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員工買公司股票要注意什麼
注意公司的前景和發展,最重要的是公司的真實業績怎麼樣,財務狀況怎麼樣,不能拿真金白銀買垃圾。
一、員工入股的定義:
員工入股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別。
1、狹義的員工入股系指公司為使員工取得所屬公司股票而提供各種便利制度;
2、廣義的員工入股,則為員工持有公司的股票系公司依獎勵、斡旋、援助等方法,做為推進公司的方針或政策的總稱。
陸光先生認為入股意即:「僱主協助被僱人取得本事業單位發行的部分股權,縮短僱主與被僱人間對立的距離。」杜功璧先生亦指出:「員工以自己的資財,依計劃可選擇購置服務公司發行的新股(即現金增資股),或在證券市場上購買服務公司上市股票,這就是入股」。另丁幼泉先生則認為入股系指「勞工以其所獲得的紅利或平時儲蓄存款,購入企業單位的股票,使勞工與企業單位發生休戚與共的關系」。丁氏此說中,勞工以儲蓄購入企業的股票此配,固屬純粹的員工入股;但勞工以所得的紅利購入企業的股票,已有分紅入股的意義。 綜合上述定義,所謂員工入股,系指企業提供各種有利條件,使員工取得所屬企業的股票而成為企業的股手螞東。由於股權代表著損益的負擔,員工願意承擔企業經營成敗的風險,惟員工入股僅適用於股份有限公司。
二、股票的概述:
1、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2、同一類別的每一股份代表對公司的平等所有權。每個股東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份數量在公司總股本中的比例。
3、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它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貸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額。
三、主要特點:
1:不返還性,股票一旦發售,持有者不能把股票退回給公司,只能通過證券市場上出售而收回本金。股票發行公司不僅可以回購甚至全部回購已發行的股票,從股票交易所退出,而且可以重新回到非上市企業。
2:風險性,購買股票是一種風險投資。
3:流通性,股票作為一種資本證券,是一種靈活有效的集資工具和有價證券,可以在證券市場上通過自由買賣、自由轉讓進行流通。
4:收益性。
5:參與權。
四、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二十條本法所稱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百二十六條股份的發行,實行公平、公正的原則,同種類的每一股份應當具有同等權利。
同次發行的同種類股票,每股的發行條件和價格應當相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所認購的股份,每股應當支付相同價額。
第一百三十五條公司發行新股,森薯指可以根據公司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確定其作價方案。
㈡ 員工可以買自己公司的股票嗎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都會選擇上市,卻讓自己公司的市值變得更高,讓自己的公司員工能夠有奮斗的目標,同時也能夠去擴大公司的規模,讓公司在接下來的路程裡面走的越來越遠,當然我們所說的並不是這個,而是對於很多朋友非常疑惑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公司裡面的員工可以去購買自己公司的股票嗎?實際上這個要分為兩種情況去討論。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明顯的發現,員工是可以去購買自己公司股票的,但是購買事宜公司股票的時候一定要分為這兩種情況,因為只有這樣子才能夠避免我們買股票的時候出現一些相關的錯誤操作,才能夠去保證我們的合法權益,不遭受到任何的侵害。
㈢ 員工享有購買公司股票我買了,請問怎麼算分紅呢
對於股票分紅,很多人不是很了解,不是大部分人都能說的清晰透徹。大家跟著學姐一起學習一下關於股票分紅的知識吧,想了解股票分紅的知識的朋友,認真看完就會明白了!
科普之前,緊跟學姐的節奏,帶你們領取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趕緊看看吧:【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股票分紅的意思
(1)股票分紅是什麼?股票多久分一次紅?
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便是股票分紅,上市公司在經營跟投資所得的盈利中,根據股票份額的多少乘以一定的比例,就等於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總的來說,上市公司會決定在半年報或者年報的時候進行分一次紅。不見得就是這個時候,還是讓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決定吧,具體看公司發布的公告。
(2)股票怎麼分紅?怎麼領取?什麼時候到賬?
股份分紅有幾種形式呢?有兩種,送現金和送股票,比方「每10派X元」的概念是是每十股派x元的現金。「每10轉X股」就是在告訴買股票的人每10股就會送你10股股票。
一般通常分紅都會在除權除息日當天到賬,不過也有例外。具體還得看上市公司是一個怎麼樣的安排,最晚的到賬時間居絕對不會超過半個月。一些盤子比較大的股票,分紅涉及到的數額很大,那結算就肯定也需要很多的時日。分紅送股送現金這些都會自動進行,投資者不需要任何操作,唯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3)怎麼知道有哪些分紅的股票?怎麼查看自己的股票有沒有分紅?
若是有股票分紅,上市公司會第一時間發布告示,行業軟體裡面也是可以進行查詢的。不過對於分紅信息這方面,很多軟體都做得不怎麼好,導致很多好的投資機會流失了。這款軟體可以良心推薦給你,股票的解禁、上市、 分紅等等信息,你都可以通過這個投資日歷來獲取,這絕對是很多炒股人都喜歡的炒股神器,點擊即可領取!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助你快速了解行情
(4)股票分紅需要扣稅嗎?如何規定?
股票分紅的時候,也需要按照比例進行納稅,股票所得紅利扣稅額度和持有股票的時間長短之間的關系是直接的。對於前後買入的股票,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對應計算持股的時間。下圖就是為大家整理好的具體的交稅標准。
三、股票分紅是利好還是利空,可以買嗎?
其實長期來說分紅對股價來說更多的是偏中性的,並不能以此來作為買賣憑據,評斷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壞是否分紅並不是唯一根據。
由於股票分紅的影響時間較短的,長期的行情走勢還是要參照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基本面出色的公司,大多數都處於上持續上漲趨勢,長期趨勢不受短期漲跌的影響。
如果你不知道該從哪些方面去分析公司的內在價值和成長能力等,只需要點開下面的鏈接,就可以進行診股,你會獲得專業的投顧為你進行專業的分析,你看好的股票是否可以購買:【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㈣ 一般員工可以購買所在公司的股票嗎
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經濟發展的時代 ,我們的生活也日益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但這些變化發生在我們生活中時,我們有些人抓住了機遇,就會得到一個不錯的收益 ,當我們口袋裡的錢慢慢變多了之後,我們也會產生相應的煩惱 ,把的錢投資出去,為以後做打算 。當我們想到這種想法的時候,說明我們已經開始考慮自己的理財了 ,那麼對於理財而言,股票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但是相對於股票,很多人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疑問 。
㈤ 員工買自己公司的股票是怎樣的體驗
從很多投資的理論來說,普通員工其實是不應該主動增持自己公司股票的。原因很簡單:你不能陪著公司一起跳坑,得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但這話半年前說,會被無數互聯網公司員工出來打我的臉,因為人家都覺得近水樓台,幹嘛不買?
從有良心的經營者的角度來說,企業管理者也不應誘使員工購入本公司股票。這個邏輯是:公司的運營責任,以及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如何,其實都取決於管理層在經營上的策略方針。基層員工領到的是工資,完成的是份內的工作,沒有理由將自己的勞動所得再貼補到公司的股票里,為公司撐台。這么說雖然略顯自私,但企業與員工的關系本就應該公私分明,不應該用感情來綁架或者利誘員工。
你買了,公司股票漲了,你賺,是你自己的事情;同樣,公司股票跌了,賠的也只是你自己。
當然,很多朋友都不傻,可以說:「我看到公司業務蒸蒸日上,對公司未來有信心,我為什麼不買?」這就牽扯到了一個「系統性風險」的問題。
恰好目前系統性風險正大,所以我也不用舉太多例子:A股幾乎全盤腰斬的局面里,難道裡面都是爛公司?公司業績再好,你也只能把它和年終獎掛鉤,但股票,該跌還是要跌的。好公司並不代表好股票,這是炒股的第一節課你就該學到的。
話說回來,持有自己公司的股票是一種什麼體驗?
普通員工里也有不少加入了「員工持股計劃」的,這就是所謂的「期權」。擁有期權的普通員工,盡管在嚴格意義上不是直接持有股票,但你擁有的是「定價購買權」,隨你心意可以折換差價兌現期權,或者直接用現金買入這部分股票。對於很多互聯網從業者來說,這已經是很常見的事兒了。
我曾經先後拿過兩家公司的期權,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家在東京A證上市。拿期權的滋味其實沒有拿股票爽,因為大多數期權條款里都會規定「如果你提前滾蛋了,那麼期權全部收回」。這就是所謂的 One Year Cliff ,拚死拼活你也要干滿一年,否則期權對你來說就是白紙一張。
大多數期權的全額兌現時間設為3-5年時間,即使董事會批給你5%股份的期權,如果你只幹了2年就走,可能也只能兌現1%左右的水平。這其實是董事會對公司的保護條款:如果聘任的人不符合公司要求,或者公司臨時覺得這個人請的太貴了,那麼就早點兒讓他走人,少分點兒錢給他。
對於普通員工來說,拿著期權也不是想套現就能套現的----所有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都需要受到證監會的監管,在公司公布季報、年報、並購、拆分、重大事項之前的2周左右時間之內(各國規定不一),所有內部員工的持股和期權的交易都會被列為「內幕交易」的調查范疇。很多公司乾脆直接在這段時間里關閉交易。而可以交易的時間段,被稱為「窗口期」。
嗯,所以盡管你看到公司股票飛漲,但是也無法套現;或是價格跌破你的期權行權價格,但還是沒法出逃,看著期權變成廢紙-----這就是員工持股的體驗。
㈥ 上市公司內部員工可以購買本公司股票嗎
1、可以,上市公司員工是可以購買自己公司的股票的。
2、可以但是有一些限制條件,《公司法》第142條對任期內減持股票比例的限制。
3、「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票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票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票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票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票。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票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
拓展資料:
一、股票基本特徵:
1、不可償還性。
股票是一種無償還期限的有價證券,投資者認購了股票後,就不能再要求退股,只能到二級市場賣給第三者。
2、參與性。
股東有權出席股東大會,選舉公司董事會,參與公司重大決策。
3、收益性。
股東憑其持有的股票,有權從公司領取股息或紅利,獲取投資的收益。
4、流通性。
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的可交易性。
二、相關規定
(1)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在下列情形下不得轉讓:
1、 本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內;
2、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離職後半年內;
3、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承諾一定期限內不轉讓並在該期限內的;
4、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情形。
(2)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每年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因司法強制執行、繼承、遺贈、依法分割財產等導致股份變動的除外。
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股份不超過1000股的,可一次全部轉讓,不受前款轉讓比例的限制。
(3)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下列期間不得買賣本公司股票:
1、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
2、上市公司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
3、自可能對本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重大事項發生之日或在決策過程中,至依法披露後2個交易日內;
4、證券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期間。
㈦ 員工買自己公司的股票違法嗎
普通員工一般是可以隨意買賣公司的股票的,但如果是公司的高管或限制性大股東,則買入本公司的股票要符合公司股票限制性規定。高管通常買賣股票要符合公司章程和遵守「股票買賣窗口期」禁止交易規定,如:
1、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因特殊原因推遲公告日期的,自原預約公告日前三十日起至最終公告日,不能買賣股票;
2、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不能買賣股票;
3、可能對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發生之日或進入決策程序之日,至依法披露後2個交易日內不能買賣股票等;
4、證券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期間。
有一個行業是不能夠去購買股票的,這個就是專門搞股票的證券行業。法律上就是有明文規定,證券從業人員不得炒股。如果去炒股也是屬於一種違法行為,大多去工作的話,是需要銷戶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三十六條
依法發行的證券,《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其他法律對其轉讓期限有限制性規定的,在限定的期限內不得轉讓。
上市公司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其他持有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或者上市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的股份的股東,轉讓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的,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關於持有期限、賣出時間、賣出數量、賣出方式、信息披露等規定,並應當遵守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
㈧ 員工買公司的原始配股有什麼風險
原始股是指公司在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原始股參與者多為公司內部員工、私募對象等,原始股一般收益比較高,同時也承擔著公司經營失敗的風險。
普通人只能通過新股申購的方式獲得購買原始股資格,新股中簽後就能買入原始股,不過中簽概率較小,新股申購有市值要求,滬市新股申購需要滬市1萬元的市值,深市新股申購需要深市一萬元的市值,創業板和科創板新股申購需要分別開通交易許可權。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1-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㈨ vivo、oppo手機幕後大佬竟是段永平
酷炫的發布會場景,可與小米手機相媲美。與vivo手機相類似的還有一款手機,就是oppo。兩款手機,vivo和oppo,無論是從手機品牌名稱,還是從手機款式,都十分相像,如同雙子星。
vivo手機CEO是沈煒,oppo手機CEO是陳明永。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兩款手機vivo和oppo有一個共同的幕後老闆——段永平。
40歲退隱江湖,身價不可估量,卻又極其低調,很少曝光。然而,風靡一時的「小霸王」、「步步高」、「vivo」、「oppo」,還有互聯網大廠網易、拼多多,都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vivo、oppo手機幕後大佬段永平
不管是在城市街道的門店,還是在地方縣城的小店,雙子星手機品牌oppo和vivo,就像餐飲界的肯德基和麥當勞,服裝領域的VERO MODA和ONLY,只要見到其中一家,另一家就如影相隨、不離不棄。
《中國企業報·青 財經 》了解到,oppo成立於2004 年,創始人為陳明永。2011 年進軍智能手機領域,推出國產第一款側滑安卓智能手機oppo X903。另一家手機品牌vivo,創立於1995年,創始人是沈煒。同樣是在2011年,vivo也進入智能手機領域,推出旗下第一款音樂手機vivo V1。
周傑倫、楊冪、楊洋、李易峰、陳偉霆、迪麗熱巴、張震、鹿晗、TFboys組合等十餘位明星,都曾是oppo手機代言人;另一邊vivo手機也不甘示弱,請了宋慧喬、宋仲基、崔始源、倪妮、彭於晏、周冬雨、鹿晗、迪麗熱巴、劉雯等一眾明星來代言,有意思的是,鹿晗和迪麗熱巴都代言過oppo和vivo手機品牌,反正兩家手機十分相像,孿生子一樣,傻傻分不清。
這種斥巨資邀請當紅明星來代言的做法,對打開市場具有閃電式的效果,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oppo和vivo手機廣告,被大量投放到零售賣場、公交站牌和地鐵等人流密集處。有數據顯示,2015年oppo手機全年銷量超5000萬台,而vivo手機出貨量也達4320萬台。
簡單直接的明星代言,可以吸引一部分消費者的購買力,有利於市場的打開。但此種投入大量費用邀請明顯代言的重宣傳行銷方式,對 科技 品牌本身也是一種損傷。
起初階段,oppo和vivo手機側重品牌廣告宣傳,相對而言技術研發投入比較薄弱,採用的是高價低配的策略,自家旗艦機型經常用中端7系或者驍龍810,很少使用旗艦晶元,而一些中端機型都使用旗艦晶元,這就導致oppo和vivo的手機性能不如其他手機廠商,這就給消費者留下「高價低配」的印象,且主要盛行於縣城,因此有「廠妹村姑專用手機」之稱。
不過,近幾年隨著智能手機行業的洗牌,樂視、酷派、錘子手機等品牌的沒落,甚至出局,oppo和vivo手機,憑借出色的拍照功能,自帶美顏效果,再加上強勁的續航閃充功能,還有更大的存儲器,在眾多智能手機中逆流而上,從三四線城市打入一線城市市場,手機銷量也隨之提升,成為繼華為、小米之後崛起的智能手機品牌。
oppo和vivo這兩個手機品牌,形同孿生兄弟,實際屬於一個派系——步步高系,背後的大佬是段永平。
段永平的「步步高」
「人間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功夫巨星李連傑代言的步步高VCD廣告,曾在90年代家喻戶曉,風靡一時。
步步高VCD,就是步步高公司當年的爆款產品。步步高公司創始人,就是人稱「阿段」的段永平。
事實上,早在創立步步高公司之前,段永平還是「小霸王」電子廠負責人。
1961年出生於江西南昌的段永平,16歲時高考恢復順利考入浙大無線電工程學系。1988年,27歲的段永平,隻身奔赴廣東中山,加入「日華」電子廠,也就是後來的「小霸王」電子廠。
一年之內升為「日華」電子廠廠長的段永平,很快就發現,整個廠沒有技術,也沒有產品,年虧損200萬。
彼時,日本任天堂的紅白機(Famicom)風靡全球,但對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而言,卻是個新鮮玩意兒。
段永平馬上洞察出其中的商機,憑借自己的電子技術,帶領研發團隊,2個月就開發出質量與任天堂差不多,但價格卻只要4分之1的 游戲 機,即小霸王 游戲 機。
1991年,日華電子廠改名為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小霸王 游戲 機一面世,就深受市場歡迎,電子廠很快扭虧為盈。在 游戲 機基礎上,段永平加個鍵盤,換個包裝就推出小霸王「學習機」。
成龍代言小霸王學習機廣告
小孩子大愛小霸王學習機,因為只要家長不在,學習機秒變 游戲 機,玩個天昏地暗。家長和孩子的需求完美結合,小霸王風光無限,名利雙收,年銷售額增至10億元,成為商界傳奇。
1995年,隨著「小霸王」如日中天、名聲日盛,段永平與小霸王電子廠分歧越來越大。
離職小霸王,段永平帶走了幾個人,這裡面就有後來成為vivo創始人的沈煒,oppo創始人陳明永。
在與中山一江之隔的東莞,段永平創辦了步步高電子公司,主要經營復讀機、電話機、VCD、學習機等熱門電子產品。
不僅如此,洞察到電視普及帶來的巨大廣告效應,段永平還競爭央視標王,步步高在1999年和2000年蟬聯兩界標王。大量資金投放到廣告營銷,步步高品牌起來了,業務范圍也不斷擴大,先後進入視聽、通信等行業,迎來鼎盛時期。
盛極必衰,鼎盛往往也意味著開始衰落。
2000年,段永平將步步高公司業務分成三條線:
第一條線是教育電子業務,主營步步高點讀機、學習機等,即後來的步步高教育集團;
第二條線是視聽業務,主要經營VCD、DVD、MP3等電子產品,由陳明永負責,這就是後來的oppo集團;
第三條線是通信業務,主營無繩電話、步步高音樂手機等產業,由沈煒負責,最後成為vivo集團。
段永平事業上及時的「斷」,造就了他人生的「步步高」。
互聯網世界隱秘的投資大佬
2000年,段永平將步步高公司「一分為三」後,40歲的他移居美國,過起了閑雲野鶴的退休生活。
直到看到「股神」巴菲特的書,「買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於在買這家公司,買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段永平開始涉足股權投資,互聯網世界就是最好的舞台,「投資你看得懂的、被市場低估的公司」。
互聯網世界第一次泡沫破裂,在美上市不久的網易,就遭遇了股價的持續暴跌。苦於無人敢買的丁磊,正好去找段永平請教。
了解了互聯網的價值,段永平開始大量吃進網易股票,以不到1美元的價格,購買了200多萬股。一年之後,網易起死回生股價漲至70美元,段永平出手時賺了100多倍的投資回報。
這讓段永平在投資界一戰成名,也讓他嘗到了股權投資的甜頭。
除了對「股神」巴菲特敬重有加,段永平還對另一位 科技 界的大神——喬布斯,無比敬仰。2012年開始,段永平帶領很多vivo、oppo的員工,一起低價購買蘋果股票。他曾預言,蘋果的利潤將在5年內達到1000億美元。之後蘋果公司的崛起,讓段永平的投資收益高達幾十倍,是蘋果公司的大股東,造就了投資界的「阿段」。
退隱江湖的段永平,在投資界成為幕後的大佬。除網易、蘋果公司的投資外,還投資過拖車租賃公司UHAL、美國電氣巨頭GE,以及茅台、騰訊、萬科、創維等公司。其中,最廣為人道的是投資拼多多黃錚。
2006年,段永平在eBay上以62.02萬美元,拍下他敬仰的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站在風口浪尖,只能帶一人前往的情況下,段永平選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小伙,此人就是黃錚,現在是拼多多創始人。
與段永平同屬浙大校友的黃錚,2007年從美國回國創業,不僅拿到了段永平的天使投資,還拿到步步高的一塊電商業務。
在段永平的「指導」下,黃錚創立的拼多多,採用「農村包圍城市」的「下沉」打法,逆流而上。2018年7月25日,拼多多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也意味著段永平又一筆成功的股權投資
2020年7月,拼多多成立近5年、上市近2年之際,40歲的黃錚像他的「老師」段永平當年一樣,卸任拼多多CEO一職,並退出公司董事局,在幕後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
不知道是因為同是浙大校友的關系,還是在黃錚這個年輕人身上看到曾經年輕時候的自己,段永平與黃錚之間的故事,在互聯網創投圈流傳甚廣,成為一段傳奇。
傳奇總有落幕的時候。
段永平雖然退隱江湖多年,但江湖上一直流傳段永平的傳奇故事。
文/青青
㈩ 上市公司員工購買自己公司的股票
普通上市公司的員工是可以購買公司的股票的。
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是指上市公司以股份作為支付對價的方式來購買資產,特定對象以現金或者資產認購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後,上市公司用同一次非公開發行所募集的資金向該特定對象購買資產的,視同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
(10)vivo員工買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如果手中持有股票,記得要密切關注下所持股票的公司信息,如果有影響股價走勢的消息,要根據信息做出抉擇。
2、如果手中股票,在出現了一定的上漲行情後,突然放出巨量,換手率達到20%上,一般情況下,是主力出貨離場,這個時候要及時離場觀望。雖然這個情況股價會有一定漲幅,但我們不必冒險,因為股市的機會很多,只有落袋為安,保存利潤才是上策。
3、有股票行情運行中,遇到突發事件,要當機立斷。一旦猶豫有可能就會錯過機會。而突發事件的發現,一般是利空和利好,如果利空事件發生肯定是會影響股票大盤趨勢的。遇到記得第一時間離場。如果利好事件出現,我們要及時買入,獲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