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過年的時候基金是漲還是跌為什麼。
過年期間基金的漲幅每年都不同,以2019年末為例,基金是漲,主要是流動性壓力顯現。
2019年上半年,互聯網寶類貨幣基金收益率延續去年的下跌趨勢,但是到了下半年,收益率開始止跌企穩,大多在2.4%~2.5%之間窄幅波動。尤其是臨近年底,流動性有所收緊,貨幣基金收益率小幅上揚,創下2019年近兩月新高,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也連漲兩周。
但是從不同期限來看,理財產品期限越長,收益率也越高。從不同類型銀行來看,城商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仍然領漲,上周城商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15%,股份制銀行平均收益率為4.09%,農商行平均收益率為4.01%,國有銀行平均收益率為3.74%,外資銀行平均收益率為3.58%。
(1)股票基金年後走勢擴展閱讀:
由於臨近年底,資金的流動性壓力開始顯現,跨年資金利率逐漸上升,利率也開始走高,2019年12月下半月貨幣市場利率進一步上升,貨基「寶寶」收益率大概率繼續上漲。
相對於基金來講,雖然銀行理財收益率連漲2周,但是其對貨幣市場利率反應不太敏感,銀行仍在持續消化存量,尤其是年末銀行理財收益率預計會暫緩下跌,但持續上漲的可能性不大,2020年初大概率重回下降通道。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年末流動性趨緊 貨幣基金收益率創近兩月新高
② 2022基金大概還會跌多久-2022年基金還能漲回去嗎
2022年基金大跌的趨勢比較大,很多人都擔心基金直接跌沒了,希望快點漲起來,但是今年市場並不景氣,2022年基金就算漲也不會大漲,應該是局部小漲一點,大部分還是會虧損狀態的。2022基金大概還會跌多久
股票市場不好,基金肯定還會接著跌。按照目前的走勢,市場大概率會反復震盪磨底,真正有像樣的反攻態勢最少要等到今年3季度,8-9月份的秋季行情。這段時間如果是跟著跌下來的,建議短期就不關注了,跌的多了可以稍微補一點倉,倉位重的就看看不要加倉了。沒有建倉的可以試著定投,或者稍微參與一下。
2022年基金還能漲回去嗎
2022年基金會漲起來的,只是不會普漲,局部漲而已。類似2021的時候,新能源基金就漲的很好玩,但是醫葯和消費類的基金錶現就很差。
現在是一種市場普跌行情。新能源、半導體、醫療、消費等板塊輪番下跌。在這種情況下,想賺錢大概率是很難的,市場環境不好,處於相對低點,如果手裡有閑錢,可以適當逢低買入,分批買入,像新能源、半導體、醫療、消費板塊。當然,您可千萬不要奢望買入之後馬上會迎來反彈大漲,因為逢低布局是需要承受一段時間內本金虧損,也是需要時間成本的。
2022哪個版塊的基金會漲
基金的漲跌跟市場行情高度相關,2022年預計全年還是以窄幅震盪為主,大漲大跌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因此指數型基金的全年漲幅可能不會很大,行業類基金漲跌不一,相對而言,基建類、新能源類基金的機會和持續性預計可能會較大,值得關注。
③ 每天定期買15元基金,20年後能大概能盈利多少
基金定投還是比較穩健的投資方法。如果每天定期買15元基金,20年後大概能夠盈利多少呢?
1、每天15元投資基金,20年後收益率可能差別較大
因為時間跨度是20年,這個變化可能就太大了,如果你投資眼光精準,運氣好,投資的基金漲的較好,那麼20年以後大概能夠翻幾倍以上,甚至更多,如果運氣不好,投資的基金漲的沒有那麼多,那麼可能也只能盈利百分之幾十的樣子了。
每天買15元基金,那麼連續買20年,就是持續投入20*15*365=10.95萬元的本金。如果投資眼光精準,買到了一個好的股票基金,20年以後翻了幾倍,那麼你投資的10.95萬元,大概就變成了三四十萬元,大概盈利在二三十萬的樣子。
當然了,如果你買到的股票基金漲幅不大,20年下來,只是增長了50%左右,那麼你投資的10.95萬元,大概也就是變成十二三萬的樣子,也就是20年下來大概盈利兩三萬。
第二,如果你投資水平御梁大漲,自己投資也可能賺到更多
基金定投,本身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如果你在從事基金定投的過程中,自己也領悟到了投資的方法和訣竅,而且自己也有了更多的錢,說不了自己投資股市就能夠賺到更多的錢。
定投基金是一個好辦法,但是基金每年要收取管理費,交易還要收取交易費。如果你投資水平提升很快,那麼你自己投資股市就沒有管理費了,而且交易費率更低,這樣可能收益率就會更高了。
比如林園,就是自己投資股市,從8000元,炒到了數億的資產。
因此,如果你投資水平大漲,自己投資可能會賺到更多。
一看這個問題就知道題主對基金理財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基金理財和銀行存款不一樣,基金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基金投資方法不一樣,收益差距也非常大,下面我從入門的角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如果你每天買入15元基金,因為只能是工作日成交,每年大約有255個工作日,一年投入的本金是3825元,20年後投資的本金合計為76,500元,至於這些本金能夠賺多少錢?我們分不同的產品說一下。
風險最低的是貨幣型基金,它的年化收益率大約為2.5%左右,考慮到你是每天定投,因此收益率要按5折計算,20年利息,總收入大約為19,000元左右,本息合計大約為95,500元,運氣好的話或許能到10萬元。
中等風險的是債券型基金,它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大約在6%左右,如果你投資這種基金,而且收益率能夠達到平均線,20年你能獲得大約,45,900元的收益,本息合計差不多在122,000元左右,鎮纖運當然如果你運氣不好可能會出現虧損,運氣好的話也有可能達到20萬元。
風險比較大的就是偏股型基金,這種基金的收益和股市的走勢高度相關,雖然都鼓勵長期投資,但是20年對股市來說確實變化太大了,誰也不知道20年之後上證指數會在什麼點位,所以這種基金需要你結合股市進行操作,運氣好的話,20年後你可能會變成百萬富翁,當然也有可能,會虧損50%以上。
所以,不要簡單聽別人說基金定投能賺錢,然後就想當然的認為時間和定投能解決所有的投資問題,別人說的可能是帶有附加條件的結論,你需要的是了解他說話的整個邏輯和內涵。
我認為20年的時間足夠長,只要你認真學習,用不了一年時間你就能成為一個基金達人,那時候你就能真正理解基金定投的含義,答案你也就很清楚了。
坦白說,這個問題沒辦法量化。有兩個重要的變數:
1、你能否堅持做下去。
2、你買的基金類型
個人建議。如果想要投資理財,最好認真坐下研究。股票就不說了,波動太大,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積累和殺伐決斷的操作紀律,不要玩股票。至於基金,說白了,就是委託專業人士幫你理財。建議選擇牌子大的、經過 歷史 檢驗的經理掌門的基金。像易方達、富國之類的,都可以。有的則需要謹慎,像半導體的諾安基金,波動就非常大,沒有一定研究,需要謹慎。
另外,至於你說的定投。對於專業知識不多的人來說,是非常適合的。
但是,對於有一定研究的人來說,則不合適。完全可以在看準的低位鎖定倉位。
比如,就像剛才的諾安基金,我於2020年10月下旬低位時果斷減倉豎漏,並於上周減倉一半。收益還是可以的。完全沒必要每天定投來實現。這樣的話,成本並不低。
先說這么多吧,投資理財是個技術活,需要多交流。
④ 股票基金暴跌,2022年幾月有轉機
2022年基金暴跌持續3年。股市裡有條鐵律,「均值回歸」。如果漲了三年,那麼跌也要兩三年,如果漲幅太高,時間太快,則下跌需要用更多的時間。所以不應該問幾月有轉機,而是幾幾年有轉機。
拓展資料:
基金形式:
1.最早的對沖基金是哪一支,這還不確定。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大牛市時期,這種專門面向富人的投資工具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名的是本傑明·格雷厄姆和傑里·紐曼創立的格雷厄姆·紐曼合夥公司基金。
2.2006年,沃倫·巴菲特在一封致美國金融博物館(Museum of American Finance)雜志的信中宣稱,20世紀20年代的格雷厄姆·紐曼合夥公亮穗孫司基金是其所知最早的對沖基金,但其他基金也有可能更早出現。
3.在1969—1970年的經濟衰退期和1973—1974年股市崩盤時期,很多早期的基金都損失慘重,紛紛倒閉。20世紀70年代,對沖基金一般專攻一種策略,大部分基金經理都採用做多/做空股票模型。70年代的衰退時期,對沖基金一度乏人問津,直到80年代末期,媒體報道了幾只大獲成功的基金,它們才重回人們的視野。
4.20世紀90年代的大牛市造就了一批新富階層,對沖基金遍地開花。交易員和投資者更加關注對沖基金,是因為敬鏈其強調利益一致的收益分配模式和「跑贏大盤」的投資方法。接下來的十年中,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更加層出不窮,包括信用套利、垃圾債券、固定收益證券、量化投資、多策略投資等等。
5.21世紀的前十年,對沖基金再次風靡全球,2008年,全球對沖基金持有的資產總額已達1.93萬億美元。然而,2008年的信貸族昌危機使對沖基金受到重創,價值縮水,加上某些市場流動性受阻,不少對沖基金開始限制投資者贖回。
⑤ 2022年基金會漲嗎
不一定。基金不會一直漲,也不會一直跌,因為這不符合現實。首先我們要知道基金是一種有波動型的理財產品,其次基金是分類型的,類型不一樣,其波動程度也是會不一樣的。不過基金不會像股票那樣暴漲或者暴跌,這是走勢較為平穩的理財產品,而且基金更適合長期持有,短期內是看不到什麼收益的。
基金會一直漲嗎?首先我們要知道基金是一種有波動型的理財產品,其次基金是分類型的,類型不一樣,其波動程度也是會不一樣的,比如說貨幣基金的波動就會比較小一點,而股票基金的波動就稍微會大一點。
基金的類型有哪些
【1】按照標的來分:基金可以分為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
【2】按照市場來分:基金可以分為場內基金和場外基金,「場」是指證券交易所。
【3】按照投資策略來分:基金可以分為主動性基金和被動型基金。
【4】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
總之,根據不同的標准,基金的種類有不同的劃分依據,了解不同類型的基金,可以幫助我們更高的選擇投資標的。例如,按照標的來劃分的基金,我們可以初步了解所選基金的風險性;按照市場來劃分的基金,則在操作方式上有所區別。
一般來說,貨幣基金基本上都是屬於一直漲的狀態,跌的可能性是十分小的,純債的債券基金其波動是稍微比貨幣基金要大一點,不過相對其他基金類型來說波動要小了很多,基本也是屬於一直漲的狀態。
但如果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指數基金等波動大的基金類型,基本上是不可能會一直漲的,是會有漲有跌,其風險會比較大,但同時收益也是會屬於比較高。
一直漲的基金怎麼辦,如果是貨幣基金或者純債債券基金,那麼可以留著,因為這類基金本身的風險就是特別小,基金波動比較小,基本上是不會損失本金。
如果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指數基金等波動大的基金類型,那麼就要注意了,後面是有跌的可能性,投資者應該綜合考慮其看不看好這只基金,或者這只基金的未來前景是怎麼樣的等多方面去綜合考慮要不要贖回。
資料拓展:基金大跌的原因:
1、前面漲的太多了。
因為漲幅太大了,其實2021年大跌的話,只是相對於前兩年來說,怎麼說呢,基金大漲的時候,大家都沒得漲幅多大,但是下跌的時候大家就關注到了。
2、美債收益率持續抬升。
十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了1.5%這個重要關口,這個階段發生在2月25日。這使得美股連續出現大跌,中國股市也沒能倖免於難,26日三大指數跌幅均超過2%。
3、機構抱團玩得太過火了。
因為基金的流行,讓不少小白新手開始入手的基金,這就導致很多人虧損的狀態。增量不足,泡沫嚴重。
4、外圍市場大跌,外資反向流出。
央行從市場上回收了一部分資金,央行罕見地回收了2600億元的流動性,這引發了市場對流動性收緊的擔憂。要知道,去年全球股市之所沒有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而且還不斷創出了新高,就是因為全球央行放水推動的。
5、基金面臨贖回壓力。
近期,資金面偏緊導致債券市場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承壓,貨幣基金更是首當其沖,不少貨幣基金正面臨贖回壓力
⑥ 基金從年後開始回調,你覺得什麼時候會反彈
基金的走勢,與股票走勢差不多,不會出現單邊行情,在上漲的過程中會出現回調的情況,在下跌的過程中,會出現反彈的情況,投資者可以根據以下特徵來判斷基金是不是回調:
1、支撐位
基金上漲之後,凈值下跌,跌到下方的支撐位時,出現反彈情況,則可以判斷該基金是在回調,反之,如果基金凈值下跌,跌破下方的支撐位繼續下跌,則不是回調,是基金開啟下跌趨勢的信號。
2、成交量
基金凈值在下跌過程中出現成交量不斷的縮量,則可以判斷基金在回調,反之,如果在亮基基金的下跌過程中,成交量持續的放量,則不是回調。
投資者也可以從基金所投資者標的物的走勢來判斷,當基金標的物走勢經過上漲之後,出現回調的情況,則基金的下跌,也可以判斷為正常的回調。
平安銀行有代銷多種基金產品,每種基金的風險,投資方向均不一樣,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理敬仔謹財-基金頻道,進行了解和購買。
溫馨提示:
1、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
2、基金產品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平安銀行僅為代銷機構,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戚宏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12-1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⑦ 股票型基金最近走勢怎麼樣
股票型基金我覺得不錯,因為股票市場會有比較好的表現。畢竟都跌倒這么低的位置了,要是覺得不看好就少買點,看好的話可以多投資一點。
個人認為基金從年初到目前走勢還是比較不錯,後續短期看好,長期情況不定。個人認為基金主要還是看分紅,屬於長線投資,短期還不如炒股票。
⑧ 年後調整行情開始,基金抱團股成為「重災區」,對中國會造成什麼影響
今年上半年基金整體態勢發展不太順利,各大基金紛紛出現抱團資產全線崩跌。在牛年的第一天,茅台在基金市場崩了。基金抱團的背後也彰顯出中國的股市在融資和股權質押兩個方面持續著高風險,價格作為市場博弈的最終結果,很難去平衡。今年整體的局面是抱團的資產大部分都崩跌了,而個股卻大有希望存活著。而從這一現象,我們可以看出,下跌背後板塊輪動和風向在出現變化,市場的結構行情也在發生著轉變,向上的空間有限,指數基金在區間內呈現波動趨勢。未來的經濟在行業發展上會有所調整。
2021年在供給和需求側同時擴充的階段,盡管全球流動性邊際變化並沒有那麼顯著,不過供需的進一步放大會帶來周期品漲價,短時間之內,我國的股市行情還是會呈現出結構型,市場估值始終緊隨著需求的變化在變動,經濟越來越好才能帶動基金市場的活躍。2021年中國基金市場的走向該何去何從,一切還是要交給時間去決定的。
⑨ 基金現在可以加倉嗎,年後一直上漲
這也是最近很困擾我的問題,我也重來不會去聽專家分析,重來不會聽投資者的建議,個人認為,如果你們都這么厲害早就悶聲發大財,那還會有空出來教人賺錢。很多「股市大神」熊市不出現,一點點牛市行情立馬出來當大神,不難發現最近網路上多了很多人做股市分析,依稀記得之前某位網上名人說:「牛市來了,豬都能賺錢」。可想而知,在牛市期間,一切專家投資理財者建議都是浮雲,行情好說啥都對,投資這東西一切還是得看自己。
下面就個人對題主問題的分析。年後行情一直上漲?全倉的人都偷著樂;空倉的或者輕倉的都會考慮兩個問題:1.能否加倉 2.怎麼加倉
能否加倉
首先本人先表態,能。經過2015年-2018年間熊市,股民們和基民們變得謹慎很多,看到年後一直上漲想加倉又怕踏空,內心想著觀望,結果從上證2600一直觀望到現在3000左右,沒想到這真是一路高歌,看到別人賺錢了更加心癢癢想賺錢,又怕踏空,糾結糾結啊!本人也從2600開始糾結到現在,想了很多想了很久,想通了。在這大環境下,加倉是可以加倉,正所謂「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假如真的賭對了牛市真的來了,那就賺了。但加倉並不能失去理智一下梭哈,而是堅持定投加倉。
怎麼加倉
本人投資的是上證指數基金,如今我加倉的原則是下跌加倉,假如一個月投資額度為2000元,我就會分四次加倉,每個星期選擇指數下跌的日子定投500元或者定死每個星期三定投500元,如此類推堅持下去。如果未來是牛市,這投資方式肯定比不上前期一次梭哈賺錢多,但最起碼收益還是可觀的;反之如果未來指數回調到2600去,那你這樣的投資方式能有效的避免過大的虧損。本人的方法,並不能說最好甚至有點愚昧無知。但,經過幾年下來熊市的洗禮,現在的我投資,只求不虧錢,簡直理性投資,這就是我投資唯一的原則,即使虧了也盡量控制在自己可承受范圍,避免恐慌式操盤。
以上均為個人的分析和看法,專業性比不是大專家和大投資家,在大家看來很中庸,但這就是我內心的最為直白的見解!不求大神認同,只求大神輕踩,倘若在這紅彤彤一片的行情下有更好的投資方法,還需多多指點啊!本人將虛心學習交流!
今年基金布局的最佳機會無疑是3月份市場大跌的時候,當時受疫情影響,外圍股市一片慘淡,美股甚至多次熔斷,A股也表現很差,指數從3000點上方一度跌到2600點,當時是最佳的布局機會,我個人也在那時加倉很多,最終等來了6-7月份的大幅拉升,現在指數突破3400點,大部分基金也水漲船高,很多人眼紅想要加倉分一杯羹,但是苦於指數位置較高,基金也沒有合適的加倉機會,一直處在這種糾結的狀態中,我想說現在指數雖然處於高位,但是局部的機會很多,像 科技 ,醫療等深度調整的板塊均可布局,有句話說的好:「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只有真正的參與,你才能根據市場的變化趨勢,找到合適的加倉機會,我根據自身的經驗和對當前市場的分析給大家分享一下目前市場的加倉機會及加倉策略。
1.當前市場適合加倉的基金:
指數現在已經處在高位,隨時會有調整的風險,像白酒消費,新能源車這類基金一直在突破拉升沖擊新高,而像半導體晶元以及醫療板塊經歷了一波調整,相對位置較低,現在加倉布局所面臨的風險比高位基金的加倉風險低,而且把時間周期拉長,這兩個板塊肯定也會迎來大漲的機會,所以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當前已經處在高位的基金,比如白酒消費,新能源這類板塊不要急著加倉,而半導體晶元和醫療板塊可以逢低布局,加倉之後不要急著短期就會有很好的收益,這些深度調整的板塊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積累拉升動能,我們可以乘著震盪的機會分批積累籌碼,這樣既能降低市場短期波動所帶來的虧損,也能提高倉位把握後市的大漲機會。
2. 當前市場的基金加倉策略:
雖然說一些相對低位的基金有加倉的機會,但是我們也需要注意防控市場短期波動造成大幅虧損的風險,這就需要我們控制好倉位,不能有機會加倉就直接一次重倉,直接重倉如果第二天大跌我們缺乏良好的應對策略,所以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分批逢低加倉配合定投積累籌碼;對於醫療和半導體晶元類的基金,我們需要相信後市它們存在機會,但同樣需要明確短期波動的風險,當這類基金大跌調整後,我們可以先建2層底倉,然後設置一個周定投,如果想快速以低風險的方式積累籌碼,也可以選擇日定投,如果該基金繼續大跌,可以每次大跌加倉1層倉位,我們就以這種低吸配合定投的方式來加倉,這種加倉策略不僅可以有效把握市場機會,還能完美的控制風險。
現在 科技 和醫療板塊我就是以這種加倉策略低吸籌碼,等待後市大漲的機會,現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像醫療板塊這波拉升超過8個點,我就乘機把低位加倉的籌碼給減了出來,鎖住了一部分贏利,等待該基金下一波的調整低吸機會,但是定投一直在進行中,不會因為漲跌而終止,後市我會繼續堅持使用大跌低吸配合定投布局半導體和醫療板塊,只要行情來臨,你就會發現前期所有的煎熬都是值得的,我們需要對後市抱有信心,這就是我們堅持下來的動力。
不要因為擔心當前指數處在3400點的相對高位而錯失了市場存在的加倉機會,我的原則就是左側低吸跌幅大的板塊,然後堅持等待行情的到來,現在市場沒有系統性的風險,向下的跌幅有限,希望大家能夠把握市場的機會,為了明天的盈利今天提前做好准備,後市我們一起加油。
先來上證指數最近5年最低點和最高點估值。 2014年
最高點是3239.36點,最低點是1974.38點。
2015年
最高點是5178.19點,最低點是2850.71點。
2016年
最高點位是3538.89點,最低點位是2638.3點
2017年
最高點位是3556點,最低點位是2806點
2018年
最高點位是3326.7點,最低點位是2483點
從以上5年的數據可以看出,3000點絕對不會是最高點,即使2015年牛市之前的一年,上證指數也有3200多點,而之後的3年上證指數最高點都在3300點以上。
因此,目前的3000點還不算高,在開年來一系列利好消息的情況下,完全有可能更高。
再說基金購買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基金購買一般都是採取定投的方式,要麼定期定量購買,要麼定期不定量購買,以此來降低分攤成本,從而最大化獲益。 因此,目前購買基金也並不晚,還是可行的。 因為誰也無法預料後期股市走向,至少現在來說大多數基金並沒有高估,不部分處於正常估值區間,部分估值偏低。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基金按照投資標的不同,有債券基金、股票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混合型基金、黃金基金等。針對你這個問題,首先不知你所投資的是什麼基金,那麼我就一些主流的基金做一些分析,僅供參考。
1.債券基金。 根據目前貨幣利率來看,經過近兩年多次降准後,明年繼續降準的空間不大,對於年後債券基金不是很看好,所以,如果投資的是債券基金的話,我不建議加倉。當然,如果堅持購買債券基金的話,可以選擇國債等安全系數較高的品種。
2.黃金基金。 黃金從今年6月份開始走出一波小牛上漲行情,目前全球經濟增長緩慢,敘利亞、伊朗海灣地區戰亂不斷,美國進入降息周期,各國央行不斷增持黃金,等等,這些因素導致黃金價格因避險情緒影響不斷走高。目前來看,在大環境一時難以改變的情況下,未來黃金價格將繼續上漲的概率大,如果是黃金基金的話,個人建議可以適當加倉持有,不過也要控制好整體倉位。
3.股票基金。 至於股票基金的話,就要對目前股市大環境做出判斷了。
首先,當下通過科創板的上市,以及澳交所的開辦等一些舉措,說明國家對股市的積極發展進行大力支持,未來A股將獲得良好發展。
其次,上證目前在2920一線,A股低估值的情況,容易受到外資的青睞,北上資金整體來看在持續買入A股,這對後市推動A股走牛也起到積極作用。
再次,技術形態來看,通過今年年初的一波拉升後,股市擺脫了下行趨勢,目前處於上漲途中調整蓄勢的階段。周K線的低點在抬高,形成中長期上升趨勢,年後的行情大概率保持震盪向上的趨勢。
所以,如果投資的是股票基金的話,根據目前所持有的倉位做決定,如果現在的倉位在你的投資預備金中處於較輕的話,可以適當的加倉,如果倉位已經是重倉的狀態,那麼不建議再加倉了。
以上是我結合各個基金未來的走向做出的分析判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想強調一下,基金的加倉減倉,本質上與行情和基金上漲下跌無必然關系。
除非是基金定投,達到一定漲幅可以減倉,有一定跌幅可以加倉,對於普通的基金買賣來說,加倉減倉和漲幅無關,只和當下的行情與趨勢有關系。
接下來可以逐一分析一些,可以加倉的情況和一些應該減倉的情形。
首先,對於基金小白來講,不要輕易加倉,因為你不懂行情,無法判斷現在基金所處的位置屬於高位還是低位。
加倉代表對行情,對於趨勢的看好,如果你確信行情還會漲,可以果斷加倉。
另外,如果行情剛啟動,現在的估值仍處於相對低位,也是可以勇敢加倉的。
基金的加倉,有時候並不取決於對行情的判斷,還可以是對基金經理業績的認可。
同樣的行情,不同的基金經理可能會做出不一樣的回報率。
如果你選擇的基金經理,業績回報率明顯是長期高於同業,其實也是可以選擇加倉的。
比如我長期看好消費行業,買了兩只基金,一隻回報率15%,另一隻25%,我完全有可能會把回報率低的拋售,加倉回報率高的那隻。
股票市場里強者恆強的道理,同樣適用於基金市場,找到一個好的基金管理人,就該加倉。
這和行情和指數沒有必然關系,而是你主動選擇了有α回報的基金。
如果是基金定投的情況,尤其是指數基金定投,那麼在出現行情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加倉需要謹慎。
指數有一個相對估值體系,一般都是圍繞估值上下波動,不會長時間持續單邊向上的行情。
這種情況下,如果出現較大幅度的拉升,我們通常會選擇減倉,而不是加倉的行為。
總之,加倉之前,我們必須明確為什麼加倉,加倉後出現多少漲幅我們會選擇減倉,加倉後萬一出現下跌,是繼續加倉,還是持基觀望。
首先,我們依然要明確,基金的減倉不一定代表對行情不看好,可能只是一種落袋為安的行為。
同樣的,針對基金定投,如果價格出現了比較大幅度的上漲,我們會選擇減倉一部分,然後進行觀望。
另外一種常見的情況,就是基金收益率達到目標預期值,我們同樣會選擇減倉,先把利潤部分落袋,再靜待行情的方向。
行情上漲,依然持續獲利,行情下跌,早已鎖定了利潤,是一種比較穩健的操作方式。
那我們再說說平時哪些情況可以選擇減倉。
第一種就是市場明顯出現了價格和價值的偏離,比如行業平均分PE是30倍,而目前則在50倍,甚至80倍的高位,此時應該果斷的減倉,甚至於清倉觀望。
第二種,短期內出現大幅度的拉升,基金並非股票,會出現連續的漲停,基金背後是一個股票合集,所以上漲的幅度更接近於行業指數,如果出現大幅度的上漲,比如數月內翻倍,或者單月超過30%,都應該謹慎,減倉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第三種,就是需要資金流動性的時候,也應該減倉,很多人會不斷的加倉或者定投基金,搞得資金鏈非常緊張,基金投資又是中長線投資,當倉位很高,現金短缺的時候,應該適當減倉,釋放流動性,不然萬一需要錢的時候基金剛好在行情谷底,會面臨較大的浮虧損失。
基金加倉減倉,和本身上漲下跌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上漲減倉,下跌加倉這種懶人投資的方式,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投資基金的背後,我們要花多一些時間在基金的選擇上,認准好的基金經理,是選擇好基金最重要的標准。
然後,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去做吧。
最後,基金投資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信心,如果沒有想好的投資者,建議多學習,不要指著什麼都靠運氣。
因為靠運氣賺的錢,都會靠實力去虧掉。
所以如果想要問當前基金市場是否可以繼續投資的話,答案是完全可以的尤其是很多喜歡定投基金的朋友。每月拿出一定的可自由支配財富選擇投資風險波動較小的基金市場,尤其是指數型被動基金,這樣堅持投資是完全不用操心所謂的基金市場大行情。
因為最終可以通過延長自己的時間投資周期,把自己的基金投資平均成本不斷的下降,最終達成我們投資策略中的低吸目的。這樣在隨後的行情反彈中年化盈利率能夠穩定的維持在20%上方甚至30%都是非常容易的,前提是時間投資周期足夠的長一般是三年到五年維持定投即可。
對於基金定投可以優先推薦當前的支付寶,選擇自己看好的指數型被動基金,手續服務費也是比較低的,定投時間周期一般可以根據自己的閑錢和回報周期來衡量,三年到五年只是一個推薦參考日期。
「其實對於管理人來說,上漲比下跌更難應付。下跌可以死扛,同時利用下跌檢驗自己組合的反脆弱能力和審視弱點所在。但上漲時會面臨組合相對漲不動的抉擇,或者漲多了存在所謂性價比品種的誘惑。大部分人的本能是兌現利潤,賣出高估值公司,買入相對便宜品種或者降倉位。相應的,流傳甚廣的俗語是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看錯需要賣,估值過高需要賣,有相對收益和更好的強勢品種需要賣等等。但在我們的體系中,所謂多高算高,多好算更好,都沒有能力對此做出量化的定論。本基金管理人認為,投資的本質就是從生意角度進行比較的過程。包括了資產配置比較、行業比較、公司比較等等。通過比較篩選出來的優秀公司,盡管估值高漲幅大也不應賣出的原因在於,卓越公司往往會更卓越,犯不著因為卓越的價格高低而追隨平庸。拉長維度看,估值很可能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那麼,是不是再好的公司也有漲幅頂和估值頂呢?我們坦承目前還不知道答案。管理人更傾向於認為,相對於平庸的人類和公司,優質公司的生命是可以無限延伸的。總有極少數公司可以穿越時空,創造價值,長成可持續的參天大樹。在其面前,當下的估值只是矮小的小草。」
以上是《銀華富裕主題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焦巍在中報中的一段話。基金經理是挑選優秀的股票為基民賺錢,我們是挑選優秀的基金為自己賺錢。本質上我們和基金經理所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我們糾結於現在是否可以加倉,無非是糾結擇時和擇基兩個問題。
先說擇時的問題,焦魏經理已經回答了,對於優秀的基金,拉長時間看,當下的估值同樣只是矮小的小草。另一位大神級經理劉彥春也說過,他還沒碰到過擇時勝率過半的人,所以我的答案也是不要擇時。但基金總會有波動的,如何減小這種波動呢,因為根本無法避免。那就是分批購買,最好是定投,以此來平滑短期的波動。
最重要的還是第二個問題,如何擇基。擇基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擇人,就是挑選優秀的基金經理。另一種是資產配置,就是從行業,基金類型來配置自己的投資組合。
對於擇人 ,以前優秀的基金經理未必就能一直優秀下去,這又會有兩個問題。一是基金經理持倉類似,當某個行業向好時,他們的都優秀,不好的時候都不好。像去年的劉彥春、張坤、蕭楠都大量持有消費,今年集體熄火。二是規模永遠是業績的敵人,沒有任何一位基金經理能在規模大幅增加後依然保持相同的業績,巴菲特都不行。
所以 資產配置 就成了最好的投資方式,先確定哪些行業是我們要投的,再確定每一類基金投資的比例,最後在每一個類別里挑選優秀的基金。這樣的組合基本上是符合長期投資的邏輯。當然你只是想短線搏一搏,那這篇文章就當你一樂。
最後要說的是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不管,也不是頻繁的換基調倉。祝願大家都能賺大錢。
最近,上證指數突破3600點!上次在3600點以上,還是5年前。有不少同學問,是不是牛市來了?
其實吧,牛市早都來了,整個2019年就是大牛市,2020年初被疫情稍微中斷了一下,但是2020年依舊是大漲的。現在股市的估值很高,好公司、垃圾公司都已經漲上天了。
這就是牛市,已經來了很久了。
我一直說,牛市不是用來預測的,是用來回顧的。當我們發現牛市已經來了的時候,說明牛市已經走完一大段旅程了。這個時候才後知後覺沖進股市,想要趁著牛市大賺一筆的人,就是我們常說的接盤俠和韭菜。
有趣的事,股市這個戲耍人性的地方,對於接盤俠和韭菜,不會立刻教育。而是會讓他賺好幾個月,甚至賺好幾年的錢。但他們出現幻覺,覺得自己很牛很行的時候,股市再一次性把所有的慷慨全部收回去。每一輪牛市,都是如此。
戲耍韭菜的時間越長,韭菜最後的損失越大。
希望這次股市,下手輕一點。
加倉基金在2019是必要的,因為2019年中國股市從年初的2440點走到現在的3000點以上,增加基金投入實屬必要。需要注意的是。
一 基金規模在不斷擴大,而成立基金就是專家理財,不管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都在這波行情有了很大的收益,收益來源是股市的上漲,金融產品多樣性,只是基金性質一定要搞清楚基金的投向。
三 購買基金還應該不僅要看股市,還可以看債市,根據國債的漲跌決定自己的持倉,如果購買混合型基金那就更好了,因為混合型基金即投資股票,也投資其它債券,相對於股票型基金可以適當降低風險。你還可以購買貨幣型基金,保值,變現快!
四 總之,今年不管是股票型,混合型,貨幣型基金都應該大膽投入,增加金融資產,只是在投資時做到心中有數『貨比三家』,雖然股票市場轉暖,但是購買基金還是有一定技巧的,也有一定的科學性和預見性。
去年底到現在一直瘋漲,上個月基金賺了4000多,這個月目前也有2700,有圖有真相。現在是否加倉,來說說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當然可以加倉啦,只要你有足夠的閑錢,回調十多個點可以接受就加呀,你怕個啥,加就是。現在距離過年還有半個多月,沒建倉的可以找好時機,跌就買。倉位不重的,跌就加,到過年還會漲。
我自己重倉白酒、醫療。前段時間有支白酒止盈了,現在就後悔,不該出手的,現在逐漸買回去。醫療現在大漲,疫情也有抬頭的趨勢,醫療在今年還是很看好的。跌了就買,一點不擔心。上周五還追漲了醫療,今天賺了一個點,如果跌了就再買。放圖給大家參考
其實在上周前我就准備買醫療了,可是一直漲呀,就等他跌,結果上周漲了10點,根本沒有機會,所以就強上車,今天不錯,還能喝口湯!
基金不像炒股,選好賽道,長期持有沒有問題!任何時候都可以加倉。
但是提醒一句,剛建倉不久就虧的話很影響心情。追漲的招商白酒現在還是虧八個點,確實有點不爽,但是還好的是,我的累計收益是賺的,心裡平衡一點。
只要看好大方向,拿著不放,手要穩住,不要輕易賣出去。
今年看好醫療、軍工。白酒回調到現在不確定因素還有,不知道會不會回調,但是我還是會長期持有。因為中國的白酒,深圳的房,買到就賺到୧ 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