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帝國2如何提升自己的股價
1.主要參數:提高企業凈收益水平。(商品盈利高,壟斷某市場……)
2.次要:回購股票。
3.次要:設定高額股利分紅。
4.次要:加大-改善投資關系
2. 金融梟雄唐萬新,資產1200億,跌倒時拿不出256萬,入獄8年今如何
唐萬新,德隆掌門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資本市場上最為顯赫的大佬,50後、60後、70後的老股民對這個名字都應該如雷貫耳。「股不在優,有德則名;價不畏高,有隆就靈」,是股民給他的最高贊譽。二十多年前他在股市翻雲覆雨,僅僅用了16年時間,便從一無所有到掌管1200億資產,被眾人捧上神壇,又從神壇跌落,入獄8年。
如今的唐萬新早已出獄,那麼他的現狀如何呢?
1. 商業天才的第一桶金
唐萬新,1964年出生在新疆烏魯木齊的一個支邊幹部家庭,兄妹五人,唐萬新最小。
1981年,17歲的唐萬新考取了華東石油學院工業經濟系,可他的理想是理論物理科學家和發明家,兩者相去甚遠,所以,入學一年半後,唐萬新退學回烏魯木齊市復讀,1983年又考入新疆石油學院,1985年再次輟學,他對枯燥的學習生活沒有興趣,這次他立志要做一位偉大的商人。
1986年12月,唐萬新籌集了400塊錢,在烏魯木齊市人民公園旁開了一家「朋友」彩印店,他常常一邊拿著軍用水壺泡饅頭,一邊同一群年輕人指點江山。
唐萬新開彩印店賺了60萬,60萬對於那個年代的普通人來說是個天文數字,但遠遠滿足不了唐萬新的野心,他的興趣太廣泛了。
此後,他辦過鎖廠,因為沒有生產許可證而倒閉;研究過衛星電視接收器,結果技術人員被挖走;辦過飼料廠,代理過新疆人造毛業務,甚至跑到偏遠的塔什庫爾干縣承包了一家賓館……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嘗試了諸多行業,折騰了3年多,唐萬新欠了100多萬。
他把債主們召集到一起:「如果你們信得過我,就給我一個機會,如果信不過我,就送我去監獄。」
1991年,27歲的唐萬新時來運轉,他的電腦經營公司因為代理Stone列印機在新疆大油田的業務,一下子賺了150萬。他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上門還清了所有的債務,並給了債主一些利息,由此,他贏得了良好的商業信譽。
1992年,唐萬新等到了掙得人生第一桶金的機會。鄧小平發表了南方談話,中國股市開始出現井噴,同年8月,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發行國內公眾股5億股,發售抽簽表500萬張,中簽率為10%,每張中簽表可認購1000股。
唐萬新看準時機,一下子僱傭了5000人去深圳排隊領取認購抽簽表,然後將領到的抽簽表換成原始股,狠狠賺了一筆,從此,唐萬新放棄了實業,迷上了來錢最快的股市。
回到新疆後,他和大哥唐萬里等人注冊成立了新疆德隆實業公司,專門從事資本市場的股票運作。
他們在新疆、西北等地區大量收購國有企業的原始股和內部職工股,然後倒賣給新疆的金融機構,或者等到上市後甩賣套現。
其中最成功的一次,他們以1000萬的價格受讓了「西北軸承」的1000萬法人股,幾個月後,出手凈賺了3000萬元,唐家兄弟在股市賺得盆滿缽滿!
1994年,唐萬新又通過國債回購業務,先後向海南華銀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和中國農村發展信託投資公司融資3億元,靠著這筆不菲的資金,唐家兄弟構築起了他們的金融帝國,奠定了在金融行業大展拳腳的機會。
2.整合實業和資產業,三駕馬車一路狂奔
1996年,在西北地區已成諸侯的唐萬新把德隆的總部遷到了北京,所謂「得京滬者得天下」,他要實現自己的戰略計劃。在公司智囊團隊的啟發下,他提出了「創造傳統行業的新價值」的德隆核心理念。
他聲稱要把傳統的規模小、投資分散、沒有競爭力、體制和觀念落後的傳統企業,通過資本並購的方式,進行優化整合,做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
說做就做,進京當年,唐萬新就受讓新疆屯河10.19%的股權,不久又增資擴股成為第一大股東;
1997年6月,唐萬新又購得沈陽合金29.02%的股權,控股該公司;
1997年10月,唐萬新又收購湘火炬25.71%的股份,成為控股方。
江湖稱之為「老三股」,「三駕馬車」。唐萬新一方面用心經營旗下的實體企業,一方面牢牢地控制著老三股,開始建倉坐莊,他通過不斷釋放利好消息和運用整合重組理念,將股價一步步抬高,然後從中倒貨謀利。這三隻股票在六年之內,全部上漲了10倍以上,德隆被股民稱為「江湖第一庄」。
唐萬新的理想是把實業和資本業有效結合,讓兩者相輔相成,大放異彩,但他忽略了他的行為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傷敵的同時也在自掘墳墓:他要建倉坐莊,抬高股價,進行大規模的產業整合,都必須要靠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而其旗下的企業,雖然經過整合,利潤大大提升,但遠遠滿足不了德隆的資金缺口,這些缺口大多數是由銀行貸款和高利息私募來的資金進行補充的。
唐萬新利用當時資金市場上的漏洞,用兩種方式進行融資:
第一種,先由上市公司向銀行貸出下一步並購所需的資金,在完成並購後,再由下一級被並購企業向銀行貸款,反過來由上市公司做擔保,這些公司之間相互擔保、重復質押。
第二種,是以混業經營和委託理財為幌子,通過旗下證券公司,向全國年收入在5000萬以上的企業以及個人投資者吸納資金,承諾提供3%到22%的收益。單單利息一項,德隆每年就要付出30億,維持高股價的費用也在10億元,合計40億元。
一些列的操作,看似公司規模在不斷擴大,利潤在不斷提升,但實際上唐萬新一直很缺錢。
3.中科「失火」,殃及德隆
2000年12月,呂梁的「中科系」事件爆發,股市進入一片恐慌,德隆也被殃及,其旗下最重要的融資平台金新信託一度出現41億元的未兌付缺口。
為了應付財務危機,從2001年開始,唐萬新每天下午3點准時召開「頭寸會」,各金融機構把當天的危機程度和數據以及頭寸寫在黑板上,然後唐萬新根據風險程度,決定哪一筆頭寸解決哪一筆危機,精確到每一元錢。
2002年6月,唐萬新染指幾家地方商業銀行,企圖在進入銀行董事會後,利用各種項目以及關聯公司之名獲取資金。
一系列的操作並沒有成功地解決德隆的資金問題,迫不得以,唐萬新將德隆最好的一塊資產——湘火炬以1億股法人股質押給了銀行,此後半年裡,德隆所有上市公司法人股都被抵押干凈。
破屋又遭連夜雨,媒體總會不失時機地痛打「落水狗」,2004年3月,有媒體報道《德隆資金鏈綳緊》,稱:德隆已經將大部分資金壓在了旗下的各只股票上,由於資金短缺,不要寄希望於它會為這幾只股票護盤,現在它們都卯足了勁往外跑。負面新聞迅速在各大網站飛速傳播。
4.大勢去,曾經梟雄今安在?
4月3日,是唐萬新40周歲的生日,唐萬新懷著沉重的心情召開了最後一次高層會議,號召員工展開自救,都去購買老三股,部門經理10000股,普通員工1000股。可災難還是如期而至,多米諾骨牌一旦倒塌,一切都無法挽回,10天後,合金股份率先跌停,老三股全面下挫,流失市值從最高峰時的206.8億元跌到50.06億元,一夜之間蒸發了160億。而此前,唐萬新利用坐莊手段,從中國3000萬股民手中,平均每人拿走了500塊,不該拿的,終究要還回來。
債權人瘋了一樣從全國各地沖向德隆在北京和上海的總部,稱一定要抓住唐萬新。
此時的唐萬新,把外交事宜都交給了大哥唐萬里來打理,他本人則四處求援,低調的他此前很少公開露面,跟各地政府幾乎沒有打過交道。但迫於形勢,唐萬新第一次踏進了證監會的大門,還跟美國高盛公司、民生銀行等國內外金融機構有過洽談,但都沒有結果。
德隆手中的所有投資股權要麼質押,要麼出讓,10多個省市的公檢法部門紛紛在各地查封德隆資產和准備抓人,數十家銀行紛紛起訴德隆,唐萬新更是人人得而誅之,誰敢做這個接盤俠呢?
5月29日,唐萬新被迫出走緬甸,但此案已經驚動中央,北京成立工作小組專門處理德隆事件,公安部也專門成立了706專案組調查德隆的犯罪行為。
7月18日,唐萬新主動回國,據傳唐萬新下飛機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回來就有進去的准備,十年後我仍然是一條好漢!隨後,唐萬新被監視居住。
2006年4月,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以及「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並出以40萬元的罰款。
這個興趣愛好廣泛的天才,在服刑期間,堅持每天學外語,還報考了北京大學函授考古專業,他可能忘了,二十五年前,他曾經立志要當一位發明家的,可後來卻做了一位商人,現在又要學考古,真是讓人無法捉摸。
由於唐萬新一案涉及面龐雜,光是律師訴訟費就要265萬,而唐家最多拿出120萬,其餘都是唐萬新在新疆的朋友幫忙解決的,一位追隨唐萬新多年的兄弟說:已經翻箱倒櫃了,萬新真是沒有錢。
「但凡拿我們的生命去賭的,一定是最精彩的」,這是唐萬新的名言,他在裕民縣有個農庄,會議室里掛著一塊大匾,上書「唯我獨尊」四個大字。
這個唯我獨尊,曾經擁有1200億資產,500多家企業和30萬名員工,立志要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家,最後拿不出256萬的律師費,輝煌只是黃粱一夢,夢醒已身陷囹圄,自己還落了一身病。人生究竟是該為了夢想奮不顧身,還是該平淡是真呢?
受唐萬新的牽連,數十家銀行和數千家大小公司損失十分慘重,很多企業家將辛苦賺來的錢交給唐萬新打理,最後血本無歸,當時的報道稱,其中最為慘重的是浙江納愛斯集團,達6億元。
江蘇亞星客車董事長李學勤,甚至絕食討債。在德隆的會議室里,56歲的李學勤嚎啕大哭,不停地用頭猛撞會議桌,他說:如果收不回錢,我只有一死以謝亞星6000名職工。讓人不勝唏噓!
另外還有10多萬的個人投資者,損失都由當地政府埋單了。
唐萬新的商業才能是不可否認的,就拿新疆屯河來說,經過整合,從一家效益平平的水泥廠,發展到全球第二大番茄醬生產商,濃縮番茄醬出口量佔全球貿易額的17%,同時解決了新疆10萬農戶的就業問題。
老三股後來也都成為德隆系重要的產業平台,直到德隆倒塌時,依舊被資產界和實業界垂青。
但給如此眾多的銀行、企業和個人以及地方政府造成如此重大的損失,不知道唐萬新有沒有悔過過。
唐萬新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是在2020年,證監會下發了一張《處罰決定書》,唐萬新被證監會警告了,原因是作為斯太爾的實際控制人,知悉並隱瞞了財務造假相關事宜,同時被警告的還有另外幾個人,看來,唐萬新依舊在股市摸爬滾打。
後記:高額的利潤,必然伴隨著高風險,我不禁想起來幾年前的P2P投資理財平台,害得多少人血本無歸,其實前車之鑒,早已有之,掙錢不易,投資理財需謹慎!
3. 一個值錢項目能使市值上升嗎
一、股市的市值是怎麼增加的
這個分好多種了1.炒股團,私募,基金 2.上市公司市盈率增加第一種很簡單的,就是很多人同時買入一個股票,大批量資金的進入,帶動股票上漲。
對於市值1000W的股票來說,至少需要100W的資金量,但是市面上這種小市值的股票很少。
第二種也很好理解,比如今年霧霾厲害,大家都去買空氣凈化器,有一個上市公司專門生產凈化器,大家都買他的產品,他市盈率自然就高,股票就會漲。
股市的市值是怎麼增加的
二、如何提高股票的價格?
真不知該如何回答你,因為不知道你在問什麼?如果你是上市公司的總裁,那麼答案是,搞好自己公司的業績,使公司的利潤大幅增長,公司的凈資產增加了,股價就會隨之上升。
因為公司的股票價格通常是和公司的業績有關的。
如果你是一個莊家,那麼你對敲就可以提高價格。
所謂對敲,就是你自己人之間互相買賣這家公司的股票。
舉例說,一瓶可樂,甲5元買來了,乙花6元買過去,甲再花7元買回來,乙再花8元買過去,這樣兩個人互相買來買去的,價格就漲上去了,當買到20元的時候,來了一個丙,丙花20元把這個可樂買走並且喝了。
那麼甲乙都賺錢了。
這裡面的甲乙,就是莊家,丙就是上當的普通股民。
如何提高股票的價格?
三、股市的市值是怎麼增加的
首先贊同 snow_255 所說的。
股票的市值增加了,但是上市公司的價值不會因此而增加。
股票的市值和公司的價值是兩碼事。
股票的市值是股民對於這個公司的股票的一個期望值。
如果有某個危機來,造成市值下挫,也就是指這個期望值下跌了。
如果說這個時候股市蒸發了多少多少個億,那是忽悠人罷了,當然,當你手中的股票由2元/股漲到12元/股,而你沒有賣出去,別以為自己就賺了10元/股,當危機來了,股價再跌到2元/股,你還是那個模樣。
當你在12元/股賣出去了,之後股災就來了這個股價又跌回了2元/股,媒體就報道說,這個股票被蒸發了10元/股,那麼被蒸發的錢到哪裡去了呢————到你的口袋裡了。
其實我覺得「蒸發」一詞在這用得還是有點忽悠人的。
就好像你現在以2元的價格買了一個A東西回來,明天你以8元的價格賣出去,後天那個買你A東西的那個人,再以5元的價格賣出去,那3元錢不能叫被蒸發了吧。
如果市場上有很多的A東西——假如有10萬,那這10萬的市值是怎麼來的呢。
當你以2元錢的價格和別人交易的時候,這A東西的市值就是20萬,當你再以8元的價格交易(賣出去)的時候,這A東西的市值就是80萬;
當再回到5元的價格交易的時候,市值就是50萬。
這個交易量越大,說明這個市值就越真實,反之亦反。
股市的市值是怎麼增加的
四、新三板公司怎樣實現市值提升
兩個方法:一是靠真本事,公司發展好,賺錢多,反映到資本市場上面自然而然,股價就高,市值就會提升;
二是靠炒作,現在公司明明業績很差,但是改改名、重組,資產購買啥的題材一處,股價一會漲,市值一樣提升。
(反正A股市場目前這種最多)
新三板公司怎樣實現市值提升
五、金融帝國2如何提升自己的股價?
1.主要參數:提高企業凈收益水平。
(商品盈利高,壟斷某市場……)2.次要:回購股票。
3.次要:設定高額股利分紅。
4.次要:加大-改善投資關系
4. 金融帝國2中期後 如何回收股票
很多玩家喜歡游戲中後期,錢多的沒處用時,才去回購股票,其實這樣是很不明智的。因為游戲是以玩家的資產數量來給分的,而玩家的財富主要靠持有股票的市值來決定,因此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越高,資產就越多,得分就越高。可一旦游戲進入中後期,玩家的公司已經站穩腳跟,產生了持續的盈利,這時股價往往一飛沖天了,此時才開始回購股票,基本上此後十幾年的利潤都得用於從其他股東手裡回購,甚至最後有些大股東得到的錢,能讓他們輕松進入富翁排行榜。而不回購,損失更大。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盡早回購股票,是一個提升個人財富的關鍵。
我經常在實現持續盈利半年左右,一時沒有強勁對手的情況下,就開始通過貸款一步步地回購公司股票,直至百分之百控股。
當然這是在和電腦玩的時候,如果是聯網就算了吧,因為人腦比電腦更會發現你的目的和弱點,如借機攻擊,你是扛不住的。
如果已經到了中後期,才開始回購股票,那麼只能通過大蕭條期,股價下跌時借機回購了,能省一部分錢,可也需耗費巨資。
還有一個無賴的招數,盡一切可能貸款、發新股,籌措巨量資金,然後斷掉公司最賺錢的部分的供貨,人為造成虧損,連虧一年後,股價就暴跌了,之前籌措的資金不但可免公司資金鏈斷裂,還可乘機回購股票,實現完全控股。只要計算好籌資額、虧損額、回購資金額就行了,不過這真有點欺負電腦智商低。
5. 金融帝國2做空公司的問題
金融帝國股市暴富指南
(轉自寬寬)
選擇最高難度(如果想培養有盈利能力的子公司,則將難度適當降低,如提供港口出售)
母公司快速完成原始積累方法:
1.游戲開始後馬上把時間暫停,全部拋空個人持有的母公司A股票,個人大概能得到360萬資金,此時母公司A股價也被打低到1.3元左右。
2.最大額度的折價發行新股,如市價1.3元,則選擇1.2元最大限度的發行(如此公司發行所得可能要稍少,不過可使得公司股本規模最大,對以後財富的升值保值有好處)
3.重復折價發新股,直至不能發行。此時母公司A股本規模近7億股,持有現金近7億。
4.選擇目標為庫存的公司B(即專業炒股的NPC公司,它一般不會亂投資搞賠錢的實業,現金充足時分紅也很大方),買進5%的B股票,拋出,如此重復操作,把B股價打低至0.11元再開始吃進,當持股超過50%時即控制了B公司。
B公司在以後的戰略實施里將成為高現金高分紅的超級牛股,所以最好由A公司持有絕大多數,剩餘散股則由個人持有。(360萬這里派上用場了)
此時戰略平台基本搭建成功。下面將進行股市狙擊掠奪炒作大計。
5.視B公司現金量選擇掠奪目標公司C,一般而言,需准備市場散股資金兩倍以上才有把握吃光散股,完成狙擊。該點切記!否則炒到半途中就彈盡糧絕只好認輸出場,損失慘重。
(如果在游戲開始後馬上暫停的,可採取重復買賣打低股價再吃進的辦法降低持倉成本。
如果是在後續游戲進度,無法打低股價到自有資金可買光C市場散股,則選用以下兩種辦法:
a. B的資金量在買進C公司50%-市場所有散股之間,則買進50%的C,完成對C的控制。以B的剩餘資金和C的全部資金總和,聯手炒作,選擇另一家目標公司。
b. B的資金實在太少,無法買進50%的C,那麼只好做巴非特,搞價值發現。選擇股價低於凈資產的或市盈率10以下的,低吸高拋,慢慢積累。)
6.掠奪具體操作手法:(以下引用老毛奇前輩文,感謝!)
有了巨資,就應該去收購別的公司,這才是發達之途,並購才是出路。但共不是要每一間對手公司都要收購,老毛奇老師只會收購有盈利能力的公司,或者資產股價比值大的公司,最好現金要多。收購的過程不要一口氣完成,應逐步地收購,要有耐心,在持股份不超過50個百分點時,一般計算機是沒有特別行動的。當你的持有股份超過50個百分點時,公司會回購股份,令你口中的肥肉——現金少掉一大截。因此在持有股份超過50個百分點時,也就是擁有控制性股權時,當機立斷,以迅速的行動把餘下的股票全掃進來,不必在意股價的上升,現在就只剩下CEO手上的那一丁點兒可憐的股份了。此時子公司已不能做回購的行動了。但為了將來的偉大事業,能伺機把CEO手上的股票也收購回來,因為他會利用再發行新股的行動來削弱你的股份比例。如果百分百的控股權在你手上,他怎樣做你也不會受影響。(這CEO可解釋為「行政蠢材」,因為他是不收錢而為你打工,嘔心瀝血呵。老闆是否很無良?)老師建議同學們以此方法收購兩家公司就行,不用多。因為這樣可以進行股市大鱷行為。(嘩,大鱷行為呵,索羅斯回來了!)不過千萬要記住不可以把子公司跟母公司合並,否則偉大事業將無法展開,且後果自負!
當你擁有兩家有大量現金的全資附屬公司時,你可以利用子公司的現金去收購其它有盈利能力的,或資產值比較大的公司,然後合並之。為什麼要用子公司來合並呢?理由是我們只需要母公司做控股而已,把子公司發展壯大,不需自己料理,只需每年收取大量股息即可。(不勞而獲呵)如此這般,等你把子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每家都有二三十億的現金時,你可以做大鱷了。怎麼做?先利用A公司收購一家新上市的公司B(因為新上市,沒有進行過任何投資,所以現金多,起碼有幾億),以最大限度來瘋狂收購,不必理會價錢,此時B公司的股價會�升到一個很高的水平,然後再利用B公司自己的現金來迅速向A公司回購股票,直到現金耗盡為止。此時B公司的股價會被再推高一些,然後A公司不計價錢瘋狂拋售手上B公司的股票,直到沒有股票為止。現在你看看A公司的現金是不是多了幾億?而B公司的死活,誰管它呢?反正不關你的事了。(嘩,好無良呵,把別人的現金全掠奪了,然後就把別人拋棄,陳世美呀。)唉,這是資本主義呀,一個吃人的社會,又不是娶老婆,怎會是陳世美呢?!這時的B公司前途只有一個——破產收場。不過你放心,B公司的CEO不會去跳樓的,他會東山再起,即使一分錢也沒有。到時你又會看到他做一個沒股份的主席CEO,那代表你的肥肉又來了,大鱷們開餐!但是你不能用母公司這樣做呵,證監會不允許直接子公司向你自己的公司回購股票呵。否則後果自負呵。
7.坐莊操作方法:
按照上述方法操作,快速致富是一定的,但要趕超小蓋,還需長時間努力,因為市場只有那麼十家公司上市,倒掉一家也要過一段時間才會有後繼者補上。這樣的方法可算很有快感的殺雞取卵,我們可選擇更賦有中國特色的坐莊炒做。
資金要求:
子公司B--可獨立完成120%持股目標公司D;
子公司C--有一定資金幫助拉抬。
a.用子公司B買進目標公司D股票,至買光市場散股,股價被拉高。此時B應該還有部分資金供後續拉抬。
b.用子公司C從B手裡買進D股票,將股價進一步拉高。至用光C的資金。
c.用B公司的資金向C公司回購D公司股票,股價繼續拉高。
d.如此對倒循環,可將股價無限拉高(偶嘗試過把它炒到30萬/股,D公司原老闆只持有3%的股票身家就超過小蓋了)
e.按市價全部拋空出貨,股價會大跌,但最終價也會遠高於起始進貨價(這就是我們坐莊對倒盈利的原因)
再看子公司的資金,過千億不是夢!
8.子公司炒股成了超級機構,不過個人並不能直接得利。怎麼辦?
方法有二:
a.子公司炒股時跟庄,當子公司買光市場散股時,個人從子公司手裡買進,然後拋出,這時會有一定數量的盈利。如此循環,跟庄盈利。
可惜由於監管,不能做老鼠倉,在最低部買進~
b.用個人名義最大幅度的買進超級機構子公司的股票,等著以後分紅和股票升值。
6. 金融帝國2股票問題
一個是自己個人,一個是你的公司.
公司收購自己個人的就是回購了.
公司回購之後,你自己擁有的股份就會增加.
7. 金融帝國2不做實業如何把自己的股價提高急!!!!!
是否有盈利,有盈利的話在總部設立投資者關系部門,把資金打到最高,有錢的話回購下股票。
8. 金融帝國2的關於資本
融資與資本市場
要賺錢,首先手中得有錢(馬太效應:窮的越窮,富的越富)。所以融資和資本市場放在第一個講。
1.融資
國外的創業學課程中,首先講的必然是融資。在國內,融資卻只有做投行的人才會接觸到。這部分是因為國外的資本市場發達,融資的成本低,不像國內有種種中國國情和中國特色,上市資格是稀缺資源,要向證監會和省級審核單位進貢才能拿到,而銀行融資對於私人資本是有歧視的。部分是因為中國傳統缺乏信用體系和信用文化,騙子太多了,在一個連中央都還在強調依賴人治而非法治的社會,無法建立強有力的契約社會,小企業創業只能依賴於自我積累和親朋的投資。
游戲中的融資包括貸款和增發股票兩種。貸款和增發的上限是由你的總公司的利潤決定的,具體的演算法公式不明。增發的價格是市價,而貸款的利率波動的原因不明。
在游戲初期,貸款的總額只得幾個或者十幾個百萬元(雖然游戲的基本單位是元,定價時甚至有分,但百萬元是一個你作規劃時的基本單位,象一個礦場連地皮帶建築需要8-15個百萬元,一家大型工廠連帶車間大約是3.5個百萬元),只能作為流動資金不足時的應急,初期的投資仍需依賴於增發新股。
增發新股雖然不要利息,但是會稀釋你的股權。相對於你公司壯大後的股票回購所付出的代價,貸款的利息簡直微不足道。一般而言,貸款的年利率在10%上下,也就是月利率在千分之八左右。貸10M的月利息才80k,而10M所能購得的經營類資產的月利潤至少要比這個數多一個0(現實世界中當然不可能有這種事,游戲中作生意比現實中要容易很多)。所以初期過後你的資金鏈站穩腳跟了,就可以用貸款去擴張,並且習慣於債務的存在,因為在自有資金不多(十幾個M)的情況下,用幾十個M的貸款去擴張,有助於你利潤的迅速擴大和股票價值的上升。我有次借了200多M的資金去收購對手50%的股權,後來股價上揚,只賣了5%就還掉了貸款。
2.股價
因為股價主要取決於業績,所以長期而言股票都能成長。除非是NPC在AI上出了BUG,造了工廠卻不生產,或者生產出產品卻不設零售店或者下游工廠來吸收產品。我遇到過一次,NPC的公司非常弱智地持續虧損,最後倒閉了。可能這種情況只有在一家NPC對手時才會發生,因為NPC之間的上下游合作是很密切的。另一種NPC業績下降的情況是玩家在所有行業對NPC的全面圍剿,不過這種情況很難發生,幾十個行業的管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並購相對來說相簡單得多。
資本主義2中只有增發,沒有紅股或者象鐵路大亨2中的拆細,所以比較象艾倫.巴菲特,幾年之後股價就會飛到天上去,我最快的記錄是7年從10元升到了3千多元每股。
股價的其它影響因素包括:
(1)分紅。適當的分紅有助於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可以提高你的市盈率。(2)投資者關系部。每個月在這個部分上花一點錢也有助於提高市盈率。(3)對股票的買賣行為。每一筆買賣都會對股價發生影響,不論這個買賣行為是投資人還是某家上司公司作出的。游戲中有十幾個獨立投資人,這些人可以被你聘為部門總監,他們也會在城市購置自用的房產(你也可以用個人的錢買個人自用的房產,沒有什麼意義,大概只能用來哄抬地價),以及在股市自行投資。當所有的NPC的公司都倒掉或者被兼並後,這些獨立投資人還會開設新的公司。(4)隨機因素。這個有點象大富翁里的股市突發事件。這兒的隨機因素主要是股市突然崩盤或者長紅,以及家畜的流行病(讓你的農場在相當長時間內無法生產),我碰到過一次科研突發事件,才研發半個月就通知我研發完成,而且完成度相當於研發了10年。
初期通過增發新股進行融資時,股價很重要,因為這時的貸款上限太小,無法以貸款擴張。在資金鏈上站穩腳跟後,利潤開始上升,每個月能達到1個M以上,這時貸款上限上升了許多,就不需要再通過增發新股進行融資了,股價就變得不太重要了。等到貸款所作的投資出效益後,利潤大幅增加,每個月的營業利潤能達到10個M以上,就主要以營業利潤作為擴張資金來源了。
3.股權控制和並購
資本主義2對於股權控制有兩條:
一是控股超過50%時,就可以對NPC公司的資金實現部分控制。此時NPC的身份從董事長兼CEO變成了CEO。你不能控制NPC公司的投資,所謂的部分控制就是,你可以用NPC公司的資金去買第三家公司的股票。NPC的公司是否仍會自行進行股市投資的決策,自行進行股市買賣,這點目前還不清楚。但是NPC公司如果手中現金多的話,會自行進行回購。
二是控股超過75%時,會出現一個並購的選項。根據中國或者美國的證券法應該是強制合並的事,在游戲中卻變成了可並可不並,大概是為了減低游戲難度吧。
4.回購
公司在現金多時可以回購股票,因為回購不會造成股價的變動。我的一個慣常作法是,上市時先圈一大筆錢,因為第一年我的重點在研發上面,往往股價一種下跌,跌到研發結束要開設工廠和店面進入贏利階段時,就開始准備回購。回購前先把工廠和店面建設好,這時手中應該還有大量資金。這時拋一點股票,以把價格砸下去,再用公司的現金進行回購,只要留點流動資金就可以了。因為虧損的公司很少有投資人願意長期持有,所以大部分股份都是在公眾手中,回購之後你被稀釋的控股權又回來了。
9. 求金融帝國2高手模式第三關攻略
本關讓玩家體會在繁榮期的經濟規律。
背景
兩個城市,漢城處於衰退期,台北處於繁榮期。
在漢城擁有各種資產13處,年利潤16M。
在台北沒有資產,台北已駐有多家公司,經營30多種商品。
擁有現金12M。
欠銀行貸款46M,可通過發行股票集資300多M。
沒有任何領先科技。
目標
年利潤300M。
開局分析
產業跟隨經濟周期的變化大約分三類。
第一類隨經濟周期變化幅度很小,主要為農業,食品業,日用品類。
第二類與經濟周期變化幅度一致,主要為房地產業,股票,金融業,一般產業。
第三類變化幅度超出經濟周期,主要為高附加值產業。
經濟繁榮意味著購買力強,是資本大規模運作,增值的好時機,投資方式中選擇高附加值產業是上上之選。
高附加值產業,一般是高科技產業,或是高准入門檻產業。游戲中大致包括電氣,電子,電腦,照相器材,游戲機,汽車,化妝品這幾類。
調研台北市場。擁有生產科技的,沒有競爭的,原材料獲取相對容易的,品牌效應明顯的高附加值商品,大約有如下幾種,空調, 微波爐,電視,錄像機,列印機,相機 ,遙控車,機械表,運動表。其原材料集中在電路板,塑料,玻璃,鋼,均容易獲得。
攻關指南
先簡單處理一下漢城,關掉沒用的資產,拍賣房地產,調整好零食商品種類和價格。
為了最大限度運作資本,搶占市場,快速擴張,增發股票,獲得300多M現金。
漢城建小廠,倒買倒賣塑料和鋼,1采鋼1倉1銷2采塑料1倉3銷。
漢城建小廠,倒買倒賣電路板,3采1倉5銷。
台北建大廠2個,采購硅土生產玻璃。1采3制1倉4銷。後期可拆掉只留一個。
原材料齊備後,購買台北媒體報紙。因為我們在科技上沒有優勢,使得產品無質量優勢,只能依靠品牌獲得高評價,這需要花費大量的廣告費用。
台北挑選7-9個已調研好的商品一起全力生產,每個商品三個大型工廠。3種原料的4采2制1倉1銷1廣,2種原料的2采2制1倉1銷1廣。三個工廠均連接廣告,廣告全部選自己的媒體報紙,廣告費用打滿。
每個商品建1個專賣店銷售,3采6銷。
繼續增發股票。
鋪貨,專賣店中商品先降價到1分錢,至市場佔有餅圖趨於穩定(一般在3/4附近),左上角需求大於供給為止。時間大約需要0.5-1個月。
在產品細節菜單中調節商品價格,漲到綜合評價略高於本地水平5個點。
將所有工廠,專賣店訓練打滿。每個商品的其中一個工廠廣告連接到另一個評價較高的媒體,廣告費用150-250K。
此後靜等收錢,可在股價較低時適當回購些股票。
大約1年即可通關。
10. 金融帝國游戲怎麼玩
你玩的是金融帝國2的嗎?這是2的攻略
關於股票:
1.融資
國外的創業學課程中,首先講的必然是融資。在國內,融資卻只有做投行的人才會接觸到。這部分是因為國外的資本市場發達,融資的成本低,不像國內有種種中國國情和中國特色,上市資格是稀缺資源,要向證監會和省級申核單位進貢才能拿到,而銀行融資對於私人資本是有歧視的。部分是因為中國傳統缺乏信用體系和信用文化,騙子太多了,在一個連中央都還在強調依賴人治而非法治的社會,無法建立強有力的契約社會,小企業創業只能依賴於自我積累和親朋的投資。
游戲中的融資包括貸款和增發股票兩種。貸款和增發的上限是由你的總公司的利潤決定的,具體的演算法公式不明。增發的價格是市價,而貸款的利率波動的原因不明。
在游戲初期,貸款的總額只得幾個或者十幾個百萬元(雖然游戲的基本單位是元,定價時甚至有分,但百萬元是一個你作規劃時的基本單位,象一個礦場連地皮帶建築需要8-15個百萬元,一家大型工廠連帶車間大約是3.5個百萬元),只能作為流動資金不足時的應急,初期的投資仍需依賴於增發新股。
增發新股雖然不要利息,但是會稀釋你的股權。相對於你公司壯大後的股票回購所付出的代價,貸款的利息簡直微不足道。一般而言,貸款的年利率在10%上下,也就是月利率在千分之八左右。貸10M的月利息才80k,而10M所能購得的經營類資產的月利潤至少要比這個數多一個0(現實世界中當然不可能有這種事,游戲中作生意比現實中要容易很多)。所以初期過後你的資金鏈站穩腳跟了,就可以用貸款去擴張,並且習慣於債務的存在,因為在自有資金不多(十幾個M)的情況下,用幾十個M的貸款去擴張,有助於你利潤的迅速擴大和股票價值的上升。我有次借了200多M的資金去收購對手50%的股權,後來股價上揚,只賣了5%就還掉了貸款。
2.股價
因為股價主要取決於業績,所以長期而言股票都能成長。除非是NPC在AI上出了BUG,造了工廠卻不生產,或者生產出產品卻不設零售店或者下游工廠來吸收產品。我遇到過一次,NPC的公司非常弱智地持續虧損,最後倒閉了。可能這種情況只有在一家NPC對手時才會發生,因為NPC之間的上下游合作是很密切的。另一種NPC業績下降的情況是玩家在所有行業對NPC的全面圍剿,不過這種情況很難發生,幾十個行業的管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並購相對來說相簡單得多。
資本主義2中只有增發,沒有紅股或者象鐵路大亨2中的拆細,所以比較象艾倫.巴菲特,幾年之後股價就會飛到天上去,我最快的記錄是7年從10元升到了3千多元每股。
股價的其它影響因素包括:
(1)分紅。適當的分紅有助於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可以提高你的市盈率。(2)投資者關系部。每個月在這個部分上花一點錢也有助於提高市盈率。(3)對股票的買賣行為。每一筆買賣都會對股價發生影響,不論這個買賣行為是投資人還是某家上司公司作出的。游戲中有十幾個獨立投資人,這些人可以被你聘為部門總監,他們也會在城市購置自用的房產(你也可以用個人的錢買個人自用的房產,沒有什麼意義,大概只能用來哄抬地價),以及在股市自行投資。當所有的NPC的公司都倒掉或者被兼並後,這些獨立投資人還會開設新的公司。(4)隨機因素。這個有點象大富翁里的股市突發事件。這兒的隨機因素主要是股市突然崩盤或者長紅,以及家畜的流行病(讓你的農場在相當長時間內無法生產),我碰到過一次科研突發事件,才研發半個月就通知我研發完成,而且完成度相當於研發了10年。
初期通過增發新股進行融資時,股價很重要,因為這時的貸款上限太小,無法以貸款擴張。在資金鏈上站穩腳跟後,利潤開始上升,每個月能達到1個M以上,這時貸款上限上升了許多,就不需要再通過增發新股進行融資了,股價就變得不太重要了。等到貸款所作的投資出效益後,利潤大幅增加,每個月的營業利潤能達到10個M以上,就主要以營業利潤作為擴張資金來源了。
除了對股價和總市值有要求的幾關,我一般不太注意股市,而且一般是只有買進沒有賣出。除非是准備以股市為經營重點的,否則主要的資金和注意力還是放在其它行業比較好。
3.股權控制和並購
資本主義2對於股權控制有兩條:
一是控股超過50%時,就可以對NPC公司的資金實現部分控制。此時NPC的身份從董事長兼CEO變成了CEO。你不能控制NPC公司的投資,所謂的部分控制就是,你可以用NPC公司的資金去買第三家公司的股票。NPC的公司是否仍會自行進行股市投資的決策,自行進行股市買賣,這點目前還不清楚。但是NPC公司如果手中現金多的話,會自行進行回購。
二是控股超過75%時,會出現一個並購的選項。根據中國或者美國的證券法應該是強制合並的事,在游戲中卻變成了可並可不並,大概是為了減低游戲難度吧。
大概是為了演算法上的方便,相互持股在游戲中是禁止的。即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票,同時B公司也持有A公司的股票,這只有在A和B之間沒有相互控制(即持股50%以上)時才允許,當你的A公司控制了B公司,這時你就無法讓B公司去買A公司的股票,只能去買第三家公司的股票。相互持股在會計上的處理是很復雜的,持股比例小的尚可以用原始成本或者市價作價,持股比例大的需要合並報表的會計處理就會復雜到讓人想跳樓,沒學過會計的人大概是無法體會這種痛苦。
控制的標准,是指所有你控制的公司對目標公司的持股比例。例如你作為投資人持有C公司10%,你游戲一開始就有的A公司持有C公司20%,A公司控制的B公司持有C公司20%,這時你或者A或者B再購入1股,你就達成了對C的控制。因此你作為投資人在股市的買進賣出,除了增加你的個人資產外,還可以用來控制別的公司。
感覺資本主義2在股權控制上做得不如鐵路大亨2。鐵路大亨2中的概念是相對控制,而資本主義2中則要求絕對控制,增加了股權控制的難度。鐵路大亨2中即使股權比例上處於少數的地位,只要在並購案的開價上足夠高,仍能拿到許多贊成票,這樣在對手未能絕對控股的情況下,降低了控股的難度,同時也降低了對手控制我的公司的難度,若我一再增發之後股權大多稀釋,很容易就被對手搶走控制權。而在要求絕對控制的情況下,即使我控股比例處於少數,有對手控股比我多,在未滿50%的情況下仍無法奪取我任董事長的地位。所以在資本主義2中不需要顧及對一上手就有的A公司的控制,不需要對別人進行狙擊,即使在聯網時,對手也很難拿到你50%的股權,這點做得不如鐵路大亨真實。
不過我有次一上手把自己的股權稀釋到31%,而我僱用的一個市場總監有強烈的購買自家公司的慾望,不斷地從市場和別人手中買股票,持股到了47%,差一點就過半了。不知如果過半的話是否會發生失去控制的事。
當然鐵路大亨在股價的影響因素上做得不如資本主義2。鐵路大亨中,你賣1股和1萬股,股價下跌的幅度是一樣的,所以你可以先控股55%,再1股1股地賣,賣到股價跌到底限再也跌不下去了,同時你手中仍有51%以上的股權,這時再提出並購案,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實現並購。
資本主義2的絕對控股要求造成另一個後果就是,你無法收購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其股價並不一定立刻就跌到地板上,雖然有網易這種從上市第一天的23美元慢慢地跌破1美元的事例,但中國的ST、PT依然股價堅挺,美國的安然和WorldCom也是突然間崩潰的。許多持續虧損的企業後來扭虧為盈,在虧損期間雖然股價低迷,但也沒有跌到地板上。在資本主義2中,持續虧損的企業,其股價仍高於凈資產,但是控股超過50%的要求,而不是投票願意合並超過50%的要求,使得你無法接手這家公司。當這家公司倒閉時,你只能分到它資產變賣後的所得,而它的無形資產就成了凈損失,另外它資產變賣後,那些工廠和公司並沒有變成無主的小企業,而是就此人間蒸發。鐵路大亨中有許多無主的小企業,作為中性的第三方提供資源,是一個很好的設計。
A並購B之後,你可以得到B的科技,但是無法得到B的其它無形資產,主要是品牌。B的產品全部以A的品牌出售,而B的部分產品在品牌上比A要強,這是製作公司在邏輯設計上的弱點。這些在後面的品牌一節中會提到。
在收購中,當公眾持股為0,全部為機構或者獨立投資人持股時,你可以直接向機構或者投資人買股票,價格是協商的,對方的要價一般會比市價高一些,視你控股的程度而定,若你的控股達到了90%以上,要價甚至會是市價的3-4倍。這一點做得比較好,你不需要等待別人把股票賣到市場上之後再去買進來。
4.回購
公司在現金多時可以回購股票,因為回購不會造成股價的變動。我的一個慣常作法是,上市時先圈一大筆錢,因為第一年我的重點在研發上面,往往股價一種下跌,跌到研發結束要開設工廠和店面進入贏利階段 時,就開始准備回購。回購前先把工廠和店面建設好,這時手中應該還有大量資金。這時拋一點股票,以把價格砸下去,再用公司的現金進行回購,只要留點流動資金就可以了。因為虧損的公司很少有投資人願意長期持有,所以大部分股份都是在公眾手中,回購之後你被稀釋的控股權又回來
關於房產:
物業租賃很簡單,正常玩法:當公司現金太多,而游戲中放銀行沒利息時,選擇投資房產,物業租賃收點租金也算是資產保值增值了。其中有個bug,就是利用合同隨時可以修改,月初房客入住0房租,月末提價100元,下月初再調回0房租,房客流失很少。如此操作理念下,物業租賃也成了暴利行業,我們可以選擇貸款建房,開局就做房產。
隨著房子租賃收益率的不斷提高,房子價值也在不斷提升,有時NPC會眼紅,高價接盤,也常常由於經營管理不善(它可不會合同修改秘籍),出現巨額虧損,從而低價出售。這時我們殺個回馬槍,高出低進,大賺一筆,繼續上述操作,周而復始的炒房牟利。(炒房部分個人感覺很難找到合適下家接盤,又有錢又傻的自投羅網的NPC可遇不可求,偶只有一次順利高拋又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