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興業全球管理基金謝治宇基金經理管理基金有幾支
謝志宇管理的基金有兩只:興全合潤分級&興全輕資產,持股高度一致。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貳』 興全趨勢2021什麼時候分紅
興全趨勢2021分紅的時間源襲應該會在年底,現在很多人其實都會購買一些股票或者是基金,因為股票和基金的確能夠給你帶來收益,但是前提是大家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和選擇。這個股票現在已經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幾乎每一個投資者都會購買。
一、興全趨勢2021什麼時候分紅
於2005年11月成立,距今運作了16年,截止4月29日,最新規模是402.2億,由於股票佔比較多,所以是中高風險,意味著大家要看得更透些才能買,不然就可能會產生很大的虧損。所以這個股票是屬於中高風險類型的股票,大家肯定是需要承受一定的風險的。
本基金為上市可交易型混合型基金,金融界基金數據顯示近1月本基金凈值上漲0.00%,近3個月本輪絕基金凈值下跌1.18%,近6月本基金凈值下跌3.28%,近1年本基金凈值上漲5.36%,成立以來本基金累計凈值為11.1204元。發展情況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也建議大家買入。
二、具體的介紹
本基金成立以來分紅14次,累計分紅金額182.60億元。目前該基金開放申購。基金經理為童蘭,自2020年07月02日管理該基金,任職期內收益20.86%。謝治宇,自2021年10月20日管理該基金,任職期內收益0.00%。所以這個基金的發展情況真的非常不錯,因此在市場上面的很多投資者都想購買,因為大家都覺得風險不高,而且收益很大。
所以這個基金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但是投資一定會存在一些風險,就算這個基金的發展情況好,但是在後續的過程之中可能也會下跌,所以不建議大家全部買入。大家也可以在網路上查看一下平台的有關信雹桐兄息,多關注一下官網的信息。
『叄』 士蘭微會成百元股嗎
今天國慶節,談談完全類同的士蘭微(600460)大基金先入駐子公司再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2021年7月30日已明確本次交易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對象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入股的價格13.63元;配套定增的價格51.8元在2021年9月30日也已確認,對創世紀明年的走勢有著強烈的借鑒和引導作用! 1、士蘭微定價基準日 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定價基準日為上市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決議公告日,即2020年7月25日。 2、發行價格的確定 根據《重組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上市公司發行股份的價格不得低於市場參考價的90%。市場參考價為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即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決議公告日(2020年7月25日)前20個交易日、60個交易日或者120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價之一。根據上市公司與交易對方之間的協商,為兼顧各方利益,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價格以定價基準日前60個交易日為基準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90%定為 13.63元/股,符合《重組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3.交易對方大基金在本次交易中取得的上市公司對其發行股份自股份發行結束之日起12個月內不得轉讓。 2021年9月30日晚,士蘭微披露定增情況,最終發行價格51.8元/股,共募資11.22億元,發行對象為中國華融、博時基金、UBS AG、大家資產、諾德基金、景順長城等6名投資者,鎖定期為6個月。截至9月30日收盤,士蘭微股價報57.09元/股,市值為796億元。也就是說,士蘭微此次定增發行價格較公司最新股價,相當於打了9折。從士蘭微此次定增結果的投資者結構類型來看,公募基金、保險資金、外資機構都涉及其中。從配售金額來看,景順長城獲配金額最高,達到2.8億元;其次是UBS AG,為2.5億元;博時基金以2.06億元位列第三。士蘭微此次定增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11.22億元,在扣除中介機構費用後,將用於8英寸集成電路晶元生產線二期項目(5.61億元)和償還上市公司銀行貸款(5.61億元)。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的資產總額與凈資產規模將增加,公司財務結構更趨穩健,公司的資金實力將得到有效提升,一方面有利於降低公司的財務風險,另一方面也為8英寸生產線二期項目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作為今年晶元板塊的領跑者,士蘭微是基金扎堆的熱門股。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94個機構投資者中,基金公司占據89席,基金公司合計持股比例為15.36%。其中,眾多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現身。例如,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二季度末持有該股票579.67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0.44%;馮明遠管理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二季度末持有該股票711.90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0.54%;景順長城基金楊銳文管理的多隻基金二季度末都持有該股票。 結論:創世紀本次停牌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和士蘭微的大基金入駐上市公司如出一轍,我相信士蘭微確定51.8元定增價後2022年股價會突破百元,創世紀確定增發價後,明年在此基礎上業績繼續高增長超額完成股權激勵目標股價翻倍也在我預期中,讓市場驗證!
『肆』 機構加倉方向大曝光!十大明星經理重倉股
現在的基金隨便募集都是上千億的申購。這種機構主導的市場已經持續了快三年了,過去都是基金有了賺錢效應,市場也差不多就到頭了。現在是 社會 上其他賺錢的途徑被封堵後,資金源源不斷的搬到基金那邊去了。
基金重倉持股市值TOP20
108家公司基金增持比例超1%
十大明星經理重倉股大曝光
朱少醒:聚焦優秀「企業基因」
胡昕煒:增持白酒、家電家居、醫葯、互聯網等
周應波:聚焦看好方向的優質公司
謝治宇:持倉結構均衡
曲揚:重點配置醫葯、消費、 科技 、高端製造
董承非: 基本面 為導向
章暉:四季度維持較高倉位運作
楊棟:重點配置新能源、 科技 、醫葯、軍工等
周蔚文:四季度賣出兩類股票
對比去年三季度末持倉,伊利股份、萬華化學退出了前十大重倉股,而寧波銀行、恆力石化新進其中。
羅世鋒:重點配置食品飲料、醫葯、家電
『伍』 36位明星基金經理,業績到底有多牛
整理了36位在市場上得到認可的現任明星基金經理。下面的36位基金經理都是各家基金公司的「台柱子」。通過對其管理的基金、相應基金的 歷史 表現進行分析,挑選出我認為投資風格穩健,選股能力強、風險控制能力強的基金經理,後續會持續對文章進行更新,加入更多的優秀基金經理。
這36位明星基金經理分別是:(2020年7月,上證指數3200+時統計)
1.張坤(易方達中小盤混合,7.8年回報481%,平均年化25.3%)
2.蕭楠(易方達消費行業,7.8年回報346%,平均年化21.2%)
3.陳皓(易方達科翔混合,6.2年回報376%,平均年化28.5%)
4.謝治宇(興全合潤分級混合,7.5年回報508%,平均年化27.2%)
5.董承非(興全趨勢投資混合,6.7年回報273%,平均年化21.8%)
6.傅鵬博(興全 社會 責任混合,9.2年回報427%,平均年化20%)
7.周應波(中歐時代先鋒,4.7年回報218%,平均年化28%)
8.周蔚文(中歐新藍籌混合,9.2年回報392%,平均年化17%)
9.葛蘭(中歐醫療 健康 混合,3.8年回報210%,平均年化35%)
10.魏博(中歐盛世成長混合,7.3年回報392%,平均年化24.5%)
11.何帥(交銀阿爾法核心混合,4.8年回報206%,平均年化26%)
12.楊浩(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3.7年回報180%,平均年化32%)
13.王崇(交銀新成長混合,5.7年回報314%,平均年化22.1%)
14.朱少醒(富國天惠成長混合,14.7年回報1705%,平均年化21.8%)
15.畢天宇(富國高端製造行業,6.1年回報205%,平均年化20%)
16.傅友興(廣發穩健增長混合,5.6年回報155%,平均年化18%)
17.劉格菘(廣發雙擎升級混合,1.7年回報232%,平均年化105%)
18.劉彥春(景順長城鼎益混合,5年回報213%,平均年化25.5%)
19.余廣(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混合,8.6年回報398%,平均年化20.5%)
20.雷鳴(匯添富成長焦點混合,6.3年回報346%,平均年化27%)
21.王栩(匯添富美麗30混合,7.1年回報254%,平均年化19.1%)
22.程洲(國泰聚信價值優勢混合,6.6年回報345%,平均年化25.5%)
23.周偉鋒(國泰價值經典混合,6.3年回報253%,平均年化22.1%)
24.張慧(華泰柏瑞創新升級混合,6.2年回報319%,平均年化26%)
25.方緯(華泰柏瑞價值增長混合,5.6年回報260%,平均年化25.9%)
26.陳一峰(安信價值精選股票,6.2年回報300%,平均年化25.1%)
27.楊明(華安策略優選混合,7.1年回報262%,平均年化20%)
28.孫偉(民生加銀策略精選,6年回報412%,平均年化31.2%)
29.張峰(農銀匯理行業領先混合,4.8年回報183%,平均年化24%)
30.梁浩(鵬華新興產業混合,9年回報369%,平均年化18.7%)
31.曲楊(前海開源滬深港優選,4.2年回報243%,平均年化33%)
32.杜猛(上投摩根新興動力混合,9年回報403%,平均年化19.9%)
33.馮明遠(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3.7年回報212%,平均年化36%)
34.李曉星(銀華中小盤混合,5年回報180%,平均年化23%)
35.丘棟榮(匯豐晉信大盤A,3.6年回報200%,平均年化35.3%)
36.林鵬(東方紅睿豐混合,5.6年回報219%,平均年化22.5%)
『陸』 把我關注的4隻基金進行了對比,我發現了幾個重點
後台經常有朋友會問我:持有基金從哪裡看出來能夠風險對沖?買的基金到底哪只屬於防守哪只屬於進攻?那麼今天看完我對比的數據分析我相信你會有答案。為了讓小白和新手都能看得懂。下面的數據對比非常的基礎。
主要從同期的基金業績做對比。同期的回撤回撤做對比。前十大持倉集中度做對比。基金之間的相關性做對比。最後你可以去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等等。
1.基金基本資料對比:
這4隻大類都屬於股票基金裡面的一種。風險相對都比較高,對於風險承受能較弱的投資者還是需要搭配一些債券基金或者貨幣基比較穩妥。
2.基金規模的對比:
藍籌單只規模比其他3隻總和都要大,基金規模短期增長過快對基金經理的能力有非常大的考驗,在遇到下跌過程中也非常難熬。但另一方面也給了其他3隻規模上限的空間。
3.同期業績對比:
由於成立時間不一樣,我拉的是2019.1.1到2021.4.1的業績對比。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興全合宜同期的業績回報遠遠小於其他3隻。同期的最大回撤也會小於其他3隻。
4.對比近一年的數據:
如果裡面的數據你看不懂沒關系。我說人話給你解釋一下,就是在市場行情非常OK的情況下藍籌和滬港深會很強勁地上升,但在市場殺估值的時候藍籌和滬港深也會大幅下挫,這個時候興全合宜和工銀戰略主要以低估值的板塊為主的分散投資就有了優勢。
5.再來看看他們的最大回撤數據對比:
近1年由於市場風格切換的原因,前期各大抱團基金重倉的以白酒醫葯都經歷了較大的回撤,同期回撤數據發現藍籌和滬港深是一對的,回撤起來毫不含糊。相反合宜和工銀戰略是一對的回撤的幅度相對來說還是能夠接受的。這里工銀戰略是做了擇時所以回撤數據非常小。
6.前十大持倉占凈值對比分析:
很明顯滬港深和藍籌屬於集中持股,前十大持倉占凈值高達70%以上。如果你對曲揚的滬港深和張坤的藍籌了解的話他們一直以來的操作風格都是屬於集中持股的,這樣前十大持倉的漲跌對整個基金凈值影響較大。非常考驗選股能力,行情好的時候會獲取非常高的超額收益。行情不好的時候下跌起來回撤也很大。
相反興全合宜和工銀戰略前十大持倉占凈值在37%左右。這樣前十大持倉的漲跌對整個基金凈值的影響較小。投資非常的分散。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能夠獲取高於市場平均的收益,。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回撤也會小於市場平均。這里也可以區分你所持有的基金是否能夠產生風險對沖。小白和新手前期找分散投資會容易接受一些。
7.最後你再去比較你所持有基金直接的相關性。
當然這里的相關性會有一定的誤差,因為前十大持倉占凈值的比例不同。所以對比出來的相關性只能做一個非常小的參考。不能作為決策依據。
這里的相關性對比跟你持有的倉位無關。可以看出來現在的這4隻的相關性還是可以的。只有興全合宜和藍籌的相關性較高達到了0.83,因為他們同時持有了騰訊和銀行。而且銀行調倉的節奏都是一樣的。但最大的差別前面我也分析過了就是張坤的藍籌是集中持股,謝治宇的興全合宜是分散投資。這點上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但如果這個時候你要把景順加上去就重復了。
景順長城也是集中持股。藍籌也是集中持股。那這個時候相關性達到了0.87的話那不適合同時持有了。
總結:
1.區分2隻基金或者多隻同類型基金是否能夠產生風險對沖可以對比在同個階段的業績和回撤數據做對比。如果漲跌一致那就無法做到風險對沖。
2.分析他們公布的前十大持倉占凈值的比例來判斷他們的風險偏好。一般前十大持倉占凈值大於60%以上就屬於集中持股了。漲跌波動較大。前十大持倉占凈值30%左右屬於分散投資,漲跌波動較小。回撤較小。拿起來相對要舒服一些。
3.對比基金之間的相關性。相關性越高代表持倉重復性越高。相關性越低代表著重復性越低。一般來說組合裡面的基金相關性越低越好。
市場方面,上漲指上漲0.04%,收報3442點。深證指數上漲0.28%,創業板上漲0.54%。北向資金凈流入35億元。南向資金凈流入超8億港元。
今天按照估值來計算收益率+0.6%左右。今年以來的收益率+0.7%左右。同期滬深300是-2.3%。今天沒想到下午逆勢反轉了。今年以來的狗頭保住了
今天減倉1w景順 減倉1w醫葯 合計減2w。
加倉1w合宜 加倉1w工銀戰略 加倉2K藍籌 合計加2.2w
最近醫療設備在外圍刺激需求下估計還能往上凸一段時間,正好趁此機會慢慢減。問題不大。對於接下來我的組合我覺得蠻舒服。請勿盲目跟隨。
『柒』 2020年下半年,想要入場的話,有哪些合適的基金,求大家推薦
首先,長期業績優異的頭部基金經理是任何時候的首選,以下幾位供參考。
1、睿遠基金:傅鵬博,睿遠成長價值(007119),二十年以上基金從業經驗,最早在興全基金,是陳光明的老師,長期業績讓人放心,可是旗下基金處於限額狀態,得等待打開申購才行。
2、興全基金,董承非,興全趨勢(163402);謝治宇,興全合宜(163417)。這兩位算是頭牌基金公司的兩位頭牌明星了。以興全基金在權益投資方面的口碑,相信沒有太大爭議,可以放心購買。
3、景順長城,劉彥春,景順長城新興成長(260108),深圳基金公司裡面權益做的出色的公司之一,這幾年人才涌現,頭牌還是劉彥春。
當然深圳基金公司裡面,前海開源的權益投資也是比較出色的,但是之前文章已經有介紹,且為了避嫌,就不多介紹了,也歡迎大家關注。
其次,可以考慮一些細分行業領域非常突出的基金經理。在 科技 、醫葯、消費三個重大行業裡面,是具備長期投資機會,那麼相應的基金經理則是必須重點關注的:1、 科技 賽道:信達澳銀,馮明遠,信達澳銀新能源(001410),這是我非常認可的新一代 科技 基金經理,研究扎實,對 科技 行業的理解深刻,要配置 科技 基金就買他!
2、醫葯,中歐基金,葛蘭,中歐醫療 健康 (003095);工銀瑞信、趙蓓,工銀醫療保健(000831)。兩位基金經理都是女性,對醫葯行業研究深入,是這方面的專家,值得放心配置。
3、消費,易方達,肖楠,易方達消費行業(110022)。肖楠是在消費行業長期有超額收益的基金經理,而且管理的時間特別長,被 歷史 反復驗證,在消費領域具備獨到的見解。
當然,還有很多厲害的基金經理,就不一一羅列了,如果只是大家自己買基金,我相信上面的選擇也夠了,不用太分散。如果大家有個性化的問題,歡迎留言或者私信,我有空都會一一作答,歡迎大家關注!
機會其實一直都有,就看你如何看待機會,以及如何去順應市場來操作了。
2020年上半年,尤其是6月份到7月上旬這段時間,由於大盤猛漲,幾乎所有的板塊和個股都被拉升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對於前期把握到的朋友來說,確實是吃到了很大一塊肥肉,但是對於踏空的朋友來說,很痛苦,每天看著行情一點點漲上去,眼睜睜看著別人賺錢,自己想進場吧,又怕做了接盤俠被割韭菜。
個股如此,基金也一樣,很多走的好的基金基本也全部走在高位了。比如最火熱的 科技 板塊、釀酒板塊、醫葯板塊,消費板塊,以及近期強勢的國防軍工板塊等等。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沒有進場的如何選擇合適的基金呢?說下我的看法:
1,大漲不買。在板塊都走好的情況下,不要貿然去追。耐心等待回調,這個時候就是管住自己手的一個過程。如果追漲,很有可能第二天回調造成被套。
2,像醫葯、釀酒、消費、食品飲料這些板塊的基金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耐心等待,有回調就可以輕倉去把握一些。注意不要一開始就重倉。
3,另外像軍工之類的,也可以參照上面的做法來操作。
4,基金和股票的理念是一樣的,講究長線收益,不要去在意一天的得失,持有半年到一年你再看看綜合收益。所以不要用短線思維來看待市場。
我自己的持倉情況,不是說做的有多好,也就一般般,可以作為參考:
1,釀酒板塊(招商中證白酒分級指數)60%倉位。釀酒這個板塊是我一直都在持有的一個方向,陸陸續續有快三年了,期間賣掉再在相對的低位接進來,不過一般持有周期都至少半年以上。
2,醫葯板塊(招商醫葯 健康 產業股票、匯添富中證精準醫療主題指數、匯添富中證生物 科技 主題指數三隻),第一隻進場點位很低,後面兩只是近期回調才試著進場的。累計佔比12%的倉位。 這個板塊後悔的是前期布局的倉位少了。近期不斷拉升,即使低位補倉也只能小倉位去補,所以佔比還很小。
3, 科技 板塊(諾安成長混合、銀河創新成長混合、萬家經濟新動能混合C),前兩只都不陌生,可以排進 科技 類前十的兩只。也是陸陸續續補倉,倉位佔比13%
4,指數類ETF(天虹創業板ETF連接C、天虹中正500指數C、招商滬深300指數增強C),指數類基金進場晚些,所以倉位也不大。倉位佔比4%
5,軍工和貴金屬類的基本都是近期回調才進場,倉位佔比更小。
以上就是大概的持倉情況,唯一一點不足的就是醫葯板塊和 科技 板塊進場的時候倉位小了,不過也沒關系,總體還是可以的。
還是那句話,短期的下跌回調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看見跌就心慌,然後交出了手中好不容易得到的廉價籌碼。這是最不可取的。
當你發現你跟大多數人想法一致的時候,就需要停下來思考了。
福寶 財經 ,歡迎關注!
可以關注以下:
1、醫葯 健康 、醫療保健類。
2、消費主題類
建議做定投(最好是月投),可選擇混合型、指數型、股票型。定投不要選低收益的債券型。
補充一下:選基金可以到天天基金網,選擇近兩三年以來排行在前面的幾只。另外選擇時,還要看看基金經理的個人管理能力(建議不要選擇頻繁換基金經理的基金)及這只基金投資了哪些產業?這點很重要,還有,基金適合中長期投資,不適合投機性投資。
今年A股的行情整體來說不錯的,當然這里指的是上半年,不過,我個人覺得下半年可以看好的,畢竟全球經濟都在復甦,海外各種救市措施也在出台,所以股市的資金面應該會有保障的。
那麼,現今能夠滿倉去博嗎?
梧桐只說說自己的看法,肯定是不可以的,畢竟A股今年從低位點到高位點已經漲了800多點,而且還沒有出現一輪大的調整,所以暫時還是不建議滿倉。但可以隨著市場調整逐漸布局吸籌。
調整在A股市場上來說不是壞事,任何一輪上漲行情都離不開調整,特別是漲的多的時候,主力把一些浮動籌碼調整出去才能進一步上漲。
此外,現今的確有很多朋友賺了很多,甚至一些新朋友收益率都20-30%了,然而A股不是看一時的收益,去年就有大賺的投資者,最後在市場調整後都虧回去了。
總之,下半年看好的,但不建議盲目滿倉。調整不是壞事,調整後是布局的好時機。注意控制倉位,賺再多,跌回去也是虛無。
朋友首先我想知道你能承受多大風險,不同的風險有不同品種。這是十年以上的,經過牛熊的基金希望能給你點幫助。最近新基金認購發行的也不少你可以留意下。對了買基金又掙錢的。以後國家大力發展機構投資,基金投資將來會成為主流,早接觸比完接觸好。
2020年下半年,股市應該是一個由高估向低估慢慢轉換的過程,應該是震盪行情為主,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以被動型指數基金和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的主動型基金結合配置,應該更加合理。
對於基金的投資,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適合自己,達到目標收益率就好,更重要的是回撤比較小,持續穩定的收益水平,而不應該是追求最高收益,而忽略了下跌的風險。
我在2020年8月,股市的震盪行情中,對基金投資進行了一些調整,對部分已經達到目標收益率的基金,一方面進行了止盈,另一方面買入了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的主動基金。主要是利用基金經理的調倉換股,為自己的基金投資繼續來賺錢。
我認為,2020年下半年,想要入場的話,結合自己的基金配置,應該以穩健的基金配置為主。
第一是被動性的指數基金。
隨著新股發行數量的不斷增加,股市中上市公司已經超過了4000家,而優秀的公司總是少的,因此對於股票的選擇,有越來越向優質龍頭公司傾斜的趨勢。
為了獲得穩定長期的投資收益,我選擇了上證50指數和紅利指數作為指數基金配置,分別是易方達上證50指數基金和工銀深證紅利ETF聯接指數基金,這兩只基金涵蓋了優秀的龍頭公司,而且業績比較穩定,值得長期持有。
這兩只基金是在2018年和2019年通過基金定投積累的份額,目前收益率超過了30%,在2020年下半年仍然繼續持有的指數基金。
第二是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的主動基金。
今年應該是優秀基金經理大方光彩的一年,很多主動基金經理的業績非常亮眼。之前還是挺排斥主動基金,但是經過查閱數據,不少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還是值得購買的。
但是這里要注意一點就是,主動基金在股市上漲的行情,業績會更加突出一些,而在熊市行情,有的時候會回撤更高一些。這也就是為什麼主動基金紛紛在牛市火熱行情大力發行基金的原因。
持有主動基金也要做好在股市下跌過程中的一定幅度回撤的准備,定期跟蹤基金的業績,需要對主動基金進行去蕪存菁。
主動基金的配置主要是在消費、醫葯和均衡類等主動基金上。目前醫葯和消費股票還在下跌調整中,可以少配置,或者等待調整結束再進行配置。
消費類的主動基金有易方達消費行業,是知名基金經理蕭楠管理的,金牛獎得主。在2019年定投的,目前收益率超過了44%,主要得益於消費股這兩年的連續上漲帶來的收益。
醫葯類的主動基金有中歐醫療 健康 混合基金和中銀醫療保健混合基金,目前在回調中,可以小倉位進行定投。
而均衡類的基金有興全合潤分級混合基金,是謝治宇管理的7年以上的基金,股票配置比較均衡和分散,7年的年化收益率為28%,獲得過4次金牛獎,均衡類基金比較適合於追求穩定收益率的投資者。
總之,2020年下半年,想要入場的話,有哪些合適的基金,實際上優秀的基金還是挺多的,需要找到適合自己投資風格的基金品種。根據我的基金投資實踐,建議指數基金和主動基金結合配置,以穩健風格為主,既要看收益率還需要看最大回撤率。基金投資比的不是半年一年的收益,而是長期穩定的收益率。
根據你的時間限定,我覺得有三大類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有不錯的機會:
一,基建主題
規模大於5億
二,消費主題
規模大於10億
三,指數增強型
規模大於5億
如果你是新手的話,我覺得需要謹慎,不要追高不要跟風,需要避免進入新手的幾個坑,說實在話其實可以嘗試定投低估值指數基金。
為什麼呢?
一,追高買的貴,跌的多。雖然大家多下半年的行情期許很高,都覺得是牛市,但是大家都覺得好的時候其實是很危險的,畢竟上半年行情已經漲的太多了,好多都是處於高位了。
比方醫葯,上半年漲的太猛了,如果你追熱門榜,看大家收益都挺高的去買,你就會買貴了,買貴了就不劃算了。
打 比方你買一件衣服,大家都流行都在穿了,你去買的時候價格還是挺高的你會覺得不劃算的,再者買了之後降價了你心裡更不高興了。
二,新手的幾個坑。
1.滿倉去買,結果追高之後大跌,然後沒有補倉的機會,最後跌狠了就賣。
2.選基金只看熱門榜。
3.一跌就賣,拿不住,不知道補倉。
三,推薦定投指數基金的理由。
定投,就是定時分批買入,然後平攤成本價格,短期收益是低於階段收益,但是長期定投收益還是不錯的。
同時,定投的話,新手推薦低估值指數,最好選擇寬景指數,不過目前指數都是有點高,上證指數適中,相對低估的比方中證紅利指數了。
另外行業指數的其實目前都有點高的了,可以看指數紅綠燈。
別急,基金理財的話要耐得住寂寞,這個不僅指還要放得住,還要忍耐以期在低位建倉。也可以看我之前給我老婆定的計劃,後期隨著大盤走勢也會有相應的調整
『捌』 海康威視股票最近怎麼老跌
海康威視曾是不折不扣的機構抱團股,也曾頗受張坤、劉彥春、謝治宇等頂流基金經理追捧。但在股價演繹出的浮沉中,似乎只有馮柳還在堅定持有且大手筆增持。
8月12日晚間,海康威視披露了2022年半年報。自上市以來,這是海康威視首度出現半年度凈利潤同比下滑,增收而不增利。2022年上半年,海康威視營收372.58億元,同比增長9.90%;而歸母凈利潤為57.59億元,同比下降11.14%。股價方面,雖較一季度跌幅收窄,但二季度仍錄得9.73%的跌幅,今年已累計跌超35%。
然而,私募大佬馮柳卻不懼逆勢,大舉增持海康威視,二季度斥資66億元增持1.88億股,環比增幅近90%,位列第四大流通股東。而同一階段,張坤旗下「易方達藍籌精選」已退出海康威視十大流通股東之列。
實際上,馮柳對「安防龍頭」海康威視的鍾情已超過2年。2020年三季度,馮柳旗下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新進海康威視十大流通股。自此至今,馮柳增持海康威視的交易成本在160億元上下,而如此重磅加註海康威視,對於馮柳而言究竟是福還是禍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2年多的時間里,馮柳兩次減持海康威視,粗略估算下,馮柳兩次套現獲利23-30億元。從2020年三季度至今,馮柳持股數量幾近翻倍。經不完全統計,馮柳持倉的成本大概在30-32元/股左右。以海康威視最新的股價33.41元/股而言,馮柳或略有浮盈。
逆勢加倉90%,馮柳160億「豪賭」海康威視
今年二季度,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增持海康威視1.88億股,環比增幅高達89.52%。截至二季度末,該基金產品持有海康威視共3.98億股,占總股本比例達到4.22%,按照海康威視二季度平均成交價35.13元/股估算,其期末增持金額約66.04億元,持倉市值也高達144億元。
在海康威視十大流通股東中的排名,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也由一季度的第五名上升至第四名。
今年二季度,海康威視股價一度因一則可能會被美國制裁的傳聞,而導致股價大幅下跌。5月5日消息,海康威視可能會被列入美國財政部SDN名單,當日海康威視股價便聞聲跌停,次日繼續大跌9%,10個交易日里股價一直跌至30元股附近。外界普遍猜測,馮柳或很可能在此期間逆勢加倉。
馮柳之外,海康威視曾被多位頂流基金經理抱團持有。2020年下半年,海康威視頗受張坤、劉彥春、謝治宇、周應波等多位基金經理追捧。到了2021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對海康威視合計增持市值接近300億元,位居公募基金增持榜首。這一季度,海康威視新進張坤旗下「易方達藍籌精選」、劉彥春旗下「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前十大重倉股。
同年四季度,睿遠基金一次性出動6人組團調研海康威視,陳光明、傅鵬博、趙楓這3位頂流巨頭更是罕見同框。
時隔一年,張坤旗下「易方達藍籌精選」持有海康威視1.26億股,對應期末持倉市值51.66億元,海康威視一度位列其第四大重倉股。同一階段,該基金產品也位居海康威視第八大流通股。而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易方達藍籌精選」已退出海康威視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
而從持有時間和持倉變動看,上述基金經理大多是在股價上漲和高位震盪行情中買入。很多時候,機構在股價上升時成為推動行情上漲的急先鋒,下跌時成為砸盤的主力軍,而虧損頗多。
『玖』 3個一字跌停!董承非、馮柳、劉彥春等集體踩雷
財聯社4月14日訊,受困於重磅產品臨床試驗未達預期目標被建議終止事項,本周以來三個交易日,康弘葯業連收三個「一」字跌停,而在11日下午臨時召開的投資者電話交流會,眾多機構參與,其中就包括興全基金明星基金經理謝治宇。
上周六,康弘葯業發布《關於停止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的公告》,由於康柏西普全球III期臨床試驗未能達到預期目標,PANDA試驗科學指導委員會建議公司停止試驗。
作為此前備受機構青睞的眼科醫療公司,截止去年底,康弘葯業出現在超200隻基金的持股列表之中。
興全、華夏、嘉實、中歐、景順長城、廣發、工銀瑞信、博時……多家基金公司參於了周日下午針對上述公告事項召開的臨時電話會議。其中,興全基金十人參會為各機構之首,五位與會基金經理中,謝治宇在列,而興全另一位頭牌基金經理董承非雖未參會,但與他共同管理興全趨勢投資的童蘭亦在本次參會者名單之中。
以2020年基金年報披露數據計,截止去年底,興全基金旗下基金共持有康弘葯業6105.41萬股,占該股流通市值的8.96%,如按去年12月31日收盤價計,對應市值近30億元,是持股最多的投資機構。
而截止去年底,持有康弘葯業市值過億的八隻公募基金中,興全基金獨佔六席。
面對近日來康弘葯業股價的連續下跌,如果一季度未大幅加倉的話,謝治宇或許不必太過擔心,年報顯示,截止去年底,他管理的三隻基金合計持有康弘葯業不到40萬股,不到2000萬的總市值與他近600億的管理規模相比,似乎影響不大。
真正需要擔心的反而是未親自出席本次會議的董承非。
興全新視野去年四季度增持康弘葯業645.13萬股後,總持股市值達7.54億元,在重倉持股中排名升至第十一位,是其第一大「隱形重倉股」,而58.38%的增倉幅度在其去年下半年持倉中居首。
而董承非與童蘭共管的興全趨勢投資同樣持股過千萬,上年末持有市值達5.55億元。
當然,重倉康弘葯業的不僅僅是興全基金,私募大佬馮柳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於2020年三季度增持1600萬股,以2600萬股成為彼時康弘葯業的第四大股東。
劉彥春也有參與,景順長城新興成長位居2020年底該股重倉機構排名第二,主要來自去年下半年大舉建倉。不過相比較興全系的幾位基金經理來說,劉彥春尚且來去自由。
通過基金2020年報可以發現,重倉康弘葯業的六隻興全系基金,除持倉最少的興全和泰外,全部於去年11月上旬集中大宗買入康弘葯業,而根據相關規則,大宗買入鎖定期6個月要直到今年5月6日方才結束。即,至少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五隻興全系基金無法通過二級市場售出這部分持倉。
連續跌停的第三個交易日,雖未能成功開板,但康弘葯業已顯著放量,或許近日來連遭「定點爆破」的董承非,有望稍稍收獲些許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