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08年為什麼股市會大跌不止,影響股市漲跌的因素有什麼
2008年股市會大跌不止,影響股市漲跌的因素有:
第一,宏觀經濟面。從2008年上半年開始,對中國宏觀經濟的走向就有信心不足的問題。所以對股市還是產生了影響。
第二,國際金融海嘯對股市的影響。
尤其是美國的金融危機的影響到現在為止還是心理影響大於實際影響。因為中國的資本市場並沒有完全的開放。暴漲最重要的原因是資本市場制度本身存在的問題。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實際上是一個不利於保護投資者的制度。這造成中國資本市場是一個投機的市場。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股市很難穩定。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從制度上來解決。
第三,經濟下滑危險是存在的。所以中央出台了一些力度大的政策。主要是刺激投資、刺激消費的政策。
B. 迪拜事件 為什麼會引發股市暴跌
迪拜不還錢,借錢的就倒霉了,
首先,迪拜借的的那錢不是一個小數子,不可能是小銀行貸得了的,必須是大銀行。
西方的銀行體系和中國有很大區別,幾家大銀行一起相當於咱們國家的中央銀行的那個級別。例如,美國的這次次貸危機,就相當於咱們中國的中央銀行倒閉了五分之二。
而迪拜停止還貸,很可能是會影響數個國家的數家大銀行,其中很多銀行還有倒閉的危險。
復雜的東西就不講了,我盡量往簡單里說,銀行要是倒閉了或者停止對某企業放貸了,那企業的資金鏈很可能因此斷裂,甚至倒閉。這時投資人會為了迴避風險「撤資」(這里加個引號,不一定是真的撤資,大概是這個意思。),股票自然就大幅下跌了。
C. 納斯達克在08年金融海嘯時最多才跌六個點,那麼我們的慢牛跌八個點是什麼意思對於美國是災難,對中國
但是你要知道納斯達克當時因為金融海嘯,從最高點5000點幾乎腰斬,因為當時納斯達克指數的權重最大就是互聯網股票,而當時美國互聯網股票泡沫非常嚴重,因此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納斯達克連續熊市7年。
而現在我們的創業板和主板,並未達到納斯達克的那種跌幅,很大程度上這周的下跌時對之前快速拉升的技術性修復,只是修復的幅度過大,並且也受到證監會打擊場外配資,成交量縮量所導致,和美國股市的暴跌還是有區別的
D. 金融危機股票會暴跌嗎
會的。
在居民的財富分配中,樓市和股市是最大的兩種投資渠道,居民的財富縮水也會引起消費能力的減弱和投資激情的降低。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就是投資、消費和出口,不僅影響消費和投資,還會影響到企業出創新和出口能力。經濟自然也就陷入了危機之中。
股票可謂是金融市場的晴雨表。通過股票市場我們可以看到未來經濟的走勢是不是看好。一旦股票市場出現問題,那麼市場就會恐慌,進而造成拋售股票。
之後,貨幣市場上就有大量的積壓貨幣。在現實經濟中也會造成投資的大量萎縮。貨幣的需求小於供應後,產生的問題可能就是通貨膨脹。繼而引發貨幣危機,外匯市場上也會因此而大拋本幣,加速金融危機的產生。所以,可以認為股票可以成為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E. 15年股災大盤跌到多少
我是2007年入市,親身經歷過2015年的股災。大盤從5100多點跌到3000點以下。
用一個詞就可以形容當時的情景:暴漲暴跌。
對於2015年的這場股災,我並沒有覺得有多麼的慘烈。相比於2008年的熊市,這一次的股災還是不值一提。
2015年的股災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投資莫加杠桿!
F. 2005-2007年,中國股票市場暴漲暴跌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暴漲原因:
1、2005年中央政府與證監會聯合出台股權分置改革,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為股市的上漲騰出大幅空間,為暴漲提供了前提條件。
2、2008年的奧運會為人民提供了信息保障,減少了流動性風險。
3、由於有進入股市的前提條件,也有退出的保障,券商,老基金,保險基金第一波湧入股市,推動了股市第一步上漲。
4、人民幣升值,外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可獲得巨大的人民幣升值的利益,大量外資湧入房市和當時只有1000點左右的股市,等待人民幣升值。
5、QFII持有大量國內有價證券資產,大量境外資本湧入中國推動了股市的上漲。
6、國內基金規模的擴大,大量新基金發行,基金發行募集到的資金大量投資於股市
7、民間儲蓄力量也湧入股市,推動了股市的上升。
暴跌原因:
1、 經濟價值規律的作用,暴漲後股票價格嚴重高於股票實際價值,股市下跌是價值規律
2、 股指期貨的推出,重大利空消息,因為股指期貨是個看空機制
3、 2007年4月起開始顯現通脹壓力,政府不斷調高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利率和存貸款利率,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打壓股市勢頭過猛上漲
4、 大小非解禁,緊隨其後IPO解禁開始流通,再加上新股大量發行,使市場上股票嚴重供大於求,擴容壓力之大對股市來說難以承受
5、 5.30事件後,外資紛紛撤資,轉入房市或退出中國金融市場
6、 台灣大選,外聯公投等政治因素的影響
7、 受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海嘯影響和拖累,造成持續下跌
(6)金融海嘯股票會大跌嗎擴展閱讀
證券市場發展的道路不完全一樣,但一般都要經歷5個階段。
休眠階段:
此階段了解證券市場的人並不多,股票公開上市的公司也少,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投資者發現,即便不算潛在的資本增值,獲得的股利都超過其它投資形式得到的收益,於是他們就買進股票,但開始還是小心謹慎。
操縱階段:
一些證券經紀商和交易商發現,由於股票不多,流動性有限,只要買進一小部分股票就能哄抬價格。只要價格持續高漲,就會吸引其他人購買,這時操縱者拋售股票就能獲取暴利。因此,他們開始哄壓市價,操縱市場,獲取暴利。
投資階段:
有些人通過買賣股票得到了大量的資本增值,不管已經實現了的或還只是帳面上的,這些暴利的示範作用都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投機行列,投機階段就開始了,股價大大超過實際的價值,交易量扶搖直上。新發行的股票往往被超額急購,吸引了許多公司都來發行股票,原來惜售的持股者也出售股票以獲利,於是擴大了上市股票的供應。
崩潰階段:
到一定時機,用來投機的資金來源會枯竭,認購新發的股票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頭腦靜下來,開始認識到股票的價格被抬得太高了,與本來的價值脫節得太厲害。這時只要外界一有風吹草動,股價就會動搖,然後價格開始下降。
成熟階段:
在股市下跌之後,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使公眾對股票市場重新恢復信心。這個時間的長短視價格跌落的幅度,購買新股票的刺激,機構投資者的行為等因素而定。跌市使有這些人虧了大本。他們只留著作長期投資,寄望於將來價格的回升,機構投資者的隊伍也擴大了。
這樣成熟階段就開始了這里股票供應增加,流動性更大,投資者更有經驗,交易量更穩定,雖然股價還是會波動,但不像以前那樣激烈了,而是隨著經濟和企業的發展上下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