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獨角獸企業IPO真的越多越好嗎
2. 獨角獸股票是什麼意思啊
獨角獸概念,最初是由種子輪基金創始人Aileen Lee於2013年提出,指代那些具有發展速度快、稀少、是投資者追求的目標等屬性的創業企業。
股市獨角獸:是指在某一領域或行業,具有很強的核心競爭力,而且市場中比較稀缺、甚至獨此一家的企業,一般來說這類企業具有很美好的未來成長性預期,企業的社會價值巨大,能推動某個行業、甚至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且具有稀缺性。
獨角獸判定標准為兩點:一是時間;二是估值。
1、按時間點2年內達成標準的稱為新生獨角獸或初生獨角獸,超過10年的被剔出榜單。
2、按估值來分,標準是創業十年左右,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尚未上市的企業;其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企業被稱為超級獨角獸、五年內實現1億美元估值被稱為潛在獨角獸企業、在三年內實現1億人民幣估值的被稱為種子獨角獸企業。
(2)獨角獸公司股票值不值得買擴展閱讀
2017年12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胡潤研究院通過搜集近800家高成長型非上市企業數據,結合資本市場獨角獸定義篩選出有外部融資且估值超十億美金的新興行業優秀企業,篩選出120家獨角獸企業,其中北京的獨角獸企業數量佔45%。
根據胡潤研究院數據,上述120家獨角獸公司有22家是屬於互聯網服務、22家公司是電子商務公司、17家是互聯網金融公司、10家是文化娛樂公司,還有部分近來較為受關注的大數據與雲計算、人工智慧、機器人等企業。
獨角獸概念股的興起,緣於2018年3月傳出的IPO特殊通道消息。監管層對券商作出指導,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在內的四個行業若有「獨角獸」,立即向發行部報告,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
截至2018年12月中旬,2018年已經有160多家中國公司在海外上市,募集資金超過2500億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獨角獸概念股
3. 獨角獸基金靠不靠譜 從風險和收益兩方面來分析
這幾天關於獨角獸基金的消息很多,有人認為這是天上掉錢的好機會,也有人擔心現實未必有理想那麼美好。那麼獨角獸基金到底靠不靠譜呢?今天就從風險和預期收益兩方面幫大家分析一下。一、獨角獸基金預期收益如何
這次獨角獸基金之所以如此火爆,主要還是因為大家認為其預期收益會很不錯,甚至許多用戶在周末就打電話給券商工作人員,要求把6隻獨角獸基金共計300萬的額度配滿。
大家都知道在A股市場股票打新是非常賺錢的,2017年以來所有上市滿一年的新股中,80%的股票都取得了正預期收益,平均漲幅超過120%。
而獨角獸基金的戰略配售屬性跟打新差不多,而且中簽率相比散戶自己購買要高很多倍。
再加上獨角獸基金瞄準的是通過CDR回歸A股的巨頭企業,一旦它們登陸A股成功,其估值溢價也會水漲船高,因此很多人都認為獨角獸基金未來的預期收益會很不錯。
二、獨角獸基金風險如何
但是,我們也不能盲目的樂觀,畢竟投資市場有一句話是不變的真理:風險與預期收益並存。
雖然獨角獸基金看似有國家政策在背後的支持,但同時監管部門也特別說明了,不會為CDR企業和獨角獸基金背書,也就是說如果虧損需要投資者自行承擔後果。
即便是A股也有不少跌破發行價的上市公司,而在基金市場,虧損超過50%的基金同樣存在,因此並不是購買獨角獸基金後就可以等著數錢了。
總結:根據對獨角獸基金預期收益和風險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的環境下獨角獸基金確實有不錯的前景,但大家也不能忽視投資市場的風險,只有根據你自身實際的風險承受能力去考慮是否購買,才是最靠譜的方法。
4. 獨角獸公司概念股被大眾看好,獨角獸公司具備哪些特徵
獨角獸公司概念股被大眾看好,能夠成為獨角獸公司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公司的規模不是很大
其實這一點是很好理解的,如果是資產雄厚的大公司,也不會需要太多的投資者。而往往是一些小規模的公司,由於權力比較集中在管理層,決策更容易做出,再加上公司的人員數量不是很大,一般只有幾百人甚至上千人,那麼當一個決策發布以後,員工都可以很快的付諸行動,這樣的公司就更加容易管理和進步。相比那些員工太多的大公司,工作的效率可能會大打折扣。
第四:公司業務比較集中
獨角獸企業並不會向別的公司一樣不斷的擴展自己的業務,它的業務是非常集中的,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某一個領域,比如美團就是主打本地化團購服務以及外賣服務,阿里雲就是集中在AI以及大數據領域,集中式的管理以及布局,可以讓公司的業務更加專注,領導者也可以更加專注的進行工作,一般都是屬於比較高科技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