頻繁進出。不過,未來會有更多來自大型機構的長線配置型資金流入,它們通常較為穩定。」滬上一位外資私募負責人稱。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A股先後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富時羅素國際指數以及標普道瓊斯指數等三大國際指數體系之後,外資對A股的配置需求會大量增加,因此,外資流入A股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瑞銀中國證券業務主管房東明認為,2018年境外投資者持有全部A股的佔比約6.7%,未來隨著A 股在MSCI指數中權重的增加,該比例有望進一步上升。從其他市場的經驗來看,A股被「完全納入」相關指數體系可能還需數年之久,但預計隨著時間推移,A股將從「散戶市」變為「機構市」。(上海證券報)
(雲水長和)
⑽ 公募基金是邊募集資金邊買股票嗎
公募基金是邊募集資金邊買股票的,公募基金平台公司是國內比較著名的一家大型國企,享有的知名度和受歡迎度,企業內部的人才都是社會界高精尖型技術人才,同時,企業以資金雄厚作為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