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私募基金股票爆雷高管責任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私募基金股票爆雷高管責任

發布時間: 2023-03-21 05:04:01

『壹』 私募基金風控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負責制定支付交易相關業務風險管控制度談纖蘆及相關流程,建立風險評估、監控、預警和防範機制; 二、負責建立風險監測指標,並進含帶行日常監測,適時進行重大風險預警,提出防範和化解措施; 三、負責定期運用風險模豎棚型和風險管理技術對業務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評估,並出具評估報告; 四、負責支付業務交易、欺詐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維護、管理與持續改進;等等。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九條, 私募基金 管理人、私募基金託管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及其他私募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法律 法規 和本辦法規定,情節嚴重的,中國證監會可以依法對有關責任人員採取市場禁入措施。

『貳』 中基協連發10份紀律處分決定書!多家機構被撤銷管理人登記、高管受到公開譴責

11月3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一口氣發布了10份紀律處分決定書(含送達公告),包括上海韜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韜韞投資)、上海達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達仁資產)在內的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和5名高管受到了監管的紀律處分。
記者梳理發現,其中,上海韜韞投資被中基協取消會員資格並撤銷管理人登記,其實控人、法定代表人韓戎被取消基金從業資格,合規風控負責人張小翠被監管公開譴責。上海達仁資產被中基協公開譴責,私募基金產品備案也被暫停受理六個月,三名高管受到公開譴責。此外還有3家機構也被監管進行了紀律處分。
上海韜韞投資因多項違規事實被撤銷管理人登記,高管被取消從業資格
在這10份紀律孫簡野處分決定書其中,上海韜韞投資就因為存在多項違規事實,機構本身和兩名高管都受到了監管的紀律處分。
備案信息顯示,上海韜韞投資成立於2008年8月、備案於2015年3月,注冊資本2000萬元,全職員工4人。
根據中基協發布的紀律處分輸書,經查,上海韜韞投資存在以下違規事實:首先,違規向投資者承諾收益。
根據相關民事判決書,2016年3月,上海韜韞投資與某自然人投資者就「韜韞錦標一號定增投資基金」簽訂合同,投資金額100萬元,同時約定業績報酬計提基準為8%;2018年3月,上海韜韞投資實控人兼法定代表人韓戎與該投資者簽訂補充協議,約定由韓戎按照年化8%的收益率計算該基金自成立至清算期間的收益,並支付給該投資者。韓戎作為上海韜 韞實際控制人兼法定代表人,其以個人名義向投資者承諾收益的行為,可認定為上海韜韞存在向投資者承諾收益的情形。
其次,上海韜韞投資不配合監管的自律核查。中基協通過電話、郵件等多種方式聯繫上海韜韞投資及其高管,但始終未得到有效回應。
因此,中基協決定取消上海韜韞投資會員資格,並撤銷其管理人登記。取消其實控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韓戎的基金從業資格,並對合規風控負責人張小翠進行公開譴責。
承諾保本保收益,上海達仁資產被公開譴責並暫停受理私募基金產品備案六個月
另一家機構和高管都受到監管紀律處分的是上海達仁資產。
根據中基協備案信息,上海達仁資產成立於2014年10月、備案於2015年1月,注冊資本1億元,目前在中基協備案的在管基金數量為19隻。官網信息顯示,其母公司為達仁投資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3月,是國內第一家新三板掛牌的陽光私募資管公司,注冊資本11億元。
紀律處分決定書顯示,經查,上海達仁存在承諾保本保咐笑收益的違規事實。
具體而言,上海達仁資產向其投資顧問類產品「創金合信基金-招商銀行-睿致前程13號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睿致前程13號)的劣後級投資者「添增成長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添增成長3號)的基金份額持有人承諾差額補足,屬於向私募基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以及最低收益的行為。相關差額補足協議上加蓋上海達仁資產及其時任法定代表人劉翔的簽章,相關簽章由上海達仁資產時任董事長羅顯志授權簽署,應當認定為上海達仁資產的公司行為。
據此,中基協決定對上海達仁資產進行公開譴責,並暫停受理其私募基金產品備案六個月,同時對三明高管也做出了紀律處分。對於時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羅顯志,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劉翔,以及合規風控負責人劉洪波都進行了公開譴責。
多家私募基金因不配合監管自律核查、未如實報送信息等,被處以紀律處分
除此之外,還有三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受到了中基協的紀律處分。
其中,北京至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因存在公司人員和場地不符合登記要求、不配合協會自律核查、未及時向協會報送重大信息等多項違規事實,被中基協取消會員資格並撤則喊銷其管理人登記。
福建省未然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因不配合安徽證監局現場調查工作、未如實填報產品備案信息、未履行重大事項報告義務和公司合規風控負責人缺失等違法違規事實,被取消會員資格的同時受到了公開譴責。
另外,上海禹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因存在未及時備案私募基金產品、基金運作不規范、未如實向協會報送信息等多項違規事實,中基協對該機構進行了書面警示,要求其限期改正,並暫停受理其私募基金產品備案三個月。
這是繼今年9月中基協集中公布了對私募機構的一批紀律處分決定後,又一次重拳出擊、掃清行業亂象的舉動,也顯示出監管持續出清私募領域風險、提升行業專業化與規范化的決心。

『叄』 私募基金虧了公司要負責嗎

私募基金虧了公司不負責。
投資的虧損不管是股票還是基金都是由投資者自己承擔的。按照私募基金的性質,是不保本的,存在虧損很正常。作為一家私募公司,發行的私募基金產品,都是有相應的投資組合,以此綜合方式抵禦相應的漲跌風險,保證一定的收益。
如果投資私募基金遭遇虧損,經過查實,是由私募基金公司內部管理造成的,那麼其內部管理人員必然要承擔相應責任。
拓展資料
私募基金的風險:
對廣大私募基金投資者而言,最應該警惕的私募基金風險可以分為六大類:
一、信息不透明的風險,由於私募基金沒有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因此信息派稿者不透明是最大的私募基金風險,凡是涉及投資運作及管理的過程,例如投資方案、資金轉移及項目跟蹤管理等過程,都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很大可能。
二、投資者抗風險能力較低。
很多投資者之所以參與私募基金投資,都是看重了私募基金的高收益,但高收益的背後也對應著高風險,很多投資者並沒有相應的抗風險能力,所以投資需重點關注此類私募基金風險。
三、基金管理人導致的私募基金風險。
由於缺乏嚴格的行業准入標准,基金經理門內的管理能力、行業地位及市場認同度等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同樣的市場環境,一部分基金經理能夠憑借精準的投資為投資者帶去收益,而一部分基金經理則可能造成投資者的損失。
四、較高的道德風險。
基金項目一般是以合夥形式成立的,但受到專業、地理及時間等因素的限制,投資者並不能有效的對項目進行監督與管理,所以道德風險也是投資者經常會遇到的私募基金風險。
五、項目融資缺乏專業度。
項目融資一般需要很高的敬塵實務經驗及專業能力等,但一些私募基金經理或管理團隊能力不足,無法有效的監控、管理項目融資。
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風險。
部分私募基金會通過故意誇大收益、隱瞞項目等來吸引投資者參塵薯與投資,而這些私募有很大可能是在非法吸引公眾存款。

『肆』 投資公司暴雷業務員該賠償客戶嗎

投資公司暴雷業務員該賠償客戶。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在客觀行為上的表現都是實施了非法集資的行為。要構成集資詐騙罪還需以非法佔有為主觀目的。由於銷售人員僅是物咐實施了銷售行為,除非該私募基金公司在發行私募基金的過程中就具備了非法佔有投資款的主觀故意,且銷售人員明知上述情況。銷售人指尺員主觀上對投資款不具有非法佔有目的。銷售人員即便構成犯罪,也大多系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若銷售人員在銷售私募基金的唯螞高過程中具備以下要件,即其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伍』 私募基金風控員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基金風控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1)將其固有財產或者他人財產混同於基金財產從事證券投資
(2)不公平地對待其管理的棚攜不同基金財產
(3)利用鏈兄伏基金財產為基金份額持有人以外的第三人牟取利益
(4)向基金份額持有人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
(5)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由國務塵遲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陸』 私募基金爆雷後要不要向法院起訴,應該起訴誰

如果管理人等機構在私募基金募集、運作過程中存在違反法定或合同約定義務的情形,且投資人無法通過談判、協商的方式與管理人等就私募基金後續處置方案達成一致意見時,投資人可以考慮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向法院起訴要求相關方承擔責任,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這一過程中,投資人可以考慮起訴哪些主體?或者說哪些主體可能需對投資人的損失承擔責任?
1、私募基金管理人
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義務主要源於基金合同的約定以及《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私募基金的募集階段,管理人的義務主要體現為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義務,包括應當向合格投資者推介私募基金、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應當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測評並充分揭示投資風險等。在私募基金的投資運作階段,管理人的義務則主要體現為按照基金合同約定以及法律法規規定,遵循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原則進行基金財產的投資運作,並及時履行向投資人的信息披露義務等。
基於此,如果管理人在私募基金募集和投資運作過程中未盡到上述義務,並給投資人造成損失的,投資人可要求管理人承含蔽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2、私募基金銷售機構
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自行銷售也可以委託銷售機構銷售私募基金,實踐中,較多投資人通過私募基金銷售機構購買私募基金產品,與銷售機構的相關人員有直接的聯系,因此,當私募基金發生兌付危機時,投資人多傾向於聯系銷售機構了解情況。那麼,投資人能否要求私募基金銷售機構對其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銷售機構並不負責私募基金的投資管理等工作,其義務及法律責任主要集中於私募基金募集階段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根據《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銷售機構適當性管理義務包括投資者適當性匹配、基金風險揭示、合格投資者確認等內容。如果銷售機構在私募基金募集過程中沒有盡到上述義務,投資人可要求銷售機構在其過錯范圍內對投資人承擔賠償責任。
3、私募基金託管人
私募基金託管人的核心義務在於安全保管基金財產以及按照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指令進行相應資金的劃付。對於管理人違反法律法規以及基金合同約定的投資指令,基金合同通常約定私募基金託管人應當拒絕執行,並履行通知、報告等義務。但託管人對管理人指令的審核義務一般僅限於根據基金合同、相關憑證等進行形式審核,而不承擔實質審核的職責。除非託管人有明顯的過錯,一般情況下,數宴投資人較難要求託管人承擔賠償責任。
4、底層資產相關責任方
在私募基金投資到期後,如果底層資產相關責任方未履行對私募基金負有的義務,如回購方未履行回購義務、債務人未履行還款義務等,則可能導致私募基金無法按時兌付。該等情況下,如果私募基金管理人跑路、失聯或者管理人怠於對相關責任方追償,很可能導致相關資產流失。那麼,投資人可否繞過私募基金管理人直接起訴要求底層資產相關方履行還款等義務以維護私募基金和投資人的合法權益呢?
對於有限合夥型基金而言,投資人通常作為有限合夥人,基金管理人則作為執行事務合夥人。有限合夥人一般不執行合夥事務,不得對外代表合夥企業。但根據《合夥企業法》第六十八條規定,執行事務合夥人怠於行使權利時,有限合夥人可督促其行使權利或者為了本企業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據此,在有限合夥型基金中,如果底層資產相關責任方未薯老銀履行對私募基金的還款義務等,私募基金管理人又怠於行使對相關方的追償權利,投資人作為有限合夥人可以為合夥企業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對於公司型私募基金而言,投資人通常作為公司的股東,根據《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他人侵犯公司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為公司利益以自己名義提起訴訟。但除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時,投資人作為股東以自己名義起訴前需遵循特定的內部流程,即需先請求董事會或執行董事、監事會或監事提起訴訟,如果董事會或執行董事、監事會或監事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的,投資人方可自行起訴。
對於契約型私募基金則相對復雜,不同於有限合夥型和公司型私募基金,契約型私募基金並無法律實體存在,投資人與管理人主要依據基金合同約定形成合同關系。契約型私募基金的投資人能否繞過管理人直接起訴第三方,目前的法律法規尚缺乏明確的相關規定。理論上對於契約型私募基金投資人與管理人之間的關系,有委託代理說和信託關系說兩種觀點。如果認為投資人和管理人構成委託代理關系,則投資人作為委託人可依據《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條、四百零三條的規定,向第三人主張相應的權利。而如果認為投資人和管理人構成信託關系,則投資人可依據《信託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行使撤銷權,即如果管理人作為受託人違反信託目的處分信託財產或者因違背管理職責、處理信託事務不當致使信託財產受到損失的,委託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撤銷該處分行為,並有權要求受託人恢復信託財產的原狀或者予以賠償;該信託財產的受讓人明知是違反信託目的而接受該財產的,應當予以返還或者予以賠償。
結語
辨險識財提醒:面對私募基金的爆雷風險,投資人可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多樣化途徑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但更重要的是,在購買私募基金產品前,投資人應當仔細了解相關風險,充分考慮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切忌盲目投資,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柒』 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職責與責任有哪些

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核心職責和義務是按照約定為投資者實現投資收益,此外還應當嚴格遵守相關法規對私募基金管理人、託管人、機構及其他私募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提出的相應的規范性要求。
1、從事私募基金業務,應當遵循自願、公平、誠實信用原則,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2、私募基金從業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
3、各類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根據基金業協會的規定,向基金業協會申請登記,報送以下基本信息:
(1)工商登記和營業執照正副本復印件;
(2)公司章程或者合夥協議;
(3)主要股東或者合夥人名單;
(4)高級管理人員的基本信息;
(5)基金業協會規定的其他信息。
自然人擔任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應當報送以下基本信息:
(1)身份證明復印件;
(2)個人簡歷;
(3)最近三年信用記錄;
(4)基金業協會規定的其他信息。
基金業協會應當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材料齊備後的20個工作日內,通過網站公告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單及其基本情況的方式,為私募基金管理人辦結登記手續。
4、私募基金募集完畢,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根據基金業協會的規定,辦理基金備案手續,報送以下基本信息:
(1)主要投資方向舉寬及根據主要投資方向註明的基金類別;
(2)基金合同、基金公司章程或者合夥協議。資金募集過程中向投資者提供基金招募說明書的,應當報送基金招募說明書。以公司、合夥等企業形式設立的私募基金,還應當報送工商登記資料和營業執照正副本復印件;
(3)採取委託管理方式的,應當報送委託管理協議。委託託管機構託管基金資橋答鋒產的,還應當報送委託託管協議;
(4)基金業協會規定的其他信息。
基金業協會應當在私募基金備案材料齊備後的20個工作日內,以通過網站公告私募基金名單及其基本情況的方式,為私募基金辦結備案手續。
5、 私募基金管理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的,其法定代表人或者普通合夥人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向基金業協會報告,基金業協會應當及時注銷基金管理人登記並通過網站公告。
6、私募基金應當向合格投資者募集,單只私募基金的投資者人數累計不得超過法律規定的特定數量。並且投資者轉讓基金份額的,受讓人應當為合格投資者且基金份額受讓後投資者人數應當符合本條規定。
7、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
(1)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單位;
(2)個人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
8、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對合格投資者進行甄別。下列投資者視為合格投資者:
(1)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設立並受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監管的投資計劃;
(3)投資於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
(4)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者。
9、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不得向合格投資者之外的單位和個人募集資金,不得通過報刊、電台、電視、互聯網等公眾傳播媒體或者講座、報告會、分析會和張貼布告、散發傳單、發送手機簡訊、微信、博客和電子郵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
10、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不得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
11、 私募基金管理人自行銷售私募基金的,應當採取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進行評估,要求投資者書面承諾符合合格投資者標准,並應當製作風險揭示書,由投資者簽字確認。
12、 私募基金管理人自行銷售或者委託銷售機構銷售私募基金,應當自行或者委託第三方機構對私募基金進行風險評級,並向合格投資者說明。
13、 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不同私募基金的,應當建立相互獨立的投資決策流程和防火牆制度,防範利益沖突。
14、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託管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及其他私募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從事私募基金業務,不得有以下行為:
(1)將其固有財產或者他人財產混同於基金財產從事投資活動;
(2)不公平地對待其管理的不同基金財產;
(3)利用基金財產或者職務之便,為本人或者投資者以外的人牟取利益,進行利益輸送;
(4)侵佔、挪用基金財產;
(5)泄露因職務便利獲取的未公開信敏晌息,利用該信息從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相關的交易活動;
(6)從事損害基金財產和投資者利益的投資活動;
(7)玩忽職守,不按照規定履行職責;
(8)從事內幕交易、操縱交易價格及其他不正當交易活動;
(9)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15、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託管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如實向投資者披露基金投資、資產負債、投資收益分配、基金承擔的費用和業績報酬、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情況以及可能影響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其他重大信息,不得隱瞞或者提供虛假信息。信息披露規則由基金業協會另行制定。
16、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根據基金業協會的規定,及時填報並定期更新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的有關信息、所管理私募基金的投資運作情況和運用杠桿情況,保證所填報內容真實、准確、完整。發生重大事項的,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向基金業協會報告。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於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後的4個月內,向基金業協會報送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和所管理私募基金年度投資運作基本情況。
17、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託管人及私募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妥善保存私募基金投資決策、交易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方面的記錄及其他相關資料,保存期限自基金清算終止之日起不得少於10年。

『捌』 私募基金風控承擔責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私募基金風控承擔責任有:1、負責制定支付交易相關業務風險管控制度及相關流程,建立風險評估、監控、預警和防範機制;2、負責建立風險監測指標,並進行日常監測,適時進行重大風險預警,提出防範和化解措施;等等。

法律依據:《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私募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私募基金),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非公開方式向投資者募集資金設立的投資基金。

私募基金財產的投資包括買賣股票、股權、債券、期貨、期權、基金份額及投資合同約定的其他投資標的。

非公開募集資金,以進行投資活動為目的設立的公司或者合夥企業,資產由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夥人管理的,其登記備案、資金募集和投資運作適用本辦法。

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從事私募基金業務適用本辦法,其他法律法規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對上述機構從事私募基金業務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第三條 從事私募基金業務,應當遵循自願、公平、誠實信用原則,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第四條 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從事私募基金託管業務的機構(以下簡稱私募基金託管人)管理、運用私募基金財產,從事私募基金銷售業務的機構(以下簡稱私募基金銷售機構)及其他私募服務機構從事私募基金服務活動,應當恪盡職守,履行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義務。

私募基金從業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

『玖』 私募爆雷如何處理

艾財愛家第81期實盤周報

上一期寫了一篇《私募眾生相》,有一部分人問我買了私募爆雷了應該如何處理?這一期周報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這裡面的思維其實不僅僅針對私募,買了其他理財產品也同樣受用!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理財產品爆雷最真實的處境!買了任何理財產品一旦出現兌付問題,基本上都會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因為命運已經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這個時候實際上是你為自己一年前或是某個時間點做出錯誤的決定而買單。但是不同的理財產品所處的被動程度是不一樣的,有足值可流通抵押物可能損失的是時間,有強力金融機構或行政部門擔保的可能損失的也是時間,但是如果購買的是私募產品,則有可能會「屍骨無存」。

產品出現問題,你立馬會後悔當初為什麼要買這個公司的產品,你會發現原來絕大多數理由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例如:

1.我過去幾年買這家公司的產品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私募超大面積違約發生在2018年,這一點跟下文第三點中私募的金融定位有關。在2018年以前,很多人購買私募時會發現近幾年沒有出現過問題,而且收益非常高,通常都超過10%,甚至比P2P更高。如果是龐氏騙汪褲局,我曾出過視頻說過不會超過四年就會倒,那麼早三年自然也不會出事。就算是正規投資,過高山猜的收益所帶來的項目也 屬於那種 資金鏈最緊張的部分,2018年金融政策轉向,政策收緊,大量私募立馬出現問題。就像我這幾年暴肥,短期之內身體還不會出現大問題,但是我們都知道長期肥胖最終會導致身體出現大問題。固定收益類投資每一個到期之後,就算是同一家公司,同一個項目,可能結果也會不一樣。

2.相應公司承諾差額補齊和擔保本息。我曾經說過擔保承諾是金融里最不可靠的風控措施,從業十年我從來沒有發現私募實質性違約里,擔保出現過作用。原因很簡單,如果不是主體無計可施了,誰也不會想違約。畢竟還錢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借雞生蛋,賺到錢了自然也就還得起。另外一種就是借新還舊,如果違約也就斷了第二條路。所以這個擔保實際上是沒有實際意義的。投資過程中最不可信的就是母子公司擔保,外部擔保到最後也不過是扯皮打官司的結果。

3.這家私募公司很有名,名氣非常大。固定收益類私募中名氣最大的應該是中信資本,可是其在近幾年的爆雷量和爆雷金額都高得驚人,其中很多項目明顯是坑,但是他們依然敢投。

曾經聽一個學者說中國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中有超過30%做金融是國家的悲哀。但是我想說學歷高就一定做的好投資嗎?私募牌照含金量低,牌子做沒了可以換個馬甲繼續。所以在投資私募過程中不要看招牌,因為私募基金可不存在剛兌這種事情。

以上三點是最常見的情況,而當爆雷時你會發現最終還是只有抵押物最可靠。

1.確認抵押物是第一抵押順位,不存在其他問題。第一抵押順位是指如果違約,這個抵押品你具有優先處理和補償權利。因為私募融資通常是企業最後選項,所以相關企業在銀行或信託極有可能已經辦理過抵押貸款。如果沒有說明,那麼這家公司或抵押物就不受認可,所以我們首先要確權。

2.抵押物是否足值可流通,我們要的是現金,而非抵押物。所以抵押的處理我們需要考察其是否足值易流通。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以後有機會我會專門寫篇文章。

3.私募公司是否具備豐富經驗處理此類問題,問案例。

處理抵押物是一個系統工程並不簡單,更重要的是相關私募公司是否可靠,這些都只有通過過往案例才能夠證明。如果他說從沒有出現違約,沒有處理過抵押物,那一定是在騙你。

講個我編的小故事:假如我是武漢江夏艾氏地產總經理,我現在要在江夏軍運村邊開發一個貨值達100億的房產項目,但是我的資金缺口達到了30億,如果要完成這個項目,我該如何做?

1.432標准,土地抵押銀行第一選擇!4證俱全,3成自有資金,2級資質以上,擁有這個標准就具備到銀行申請開發貸的可能。但是目前銀行對於房地產貸款總體收緊,而且江夏不屬於武漢三環以內主城區,資質就會差一點,所以不排除貸不到錢的可能。但是銀行是第一選擇,基礎利率逗陵型即使翻一倍,也還是目前市場上能夠拿到的最便宜資金。我們預估9個點的資金融資成本。

2.如果可能的話,希望通過金融市場發債。當然這個條件比較高了,像恆大這種一發幾百億用來還債的企業規模才有可能。這也是目前市場獲得資金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時間比銀行要長。票面利率一般不會超過8個點,大企業更低,萬科是低於5個點的。

3.國家政策收緊,資質不夠,找信託。正常情況下我這個項目找信託是沒有問題的,主要是在利率水平上。以目前市場標准利率,恆大、融創、金茂三家信託融資主力成本:年化8.5%左右+1%信託行業保證金+1%銷售費用+2-3個點的信託公司利潤,綜合起來一般在13%左右。

4.如果還有資金缺口,個人及企業擔保找私募。通常情況下只有我在銀行、信託融資額不夠,且還有資金缺口時才會考慮私募。因為私募的資金成本過高:客戶收益10%-12%+銷售提成2%-3%+私募利潤3%-5%之間,總計會非常接近18%-20%。可是2018年中國地產前五強平均項目利潤率都維持在20%-24%之間。所以如果大量使用私募資金,我根本沒有什麼利潤。再說大額資金缺口肯定是通過銀行和信託,土地和在建工程通常已經抵押,再找私募借錢目的只是填補資金小額缺口,用公司信用擔保。

如果最終公司出現問題,項目爛尾,銀行是第一債權人優先處理資產,而利息最高的私募則會排在最後。公司垮了,我也破產了,擔保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其實從這個小例子不難看出,你買私募是因為利息高,而正常經營企業的人會優先選擇低息資金。只有在沒有辦法的時候才會想到更高利息的渠道,信託已經是替補了,私募的位置大家自己排吧。而且因為高息原因,無論是抵押處置權還是償債順序都排在後面。但優質抵押物肯定是提供低息的機構優先。這也是投資的基本鐵律: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說了這么多才進入主題,這是因為我們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處境,不要抱有幻想。違約之後:

1.不要急於撕破臉皮,收集證據為第一要務。這時私募公司的理 財經 理會跟你說大量安撫情緒的話,你不要激動。因為撕破臉他們不管不問你也沒有辦法。而是應該錄音對話,讓他們重述當初賣你產品時給你的承諾,私募銷售必定會有大量激動銷售話術,會讓你沖動做出決定。

2.緊盯當時賣你產品的銷售員。銷售員在這筆成交中至少拿了2-3個點的提成,是直接受益者之一。所以需要緊盯著他,最好能拿到身份信息,後期如果出現法律糾紛迫使他成為你的主要證人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相互推諉是必然結果。

3.注意相關公司法人是否出現變化。在一些私募出現問題前後,法人出現變化是非常不好的信號,這通常意味著相關主要責任人想要金蟬脫殼。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那你就一刻都不能等,需要馬上處理。目前 社會 上花點錢找個「黑人」頂包是黑金融最常見的手段。

4.不可輕信還款承諾,私募出現問題後很多私募公司都會再三承諾還款,只是需要時間,也就是甩之決。這時很多投資者就會傻傻等待,等到有一天當初賣你產品的業務員辭職了,公司法人換了,項目資產被處理了才發現一切都晚了。當一個項目違約則意味著管理方對於項目管理的失控,所以這時一定不能等。

1.不要被動等待,准備請專業律師確認法律權力。在這個過程前一定要把相關證據收集好,尋找業務人員過度承諾的證據,尋找資管方管理不規范的證據,找准相關責任人,抓緊時間走法律程序。

2.聯系購買相應產品投資者報團處理。畢竟不是每一個投資都是中泰證券那個5億的投資者是產品唯一購買人,所以必須協議大部分投資者統一行動。以免資管方以此為由拒絕你的直接介入與深入了解項目情況。

3.加速和全權掌握抵押物處理進度。處理私募產品的核心就是要加速掌握抵押物,就算不能直接處理也需要第一時間參與和了解相關情況。如果抵押物有價值一切就還有挽回的可能,如果沒有價值或是根本就沒有抵押物,那麼能做的事情就太少了。而且可以通過了解和處理抵押物的過程,你會發現整個項目過程中私募公司的內部風控水平和問題,為維權提供支撐。

人倒霉時喝水都塞牙縫,這是因為不是你牙有縫,就是水裡有東西!投資出現問題是因為你的選擇思維、模式出現了問題。如果不能總結清楚相關原因,就繼續冒然投資會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我早幾年前做公眾號就是想告訴大家金融騙局有哪些,但是後來我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各種投資受害者的維權群里居然暗藏著大量的騙子。例如:郵幣卡群里有各大文交所的業務員,各類股權騙局受害者的群體之間也是如此。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想想也很簡單,買過郵幣卡的人說明他當初是相信的,現在虧了,那心裡想的就只能是翻本。這時他就具備兩點成交要素:第一是產品需求,第二是翻本意識所帶來的沖動情緒。所以當一個投資者剛剛購買一個高收益私募產品爆雷後,如果遇到「高手」,反而更容易犯比之前更嚴重的錯誤。這也許就是人性。

所以當你的投資出現問題時,停下休息,調整心態,迴避一段時間之後,再往前看才是正確的選擇。

總結:私募投資並不適合普通人,這是一個叢林世界!無論何種私募產品都沒有什麼門檻,也就是各種對金錢嚮往的牛鬼蛇神都會來到這里。就算是騎著白馬的唐僧來到這里,沒有火眼金睛的猴子保護也很難全身而退。

『拾』 p2p爆雷國家有責任嗎

P2P暴雷,國家方面除了監管責任外,基本上沒有其他大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