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匯豐控股的公司簡介
匯豐集團創始成員-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的成立
匯豐集團是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經多年擴展而成。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於1865年3月在香港開業,同年於上海及倫敦開設分行,又在舊金山設立代理行,其成立的導火線源自香港洋行的權力劃分。
1864年7月,位於孟買的英國商人計劃創立以香港為基地的中國皇家銀行,發行3萬股,每股200印度盧比,但只計劃向香港及中國的商人配售5000股,引起香港洋行不滿。同年7月28日,鐵行輪船公司監事湯馬士·修打蘭(或者譯作蘇石蘭,Thomas Sutherland)和寶順洋行牽頭,在報刊上宣布成立一間由香港擁有的銀行。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創辦時,資本額共500萬港元,共2萬股,每股250港元,1866年每股又1拆2,變成4萬股,每股125元。1864年成立的臨時委員會,共有15人組成,主席由寶順洋行代表喬姆利、成員有鐵行輪船公司的修打蘭、瓊記洋行的赫德、孻乜洋行的麥克萊恩、香港巨富道格拉斯·拉潑來克、禪臣洋行的尺德、太平洋行的萊曼、費禮查洋行的史密脫、沙宣洋行的亞瑟·沙宣、公易洋行的羅伯特·布蘭特、廣南洋行的巴朗其、搬鳥洋行的威廉·亞當遜、畢洋行的赫蘭特、順章洋行的臘斯頓其·屯其蕭,以及法律顧問波拉德。 這些人包括了英國、美國、德國、丹麥、猶太及印度帕西族,但在隨後歲月各股東退出,匯豐已經由英國人所控制。
1865年3月2日,臨時委員會改組成董事局,3月3日正式開業,總部設在中環皇後大道中1號沙宣洋行所持有的域多利大廈,1866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條例獲香港政府及英國財政部批准通過,匯豐注冊為有限責任公司,並獲授權發行香港鈔票。
初期的匯豐集團乃透過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開設分行而在世界各地擴展業務,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匯豐的業務集中於香港,而中國內地的分行於1949年起相繼關閉,海外業務亦未如理想,發展空間大受限制下,於1950年代開始成立或者收購附屬公司。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的集團形式運作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端納(Michael Turner)的帶領下,於1953年開始實行以集團形式運作。首先於1955年在美國加州成立集團首間附屬公司-加州香港上海匯豐銀行。1959年,匯豐收購有利銀行及中東英格蘭銀行,這是匯豐集團的第一宗收購。1965年,匯豐收購恆生銀行的控制性股權。1972年,匯豐成立獲多利有限公司(即匯豐投資銀行控股有限公司前身)。1980年,匯豐入股美國海豐銀行(Marine Midland Bank),並在1987年成為匯豐的全資附屬公司。1981年,匯豐收購赤道控股有限公司(Equator Holdings Limited)的控制性股權;同年匯豐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失敗,但對於收購英國大型銀行的興趣未有減退。1987年,匯豐入股英國米特蘭銀行(Midland Bank),透過合作協議,匯豐和米特蘭互相轉撥業務。 1990年12月17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宣布進行結構重組,包括:
1、成立一間集團控股公司,名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並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倫敦分行升格為匯豐控股的注冊辦事處。
2、匯豐銀行股份轉移到匯豐控股名下,匯豐控股再發行新股,以4股匯豐銀行股票換成1股匯豐控股股票,並將原發行股縮減至3/4,以便日後在海外上市。
3、匯豐控股股份取代匯豐銀行股份後,分別在香港及倫敦的證券交易所上市。
4、匯豐控股在英國注冊,但以香港為集團總管理處。
5、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為匯豐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在香港的注冊維持不變,以便香港業務的發展。
當年匯豐集團遷冊英國、成立匯豐控股,但集團總管理處當初仍然設在香港的策略是基於香港主權移交的不明朗政治因素。透過這個策略,使匯豐既可以避過香港主權移交可能產生的風險,又可以使匯豐所有收放及資本增值不受英國稅制和稅率的影響,有利於匯豐繼續獲取豐厚的利潤。
1992年7月,匯豐控股收購米特蘭銀行餘下的股份,正式取得其業務,拓展歐洲市場。但是,在英國監管當局的規定下,匯豐集團總管理處在1993年1月由香港遷往倫敦。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的主要監管機構為英倫銀行,但旗下附屬公司仍繼續受經營所在地的有關當局監管。位於倫敦的匯豐集團總管理處只會提供主要的中央職能,例如策略規劃、人力資源管理、法律及公司秘書服務、財務計劃及監控等。1998年,匯豐宣布在倫敦興建新總部大廈,以容納原本分散於倫敦市金融區內不同地方的匯豐集團總管理處各部門,該大廈於2002年啟用,2003年4月正式開幕,同時亦是英國匯豐銀行總行的所在地。 1998年11月,匯豐集團宣布統一品牌,差不多所有業務地區的附屬公司均採用匯豐品牌和六角形標志,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個別在亞太地區以外的辦事處亦納入採用匯豐品牌的當地附屬公司網路(例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部分在英國的分行納入英國匯豐銀行的網路)。統一集團品牌可以加深世界各地客戶、股東及員工對集團和其信念的認識,亦有助匯豐在世界各地以同一集團形象推出新產品與服務。匯豐控股亦在1999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進行股份拆細,把每一股拆為三股及股票面值由英鎊改為美元折算。2000年因收購法國商業銀行取代法國商業銀行於巴黎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自2002年起,匯豐以「環球金融地方智慧」(Theworld'slocalbank)作為集團口號,強調集團在眾多市場中均擁有豐富經驗,並且透徹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特色。2004年因收購百慕大銀行取代百慕大銀行於百慕大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依照慣例,匯豐控股每隔3年會就集團總管理處的地點作出檢討。不過在2006年10月,有報道指匯豐集團總管理處有可能會遷離倫敦,有分析員表示因為香港自主權移交後不明朗因素已經消除,局勢穩定,不排除會重返香港,因為英國稅率遠較香港高,征稅范圍及稅種亦較香港闊和多,使匯豐控股需要負擔高昂的稅項,每年匯豐控股向英國政府支付的稅項高達4億英鎊。除了香港之外,有英國報章指出匯豐集團總管理處可能會遷往愛爾蘭,但匯豐發言人隨即否認。而匯豐控股行政總裁紀勤表示,英國在地理上占優,能迅速聯絡各地業務網路,對現時的集團總管理處感到相當滿意。
2000年5月17日匯豐控股落實以366.19億泰銖(約9.4億美元)收購泰國京華銀行(BangkokMetropolitanBank)72.02%股權。
2003年10月11日巴西匯豐斥資8.15億美元(約63.57億港元)收購萊斯銀行巴西消費融資業務Losango。
2005年12月,美國匯豐融資以16億美元完成收購MetrisCompaniesInc.(「Metris」)。匯豐現已成為美國MasterCardR及VisaR卡1的第五大發卡機構。」
2007年2月,匯豐控股首度發出盈利警告,主席葛霖表示,原因是旗下的匯豐融資在策略上出現錯誤,葛霖指出匯豐融資發展按揭業務,這個並非核心業務,但匯豐控股無意出售匯豐融資。這是匯豐集團成立140年以來首度發出的盈利警告。
2007年3月5日CanaraBank、匯豐保險集團(亞太)與印度東方商業銀行(OrientBankofCommerce,簡稱「OBC」)在印度合作成立一間人壽保險公司。根據建議中的協議,CanaraBank將持有新公司的51%股權,而匯豐和OBC則分別持有26%和23%股權。新公司之法定資本為32.5億印度盧比(約7,300萬美元)。
2007年11月26日,匯豐控股宣布,重組該集團旗下兩項結構投資工具(SIV)CullinanFinanceLimited和AsscherFinanceLimited。預料2008年8月前將提供最高約35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和定期融資並將這兩只SIV持有的總額45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證券和其他資產計入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2008年6月17日,匯豐以4.39億美元把旗下在英國的信用卡收單業務的51%股權,賣給世界最大型交易處理商之一GlobalPayments,並成立一間名為「HSBCMerchantServices」的合營企業,以英格蘭萊斯特作總部,匯控持有公司49%股份。
2008年9月19日,匯豐以以15.68億元披索(約1.45億美元),悉售於墨西哥消費信貸機構FinancieraIndependencia的18.68%股權。
2008年10月21日,匯豐控股宣布透過附屬機構HSBC亞太控股以內部現金6.075億美元,收購印尼最大工商銀行之一PTBankEkonomiRaharjaTbk(「BankEkonomi」)88.89%股權,交易完成後,匯豐將在印尼的24座城市,擁有190個網點,成為繼渣打銀行和花旗集團之後的第三大外資銀行。
2009年3月2日匯豐控股結束旗下美國匯豐融資以HFC及Beneficial為品牌消費貸款業務,並會集中全力縮減有抵押及無抵押房地產組合,分別涉及未償還結欠額為460億美元及160億美元。同時亦會繼續縮減汽車融資及其他無抵押個人貸款業務,合共1004億美元資產組合,共剩下與信用卡相關之消費貸款業務組合466億美元。絕大部分分行在履行對客戶的承諾後,亦將關閉,並裁減6100人,每年節省7億美元成本。
2009年3月2日匯豐控股將按每十二股供五股比例,供股價每股254便士,摺合為每股28.1港元,發行5,060,239,065億股新普通股,集資凈額125億英鎊(177億美元、1384億港元),同日公布2008年度業績,純利按年倒退70%至57.28億美元,創2002年度以來新低,跌幅打破歷來記錄,每股盈利減少至47美仙,第四季股息僅派10美仙。稅前盈利亦減少61.6%,至93.07億美元。
2009年3月9日匯控股價於收市競價時段完結前,仍以37.5元承盤,較上個交易日下跌14%,就在完結前十秒,股價由37.3元一口價「嘜」低逾10%,足足挫4.3元以每股33元收市,單日跌幅擴大至24%。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霍嘉治翌日透露,股價異動相信是市場莊家或對沖基金質低股價。
2009年9月25日匯控宣布,集團的總裁辦公室於2010年2月1日由倫敦調回香港,以便加強發展亞太市場。
2009年10月5日匯控以3.3億美元的現金,將該公司紐約第五大道452號總部售予以色列IDB集團旗下兩家附屬公司KoorInstries及PropertyandBuilding,出售物業後,匯豐將租用上述物業單位,租約期為10年。IDB首年將獲得4500萬美元(約3.5億港元)租金收入,同期的營運開支合共1850萬美元。買家是以色列大型集團IDBHolding旗下地產公司,10月4日宣布與匯豐達成協議,以3.3億美元購入匯豐位於美國紐約市中心的大樓組合,包括位於第五大道452號、29層高的匯豐大廈,及位於39街西1號、樓高11層的大樓,共86.5萬平方呎
2009年10月23日旗下匯豐保險增持越南保險公司BaoViet(BV)的股權,由10%增加至18%,涉資1.0053億美元(約8.21億港元)。
2009年10月28日匯豐控股與交通銀行將現有的中國信用卡合作業務轉入新的合資公司。匯豐控股與交通銀行擬在太平洋信用卡(PacificCreditCard)合作協議的基礎上﹐組建一家新合資公司﹐名為交通銀行匯豐太平洋信用卡有限公司(BankofCommunications&)﹐預計初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5億元(約合3.68億美元)。交通銀行將向合資公司注資人民幣20億元﹐持股80%。匯豐控股將注資人民幣11.58億元﹐持股20%。出資額已包含相應股本的溢價人民幣6.58億元
2009年11月11日匯豐融資以9.04億美元(約70.5億港元)出售旗下汽車融資貸款管理部門及10億美元貸款結欠額予西班牙桑坦德銀行SantanderConsumerUSAInc。
2009年11月14日匯豐控股以7.725億英鎊(13億美元,8億6440萬歐元,101億港元)的價格,將倫敦總部出售給韓國國家退休基金(NPS),交易全部以現金完成。這座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金絲雀碼頭的匯控總部,樓高44層,是英國第2高的建築物。交易完成後,匯控將以每年4600萬英鎊的價格,向新業主租回總部大樓,為期17年半。
2009年12月18日匯豐控股以包括達信母公司威達信集團合共1.35億英鎊(約16.94億港元)的股份及現金代價,將英國第9大保險經紀公司匯豐保險經紀公司出售予保險經紀和風險管理公司──達信(Marsh)。
2009年12月21日匯豐控股以4億歐元(約44.51億港元),出售法國總部,包括位於巴黎香榭麗舍大道103號及rueVernet15號兩座大樓,合共35.7萬方呎予法國基金FrenchPropertiesManagement,並計劃於出售後的未來9年租回該物業。匯控先後放售倫敦、紐約及法國總部物業,合共套現約167億港元。
2009年12月25日匯豐控股向附屬公司墨西哥匯豐(GrupoFinancieroHSBC)注資62.9億墨西哥比索,相當於4.875億美元(約38億港元)。
2010年2月20日美國匯豐以1.71億美元作價,將持有富國匯豐貿易銀行的20%普通股股權,及100%的優先股股權出售予富國銀行,及後匯豐將自行拓展區內業務。富國匯豐貿易銀行為匯豐與富國銀行於1995年成立的合資公司,主要在美國18州份內向中型企業提供貿易融資服務。
2010年3月24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與太古地產簽訂了一項租約﹐承租太古地產的廣州太古匯商業地產項目76.6萬平方呎樓面面積,這相當於是該項目辦公樓總建築面積的43%左右。該項目還包括商鋪部分。將於2012年投入使用。
2010年6月17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透過其全資子公司哈薩克匯豐銀行與蘇格蘭皇家銀行達成協議,以5,200萬美元(約4億港元)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在哈薩克的零售銀行資產,當中包括個人客戶貸款及信用卡組合、四間分行、八十個自動櫃員機及兩家支援辦事處。匯豐將繼續聘請490名現有職員。
2010年7月2日匯豐控股透過其全資子公司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在印度的零售及商業銀行業務。RBS在印度零售及商業銀行業務共有31間分行及110萬客戶關系,員工總數逾1800人。截至2010年3月底,RBS有關組合資產總值18億美元。
將於2010年10月19日起,停辦全球外幣現鈔供應業務,匯豐銀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外幣現鈔供應行,市場佔有率超過六成。
2010年8月27日以3.42億美元出售面值43億美元美國汽車貸款組合桑坦德銀行。
截至2010年6月底,有關汽車貸款組合總額為43億美元。
2010年9月8日主席葛霖(StephenGreen)將於年底前退任主席,擔任英國貿易及投資大臣。
2010年10月15日匯豐控股放棄以80億美元收購南非第四大銀行Nedbank。
2010年10月20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以8.16億港元投得沙田石門安耀街、安群街與安麗街交界沙田市地段第433號的用地,年期為50年。該幅土地面積約為8,533平方米,指定作非住宅用途(不包括酒店、加油站及安老院)。最低及最高的樓面面積分別為25,599平方米及42,665平方米。
2010年11月4日匯豐控股同意將旗下火車租賃業務EversholtRailGroup出售給一個投資基金財團,交易價格為21億英鎊(34億美元)。該財團由3i基建、摩根士丹利旗下基建投資基金及StarCapital合組。匯豐控股1997年以7.27億英鎊(91.6億港元)購入該業務。
2010年12月1日匯豐直接投資(亞洲)有限公司(HSBCPrivateEquity(Asia)Ltd.),公司已完成管理層收購,將重新命名為匯睿資本有限公司(HeadlandCapitalPartnersLtd.,簡稱Headland)。管理層持有公司80.1%的股權,匯豐控股保留19.9%股權。所投資的包括永輝超市20.56%。
2011年4月12日匯豐控股旗下附屬墨西哥匯豐以23.6億墨西哥披索(約15.4億港元,1.98億美元)。出售退休基金管理業務HSBCAfore,SAdeCV全部股權予信安金融集團。
2011年5月17日匯豐控股將成為英傑華集團在英國和歐洲首選戰略合作夥伴。匯豐控股與英傑華集團在2007年簽署了一項五年期排他性一般保險分銷協議。該協議期限現延長至2016年。
2011年6月26日匯豐控股旗下沙烏地阿拉伯的批發與投資銀行業務部門HSBCSaudiArabia將與SABBSecuritiesLtd.合並。SABBSecurities是沙特英國銀行(TheSaudiBritishBank)旗下的全資證券與保管業務部門。合並後的公司名為HSBCSaudiArabiaLtd.﹐匯豐控股和沙特英國銀行將分別持有該公司49%和51%的股份。然而﹐匯豐控股稱﹐合並後的合資公司的全部經營權將掌握在匯豐控股手中。
2011年7月19日山東榮成匯豐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19日投入運作,揭開外資打入中國東部山東省農村市場的新一頁。
2011年7月31日匯豐控股將把旗下位於美國的195家從事零售銀行業務的分行出售給FirstNiagaraFinancialGroupInc.(FNFG),作價10億美元現金。出售分行涉及客戶存款約150億美元,以及150億美元的總資產,包括貸款28億美元及43億美元管理資產。
2011年8月1日匯豐控股也計劃出售英國、墨西哥及百慕大三項保險業務,同時把康乃迪克州和新澤西州分行合並至附近匯豐分行之中。
2011年8月10日匯豐控股同意透過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美國匯豐融資有限公司、美國匯豐有限公司、HSBCTechnologyandServices(USA)Inc.及其他全資聯屬機構,出售其在美國的卡及零售商戶業務(「該業務」)(美國匯豐銀行的信用卡計劃除外)予。交易價格327億美元,包括26億美元的溢價,稅後利潤24億美元。對於本次交易,第一資本將以現金和股票形式支付,匯控同意接受7.50億美元1,910萬股第一資本公司股份。於2011年6月30日,該業務資產總值為304億美元,包括296億美元的客戶貸款結欠總額。該業務截至2011年6月30日止半年度的未經審核除稅前及除稅後利潤分別為10億美元及6億美元。
2011年9月1日轉讓總部在香港的貿易通電子貿易的8.1%權益,給全球大型成衣供應商之一港資聯業制衣(TALApparel),套現1,000萬美元。
2011年9月21日加拿大匯豐銀行出售匯豐證券(加拿大)的全方位服務的投資咨詢業務,予NationalBankofCanada的全資附屬,現金代價為2.06億加元。於8月31底,有關業務的總資產值為1.993億加元,根據業務管理資產為142億加元。
2011年11月11日向旗下匯豐中國增資28億元人民幣,總額增加至108億元人民幣,為首家完成人民幣增資的外資銀行。
2011年12月21日匯豐控股向瑞信及瑞信證券(日本)出售日本私人銀行業務。截至10月底止,日本私人銀行業務總資產約27億美元。
2011年12月28日旗下馬爾他匯豐將出售當地信用卡業務予GlobalPayments子公司HSBCMerchantServices,作價約1447.6萬美元(約1.13億港元)首季關閉6家分行2012年1月24日將其在哥斯大黎加29家分行、薩爾瓦多57家和宏都拉斯50家,這些機構的總資產大約43億美元,貸款余額為25億美元出售給了哥倫比亞第三大銀行BancoDavivienda,交易價格為8.01億美元現金。
2012年1月26日匯豐控股約1.12億美元將泰國的零售銀行和財富管理業務出售給BankofAyudhyaPLC泰國大城銀行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匯豐有關泰國資產凈值為175億元泰銖,即摺合約5.53億美元。
2012年3月7日匯豐控股出售香港、新加坡、阿根廷和墨西哥的一般保險業務出售給法國安盛人壽集團(AXAGroup)和澳大利亞QBEInsuranceGroupLtd﹐這些交易的現金總價值約為9.14億美元。
AXA安盛人壽以4.94億美元現金收購香港、新加坡和墨西哥的一般保險業務。
澳大利亞QBEInsurance(昆士蘭保險)以4.2億美元現金收購恆生銀行旗下子公司恆生財險(香港)有限公司和阿根廷一般保險業務。
2012年3月14日匯豐控股132.6億港元每股5.63港元的價格認購23.6億股交通銀行H股,完成認購後,匯豐對該行的持股比例將不低於現下的19.03%。
2012年3月22日匯豐融資撤出加拿大消費融資市場,因未能覓得買家,故將結束該業務,料當地於75家分行的500名員工將受影響。
2012年3月23日出售中東的私人股票基金管理業務HPEME的80.1%股權,予HavenvestPartnersLimited,涉340萬美元資產。
2012年3月27日匯豐控股正逐步撤出斯洛伐克業務,預料於2012年第三季完成。
2012年3月29日收購萊斯銀行於阿聯酋的零售及商業銀行,拓展匯豐中東業務。截至去年底,該業務的凈資產估值約7.69億美元,當中個人及商業客戶的人數約8,800人,而貸款額為5.73億美元。
2012年4月9日出售私募股權公司MontaguPrivateEquityLLP19.9%的股權出售予Montagu管理層成員間接擁有的公司MLLPHoldingsLtd.。管理超過47億歐元的資產。
2012年4月18日,旗下中東匯豐同意將旗下阿曼匯豐與阿曼第五大銀行阿曼國際銀行(OIB)合並,料於本季完成。中東匯豐將利用內部資源,額外注入9740萬美元到阿曼匯豐,然後才與OIB合並。合並後的銀行將被命名為匯豐阿曼銀行,中東匯豐將持有合營銀行51%股權。
2012年12月5日,匯豐控股宣布,同意將其持有的中國平安15.57%的股份轉讓給正大集團,總交易價為727.36億港元,相當於每股59港元,以現金支付。正大集團正式取代匯豐,接盤中國平安。正大集團為亞洲最大的肉食品銷售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華人跨國公司之一,由華裔實業家謝易初、謝少飛兄弟於1921年在泰國曼谷創建,在中國以外稱作卜蜂集團。
匯豐控股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排名第六
② 什麼樣的股票可以長期持有
價值投資在股票市場是一個被老生常談的話題,然而真正能做到的人並不多,公認的價值投資第一人應該是美國的巴菲特,他可以持有一支股票長達幾十年之久,然而對於普通人而言,這樣卻很難做到,中國A股市場的散戶,絕大多數不具備巴菲特那般的遠見與智慧,因此熱衷於短線操作,吃了幾波盈利後就賣出股票,而大部分玩短線的散戶,時間一長,就成了被割的韭菜,那麼不玩短線專注價值投資,普通人可以做到么,什麼樣的股票值得長期持有呢?
第四,在合適的估值投資,前三條選出來的是好公司,但價值投資並不是買入並持有好公司就能賺錢,還要有好價格,而估值就是一個標尺。將估值與行業均值對比,與自身歷史估值對比,處於中值以下可以投資,中值以上不投資。
如果能按照這四點去踐行價值投資,大概率是能賺錢的。特別是在A股更容易賺錢,因為相信價值投資的人很少,而投機的人很多;用投資企業的角度對待投資的很少,而用「賭大小」的想法投資的很多。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市場長期處於價格發現的低效率狀態,使得不少優秀的公司因不受待見而出現低估,為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機會。
綜上所述:股票是可以長期持有的,但需要限定條件,不是所有股票都適合長期持有,只有一部分優秀的公司適合長期持有,需要依循特定的原則,才能真正踐行價值投資。
③ 匯豐控股選出新掌門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在匯豐服務已45年的集團主脊輪席龐約翰將在明年5月26日的股東周年大會上退休,接替他的是現任行政總裁葛霖。
現年64歲的龐約翰代表著匯豐集團大力擴張的一個時代,是他親手將匯豐謹野笑的業務擴展到美國祥含,並在中國內地有了長足的發展。接替龐約翰掌舵匯豐的葛霖現年57歲,於1982年加入匯豐控股,1998年獲任為匯豐控股的執行董事,主管全集團的投資銀行、私人銀行及資產管理業務,並兼任過集團企業銀行業務的負責人。2003年6月1日,他被升為集團行政總裁。
匯豐控股在聲明中說,集團此前曾透過獨立程序在外部尋找理想人選,但最後還是在內部做了提拔。
葛霖升職後,集團行政總裁將由英國匯豐銀行現任行政總裁紀勤接任;匯豐銀行行政總裁之位則計劃由現在的副總裁庄迪暉接任,不過該任務尚待批准。
這一輪高層人事更換並沒有引起匯豐在全球各地股票價格的明顯波動,多數分析師表示,該集團不太可能改變現行方針。(夏倩)
來源:南方網
④ 匯豐銀行現在發展怎麼樣
香港上海匯旁碰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中文直譯為「香港和上海銀行有限公司」,英文縮寫HSBC,中文簡稱匯豐,取「匯款豐裕」之意)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屬於匯豐集團的創始成員以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也是香港最大的注冊銀行,以及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其他兩個是中國銀行(香港)和渣打銀行),總部位於中環皇後大道中1號香港匯豐總行大廈,現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主要在亞太地區設立約700間分行及辦事
匯豐集團(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HSBC)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總部設於英國倫敦。匯豐集團在歐洲、亞太地區、美洲、中東及非洲7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9,500間附屬機構。匯豐在倫敦、香港、紐約、巴黎及百慕大等證券交易所上市,全球股東約有200,000,分布於100個國家和地區。雇有232000名員工。匯豐銀行在全球擁有超過1億1千萬的顧客。
匯豐銀行由蘇格蘭人托瑪斯·薩瑟蘭德(Thomas Sutherland)於1864年在香港發起,資本500萬港元。最初的擔任發起委員會成員的包括寶順洋行(Messrs Dent & Co.;委員會主席)、瓊記洋行(Messrs Aug Heard & Co)、沙遜洋行(Messrs Sassoon Sons & Co)、大英輪船(The Peninsular & Oriental Steam)、禪臣(Messrs Siemssen & Co)、太平洋行(Gilman & Co)、 順章洋行(Messr P Cama Co)等十家洋行。1865年3月3日正式在香港創立;同年5月,上海分行成立。
匯豐銀行(2張)
匯豐銀行通過以先進科技聯接的國際網路,以及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能力,匯豐提供廣泛的銀行及金融服務:個人金融服務;工商業務;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私人銀行;以及其它業務。匯豐銀行以「從本地到全球,滿足您的銀行業務需求」為其獨有的特色。
統一品牌
1998年,匯豐控股採用HSBC四個英文字母和公司的六角形標志,作為匯豐集團在全球每一個經營地點使用的統一品牌(在使用中文的地區,HSBC稱為匯豐)。
2業務編輯
香港
香港匯豐銀行大廈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以香港業務為出發點,開業時以當時股東之一沙遜洋行擁有,位於中環域多利街(現稱銀行街)的域多利大廈作為總部,並取得發鈔權。總部位置與2012年的所在地相若,並於1886年購入改建為第2代總行行址。1880年代,東藩匯理銀行因錫蘭咖啡失收結業,匯豐取得源自東藩匯理銀行的香港政府的往來帳戶,成為香港的准中央銀行。1872年獲港英政府授權發行1元紙幣,以補充嚴重短缺的1元銀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匯豐肩負起重建香港經濟的重任。1960年代及1980年代兩次銀行風潮中,匯豐為最後拯救者。另一方面,匯豐在九龍區興建一坐總行作為處理九龍新界區帳戶和服務,九龍旺角彌敦道673號旺角匯豐大廈作為第二總部,除此之外,1999年匯豐在大角咀的寫字樓建築物群上進駐匯豐中心,匯豐中心共三座,屬於港鐵奧運站物業發展計劃第一期,匯豐中心原址為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1998年,該寫字樓未命名時,發展商信和集團將該寫字樓以40億港元出售予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作為後勤總部人力資源部及把部份原旺角分行部份業務遷入,因而命名為匯豐中心。 匯豐為香港市場領導者,在存款市場方面,香港匯豐的市佔率達兩成四,而信用卡結余的市佔率為兩襲鬥成九,按揭及人壽保險市場的佔有率則分別為約一成七及兩成。
港元紙幣
2010版匯豐銀行港幣(6張)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自成立以來,一直都有發行港元紙幣,但初期主要用作商業上的交易運禪談。直到1935年,港英政府通過貨幣條例,匯豐獲授權發行5元以上的港元紙幣(5元鈔票於1975年發行之後隨即終止發行)。1994年起政府發行10元硬幣,匯豐自此不再發行10元紙幣(最新的是1992年1月1日發行)。現時匯豐的港元紙幣發行量佔全港流通紙幣的63%以上。
收購恆生
1965年,香港發生銀行危機,
1914年英商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拾圓樣票
恆生銀行發生幾次擠提事件,並且蒙受巨大損失。4月8日,董事局決議把銀行控股權售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最後匯豐收購恆生銀行51%股份。取得控股權後,匯豐除去了香港銀行業最具威脅的對手,奠定了其在香港銀行零售業的壟斷優勢。不過匯豐在收購恆生銀行之後,只派出4名代表加入董事局,繼續保持原來的華人管理層。現時匯豐持有恆生銀行62.14%股權。
自動櫃員機
1980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引進一個自動櫃員機網路,名為「易通財」(ETC,全寫為Electronic Teller Card)。初期的ETC只在中區的鬧市設立,後來在各區分行都有設立,並將網路擴展至澳門。現時除了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之外,旗下的恆生銀行亦使用ETC網路,至於其他港澳地區的商業銀行都使用銀通網路。另外,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以及恆生銀行於1991年推出自助式戶口查賬系統,名為「查數快」,在廣告中稱為「萬能叔叔」,客戶透過銀行卡,可以查看戶口結余。但是2012年來電子銀行服務普及,可以利用互聯網、電話等查賬,加上保安、隱私等問題(不提供密碼都可以查看戶口結余),查數快於2007年1月1日起停用,並於4月中全部拆除。
網上銀行
隨著網路發達,匯豐銀行亦提供了網上銀行服務,服務范圍包括申購基金、外幣定期存款(惟非香港居民不能從事人民幣的定存投資,其他外幣皆可)、買賣香港股票、債券、衍生性商品、黃金及定時定額扣款申購股票基金等。
社會印象
匯豐2012年在香港關閉多間營利不佳的分行,為香港偏遠和貧窮地區的居民帶來不便,引起輿論責難,但匯豐在香港仍有崇高地位。香港人購買股票時,流行以購買匯豐當成儲蓄,深信其管理層可以將公司價值不斷提高。其派息長期保持穩定,亦建立出「與民分息」的形象。2006年,香港政府實施五天工作制,但匯豐反其道而行,延長服務時間,但聘請更多員工(但位於工業區內的分行卻在星期六、日均全日休息),兩者成為比較的對象。
前美林證券香港副總裁林森池曾指,若香港人由1977年開始,每年以1萬港元購買匯豐的股票,第10年開始,其股息已足夠購入1萬元股票。30年後,匯豐市值已經增長80多倍,每年股息有50多萬港元。當時有市民戲言,要投資,只需學4個字——HSBC,以此反映香港人對該銀行的態度。不過,匯豐市值龐大,令股價長期不動,投資界把它叫作「大笨象」,當「大笨象」的股價急速起飛時,外界往往視此為利好消息,或股市走勢可以熾熱的信號。投資界亦有所謂「聖誕鍾、買匯豐」的流行語,認為聖誕前夕買入匯豐,必賺無疑,惟該民間智慧2012年已經證實站不住腳。2009年3月,匯豐公布其2008年全年業績,錄得2012年來少見的盈利大倒退,2008年盈利相對2007年大幅倒退接近七成,並宣布供股以籌集資金。消息公布後,匯控股價大幅回落,單日下跌18%,股價回到90年代中的價錢。
銀行職務
匯豐、渣打銀行及中銀香港同時獲香港金融管理局授權發鈔,而除了發鈔之外,匯豐亦為香港政府的主要往來戶。
慈善基金
匯豐銀行慈善基金是香港的一個注冊慈善基金,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於1981年注資成立,並由該行提供持續經費。
扶助企業
社聯-匯豐社會企業商務中心是香港一間匯聚各界力量創立的商務中心,為社會企業提供多元化服務,包括網羅專業人士(包括匯豐員工)為社企提供專業意見和顧問服務。該中心由匯豐銀行慈善基金撥款資助。
大陸(近現代)
上海分行:上海是匯豐銀行的發跡地。匯豐銀行英文縮寫HSBC中「S」字母指代的正是上海。1864年上海的幾個英商洋行大班在聊天時提議集資設立一家銀行。同年,英商會德豐洋行的大班(總裁)麥克林(David McLean)得知該銀行要在上海設立分行,由於看好銀行業前景,他立刻回國籌資於第二年攜巨款返回上海成立匯豐銀行上海分行。
匯豐銀行上海分行的營業額,不但居各地分行之首,甚至從成立伊始就遠遠超過了香港總行。與匯豐銀行的創始股東之一的沙遜洋行類似,匯豐在成立一段時間之後就把業務重心從當時發展緩慢的香港轉移到了上海。一直到抗日戰爭之前,上海都一直是匯豐在全球最為重要的市場,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匯豐在上海的地位已不如美資銀行,1949年政權更迭以後匯豐作為唯一一家留守上海的外資銀行發現營業收入甚至已經遠遠不如持有物業日常養護的開銷,不得已於1955年徹底退出上海市場。
晚清至民國,匯豐上海是中國政府償還外債和賠款的主要經收機關、代總稅務司收存保管中國內債基金、收存中國關稅的主要銀行。1915年上海所有中外金融業的庫存金銀合計8099萬兩,其中華商銀行和錢庄佔17.3%,其他9家外國銀行佔44.3%,而匯豐一家即佔38.4%。1926年,匯豐的4295萬港元總發行額中,在香港流通的佔24.2%,在其他國家流通的僅佔4.6%,在以上海為重點的大陸各地流通額佔71.2%。1936年匯豐的全行存款2.55億美元,其中在華吸收的為1.53億美元,佔59.9%,占各外商在華銀行吸收存款總額的43.4%,而上海分行又佔了其中極大的比重。此外由匯豐經手買賣的外匯經常占上海外匯市場成交量的60%-70%。
匯豐銀行於1921年至1923年在上海的金融中心外灘(屬於上海公共租界)建造了一幢高7層、佔地14畝,氣派非凡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上海匯豐銀行大樓(今外灘12號,是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總部),這幢號稱「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華貴的建築」的大樓,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造價10倍於當時的香港總行。精雕細刻的外表美輪美奐,希臘式圓形穹頂直插雲霄,這棟新大樓不但使得匯豐銀行在上海銀行界的領袖地位更加穩固,也立刻成為了上海這個遠東金融中心的新地標。至今依然被公認為是外灘建築群中最漂亮的建築。
廣州分行:1865年6月匯豐銀行於廣州開設分行。1920年在沙面廣州英租界內建有一座4層樓房(今沙面大街54號勝利賓館),轉角處建有穹頂。而今連同整個沙面近代建築群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口分行:1866年開設,在漢口英租界江灘建造2層樓房。1913年-1920年重建成為豪華的古典主義式樣的4層大樓,建築面積10244平方米,正面的柱廊採用愛奧尼柱式。1949年停業。是光大銀行武漢分行。曾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作為漢口近代建築群的一部分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汕頭分行:1866年開設。
福州分行:1866年開設。位於倉山塔亭路,是一棟19世紀建造的兩層西式紅樓。1949年停業,改為福州市第二醫院宿舍,損壞嚴重。
寧波分行:1866年開設。
廈門分行:1873年開設。初設英租界海後路(今鷺江道)。1938年遷址鼓浪嶼鼓新路。1950年停業。鼓新路行址是造船廠宿舍。
煙台分行:1876年開設。位於滋大路(今海關街),1921年建造一座券廊式平房,列為煙台市文物保護單位。
九江分行:1879年開設。
北海分行:1880年開設。
澳門分行:1881年開設。
天津分行:1882年開設。1925年在天津英租界維多利亞道(今解放北路84號)和領事道(今大同道)轉角建成一幢古典主義風格的銀行大廈,有華麗的券頂,正面的柱廊也是採用愛奧尼柱式。同和工程師設計。1954年停業。現為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列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分行:1889年開設。1902年在東交民巷建成文藝復興風格的樓房。1955年停業,為北京市公安局佔用,1980年代後因拓寬馬路被拆除。
牛庄(營口)分行:1892年開設。
鎮江:1894年開設代理處。
青島分行:1912年開設。1917年在館陶路與吳淞路十字路口建成一座德式建築。
哈爾濱分行:1915年開設,位於道里水道街(今兆麟街37號),1923年建成一座古典主義式樣的4層大樓。1941年停業。為中國銀行使用,列為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築。
奉天(沈陽)分行:1917年開設,1931年-1932年在十一緯路三經街路口建造一座古典主義風格的5層大樓。為交通銀行沈陽分行使用,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大連分行:1922年開設。1925年在今中山區玉光街61號興建略帶文藝復興風格的四層樓房。為中國工商銀行使用。
重慶分行:1943年開設。
大陸(當代)
匯豐銀行(中國)有 限公司於2007年4月2日正式開業,
總行設於上海,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外商獨資銀行,其前身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的原中國內地分支機構。
至2012年,匯豐中國共有134個網點,其中28間分行設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廈門、濟南、青島、南京、杭州、蘇州、昆明、重慶、成都、太原、西安、武漢、長沙、大連、合肥、鄭州、寧波、哈爾濱、沈陽、東莞、唐山、無錫和揚州;另外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深圳、廈門、成都、重慶、大連、佛山、中山、珠海、杭州、蘇州、武漢、西安、寧波、青島、惠州、江門、崑山、潮州、茂名、清遠、汕頭、韶關、湛江、肇慶、陽江和雲浮等地設有支行。這一不斷擴大的分行網路在內地外資銀行中首屈一指。融匯國際經驗和對本地市場的深入了解,匯豐銀行在中國獨具優勢,為您或您的業務提供廣泛的銀行和金融服務。
匯豐銀行在中國各分行的主要業務可分為兩類:
一是工商銀行業務(Corporate Banking),包括項目方面的貸款與房地產貸款、進出口押匯與票據托收、證券託管與B股業務、外匯資金安排等四個方面;
二是零售銀行業務(Retail Banking),如存儲賬戶、匯款、旅行支票、信用卡、商戶服務等。匯豐銀行上海分行還為客戶提供房地產按揭貸款等業務。匯豐的優質服務已獲得廣泛的認可,所獲獎項包括:
《金融亞洲》中國最佳外資銀行
《資產》中國最佳資金管理銀行
《Global Finance》最佳私人銀行
《銀行家》亞洲與西歐最佳銀行
《歐洲貨幣》評為「中國最佳外資銀行」(連續4年)
在香港銀行開立帳戶:香港銀行一般要求公司所有董事親自到銀行辦理開戶手續,戶口簽署人或公司董事如果是中國內地人士,必須持有中國護照或來往港澳通行證方可辦理開戶。應帶備公司文件及相關資料。
董事不去香港開立銀行帳戶的方法:由於有些董事不方便直接到香港銀行開戶,他們可以在香港銀行設在中國境內的分行簽署開戶檔(俗稱簽名見證),等到分銀行把檔送到香港總行後,我們再到總行代為辦理開戶手續。由於此類開戶較為復雜,開戶前可向我們查詢。
在中國境內外資銀行開立帳戶:如果您沒有護照,您可以到香港銀行設在中國境內的分行開立離岸戶口。戶口簽署人及非戶口簽署人只要擁有中國內地身份證即可辦理。開戶人應帶備相關的證件資料。
開立銀行帳戶所需資料:董事的身份證明文件(身份證明或護照) 正本/商業登記正本/注冊證書正本/公司章程正本/公司章程/會議記錄正本/會計師簽署的開戶檔/存入新戶頭的現金/銀行會開出的資信證明正本(資信證明應含有:開戶人姓名、護照或身份證號、開戶日期、存款額、和「銀行來往記錄良好」字樣) 。
銀行開戶服務內容:推薦開戶銀行、安排向開戶銀行發出簽名見證指示函、准備會計師或律師簽署的開戶證明、准備銀行開戶申請書、到銀行協助客戶辦理公司開戶。
匯豐銀行賬戶管理費用及手續費用:
賬戶3個月平均結余低於HKD50,000,銀行收賬戶管理費:HKD100/月
通過網上轉出:110HK每一筆;網上轉入:60HK每一筆
通過香港匯豐櫃台匯出:中午12點前是200HK;12點之後是240HK
通過香港匯豐櫃台匯入:最低收取50HK,具體由銀行確定
匯豐「理財易」商務賬戶可以轉錢到內地公司及個人賬戶:
具體:匯豐賬戶如果轉到內地個人賬戶,可轉美金港幣;匯豐賬戶如果轉到內地公司賬戶,轉美金或者港幣。
在香港匯豐開出來的賬戶,拿卡可以到內地匯豐的ATM機提取人民幣,每天可以取2萬,手續大概是200人民幣。
3銀行榮譽編輯
《環球金融》(Global Finance)雜志2012年全球50家最安全銀行榜單,匯豐銀行排名第23。
2008年度世界500強第20位,收入1465億美元,凈利潤191.33億美元。
早期發展
1865年7月,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倫敦分行開業,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早期商標
並於舊金山開設代理機構,直到1875年成為提供全面服務的分行。1866年,匯豐在日本橫濱開設分行,成為日本政府的咨詢顧問。1888年,匯豐泰國分行成立,成為泰國第一間銀行,並為泰國發行首批鈔票。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最初是為在華的外國企業(以英資為主)提供金融服務,雖然在成立初期已經在全球建立分行以及代理行網路,但是主要業務依然是中國以及亞太其他地區。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原本的名稱為:香港上海匯理銀行(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mpany Limited),1866年英文名稱改為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1881年中文名稱改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匯豐」這兩個字據說是由華人買辦古應春於測算過筆劃吉凶之後建議的,取其「匯款豐裕」之意。至1900年,匯豐在遠東其他地區,如印度、新加坡等地也設立了分行。1911年後,匯豐取得中國關稅、鹽稅的收存權。到了20世紀初,匯豐已經成為遠東地區第一大銀行。由匯豐經手買賣的外匯經常占上海外匯市場成交量的60%-70%。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匯豐業務曾暫時中斷,隨著戰爭結束,公司的業務進一步擴張。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匯豐業務再次受影響,並暫時將總辦事處遷往倫敦。戰爭結束後,香港的業務恢復運作,並取回香港總行營運權。1949年,隨著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匯豐在中國大陸的分行相繼關閉,只有在上海的分行繼續運作,匯豐成為少數在中國大陸沒有中斷業務的外資銀行。鑒於發展空間大受限制,匯豐在1950年代開始實行集團形式運作。
集團化運作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端納(Michael Turner)的帶領下,於1953年開始實行以集團形式運作。首先於1955年在美國加州成立集團首間附屬公司-加州香港上海匯豐銀行。1959年,匯豐收購有利銀行及中東英格蘭銀行,這是匯豐集團的第一宗收購。1965年,匯豐收購恆生銀行的控制性股權。1972年,匯豐成立獲多利有限公司(即匯豐投資銀行控股有限公司前身)。1980年,匯豐入股美國海豐銀行(Marine Midland Bank),並在1987年成為匯豐的全資附屬公司。1981年,匯豐收購赤道控股有限公司(Equator Holdings Limited)的控制性股權;同年匯豐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失敗,但對於收購英國大型銀行的興趣未有減退。1987年,匯豐入股英國米特蘭銀行(Midland Bank),透過合作協議,匯豐和米特蘭互相轉撥業務。
匯豐控股
1990年12月17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宣布進行結構重組,其中包括:成立一間集團控股公司,名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並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倫敦分行升格為匯豐控股的注冊辦事處。匯豐銀行股份轉移到匯豐控股名下,匯豐控股再發行新股,以4股匯豐銀行股票換成1股匯豐控股股票,並將原發行股縮減至3/4,以便日後在海外上市。匯豐控股股份取代匯豐銀行股份後,分別在香港及倫敦的證券交易所上市。匯豐控股在英國注冊,但以香港為集團總管理處。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為匯豐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在香港的注冊維持不變,以便香港業務的發展。 1991年,匯豐銀行母公司匯豐控股成立,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股份轉移至匯豐控股股份,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則由匯豐控股全資擁有。1994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馬來西亞的業務轉移至在當地注冊成立的馬來西亞匯豐銀行。
4最新新聞編輯
匯豐銀行(HSBC)周三(2013年7月10日)表示,"2013年7月1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了2013年及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其強調下調的預期的原因是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歐元區經濟的衰退,可能在未來限制黃金價格漲幅。"[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周二(2013年7月9日)在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下調了對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均0.2個百分點,至3.1%和3.8%。
匯豐銀行指出,"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對貴金屬來說不是好事情,首先這意味著和工業密切關聯的鉑金,鈀金及白銀不得不因此承壓。同時,IMF對未來通脹前景不佳的預測對黃金也是巨大的利空消息。"
匯豐銀行還稱,"近期黃金價格上修的動力大多來源於新興市場資產,因此IMF對新興市場經濟放緩的預測可能會影響金價的上揚。不過,對黃金來說也有好消息,因未來金融市場的波動將更加劇烈,預計金價將出現逆轉。"
⑤ 怎麼用人民幣買美股
央行此次新政規定,對境內居民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為每人每年等值2萬美元(含2萬美元)。一位銀行國際部人士表示,2萬美元額度內的,居民購匯時只需憑真實身份證明並申報用途就能在銀行買,而超過2萬美元的用匯,銀行審核外匯管理規定的真實需求憑證後,也會滿足個人購匯需求,這使得國內居民用匯變得比以前容易很多。銀行人士表示,新政策將在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到時一些細節將變得清晰。
在此次新政中,跟個人關系密切的還有這樣兩條,「允許符合條件的銀行集合境內機構和個人的人民幣資金,在一定額度內購匯投資於境外固定收益類產品」、「允許符合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等證券經營機構在一定額度內集合境內機構和個人自有外匯,用於在境外進行的包含股票在內的組合證券投資」。
「這意味著,國內居民用人民幣就能通過銀行投資於海外市場如美國債券市場等。早在去年,人行就已經在光大進行了此類理財產品的試點。此番新政只是將這個范圍在銀行間全面鋪開。」光大銀行一位理財師表示,該行去年推出的人民幣結構性理財,市民可以用人民幣投資,獲得以美元支付的理財收益。之後有多家銀行相繼推出類似產品。
通過基金或證券公司到國外股市炒股,則屬於一項新開閘的政策。這意味著,老百姓不但能炒A股,還能炒H股(港股)、美股等,炒股的渠道也大大拓寬。「其實這在國外已經非常常見,比如美國投資者看好哪個股票市場都能去參與。」一位證券從業人士稱
⑥ 匯豐集團的年動向
1998年11月,匯豐集團宣布統一品牌,差不多所有業務地區的附屬公司均採用匯豐品牌和六角形標志,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個別在亞太地區以外的辦事處亦納入採用匯豐品牌的當地附屬公司網路(例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部分在英國的分行納入英國匯豐銀行的網路)。統一集團品牌可以加深世界各地客戶、股東及員工對集團和其信念的認識,亦有助匯豐在世界各地以同一集團形象推出新產品與服務。匯豐控股亦在1999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進行股份拆細,把每一股拆為三股及股票面值由英鎊改為美元折算。2000年因收購法國商業銀行取代法國商業銀行於巴黎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自2002年起,匯豐以「環球金融地方智慧」(The world's local bank)作為集團口號,強調集團在眾多市場中均擁有豐富經驗,並且透徹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特色。2004年因收購百慕大銀行取代百慕大銀行於百慕大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依照慣例,匯豐控股每隔3年會就集團總管理處的地點作出檢討。不過在2006年10月,有報道指匯豐集團總管理處有可能會遷離倫敦,有分析員表示因為香港自主權移交後不明朗因素已經消除,局勢穩定,不排除會重返香港,因為英國稅率遠較香港高,征稅范圍及稅種亦較香港闊和多,使匯豐控股需要負擔高昂的稅項,每年匯豐控股向英國政府支付的稅項高達4億英鎊。除了香港之外,有英國報章指出匯豐集團總管理處可能會遷往愛爾蘭,但匯豐發言人隨即否認。而匯豐控股行政總裁紀勤表示,英國在地理上占優,能迅速聯絡各地業務網路,對現時的集團總管理處感到相當滿意。
2007年2月,匯豐控股首度發出盈利警告,主席葛霖表示,原因是旗下的匯豐融資在策略上出現錯誤,葛霖指出匯豐融資發展按揭業務,這個並非核心業務,但匯豐控股無意出售匯豐融資。這是匯豐集團成立140年以來首度發出的盈利警告。
2007年11月26日,匯豐控股宣布,重組該集團旗下兩項結構投資工具(SIV) Cullinan Finance Limited和Asscher Finance Limited。預料2008年8月前將提供最高約35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和定期融資並將這兩只SIV持有的總額45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證券和其他資產計入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2008年6月17日,匯豐以4.39億美元把旗下在英國的信用卡收單業務的51%股權,賣給世界最大型交易處理商之一Global Payments,並成立一間名為「HSBC Merchant Services」的合營企業,2009年6月12日匯控以3.077億美元的價格向合作夥伴Global Payments,悉售所持HSBC Merchant Services共49%股權。
2008年9月19日,匯豐控股宣布有鑒於國際信用危機削減了資產價值,放棄以63.17億美元(約493億港元)收購韓國外換銀行51.02%股權的計劃。
2008年9月19日,匯豐以以15.68億元披索(約1.45億美元),悉售於墨西哥消費信貸機構Financiera Independencia的18.68%股權
2008年10月21日,匯豐控股宣布透過附屬機構HSBC亞太控股以內部現金6.075億美元,收購印尼最大工商銀行之一PT Bank Ekonomi Raharja Tbk(「Bank Ekonomi」) 88.89% 股權,交易完成後,匯豐將在印尼的24座城市,擁有190個網點,成為繼渣打銀行和花旗集團之後的第三大外資銀行。
2009年3月2日匯豐控股結束旗下美國匯豐融資以HFC 及Beneficial 為品牌消費貸款業務,並會集中全力縮減有抵押及無抵押房地產組合,分別涉及未償還結欠額為460億美元及160億美元。同時亦會繼續縮減汽車融資及其他無抵押個人貸款業務,合共1004億美元資產組合,共剩下與信用卡相關之消費貸款業務組合466億美元。絕大部分分行在履行對客戶的承諾後,亦將關閉,並裁減6100人,每年節省7億美元成本。
2009年3月2日匯豐控股將按每十二股供五股比例,供股價每股254便士,摺合為每股28.1港元,發行5,060,239,065億股新普通股,集資凈額125億英鎊(177億美元、1384億港元),同日公布2008年度業績,純利按年倒退70%至57.28億美元,創2002年度以來新低,跌幅打破歷來記錄,每股盈利減少至47美仙,第四季股息僅派10美仙。稅前盈利亦減少61.6%,至93.07億美元。
2009年3月9日匯控股價於收市競價時段完結前,仍以37.5元承盤,較上個交易日下跌14%,就在完結前十秒,股價由37.3元一口價「嘜」低逾10%,足足挫4.3元以每股33元收市,單日跌幅擴大至24%。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霍嘉治翌日透露,股價異動相信是市場莊家或對沖基金質低股價。
2009年9月25日匯控宣布,集團的總裁辦公室於2010年2月1日由倫敦調回香港,以便加強發展亞太市場。
2009年10月5日匯控以3.3億美元的現金,將該公司紐約第五大道452號總部售予以色列IDB集團旗下兩家附屬公司 Koor Instries及 Property and Building,出售物業後,匯豐將租用上述物業單位,租期 10年。IDB首年將獲得 4500萬美元(約 3.5億港元)租金收入,同期的營運開支合共 1850萬美元。買家是以色列大型集團IDB Holding旗下地產公司,10月4日宣布與匯豐達成協議,以3.3億美元購入匯豐位於美國紐約市中心的大樓組合,包括位於第五大道452號、29層高的匯豐大廈,及位於39街西1號、樓高11層的大樓,共86.5萬平方呎
2009年10月23日旗下匯豐保險增持越南保險公司Bao Viet(BV)的股權,由百分之十增加至百分之十八,涉資一億零五十三萬美元(約八億二千一百萬港元)。
2009年10月28日匯豐控股與交通銀行將現有的中國信用卡合作業務轉入新的合資公司 匯豐控股與交通銀行擬在太平洋信用卡(Pacific Credit Card)合作協議的基礎上﹐組建一家新合資公司﹐名為交通銀行匯豐太平洋信用卡有限公司(Bank of Communications & HSBC Pacific Credit Card Company Limited)﹐預計初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5億元(約合3.68億美元)。交通銀行將向合資公司注資人民幣20億元﹐持股80%。匯豐控股將注資人民幣11.58億元﹐持股20%。出資額已包含相應股本的溢價人民幣6.58億元
2009年11月11日匯豐融資以9.04億美元(約70.5億港元)出售旗下汽車融資貸款管理部門及10億美元貸款結欠額予西班牙桑坦德銀行Santander Consumer USA Inc
2009年11月14日匯豐控股以7.725億英鎊(13億美元,8億6440萬歐元,101億港元)的價格,將倫敦總部出售給韓國國家退休基金(NPS),交易全部以現金完成。這座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金絲雀碼頭的匯控總部,樓高44層,是英國第2高的建築物。交易完成後,匯控將以每年4600萬英鎊的價格,向新業主租回總部大樓,為期17年半。
2009年12月18日匯豐控股以一點三五億英鎊(約十六點九四億港元),將英國第九大保險經紀公司匯豐保險經紀公司出售予保險經紀和風險管理公司──達信(Marsh),匯控將收取包括達信母公司威達信集團合共一點三五億英鎊的股份及現金代價
2009年12月21日匯豐控股以4億歐元(約44.51億港元),出售法國總部,包括位於巴黎香榭麗舍大道103號及 rue Vernet 15號兩座大樓,合共35.7萬方呎予法國基金French Properties Management,並計劃於出售後的未來9年租回該物業
匯控先後放售倫敦、紐約及法國總部物業,合共套現約167億港元。
2009年12月25日匯豐控股向附屬公司墨西哥匯豐(Grupo Financiero HSBC)注資62.9億墨西哥比索,相當於4.875億美元(約38億港元)。
2010年2月20日美國匯豐以1.71億美元作價,將持有富國匯豐貿易銀行的20%普通股股權,及100%的優先股股權出售予富國銀行,及後匯豐將自行拓展區內業務。富國匯豐貿易銀行為匯豐與富國銀行於1995年成立的合資公司,主要在美國18州份內向中型企業提供貿易融資服務。
2011年08月01日匯豐宣布裁員30000人。匯豐(HSBC)首席執行官歐智華(Stuart Gulliver)周一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匯豐計劃在2013年之前裁員30000人,除了已經宣布的5000人,還將裁撤25000個崗位。這是匯豐全面削減成本戰略的一部分。
⑦ 股票的走勢圖怎麼看各個線代表什麼意思
股票走勢圖通常是叫做分時走勢圖或即時走勢圖,它是把股票市場的交易信息實時地用曲線在坐標圖上加以顯示的技術圖形。坐標的橫軸是開市的時間,縱軸的上半部分是股價或指數,下半部分顯示的是成交量。分時走勢圖是股市現場交易的即時資料。分時走勢圖分為指數分時走勢圖和個股分時走勢圖。
各條線代表的是平均移動線,在日K線圖中一般藍、紅、綠、黃依次分別表示:5、10、20、60日移動平均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各顏色的顯示會因軟體不同而所顯示的不一。有些以白、黃、紫、綠表示。
1、在個股即時走勢圖中:
白色曲線表示這支股票的即時成交價。
黃色曲線表示股票的平均價格。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鍾的成交量。
成交價為賣出價時為外盤,成交價為買入價時為內盤。外盤比內盤大、股價也上漲時,表示買氣旺;內盤比外盤大,而股價也下跌時,表示拋壓大。
量比是今日總手數與近期成交平均手數的比值,如果量比大於1,表示這個時刻的成交總手已經放大。量增價漲時則後市看好;若小於1,則表示成交總手萎縮。在盤口裡面有成交明細顯示,價位的紅、綠色分別反映外盤和內盤,白色為即時成交顯示。
2、指數分時
白色曲線表示上證交易所對外公布的通常意義下的大盤指數,也就是加權數。 黃色曲線是不考慮上市股票發行數量的多少,將所有股票對上證指數的影響等同對待的不含加權數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色曲線和黃色曲線的相對位置關系,可以得到以下資訊:
當指數上漲,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上時,表示發行數量少的股票漲幅較大;而當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下,則表示發行數量多的股票漲幅較大。
當指數下跌時,假如黃色曲線仍然在白色曲線之上,這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於大盤股的跌幅;假如白色曲線反居黃色曲線之上,則說明小盤股的跌幅大於大盤股的跌幅。
紅色、綠色的柱線反映當前大盤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的數量對比情況。紅柱增長,表示買盤大於賣盤,指數將逐漸上漲;紅柱縮短,表示賣盤大於買盤,指數將逐漸下跌。綠柱增長,指數下跌量增加;綠柱縮短,指數下跌量減小。
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鍾的成交量,單位為手。
(7)匯豐控股股票美國買賣走勢圖擴展閱讀:
看圖方法
提醒廣大新手投資者,能看懂走勢圖對於做短線投資是非常有用的,股票行情走勢圖也叫股票即時走勢圖。它是把股票市場的交易信息實時地在大盤坐標圖上標出,並把每時每刻的行情連成一根線,最後得出一條曲線圖形。
通常,我們把走勢圖(大盤)叫技術面,走勢圖坐標的橫軸表示股市開市的實時時間,縱軸的上半部分表示股價或指數,下半部分顯示的是成交量。
分時走勢圖反映的是股市現場交易的即時情況,在實戰短線操盤研判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分時走勢圖分為指數分時走勢圖和個股分時走勢圖。用股票軟體查看行情時,在菜單欄可打開,看到大盤指數的走勢圖;同時,輸入個股代碼,就能看到個股實時行情走勢圖。
⑧ 如何查股票歷年走勢圖
1、查股票歷年走勢圖的方法:通達信,同花順,大智慧,操盤王。等只要是看股票的軟體都可以看歷年走勢圖。當然也包括大盤的走勢圖。只需要按鍵盤 向下的 方向鍵把圖形縮小就會顯示出來。
2、走勢圖是把股票市場或期貨市場等交易信息用曲線或K線在坐標圖上加以顯示的技術圖形。坐標的橫軸是固定的時間周期,縱軸的上半部分是該時間周期的股價或指數,下半部分顯示的是成交量。
⑨ 收評:恆指大跌2.06%失守24000點 金融股重挫匯豐跌5.33%創8年新低
金融界網站訊 恆指高開0.12%後全天一路向下,盤中無大幅反彈出現,跌幅超過2%,截至收盤跌2.06%,報23950.69點;國企指數跌1.66%,紅籌指數跌1.67%。歐股方面,德國DAX指數跌0.58%,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94%,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0.64%。
此前收盤的亞太股市全線下跌,日經225指數因敬老節休市,韓國KOSPI指數漲跌0.95%,澳大利亞普通股跌0.73%,台灣加權指數跌0.63%,A股方面,滬指跌0.63%,深成指跌0.72%,創業板指跌1.03%。
恆生 科技 指數跌2.39%,小米跌6.58%,金山軟體、恆騰網路、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均跟跌,騰訊公告稱美國現有WeChat應用程序用戶可能可以繼續使用WeChat應用程序進行交流;WeChat應用程序可能無法在美國獲得新用戶,而現時在美國的用戶持續更新WeChat應用程序也可能受到負面影響;通過WeChat應用程序提供的服務質量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公司正在進一步評估被禁制交易識別對集團的影響,將一直繼續與美國政府及美國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磋商,以達成長遠解決方案;
博彩板塊集體殺跌,美高梅中國跌6.37%,銀河 娛樂 、金沙中國、新國際發展、澳博控股、永利澳門跌超3%,澳博控股副主席兼行政總裁蘇樹輝表示,對十一黃金周不敢抱有過高期望,估計博彩收入僅能恢復至去年同期的30%至35%,低於券商預期的50%;
金融板塊整體表現低迷,匯豐控股跌5.33%,創下近8年以來新低(前復權),公司被曝允許欺詐者通過其美國業務將8000萬美元(約5.4億人民幣)轉到香港的匯豐銀行賬戶中。 這8000萬美元涉及一個「龐氏騙局」,即欺詐者以層級式招攬會員或投資者,讓他們參加「高息高回報」的投資計劃。郵儲銀行、東亞銀行、恆生銀行、中國銀河、海通證券、中國太平、眾安在線等跌超2%;
國聯證券高開低走漲35.85%,涌金集團擬將持有的7.28%的國金證券的股份賣給國聯證券,而國聯證券也將通過換股的方式收掉國金證券全體股東持有的A股股份,兩家公司A股雙雙停牌;
英皇證券:恆指續有機會下試二萬四 市場炒作「新基建」未完
美國周日起禁止當地的應用程式商店提供下載 WeChat 及 TikTok,雖然美國消費信心數據較預期為佳,仍難扭轉股市頹勢。 科技 股受壓,蘋果挫 3.1%;亞馬遜和 IBM 都跌 1.7%。
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新納入150支A股,於上周五收市後正式生效。外資快速流入推動下,炒作中資金融股的氣氛再度重臨,保險、地產、軍工等板塊走高,午後升幅急擴。上證綜指上周漲 2.38%,結束兩周連跌。滬深兩市上周五成交 8357 億元人民幣,按日增加 10.9%。
恆指受惠 A 股轉強。板塊方面,光伏板塊全日強勢,福萊特玻璃、信義光能均創新高; 體育 用品股、黃金股、軍工股、內險股午後漲幅擴大;中資券商股崛起,光大證券、國聯證券均漲超 6%。 科技 股亦造好,小米漲 3.5%,京東漲 1.67%。
⑩ 匯豐銀行的控股股東及十大股東
匯豐銀行的控股股東貝萊德。匯豐銀行十大股東:東貝萊德集團、中國平安,、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等。
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貝萊德、中國平安和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好倉持股比例分別為7.32%、7.01%和4.99%。
(10)匯豐控股股票美國買賣走勢圖擴展閱讀
根據港交所數據,在2019年9月30日,貝萊德以每股60.1484港元的平均買價買入了約7558萬股匯豐控股的股份,耗資約45.46億港元。在此次增持後,貝萊德持有匯豐控股的好倉達到了已發行股票數的7.32%,一舉超過了中國平安7.01%的持股比例,成為匯豐控股的第一大股東。
2017年12月份,匯豐控股的第一大股是中國平安。中國平安持有匯豐控股的比例就超過了5%,進而此後的增持變化都被港交所記錄。隨後中國平安又兩次增持匯豐控股,持股比例最終達到了7.01%,中國平安持股市值達到了約834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