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金融大佬買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金融大佬買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5-09 12:47:24

『壹』 《竊聽風雲2》里有哪些股票知識和金融道理怎麼通俗地理解

1973年股災
在電影《竊聽風雲2》中反復提到1973年股災這個背景,當時香港很多華人公司紛紛倒閉,大量破產股民跳樓自殺。片中「地主會」的幾位大佬——當年的金牌股票經紀們曾聯手在1973年股災中拯救華人企業,並且「一戰成名」

『貳』 金融大佬都有哪些

銀行總行行長,證券公司老大,以及一些大型私企老闆。

『叄』 靠炒股發財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2006 年,美國一個金融大佬查閱了大量的數據,發現在 2000-2005 年間,美國房價上漲了 5 倍,但人們的收入卻沒怎麼漲——
他敏銳地發現美國房地產市場快不行了。
後來,後來就來到了 2008 年,發生了什麼大家都知道。
他卻因為敏銳的嗅覺,在大衰退中狂賺百億美元。
到底哪些信號能夠支撐他做出這樣的預測呢?
說到這,大家肯定都會想到《大空頭》這部電影:
現實中,比上面 4 組人還大的空頭,是個叫 John·Paulson 的傢伙,危機爆發時,到處是破產跳樓的,而他名下的基金,卻在 2007-2008 年盈利超 200 億美金,簡直逆天,以至於好萊塢不敢把他的故事搬上熒幕,怕把接盤俠刺激到肝疼。
大家一定會困惑:
1) 他們是怎麼發現做空機會的呢?
2) 他們又是用什麼工具做空美國樓市的呢?
3) 做空的過程就那麼順利?沒有什麼阻礙嗎?
4) 普通人沒有做空渠道,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呢?
01
好多人覺得次貸危機的過程好復雜,好難懂,光是那些金融衍生品,什麼 MBS、CDO、CDS……就令人頭禿。
根據難度守恆定律——表面復雜的,內核往往簡單。比如互聯網黑話,聽起來很專業,是不是?但掰開了揉碎了就會發現,嚯,那些人只是單純不想講人話,慣性裝逼。
金融人士倒不是為了裝逼,而是故意讓你看不懂,這樣你就會乖乖把錢交給他,不然他怎麼賺傭金?
我不一樣,我做知識分享,既沒有裝逼需求,也沒有賺傭金的意願,搞太復雜了就分享不出去,所以我的原則是——怎麼簡單怎麼來。
金融其實很簡單——所有的金融問題,核心都是信用。
而信用的作用,就是用來負債的。
債所對應的,無非就是 1)風險;2)收益;3)兌現周期。
一切的金融產品,甭管叫什麼,都逃不過這些要素。
收拾起畏懼的心理,我們再來審視 MBS、CDO、CDS,看看這些所謂的金融衍生品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可以被做空。
MBS——房屋抵押貸款債券。
房屋抵押貸款即房貸,債券就是借條。
打包在一起,就是……一堆借條。
所以這個 MBS,往簡單了說,就是一堆房貸合同打包在一起的,可以交易的債券。
別小看打包這個動作,它可是改變了債券行業在華爾街地位的偉大發明。
80 年代之前,因為強監管,華爾街並不是什麼賺大錢的地方,債券部門更是冷清。直到抵押貸款債券之父——劉易斯,發明了將房貸合同打包成 MBS 債券的盈利模式,各大投行的債券部門才開始風生水起。
舉個例子:鵝城銀行放出 100 億房貸,利率 6%。這些錢都拿去交了房貸,沒有個二三十年收不回來。很快,銀行的資金就放完了,後面還怎麼賺錢?
當時還在所羅門兄弟投行(現屬花旗銀行)的劉易斯,想到個辦法,他把這些房貸合同打包在一起,以 5% 的收益率賣給下家,自己賺 1%。
1% 看起來雖然不多,但只要他周轉得夠快,利潤就足夠高。
一年周轉一次,利潤是 1%;一個月周轉一次,利潤就是 12%。這還沒算復利的部分,就問你香不香?
這么一來,鵝城銀行不光賺到了利潤,還回籠了資金,最關鍵的,是他把風險轉移給了下家。
理論上,MBS 模式可以形成一個無限的放貸循環:放貸 ➜ 打包 ➜ 售出 ➜ 再放貸 ➜ 再打包……
一般來說,銀行會顧慮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但現在風險被轉移了,銀行就不再介意放貸給一個徵信差,還款能力低的人,只想著更快更多地放出貸款。
當優質借款人耗盡,銀行就會把目光瞄向那些資質不太好的人——這些貸款,就叫次級貸。
CDO 又是什麼鬼呢?
其實也不復雜,就是各種債券反復打包的套娃產品。
MBS 里是房貸債券, CDO 里可能有房貸,也可能有消費貸等其他各種貸,甚至 CDO 里還有 CDO。
但不管它怎麼打包,其本質依然是債。
是債,就有違約的可能,一旦違約風險暴露,債券就沒人願意買了,價格就會暴跌。比如恆大的公司債,現在就是打骨折也不會又人要。
也就是說,當次級貸違約率上升, MBS 和 CDO 就會暴雷,這就是做空的機會!
那麼問題來了:
1)什麼時候次級貸的違約率會上升呢?
2)什麼工具可以做空 MBS 和 CDO?
有請第一位大空頭——Michael Burry,來幫我們搞清楚這兩個問題:
在《大空頭》中,Michael Burry 是唯一一位用原型人物的真實姓名出演的角色,演員是著名的黑暗騎士-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
現實中,他長這樣:
他原來是個醫學博士,靠業余時間炒股積累了投資經驗,由於見識過於牛逼,被華爾街大佬發掘,成為了職業投資人並執掌塞恩基金。
他是怎麼發現美國房地產市場快不行的呢?
他先查閱了大量的數據,發現在 2000-2005 年間,美國房價上漲了 5 倍,但人們的收入卻沒怎麼漲——說明樓市有泡沫。
然後他又關注到了「次級貸」這個引爆債務炸彈的「易燃物」。
前面提到,當優質借款人被消耗完,銀行就忽悠次級借款人貸款買房,銀行一般用「可調利率」忽悠他們,即貸款的前兩年利率很低,後面再慢慢加上來。
利率加上來之後,次級借款人的還款壓力驟增,違約風險上升。
難道這些人看不到可調利率的坑嗎?
他們當然看得到,但銀行告訴他們,房價永遠漲,如果利率上調,他們完全可以利用房產增值的部分,重新辦理「抵押貸款」,所以不用擔心付不起房貸。
這就是說,光看到利率上調會引爆債務風險是不夠的,如果房價一直漲,這個泡沫就可以一直拖下去。
問題是,房價會一直漲嗎?
這個問題,你要是在 2007 年之前問美國人,他們一定會回答:「當然會啦!」
因為:
1)美國樓市連續上漲了幾十年;
2)格林斯潘等專家們一再表示,美國歷史上從沒發生過大的房價回調。
問題是,美國房價當真從沒跌過?
並不是,只是大多數人無法跳出自身經歷的局限,所以無法從更久遠的歷史周期中,獲得經驗和教訓,只會慣性地認為,過去一直漲,現在也在漲,那麼未來就一定會漲……
實際上,美國樓市曾在 1933 大蕭條時崩潰過,Michael Burry 仔細研究了那段歷史,總結出了兩個樓市將要崩潰的信號:
1)復雜性上升;
2)違約率上升。
復雜性指的是那些花里胡哨的 CDO,在當時,即使是專業投資人,都搞不清楚裡麵包含哪些債券。
違約率則是 Michael Burry 研究了大量次級貸款數據及次級借款人的資質信息後得出的結論:他認為在泡沫高峰期(2005-2006)買房的人,會在 2007 年可調利率上調之後,大規模違約。
現在信號都對上了,Michael 堅信美國樓市葯丸,MBS 和 CDO 將會跌得一文不值。
問題是,用什麼辦法做空呢?
02
要是你認為房價要跌,你會怎麼做?
A:趕緊賣房;
B:跑到港股做空房企股票;
C:購買那些沽空房企股票及債券的基金。
以上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做空。
舉個例子:假如你從去年開始看空恆大,你先從券商那裡借出 1 億股,在 2020 年 7 月 6 日,以 27 元/股的價格賣出。
又於 2021 年 12 月 15 日,以 1.5 元/股的價格買回,還給券商。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就可獲利 25.5 億元,是不是很香?
Ps:邏輯是這么個邏輯,但實際過程沒這么簡單,千萬別看到這段就財迷心竅瞎操作,咱鼓勵勞動致富好吧。
股票可以這么做空,但對抵押貸款債券來說,卻沒有那麼容易。
首先,做空的對象,不明確,裡麵包含哪些成分,也不容易搞清楚。
其次,那些看漲的投資人,通常會買下一整期的 CDO,且拒絕向外借出,不給你做空的機會。
是不是就沒法做空了呢?
必須不是,大鱷們好不容易看到了獵物,不咬上一口,還是大鱷么?
於是,CDS 出場!
CDS 是一種保險,專門為債券資產提供保護。
比如你不小心買了恆大的公司債,又擔心許老闆無法按期償還,就買了對應的 CDS,每年支付保費,當恆大暴雷,保險公司就要按合同賠付你的損失。
理論上,你應該先持有資產,再為其買保險。
但華爾街的聰明蛋們,硬生生把 CDS 發展成了一種對賭工具——即便你尚未持有,你只要認為那玩意兒會撲街,你就可以為它買個 CDS。一旦它真跌到沒人要,保險公司就會按它的賬面價格付給你錢。
舉個例子:上海某豪宅的掛牌價是 1 億,老王判斷上海房價會撲街,故決定做空。他並不需要把豪宅買下來再去給它買保險,而是直接買 CDS 來賭空這棟房子。
假設 CDS 保費約定為房價的 1%,那麼他只需要每年支付 100 萬,就可以和 1 億元的豪宅對賭—— 一旦房價崩盤,保險公司支付他 1 億;不崩盤,他則需一直支付保費。
相對於傳統的做空方式,CDS 的好處可太明顯了。
用傳統方式做空股票,一旦股價上漲,空頭就會面臨巨大損失,因為股價更高,回購的成本就更高,而且虧起來是沒有頂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2021 年初的「GME 打爆華爾街空頭」事件。空頭們做空 GME 的融券數竟然達到了全部股票的 140%,被對家抓到機會,一陣猛拉並拿住不賣,空頭無法回購股票,一直被打到瀕臨破產。
購買 CDS 做空的話,不光成本低,如果踏空,損失也是可控的,不過就是白交保費而已。
OK,現在做空的邏輯和工具都有了,空頭們磨刀霍霍,准備收割!
03
2003 年,就在 Michael 預感美國房地產行業要出事後,之後的兩年,他都在持續買入 CDS。
然而,這兩年裡,美國房價漲得卻最為兇猛:
這真是,打臉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
做空這種投資方式,賭對了固然利潤巨大,但要是選錯了時機,就很容易踏空。
那是不是做空的時間越晚越好呢?
也不是。

『肆』 炒股成功的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先說炒股到底能不能賺錢,答案是肯定的,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的股民持續進場。炒股賺錢太容易了,運氣好買進去就漲停了,還可以發朋友圈炫耀一下。炒股真的很容易嗎?我覺得涉及到金融的都是很復雜的,賺錢容易但是持續穩定的盈利是最難的。中國股市經歷了這么多年的成長和變化日趨成熟,從之前的漲跌幅度和多空不限制,到現在的限製做空和漲跌幅控制,股票退市機制的晚上,權證的退場、ETF股指期貨的加入、融資融券的加入、創業板加入、科創板、B股的成交活躍,滬港通,說了這么多我想表達什麼呢,就是你真正的了解中國股市么,當下的股市對我們小散戶很不友好,可以對沖風險的指數交易和融券交易都需要開戶資金50萬以上,科創板的交易也需要50萬以上資金,這就把多數散戶拒之門外了。散戶只能通過做多股票來賺取利潤,很多人炒股買基金最後成了金融民工,忙忙碌碌的搬磚最後算總賬還虧錢。

也花錢買過炒股軟體,看盤指標,學習視頻,炒股達人的直播室,買會員費,拜老師學習,付費給私募跟著買賣股票,各類國內外大神出的書籍,可以說想盡了辦法去賺錢,也確實賺到過錢,但是最後還是靠自己才做到穩定盈利。大佬們說的永遠都是對的,巴菲特說第一保住本金,第二記住第一,低三記住第二和第一。那為什麼股市說保住本金最重要,但是我們操作股票的時候是那樣的隨意和輕松,本金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只是這種深刻的體會需要付出代價後才變成你的經驗。經歷了很多以後我才慢慢理解了什麼叫慢即是快,無掛礙無有恐怖。不在每天追隨市場上的各種熱點和新聞,不在受指數漲跌和外盤的影響來操作個股,不在受股票的漲跌而喜怒哀樂,前期在學習上的加法結束了,就變成了減法,就是大佬們常說的交易策略越簡單越好,前提是有效。

保住本金你才能繼續玩下去,才不會被踢出局,才可以賺錢。你拿1萬塊錢我拿一百萬塊錢,我們倆一起玩拋硬幣的游戲,如果說這是概率游戲各有50%的贏面,每筆下注一千元,扣掉和局最後我還是可以把你的一萬塊錢贏光,因為我的本金可以支持我一直玩下去。只要人去判斷去預測就會有成功和失敗,這不是一個真正的概率游戲,不然那些成功的人不靠分析不靠知識儲備不靠智商和情商是積累不起財富的。

『伍』 章盟主與老趙哥買入的股票好嗎

這兩個人都是知名游資大佬,他們看好的股票一般都會迎來一波大漲,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人都有犯錯看錯眼的時候!

『陸』 游戲驛站暴漲,美散戶「血洗」華爾街,這是什麼情況

游戲驛站股價暴漲,如果說從最低點到最高點來說,現在從不到8塊錢漲到了380塊錢,雖然說380塊錢的時候只是很短的那麼一天,但是現在股價確實是拉高了好多,這些華爾街的散戶們瘋狂集合就是買,不要跟我談什麼市場規律,瘋狂買買買,結果這個股價還真的漲了。

而且這些被收割的金融大鱷們生氣了之後,也開始不遵守游戲規則了,比如說限制散戶交易,比如說把這些散戶交易的聚義堂也就是他們那個聯絡的網站封掉碩士散布不良言論,當然了沒有封多久又重新恢復了,這些事情導致散戶們更生氣了,怎麼,玩不過我們就開始耍陰手段了,所以散戶們現在是瘋狂買進,就是要跟大空頭打到底,但是到底誰能贏還真不知道。

『柒』 中國有哪些股票投資大神級別的人物

林園2006年被封神,葛衛東股市牛散之王,劉益謙定增大王,段永平從企業家變投資家,價值投資在美股網易一戰成名,名門基金巴菲特信徒但斌,時間玫瑰,高級牛散章建平,,,這幾名大佬,在股市二次市場是神級人物,股票資產達百億之上,而且不斷增漲,不要懷疑,無論指數漲跌,都阻擋不住他們資產升值之路。下面是炒作大王徐翔,趙老哥,管金生,呂梁,唐萬新,農民期貨大王博海棠,,,,這些都是鐵打營房,流水的兵,,,,,股市名嘴有李大宵,揚百萬,趙笑雲,,,

『捌』 美國散戶帶頭人一天損失1300萬美元,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美國的這名散戶帶頭,大哥,他在行情高漲的時候買下來,然後在2021年的2月1日星期一的時候,他買的這個游戲驛站的股價大跌。周一跌了之後大概損失500萬美元,而周二繼續下跌,大概跌了670多萬美元,如果再算上其他的虧損,他當天下跌的加起來就已經有1300多萬,所以說它的這次損失主要是因為盤前下跌它成了高位的接盤俠,所以導致了這次的損失,我這個損失在股市上面是很常見的,他並不是個案,只是他損失得比較慘重,加上這次涉及到。游戲驛站的事情,所以大家會特別關注。因為之前的美國市場部攻佔,尤其之前的事情已經讓大家賺了很大的甜頭,所以現在是有些人沖著這波機會繼續在裡面操心,但是股價的事情有漲就有跌,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只漲不跌的,所以就有了這次損失130萬的時間。

所以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暴漲之後必定伴隨著暴跌,我們一定要做好相應的心理准備和相應的止盈准備,否則之前賺的可能會一次就虧回去了,而這一次隨著游戲驛站股價的暴跌,華爾街的一些機構和一些投資者也開始割肉了止損了。

『玖』 美國散戶抱團逆襲,華爾街「拔網線」反擊不講武德,事件仍在發酵

2021年初,有多個美國散戶投資者在WSB社交論壇和推特等社交媒體上發文,呼籲散戶購買 游戲 驛站等公司的股票,以對抗大肆做空的美國對沖基金。一時間「韭菜變鐮刀」 游戲 驛站的股價在進入2021年之後一度暴漲1700%,各大對沖基金在 游戲 驛站這一隻股票上的虧損就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由於損失過於巨大,這些機構只能認輸出清。

美國的這場散戶和機構大戰,其根源還是在於2009年的金融危機。當年那場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源就是美國銀行家貪婪無度、大肆加杠桿,導致金融泡沫破裂 。在那場國際金融危機中,美國和全球都遭遇了巨大的損失,但是在美國政府的積極救助之下,美國金融機構的損失迅速得到了彌補,美國最富裕的1%階層的財富在過去10年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而被金融危機洗劫了的美國中產階層仍然一無所有,美國貧富差距正在拉大,兩個階層的對立情緒越來越高。 此次 游戲 驛站事件的導火索之一,就是散戶股民在WSB社交網站上發表的一篇公開信,而這封信第1句話就開宗明義的指出了國際金融危機造成財富不分配不均的這一問題,並號召「散戶從貪婪的對沖機構手中奪回屬於自己的財富」。

2016年特朗普正是利用了這種對立情緒,成功逆襲當選美國總統。這次特朗普黯然下台,美國平民階層又選擇了股票這一渠道發泄對精英階層不滿的情緒。 因此也有人把這次 游戲 驛站股價事件稱之為特朗普支持者對華爾街的反擊,不過這種說法並不準確,畢竟現在民主黨支持者中也有數量不小的極左派支持者,這些人雖然不支持特朗普,但是與特朗普支持者在很多觀點都是一致的。

散戶成功驅逐機構的 游戲 驛站事件,引發了華爾街的恐慌,華爾街金融大佬擔心在互聯網媒體時代,散戶通過社交媒體集結在一起,可能會沖擊美國機構操控股市的傳統模式。 有金融機構負責人在社交媒體上指責,美國散戶拿著政府提供的救助支票,不是來買必要的生活用品,而是去擾亂金融市場。華爾街大佬更是在幕後操縱,關閉了多數散戶用於購買股票的在線券商和討論股票的在線群組賬號。這種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做法,引起了美國民眾的更大憤怒,極左派民主黨議員、眾議院金融委員會成員亞歷山大·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已經表示將發起的這一事件的調查。

美國是一個資本說了算的地方, 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以推特為代表的網路社交媒體,以CNN為代表的電視媒體集體封殺特朗普的言論,助推了特朗普的下台。現在美國散戶想觸碰美國金融資本的核心利益,勢必會遭到美國金融資本的瘋狂反撲,這場被譽為「美國散戶革命」的 游戲 驛站股價事件,最終肯定會以多數散戶巨葵出局告終。至於一兩個議員想站出來替美國民眾說話,勢必會遭到殘酷的打壓甚至直接暗殺。 金融資本統治美國的慣性是非常強大的,單靠一兩個人是很難改變這種格局的。

感謝閱讀,歡迎點評和持續關注!

『拾』 馮柳補倉海康威視1.88億股,普通投資者該如何入局

海康威視作為國內安防行業的龍頭企業,普通投資者如果想要持有,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投資方向和該公司的長期盈利業務規模。任何投資都要學會自己為自己負責。

在我看來,海康威視作為國內的安防企業龍頭,其在國內和海外具有著非常大的市場用戶和群體,的確是一個非常值得投資和持有的長期穩定股。但對於任何投資者而言,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個規劃目標和投資計劃,不要盲目的看到所謂大佬投資,自己也跟風去買。

投資者先要了解該公司的往期業務和市場規模。

我認為股票持有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情,但任何公司股票會獲得人們的購買和認可,都是因為它未來會有升值的潛力,也就是說股票市場的交易本質其實就是金錢升值或貶值。因此對於一個合格的投資入門者而言,在想要選定任何一家公司的上市股票之前,都一定要去先了解往期業務和市場規模,幫其評估這家企業的未來發展和業務方向。