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把10萬放在股票賬戶做貨幣基金理財,復利下來十年後能追上通脹嗎
如果按照目前物價上漲水平以及貨幣基金的收益水平,就算你復利也追不上通脹速度,除非未來10年物價上漲幅度下降。
我們先來看下10萬元放貨幣基金理財,復利10年能拿到多少錢。
如果貨幣基金的收益率跟通貨膨脹率都按照目前的速度發展,那你基本是跑不贏通貨的。
但是未來十年預計通貨膨脹率會有所下降,因為我國經濟在未來十年肯定會放緩,而且央行的貨幣投放量肯定也會壓縮,因此未來十年的通貨膨脹率肯定達不到目前的6.7%,預計可能在5%左右。
假如未來十年通貨膨脹率年均5%,在貨幣基金收益不變的情況下,你大概能跟通貨膨脹持平,沒有跑贏,也沒有跑輸。
而如果未來通貨膨脹率比5%還低,那就算貨幣基金收益率不變,那你也能跑贏通貨膨脹。
還有一種情況是通貨膨脹率仍然按照目前的速度在發展,但是未來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漲到6%以上,那你就可以跑贏通貨膨脹。
或者是兩者一升一降,就是貨幣基金收益率上漲,然後通過膨脹率下降,那你也有可能跑贏通貨。
Ⅱ 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怎樣做好投資理財呢
首先要說是,其實,通脹並不是最可怕的,溫和的通脹是對經濟有利的,如保持2%的通脹是美聯儲的首要任務(至少之一)。最可怕的反倒是通縮,而通縮的壓力遠超通脹的壓力(近年來的三大通縮壓力:債務、老齡化、技術進步)。如上世紀全球的大蕭條,原因很多,有一點主因就是當時的金本位制,跟不上生產力的高速發展,貨幣沒有跟上,於是產生了大通縮,物價下跌、企業倒閉,大量失業,進入大蕭條,並延續了17、8年,直到1945年才真正走出來……而央行這些年來,為何不斷地貨幣寬松,恰恰是在和通縮做對抗,除了在幾次金融危機時出手救市,更多的時候恰恰是在抵禦通縮,因此,在考慮通脹通縮的邏輯時,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請看一下通脹通縮和失業率的菲爾普斯曲線)
其次,目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並非通脹,而是滯漲階段,請看美林投資時鍾(The Investment Clock)的投資建議:
由於「強有力地看得見的手」政府的干預,美林投資時鍾越轉越快,本來是7、8年一周期,後來5、6年,現在越來越快了,甚至能變成1年多,2年都不到了(如去年),而且滯漲的階段越來越長,這也就是為何常有網友問我,為何經常聽到我說:當下現金為王……
另,之前在網路《超級對線》,和中金吳總從這近日「美債收益率飆升、國際金價下跌」(有網友問,為什麼有的西方國家(如德國、日本)可以負利率發行國債?這恰好是進入滯漲的最明顯的標志)切入,詳細分析了未來大通脹的可能性大不大;通脹、通縮還是滯漲?以至如何影響我們的投資,等等……等於也間接地回應了此問題,這兒是回放鏈接:http://t.cn/A6tS770R 謝謝抽空聽一下。
總之,我並不認為目前的大背景是通貨膨脹,而其實是處於滯漲階段……點到為止吧。
你好,今天和朋友剛好討論到這個問題,目前在全球貨幣大放水的背景下,財富貶值速度正在加速,把錢存在銀行絕對不是上上策,而是下下策,如何可以跑贏通脹?我覺得有幾點可以參考:
第一,一線、強二線城市的核心地段(尤其是好學區,好配套,交通便利等)的房子,這種是能跑贏通脹的;
第二,一些優質公司的股票可以長期持有,注意不是那種炒作概念的公司,得是未來趨勢的公司,尤其是高 科技 行業和新能源行業等;
第三,如果你的錢不足以支撐前面2點的話,那我建議你就買一點黃金或債券。
什麼是 理財 ?理財就是管錢。收入就像一條河,財富就是你的水庫,而花錢,就像流水。理財就是管理好水庫,開源節流。投資就是水庫多幾個進水源頭,你的源頭再多,水庫自然就多水了。
一、分析自己的財務狀況,做好收支預算。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理財也是如此,理財第一步,就是要分析自己的財務狀況,做好收支預算。收入方面,作為工薪階層,我們的的工資收入基本是固定的,但是,支出方面並不是固定的,它會在一個范圍之內變動,它是可控的,所以,初學理財,建議從預算和記帳入手,首先要做好支出預算,才能知道自己本月是節余還是超支。
二、改變理財觀念,先儲蓄,後消費。
改變你的思維模式:將原來的「結余=收入-消費」錯誤模式淘汰,養成「消費=收入-結余」的正確消費觀念。每個月先儲蓄了,剩餘的再拿去消費,而不是消費了,有多少結余了再進行儲蓄。
三、分析支出結構,合理控制支出,做好記賬工作。
支出可分為固定支出和變動支出,固定支出包括每月的房租(房貸)、生活費、交通費、電話費等等,變動支出包括置裝費、外出就餐,請客送禮, 旅遊 支出等等。在這里,可控制的支出就是變動支出部分。所以,要養成記帳的好習慣,記錄自己每天的收支狀況,月度終了,用實際支出和預算支出進行對比,看看哪些項目節余哪些項目超支,分析一下自己的哪些支出可以縮緊及合理控制,做到理性消費。
四、做好投資前對市場狀況的基礎了解。
五、避免出現投資收益起伏過大的情況
一般來說,如果出現「投資收益過於大起大落」這樣的問題,多半是因為高風險的投資比重過高了。對於這樣的情況,建議要及時調整投資策略,減少高風險的投資,適當配置一些穩利精選基金這樣風險較低、收益穩定的理財產品,如此便可有效分散投資風險,提高投資的整體收益。反之,若置之不理,很容易血本無歸。
理財投資的周期性需要合理安排,投資方向可能需要應時而變,可能也需要對投資規劃做出適應性的調整。那麼做到資金靈敏性最好,以免需要用錢時卻無法取出。而且投資保持一定的靈活性,這對於化解風險,還是很有幫助的。
總之,投資理財不是投機,不是買彩票,不是天上掉餡餅,所以不要指望它會讓你一夜暴富。投資理財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養成長期投資的習慣,你的財富才會越積越多,你的水庫才不會乾枯。而暴富就是洪水,它會讓你的水庫短時間內撐滿,可是,它也會沖破水庫的大壩!
也許未來會出現一個違反邏輯的事件,美聯儲放水放出一個大通縮、放出美元指數上漲!而這一切都是源於股市虹吸逆反過後所形成的債務負反饋,而標志性事件的出現則是以加息為始(實際上加息只是馬後炮而已)
時代的洪流之下,特別是在全球通脹論調的背景下,個人如何安身立命?不要聽信某某某今天買了比特幣、誰誰誰又大舉購入黃金,哪個又跑步進場股市、或者抱團大宗,如果聽風就是雨,只能坐等被割韭菜。有錢人建立的是一套全方位的對沖體系,在變數之下,確保資本安全是第一準則。
所以你也要建立一套自己的金融思考體系,像有錢人一樣思考,並付諸於行動,危機之下才有機會。
隨著近年來通脹壓力加大以及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的降低,你的投資理財目標是不是從年收益20%,降到10%,5%,最後可能只盼著能跑贏大盤就好了?
1、股票
首先,股票代表的是上市公司股份的所有權,你持有茅台的股票,那麼你就是茅台的股東,而這種特性就決定了股票本身就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因為其價格與上市公司的業績有緊密聯系。
不過,如果通脹一旦超過了企業可承受的程度(比如國內CPI在2007年下半年同比超過了4%),企業的稅負、成本問題都會接踵而至,從而對利潤增長起到負面影響。
因此,低通脹,經濟高增長時,股票是最好的投資標的。這一結論的一個重要的背景之一就是,在溫和通脹時期,市場流動性往往比較寬松,而這非常有利於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實體經濟可用更多杠桿擴大規模。
2、房產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住宅商品房銷售均價為從1999年每平米1857元上漲到2018年的每平方8544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36%,如果使用3倍的杠桿,年復合增長率為24%左右,年化收益率70%左右,可以解釋為1999年用1萬元投資1套住宅,2018年賣掉後的收益為13.3萬元,這是全國的平均水平,一線、二線城市的漲幅不止這么多。
而我國過去的真實通貨膨脹率,在6%~8%之間,我們按照最大的8%計算,1999年1萬元相當於2018年4.31萬,遠遠低於房子的收益13.3萬元,投資房產是能夠否定通貨膨脹。
未來房價雖然不會像過去增長那麼快,但是我國城鎮化率只有60%不到,離發達國家還有20%的差距,相當於未來約2.8億的農村人口會轉化成城市人口,這部分人口對房產的強大需求會推動房價繼續上漲,而我們的貨幣貶值也在減慢,2018年m2增長率只有8%左右,遠遠低於過去20年的平均增速,貨幣貶值在減弱,房價上漲在減弱,兩者相互抵消,我認為未來投資房地產依然可以跑贏通貨膨脹。
3、基金
從基金類型來看,貨幣基金肯定是跑不贏通貨膨脹的,債券基金很難跑贏通貨膨脹。從長期來看,股票基金、混合基金、QDII基金的收益中位數可以跑贏通貨膨脹。投資者只需選出收益前50%的基金並且長期持有就可以了。
我國通貨膨脹率大概在年化7.5%左右,股票基金、混合基金、QDII基金的長期年化中位數收益在7.5%以上。
4、黃金
從長期來看,黃金是一種回報率非常低的資產。主要原因如下
(1)黃金是不生息的
好的資產應該能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例如利潤、分紅、租金收入等。黃金不會產生利息,甚至保管黃金還要付出額外的成本。目前市場上的黃金價格波動,主要是投機機構利用經濟動盪的概念進行炒作,低買高賣,短期及時獲利。這種炒作方式,非常不建議普通投資者參與。
(2)黃金不方便流轉交易
普通投資者,如果是購買黃金首飾,價格很貴,又不方便出手。如果是購買銀行的紙黃金,那是賬戶黃金。依賴的是銀行的信用。銀行也是可以破產的。真正去金交所開戶,通過金交所買賣實物黃金,對很多投資者,都是一個不小的門檻。當然,一些對大宗商品投資比較熟悉的朋友,可能會考慮黃金ETF。那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黃金的 歷史 價格變動。
(3)黃金價格波動太大
現在的金價是 1900美元/盎司,如果是在2009年的低點買入,是700美元/盎司。大概是漲了2.7倍。看上去回報還不錯。但是如果是在2011年的高點買入,到現在才剛剛回本。黃金的價格波動很大,我們很難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它不適合普通投資者來參與。
上面列舉的三點,主要是想說明,黃金並不是一種好的資產。准確的說,黃金並不抗正常通脹。但是它可以抗惡性通脹。比如辛巴威的那種惡性通脹,黃金是可以對抗的。但是,在當今 社會 ,惡性通脹的發生概率很低。所以黃金對抗惡性通脹的這種能力,很難得到體現。
買黃金
Ⅲ 在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普通人該怎樣做好投資理財呢
但凡預則立,君子和而不同,理財亦是如此,理財第一步,就是為了分析自己的經營情況,做好收入支出預算。收益層面,做為工薪族,他們的的薪資收入基本上是固定的,可是,開支層面並不是固定,他會在一個范圍內變化,這是可控的,因此,入門理財,建議從預算和記賬下手,首先做好開支預算,才能知道自身本月是結余或是超預算。
這一結論的一個重要的環境之一就是,在柔和通貨膨脹階段,通脹預期通常比較寬松,而這十分有益於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中國實體經濟可以用大量桿杠擴大規模。從基金分類看來,貨幣型基金一定是跑不贏通脹的,債券型基金難以跑贏通貨膨脹。從長期來看,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QDII基金的收益中位值能夠跑贏通貨膨脹。投資人僅需挑選出盈利前50%的基金而且長期持有就行了。
Ⅳ 通貨膨脹下怎麼理財
1、選對產品:市場上可以跑贏通貨膨脹的理財產品不多,比如:股票,P2P,基金等等。但是首先對比一下,股票的風險相對較大,理財新手不建議一開始就買股票;其次P2P風險不可控因素過多,近幾年很多P2P平台攜款跑路;基金相對其他產品來說風險較小,收益穩定性高,適合經驗不多,風險承受力不高的普通人。
2、分散風險:在錢不值錢的通貨膨猜州脹時期,更要注意分散風險。首先需要持有充足的自由資金,用來維持日常生活,在結余資金中可以拿三分之一投資保本型和收益穩定型的理財產品,並為家人的人身、財產安全購買一定量的穗晌蔽保險型產品,剩餘資金可以在市場下行,投資機會顯現時進行中長期理財產品的投資。
3、利用時間:時間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你跑不贏通貨膨脹,理財利率低於7%,那麼資金就謹悔會隨著時間增加而貶值,如果你的理財利率可以超過7%,那麼時間就是你的朋友,它會幫你滾起雪球,讓你的錢持續增值。
Ⅳ 定投指數基金可以跑贏通脹嗎如何買基金可以跑贏通脹
在投資理財中,我們常說要先實現跑贏通貨膨脹,實現資產的保值,為了跑贏通脹要選擇的投資品種和投資方式風險系數不能太高,什麼樣的收益率可以跑森碧州贏通脹呢?我們經常聽說,定投指數基金是非常適合普通人跑贏通脹的手段,定投指數基金真的可慧李以實現跑贏通脹嗎?
從收益率的角度來看,指數基金的長期平均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也就說,這個收益率是完全可以實現跑贏通脹的,但是,這個收益率水平是有前提條件的。
首先是投資時長,市場是波動的,周期性的,我們說的指數基金的收益率是長期下來的結果,如果是在熊市的年份,定投指數基金收益很肯能是負數,更別談跑贏通脹了,想要達到跑贏通脹的效果,堅持長期定投非常重要。
還有就是投資品種,就算是指數基金,也有不同的品種,有跟蹤大盤的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數等的寬基指數基金,也有不同的行業的行業主題基金,一般來說,寬基指數基金錶現更加平穩,行業主題基金更貼近與股票基金,波動性較強。其收益率表現自然有上下。
如果是考慮長期定投,可以選擇波動性更大的品種,當然,如果你無法承受較大的波動,寬基指數基金也是可以的。
總的來說,長期定投指數基金可以達到不錯的跑贏通脹的效果。
Ⅵ 股票能抵禦通貨膨脹嗎能否具體說說
股票確實可以達到抵禦通貨膨脹的目的。可是每一個人擁有的生活成本和收入水平不成正比,大家千萬不要將所有的生活開支用於購買股票。更何況股票只是一種投資方式,而並非讓人們獲得更好的積蓄。
當一個國家印刷了大量的貨幣,居民獲得的收入水平越來越高,然而,居民卻更加傾向於完成積蓄的累計。這就會導致資本家無法賺取大量的利潤,反而不利於生活物資保持平穩的價格。為了促進消費者更好地完成購物的過程,出現通貨膨脹的國家就會完成物品價格的上漲。
總的來說,任何一項投資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風險和壓力,通貨膨脹日益嚴重的情況下,股票確實可以起到一定的抵禦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了解股票市場的變化趨勢,畢竟我們將全部的金錢用於投資股票,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Ⅶ 長期來看股票基金的收益可以抵抗通貨膨脹
股票基金,就是基金里有80%以上的比例投資於股票,這里說的股票,一般指的是上市公司的股票。
股票基金的風險在三大類基金里是最大的,像2015年的股災,國內股市出現大幅下跌,很多股票基金的凈值也大幅下跌。如果在高點的時候入市,不僅不能賺錢,還要虧很多錢。不過雖然風險大,但是股票基金的長期收益是這三種基金中最高的。
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特點。
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是我們最常用的三類基金品種。
其中,貨幣基金是大家最熟悉的。它可以用來代替銀行儲蓄,本身也可以比較靈活的隨取隨用,安全性也不錯,跟銀行儲蓄相比,更加靈活,收益也通常要更高一些。
債券基金定位跟銀行理財產品是比較接近的。實際上很多銀行理財產品,背後投資的就是債券基金。
理財產品和債券基金的區別在哪裡呢?對投資者來說,可能最直觀的一個區別,在於收益上。
理財產品通常不會提供每天的波動,而是有一個明確的到期時間。到期後給投資者支付本金和利息。投資者持有理財產品的時候,看不到自己賬面資產有什麼變化,不會有虧損的感覺。而債券基金,本身每天會漲漲跌跌,所以在投資債劵基金的時候,可能某一段時間里,投資者的賬面是顯示虧損的。部分投資者無法接受這一點。
所以從市場接受程度上來看,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接受程度是更高的。
最後是股票基金,目前銀行系的金融產品,很少有提供純股票的投資品種。所以想要定投的話,主要是定投基金系產品里的股票基金。
所以可做如下總結。
貨幣類工具:銀行儲蓄和貨幣基金。貨幣基金相對更合適,收益也會更高一些。
債券類工具:銀行理財產品和債券基金。這兩類的投資收益不相上下,但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在持有的時候看不到波動浮虧,投資者可能會更心安一些。
股票類工具:主要投資股票的產品,目前主要是股票基金。部分銀行理財產品,也會投資一些股票,但是配置股票的比例會比較低,所以股票類工具,我們主要從基金中挑選。
哪類基金收益率最高
那麼問題來了,這三類工具的收益情況如何呢?哪一類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跑贏通貨膨脹呢?
其實很多金融專家已經做過了詳細的研究。根據《股票長線法寶》的作者西格爾教授對200多年的美國金融市場的統計,股票是長期投資中收益最高的資產,其次是企業債券和短期國債,而且任何債券都無法長期跑贏通貨膨脹,只有股票可以長期跑贏通貨膨脹。
例如,如果投資1美元到美國股市,200多年後,會變成704,997美元,是的,70多萬美元。但是如果投資長期債券,只會變成1778美元,投資短期債券,為281美元,投資黃金,只有4.52美元。
像黃金這種無法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長期收益甚至比國債更低。100多年前,5兩黃金可以買下北京的一套四合院,而100多年後,5兩黃金只能買下北京四環里不到2平米的房子,遠遠跑輸通貨膨脹。同一時間里,美國股市從40多點上漲到17,700多點,上漲了400多倍。
這里,股票的長期收益是跑贏了美國的通貨膨脹的。長期債券的收益略微跑贏了同期的通貨膨脹,但是幅度並不大。短期債券,類似貨幣市場工具,是跑輸了通貨膨脹的。
那在國內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情況呢?
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可以分別代表貨幣及工具、債券工具和股票工具。
例如從2004年到2017年,國內所有貨幣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56%,所有債券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6%,所以股票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4.11%。
從貨幣基金到債券基金,再到股票基金,它們的年化收益率一個比一個高。長期收益率最高的股票基金,可以幫助我們抵禦通貨膨脹的侵蝕。
這個特徵,跟美國市場這三類資產的特徵也是吻合的。
不過,我們投資的時候,不能只看收益情況,還得看投資中要面對的風險。這里的風險,說的主要是持有過程中的波動風險。
雖然從長期來看這三類資產的收益都是上漲的,但是在持有過程中,可能短期會有波動,導致基金的收益出現下跌。
回顧國內這三類基金十幾年的收益率 歷史 ,我們會發現,貨幣基金從整體上來看,幾乎沒有下跌。它本身波動風險很小,幾乎每天都是上漲的。所以貨幣基金適合用來打理短期不用的零錢,隨取隨用,也不用太擔心風險。
債券基金長期收益比貨幣基金高,但是它有波動風險。債券基金在持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百分之十幾的波動。也就是說,在最差的情況下,可能會短期有百分之十幾的浮虧。不過隨著投資的時間拉長,債券基金也是可以盈利的。
而股票基金的長期收益是這三類基金中最高的,但是波動風險也是這三類基金中最高的。股票基金在持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高達50%的波動風險。如果投資者不懂得股票基金的投資技巧。可能會出現超過50%的浮虧。高風險、高收益,是股票基金的特點。
但是長期看,能幫助我們抵抗通貨膨脹的,也是股票基金。
所以,我們做定投的操作,把人力資產定期轉換為金融資產,裡面必須要有一部分是配置到股票資產上。而股票基金,就是很好的定投工具。
但是股票基金的品種非常多,哪一種適合作為我們定投的主力呢?
我們下期知分曉!
Ⅷ 各國不停印錢,會不會引起全球通脹買股票基金可以抵禦通脹嗎
基金股票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種投資方式,基本每個人都會過多過少的嘗試一下,尤其是貨幣基金這種風險低,收益有保障的基金類型,只要是用過余額寶的人都使用過這種投資方式,但是否能通過購買基金股票來抵制通貨膨脹還需要根據每年通貨膨脹率和股票基金收益率來進行比對,才能確定是否可以抵制通貨膨脹。
股票基金的購買弊端
定期存款、銀行理財、信託等等方式都可以購買,各種各樣理財課的廣告是鋪天蓋地。但如何讓股票基金賺錢,並且跑贏通貨膨脹,還是十分困難的,過去幾年買這種股票基金的人,往往血本無歸,千萬別輕易著了人家的道。因此要能辨別課程真偽,選擇正確的學習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千萬不要為了錢而錢,也不要因為恐慌心理盲目選擇,否則通脹還沒來,你錢包里的錢先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