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個人炒期貨收入要交稅嗎
不需要。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商品期貨交易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六條 期貨交易所收取的席位佔用費和年會費的問題,期貨交易所按規定標准向會員一次性收取的席位佔用費,屬於企業的應付款項。
可不作為應稅收入,不徵收企業所得稅;期貨交易所按規定標准向會員收取的年會費,作為當年的營業收入,應按稅收法規規定計征企業所得稅。
拓展資料: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商品期貨交易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相關法條:
第四條 期貨經紀機構臨時招聘工作人員工資的問題。期貨經紀機構臨時招聘工作人員所支付的費用,無論採取提成傭金方式或是以工資名義支付,均屬於人員工資費用。
納稅人在年終申報納稅時必須按照稅收法規規定的計稅工資在稅前扣除,凡超過當地計稅工資標準的部分,在計征所得稅時予以納稅調整。
第五條 期貨交易所實行會員制改造後虧損虧彌補的問題。期貨交易所實行會員制改造前按稅收法規規定尚未彌補的經營虧損,可按稅收法規規定的稅前虧損彌補年限的剩餘期限內,在實行會員制改造後逐年延續彌補。
個人期貨盈利是否需要交個稅
1、散戶交易期貨的收入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散戶交易期貨只涉及繳納手續費,不涉及繳納個人所得稅。
期貨主要特點
1、期貨合約的商品品種、交易單位、合約月份、保證金、數量、質量、等級、交貨時間、交貨地點等條款都是既定的,是標准化的,唯一的變數是價格。期貨合約的標准通常由期貨交易所設計,經國家監管機構審批上市。
2、期貨合約是在期貨交易所組織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而價格又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廳里通過公開競價方式產生的;國外大多採用公開叫價方式,而我國均採用電腦交易。
3、期貨合約的履行由交易所擔保,不允許私下交易。
4、期貨合約可通過交收現貨或進行對沖交易來履行或解除合約義務。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對於期貨交易後的盈利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只需要繳納手續費。而且期貨合約是在期貨交易所組織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由交易所擔保,不允許私下交易。
❷ 期貨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法律分析】
1、散戶交易期貨的收入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散戶交易期貨只涉及繳納手續費,不涉及繳納個人所得稅。
3、期貨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❸ 期貨賺的錢需要繳稅嗎
不需要。《稅務總局關於商品期貨交易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有相應的規定: 第六條期貨交易所收取的席位佔用費和會員年費為企業應繳納的金額。不能視為應稅所得,不徵收企業所得稅;期貨交易所按照規定標准向會員收取的年度會員費,作為當年的營業收入,按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徵收企業所得稅。
《稅務總局關於商品期貨交易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相關法律: 第四條期貨經紀機構臨時招聘人員的工資問題。期貨經紀機構為臨時招聘員工支付的費用,無論是以傭金的形式還是以工資的名義,都是員工工資。納稅人在年終申報納稅時,必須根據稅收法律法規扣除稅前應納稅工資。超過當地計稅工資標準的部分,在徵收所得稅時應進行納稅調整。 第五條期貨交易所實行會員制後的彌補虧損問題。期貨交易所會員制改革前未按照稅收法規規定彌補的經營虧損,可以在稅收法規規定的稅前彌補期的剩餘期限內,在會員制改革後逐年彌補。
拓展資料:
一,《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商品期貨交易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對其有相應的規定:第六條期貨交易所收取的席位佔用費和年會費的問題,期貨交易所按規定標准向會員一次性收取的席位佔用費,屬於企業的應付款項。可不作為應稅收入,不徵收企業所得稅;期貨交易所按規定標准向會員收取的年會費,作為當年的營業收入,應按稅收法規規定計征企業所得稅。
二,炒期貨賺的錢並不需要進一步扣稅,因為這個屬於資本利得,並不是說資本利得不需要納稅,而是炒期貨這種方式賺的錢他不算在公民個人所得稅的納稅范圍之內。所以就不需要你納稅,因為這個稅費你已經在最終結算的時候手續費裡面扣過了。 炒期貨普通人都不會玩這個東西的,因為期貨本身的風險比較高,涉及的資金也比較多,你就幾萬塊錢幾十萬這種你沒必要碰這個東西。你想掙錢這也有一定的投資門檻,起碼得有個幾十萬吧,幾萬塊錢你也不好意思玩這個沒辦法進入那個圈子,幾十萬幾百萬的那種買了個期貨,然後賺差價賺的那個錢,最終到你自己手的錢,那是平台已經扣過稅的平台繳稅,不需要你個人繳稅,至於人家到底繳什麼稅,那跟你沒有關系,到你手的錢就是你可以直接花的錢繳稅的問題是平台要操心的問題。 投資理財有一些不需要繳稅,有一些就需要繳稅,比如說公司所發放的現金股利,這是你股票投資所產生的收入。比如說你炒期貨賺的錢,比如說你買基金,然後過了半年,過了一年,它本身凈值上升產生的差價,你賺的錢這個錢都不需要繳稅或者你換個角度理解繳稅那個問題跟你沒有關系,你所選擇的這種投資理財渠道,它最終給你這個收益率就已經是平台處理過的了。
❹ 我們是一家投資管理公司,在期貨公司開立商品和股指賬戶進行交易,請問取得的收益要交稅嗎
資本市場的規則,我們都明白了。投資者購買的證券,收購的期貨,購買的股指,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收益。對這些收益來說,我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要蘆侍不要交稅?
就中國大陸而言,經常會有不同的人把不同的觀點表達出來,但是,大家都可以明白的笑盯一個真理就是:不管投資者如何投資,只要取得收益,都必須徵收個人所得稅。
如果我們以投資管理公司的身份開立商品或股指賬戶在期貨公司進行交易,無論收益如何,都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從指引中可以看出,投資者應根據投資碰嘩和收益的總額,依據法律法規計算應納稅額。
而且,繳納稅款的時間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投資者更應該關注投資所得的納稅義務。比如,及時准備納稅申報書,因為如果不按時繳納稅款,可能會產生大量的罰金。
客觀來講,在任何情況下,只要產生了收益,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個道理就像我們人生中的「收割」,投資管理公司就更不能忘記這個道理。只要我們有取得收益的意願,就要記得,稅收是無論何時都不能迴避的,也是不能被忽視的。
❺ 期貨盈利需要交個人所得稅么
不需要,根據規定:個人交悶早易基金、股票、期貨、期權、外匯等,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期貨交易只需要收取手續費,期貨有兩種收費方式,第一種是按「手」收費的,第二種是按成交金額收費的。
期貨手續費並不是固定的,它根據期貨品種不同、期貨春慎公司收費標准有所不同(具體收費情況以交易扒罩敬品種和期貨公司為准)。
❻ 炒期貨賺的錢,需要扣稅嗎
個人了解,如果是企業的名義炒期貨賺錢要交稅,個人炒期貨賺錢不用交稅。但是在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賺錢都不容易,不是隨隨便便進去就能賺錢,即使很有經驗也是由虧錢的風險,所以千萬不要想著一夜暴富的心態進場。
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屬於典型的投機市場,在這個市場里流傳著“二八定律”即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參與者能賺到錢,而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參與者是要虧錢的。
不過,從大環境來講,當下經濟發展低迷,股市人心惶惶,期市波瀾不驚,兩者相比,後者的賺錢機會還是更多一些。
❼ 股票收益要交稅嗎
不需要,股票交易不收取個人所得稅,不過股票在賣出時會收取印花稅,若參與股票分紅會收取分紅稅,印花稅賣出時收取成交金額的千分之1,由稅務局收取,分紅稅根據持有時間收費比例不同。
【拓展資料】
具體地說,交稅就是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規定,集體或個人收入按照一定的比率的把一部分所得收入繳納給國家。
交稅又稱納稅,是自然人或法人向國家稅務機構交納稅款的行為和過程。例如:交納海關稅,就是指進出口商或其代理人依據海關簽發的稅款繳納證,在規定的日期內,向海關指定的銀行繳納稅款。
意義:
國家的經濟基礎,主要來源就是稅收。不能說老百姓百分之百的享受到了國家的福利,但在某些層面上對我國公民確實有一定的益處。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國家為災區重建撥的款單靠人民捐款和外援是遠遠不夠的,還有國家的三峽水利工程,為半個中國供電。鐵路也是個人開辦不起來的。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途徑之一,但稅收同樣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工資標准:
一、員工每月工資薪金收入扣除「五險一金」後,超過5000元,要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一)每月取得工資收入後,先減去個人承擔的基本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以及按省級政府規定標准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再減去費用扣除額3500元/月(來源於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員、華僑和香港、澳門、台灣同胞在中國境內的所得每月還可附加減除費用3200元),為應納稅所得額,按3%至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計算公式: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收入-3500-「三險一金」
以3500元作為起征點取代過去2000元的新《個人所得稅法》已施行。
來自國家稅務總局的扣除標准實施細則表明,除13500元之外,稅前扣除的項目還包括三大類。
一是國家規定的三險一金,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二是單位給予的5種補助費用,即個人取得的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市內交通費、書報費和洗理費;
三是退休職工的工資和兩院院士津貼等特殊津貼。
其中的書報費和洗理費等幾種補貼,一定要在北京市財政規定的費用標准之內才能免稅,如果單位超額發放、超出的部分一樣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❽ 港股期貨提現要交稅嗎
港股期貨提現本身不需要交稅,但是如果你將港股期貨市場的盈利轉換為其它類型的投資,比如證券、債券、銀行存款、房地產等,那麼你可能需要交稅。根據中國稅法規定,投資者在轉移投資的過程中,高哪可能需要繳納資本利得稅,即投資者在把港股期貨市場的盈利轉換為其它形式的投資時,可能需要繳納20%!的(MISSING)資本利得稅,而投資者在港股期貨市場投資時,不需要交稅。此外,投資者還可能需要繳納另外的稅收,比如地方政府稅,個人收入稅等。總之,投資者在港股期貨提現不需要交稅,但在將港股期貨市場的盈利轉換為其它形式的投資時,則可能需要繳戚滑碼納資本利得讓信稅,也可能需要繳納其它一些稅收。
❾ 散戶交易期貨的收入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散戶交易期貨的收入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散戶交易期貨只涉及繳納手續費,不涉及繳納個人所得稅。期貨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拓展資料:
一、個人所得稅征稅對象
1.法定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台同胞。
2.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3.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所得稅征稅內容
1.工資、薪金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包括四個方面:
(一)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開業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二)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取得營業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三)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既個人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稅所得。
❿ 公司期貨收益要都交什麼稅
公司期貨轉讓收益要交營業稅,股息收入不繳納營業稅。
期貨公司對股票投資的股息收入暫不繳納營業稅,但轉讓股票取得的轉上收益應繳納營業稅。計算股票轉讓收益時,以其轉讓收入減去買入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
買入價以股票、債券的購入價減去股票、債券持有期間取得的股票、債券紅利收入的余額確定。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八)款規定,金融企業(包括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下同)從事票、債券買賣業務以股票、債券的賣出價減去買入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
買入價依照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以股票、債券的購入價減去股票、債券持有期間取得的股票、債券紅利收入的余額確定。
(10)股票期貨收益交稅嗎擴展閱讀:
種類介紹
經紀商
期貨經紀商的種類有許多,國際上常見的有期貨傭金商(FCM)、介紹經紀人(IB)、商品交易顧問(CTA)、商品合資基金經理(CPO)、經紀商代理人(AP)、場內經紀人(FB)等,它們之間存在交叉關系。
傭金商
不管名稱、規模大小以及經營范圍如何,其基本職能都是代表非交易所會員的利益,代理客戶下達交易指令,征繳並管理客戶履約保證金,管理客戶頭寸,提供詳細的交易記錄和會計記錄。
傳遞市場信息,提供市場研究報告,充當客戶的交易顧問和對客戶進行期貨和期權交易及制訂交易策略的培訓,還可以代理客戶進行實物交割。可以僱用一些商品交易顧問、商品合資基金經理、介紹經紀人和場內經紀人為其工作。
交易顧問
通過直接或間接形式為他人提供是否進行期貨交易、如何進行交易和管理資金等方面的建議。間接性建議包括對客戶的帳戶實行交易監管或通過書面刊物或其它報刊發表建議。
合資經理
管理用集資方式集中起來的資金,用這些基金進行期貨交易,以錢生錢。他們親自分析市場,制定交易策略並直接下指令。
介紹經紀
為期貨傭金商或商品合資基金經理等尋求或接受客戶交易指令,進行商品期貨或期權的買賣。只收取介紹費,不收客戶保證金和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