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股票基金2019年行情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基金2019年行情

發布時間: 2023-04-01 06:25:58

Ⅰ 2019年的股市

2019年的股市走勢就是一個上證50的補跌,券商的搭台和中小創的唱戲局面,整體就是一個底部的確認和洗盤震盪的趨勢!

因為2016-2018年上證50已經極大的透支了指數行情的走勢,大部分抱團取暖的機構已經有了充足的獲利空間,那麼勢必會遠離漲出來的風險,布局跌出來的價值,再加上目前A股的指數還是處於一個失真狀態,那麼二八分化的扭轉其實不斷可以讓上證50充分調整,還可以修復失真指數,帶動起一個市場的賺錢效應!

所以如果說2016-2018年是一個漲了指數,跌了個股的行情,那麼2019-2020年很有肯能就是一個指數股的調整,中小創走出局部行情的一個趨勢了!其實我們可以參考2012年的走勢,當時也是同樣在創業板參與的情況下走出了兩極分化的走勢,但創業板把市場的賺錢效應激發出來的時候,也就帶領了投資者脫離了熊市的陰霾,此時的上證50又正好調整到位,那麼5178點的牛市就這么產生了!

雖然歷史不會簡單的重復,但是總是非常的相似!在上證50超漲的背後是一定需要一個調整的空間和時間的,而中小創則是在3年5個多月的超跌環境下已經有了足夠的價值,所以機構資金自然而然的會有所取捨!

總結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2019年我更看好個股行情而不是指數行情,再加上牛市根本沒有資格在2019年出現,如今的A股已經不再是看指數炒股的時代了,反正2016-2018年漲了指數也沒見賺到錢,不如期待一下2019年的指數調整吧!

Ⅱ 請問專家:2019年股市前景如何還值得投資嗎

2018最後一個交易日,三大指數收出小陽紅盤,上證未收復2500,幾乎從年頭跌到年尾,全年下跌24.59%,再次熊冠全球,明年市場總體應好於今年,能否走好主要看三個因素:一是中美貿易戰能否盡快改善或結束;二是美聯儲加息周期結束時間;三是美股何時調整到位等,從大的走勢看,年初應有一次重要的低點,之後有望出現一波較大級別的反彈(春季攻勢),年中到下半年還有一次重要買點,真正走好可能要等下半年之後。

節後走勢:短線還有反彈沖高機會,再回落考驗2449將有重要買點

2018年可謂是A股歷史上最慘的一年,從年頭跌到年尾,其中幾乎沒有像樣的反彈,上證指數全年下跌24.59%、深證成指下跌34.42%、創業板下跌28.65%,3687隻個股中位數全年下跌38%,代表全市場最活躍個股的中證1000指數全年下跌36.87%,中國股市2018再次拿了個全球冠軍,只不過是倒數第一(如下圖),真正冠軍是印度股市,以6.08%位居全球第一。對於A股如此慘的下跌,幾乎超出所有人的預期,多數百億私募基金虧損在20%以上,幾家備受關注的知名陽光私募旗下基金平均跌幅甚至超過30%。

年初我們判斷2018的高點大概率在3500-3600,極限在3800-4000,低點在3000,極限在2600-2500,結果最高點出在年初1月29日的3587,最低點落在10月19日的2449,跌破了極限低點2500,在如此低位的狀態下,A股竟然上演了千點大跌,殺傷力超過2015的股災,擊碎了所有人的想像力,這是最黑暗的時候,也可能是最好的時機。2019我們認為要好於2018,低點或在2200-2000,高點或看3000-3300,能否真正走好還要看上面提示的幾個關鍵因素,節後短線還有反彈沖高機會,再回落考驗2449將出現一次重要買入機會。

節後操作:堅持逆向思維、反向操作策略,力爭踩准市場起落節奏

十年一輪回,2008年是A股失望痛苦的一年,2018年又跌最低谷,2008年底特別是2009年上半年,A股爆發了2008年大熊後幅度驚人的大反彈,上證指數從1664反彈到3478,2018失望、悲慘指數相似,2019年能否再重演2009的大反彈?我們在這里不敢奢望,但相信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在極度恐慌中或孕育新的希望。回首這一年,總體上看,我們的逆向思維和反向操作的策略非常正確,基本踩准了市場的起落節奏,沒有犯方向性錯誤,盡了我們最大的努力,希望最大程度地減少和挽回投資者的損失,對此我們還是感到一絲欣慰。

對於2019,我們還是會竭盡全力,提前向投資者預示機會和風險,決不放「馬後炮」,堅持穩健、安全為第一要務的投資思路,做好風控,在此基礎上,力爭抓好熱點板塊的投資機會,2019我們堅持看好科創、5G通訊、晶元、軟體、人工智慧、大基建、新能源(充電樁、鋰電、汽車、零部件)等熱點板塊,另外國企改革、軍工科技、環保治理、醫葯健康,以及與中美貿易相關的受益股如能源(採掘)、農業、汽車、金融服務、自由貿易區等也將出現階段性的操作機會。

Ⅲ 偏股型基金歷史平均年化收益率是多少

股票的一般能達到20-40%,偏股的差點,能達到10-30%。這里說的是平均收益率,時間長了才看得出來,理性投資向來都注重長跑冠軍,而不是短跑的。
有穩定收益模式的,沒有風險,年收益13.16%。
5年期的話有8%-12%左右
2019年年度我國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在25%左右
混合型保本基金的年化收益具體是算不出來的,這個要根據行情來確定,行情好的話,可以超過10%,行情不好的話,也就只能僅僅保本了。
混合型的比較難計算出來,特別是佔有股票份額的話就比較難算出來了,如果是債券、信託等有固定收益類的話就相比來說可以算出來的結果相差不遠。
過去10年純債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高達6.31%, 同期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05%, 同期一年定期存款利均值為3.11%。
從債券基金的類別來看,主要可以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純債基,只投資債券,不投資任何股票和可轉債;第二類是普通一級債基,投資債券和可轉債;第三類是二級債基,可同時投資債券和股票。
(3)股票基金2019年行情擴展閱讀:
債券資產具有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收入,同時其凈價的波動程度遠小於股票資產,因此,以債券為主要配置對象的債券型基金具備凈值波動小、保值能力強的特點。
結合最近十年A股市場走勢來看,無論是持續高漲的2006年至2007年、2009年,抑或是下跌明顯的2008年、2010年,還是震盪起伏的2005、2015年,債券型基金均獲得了正收益,呈現明顯的低風險、低收益特徵。
債券型基金將80%的基金資產投資國債、金融債等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的基金,其收益比較穩定,風險和收益水平低於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高於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在當前股市震盪調整,形勢不明的情形下,具有重要的配置價值,受到投資者的青睞。純債券基金年化收益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純債基金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純債基金連續10年正收益

Ⅳ 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多少

買基金能賺多少錢取決於基金收益率,貨幣基金在3%左右,債券基金在4%-5%,偏股型基金高達10%,甚至100%。以目前基金市場的年化收益率4%為例,計算1萬一年可賺取的基金收益大概為:10000*4%=400元。基金有很多類型,如貨幣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不同的基金收益率有高低,投資風險也有高低,在選擇買如基金時要了解清楚收益率及風險等級,一般收益率越高風險也越大。
(4)股票基金2019年行情擴展閱讀:
1.基金是一種間接投資方式,通過基金經理來投資股票、債券等產品,相比於自己直接投資股票,基金的風險和預期收益要更低,但相比銀行存款等固收類產品又要更高。
2.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率
假設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即一年賺12000,那麼意味著基金年預期收益率達到了120%。雖然基金未來預期收益不可預期,但可將基金往期預期收益作為參考。
2019年基金總體平均預期收益為22.67%,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為39.69%、混合型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為32.26%,指數型平均預期收益為33.47%。
從平均預期收益率來看,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即年化預期收益率達到120%是幾乎不可能的。
3.單只基金預期收益率
2019年主動權益基金中預期收益率排名前三的是廣發雙擎升級混合(121.69%)、廣發創新升級混合(110.37%)與廣發多元新興股票(106.58%)。所以從單只基金的預期收益表現來看,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也是有可能的 。
但是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基金未來的業績,2019年基金整體表現要好於2018年,可這並不意味著2020年會繼續保持這個市場行情。
操作技巧:
1、先觀後市再操作
基金投資的收益來自未來,比如要贖回股票型基金,就可先看一下股票市場未來發展是牛市還是熊市。再決定是否贖回,在時機上做一個選擇。如果是牛市,那就可以再持用一段時間,使收益最大化。如果是熊市就是提前贖回,落袋為安。
2、轉換成其他產品
把高風險的基金產品轉換成低風險的基金產品,也是一種贖回,比如:把股票型基金轉換成貨幣基金。這樣做可以降低成本,轉換費一般低於贖回費,而貨幣基金風險低,相當於現金,收益又比活期利息高。因此,轉換也是一種贖回的思路。
3、定期定額贖回
與定期投資一樣,定期定額贖回,可以做了日常的現金管理,又可以平抑市場的波動。定期定額贖回是配合定期定額投資的一種贖回方法。

Ⅳ 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嗎

一個月掙一千有難度,基金屬於非保本浮動預期收益類產品,也就說基金公司不會承諾保本,也不保證最低預期收益,所以買一萬基金一個月是否能掙一千是沒有確定答案的,基金實際預期收益與市場行情、基金類型、基金經理等多種因素有關。 拓展資料
1.基金是一種間接投資方式,通過基金經理來投資股票、債券等產品,相比於自己直接投資股票,基金的風險和預期收益要更低,但相比銀行存款等固收類產品又要更高。
2.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率
假設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即一年賺12000,那麼意味著基金年預期收益率達到了120%。雖然基金未來預期收益不可預期,但可將基金往期預期收益作為參考。
2019年基金總體平均預期收益為22.67%,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為39.69%、混合型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為32.26%,指數型平均預期收益為33.47%。
從平均預期收益率來看,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即年化預期收益率達到120%是幾乎不可能的。
3.單只基金預期收益率
2019年主動權益基金中預期收益率排名前三的是廣發雙擎升級混合(121.69%)、廣發創新升級混合(110.37%)與廣發多元新興股票(106.58%)。所以從單只基金的預期收益表現來看,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也是有可能的 。
但是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基金未來的業績,2019年基金整體表現要好於2018年,可這並不意味著2020年會繼續保持這個市場行情。
而且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投資主動權益類基金是有一定風險的,對基金產品和買入時間的選擇也有較高要求,總體來說買一萬基金期待一個月賺一千是不太現實的。

Ⅵ 年化利率11%算高嗎

持續的年化11%收益是非常高的!如果單年的年化11%,也許能夠做到,所以,看你指的是哪一個了。

關於收益率的知識,我覺得你應該了解一下:

(1)國債回報率4%,銀行固定收益理財也這水平。

(2)打理社保基金的就是只能賺不能虧的高手,長期年化是8%。

(3) 社會 各行業平均回報率8%,這也是現金流折現模型中經常使用8%來折現的原因。

(4)公募基金經理長期年化超過15%的只有10人,年化超過10%的有60人。

(5)公募基金經理長期年化收益超過20%只有1人他4年年化21%。

(6)巴菲特年化22%即60年回報15萬倍,78年544萬倍。所以重要的是早做、穩賺、活久。

也就是說能夠保持4%-6%年回報率的基本是一些靠譜的,無風險的,甚至低風險的理財;

但是超過了6%,達到了8%-10%左右,就是一些有風險的;

而當收益超過了15%以上基本都是一些高風險的。

也就是說,想要達到年化11%左右的利絕李則率,基本都是要考投資做到的。並且從 歷史 的經驗來看,基本都是股票,地產,這類的大資產投資項目才可以做到持續年化11%的收益。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是每年能夠達到11%,而是幾年一波行情,達到幾倍的漲幅空間,然後平均下來達到年化11%的收益。

所以說,想要獲得持續、穩定的年化11%收益是非常難的,但是如果抓住一波牛市或者買入優質房產作為長線投資,那麼平均下來年化11%的收益是可以做到的。關鍵就看你對於這兩大類投資的理解和掌握了。

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你,他有項目能夠達到持續的年化11%收益率,並且還沒有風險,請相信,這一定是騙局!

年化率11%在現有的利率水平下,已經是非常高的了。讓我們與其他投資理財產品對比如下:

一、跟低風險理財產品比較。

1、國債:國債等同於無風險的理財收益率,目前三年期國債利率4%,五年期國債利率4.27%;

2、銀行存款:銀行存款因為有存款保險基金兜底,因此風險也比較低。各家銀行的存款利率不一,其中最高的年利率可以達到5.5%左右;

3、債券基金:純債基金因為投資的都是債券,風險較低,長期年化收益率為7%左右擾啟;

二、跟中風險理財產品比較。

1、社保基金:社保基金風險處於中下水平,因為國家要求只能賺不能虧,因此需交給實力雄厚的基金公司打理,社保基金的長期年化收益率為8%;

2、信託:信託理財產品違約率低,但存在有一定的兌付延期風險,收益率平均為8%左右;

3、行業平均收益: 社會 各行業平均回報率為8%,因此現金流折現模型中經常使用8%來折現。由此來看,超過8%的年化收益率一般都是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了。

三、跟理財大師比較。

1、公募基金經理:長期年化收益率超過10%的公募基金經理只有60人,超過15%的只有10人;

2、股神巴菲特的長期年化收益率也才22%,他60年賺了15萬倍,78年賺了544萬倍,他90%的財富都是他60歲之後賺到的。

綜上所述,11%的年化收益率屬於較高的收益率水平了,對應著較高的風險等級,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務必調研清楚產品的詳細資料,沒搞清楚風險和收益前慎重投資。

樓主您好,年化收益率11%算高嗎?年化收益率11%是非常高的了,因為本身無論是任何性的投資並棚理財,那麼你的收益率越高,實際上所對應的風險等級也就越高,比方說你去購買股票,那麼股票的回報相對來說是非常高的,一年的收益,如果說做的好的話50%以上都是很有可能的,但同時隨之而來的是風險,也就是說你不但可以賺50%,你還可以賠50%。

所以擁有高收益的同時那麼就伴隨著高風險,如果個人不是一個這種激進型的投資者,而是一種穩健性的投資者,不能夠承受本金的損失風險,那麼這樣一來的話,選擇這種高收益的投資就是不太合適宜的,因為畢竟它不能夠完全保證本金是安全的,所以我們就應該選擇一些比較穩健的投資來進行選擇。

但是穩健型的投資理財產品它達不到年化收益率11%,所以說這個問題是比較矛盾的,當然如果說你確實是投資了一些比較中性的產品,一方面擁有基金,另外一方面也擁有理財,可能最終的年化收益率達到了11%以上。那麼我在這里可以恭喜你,你做到了你非常成功,你超過了很多人的這個年化收益率確實不錯,但是我們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時,一定要規避相應的風險,因為只有保證本金,那麼對於自己的投資才是有作用的。

年化利率11%已經是非常高的利率水平了。假設你有10萬元,按照11%的年化收益率長期復利下去,50年後你將擁有1845.65萬元,這就是復利的魔力。

國債:國債等同於無風險的理財收益率,目前三年期國債利率4%,五年期國債利率4.27%;

銀行存款:銀行存款因為有存款保險基金兜底,因此風險也比較低。各家銀行的存款利率不一,其中最高的年利率可以達到5.5%左右;

債券基金:純債基金因為投資的都是債券,風險較低,長期年化收益率為7%左右;

社保基金:社保基金風險處於中下水平,因為國家要求只能賺不能虧,因此需交給實力雄厚的基金公司打理,社保基金的長期年化收益率為8%;

信託:信託理財產品違約率低,但存在有一定的兌付延期風險,收益率平均為8%左右;

行業平均收益: 社會 各行業平均回報率為8%,因此現金流折現模型中經常使用8%來折現。

由此來看,超過8%的年化收益率一般都是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了。

公募基金經理:長期年化收益率超過10%的公募基金經理只有60人,超過15%的只有10人;

股神巴菲特的長期年化收益率也才22%,他60年賺了15萬倍,78年賺了544萬倍,他90%的財富都是他60歲之後賺到的。

因此,世界頂尖的理財大師們也很少能達到11%的長期年化收益率。

綜上所述,11%的年化收益率屬於較高的收益率水平了,對應著較高的風險等級,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務必調研清楚產品的詳細資料,沒搞清楚風險和收益前慎重投資。

年利率11%高不高要看是投資哪一類理財產品,因為不同的理財產品它的收益有區別,風險也是有等級的。如果是比較穩健的投資年利率達到11%已經是相當高的,若是追求激進投資,在投資時也承受著同樣虧損的風險,這種11%的年利率其實並不是很高。

穩健理財和激進理財,不同的投資者風險偏好是不一樣的,有的投資者只想通過理財保本保息獲取到穩定的利息即可,有的投資者是想通過理財實現更多的財富甚至是達到財務自由,他對理財就需要追求更高的收益,年利率11%的理財產品,肯定是追求高收益的同時也要面臨高風險。

1、穩健理財。

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准備。對於穩健理財投資者而言他所需要的理財方式就是本金安全。在本金安全的選擇之下他的理財收益就不能超過6%,因為目前國內任何固定收益和穩健收益的理財產品的利率都是沒有超過6%的。

這就是告訴我們年利率達到11%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准備了,想要穩健理財年利率在6%以下都是相當安全的,比如銀行存款,債券貨幣基金,還有一些保本理財產品都是利率低於6%以下的。

2、激進理財。

追求年利率達到11%就是要做好投資存在虧損本金的心理准備了,因為達到11%的利率理財產品都有信託,理財,股票,期貨,黃金和基金這些理財方式,都是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投資者能承受多大的風險就能得到多高的利率,不存在著利率越高風險級別越低的理財產品。

利率達到11%的理財產品應該是劃分到激進理財產品中,但對於激進理財的投資者而言,這種利率它本身並不是固定的,是浮動為主,可能利率還會超過20%甚至超過30%。

因此,年化利率達到11%在穩健理財產品中已經是很高了,甚至沒有這類低風險高收益的理財方式,在激進理財產品中收益其實並不高,但是風險也是很高的,對於想要保本保息的投資者來說,如果是碰到此類產品肯定是存在風險的,不可能只看高收益。

一般「利率」這個詞常用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存貸款或民間借貸上面,其他的理財投資習慣上用「收益率」來稱呼。因而如果是指存款利率的話, 11%的年化利率相對來存款來說已經超高了,現在是沒有的;但相對貸款利率來說,還算中檔,一般的銀行信用貸實際年利率都會超過11%,而民間借貸更加不止這個利率, 合法的3分月息比比皆是,而非法的5分息甚至1毛息都不罕見。

而換用收益率來表述的話,相對常見的理財工具和大多數民眾而言,11%的年化則是比較高的了。 常見理財工具收益率:

銀行理財產品:一般為3-5%;

理財型保險:一般為2-4%;

貨幣基金:2-3%之間;

債券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5.86%;

股票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38.47%;

混合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32.01%。

所以,除小部分低風險的債券基金在一些年份能達到11%的年化收益率之外,其餘都是較高風險的理財工具或工具組合才能達到。 個人投資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應當要結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與風險偏好來選擇合適的理財工具或工具組合。

按照目前市面上的理財綜合平均收益來說,年化11%確實已經不低了。

銀行理財目前在4——6%

貨幣基金3%左右

信託6—8%

大額存單、結構存款:4——5%

理財型保險3——6%

券商等提供的類固定收益理財3—5%

而現在高風險的P2P理財,預期收益率年化11%,也挺少的

所以,綜合市面上普通老百姓能接觸到的理財方式來看,年化11%不少了

無論是貸款還是投資收益,年化利率11%都算比較高的了。今年通脹率同比上漲3.5%左右,如果理財年化收益率有11%,那是可以遠遠跑贏通脹的。

那麼如果理財想年化收益率達到11%,該怎麼做呢?我建議可以將你的資金分為三份,分別投資於股票,基金和銀行定期。

很多人可能會說股票風險太高了,也不能賺錢,不能買。可是你想想看,我們國家幾萬億的公募基金,多數都購買股票,如果股票真不能賺,那麼這些基金早就不存在了。其實很多股票都是有投資價值的,比如有些股票,我就眼睜睜的看著從200多漲到了1000多。短短幾年時間,上漲了5倍多。所以股票如果購買對了,那麼就是短期被套了,也沒事。這些績優股,每年分紅都很大方,分紅收益率都可能有3%。購買一些績優股,做長線投資,還是值得的。

投資公募基金,現在基金品種個總數都非常多,要找到好的基金也不是那麼容易。可以從基金排名靠前的基金選定幾只,然後觀察一兩個月之後再投。可以每天到他們的討論區,看投資者發的帖子,看看是不是多數人投資能賺到錢。

購買基金採用定投的方式,你可以拿三分之二的錢購買基金,可以同時購買股票型,混合型高和債券型基金。基金我建議採用定投的方式,一般每兩周定投一次。如果不能定投的基金,也是分期買進,而不是一次性買入。這樣的好處就是在下跌趨勢中可以降低成本,然後一旦上漲,那麼賺錢就比較容易了。基金一旦投入就不要頻繁交易,一般一年當中賣出兩三次就差不多了。

然後剩下的錢購買銀行定期存款,這屬於低風險,有些是保本保息的。這不部分一般定存三個月或是六個月就可以,方便平常用錢。

通過以上理財方式,預期年化收益率10%左右,我們多數人也可以做得到。

我們先從風險度最高的P2P平台看起。根據網貸之家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2019年7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10%,有11%的平台綜合收益率小於8%,有43%的平台綜合收益率區間分布在8%-10%,有33%的平台綜合收益率區間分布在10%-12%。很明顯,如果你想取得11%的年化收益,即使投資於P2P平台,也只有大約30%的平台能夠做到。而且,P2P平台的收益率還在逐漸下滑之中。

然而,大多數人是無法也是不適合參與P2P投資的。那麼,在我們常見的渠道中,收益率狀況是怎樣的呢?舉幾個例子說明:

當然,也有牛人。著名的投資大師 巴菲特,年化收益超過了20%,做到了60年回報15萬倍。可是,有幾個人能夠像巴菲特一樣呢?

我們不妨把目標定低一點,比如,爭取每年5%的收益率。如果你能每年拿出8萬元,堅持下去做投資,每年5%收益水平下,30年後你將擁有558萬元,也是一筆驚人的財富。

主要是看你是存款還是貸款。存款的話,年華11%確實有點高,除非是某家企業非常缺錢,而且又從銀行貸不來款,它才會給你那麼好的利率。貸款的話,年華11%真心不高,甚至是有些低。企業從銀行貸款,特別是民企貸款,基本利率基本上就是10%,再加上其他的費用,絕對超過11%。至於p2p網貸公司的貸款,沒有貸過款的可能不知道,絕對不是按照表面上的年華利率給你放款的,實際上他們按月利率算的,真實的年華利率要超過了25%。

Ⅶ 001186基金今天凈值

2020年1月9日,001186基金的凈值估算是1.2728,2020年1月8日該基金的單位凈值是1.2590,累計凈值是1.2590。該基金的基本信息如下:

1、基金全稱:富國文體健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

2、基金簡稱:富國文體健康股票。

3、基金代碼:001186(前端)。

4、基金類型:股票型。

5、基金管理人:富國基金。

6、基金託管人:工商銀行。

(7)股票基金2019年行情擴展閱讀:

平衡型基金的優勢:

在2003、2004、2005年這三個比較波動的年份中,天相資訊的數據顯示,A股市場中平衡型基金的平均回報率不低於股票型基金,甚至高於股票型基金的回報。另外,2012年以來A股市場幾次行情調整顯示,平衡型基金的波動相對於股票型基金為小。

從海外長期市場表現看,晨星統計數據顯示,在亞洲各類共同基金中,平衡型基金在過去10年間的總回報遠超過了包括股票基金在內的其他類型的基金,這證明了平衡型基金在波動行情中的平穩投資能力。

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而言,可將平衡型基金作為波動市場中重點關注的基金品種。

Ⅷ 2019年我國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是多少,列出收益率最高的前5家基金名稱及收益

收益率高的千五家基金名稱可以在股市裡面就可以看到他的排行榜。

Ⅸ 投入一萬元基金一個月能收益多少

截止2020年,以2019年的平均收益為例,一萬元基金一個月能收益能大約收益188.91元。2019年基金總體平均預期收益為22.67%,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為39.69%、混合型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為32.26%,指數型平均預期收益為33.47%。

假設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即一年賺12000,那麼意味著基金年預期收益率達到了120%。雖然基金未來預期收益不可預期,但可將基金往期預期收益作為參考。

2019年主動權益類基金中,2019年收益排在前十的還有華安媒體互聯網混合、銀華內需精選、交銀成長30混合、交銀經濟新動力混合、銀河創新混合、諾安成長混合、博時回報混合,分別為101.7%、100.37%、99.88%、99.78%、97.12%、95.44與95.21%。所以從單只基金的預期收益表現來看,買一萬基金一個月能賺一千也是有可能的 。

(9)股票基金2019年行情擴展閱讀:

基金投資注意事項:

一、注意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的安排基金品種的比例。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基金,購買偏股型基金要設置投資上限。

二、注意別買錯「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偽劣產品「渾水摸魚」,要注意鑒別。

三、注意對自己的賬戶進行後期養護。基金雖然省心,但也不可扔著不管。經常關注基金網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時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四、注意買基金別太在乎基金凈值。其實基金的收益高低只與凈值增長率有關。只要基金凈值增長率保持領先,其收益就自然會高。

五、注意不要「喜新厭舊」,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雖有價格優惠等先天優勢,但老基金有長期運作的經驗和較為合理的倉位,更值得關注與投資。

六、注意不要片面追買分紅基金。基金分紅是對投資者前期收益的返還,盡量把分紅方式改成「紅利再投」更為合理。

七、注意不以短期漲跌論英雄。以短期漲跌判斷基金優劣顯然不科學,對基金還是要多方面綜合評估長期考察。

八、注意靈活選擇穩定省心的定投和實惠簡便的紅利轉投等投資策略。

Ⅹ 基金為何春節前是會跌元旦過後為何基金大跌

節前基金都跌一般是指一些股票型基金、指數基金下跌,這主要是在節前,股票市場上的投資者擔心個股在節假日出現一些利空消息,導致個股在節後大跌,而為了避免不必要損失,在節前賣出該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