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目前我國證券投資基金、股票和債券的發展現狀如何
就目前市況而言,證券市場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直接融資,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更為迫切,新股發行在暫停八個月之後,在市場持續走強的背景下,重啟新股發行是早晚的事,而新的發行制度對市場究竟有多大的影響還有待考察,投資者有所謹慎在意料之中,尤其是A股在經過持續7個月的上漲之後,投資者擔心新股發行的重啟可能引發股指調整,從而加劇了股指的震盪,短線市場寬幅震盪將頻頻出現。但從目前以銀行股為首的權重股走勢來看,權重股的護盤仍在,而處在獲利回吐期的權重股整體調整空間也不大,這將大大減緩股指持續調整的空間。整體來看,目前KDJ指標已死叉向下,顯示市場仍有調整的壓力,不過,目前周三早盤留下的缺口已得以完全回補,股指整體調整空間有限,市場將延續高位反復震盪格局。
選擇業績優秀並且保持穩定增長的股票買入後一直持有即可獲得豐厚的回報!建議關注600016民生\600881亞泰\601166興業!
但現在大盤可能要調整,最好少量參與!!!!
❷ 簡單說一下我國的股票市場和基金市場的發展狀況
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此後,我國股票市場獲得了較大的發展。發行市場除最初的A股外,1991年開始發行B股,l993年後又出現了H股和N股等境外上市外資股。與此同時,股市迅速擴容,到2005年l2月上市公司發展到了1381家,其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為834家,總發行股本5019億元,市價總值約22067億元,投資者超過3700多萬人;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為547家,總發行股本2019億元,市價總值約9027億元,投資者超過3400萬人。截至2005年年底,我國共有l09家上市公司發行了B股,其中滬市54家,深市55家。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滬、深兩地證交所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體表現在: 第一,技術和硬體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目前,兩地證交所已建成了覆蓋全國的衛星證券通訊網與數字式數據傳輸網(DDN)和相應的交易與結算系統,數干個單向廣播、雙向通信衛星地面站將證券交易的實時行情傳遍全國各地及海外,基本實現了安全、高效、便捷的證券交易和證券賬戶管理. 第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到2005年12月底,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會員數達到了152家,擁有席位4973個;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會員數為l77家,擁有席位3120個。 第三,在加強自身建設、健全內部管理制度、規范市場運作、加強市場監管、完善市場服務、防範市場風險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第四,業務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已形成了知識結構和年齡層次較合理的業務人員隊伍.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產生於八十年代後期,1987年,中國銀行和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等涉足投資基金業務。1991年武漢證券公司設立了"武漢證券投資基金",接著"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成立;之後,我國出現了投資基金熱潮,沈陽、大連、上海、廣東等27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設立了多種不同類型的基金。1992年10月國內首家專業性基金管理公司--深圳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到1995年初,全國有10家基金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有15家基金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還有一部分基金在全國各地的證券交易中心進行交易;截止1997年年底,全國共審批了75隻基金,實際發行了73隻,共募集約50億元。這一時期設立的基金,我們通稱為"老基金",這些"老基金"主要是以封閉型基金為主,以契約型基金為主,以投資對象全能型為主,以基金規模較小型為主。 1997年10月7日,國務院原則通過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對基金的設立、管理、運作和交易按照國際慣例進行了全面的規定,成為我國基金管理重要的法律規范,標志著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從1998年4月開始的一年時間里,中國證監會批准了10隻證券投資基金,按《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設立的基金我們通稱為"新基金",10家"新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發行規模為20億。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新的證券投資基金家數將不斷增加,基金規模將會逐步擴大。證券投資基金作為我國證券市場上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在促進證券市場持續穩定與健康發展方面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❸ 股票投資的發展現狀
1)機會成本。當投資者打算進行投資時面臨著多種選擇,如選擇了股票投資,就必然放棄其他的投資,即放棄了從另外的投資中獲取收益的機會,這種因選擇股票投資而只好放棄別的投資獲利機會,就是股票投資的機會成本。
2)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股票投資者花費在股票投資方面的資金支出,它由股票的價格、交易費用、稅金和為了進行有效的投資,取得市場信息所花費的開支四部分構成。
❹ 國內公募與私募基金的現狀是怎樣的國內和國外相比有哪些不同
國內傳統的公募基金只是做證券市場投資,而且主要是二級市場,標的無外乎就是貨幣市場品種、股票、債券這些。目前公募基金的總規模在三萬億左右。公募基金家數不超過100家。龍頭的華夏規模超過千億(天弘靠貨基迅速沖到了千億以上,這塊業務主要是依託余額寶,而且管理費收益很低,所以其實質意義不大),末尾的基金公司規模不足億元。貧富差距還是挺大的,股東背景和管理層實力對公司經營都有影響。
放在至少三年前,公募基金的工作,無論是投資還是銷售,都是很光鮮的,畢竟他們的人均產值很高。但是,這兩年二級市場,主要是股票市場不景氣,再加上基金家數的增多,所以整體上基金行業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基金公司目前的銷售主要還是依靠渠道,其中銀行和券商渠道佔主流,為了促進銷售,基金公司給銀行返認購費,給券商返交易量(事實上,承諾的交易量根本實現不了),所以一隻基金發下來,基金公司掙的只有管理費了,甚至有時候為了發基金,基金公司還要倒貼錢請幫忙資金認購,確保基金能發出來。
從2012年底以來,公募基金通過設立基金子公司,已經開始涉足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是指,投資於「未通過證券交易所轉讓的股權、債權及其他財產權利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資產。」通過此業務,基金公司將觸角延伸到實體經濟,而這塊市場之前基本是被信託壟斷的。基金子公司進入這塊市場後,迅速憑借較低的通道費用,較少的監管(比如一些信託不大敢做的票據和房地產項目,基金子公司就敢接手,但是現在監管層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不消耗資本金等諸多優勢迅速上位。我接觸的一家信託公司,對於拉到的一些監管層敏感的項目,甚至通過旗下基金公司的子公司的通道來做。特別是銀行系的基金子公司,基本上接手了銀行大部分的通道業務,實現了規模的迅速擴大。
但是,通過基金子公司的通道業務實現規模的彎道超車,對於公募基金來說,並不具有持續性;而且監管層也已經注意到基金子公司的狂飆突進。下一步如果監管層加大對基金子公司的監管,面對信託公司二三十年積累下來的實體項目運作經驗,基金子公司並沒有太多優勢。
未來公募基金還是要將重點放在主動管理型的投資上。
私募基金,簡單說,主要分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顧名思義,前者主要投向證券市場,比如澤熙、尚雅這些;後者主要是投向非標的股權,比如九鼎投資這些,具體的運作模式有公司制和有限合夥制。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中的佼佼者,大多都是從原來的公募基金經理和投資總監跳出來的。由於私募基金的激勵體制中最終要的是收益分成,這就使得,相比那些只注重做大規模拿管理費的公募,私募基金經理更注重做高產品的絕對收益。私募的投資門檻較高,主要面向高凈值客戶,那些比較牛的私募產品,根本不愁銷售。
至於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近些年來發展迅速,特別是以有限合夥為代表。其實,這些公司就是開始搶佔一些原本信託的市場。
總體來說,私募基金市場魚龍混雜,其中不乏牛人的牛公司,也不乏濫竽充數的人的騙子公司。
今年4月份,證監會成立了私募基金監管部,說要將私募納入監管,私募的備案工作也已經開展。據說,下一步公募和私募的牌照界限將逐漸模糊:公募可以通過專戶等形式發私募產品,接受私募基金監管部的監管;私募可以發公募產品,接受機構部的監管。
❺ 中國股票市場現狀分析
❻ 買的基金五年了一直跌會不會沒有了
如果說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的波動大,虧損的概率也大但不會跌到零,股票基金按投資的對象可分為優先股基金和普通股基金,優先股基金可獲取穩定收益,風險較小,收益分配主要是股利;普通股基金是數量最大的一種基金,該基金以追求資本利得和長期資本增值為目的,風險較優先股基金大。
按基金投資分散化程度,可將股票基金分為一般普通股基金和專門化基金,前者是指將基金資產分散投資於各類普通股票上,後者是指將基金資產投資於某些特殊行業股票上,風險較大,但可能具有較好的潛在收益。
(6)股票基金市場的現狀擴展閱讀
股票基金還具有在國際市場上融資的功能和特點。就股票市場而言,其資本的國際化程度較外匯市場和債券市場低。一般來說,各國的股票基本上在本國市場上交易,股票投資者也只能投資於本國上市的股票或在當地上市的少數外國公司的股票。
在國外,股票基金則突破了這一限制,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股票基金,投資於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股票市場,從而對證券市場的國際化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從海外股票市場的現狀來看,股票基金投資對象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國公司股票。
❼ 2021年的基金形勢怎樣還值得投資嗎
2021年的基金總體表現其實還是不錯的,漲幅最大漲勢最好的主要就是屬於新能源這一塊。那現在我們再去投資的話,還值得投資嗎?我認為現在去投資仍然是值得投資的,不過相對有點高。我們要怎麼樣選擇合適自己的基金類型呢?主要就是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選擇不同的基金類型。
一.形式如何
2021年的前半年白酒也還略有表現,但是後面基本上全年都是在不斷的下跌。今年一個最大的主線,必定就是屬於新能源板塊。這一次的新能源主要還不是鋰電池這一方面,主要是光伏和風電。今年的光伏和風電相關的股票有了一個非常大的漲幅,如果能夠參與進去的話,相信大家都已經有了一個比較豐厚的收獲了。還有前一段時間,有色板塊也是漲得非常厲害,但是最近兩個月就調整的比較多了。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❽ 公募基金的發展現狀
新基金認購戶數反映了投資者的參與程度,而今年以來的新基金募集數據表明,散戶正在遠離公募基金。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在今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三的時間里,公募基金共計發行了67隻偏股基金,僅有126萬戶投資者(不考慮重復因素,以下同)參與了新基金的認購。
同樣在放開產品的2010年,公募基金共計發行了100隻偏股基金,獲得了291萬戶投資者參與認購,在2009年的牛市中,共計571萬戶參與了這些偏股基金的認購中。
散戶遠離基金的程度甚至比2008年嚴重。
即便是大跌中的2008年,公募基金發行了115隻偏股基金,共計171萬戶投資者參與了新發產品的申購。
顯然,按照目前的偏股基金募集勢頭,2011年公募基金要實現或者超越2008年171萬戶參與認購仍具有不小的挑戰。
這一數字,與2007年更是相形見絀。是年,「上投摩根內需動力」共計吸引了179萬戶投資者的認購,「中郵核心成長」、「華夏藍籌核心」分別以159萬戶、108萬戶緊隨其後。
按照這樣的數據,2011年以來所有新發基金的認購戶數,尚不及2007年個別發行較好的單只基金。
而在散戶廣泛參與的2007年,共計1825萬戶投資者參與了公募基金的認購,這些新基金首發募集了4485億份,而隨後的熊市讓這些沒有逃脫的基金投資者損失慘重。
目前新基金這種困頓的局面,讓基金銷售人員回到了似曾相識的2004年。在宏觀緊縮和A股市場低迷的雙重打擊下,公募基金募集出現低量,但此後2005年啟動的大牛市改變了這一格局,公募基金資產在兩年後超過3萬億元的規模。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公募基金的凈贖回仍在繼續。在偏股基金一季度出現626億份凈贖回的情況下,偏股基金在二季度又出現了142億份的贖回額,今年上半年共計出現了768億份的凈贖回。
而從持續營銷情況來看,截至一季度末,不足200隻基金出現了凈申購,接近500隻出現了凈贖回,後者遠大於前者。
「買來的」高度機構化
在散戶拋棄的同時,公募新發產品也呈現高度機構化的特點。
以67隻基金募集了849億份,以及126萬戶的投資者計算,每戶平均認購數接近7萬元,在目前股市尚不見好轉情況下,這已經是較高的數值了。
即便是在最差的2008年,公募基金共計募集907億偏股基金,戶均認購量只有5萬元左右,相對於2011年公募基金的數字,這依然比2011年的平均數低出不少。
此前,證監會曾出台政策,要求基金公司在基金銷售中不得採取「一次性獎勵」的方式,但市場上不時傳出基金公司違規支付豐厚獎勵以謀取擴大規模的故事。
「上海有的公司給予渠道千分之二的一次性獎勵,把基金當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賣,自然量就上去了。」上述深圳基金公司營銷負責人對此憤憤不平。
我國現狀
我國基金業發展14年,基金市場份額呈現階梯型增長態勢:第一階段是1998年到2000年,由於市場品種僅限於封閉式基金,基金規模很小,三年的基金份額分別為100億、500億、610億.第二階段是2001年,由於引入了開放式基金,基金規模有所擴大,達到809億。第三階段是2002年至2003年,基金規模高速增長,2003年擴張規模達到了頂峰。其1633億的市場規模比2002年增加了一倍多。2004年至至2005年10月20日,由於市場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基金發行規模波動發展。我國基金市場上共有封閉式基金54隻,開放式基金159隻,基金份額3200億。2005年-2007年,基金凈值狂飆至3.2萬億。2007年至今,由於股市一直低迷,基金凈值跌至2萬億附近。
2013年4月23日結束披露的一季報顯示,截至2013年3月末,至少有6隻公募基金期末持有股指期貨合約,其中,國泰保本混合基金一家就持有IF1304合約207張,市值超過1.55億元,對沖其期末股票市值達70%以上。
這意味著,國內基金在股指期貨領域上已開始告別小打小鬧的歷史格局,逐步接軌海外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採用的「股票多頭持有+股指動態期貨對沖」策略。繼近年理財產品多元化、工具化的革新之後,主動型股票基金的求新求變、嫁接對沖策略,或許將探尋出一條絕對收益的投資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