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金收益要繳納稅費嗎
關於基金收益涉稅方面,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投資基金時,稅收種類涉及印花稅、所得稅,國家目前對基金收益是否收稅有以下規定,個人投資者買賣基金份額暫免徵收印花稅,個人投資者買賣基金份額所獲得的差價收入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另外基金在向個人投資者分配股息、紅利、利息時,基金不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投資者從基金分配中獲得的股票的股利收入、企業債券的利息收入、儲蓄存儲利息收入由發行債券、股票的上市公司在向基金支付上述收入時 代扣代繳20%個人所得稅,個人投資者從封閉式基金分配中獲得的企業債券差價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稅款由封閉式基金代扣代繳,對個人投資者申購和贖回基金份額所獲得的差價收入,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貳』 基金收益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不需要。
基金的收益包含買賣的價差和分紅所得的收益。投資者低買高賣後的價差和基金分紅後到手的現金不需要支付個人所得稅。但如果該只基金購買某隻股票,該股票有分紅派息,則現金分紅部分會扣除所得稅。
比如說:基金購買了A股票,當前A股票分紅方式為:10送2派1的意思就是:每10股就送2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的意思。假設投資者購買的基金持有A公司股票100萬股,那麼現金分紅則有10萬元,這10萬元會根據基金的持有時間收取個人所得稅。
這個所得稅不需要投資者額外支付,而是在基金資產中扣除。上市公司分紅完成後,基金得到分紅,就會給基金份額持有人分攤,而在發放這部分分紅的時候投資者就不需要繳稅。
此外,如果投資者購買了場內基金,場內基金賣出時,不需要支付印花稅。倘若場內基金有分紅,也不需要繳納所得稅。
【拓展資料】
基金收益包括一下這幾個方面:
一、紅利:是基金因購買公司股票而享有對該公司凈利潤分配的所得。一般而言,公司對股東的紅利分配有現金紅利和股票紅利兩種形式。基金作為長線投資者,其主要目標在於為投資者獲取長期、穩定的回報,紅利是構成基金收益的一個重要部分。所投資股票的紅利的多少,是基金管理人選擇投資組合的一個重要標准。
二、股息:是指基金因購買公司的優先股權而享有對該公司凈利潤分配的所得。股息通常是按一定的比例事先規定的,這是股息與紅利的主要區別。與紅利相同,股息也構成投資者回報的一個重要部分,股息高低也是基金管理人選擇投資組合的重要標准。
基金收益
三、債券利息:是指基金資產因投資於不同種類的債券(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企業債、金融債等)而定期取得的利息。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一個基金投資於國債的比例、不得低於該基金資產凈值的20%,由此可見,債券利息也是構成投資回報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四、買賣證券差價:是指基金資產投資於證券而形成的價差收益,通常也稱資本利得。
五、存款利息:指基金資產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這部分收益僅占基金收益很小的一個組成部分。開放式基金由於必須隨時准備支付基金持有人的贖回申請,必須保留一部分現金存在銀行。
六、其他收入:指運用基金資產而帶來的成本或費用的節約額,如基金因大額交易而從證券商處得到的交易傭金優惠等雜項收入。這部分收入通常數額很小。
『叄』 基金和股票收入需要交稅需要交多少
都不需要繳稅。
目前為止個人基金和股票的收入都是不需要繳稅款的,個人投資者不管是買賣股票基金,還是分配股息紅利都不需要繳稅,與企業不一樣。
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要去牢記義務意識。
『肆』 基金收益個人所得稅
法律分析:基金的收益包含買賣的價差和分紅所得的收益。投資者低買高賣後的價差和基金分紅後到手的現金不需要支付個人所得稅。但如果該只基金購買某隻股票,該股票有分紅派息,則現金分紅部分會扣除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伍』 基金投資如何納稅
個人購買基金取得的收益是不繳稅的。以下幾種情況屬於暫不征稅的范圍:對個人和非金融機構申購和贖回基金單位的差價收入不徵收營業稅。對個人買賣基金暫不徵收印花稅。
對個人投資者買賣基金獲得的差價收入,在對個人買賣股票的差價收入未恢復徵收個人所得稅以前,也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單位購買基金取得的收益是需要繳稅的。有限合夥企業的繳稅是先分後繳,和一般的企業繳稅方式是一樣的;有限合夥基金的報表是屬於企業類的,因為有限企業並非金融公司。
(5)基金股票收益稅擴展閱讀:
基金投資的風險:
一是政策風險。主要是指因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地區發展政策等國家宏觀政策發生明顯變化,導致基金市場大幅波動,影響基金收益而產生的風險。
二是經濟周期風險。指隨著經濟運行的周期性變化,證券市場的收益水平呈周期性變化,基金投資的收益水平也會隨之變化。
三是利率風險。金融市場利率的波動會導致證券市場價格和收益率的變動。基金投資於債券和股票,其收益水平會受到利率變化的影響。
『陸』 基金收入需要交所得稅嗎
不需要。基金的收益包含買賣的價差和分紅所得的收益。投資者低買高賣後的價差和基金分紅後到手的現金不需要支付個人所得稅。但如果該只基金購買某隻股票,該股票有分紅派息,則現金分紅部分會扣除所得稅。
以下幾種情況屬於暫不征稅的范圍:
1、對個人和非金融機構申購和贖回基金單位的差價收入不徵收營業稅。
2、對個人買賣基金暫不徵收印花稅。
3、對個人投資者買賣基金獲得的差價收入,在對個人買賣股票的差價收入未恢復徵收個人所得稅以前,也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單位購買基金取得的收益是需要繳稅的:
1、有限合夥企業的繳稅是先分後繳,和一般的企業繳稅方式是一樣的;
2、有限合夥基金的報表是屬於企業類的,因為有限企業並非金融公司。
但其實,我們買基金,對應的基金經理會去買股票、債券等投資標的,而買賣股票的這個過程肯定會涉及到印花稅、交易傭金等費用,基金收到成份股的分紅時也要交分紅稅......這些費用是免不了的,但不用我們個人投資者直接承擔,以分紅為例,監管規定:
對投資者從基金分配中獲得的股票的股息、紅利收入以及企業債券的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和發行債券的企業在向基金派發股息、紅利、利息時代扣代繳20%的個人所得稅,基金向個人投資者分配股息、紅利、利息時,不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投資基金從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獲得投資收益,包括:
1.利息收入:基金的利息收入包括優先股股息、債券存款利息,對國外的貨幣市場基金而言,其基金資產全部都為商業本票、可轉讓存單或其他短期票券,收入完全都是利息。
2.股利收入:基金的股利收入是指開放式基金通過在一級市場或二級市場購入並持有各公司發行的股票,而從公司取得的一種收益。股利一般有兩種形式,即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現金股利是以現金的形式發放的,股票股利是按一定比例送給股東股票作為紅利。
3.資本利得收入:指證券買賣的價差收入。任何證券的價格都會受證券供需關系的影響,如果基金能夠在證券需求清淡、價格較低時購入,而在證券需求旺盛、價格上漲時賣出,所獲價差稱為基金的資本利得收入。資本利得分為已實現資本利得和未實現資本利得。相對於資本利得的是損失,它也分為已實現資本損失和未實現資本損失,構成投資基金收益的減少。
基金收益中的股利、股息、利息都是指基金已經實現的收入。至於收益中的資本利得/損失部分,應當是已經實現的投資收益或虧損。基金凈收益中的紅利、股息、債券利息和存款利息收入,可全部分配;對已實現收益的資本利得部分,則根據具體單一基金的投資目標而定,不同的種類基金應有不同的分配方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十二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所稱企業取得收入的貨幣形式,包括現金、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准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以及債務的豁免等。
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所稱企業取得收入的非貨幣形式,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存貨、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勞務以及有關權益等。
『柒』 企業購買私募基金產品取得的收益要不要交稅
需要進行納稅的。企業取得基金收益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出售基金獲得增值收益,二是基金分紅收益,涉及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選私募-查排名-點擊一鍵與私募直聊】對於出售基金的增值收益:若出售未到期基金取得收益,應按照「金融商品轉讓」繳納增值稅;但若企業購入基金持有至到期,不屬於金融商品轉讓,無需按照「金融商品轉讓」繳納增值稅。企業投資者申購和贖回基金單位取得的差價收入,應並入企業的畢源應納手納態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對於基金分紅收益,企業購買非保本基金,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收益,不屬於利息或者利息性質的收入,不繳納增值稅。對投資者從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徵收企業所得稅。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私募基金的相關信息,推薦下載私募排排網APP。私募排排網是以數字驅動的社交化金融電商平台;多年金融領域深耕,以專注的態度服務超180萬位投資者;旗下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獨立茄褲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海量的私募產品,嚴苛的准入標准,專業的服務團隊。
『捌』 基金賺的錢要不要交稅
個人買基金賺的錢不要交稅。按照目前的法律法規購買基金是不需要交稅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基金等所得超過12萬元需要申報、但是不要求繳納稅款,只是需要繳納理財過程中的申購費用、管理費用以及贖回費用就可以了。
但以後會不會交稅要看當地的法律法規了,在購買基金的時候注意不要頻繁的交易,不然每次交易都是要收取手續費的,就會損失一小筆收益,除非是短期投資金額比較大,賺的能抵掉手續費情況。
拓展資料:
基金,英文是fund,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債券基金、股票基金、貨幣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四大類。
操作技巧
第一,先觀後市再操作
基金投資的收益來自未來,比如要贖回股票型基金,就可先看一下股票市場未來發展是牛市還是熊市。再決定是否贖回,在時機上做一個選擇。如果是牛市,那就可以再持用一段時間,使收益最大化。如果是熊市就是提前贖回,落袋為安。
第二,轉換成其他產品
把高風險的基金產品轉換成低風險的基金產品,也是一種贖回,比如:把股票型基金轉換成貨幣基金。這樣做可以降低成本,轉換費一般低於贖回費,而貨幣基金風險低,相當於現金,收益又比活期利息高。因此,轉換也是一種贖回的思路。
第三,定期定額贖回
與定期投資一樣,定期定額贖回,可以做了日常的現金管理,又可以平抑市場的波動。定期定額贖回是配合定期定額投資的一種贖回方法。
『玖』 基金分紅需要繳納什麼稅
投資者購買基金時,一般會長期持有,然後再通過基金的投資業績取得分紅分配,從而實際投資的增值,取得投資收益時,就會涉及到稅費交納的問題,那麼基金分紅需要繳納什麼稅?下面我來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一、基金分紅需要繳納什麼稅
從基金分配中獲得的股票的股息、紅利收入以及企業債券的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和發行債券的企業在向基金派息股息、紅利、利息時代繳20%的個人所得稅,基金向個人投資者分配股息、紅利、利息時,不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從基金分配中獲得的國債利息、儲蓄存款利息以及買賣股票差價收入,在國債利息收入、個人儲蓄存款利息收入以及個人買賣股票差價收入未恢復徵收所得稅以前,暫不徵收所得稅。
從基金分配中獲得的債券差價收入,應按稅法規定對個人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稅款由基金在分配時依法代扣代繳;對企業投資者從基金分配中獲得的債券差價收入,暫不徵收企業所得稅。
所以基金分紅,採用現金分紅方式免稅,採用紅利再投資免手續費,兩者都無需繳納任何其他的費用。
二、紅利如何分配
稿返股息和紅利的分配受國家稅收政策的影響。上市公司的股東不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都要依法承擔納稅義務,如中國就有明確規定,持股人必須交納股票收益(股息紅利)所得稅,其比例是根據股票的面額,超過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的部分要交納20%的所得稅(減免後實際所得稅為10%)。上市公司在實弊畝施分紅派息時,它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且不得違反公司的章程,這些規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股息和紅利的發放數量。這些原則如下:
(一)必須依法進行必要的扣除後才能將稅後利潤用於分配股息和紅利。其具體的扣除項目和數額比例要視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規定。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和董事會通過的分紅決議是不能與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相抵觸的。
在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中,其分配順序如下:1、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2、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3、提取公益金。4、提取任意公積金。5、支付優先股股息。6、支付普通股股息。
在公司按規定的比例交納所得稅後,將依照注冊資本的數額(也就是總股本)提取10%的法定盈餘公積金,但當法定的盈餘公積金達到注冊資本的50%以上時,可不再提取。公益金比例一般為5-10%,任意公積金和股利由公司董事會根據當年的盈利情況報請公司股東大會批准實施。
(二)分紅派息必須執行上市公司已定的股息政策。上市鍵卜飢公司一般都要將公司的長遠發展需要與股東們追求短期投資收益有機地結合起來,制定相應的股息政策,做為分配股息、紅利的根據。
(三)分紅派息必須執行同股同利的原則。具體表如今持有同一種類股票的股東在分紅派息的數額、形式、時間等內容上不得存在差別,但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可例外。如滬深股市的一些上市公司在分紅派息時,給個人股或職工內部股送紅股,而給法人股或國家股派法現金紅利。這實際上是一種不公平行為,它侵犯了法人股和國家股的權益,是同股不同權的表現,所以國有資產管理局多次發文制止同股不同權的分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