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持有最多高瓴資本股票的基金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持有最多高瓴資本股票的基金

發布時間: 2023-03-27 05:33:58

❶ 如何查詢高瓴資本持倉情況

不少投資者咨詢怎麼跟蹤高瓴資本的A股持倉,其中重要一個方法就是通過查看年報和季報的十大股東的披露。隨著國內A股上市公司 年報和一季報披露進入到尾聲,高瓴資本有一些公司的持倉有變化,我總結一下,僅供投資者參考。

高瓴資本還是堅持 長期結構化價值投資的理念不變,除了一級市場投的葯名康德進入退出期,其他都是選擇優秀商業模式和優秀管理層的公司,長期堅持持有,堅持做時間的朋友。

❷ 高瓴資本的基金有哪些

高瓴投資的其他知名中國企業包括京東、去哪兒、藍月亮、及大潤發等。

高瓴資本集團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投資公司,由張磊先生創立。高瓴從創立之初起就定位於做具有獨立投資視角的長期投資者,受託管理的資金主要來自於目光長遠的全球性機構投資人,包括大學捐贈基金、養老金、慈善基金會數鬧拿、家族基金及主權財富基金等。[1]
作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業績最優秀的基金之一,高瓴自成立以來已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價值體系,該體系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守正用奇、追求真理、獨立思考、坦誠辯論、團隊合作。

高瓴的投資風格吸收了以本傑明·格雷厄姆和他最有名的弟子沃倫·巴菲特為代表的價值投資理念。高瓴堅持對擁有良好的商業模式及卓越的管理者的非上市或已上市的企業進行集中投資和長期持股。高瓴擁有靈活的投資范疇,可以根據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在從初創期到上市後的各個階段內提供資金支持。這一靈活的投資方式使得高瓴能真正放眼未來薯搭,幫助彎襲企業實現長期戰略並為投資人帶來長期復合增長收益。此外,該理念使得高瓴能在波動的市場環境下形成獨立自主的判斷,並敢於採取與市場觀點相左的逆勢投資策略。[2]
高瓴是一家植根於中國而著眼於全球的公司,其重點投資領域包括互聯網與媒體,消費與零售,醫療健康,能源與製造業等。
張磊說過,作為一名投資者,他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幫助中國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們充分挖掘並發揮他們的潛能。高瓴長期致力於為其投資的中國企業進行國際化擴張,並協助其建立全球合作夥伴關系。作為騰訊長期重要的投資者,2013年,高瓴與騰訊、及印尼最大的媒體集團公司Global Mediacom宣布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在印尼發展微信業務。該合資公司的首批產品之一,印尼版微信,已成為目前印尼國內最受歡迎的移動社交網路平台。[3]
高瓴投資的其他知名中國企業包括京東[4]、去哪兒[5]、藍月亮、及大潤發等。

❸ 高瓴資本最大股東是誰

張磊。
拓展資料
高瓴資本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投資公司,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以及產業創新,涵蓋了生命健康、硬科技、消費零售、碳中和以及企業服務等領域。高瓴資本受託管理的資金主要來自全球性機構投資人,包括大學捐贈基金、養老基金等。高瓴資本是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已經投資了騰訊、京東、美團點評、滴滴、蔚來汽車等企業。
高瓴集團成立於2005年,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和產業創新,發現價值、創造價值。高瓴的投資人主要來自於全球性機構投資人 ,如:全球頂尖大學的捐贈基金、發達國家的主權基金、國家養老金、海外家族基金,以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保險公司、上市公司等。

❹ 高瓴資本最大的股東是誰

高瓴資本最大的股東是張磊。高瓴資本再次進入恆瑞醫葯十大股東,高瓴資本通過二級市場進入恆瑞醫葯。根據恆瑞葯業10大流通股股東的公開數據,2016年第三季度,恆瑞葯業將持股比例增至293萬股,並於去年在2020年撤回了10大股東。香港中央結算所的持股比例從12.26%降至11.97%,奧本海默基金從十大股東中撤出;高瓴資本持股0.63%,成為第10大股東。最重要的還是恆瑞葯業的股東,去年年報只有28萬,股東的數量在季度報告還是超過36萬,半年度報告直接飆升到61萬,太猛了這真是太可怕了很多資金提前跑了,散戶投資者繼續抓很多人。此前,恆瑞醫葯中國新聞的股東人數增加到61萬人,增加了65.98%。看來恆瑞的股價在一段時間內不會上漲,需要一段時間來忍耐或等待業績好轉。

營收增長率為17.6%,略低於凈資產收益率(ROE),較第一季度下降25.37%,該公司表示將削減大量仿製葯。事實上,這是一件好事。雖然今年的股價走勢反映了對公司業績的預期,雖然今年股價繼續下跌消化了估值,但估值的表現也依然不便宜。瑞葯仍是一個很好的股份制創新龍頭制葯企業,但想抄底的朋友也需要等待,現在市場對未來幾個季度的業績預期仍然很低。從財政上講,我們希望pD-1能獲得紅利,但我們直接收集了紅利。新葯的進展跟不上市場的發展,很難估計。公司正在轉型,轉型不會那麼快,也不會那麼痛苦。綜上所述,雖然高瓴資本確實在一級市場進行了長期投資,並一直以IPO的形式上市,但在過去幾年也有很多高瓴資本參與二級市場或以高價買入股票的案例。由於各種因素推高了股價,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也有很多持有量大幅減少的情況。

❺ 從高瓴資本持倉變化,來看2021的投資方向

美國時間,2月13日。


華人最著名的基金,高瓴資本向SEC提交了截至2020年Q4(第四季度)末的持倉報告。


由於變化非常大,我決定插播到大年初三的文章里。


給大家講講,中國的股神--張磊,他的公司的投資方向。


也來談談我個人的看法和觀點。


1

高瓴資本介紹


可能,很多小夥伴不熟悉高領資本,我簡單介紹一下。


高領資本,是由張磊2005年創立。


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


去年很火的一本投資書《價值》,就是高瓴的張磊寫的。


總結一下,他Q4持倉的變化:


該基金的有一定程度的減倉。


整體持倉規模從Q3的132億美元,降低到了Q4的125億美元。


從持倉中,總共增持了9隻股票、減持了15隻股票。


新進了19隻股票,清倉了13隻股票。


2

前10大持倉股



從持倉來看,高瓴繼續看好拼多多。


由於股價大漲,拼多多已經成為高瓴第一大重倉股。


和百濟神州,一起成為唯二兩個持倉比例超10%的股票。


從整個持倉能看出,


高瓴的投資基本就是布局兩個領域:


互聯網+生物醫葯。


並且互聯網,是以中概股為主。


從數量來看,高瓴一共持有95家公司的股票。


其中中概股,佔30%


從市值上看,中概股佔比超60%。


3

清倉和減持的



看看這個部分里,有沒有大家重倉的部分。



減倉和清倉動作最大的五隻股票。


1)ZOOM


這是一家美國做線上辦公的互聯網公司。


大家可以簡單理解,我們用的騰訊會議就是模(chao)仿(xi)他的。


這家公司,我第一次看到他出現在高瓴的持倉中,應該是2019年的Q4。


當時股價就70-80塊錢。。。我准備買的,沒跟上。


後來就一路上漲,我一直不敢買。到150的時候,我還猶豫了一下。


最終一路漲了450塊。。。我腸子都會悔青了。。。


這家公司,由於受到美國疫情的影響,業績暴增。


一年股價翻了4-5倍。


此次被減持,我個人猜測可能是高瓴覺得價格虛高了。


要回歸理性。


我們昨天講的,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理念還記得嗎?


任何低估或者高估的股票,最終都會回歸理性值,回歸這個企業的基本面。


2)阿里巴巴


高瓴是完全不看好阿里在未來電商的競爭優勢啊。。。


我們回看,他第一大持倉是拼多多,第三大是京東。


說明是非常看好中國電商行業的。


但他不看好阿里,是因為PDD不在不斷蠶食阿里的電商份額。


2020Q4財報一發,阿里份額又下降了,PDD又漲了。


馬爸爸現在太難了,大家都懂的。。。馬已經服。


但是作為,阿里老員工的我。


在阿里的態度上,我是看好阿里的。


我看了阿里Q4的財報,電商份額在下降是確實。


但我看到的最大的亮點是,阿里雲的爆發式增長。


阿里雲單季度營收首次破百億,成立10幾年首次實現盈利。


電商,說實話,是辛苦錢。金融這塊被監管。


那阿里未來最大的想像空間,就在於雲計算。


阿里雲現在在國內是絕對的老大,其他所有廠商加起來,才和他的份額差不多。


這是我持續持有阿里巴巴的理由。


要知道,微軟現在的市值,有一大半都是雲業務支撐起來的。


不過,在螞蟻事件後,我也減倉了阿里巴巴。


從第一大重倉股,已經降低到第5位了。


我目前,第一大重倉股是B站。(港美股里)



愛奇藝基本沒怎麼動,另外兩只就不詳細分析了。


4

增持部分



從數據可以看到,


其實拼多多倉位佔比排到第一,並不是由於主動加倉導致的。


高瓴只主動加倉了拼多多0.23%。


更多的是由於拼多多的市值大漲,導致的佔比提升。


第2和第4的公司,都是屬於生物醫葯的。


Doordash,是美國的美團外賣。。。


從行業布局依然是沒變,互聯網+醫葯。


5

大資本的一致性


如果說,一家基金減持或者增持代表個人觀點。


那幾家大基金都有同一動作時,我們就可以好好參考了。


你以為,國外的機構就不抱團了嗎?


1)先說減倉


除了高瓴減持了阿里巴巴。


景林資本同時也減持了阿里巴巴。


2)再說加倉


高瓴現在的持倉里,拼多多已經成為第一大權重股了。


景林資本,同時也大幅度增持了拼多多。


除此之外,強少經常推薦的書《原則》的作者,達·里奧,


他的橋水基金也大幅度加倉了拼多多,持倉142W股,


進入了十大持倉。


其中橋水Q4,加倉了PDD32.7W股,加倉比例29.89%。



強少是不是也要考慮,加倉一些拼多多了。


我告訴你們,我拼多多是90塊錢賣的,然後把賣掉後的全部資金,


在45塊左右,分批買入了B站。


6

抄作業的好處


高瓴在選股這塊是超級厲害的。我也跟著他抄到了兩次作業。


1)PDD


在2019年Q4的持倉報告公布時,大概是2020年2月份公布的。


我發現高瓴大幅度買入拼多多,當時疫情被封在家。


作為一個4-5線城市,我發現身邊好多親戚在用拼多多。


我於是就跟著一起買了PDD。


當時價格31塊。。。上周五的價格是196塊。。。


不過強少太菜了。。。沒拿住,上面說了,在90塊錢的時候全部賣掉了。。。


這就是抄作業沒抄好。


人家高瓴還在加倉呢。


哈哈哈,不過也還好,換了B站也漲了很多。


2)阿里巴巴


高瓴在2020年Q2,大幅度加倉了阿里巴巴。


是當季度最大的增持。


結果那半年時間,阿里股價漲了50%。


那波肉,我吃到了。當時阿里是我的第一大重倉股。


大家可以回看下我在6月份發的一篇文章,


當時我認為阿里比騰訊更具投資價值。


有好作業,但是我沒抄到的。。


3)ZOOM


這個是我腸子悔青系列一。。。



可惜沒買。


4)富途控股


2020年Q3,高瓴資本首次買入富途控股。


富途從Q3的27塊,漲到現在145塊。其中最高點204塊。。。


這個作業也沒抄到。


腸子悔青系列二。


7

盡信書不如無書


我又要說那句話了:


你永遠無法賺到認知范圍以外的錢。


即使大佬給作業給你抄了,


但是由於你對那些公司研究不夠,也不敢貿然出手。


錯過這些機會是理所應當的,


如果賺到那些錢就是靠運氣。


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知識,而不是天天到處抄作業。


大佬也有犯錯的時候。


比如高瓴去年最近最大的錯誤,就是在2019年年底,他清倉了特斯拉。


基本錯過了整個新能源的爆發。


2020Q3,他建倉了中國的新能源三傻:蔚來、理想、小鵬。


Q4,又清倉了。


這次他會對嗎?


拭目以待。


我們要帶著自己的思維,來看待。


盡信書不如無書!


8

總結


還有人問我,買股票一直抄作業可以嗎?


不可以!


因為基金持倉,每個季度只公布一次。並且一般公布的時候,都是有1個月的延遲了。


你拿到的都是滯後信息。


同理,靠內幕炒股的一樣。


你能聽到的「內幕」消息,都是超過20手的消息了。。。


早已經沒什麼時效性了。


要想賺錢,老老實實的學知識。


做基本面分析,長期價值投資。


最後,再記住一句話,散戶最好不要炒股。


買基金是最好的方式。

❻ 高瓴資本基金有哪些

高瓴投資的其他知名中國企業包括京東、去哪兒、藍月亮、及大潤發等。高瓴資本集團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投資公司,由張磊先生創立。高瓴從創立之初起就定位於做具有獨立投資視角的長期投資者,受託管理的資金主要來自於目光長遠的全球性機構投資人,包括大學捐贈基金、養老金、慈善基金會、家族。

(6)持有最多高瓴資本股票的基金擴展閱讀
高瓴集團已成為跨階段、跨地域、跨行業的全天候投資人,包括高瓴創投、高瓴投資等核心投資板塊,堅定重倉中國,聚焦生命健康、硬科技、大消費、碳中和等投資方向。投資的企業包括:京東、騰訊、位元組跳動、美團、Zoom、寧德時代、隆基股份、星思半導體、百濟神州、飛利浦家電、普洛斯、百麗國際、格力電器、藍月亮等。
高瓴持續將資源投入到最前沿的技術領域,對硬科技、前沿技術的投資佔比超過了整個投資布局的80%。在創新葯、高端醫療器械、先進製造、量子計算、雲和大數據、機器人和自動駕駛等領域展開系統性布局,支持中國的原發技術創新。2021年年初,高瓴成立首支「綠色基金」。高瓴產業與創新研究院與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一起發布了行業內首份碳中和報告。高瓴在碳中和領域已經累計了近500億元的規模。高瓴創始人張磊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提到,高瓴成立了專門的氣候變化投資團隊,推出專項綠色基金,成為股權投資領域內首支以「綠色產業」為投資主題的純市場化投資基金。2021年2月,高瓴正式加入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PRI),促進行業綠色投資持續健康發展,支持中國經濟實現綠色轉型。

❼ 高瓴資本投資了哪些

1. 投資過京東、騰訊、位元組跳動、美團、Zoom、寧德時代、隆基股份、星思半導體、百濟神州、飛利浦家電、普洛斯、百麗國際、格力電器、藍月亮等。高瓴不拘泥於一、二級市場,早期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企業並購和私有化等各種各樣的形式,而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投資。
2. 高瓴資本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公司,由張磊先生於2005年創立,經過十餘年發展,現已在北京、香港、紐約、加利福尼亞和新加坡設立了辦公室。投資覆蓋醫療健康、消費與零售、TMT、先進製造、金融及企業服務等領域,並且橫跨股權投資的全部階段。
拓展資料
一、企業簡介
1. 高瓴集團成立於2005年,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和產業創新,發現價值、創造價值。高瓴的投資人主要來自於全球性機構投資人,如:全球頂尖大學的捐贈基金、發達國家的主權基金、國家養老金、海外家族基金,以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保險公司、上市公司等。高瓴持續將資源投入到最前沿的技術領域,對硬科技、前沿技術的投資佔比超過了整個投資布局的80%。在創新葯、高端醫療器械、先進製造、量子計算、雲和大數據、機器人和自動駕駛等領域展開系統性布局,支持中國的原發技術創新。
2. 2021年年初,高瓴成立首支「綠色基金」。高瓴產業與創新研究院與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一起發布了行業內首份碳中和報告。高瓴在碳中和領域已經累計了近500億元的規模。高瓴創始人張磊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提到,高瓴成立了專門的氣候變化投資團隊,推出專項綠色基金,成為股權投資領域內首支以「綠色產業」為投資主題的純市場化投資基金。
二、發展歷程
1. 2013年,高瓴與騰訊、及印尼最大的媒體集團公司Global Mediacom宣布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在印尼發展微信業務。該合資公司的首批產品之一,印尼版微信,已成為印尼國內最受歡迎的移動社交網路平台。
2. 高瓴資本集團2017年7月17日,萬科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厚朴、高瓴資本、SMG、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組成的財團,於7月5日訂立財團條款,於7月14日訂立股東協議及附屬協議,並於當日與普洛斯就收購達成執行協議。
3. 2015年1月,高瓴資本宣布與美國梅奧醫療集團共同合資設立惠每醫療管理有限公司,將通過專家互訪、技術合作、人才交流、教育培訓和管理咨詢等方式,全面引進並本土化梅奧的醫療技術、管理經驗和培訓體系。
4. 2021年3月25日,皇家飛利浦宣布已簽署協議,將其家用電器業務出售給高瓴,交易金額約為37億歐元。

❽ 高瓴資本的最大股東是誰

創始人張磊,私募業務負責人洪靜,副總裁辛音,董事陳劬,公關部馮亮和李良。他主要投資了京東、騰訊、位元組跳動、美團、Zoom、寧德時代、隆基股份、星思半導體、百濟神州、飛利浦家電、普洛斯、百麗國際、格力電器、藍月亮等。高瓴資本集團由張磊先生於2005年創立,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和產業創新,涵蓋生命健康、硬科技、消費零售、碳中和、企業服務等領域。投資跨越了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上市公司投資和M&A投資等早期階段。

實際上,根據我的了解,高瓴資本的錢不是自己的。其實也是一種杠桿投資方式。也就是說,一小部分自有資金,可能是10%或8%,是從投資者那裡募集的。如果募資符合當初約定的條件,那麼本期私募基金計劃就成立了。所以讓我們考慮一下。事實上,私募基金就是這樣在公募基金中募集的。

以上的問題,是我個人的看法,有不同看法可以在下方評論。

❾ 你覺得高瓴資本最大的股東是誰

肯定是張磊,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要說中國最有名的私募股權投資,紅杉資本、軟銀中國、CDH都是不能迴避的,最晚成立的和他們同名的著名高郵資本更是不可或缺。如果我們看看中國過去十五年的商業歷史,中國幾乎所有的獨角獸都無法避免。從2005年開始創業,一無所有,我們都進入了騰訊,到2010年,天使輪流投藍月亮,“先虧後盈”的收入6年翻一番。

到2011年,我們將在JD.COM投資3億美元,最終收獲300億美元,2013年何去何從;2015年,美團、滴滴,不按常理出牌總是贏成功的機構是高淳資本。張磊是高一資本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他也是美國耶魯大學的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的副主席等等。然而,所有這些頭銜都被高邑之光所掩蓋。2005年,章雷回國創辦高淳。

❿ 恆瑞醫葯至暗時刻,高瓴重回十大股東之列

文 | 安富建

六年來首度跌停!8月20日,恆瑞醫葯 (600276.SH) 迎來「至暗時刻」。

股價腰斬、公司裁員、基金出逃......曾經的「大白馬」和「醫葯一哥」,已屈居邁瑞醫療 (300760.SZ) 和葯明康德 (603259.SH) 之後。

19日晚間,恆瑞醫葯披露2021年半年報,報告期內累計研發投入25.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48%,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高達19.41%,但 凈利潤卻近乎零增長,增速創下18年來新低。

8月20日開盤後,恆瑞醫葯股價多次觸及跌停,至上午11時,已被逾2.5萬手賣單封死跌停,收盤報48.46元/股,總市值3100億元。相比今年一度6000億的市值,已然腰斬。與此同時,網傳的安徽省臨床檢驗試劑採集會議紀要,令「器械茅」邁瑞醫療大跌17%。

受「葯茅」和「器械茅」影響,南微醫學 (688029.SH) 、萬孚生物 (300482.SZ) 、金域醫學 (603882.SH) 、通策醫療 (600763.SH) 等醫葯龍頭股紛紛跌超10%。

上市21年來,整體向上的恆瑞股價雖有起伏,但 這大半年來下行曲線之陡峭,前所未有, 「葯茅」何以至此?最近兩年,恆瑞接連失誤,利潤空間不斷縮窄,一如《財健道》半個月前所指出的:恆瑞醫葯無以容錯。半年報的風吹草動,即刻就在資本市場上引起一波巨浪。

仿製葯後路已斷,創新葯和國際化的前景仍然不明朗。日前,63歲的孫飄揚重回董事長之位,被認為是挽救恆瑞醫葯的一線曙光。

01

集采不利
醫保談判失策

恆瑞醫葯之所以出現流年不利的局面,主要有兩個原因:

據公司半年報顯示,受國家和地方帶量采購的影響,公司傳統仿製葯銷售下滑。2020年11月開始執行的第三批集采涉及的6個葯品,報告期內銷售收入環比下滑57%。另一方面,主要產品卡瑞利珠單抗自2021年3月1日起開始執行醫保談判價格,降幅達85%,加上產品進院難、各地醫保執行時間不一等諸多問題,造成卡瑞利珠單抗銷售收入環比負增長。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年6月開展的第五批集采中,因恆瑞報價策略不當而釀成大錯,重磅產品碘克沙醇注射液和格隆溴銨注射液大意丟標,二者占公司營收合計達7.1%;其他中標產品的價格,與競爭對手相比差距懸殊而缺乏優勢,比如,中標量最大的苯磺順阿曲庫銨注射液報價158元,遠高於其他兩家 (241.8元和343.8元) 。

集采和醫保的重要性,對於制葯企業而言不言而喻。若稍有不慎,前期付出便可能功虧一簣。

卡瑞利珠單抗PD-1醫保談判已經失策,因此即將到來的醫保談判便尤為關鍵。

7月30日,271個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葯品名單對外公布,恆瑞醫葯、百濟神州各有3款新葯進入,系數量最多,且其中2款面臨直接競爭。恆瑞醫葯新葯包括PD-1單抗、PARP抑制劑。還有一款重磅新葯是化葯1類創新葯TPO-R激動劑海曲泊帕乙醇胺片。根據國盛證券測算,若能進入醫保快速放量,預計該葯品峰值銷售有望超過10億元。這輪的醫保談判,對於恆瑞醫葯而言,是必須抓住的救命稻草。

02

被推倒的多米諾「股」牌

自2000年上市以來,恆瑞曾跑出了百倍長牛的行情,甚至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最能抗跌的大藍籌之一——當時全年的股價跌幅也不過18.79%。2021年二季度,恆瑞單季度扣非凈利潤下滑,而上一次單季度利潤同比下滑,是在11年前的2010年第四季度。

但這一切早有預示。

恆瑞醫葯持倉基金上半年即已陸續出逃。截至6月30日,共有326隻基金披露持有恆瑞醫葯,合計持有2.36億股,環比上季度減少29.38%。相較一季度,北上資金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二季度減持股份約0.19億股,持股7.66億股,持股比例由12.26%降至11.97%,仍為恆瑞醫葯第3大股東;而 奧本海默基金公司-中國基金因減持,甚至已經退出前十大股東之列。

機構退場,散戶接盤,但不斷進場「抄底」的散戶已然被套牢。 據統計,恆瑞醫葯的股東數量大幅增長,尤其二季度增速超過60%。2020年末,恆瑞醫葯股東數量為28.18萬戶,至3月末,增長為36.76萬戶,增幅約30%。二季度末,恆瑞醫葯股東數量激增至61.01萬戶,較三月末增幅高達65.97%。

值得注意的是,高瓴資本被動新晉成為恆瑞醫葯十大股東, 這或許是一個信號:資本市場仍然有大機構在看好恆瑞醫葯。高瓴資本自2015年12月左右開倉進場恆瑞醫葯,一年內曾兩次加倉。從恆瑞醫葯公開的十大流通股東數據來看,2016年三季度增持到2193萬股,去年2020年退出十大股東。時至今日,高瓴資本持股4046.19萬股,持股比例0.63%。

與之同時,亦有牛散告訴《財健道》,下個交易日即入場抄底。

03

裁員風波不斷
恆瑞何以絕地反擊?

8月20日,關於「恆瑞醫葯大幅度裁員」的信息在網上瘋傳,該甚至登上「東方財富」導讀欄。 此次裁員主要涉及仿製葯的醫葯代表,同時會增加創新葯的研發人員。有消息稱,恆瑞醫葯大刀闊斧的裁員,要將人數從3萬減到2萬。針對此事,恆瑞醫葯證券部工作人員回應稱,公司在半年報中對這件事情做了說明,「公司要集中資源做創新和對國際化進行運營改革」。早先,有恆瑞醫葯內部人士接受媒體采訪稱,「實際上,組織結構進化從今年6月份已經開始」。

新業務調整、大幅裁員,這些新招頻出的背後,站著恆瑞醫葯「大家長」、頭號靈魂人物孫飄揚。8月4日,孫飄揚正式重新出任董事長。它能否成為恆瑞的一劑強心針?仍然尚未可知。

財報數據顯示,恆瑞已在美國、歐洲等地建立了136人的海外研發團隊,主要成員均是來自羅氏、諾華、輝瑞、默克等知名葯企的中高層人才;23項國際臨床試驗正在推進開展,其中國際多中心Ⅲ期項目7項,並有10餘項研究處於准備階段,共啟動86家海外中心。

值得關注的是,主力產品卡瑞利珠單抗,則為恆瑞帶來首個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肝癌國際多中心Ⅲ期研究已完成海外入組,並啟動了美國FDA BLA/ NDA遞交前的准備工作;另外還有多款產品實現全球同步開發。

這些海外項目能否盡快破局?這正在考驗孫飄揚的速度。

為突出恆瑞的持續創新能力, 本次半年報還披露了恆瑞創新葯收入和管線,創新葯實現銷售收入52.07億元,同比增長43.80%,占整體銷售收入的比重為39.15%。和高研發投入一樣,恆瑞押注創新葯的本色未有絲毫改變。 雖然競爭愈發激烈,但研發、國際化、運營優化,以及孫飄揚的王者歸來,依舊是恆瑞的護城河。

1990年,32歲的孫飄揚臨危受命擔任廠長,挽救了一家賬面資金只有8萬元的小廠「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後來,他一手將其扶至「白馬股」醫葯龍頭的地位。 電影《至暗時刻》結尾,丘吉爾說: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最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尹莉娜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